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样干的结果有什么特别效果呢?
当然是对于人事物的理解,更为通透。 会产生一种“一切形式雷同的感受”。 这就是进一步通透的效应。等于说,把复杂的东西,给简单化了,熟练了,给得心应手了。
这就是把握。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2 18:03
如实本来与二元,怎么说?洞察兄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2 20:22ca 先生因为证了一个“佛地真如”(引号),可以混迹于许多大师、名仕(引号)之列。
所以,忍受不了我一直说“一和二架构一切”的思想。
因为“一和二”结构性的变动,导致的难懂难会,被 ca先生抓住辫子,说我不仁不义。然后跳出来,强行用一代替我说的“一和二”。
可是对不起,一切都是“一和二架构”的。
所谓单独说一,只是回一。这不是一个事实,没有这个事实真相。就像,我们不能把一个劈一半说一个人。
虽然有时候说人的一半,但绝对不在说明一个人只有一半。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2 23:21
一、在旧有思想,或者说在旧有哲学体系下,毛思想很可贵。
因为它和我们先前说的“发心慈悲、仁义道德,只为真正去死”同属性,虽然他并不指“回一、归一”的概念。
但是,如果要单独讲一,一定是属于“灭、死”的属性的。
所以,那些搞错的人都很害怕。说我们是断灭,其实是害怕他们实证的各种宝贝境界被打垮了。
而毛带来的思想的属性,却跟我们说的“死、灭”有同属性,所以那些老文化人一下就吓尿了。
当然了,这话有一定笑话成分。主要是体现了“一和二”中“归一、回一”之难、难舍。一般人需得大环境改变才能顺从。
当然,对于人民大众。我们从哪个角度说呢?从“一”的平等性和归一带来的战争力、团结力、无畏力。来说。
其实,毛所求的还是很低的。也就是说,社会已经非常不平等了,才说要求平等。
而那些高高再上的,满嘴都是仁义道德,说你是暴民、贱民,包括还有从因果角度说你是活该的。
如果只是物质还好说,那么这是一种文化和思想实质出上了极大问题,就不再用一种忍耐去对待了。而是要革它的命。
可是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佛教传入中国,而因为无法承载佛教的实证思想,进而社会和人混乱和变态而导致的。
我们从方法论里知道,一和二会呈现一个循环往复的运动,并且一增而二会减,二增而一会减。
那么,佛教又因为需要实证,所以必须一和二两种运动。
而采用禅宗的思想,那么我们人类的水平就会受不了。
一定会出错和变态。
所以,因为仁义道德的炽盛,自然的社会中“一”的势力越来越小。
而又因为仁义道德带来了技术性的“科技、技巧、民主”,所以人被这种诱惑就给迷惑住了。
这就是你看到的,宋朝会突然全面衰败。
而毛虽然不是从这个层次考虑的。
但是他从世俗的角度看中国根本没有实力像西方一样,中国人可能穷一些、平等一些社会才会良好、温馨。
当然,他出身清末,经历了民国自由思想的兴起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于社会变动有着深刻的认识。
知道中国只有以穷人和大众为本,再加团结在一起,才能稳固住这个国家,才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出有力的声音。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中国这个国家是结构性“有二无一”。并且通常的修补方法治不了病。
二、
关于运动,其实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内质特性而说的。
因为中国内涵属于“二”,所以把运动点燃,我们最后就有光明可以看见。
所谓“有二无一”,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二中立一”。
所以,破除“有二无一病”,其实就是让他动起来。把他通过透支性的仁义道德建立起来的“自大”,给消灭掉。
知道自己的无能。
另外一个,既然文化属于二,其实天生适应运动。就像鱼一样,放到水里就能活。运动的越厉害,越能真正剥去虚假、错误。
我国问题,在唐代就开始积累了,而五代十国很安全,是因为分开的原因。所谓分开,就是仁义道德的力量弱,所以联系力弱,那么就不统一,也就是二的力量不强,所以一就能保存一定势力。这样来运转社会和抵抗北方少数民族。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3 07:18
再细致化一下。
也就是说,经济和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也就是需要“备足一和二”才能正常、健康的前进和发展。
经济理论,都是以“偏二”为基础,或者是因为进入“偏二时代”,然后这些经济理论就表现出仅反映二的一个思想。
所以,进来一个什么自谓有证的人,说起社会革新,满足都是仁义道德和民主之类的,这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有问题。因为不要说真的有证就是我们这些有点正见的都知道“缺一”才是社会的病根。所以,从这个治病的角度,他的思想角度就不会是当今民主思想,至少不全是。
在旧有的模式中,都是“以 1 为底发展 2,或者以 2 为底发展 1”。
象西方的文艺复兴到现在,就属于“以 1 为底发展 2”的一个性质。
而我们早在宋朝,1 就缺失了。然后后面的封建专制,是因为强化 2 而导致的。所以,如果认为中国同样是要”以1 为底发展 2“,那么这个自我发展周期就像兔子尾巴一样,短的很。 大部分时间需要依靠对外贸易,要靠世界经济的扩张、需要偷盗、骗取世界资源,而维持自己的社会富足。
比如,台湾。就是一个看似民主成功的假象。它是靠融入美国主导的开放社会,进而来维持自己的“民主”。当然还包括科技这一部分,其实都是靠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来维持自己的一个表面发展。
那,这种错觉就造就了民国毛思想革命的开始。因为社会实质并不是清末知识份子认识的那样。只是毛他们不知道实质的病根是“有 2 无 1”。只知道,中国应该以穷、穷人为本,然后大家平等平等,团结起来,这样才有活路。
当然,在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这个以底层为本的思想无法发挥大的作用。而一旦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国民党的路线很快遭到社会反扑。
那今天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只是我们这条未来路径,要多一段“几年的自由发展期”的一个幻象。它是由(当前)封建专制体制的固态化转向散化的一个过程。然后,再由散化到乱化。
而仅就个人而言。个人的发展,更是需要“一和二”架构的。
而一般对于个人错误的解释,说个人最需要的是“道德、学习、读书、文凭、高校、到大世界去”。 这就是“无 1”内质的反映。
所以,他们面对种种失败,给出的理由就是“你要更高的学历、上更好的学校、接触更高的人群、社会”。
这其实不是一种方法,而是“没有了一条腿,鼓励剩下这条腿继续拼命的跳”。
而真正的方法,也就是如果切实做起来人人可行,就是“备足 1 和 2”。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同样是如此。
因为,所谓什么创业、挣钱啦、学习啦、高校啦,等等,这些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识别、掌握人事物”。 而事实上“人事物”是由“一和二架构”的。
那你就没有“1”这一面,所以很多“在社会中抢不过的人”,通过学习和竞争的方法就还是没有出路。而且可能被挤压的一败涂地。
这就是剥削社会,这就是剥削社会的状态。 只是那些人给你灌输的就是“你不努力”的概念。
前面我们说过“概念通晓力”。而人的发展,就是“概念通晓力”的不断增长造成的。
《鬼谷子》这本书,基本就是一本标准教材。 它告诉你,发展是由“盛神法,加知识套路学习”这两部分组成。
而概念通晓力,就是“神盛力”。
这个方法,宋朝之前的人通过“思念 1”就可以。但是宋朝之后,这个方法就没用了。因为整个体系,被佛教的实证思想给破坏掉了。这样搞,不出意外就是进入变态里去了。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3 20:10
独孤求败模式探索和讨论
一、起个“独孤求败”名字,一是题目响亮一些,二是“独孤求败”其实是对面的自己,不是面对别人,这样才能真正求败不败。
就像一栋楼,有楼有人,这就是框架。而至于人在里面想什么做什么,这都不属于框架的范围。
再进一步,可以把框架说成“形式、架构、模式”的意思。
二、人事物由“一和二”架构的。或者说人事物的毕竟形式、毕竟模式,就是“一和二”。这些之前都说过了。
现在说的是什么呢?现在说的是,把这个“形式、模式”的概念正式提出来。
并且用一个实际的代表来表示这个“形式、模式”。
三、
那这样做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人的行为依据,就是直接往这个形式里面去套就行了。
因为,人的错误,或者说人性的弱点,或者说人这个东
西的结构性缺陷,就是容易“误解形式”。比如说,人和楼这个架构,而人容易把楼去掉,而把自己当成包含了人和楼的全部。
说白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我”的大概意思,是真正的自大,各种大型灾难造成的最大、最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要把人事物的表达形式,给正式提出来,还要突出的表现出来。
就像题目说的,搞一套“独孤九剑,独孤求败形式”,把它悬挂出来。既代表了“一和二架构一切”的含义,又代表了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挑战。
四、
这个框架模型,或者说人事物的架构形式,这个“一和二”,我们就用“我和佛”来表示。
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含义、意义、行动、运动,都要在“我和佛”这个框架里来说明、表明、讨论其含义、解释。
也就是在“一和二框架“的代表---“我和佛”的形式下展示人的思想行为和身体行为。
就像,我们把“人和大楼”这个形式结构而突出的提出来,然后在这个框架下说人的行为、人的思想等等。这样把形式和概念分开,就不容易互相侵犯。
五、 人的心理人最宝贵的是人的心理,这既是人之宝贵所在,人是最爱惜的宝贝,是人的核心意义。
但是,我们现在要从形式上来说明。 人的心理虽然宝贵,但是不管什么心理境界,不管凡圣,不管智慧或者愚痴,但还是”一和二“架构的。
而人本身能代表“一和二”吗?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说明能不能代表。而是说,当“佛”出现在世界,出现在佛经里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我和佛”来代表“一和二”这种代表形式。
当然你服气不服气佛的功德力,再讨论。但是“我和佛”的形式,已经被历史和现实决定和确定了。 那这个事情,你不能否定吧。
就像美国特郎普代表了美国保守派,就像男性通常代表
理性,女性通常代表感性一样。“我和佛”的出现已经代表了“一和二”。你只能否定佛的内涵,却无法否定这个形式。
那么,你就无法否定“我和佛”代表“一和二框架结构”的含义。你只能从“我和佛”有没有能力来代表“一和二”这个角度来辩证。
六、
人的内心心理,来自于“运动”。如果没有运动,则不会有心理活动。
所以,运动和方法、思维对等。 那么人心心理的效应,就是可以说通过“我和佛”之间两种运动而导致的。
而正确的、或者说智慧不断提升的心理应该是什么样的运动造成的?
就是“我和佛之间的来回运动”不断的造就的。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方法论的概念。 我国道德经、阴阳文化里讲的有,而佛教般若经典其实还是以这个为基础再加上升级路线。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4 11:03
美元当前不是下跌,而是反弹路上的回调。预计 6 月初重走反弹。
起点,它就会有开启的含义。也就是说转换内容需要上一阶段完成。比如说,休息需要工作完成之后,工作需要休息完成。
当前中国尚未派人去美谈判,美国的决定都还没出。
并且 6 月份决定结果这个事情正好与美元下跌一个段落点对应。这就是不相应。它应该是在美元正式下跌之前。
而所谓美元下跌,它要代表下一阶段,也就是要反映下一阶段。很明显下一阶段就是美国保守派的核心行为。
所以,在当前这个反弹需要完成美国保守派抵抗反对势力的最后反击。当这个反击完成之后,才能是美国保守派的正式出击。
而这个搏斗的时间,之所以就在几个月内,原因就是美元下跌大势确立,也就是保守派的主体行为已经被决定了现在是对抗最后的反扑。
而现实的情况则是反映这个趋势线的内容。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到正反的博弈、中美互动、博弈。
比如说,依靠这个结构。有些人说目前就是贸易战的说法,就是错误的。目前是还没有真正发招并起作用的阶段。
只是前奏,是大的变动的转折段。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4 12:59这几个月股市,虽然不是大菜,但总是一碟有味小菜。
还是可以值得尝一下的。
错过这波就是几年后的大势了。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4 19:36
大概看了一下比特币。
它是从 2009 年开始,有日裔美国人提出来的。希望提出一种有序的开放货币。
我们看 09 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提出“tpp”谈判。并且美国于2008 年末已开始第一次量化宽松。
我们怎么分析一个金融东西?当然是看它的属性。看它属于什么,通过了解它属于什么,确定它大概的走势路径。
就像,我们看到川普就知道了美元大势要跌一样。
那么,这个比特币的到底属于什么?或者说它是什么的反映?
它是美国乃至说世界民主开放势力,在没有实力支撑世界民主大时代的情况下,希望通过透支力(象美元量化宽松)来推动世界在一个有序的范式下,继续世界大民主。比如,tpp 的诞生。
那么,“有序加开放”就是一种思想理念,正是这个理念诞生了比特币。
所以,这个比特币如果是美国希拉里上台,估计大势继续涨。因为她会继续奥巴马的理念。
但是美国川普上台,意味些比特币就不行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它要暴跌啊或者怎么走,或者要到多少点这样一个技术点,而是目前大环境不支持它的大势了。
至于技术性的炒作,那看个人。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5 00:55
不是所有的道理都是越论越明的。
因为人只是真相的一半。人和另一半之间是生死差别。
就像对一个楼着美女、大鱼大肉的房多多说“我给你说说你应该去死的道理吧”。
这就是不能辩论的情况。
一般人因为不知道人性的弱点,所以会受“人”的牵引。
对于以人为本的说教一点就相应。没有直接能力分辨是非。
好在什么?好在人在真相中只是属于“名”。那些人搞形式主义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就是没有实际能力,只擅长去抢、盗、偷。他们只擅长搞人,说一些仁义道德、大慈大悲,然后从你身上套钱。
当然,即使我说了这些都难以使你相信。因为还有世俗的这一套。
比如说,上大学、高校高学历、高资历,你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正路。就和我说的话难以相应。
比如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控制住,维护这个社会的繁荣有序。那么还是难以相信我说得话。
因为你离“一和二”的道理可能太远了。假的能听,真的听不进去、受不了。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5 06:23还有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一是二的本质”的角度去讨论:要说,纯粹的从这个字面上没有问题。而且哲学书上,宗教史上也大概是这样讨论的。
但是,这样的表述,并不是从一种“世俗实用”的角度来说的。
也就是说,这个一直以来伟大的命题,并不和老百姓的钱包包挂钩。对于我们没有实用意义。
但是,转述这个话题的人因为大众对于这个命题形式的崇拜和尊重,却可以拿来做文章,暗示你这个命题能治百病。
当然,我们没有说有谁是故意的这样高。而是这与事实不符,但是却与人性的弱点极为相符。
那我们从实惠的角度,从破除“有二无一、二中立一”的角度,必然专门说关于智慧论、方法论的这一部分。
而只要牵扯到方法论,必然以二为本,必然要最后深究到“一和二”。
那么,就从形式上克制住了“以二为一”的错误。他们必然会自觉不自觉的前来反抗。
这个反抗的形式,就是依托形式主义来攻击我们。从套路的角度来攻击我们不按套路出牌,从而引出“我们不仁不义、骄傲自大”的结果。
他看了大量的书籍,都是看了大量的名词和书本知识。
如果是一个宗教人士,或者纯搞哲学的人,一下就被他们逮住了。因为这两者受形式的限制,一下就被带节奏了。
但是,面对我们那些招数就失灵了。所以就只能靠喷“不仁不义”来立住脚跟。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5 09:37
实在说,这些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古代就有。
问题都是积累来的。有些直接是贤位菩萨的偏颇问题造成的。也就是说证悟了,但是因为偏空,所以有的祖师可能蔑视世间事情、具体事情。
当然说“蔑视”这个词,对他们不尊敬。但是从后代社会的遭遇来看,不算过火。
比如,《六祖坛经》的都是贤位菩萨的知识范围,这个就不能应用到具体事务之中,也就是不是真正的方法、智慧。
《心经》上说:空中无色……无智无得。所以 1 跟智慧、方法这个东西不对应,相反。这是说的就是本质啊,但是本质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它只能说“归 1”到位。这样真正具备 1 和 2,才能迈向佛地佛智。
智慧是二,是关于 1 和 2 的。有了这个正确概念,没有实证照样可以打理好自己。
比如说,汉朝以前的文化,西方人的文化……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5 12:18
比如,以中医来说,“阴阳”的应用,以心火属阳,以水肾属阴。
这两种属性再加上左右两个,是形成人的属性系统。换句话说,也就是阴阳属性配合形成了人。再转换一下阴阳配合形式了人事物。
而“空有、有无”这个概念它也是从属性的角度来说的。
而这个印度文化除了是偏宗教外,也是同时具备东西文化特点。
它把这个“空”,直接转化成关于体这一面的“心”。目的是为了方便能够证悟。
虽然宗教上方便了。但是老百姓世俗这一面可不行了。
属性和体两个角度逐渐分不清了。
它这个空不是讲有没有,而是还是这个东西的那一面属性。印度词,讲相。
要讲有没有,就是本体、本心。
这两者没有什么矛盾。只是人事物的两种角度。一个从属性说、相说、卦说,一个从体、体系的角度说。
而唐朝已经采用了印度的“相体互用”的概念。
比如,禅宗好讲“自性、本心”。也好说这个东西的作用。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这只是关于“体”的。然后认为是关于“属性和相”的,那么一下就搞错了。
而我们通过世俗的角度,从属性和体的角度解释人事物,那么一下就清晰这些概念了。
而智慧属于二。也就说,它要偏于“属性”这一面。因为这个智慧要和方法论相通。所以,“一和二”的生死差别概念,就非常重要了。这就是从属性角度说的。不能让人在这里面随便掺入那么多“1 是 2 本质”的概念。
但是,如果你去翻书,就感觉这不是在说我们的这个“心”吗?这是误会。它那个是因为印度人混合属性和体的使用而导致的。
而我们这些俗人,又不是专门搞证悟 1 的。对于我们来说,方法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只专注归 1、回 1 的正确性。
就过基本关了。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一是二的本质的哲学,没有多大意义。一扯远,就被错误的东西搞混了。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5 21:47
从两种运动到"一和二应象":
一、程序模式,其实是参考《鬼谷子》这本书的结构。只是我们这个程序看起来好大,仅仿“盛神法”的两种运动,就耗费了很大时间和精力。 甚至说还一直深入到比较深的宗教和哲学中去。 而且还和人闹了不高兴。
原因,就是我们这个“盛神法”的概念比较深入和深刻,并且希望把“盛神法”的原理--“两种运动”讲清楚。 并且提出了“我与佛”代表“一和二”的形式模型。
这触动了一些人的思想。反驳又耗费了心血和精力。
二、“盛神法”过去之后,就是〈鬼谷子〉的知识套路的内容。
他这个其实是一个“阴阳应象”的概念。
而我们要升级,升级到“一和二应象”。并且从宗教到哲学,而且还要从人事物的两个角度--属性和体,同时说明。
宗教的方面,佛教、道德经、柏拉图神学。从佛教的角度,其实是般若和唯识。 但是还需要道德经和柏拉图神学的帮忙。
哲学,即是从宗教衍生下来的中国阴阳哲学和西方的“体”哲学。
三、
我们的解释角度和旧式的不太一样。最后,是将“阴阳和体”化归到“一和二”这个彻底的概念中来,用“一和二应象”来表示。
目的的话,有很大一部分是解决矛盾。
人、社会的矛盾,总括起来就是“一和二”的矛盾。
比如,毛时代和改革开放后的矛盾,它的实质就是“一和二”的矛盾。比如,当前世界保守与开放的矛盾也是“一和二”的矛盾。
而“一和二”矛盾的化解,就是继续用“一和二”去解释一和解释二。 也就是说,不平等和不发展的实质,在“一和二”的角度来看,还是“一和二不平衡”的问题。
比如说,阴阳,这就是“二”,只知道阴阳,属于“有二无一”。
而我们把它化解成“一和二”来代替“阴阳”代替这个“二”,其实就是在化解这个“有二无一”的矛盾。
这个化解的方法,不同于旧有的方法。旧有的比如说,道和德两个大象的矛盾,通常是道多添德、德多添道的方式化解。 我们是直接进入道和德里面,将道化解成道和德,将德化解成道和德。
四、
一和二应象的优势:
除了上面说的化解矛盾的一方面。 还有前面说的“知识和把握”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强烈不允许“用一代替一和二”?因为“一和二”才能应象人事物。
因为“一和二”能够应象人事物,那么从“一和二”的角度去照射“阴阳和体”的概念,当然更能理解阴阳和体的哲学。或者甚至说,阴阳和体本身就是“一和二”的应用的结果,是“一和二”化现的结果。
五、
哲学体系的概述:
东西方两大哲学体系,其实是从两个角度对于人事物的解释和描述,也是人事物的原理。
也就是说,哲学的实质也是为了解释和认识、通晓一切人事物。而哲学体系也确实到达了一定圆满的程度。
就像有人说,中国已经是具备了全面的工业体系。
同理,旧有哲学体系也是全面的。 但是,可以深入,也需要深入。
六、
“一和二架构一切”的概念,与佛教与念佛:
人需要归宿。因为没有实证宗教的正式出现,所以没有人提出“一和二架构一切以及一和二应象”的思想。 因为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归宿”问题。所以旧哲学总是在“一和二”的往复中运动。
但是实证佛教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情况。佛地非断非常、常住大般涅盘,即可以解决归宿的问题。
念佛这个事情的出现,意味着所有矛盾都有真正、毕竟可以方便解决的途径。
因为矛盾和问题、困难、复杂、不发展、不平等等等,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说是“一和二”的隔离、矛盾造成的。但是佛非一非异、非断非常、真如缘起毕竟 1 的智慧境界等等,意味着一切问题有了可以解决的途径。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6 19:47
先回答梭虎哥的问题: 没有。如果有的话,是它的这个基督教有问题了。 从《鬼谷子》里,也可以看到先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同样是没有“证”。一定是没有证的,才能从一般的角度和层次使社会良性的正常循环。 这个证,它就是属于“佛”。其他的,没有证,也证不到的。如果像道教这样硬是模仿,那么最后混的连生存余地都没有了。
----------------------------- 毛泽东思想和接洽毛泽东思想:
一、前面,有位朋友说,能不能根据我国“有二无一”的情况,设计一个适合的规则。
不知道这个“适合”怎么解释,我想了好几天,觉得也就是“毛泽动思想”算是比较合适的规则了。
这是什么理由呢? 因为毛泽东思想,其实在现在来说,并不容易理解。但是在 80、90 年代以前或许很容易理解。
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需要“穷、穷人、朴素淳朴的大量穷人”做基础。这样的环境中,搞共产主义,搞世界人民大团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么就非常有力量。
但是,现在就没有办法学了。现在的官僚和普通人,有意无意的认为毛的思想,仅仅是关于“集体、共产”的一个概念。
其实不是的。
现在,连房地产大业也能说成是社会主义事业。这就是全面腐烂、全民腐败。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想模仿毛泽东思想,就很难。
因为,不管你是从“财政”的角度,或者从“贫富差距”的角度,或者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只要这个社会人的思想是一种“腐烂思想、物质化”的一个思想,硬是模仿毛的思想,结果必然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结果可能会像“委内瑞拉”一样,只是一场全民大腐败。
二、但是,毛的思想本身,就是“有二无一”的前提下的,相对适合中国的规则。
他最主要的优势,是把宋朝以后追求物化、腐化进而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内部斗争不断的效果,转化成“贫下中农、工人联合起来的、世界无产阶级大团结”的一个人人愿意付出、大家团结一致的效应。
三、
当然,我们也没有力量去恢复毛泽东思想。 也没有完全必要。 只是我们要打他的旗。 然后用我们的优势,去改造当前“腐败、腐烂、物化”的一个环境。
当然,如果将来国家重新回到毛泽东思想,这是另说。
我们说的是,社会混沌的情况下,甚至说可能动荡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面对大众,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楼牌。接洽他“贫富均衡、财产和资源相对均衡分配的思想”。
但是,我们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却不只是“共同”。
而是要从属性上重新定位毛的思想。
他这个思想的属性,就是属于“道、1”的这一面。 因为只有定位成属于“道、一”,才能和官僚资本主义、散乱主义形成势均力敌的力量。 从事实的角度,从法则的角度,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白天与黑夜一样,势力平等。 而不能仅仅是去指责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均衡现象。
如果只是这个层次,那么历代农民起义都做过这个事情。
能成事的农民起义,汉朝刘邦--道家、明朝老朱--禅宗启示的白莲教、共和国毛--穷、穷人阶级为本的思想。
这几个能成的特点,都是符合了《道德经》上的思想。
而一般的农民起义,只是纯粹的反对不平等、压迫、不均衡,然后拉起队伍后,自己很快又成为一个新的腐烂队伍了。
所以,无论从我们的期望,或者对于毛思想的继承者,这个合法性的说法是很重要的。 属于什么,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形式。 而不强调属性,就等于自动变成一致普通的农民起义的属性,很快就败坏了。
比如说,太平天国。 “上帝”这个词本身,就是要压掉人的自大。 可是太平天国并没有展现”自我居下、大家平等,以服侍上帝为准则“的效果。这个效果没有,一天 24小时读圣经也没有实用。因为与《圣经》的思想不符合。
那,我们就把毛思想的属性,定位成属于“道”。 它实质应该与《道德经》的理路接洽。
如果这两者能够结合,再混合我们的概念,那么这就能成一条大路。
四、
这中间的重点,就是传承毛思想的,要主动接洽《道德经》。 那些诸如解释不通的,或者被官僚资本主义攻击为“不能发展经济”的问题,我们可以弥补上去。
这就需要,毛的传承者能够接受这个传承方式。能够前后衔接。也就是像毛说的,需要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干部。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什么。 我的意思主要是,将来万一面对恶劣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么,我们也会这样干。 至于能做多大程度,只能尽力而为。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7 08:00
“无为”并不等于折腾或者不折腾。
比如说,仅仅说“黑暗”这个词,和“黑暗与白天对比”、“白天到黑暗”,这里面的意思又不一样了。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大众的层次,所谓直接“不折腾”的最后全部是大折腾。比如说,北洋、老蒋。
因为大众对于人事物的理解,就是“有二无一、二中立一”的层次。所以,一层表面的自由资本主义假象后,社会必然混乱、乱动。更不要说官僚资本主义的情况。
所以,搞大众革命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所谓革命,其实就是积极运动,这个运动必然就是要和现状相反才能称为运动,一运动就会出现“反二”的效应。因为“反二,必然有回一属性的存在”。
问题只是在于,他们不知道,“共同”其实是由于“一”衍生的意思,“革命、折腾”的目的在于“归一”。
当然,毛没有明白这个意思,只是根据社会现实用“穷、穷人、贫下中农、工农联盟、无产阶级”来表达。
日本是神道教的国家,和我国国情不同。所以,他这个国家就不需要折腾。而我国则需要折腾,不折腾很快就腐朽、腐败了。
只是如果能明白,折腾的方向在于结构性的“归一”。
这就是对路了。而毛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又被官僚资本主义取代和利用了。
而要改变,将来还是免不了折腾。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7 08:23
“无为”并不等于折腾或者不折腾。
比如说,仅仅说“黑暗”这个词,和“黑暗与白天对比”、“白天到黑暗”,这里面的意思又不一样了。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大众的层次,所谓直接“不折腾”的最后全部是大折腾。比如说,北洋、老蒋。
因为大众对于人事物的理解,就是“有二无一、二中立一”的层次。所以,一层表面的自由资本主义假象后,社会必然混乱、乱动。更不要说官僚资本主义的情况。
所以,搞大众革命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所谓革命,其实就是积极运动,这个运动必然就是要和现状相反才能称为运动,一运动就会出现“反二”的效应。因为“反二,必然有回一属性的存在”。
问题只是在于,他们不知道,“共同”其实是由于“一”衍生的意思,“革命、折腾”的目的在于“归一”。
当然,毛没有明白这个意思,只是根据社会现实用“穷、穷人、贫下中农、工农联盟、无产阶级”来表达。
日本是神道教的国家,和我国国情不同。所以,他这个国家就不需要折腾。而我国则需要折腾,不折腾很快就腐朽、腐败了。
只是如果能明白,折腾的方向在于结构性的“归一”。
这就是对路了。而毛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又被官僚资本主义取代和利用了。
而要改变,将来还是免不了折腾。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7 10:03对于世界开放经济的依靠和期望破裂后,必然会有一个希望模仿袁世凯的短暂时期。这一段时期,它虽然不能起到崛起的效果,但是能够凑集大改变的资料。
那这一段时期,应该就很重要。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7 22:03我们从来也不是纯哲学。读书多,文凭高的人在我们这里只有一半的用。
如果非要争论哲学,先自己学会使用《鬼谷子》再过来破我们。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7 22:28
我们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是纯哲学.
所谓纯哲学,它当然有一个前提---大活人。 如果人死了,还有没有什么纯哲学?当然没有了,还有没有以人为本? 当然没有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还不是因为“人”这个东西,它只是事实真相的一半。 事实真相,是具备“道德、名实、生死、一二”。
认识到底是偏与中,就会体现在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之中。 如果“道”这个概念在你那里只是一个哲学名词,你对它的理解只是书本描述,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知道它的历史,谁谁和它有关系。这依然还是“名”的范围。
还是“德”的范围嘛。 这并不涉及到与“道”真正有关。
因为你认为知道这个名词就是完全对路。或者就像之前的某先生,搞些什么佛地真如啊,还有什么心学啊之类感觉感受,那么还是跟“道”没有实际关系。
为什么你会反感我们这样去分析政治历史?因为我们把“运动、革命”定义为了“去二归一”,这里面有个“杀人”的意思。所以,你只是在名词里缠绕的话,那么就会很自然的反感我们说的这些观念,觉得很不自在、很不舒服。
没有了一和二备足分析金融走势的风流。
所谓:应该真正的以哲学为基础,以人为核心。这就是偏于 1 而没有 2 造成人的心理。原因在于,虽然读书多,但对于“一”这个东西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体会,而只知道书本上的名词,或者搞错了。
接下来,我们再套用佛经和道德经,来做说明。
《般若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道德经》: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8、死而不亡者寿。
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 乃 至 大 顺 。
要能够使用1和2,必然要能够正确认识1和2。所谓正确认识,要正确认识它的范畴、它的属性。还有“人、我”是什么,在“1 和 2”里面是哪个范围、哪个界限。
而纯粹的书本,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嘛。 有的人什么也没有读,一听就会意了。有的人读很多书,依然干不了这个事情。这本身就是在说明“人的无能”。只是因为现在是“偏名、偏德”的时代,所以普遍会感觉到“以人为本”是正确无误的。
如果非要说以人为本的话,那么这个“以人为本”,需要认识到“人不是全部真相,人只是真相的一部分”。那么你有了这个认识,再说“以人为本”就难以搞错了。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8 00:48
再解释"自由":
一、人性的弱点,导致的,会认为“以人我为本、为一切”,这样抓的住,就会获得自由。
二、但是,自由这个事情,它的实意就是:人事物的存在、流动、自然。 所以,它的本质还是说因为人事物的含义具备充足,然后就有自由。
因为自由,有无碍的意思嘛。无碍,有正确认识的意思嘛。
可是,人属于名,如果只讲人,必然是对于人事物有缺。
只是人性的弱点会错认为,没有缺、很圆满。 其实有缺。 有缺,必然导致认识障碍。有障碍,必然导致一种结构性的不自由。
其实,就是“以人为一切的自由”,罪后必然通向毁灭或者专制。
可是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事物是由“名和实、一和二”架构的,那么这个认识在结构上是无缺的。这种无缺,就会带来人事物的自然运行。这种自然的运行,带来的是真正的“自由”。
三、历史以来,之所以对自由的定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认识呢?是因为历史的轨迹,是“一和二”两种偏向运动循环往复而导致的。
也就是说,这种历史的往复,本身就意味着,通常人只偏向于认识人事物,所以才会有两种结构性的偏向运动。
并不是说,这种历史以来的偏向运动是正确的,只能说它是一种历史习惯。如果你只是“求名”。一个求名的学者,当然会很容易陷在这个错觉里面走不出来。
就像,我们抛开一般人从货币和国家意志的角度,而是从“人事物结构的角度”去分析经济一样。 货币行为和国家意志,他们本身也是为了能够明了“人事物”的各种技术指标。只是这些技术指标的分析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所以会觉得这就是正确的方法。而其实正确的方法,就是直接认识“人事物的法则”。
作者:财富中国 Z 日期:2018-05-18 07:45
再讨论“两种运动”
一、通常我们说的,学习、考试、文凭、知识、经验之类的,只是两种运动的一种运动。
;两种运动,一种关于“德”的,一种是关于“道”的。
我喜欢说“生死运动”,因为这样很治病,只是很毒,只是容易令人害怕。
另外一种运动,其实就是“禅”这一类的。其实围绕着这个核心,有很多方面,就像学习这个词很广大一样,可以深浅多狭。但是只要达到这个词的意思范围,大概就可以了。
比如说庄子说的“禅”,禅宗说的“禅”,加入 1 观念的“念佛”。思念“上帝”。等等。
二、
这两种运动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人事物的真相,是由“一和二”架构的。
这个二,就是缘起、五蕴十八界、人、我。它属于二,属于生灭这一门里面的。
但是,正是因为它是这样的,才能有智慧可说。
但是智慧本身还是要对应于“二”,也就是说,需要人的关注点不断的进行“关注 1 和关注 2”。
这个关注于 1,不是说看到什么,而是要达到“入归到1”这样的状态。
念佛,它的意思是“归命佛”,身命归佛。 其实还是有“杀掉自己”的意思。 但是如果面对佛来表示“归 1”这个意思,会比较舒服一些。
〈道德经〉除了表达和个人行为有关的,还讲了和社会行为有关的,就是如何贯彻到国家社会的运作当中。
他说了很多,又举了例子。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如果按知识分子的意思,就没有办法解释。解释不同。要么就是认为〈道德经〉这本书是专门害人的、愚昧人的。
其实,这个句话的意思,就是来自“回 1 运动”这个大概念。因为“回 1、归 1”,那么就会表现出“无知、无欲”的一个情况。
但是,历史以来,错误的一方因为很坚强。勉强承认这一点,最后又落在了“静坐、打坐”上面了。 其实面对佛,面对上帝,这个动作一下就到位了。但是因为这两种运动,有生死运动的性质,所以难。宁愿一天 24 小时静坐,也不用这个概念去念佛。
2、“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一句,通常来说,更解释不同了。 无知的话,怎么明白四达?当然,那些搞静坐的,又有一大堆解释,什么神通啦等等。
其实,还是“1”、“回 1、归 1”。只是它这里在说明,有了这样一个回 1、归 1 的动作,然后再起来学习,就会产生智慧力、创造力、通晓力。当然,不是文凭、书本的纯文字知识。比如说,会意、觉悟、明白。。。是这类意思。
3、“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仁义,通常解释成“仁义道德”。 不是的,有德无道、有二无一,就是仁义。
不仅仅光一些道德行为称为仁义,通常说的“爱学习、考大学、有技术”,同样是有仁义。
这样的行为,会带来对于“书本知识、文凭经验、技术”的技术性的擅长。这个擅长,就会反映出一种“聪明利智”。
但是因为只有这一种运动,缺另外一种,所以这样搞的结果,就是---大伪。
为什么会是大伪? 因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社会推动前进、人的前进,就像人的两条腿,来回运动形成的。 所以必须是要备足两种运动,人才会真正的发展。而上面说的,只是一种运动。就像只迈一只脚,而又想走快,所以只能“做假”,通过偷骗抢。
比如,通过文凭的高低来分配社会资源,比如通过书本知识的积累能够做“偷盗吸收世界原创资源”的事情,比如通过发展房地产告诉你这样会使人发展、社会发展。
这就是“大伪”。 或者说,就是剥削和压榨。 不剥削自己人了,必然也要去剥削美国等能创造的估价。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句话,就是一句“去 2 归 1”的语句。 它这句话,是不是比我们的都狠? 比我们狠。 因为“人的无能性”,又想正确健康的前进,只能这样。
〈道德经〉又举了很多衍生意,像“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进一步说明两种运动的原理,其实就是人和社会怎样健康运行的原理。
三、自从基督教广传世界以后。 除了搞歪门“静坐、打坐”的,还有一种期望通过信仰基督教达到发展的效果。
可是,不管你信什么。它依然要备足两种运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上帝教的系统,同样包括“名和实”两部分,一样是关注名和关注实的两种运动才能运转社会和人。 那个“关注实”,就是思念上帝、归于上帝。
如果,你只是默默的沉思,虽然比只学习书本知识好,但是依然无法使社会结构性的前进。因为上帝本身属于“实”,它和世界,还是有无、生死的两个境界。那么你的这个沉思,若想有力量,还是要充分具备两种意思。
如果只是大概的沉思一下,或者只是知道上帝。佛教的一般性的念佛,那也是很多。但是他们都不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
什么是知识、学习和真正的哲学。
当然是关于“道和德、一和二”的认识,以及实践两种运动。
因为智慧这个生灭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要两种运动,才会形成的。
而又因为两种运动备齐,〈道德经〉 才描述了一个“理想国”。当然,它有吸引人的成份在里面。 可是,如果不这样,人前进不了、社会前进不了。人的下场结果,不是毁灭就是专制压榨才能苟活。
当然,其实历史以来,人们都是选择了“来回的偏向运动”,因为这样会好受、舒服。也就是“一和二”的历史循环。
比如说,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就可以在这个时期光明正大的说:我们因为去掉了上帝,才发展的。
而宗教时代会说:我们要去掉名相,只关注上帝,这样才能有一切的实、根。
当然,我们之前就分析了两种运动,以及这两种运动的
硬伤。所以期望从"一和二“的角度去渗透到名实、生死、道德、一二里面。 希望用”一和二应象的概念“,期望能够改造改造。
因为,虽然人在偏向时代中,不会因为偏向而感到不舒服,相反会感觉到非常得意。 但是“一和二”架构一切的事实真相,告诉人们,不愿意面对生死,将来必然有生死大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