评论:中国已经出现了,不依赖于土地财政的政府。比如北京的东城和西城。这样的地方,经济还没有严重下滑,还能发展得比较好,其经济的健康程度,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这些地方的房子,大家能买的,大着胆子买。因为这些地区的房价,已经不被政府所左右。政府也不指望房地产了。

5.房产税搞不下来,为什么?这里我简单给大家说,房产税,土地必须私有化评论:不认同。中国的未来的房产税,是持有税,不存在收不上来或者搞不起来的问题。英国到今天,还有什么空置卧室税呢。但我认为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影响有限。

6.欧美国家基督教,他们诚实守信,他要依法纳税,如果不依法纳税,他来生就变牛,变马。但是中国是无神论者,我不怕。这是中国人,是吧?因为我们不信那个,我们只信钱和权

评论:这一点我特别同意。中国人没有信仰,只相信钱和权。这话很露骨,但是事实。比如大家为了多争些房票,可以去离婚。中国会变通的本事,有好的一面,但也有无底线的一面。一个无底线的人众,是可怕的。

插一句题外话:就是有人发现日本与韩国的发展后劲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日本学习了西方的体制和技术,而韩国还学习了信仰。所以大家可以看看韩国这样一个小国家,可以做联合国秘书长,可以做世界银行行长。是因为他们不完全是功利主义,是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是值得依赖的。

7.你要征房产税,就必须搞土地私有化

评论:这话有些书呆气,英国就没有私有化,依然有房产税。

8.随着我们生活品质的上升,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对房子的需求也还在上升评论:这句话我同意。大家生活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谁都想住得完敝些。但他所举的例子有些太夸张了。一时还到不了那个份上。

9.家庭的裂变,过去的家庭五口人,六人口住在一起很正常,今天很少了,全国平均 3.1 口人家住。北京、上海 评论:这一点是对的。中国家庭的平均人口在减少。任志强也讲过多次这个观点。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22

@shangcangyuan 2833 楼 2013-08-28 11:03:11

跟了很久了,LZ 的思路很棒。个人想问一下 LZ 对北京天通苑的看法。因为一个朋友 2012 年底在那边买了二手,单价 1.8w.以后会是个什么趋势啊?

----------------------------- 个人不喜欢天通苑,但这地方房价比较便宜,而且发展得也很成熟,有上涨空间。北七家那边的发展,对天通苑也是利好。北京的北部,总不会差的。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23

@没有思考能力2810楼2013-08-2622:00:06董藩的课,一人听一次要 2000 多块,我一直没有听过,但很想去听听。下面找到了他最近的一次演讲,是速录的,错字特别多。帖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不代表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由大观文化广场开发商云南广电地产举办的“经济发展与房地产投资”昆明论坛今日(8 月 25 日)下午在七彩云南温德姆至尊豪庭大酒店举行。北师大博导、房地产政策研究室成员董藩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讲,演讲实录如下:

董藩:各位......

----------------------------- @旺旺爱羊羊2835楼2013-08-2811:16:45

这种人的话,完全是大忽悠,过去的增长速度快,不能代表将来的增长速度快,因为在基数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增长的速率一定是下降的,而且基数很高的时候,增长的幅度是很小,达到临界值的时候,是要下降的,物极必反,北京的房价达到 80 万每平?除非是中国成了津巴布韦,那样的话必然是发生社会动荡的,因为那时很多人吃饭都成了问题,这种人的话千万不要去相信,这种人的课不花钱都不要去听,害人的东西

----------------------------- @围观者为国家 2837 楼 2013-08-28 17:57:24百米速度从20秒提高到15秒容易,从10秒提高到9秒不容易,万物都有规律,经济也不例外!

---------------------------- 对董藩的讲课,已经做了评论。经济的规律就是,有政府的地方,就永远会通胀。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25

@我也要树洞 2839 楼 2013-08-28 20:00:15楼主您好,跟您的帖子很久了,想跟您请教一下:一直看主流说法是尽量买在一二线城市,才是增值或保值的最妥办法。

可是很显然一线我买不起,我们的省会武汉房价倒是可以接受,可是由于限购我没资格买,而且买了又不可能去武汉定居,出租的话离我们小城市远,打理也不方便。

我在一个四线小城市,打算把目前手上的钱买个我们市中心的小学区房,首付 20W 贷款 20W,租金刚好抵月供,您觉得这样操作可行吗?谢谢

-----------------------------

租金能抵月供的房子,丝毫不用犹豫。武汉的房价,不会涨太快,供应太大了。但武汉的经济发展,还是看好的。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26

@alibaba1978 2844 楼 2013-08-29 20:37:07看重一套房子是别的单位团购的,现在转让价格比正常市价便宜 500 左右,要求首付 60%,其余替他还按揭,五年后过户给我,可以规避过高手续费,价格挺吸引人,不过不知道怎么操作稳妥些,到时候他要是不给我过户我该怎么办?老师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谢谢

----------------------------- 有风险,没有其它的选择吗?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32

@huakaihualuo15302717楼2013-08-1808:02:13昨天,在一微信好友里,看到房产税要出台了,说 14年开征,说四套房以上,按市价征 10%,不知真假?

----------------------------- @没有思考能力2723楼2013-08-1811:09:00

你就当他们是 250.

房产税要征 10%?这些人太不了解中国,也太看不起我们中华民族了。我们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是开玩笑的。

这些年的成果,是巨大的,包括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包括大家的行为规范,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也越来越规范。我们这个民族,做事还是有理性的,是有原则的,是有底线的,是可合作,可共事,可信赖的。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这个民族早就 game over 了。

房产税别说 10%了,3%以上都没有可能。

----------------------------- @小白加仲 2853 楼 2013-08-31 09:50:22非常有同感,如果早十年对 D 有认知,思想不那么愤青,生活过得多滋润啊。

-----------------------------

哈哈,当愤青是个人的自由。但如果不是无产阶级,就是需要承担当愤青的后果。

人民富裕后的一个很好的结果,就是大家会变得更为理性。只有无产阶级才会做出不计后果的事。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更看好中国后面的发展啊。这次“净网”运动很快收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36

@彭无寇 2857 楼 2013-09-01 19:11:42

楼主,您好、在论坛中难得遇到一位老乡,而且都在北京,由于在京时间不满 5 年,属于被限购的人群,其中滋味了然于心。

前不久,联系到一个楼盘,亦庄 国锐·金嵿:50 年产权、民水民电通天然气、2009 年拿地、2014 年年底入住。

单价 30000 多一平方米(含 6000 元一平方米的精装修),位置在地铁亦庄线荣京东街站附近。

请楼主和论坛里给位大哥大姐们提点建议

谢谢

-----------------------------

小老乡。50 年产权的房子,涨幅会慢于其它的房子。这个价格不便宜。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37

@古墓匹夫 2861 楼 2013-09-04 11:28:32

大叔:请指教!南礼士路 62 号院,43 平,半地下,复外一小学区房,160 万。可以买吗?谢谢!

-----------------------------

租金回报好么?有学位吗?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38

@望天无意103楼

把房子炒成支柱产业,百业凋敝!

楼主你站高点看问题就对了!别在这里以心里学的失去理论来忽悠一群没有独立思维的傻子!

周小川为什么解甲归田,也归功于 08 之后杰作!

炒房赚钱落袋移民的才叫牛逼!

----------------------------- @没有思考能力106楼2012-12-0321:20:31

去学学小平同志的那段讲话,那才站得高呢,在 80 年代初就看清楚了。

房地产到今天还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

@生活_酸甜苦辣咸 2863 楼 2013-09-05 23:07:168 月昆房价环比涨幅全国第五,紧跟北京之后,而 8573元/平方米的均价也远远超出了周边省会城市。八月最后一周,昆明商品房周成交量 2952 套,环比增长 98.9%。

保利六合二期 13000 一平,开盘就清盘,看得人不淡定。

中秋节是昆明的房交会,打算去看看,楼主怎么看昆明的楼市?

----------------------------- 抱歉,没有关注过。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0:42

@翘翘爱嘟嘟 2864 楼 2013-09-06 12:57:42

楼主大叔。下面是今天的新闻,你怎么看?

我在北京,只关心北京的市场。

楼市冷热对比:李嘉诚看空其他房企疯狂拿地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30906/050216681290.shtml

----------------------------- 李超人的眼光比常人高远。李是波段高手。

我的解读是,李更多的是看空香港。

还有一点,就是普选的影响。香港很快会进入这个阶段。

李过去的发家,就是利用与港府的关系。普选后,李家在香港的地位,难如以往。

还有一点,就是大陆什么时间会进入这个阶段。有人认为是 2025 年前。这个阶段有个类比,就是台湾,台湾经济会因此有十年左右的停滞期。我们是不是也会?上周五跟一个在深圳开厂子的朋友吃饭,但说,但更喜欢记住用台湾人。现在有大量台湾 50 多岁的人,在大陆工厂找工作,工资也就 1 万多 rmb.这些人比大陆大学生有经验,工作更专业,态度更踏实。因此我们想到什么呢?台湾是我们的镜子。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08 11:19

@寂寞鼠标 2000 2882 楼 2013-09-08 10:45:53楼主对房子研究的挺到位,能感觉出来楼主收入以及经济实力相当不错,素质和生活品位也很好。就现在的房价来说,有基本能力的刚需,该买还是要买。以投资为主的,还是要相当谨慎,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毕竟房子不是生活的全部。

----------------------------- 看了一下你的帖子,涉猎甚广啊。

谨慎行得万年船,是中国人的古训。但看清楚了的东西,就要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来判断世界,有时超越一下自我的小圈子,境界会不一样。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0

@翘翘爱嘟嘟2864楼2013-09-0612:57:42

楼主大叔。下面是今天的新闻,你怎么看?

我在北京,只关心北京的市场。

楼市冷热对比:李嘉诚看空其他房企疯狂拿地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30906/050216681290.shtml

----------------------------- @没有思考能力2881楼2013-09-0810:42:12

李超人的眼光比常人高远。李是波段高手。

我的解读是,李更多的是看空香港。

还有一点,就是普选的影响。香港很快会进入这个阶段。

李过去的发家,就是利用与港府的关系。普选后,李家在香港的地位,难如以往。

还有一点,就是大陆什么时间会进入这个阶段。有人认为是 2025 年前。这个阶段有个类比,就是台湾,台湾经济会因此有十年左右的停滞期。我们是不是也会?

上周五跟一个在深圳开厂子的朋友吃饭,......

----------------------------- @就是来吵架 2904 楼 2013-09-13 14:32:24

台湾经济停滞10年可是台胞在大陆赚了大批钱又把房子抄起来了

----------------------------- 台湾人在大陆赚了钱,只要他们是合法经营的收入,就算他们把房子炒起来了,我们也应该为大陆而骄傲!对不?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0

@kivenamber 2903 楼 2013-09-12 17:38:00

楼主不是湖北就是湖南的吧

----------------------------- 从哪里判断的?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2

@蓝色星光客 2895 楼 2013-09-12 13:35:51

请教楼主:北京沙河高教园一带的前景如何!高教园区喊了很多年,也有不错的规划,但一直发展很慢!高教新城的房子有投资价值吗?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总对新规划有所保留。但北边的房子还是会有发展的,快慢而已。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3

@翘翘爱嘟嘟 2894 楼 2013-09-09 12:01:29

大叔大叔大叔,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您对北五环肖家河桥外的农大,天秀这一片区域了解吗?觉得怎么样?

如下面地图红圈中的这一片。

我最近在看这里的房子,五环外均价 5 万 5,与其它北边和东边五环外比肯定是高了,因为有个中关村一小的天秀分部在这里。属于海淀区。

我们家庭属于刚需自住的换房需求,有学区房需求

您觉得这里值得出手吗?保值空间如何?

http://img3.laibafile.cn/p/m/155943396.jpg......

----------------------------- 这块区域不错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3

@纳米晶合金 2893 楼 2013-09-09 08:59:39楼主,目前老宣武永定门一带和朝阳三元桥一带单价差不多,从投资角度来说,您更看好哪一边呢?

----------------------------- 毫无疑问,三元桥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3 23:14

@古墓匹夫2831楼2013-08-2809:03:00恳请请大叔对董藩长期持有的观点,做一个综合的评论,谢谢!

----------------------------- @没有思考能力2871楼2013-09-0810:19:18这一段时间特别忙,欠了不少功课,今天来补课。

董藩讲课还是有些营养,下面是我的笔记:

1.第一个按照以往25年的上涨速度,全国平均每年上涨11%几,北京上涨15点几,那么,全国的均价会到9万,北京的均价会到 80 多万:

评论: 长期保持这个速度有些夸张,但我认为北京后25 年每年上涨 7%以上可期。不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通胀和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前面说过,有政府的国家,都会有通胀。大家可以拿猪肉来类比......

-----------------------------

@如此沉寂 2890 楼 2013-09-08 23:09:36楼主也去听课了?早知道你去听了,应该当面聊聊的,遗憾啊

----------------------------- 我没去听过,你有做笔记么?欢迎分享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4 11:30

@xshdty 2911 楼 2013-09-14 08:27:42楼主大大,能看到小弟吗?我是个 80 末,为了看这个帖子,专门注册了个天涯。

最近人行报出人均存款超 3 万,尽管广大群众都高呼被平均了,但我还是相信总存款有这么多。这是不是说明现在大家都对投资抱观望态度?而新总理又激呼要二次革命,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望指教!

----------------------------- 这个数据不会有错。全国 40 多万亿存款,每个银行的存款数加一下就出来了。我相信中国未来如果没有大的动荡,发展会很好。我们看得到有气象。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4 11:32

@没有思考能力1116楼2013-01-1618:54: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131031358.jpg{EIMAGE}今天限行,回家要晚些。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土地是房子的面粉。土地的供应量决定了将来房子的供应量。这张图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发现一些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从 09 年到 12 年,土地供应总量排名非常靠后。如果再结合这两个城市超过 2000 万的庞大人口基数,我们会发现,平均每百人的土地供应就更少。这也决定了,这几个城市后面的房价走势。

相反......

----------------------------- @xshdty 2912 楼 2013-09-14 10:40:07

这张图重庆排第一,是不是说明现在重庆普价 1W 是虚高,将来会降价或涨幅缓慢?但重庆真实的房价是今年已连续上涨多月,未见颓势,请牛人分析分析?

-----------------------------

重庆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目前的房价并不高,但土地供应量超大,涨幅会很有限。是否会下降,很难讲。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4 23:03

喜欢用数据说话,今天天涯看到的好帖,转在这里:

帝都小学每年入学人数:

2007 年招生 108083 人

2008 年招生 112607 人

2009 年招生 105031 人

2010 年招生 115765 人

2011 年招生 135170 人

2012 年招生 141738 人

2013 年招生 174616 人

魔都的数据更恐怖:

2007 年招生 11 万人

2008 年招生 123949 人

2009 年招生 138598 人

2010 年招生 150465 人

2011 年招生 169430 人

(上海 2012、2013 年的小学入学人数没有找到)

下面是沈阳的小学入学人数:根据沈阳市统计局数据,我们来比较一下如下几组数据:

1、 小学招生人数

市内组:招生人数由2002年的28490人降至2009年的24055 人,降幅为 15.57%

郊县组:招生人数由2002年的36961人降至2009年的25752 人,降幅为 30%

2、小学数量

市内组:由2002年的298所降至2009年的207所,降幅 30%

郊县组:由2002年的1608所降至2009年的275所,降幅 74%

3、小学专任教师数量市内组:由2002年的12465人降至2009年的10908人,降幅 12.5%郊县组:由2002年的14970人降至2009年的11944人,降幅 20%

4、小学毕业人数市内组:由2002年的47552人降至2009年的30110人,降幅 37%郊县组:由2002年的44570人降至2009年的31842人,降幅 28.5%

数据说明什么,大家可以看原始帖子: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4 23:04

@没有思考能力1116楼2013-01-1618:54: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131031358.jpg{EIMAGE}今天限行,回家要晚些。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土地是房子的面粉。土地的供应量决定了将来房子的供应量。这张图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发现一些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从 09 年到 12 年,土地供应总量排名非常靠后。如果再结合这两个城市超过 2000 万的庞大人口基数,我们会发现,平均每百人的土地供应就更少。这也决定了,这几个城市后面的房价走势。

相反......

----------------------------- @xshdty2912楼2013-09-1410:40:07

这张图重庆排第一,是不是说明现在重庆普价 1W 是虚高,将来会降价或涨幅缓慢?但重庆真实的房价是今年已连续上涨多月,未见颓势,请牛人分析分析?

----------------------------- @没有思考能力2914楼2013-09-1411:32:06重庆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目前的房价并不高,但土地供应量超大,涨幅会很有限。是否会下降,很难讲。

----------------------------- @xshdty 2918 楼 2013-09-14 21:02:28哎呀,楼主回信这么快,欣喜呀。再请教一下,我在重庆,请问现在是刚需族入手的好时候吗?入手得月供。

另外重庆轻轨三号线横穿 2 个火车站及机场,特别拥挤,这个沿线的房好还是老社区好呢?请不吝赐教,谢谢!

----------------------------- 这个不便评论,要仔细分析每个楼盘的优劣。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6 12:32

@古墓匹夫 2929 楼 2013-09-15 16:53:39

大叔:请你评论下国世平在清华的演讲:“卖掉房子”

-----------------------------

这篇文章在微信中看过,其实挺悲哀的,这就是中国教授的水平。

下面是评论:1。 关于美元那一部分,充满了阴谋论。用的话语也是民族主义的。其实他不知道,中国的外贸何为做到全球?中国货物为什么可以全球安全送达? 我们在国内买个东西还受骗呢,做生意会收不钱呢,送个快递还被掉包了呢.那么,我们外贸为什么不象在国内这样,很少有这些问题?这就是美国的作用。我们连一个国家都管不好的时候,人家能管好全世界。美元阴谋论,视野太窄。

2.房地产的利润高达 100%的说法,是没有经济学基础。

3.我们的彩电、冰箱十年不生产都卖不掉: 纯属谣言,而且也说明不懂现在的家电业是如何管理和运转的。

4.祖孙三代的钱交给了首付,然后全家按揭,你还有多少钱消费: 错误,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中国人均存款是全世界最多的。不是没有钱消费,而是不敢消费。不敢消费,不是因为房子。

5.温州,海南,鄂尔多斯只代表一部分区域。就如底特律不代表美国。

6.香港,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

7. 今年买一点股票,为什么,因为股票和房地产在国外都是两个并驾齐驱的: 国内的股市,不同国外。那不是股票。

8. 卖掉房子,买股票。明年如果股票涨上去了,房子跌了,再请我演讲,我让大家卖掉股票抄底房地产: 这是昏招,因为交易成本,如果这样操作,股市得挣 40%以上,才算打个平手。教授明白这个吗?

一篇充满了速富论的江湖术士的演讲而已, 传统的跑江湖的做法,挂着唬人的头衔, 吹嘘自己过去的成绩。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1:51@期待80岁的幸福2916楼2013-09-1418:53:02

国务院:明年试点以房养老 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

大家怎么看?呵呵

-----------------------------

记得这个政策的首先是由孟晓苏建议的。本意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房的失独老人,是很好的建议,但政策上还有很多门槛需要克服。

这也从侧面说明房子的价值。靠不了孩子,就靠房子。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1:55

@青旗卖酒 2013 2928 楼 2013-09-15 11:11:09大叔,我是从岚姐那跟来的,因为没资格买了,北京投资一套商住小户型,或者买廊坊固安等周边地区哪个更合适?

-----------------------------

固安就别考虑了。廊坊的房子,上涨得也很慢。我在 05年左右就到廊坊实地考查过。如果实在没得选,就选北京的商住房子吧。但要记得一点,这种房子是要交房产税的。而且有滞纳金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参加西城区的执行情况。

目前大部分商住楼的价格,还没有反应房产税这个事实。

所以,我一直没有入手这类房子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2:01

@同是tianya一棵草2932楼2013-09-1610:01:29

楼主,前面您提到看好武汉发展, 那么您认为武汉将来哪些行业发展会好呢?我想在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买,这个思路对吗。另外,我们附近的 5A 景区神农架也可以买房,但是不能住,租出去又难于管理,只是看好这个宝地的升值潜力,您觉得在神农架买房可行吗。麻烦楼主指教,谢谢啦!

----------------------------- @同是tianya一棵草2938楼2013-09-1622:25:51

楼主,看过来吧看过来吧。

----------------------------- 神龙架不了解。听说这几年十堰挖山造城动静很大。风格不一样,没有办法给你建议。我个人是不喜欢湖北这些小城市的房子。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2:05

@长颈鹿的天是晴天 2942 楼 2013-09-18 00:20:36

楼主好 。我是从 SOHU 那边跟过来的,这两天一直爬楼收获很大。楼主真是有数据有真相,比起网上的很多喧嚣杂音,这样的娓娓道来及理性分析真是难得。

我是 70 后,在北京房价还比较低的那些年,买了三套房。在北京的北四环至北五环。主要因我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北部。

现在孩子到西城读初中,而且有极大可能在西城呆 6 年,我自己的房子都离得太远,只能租房子或买房子。有的时候我也的确想不明白我这样的到底是不是刚需......

-----------------------------

买西城的商住房?能否问问中介和房东房产税的事啊,看看有多少人了解这件事?我怎么感觉西城商住房的房价,没有反应实际上已经在收房产税这个事实啊?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2:06

----------------------------- @没有思考能力2881楼2013-09-0810:42:12

李超人的眼光比常人高远。李是波段高手。

我的解读是,李更多的是看空香港。

还有一点,就是普选的影响。香港很快会进入这个阶段。

李过去的发家,就是利用与港府的关系。普选后,李家在香港的地位,难如以往。

还有一点,就是大陆什么时间会进入这个阶段。有人认为是 2025 年前。这个阶段有个类比,就是台湾,台湾经济会因此有十年左右的停滞期。我们是不是也会?

上周五跟一个在深圳开厂子的朋友吃饭,......

----------------------------- @披风酒 2943 楼 2013-09-18 05:08:16李家在大中华地区的时代过去了,不可避免的要走下坡路了。

楼主可以回顾一下港特首的选择过程,李家的表现。

他是高手不假,所以他开始安排退路了,在一切都太迟之前。

李太过精明了,不肯吃亏,这点对比霍家,差距太大。

相对而言,大智慧差些,小聪明过度了。

当然,背后还有很多故事。

----------------------------- 对于李超人的分析,是我个人的观察,没有想到还有人有同感,握手。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18 12:08

回复第2943楼(作者:@披风酒于2013-09-1805:08)

----------------------------- @大师兄我来了@没有思考能力2944楼2013-09-1809:25:342881楼20……

李家大智慧差,小聪明过度能有今天吗?

========== ----------------------------- @披风酒 2945 楼 2013-09-18 09:31:42

今天如何?放弃在大陆多年的布局,去欧洲那种白种人的土地上混饭吃。再看看霍家什么待遇,霍英东那是副班国级,排在特首前面的。

别跟我说欧洲如何法制如何自由,你先去了解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掌握的资源,了解一下英国那些盘根错节的贵族,以及美国资本对欧洲的渗透和控制,再来讨论李家选择离开“李家城”去欧洲究竟是主动还是无奈。

----------------------------- 再过度追求财富,对李家意义不大吧,规避风险,追求善终!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22 13:42

转一篇著名的 2004 年关于房市的一篇论战。我见过洪曦,跟欧成效(也即天涯有名的 yevon_ou)打个不少嘴巴官司。这两位是我当年的引路人。当年的 91 就是洪曦办的。

大家可以看看,唱空的论调及论据,从 04 年到现在,几乎都没有变过。转记一下在此。

时 间:12 月 11 日(周六下午)13:30-16:00

地 点:上海展览中心东一厅

演讲嘉宾:洪曦、欧成效、余南平、蔡为民、代建功等

主持人:“房价是涨还是跌?”是目前全中国人都关注的话题,对于未来房价的讨论已经趋于白热化,为此我们策划了一场专家间的上海房产多空双方公开辩论会,本次论坛到会的嘉宾有代建功、余南平、洪羲、蔡为民先生。

代建功:非常荣幸受理财博览会组委会的委托来主持楼市多空的辩论会,今天到会的观众很多,而且下面有非常多的高手,这些高手对楼市有非常好的判断,我也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多空双方的中间人,个人有个人的观点,而且每个观点都非常的精采,而且这些观点更多是为了引导大家以后的投资,坐在我旁边的是余南平教授是著名的财经评论员,经常可以在财经频道可以看到余教授的评点,上海多空楼市的辩论由来以久,大家对这个话题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今天大家希望得到解答的,也是希望得到指导自己以后投资的依据。

代建功:不管今天在座的各位是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不管是对这个楼市是看多还是看空,今天的多空辩论会给大家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正式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和他们简单的背景,在我左手边的是余南平教授,余教授是财经界著名的评论员,同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他代表的是空方,他很多的观点对大家投资有很好的帮助,余教授的观点楼市的泡沫终究会破灭,在旁边是另外一位台湾不动产研究中心秘书长,也是上海楼市海外版的主笔和发行人蔡为民先生,他也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对房地产投资方面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代建功:这边一位是洪曦先生,洪总是著名的理财顾问,也是在房地产方面从业很多年,对房地产和理财方面有非常深的感悟,另外一位是来自于欧成笑先生,欧先生都是以往坚定的多头,在搜房网的 BBS 上面经常是唱多的,但是经常以来都得到大家的抨击。

代建功:看空的代表人物有很多,有很著名的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分析师谢国忠先生,现在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到挟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地步,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就会有很大的麻烦,这里面余教授也曾经提出过这些观点,就是房地产如果要有效的话必须要下重手,出猛药,才能够让房地产得到一定的遏制,还有一些开发商持看空的观点,比如上海非常有名的开发公司的老总也认为楼市的拐点在最近也显现出来,一部分是开发商,一部分是政府的官员一致的唱多,对这个市场保持非常乐观的信心,另外一方面是很多的学者,非常有理论基础做支持的学者对中国的楼市、上海的楼市提出了一些警告,今天我们请来了两派人物,希望他们今天的意见能给大家提供帮助,首先有请洪曦来阐述他的观点,如果大家对他的观点不满,可以直接提出来,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我们的讨论。

洪曦:非常高兴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把看多的立场表述一下,更多的是做思想方法的探讨。三年来我始终是看多,而且不仅是言论,而且是行为,是坚决持有。比如说上海就有一套房子的时候,而用于买房子是 20 万,这个房价是 20万,如果上海有五套房子,可是用于买房子的如果是三百万,那每套房子是 60 万,实际上房价是用于买房子的货币除以房子的总量,这个不一定精确,但是通过方法论来说,比较容易知道上海有多少房子,但是并不容易知道上海要买房子的钱是多少。

洪曦:但是我们知道货币用量,我们知道居民存款,如果把上海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要素资源是直接往里面进,人一直在增加,资本一直在增加,如果这两个趋势不改变的话,那房价就会上涨,就是所有的产出是一种要素,是一种比例。其实在中国,就是在三中基本要素,就是土地、资本、人,用不同的理论来形容的话,最多的是土地,相对多的是人,最缺的是资本,上海的资本密度就集中提高,人均 GDP 每平方公里的产出也是逐渐的提高。

洪曦:第二,外资的资金流向是最为理性的,所以在 2002年中国的实际外资是五百亿,2003 年是 536 亿,而今年预计是 600 亿,而这三年连续的外资 50%以上全都投在了长江三角洲,外资为什么不去东北和西北,如果买股票的话,上海人和西安人去买股票上海一点便宜都没占到,但是都买自己脚下的地上海人占了大大的便宜。

洪曦:就是要素所集中的地区恰恰是价格上涨的原因,做股票的人会知道,股票上升是跟资金量的对比,如果想让股票涨,只要真金白银往里面买就会涨上去。

洪曦:第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在我们的投资策略里面,在我们的选择里面是不是最优的,先看存款,当 CPI 大于 5 以后,钱的利率是小于 2 的话是负利率是 3%,也就是说拿一百万存银行每年为银行贡献了 3%。再来看一下股票,国家为了完成战略的改革,国家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果上市买,大家都不买了可以发基金,基金买完了还是买股票,如果我们在台上的是融资方,如果台下的是投资方,就是我们上市的 IPO 的成本就是在座的投资收益,如果我的融资成本是 5%的话,在座的把所有的股票都买掉以后,收益就是5%,为什么其中有人翻了一倍,那是因为有的人亏了,如果我这边是有权利的,你这边是没有权利的,这个结局是很清楚的,即便上海现在有泡沫的话,这三种的比较来说上海房产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不得不的一种选择。

洪曦:前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调控是以双紧来表现的,特别是是收紧土地和收紧开发贷款,任何收紧土地的行为,任何打击开发商的行为都是打击新房上市,任何打击新房上市的行为就是对存量房利好,所以四、五月份收紧土地以及收紧开发商的贷款都是对存量房的利好。市场经济一定会产生阶级化,拆迁的时候政府回购每平方是一万,它的底价就是一万,如果改造的话一定有底价,底价如果跌不下去的话,那只能往上走,房产价格是土地价格加上建安成本,土地价格加上建安成本也有一个固定的成本是不能再压缩的话,如果区间小于建安费是只能往上走,结论就是要么土地上去,要么房价上去。

洪曦:资金决定了房产价格,当美元连续加息的时候我们没有加,国际资本仍然是看好中国,看好上海的,当我们的利率调高以后,外资更疯狂的引入,当外汇管制的时候,每进来一美元,要向市场投放 8.27 人民币,也就是说外资进来越多,外资占有量越多,当外资认为上海房产是投资品种的时候,这时候跟需求已经没有关系了,或者说关系已经很小了,就像石油一样,已经变成资本的对象,买上海房产相当于一个人民币的储蓄罐,是为了上海房产的升值两个的叠加效应。

代建功:非常感谢洪总,他自己不仅从理论上看多,而且以实际行动来看多市场,感谢洪总给我们提出精采的言论,至于怎么反驳?空方也有代表人物,蔡总也会提出他的立场。

蔡为民:我也非常坚持我的立场,我到现在也没有买房子,其实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我在 1999 年底开始进入上海,2000 年是常住,后来有一些原因没有购买,我今天想探讨的问题应该是脱离这个范畴的。

蔡为民:其实我的立场是审慎再审慎,悲观或者乐观其实是看着市场的变化而做调整,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居高思维,要有风险意识,刚刚主持人提到一些知名的专家说了一些说法,坦白讲我个人是不认同。比如有人提到房地产继续看好20 年,或者继续看好 10 年,以我们从事房地产研究的人而言,我认为这种说法就好象人的寿命是一百年一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人 30 岁就死掉了,所以所谓的看好 20 年或者看好 10 年,必然要有附加条件,这个附加条件就是到了什么幅度的情况之下,在什么样的成长状态之下,可以继续看好多少年,比如说假设有人告诉我,上海房价从今天算起,一直到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每年平均涨幅 10%,或者 5%,可以维持 20 年,这个说法我觉得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如果没有条件的,只是强调会继续看好 20 年,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作者:没有思考能力 日期:2013-09-22 13:44

蔡为民:刚刚洪曦讲了很多的理论,坦白讲我都不太能接受,但是我也没有时间去反驳他,我简单分析一下,从 2000年我观察房地产一路走来,对上海楼市发展个人简单的看法提供给各位做参考。

蔡为民:我个人觉得从 2003 年,就是去年六月非典之后,整个上海房地产就开始进入到一个所谓的话题以及愿景式的销售,尤其是当我们取得了奥运,当我们取得了世博会之后,这样的话题式的销售,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海不是在走台湾的路,上海不是在走东京的路,上海是在走北京的路,在1999年以前的时候,在2000年到2002年北京的房产非常的火热,当时在北京卖房子只要卖一个话题,卖一个概念北京的房子就不够卖,然后上海市民觉得上海人不会这样,上海人非常精明,必须把好的条件提供出来,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强项一定要一一列举,北京看房子两次之内决定,上海看房子五次,这是当时我记忆很深刻的数据。

蔡为民:可是我今天要请问在座的各位,当你们现在在上海买房子的时候,在排队的时候请问一下你看过几次?我在台湾也买了不少房子,所以我对一种说法最不能接受,今天的空方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我只是觉得它的价钱合不合理。从 2000 年到 2004 年到现在,所谓话题式销售的做法,有一些非常的荒谬和可笑,从2000年到2003年6月这个阶段,我认为整个房价还算是合理状态的,反应的是上海快速发展,是 3 年维持两位数的增长,显现了经济实力,把房价已经充分显现了,然后再加上金融政策的配合,所以很多人说上海所谓的房价由市场决定,其实我一再提到一点,房价从来没有就由市场决定过,在 2000 年以前,房贷只有七年,额度只有五成,如果还恢复到 2000 年的贷款额度有多少人买得起,或者有多少人承受那样的贷款额度,所以要了解那样一个状态,市场是由供需决定的,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因为政策决定了供需,如果我们回想一下 2000 年以前那个房贷的状况就应该非常的清楚。

蔡为民:当然所谓的市场转轨,内外销房的并轨,福利分房的取消,这些所迸发出来的强大购买力,在 2003 年 6月之前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可是我们会发觉 2003 年 6月之后,到 2004 年上半年是房价涨幅最大的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就开始进入了一个话题式的销售,因为没有办法用数据来佐证为什么这么高,所以2003年6月到12月,上海流行一个说法叫做灰色收入,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应该成立的,这个泡沫就出现了,当你不能用准确的数字描绘的时候,只能用一些很抽象的说法叫灰色收入,但是灰色收入终究有其极限,不能说收入是五千块钱,灰色收入是五万,五十万,这个时候又发觉没有办法解释房价仍然持续的高涨。

蔡为民:非常多的上海人,包括上海媒体也不断的告诉我,本来采访我是希望让我洗脑他,最后变成我洗脑他,上海的房产非常飞跃式的进步,所以看待上海不能用上海人的角度来看上海,因为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这话我乍听之下好象有一点道理,但是我仔细分析之后觉得非常没有道理,而且非常的荒谬,本地人得购买必须占到本地区的 85%以上,这个时候房地产的地基才是稳固的,如果以上海今天的发展我们就认为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我要请问各位东京难道是东京人的东京吗?很多人告诉我今天有多少外资进来,有多少外企进来,所以这个市场非常的看好,但是真正的上海人到哪里去?上海绝对是上海人的上海。

蔡为民:今天有人讲上海的国际化,国际都市和国际化都市差一字,但是天差之别,没有达到 8%的国际人口不要说国际都市,上海将来绝对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但是现在还不是,如果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那为什么东京是东京的东京?如果国际都市东京、纽约、伦敦都可能房价夭折,这个房价由盛而衰,为什么上海不会?为什么上海会持续看好 20 年?我找不到理由。所以我要提醒各位不要相信所谓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我写了一篇专栏叫国际热钱是福不是祸!这些国际热钱进来先要问清楚,因为这个热钱买房子的,当你还在想这些国际热钱可以把上海房价带到什么境地的时候,先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这些国际热钱为什么要进来?从何而来?什么时候离开?离开之后会造成什么影响?那篇专栏的最后四个字一片狼藉,因为国际热钱今天之所以进来是因为币值,人民币紧盯美元,中国的实力又不断的茁壮,所以紧盯美元的政策受到国际质疑。

蔡为民:台湾当时就是采用阶段性升值,升到 23 块到25 块对一美元美金,当时有大量的热钱涌入,这些国际热钱从何而来,坦白讲都在各位的周遭,在海外的亲戚们,他们大量的把钱汇到上海来购物,什么时候会走?他觉得币值已经升得差不多无利可图就会走,剩下的烂摊子怎么办?所以因此而购房的人要非常的谨慎。

代建功:蔡总认为上海现在的房价是被人为推高的,它的价值没有达到,它的价格上去了,当然蔡总也是代表着无产阶级,我们希望有很多的高手,在投资理财方面都是非常有心得的一些人,听一下下面有没有一些朋友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驳斥谁,赞成谁都可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