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玩这个,千万不要后悔呢。
放开土地流转,大量的实物财富进入流通领域,然后对应这些实物财富,中国也开始大量发行货币。
跟老米博一下通胀先把谁弄死。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5 13:05
呵呵,说来很简单,俺的思路不值一晒。
土地流转,就是奔着扩大内需去的。具体操作可以如下:1.巨量土地进入流通市场,然后对应这些财富,中国可以堂而皇之大量发行货币,这样可以在米国开闸放(流动性的洪水)水的时候,我们也把水位调上去,不让老米放出来的流动性淹死我们。
2.米国是随便乱印钞票,根本没有实物保证,所以,全面或者局部(领域)恶性通胀是可以预期的。老米货币信用崩盘,就是米国霸权崩盘的前兆,所以老米就算印钞票,也要缩手缩脚。
3.中国房价已经高到中产阶层叫苦连天的地步了,虽然中央根本不关心中产如何痛苦。但是房地产如此高位,已经骑虎难下,再作为经济发动机,不太现实啦。中央已经露出迹象要抛弃它了,若非房地产绑架了银行,还牵涉了就业、内需的问题,中央早就把任志强之流打成新时代的“刘文彩”,供万民唾骂,借机收拾人心了。
4.如果农村改革,能够真的拉动内需,那么它至少在就业、内需上面顶掉了房地产的位置。
如此,中国当然不会完全放弃房地产,但是也不会如同现在这样投鼠忌器。
如果能把房地产的烂摊子都甩给热钱接最后一棒(当然很难,因为有一批不知死活的白痴,拼命往火坑里面冲),那就会往死里打。不过因此而误伤一批百姓,那也无可奈何,到底关系到国运,说不得也顾不得了。
俺上面的话,不涉及道德问题。
如果有人有疑虑,可以参照中国股市崩盘时间,对照米国金融危机大爆发的时间,可以推断出中国股市崩盘的背后推手。
众多小股民在股市里面的遭遇,适可作为目下买房的老百姓的未来写照。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5 13:13俺在本铁 42 页开头说了,TG 做事,向来不讲情面,以长远利益为唯一目的,以现实主义为唯一指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妨看历史。
网上揭批 TG,说 48 年辽沈战役,攻打某大城市,围城数月,饿死城内无数生灵。俺觉得不值一晒,即使真的如是,也是符合 TG 一贯原则的:为大局可以牺牲小局。《康熙王朝》小说里面,熊赐履有句明言:“小慈乃大慈之贼也。”此之谓也。
小民百姓,图个过日子安生,泰坦巨人厮杀,我等还是躲远点好。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5 19:37
操作的事情俺不懂,不能给你建议了。房地产崩盘恐怕还要早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5 19:47zookey 兄,俺很多东西还在学习,土地问题不敢多说,因为我手里掌握的资料太少。
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具体操作起来很多难题,出一点问题,搞乱了农村,就是亡国之祸。所以,俺的判断,觉得这件事情,也是只能当作大杀器来用,当作最后的绝招。
眼下虽然到处在炒作,但是短期内不看好土地流转的大规模推行。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7 22:48
俺要说明一点,本贴的主旨,并非说明外资是中国一切不合理经济现象的根本。
本轮全球金融大膨胀,带来了全球经济大扩张,而经济的大爆发,又强烈推动了全球金融的继续膨胀。有误解的兄弟,需要了解一点,(虚拟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是个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正反馈。
金融表现为流动性,普通人直观看来,可以理解为资金。
不过,窃以为,其实质,就是信用。
信用是什么?俺演绎一下:是有实物作为保证的,因此在人群预期中,可以兑现的流动性。
注意俺的用词:1.信用,俺理解为流动性,是可以在当下、或者未来,用以进行商品交换的资金流。
2.信用之所以成为“信用”,在于其有实物作为保证。
3.这个实物,可以是目前就存在的,也可以是现在还不存在、但是在可预期的未来可以兑现的。
西西河的陈老大,最近发了一个好帖子《政府信用扩张》,俺仔细读了,收益良多。俺将陈老大的意思演绎地范围更大一些,俺不妨认为,此次始自 2001 年的全球经济大扩张,其根源来自全球信用大扩张。
俺沿着俺上面的思路分析下去。
大家都明白,国家的发钞机构是中央银行,而全球的中央银行就是美联储。事实上,美联储担任着美国央行的职责,同时(在决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球的央行。
这样,全球流动性的紧缩还是扩张,很大程度上,控制
在美联储手中。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此次始自 2001 年的全球金融膨胀(膨胀的表现,俺在本帖的开始已经做了一些描述,而且大家近期看到了它更加疯狂的表现),其实是始自美联储2001 年开始的金融扩张政策。
我们跟阴谋论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阴谋论者认为:世界是由一些人的意志决定的,而不太考虑客观因素。我们借鉴阴谋论者的分析思路,但是在方法论上面,却是不能苟同的。
我们必须考虑任何一个有决定意义的,但是可能是合理的、或者荒谬的事件的背后的推动因素。嗯,没错,注重物质推动力量的分析,是我们作为唯物主义者最起码的要求和最可贵的素质。
我们必须分析美联储 2001 年为何可以放开全球流动性的闸门,而在当日并未担心,事实上,也根本没有就引起如今日般恶劣的全球大通胀?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7 23:55
问题提出了,俺继续作出分析。
正文:如果有疑问的兄弟注意到俺上面提到的“金融”的演绎,那么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
当日(2001 年),格林斯潘可以启动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发行巨量美元,投放到国际市场。却并不担心这样会引起今天这样的恶性通胀,原因就在于,当日发行的美元,是有现实的、以及可预期的“实物财富”支撑的。
这个“实物”,是什么?俺来列举一下,大家指点。
1.苏联解体后,在全球留下的巨大战略真空,这些空白的地域,通通归于“柿油”盟主美国麾下,由它支配。由此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和财富,将会支撑美国的信用扩张(狂发美元)。
2.苏联解体后,米国趁机从苏联国内拿走的大量技术、资金、人才等财富。
3.俺最关心和熟悉的一个,就是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这也是本帖开头强调的。中国入世,意味着什么?(1)数亿(这个数字,直可以超过此前实际参与国际分工的全部劳动力总和)廉价劳动力可以进入低技术产品的生产,数百万廉价知识分子可以被拢入全球化生产中来。
(2)当日相对低廉的原材料价格,单以 2001 年石油价格来说,比起今日的已经降低的价格(80 美元/桶)来,当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巨量的劳动力,结合了控制在美国手中的巨量的原材料,又有富有经验的西方人来中国组织和示范如何组织生产,由此带来的巨大生产力的释放,足以支撑美元巨量发行,这个财富有多大?大家看看美国增发了多少美元,就知道这笔财富的规模。
还是引用数字说话:××××××××××××××××××××××××
全球外汇储备增长是否“见顶”?
发布时间:2008-09-18 15:12 来源:FT 中文网
……目前,全球央行外汇储备总额从 21 世纪初的 2 万亿美元增至 7 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纪录。相比之下,全球外汇储备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2万亿美元,耗费了20世纪90 年代整整 10 年的时间。
这些储备集中在亚洲和石油生产国,其中近 60%的储备仅为 6 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达 1.808 万亿美元;其次是日本的 9730 亿美元和俄罗斯的5810 亿美元。台湾、印度和韩国分别拥有 2910 亿美元、2830亿美元和 2430 亿美元。
引自:http://www.cs.com.cn/wh/03/200809/t20080918_1589724.htm××××××××××××××××××××××××由此我们可见,自从 2001 年至今,多么大的财富是撑起了如此多的美元发行。这些财富,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8 09:33西西河的高人唵啊吽,此前提出了美国购买人民币债券,未来米国用人民币偿还的构想,可以有效对冲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但是老米不会同意的。
让世界上的最大流氓交保护费,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
但是不知道是我们疯了,还是德国之声疯了,抑或是这个世界疯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8 18:34
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三)
——资本的生命力、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扩张
正文:
1910 年代前后,英国的模式支撑它到达顶点。
这个顶点,俺需要给它一个界定。这个顶点,是英国在全球,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尽可能多的殖民地,而不能再继续扩大。具体的标志,是 1900 年代初,令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被布尔人俘虏的布尔战争。这场战争,显示英国殖民地规模不能再次继续扩张了,换言之,即英国殖民地达到其国力支撑下,所能允许的最大规模。相应的,从这个模式中,英国能够获得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接下来,面对着全球其他列强毫不掩饰的嫉妒和敌视的眼光,英国佬所作的一切,只能是如何尽可能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了。
一战中,德国的作为,是对英国霸主地位进行全面挑战最有名的一个例子。然而包括这个例子在内,任何一个对其垄断性地位提出挑战的动作,都被英国成功瓦解。但是,它每次回击,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对其力量的巨大消耗。
此时,支持英国信用的资金,会发现它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其旨在获取更大利益,而全力支持的英国政府的行动,只能在“维持现有利益”的幌子下,带来英国“力量的巨大消耗”,而不能带来新的“更大的回报”。
这显然是个亏本买卖。
这显然违反了英国式信用扩张的原则,摧毁了英国式信用扩张的基础。
当资本发现这一点,又本能地找到了新的投资方向,而这个新的投资方向可以保证其安全、稳定、丰厚的“回报”时,英国信用的命运也就注定要衰落了。
列宁(?)曾经说过“帝国主义(资本?)的生命力就在于扩张,当它停止扩张,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俺觉得这句话非常经典。
结合俺前面的讨论,俺的解读如下:资本,或者帝国主义的头号代表——英国佬,其扩张的动力、目的只有一个,即是获得更大的利益,获取更多的利润。
只有这样,它才能为此前支持它的资金以丰厚回报,才能维持它的信用,才能筹集更多的资金,去追求更大的利润。
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英式信用体系和其附着寄生的帝国主义的全部历史。
一旦资金不能获得丰厚、安全的回报,则支撑信用的资金即退出信用体系,英式的扩张模式即宣告破产。
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信用则无法展开。
其后果即是:英国的战略行动即处处受限,无从再次打开局面。如此,则衰落(常常是急剧的衰落)开始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历史,竟然如此滑稽:英国战胜了所有对其霸权的挑战,却失去了霸权。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19 12:43
不值一哂,哈哈,多谢指教。惭愧啊。
realemperor 兄的话俺同意,中国想发展,就必须顺应资本的需要,这个时代是属于资本的时代。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0 21:51
小猪兄,您多次问俺,俺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看法,把俺不成熟的看法,随便说说吧。
1、房地产,通过银行,以及超长的产业链,在事实上绑架了国民经济。关于它跟国民经济的关系,俺打个比方,是曹公的铁索连舟,一旦火起,就是火烧连营。
此外,房地产是地方 zf 财政的主要来源。而地方 zf,用陈老大的话来说,是中国经济事实上的组织者。搞塌了地方 zf 的财政,也就搞塌了中国经济。
这个情况,到现在没有改变。俺多次说“城狐社鼠”,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zy“调控措施”变成了一个笑话,越调控越乱,其原因即是 zy 投鼠忌器,用列宁的话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2、土地流转,俺现在得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是中央准智囊的东方时事导读的意见。东方的意思,是这件事情非常复杂,而且搞不好后遗症很严重,所以只能作为大杀器,作为最后的选择。
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俺此前也提到俺自己的一个看法。即:美欧日在大量释放流动性的时候,作为应对,我们也印钱。
为了防止由此引发的通胀,需要大量的实物财富进入流通领域。中国的选择,是用巨量土地作为这些钱的保证和对应物。
然而,俺结合这些资料,得到的暂时的结论是,土地流转需要慢慢来,但是的确在推动。
3、房地产和土地流转的关系。
俺的看法,中央推动土地流转的目的,长远来看,还有两个:(1)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产业领域。提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
(2)向农村注入大量资金,以此为资本金,引导农民“创业”(当然很难),由此提高农村经济实力。结合推行农村社会保障,推动农村消费。换句话来说,就是通过农村提高“内需”。
从道理上来说,这个设置很完美,但是事实上,这些措施要想见效,谈何容易。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4 21:58
当新教徒在佛兰德尔被迫害时,信奉新教的大批技术工人就跑到了英国,英国纺织工业崛起。
1686 年路易十四取消南特赦令,对新教徒加以迫害,大量技术工人因此跑到国外,得利的是英国和荷兰。
很相像的是,1930 年代欧美经济危机,大批技术人员进入苏联,老毛子沾了大光。1940 年代,欧洲打得翻天覆地,美国人收容了欧洲的各路精英。1990 年代,苏联解体,大批科学家带着技术跑去美国。
然后一群聪明人也明白了别人垮台对自己的好处,开始主动搞垮别人。
于是老米 1997 年搞垮了东南亚,拿走了大量优质资产:东南亚的“人才”,它是看不上的。
所以,俺看来,中国当然以目前的手腕,要主动搞垮别国力有不逮,但是“守株待兔”,等着对手垮台,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其实,在孙子兵法里面,这叫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过,要想别人崩溃的时候,别人家里的人才为自己所用,就必须保证自己没有问题。
好像现在中国处在这个“不可胜在己”的位置,这次能拿到什么呢?俺在仔细观察。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5 20:40楼上的 ENRIQUEDF 兄弟,我看了这个视频,有些耳熟,因为前几日,我隐约已经听说这件事情了。
俺一些句子听不懂。不过,不妨说说俺注意到的细节,他说,美国已经铸造了 80 hundred billion 个 amero,给China development bank,以防止美元的崩盘。
他说,建议大家把手里的美元换了,不要换成欧元,因为欧元没有被 backed by anything,and anyone。而是要换成金银之类的。不过让俺奇怪的是,他认为瑞士法郎之类的货币值得持有,很可能他没有看过《货币战争》:瑞士和美国人的幕后老板都属于同一个集团,如果美国出现这么大的变动,瑞士能够不被波及?
非常有趣,看来他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些了解,而且有自己的看法。
俺提炼出来几点他的潜台词:
1.中美是邪恶轴心。
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在支持美国,美国“控制了,并且依赖中国”,两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老美把未来“仅仅在北美三国”使用的货币,送到中国发展银行(有这个银行么?)。
这个观点,是阴谋论的欧洲版,欧洲人抛出这个论点时,一定非常悲愤和失落吧。毕竟,中美形成事实上的经济联合体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俺可以理解奥运时,欧洲上层政客、下层愚民团结一致的行动,那根本不是用人×权能够解释的。
2.他显然不是欧元方的人,因为他尖锐地指出了欧元的根本弱点:“没有任何实物支持欧元,也没有任何人(政治势力和经济实体,尤其是握有大量实物生产能力的实体)”支持欧元。
3.他坐在一堵墙前面,墙是未粉刷过的,比较简陋;视频中出现了汽车的鸣声;视频中镜头出现了晃动,说明拍摄的人手里拿的是肩扛式摄影装置。由此,俺得到结论:拍摄的条件非常简陋。
好的,俺说说自己的观点。
1.美国人换用 Amero,没有意义。解决不了问题。
2.欧元的确不可靠,那人所说很有道理,支撑欧元的力量非常不可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老欧洲廉价、较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东欧国家(“新欧洲”)因为外债远远超过外汇储备,而近于破产。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已经在即将破产的黑名单上榜上有名。
3.中国人目前还未露出底牌,但是必然在最后站队到美国人那边去。有日本的财政支持,有中国的强大的耐用品生产能力支持,美国人的未来比欧洲人光明。
4.美国必然通过各种手段赖帐,中国要在账面上吃很多亏。但是战略利益会得到不少。
关于美国人的让步,简单陈述俺的预测:美国人的底线是台湾,除此以外,美国人会让步不小。可以突破的方面有:(1)放中国金融机构进入美国乃至美洲(2008 年 10 月 23日,有报道称:“中国正式加入泛美开发银行,将注资 3.5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是被控股 35%的美国日本阻挡,15 年前中国就是正式成员了。)(2)非洲、南美洲的部分原材料控制权(3)部分高技术(俺还没有看到)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5 20:46
此人背景,俺结合俺看到的东西猜测,要么是普通的欧洲利益相关的民众,对当前经济形势有些了解,但是很明显,他了解不太明了。
要么属于旨在制造流言,动摇人们对美元、欧元信心的组织,如哈马斯、基地等。^_^,最好别来找俺算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6 13:25
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四)引言:英国佬的那一套过时了,“天命”抛弃了英国佬,选中了美国人。于是,全球资金,以及它代表的“信用”,以及支持这些资金和信用的实物资源,抛弃了英国的殖民地体系,投入了美国人的怀抱,这一切,如何发生的?
正文:
英国佬的殖民地为基础的生产模式是:殖民地提供原料——>宗主国生产——>产品返销殖民地——>获得收益,宗主国资本扩大——>控制更多殖民地——>扩大生产。
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有:
1.殖民地是排他性的,其他国家的商品不能进入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制成品即使已经落后,也不愁卖不出去,于是英国人不再考虑改进技术、更新工业设备。这就导致英国工业装备、技术逐渐落后。如此下去,一旦先进装备的德国、美国工业直接挑战英国佬时,英国佬就毛爪了。
(ps:不过挑战英国佬的是德国,不是美国,这是为啥?个人认为,个中原因,与两国国内市场大小有关:美国国内市场很大,可以等待时机,慢慢掀翻英国佬。这一点,反映到美国社会心态上,表现为直到 1941 年珍珠港事件前,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的孤立主义还很盛行;而德国人国土面积、人口所支持的市场太小,无法慢慢等待,只好拼死一搏了,错了,是 1914 年、1939 年拼死两搏。)2.殖民地输出原料,输入制成品。但是比起制成品来,原料显然便宜很多,所以殖民地购买力很有限,作为市场,根本容纳不了多少制成品。所以经济危机非常频繁发作,在英国殖民地无法扩张后尤其如此。
3.技术装备不行,产品就不行,更别说带领全球进入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了。
中国古代说“天命无常”,俺理解为:生产力在人间总要寻找代理人,而且根据需要随时更换。
英国人 18 世纪进取不已,所以被选中了当作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但是到了 20 世纪初,世界生产力在前进,而握有全球最多资源的英国人,却占着茅坑不拉屎,所以英国佬被淘汰也是活该。
4.美国人打开了局面。他们发明了新的生产方式,至少俺可以说,从 1970 年代开始,美国人的“全球化”模式,使得他们被“天(生产力)”选中,成为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
美国人机缘巧合,举起了全球化的大旗。这个进程,从1900 年代初,美国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到 2001年,中国加入 WTO 为标志,宣布基本建成“全球化”体系。
过程曲折,多有反复,时间漫长,但是,至少眼下看来框架已经基本成型了。
这一体系,其设计思维俺试着描述如下:(1)美国人依靠全球霸权,控制、或者近于控制全球各国,直接组织全球生产。
(2)全球资源(石油、金属等)统一定价,(在美国人安排的价格下)保证供应
(3)美英当然从事金融业,提供全球融资
(4)欧美日从事技术研发、应用和企业管理
(5)中国人充当廉价劳动力
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组合。通过这一体系,全球所有的可能参与生产的要素,被美国人都组织起来了,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了“生产力”的范畴中来。
于是,至少在目前,“天命”得到了最好的回应——生产力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世界上产品出现了极大丰富。这个“丰富”,甚至是 10 年前、20 年前都不能比较的。
如此,俺说米国被选作“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是“天命所归”,至少在目前,是当之无愧的。米国人自负为上帝选民,俺至少眼下,也不得不承认。
5.先进生产力,代表着巨额回报,按照资本逐利本性,资本抛弃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及其建立的所有体系(包括苏联人和它的“经合会”体系),争相投入美国,支持美国的大业,是自然而然、大势所趋。
6.不过话说回来,谁要是在美国领导的全球化生产的基础上,领导全球“生产力”获得更大进步,谁就是下一任“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就会被全球资金、信用,以及资金和信用所代表的所有这个地球上的生产要素所追捧。
此时,老美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有人说中国是下一任,大家不妨用这个标准来看下,中
国是么?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0-26 17:11
超越米式全球化的窠臼,构建一个新的经济体系,最终导致全球生产力更上一个新台阶,谁就是新的 power。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2 23:03
“利益集团”绑架国家利益
刚刚看新闻,说高盛要给 440 多个投资人平均要发 450万美元的红包,而美国政府给高盛的援助资金不过才 100 亿美元,晕倒。
真是当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给自己办生日的翻版。
为了掌权者所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掌权者会牺牲国家的利益。
简单言之,当国家利益与小集团利益抵触时,他们选择牺牲国家,保护小集团利益。
当年的慈禧集团,今天的华尔街集团,其愚蠢的动作即源于此。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3 11:57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哈哈。
中国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俺还用多说么?什么“房价下跌,开发商后死,银行先死”的话都赤裸裸说出来了,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5:23
美刊:美元意外坚挺令人震惊 真正推动力是中国
2008年10月22日07:46新华网消息:美国《时代》周刊 10 月 27 日(提前出版)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美元为什么坚挺”,摘要如下:
10 月 20 日,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右)出席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举行的一场关于经济复苏的听证会。伯南克 20 日表示赞同美国国会考虑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指出经济前景仍然非常地不确定。
新华社/路透为遏止金融危机而付出的成本继续飙升。美联储已向金融系统注资 8000 多亿美元;财政部除了出资 2000 亿美元支撑“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外,还实施了 7000 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拯救美国国际集团可能耗资 1200 亿美元以上。目前已十分庞大的预算赤字预计明年将高达 1 万亿美元,经济衰退也不可避免,你有理由认为,美元也会一蹶不振。
然而,尽管近几个月的事态发展令人震惊,美元却出人意料地日益坚挺。美元对欧元比价自 7 月初降至低谷以来,已经回升了 16%,美元对澳元、韩元及其他货币的比价也大幅攀升。对此有种简单的解释:这不是因为人们希望持有美元,而是他们更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近期美元对欧元的走强并无奥秘可言。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1日之间,由于欧洲大陆的经济状况优于美国,美元对欧元比价降低了19%。随着欧洲开始应对自身的银行危机和市场不景气的问题,比价也随之改变,因此美元在遭到大规模抛售后又开始反弹。
另一个不太明显的因素是,全球对冲基金和其他非银行金融实体对美元的支撑作用。这一影子银行系统贷款数万亿美元用于投资。然而,金融危机引发大规模提前还贷,由于这些贷款必须用美元进行偿付,对美元的需求随之增长,由此带动美元升值。受此影响的并非仅有对冲基金。持有 1 2万亿美元资产和债务的外国银行也陷入了“去杠杆化”的循环。
这都有助于解释美元近期的走强。然而,随着美联储再次降息、美国铸币局加紧印钞来支持救援计划,美元不会迅速贬值吗?也许不会。随着财政部 7000 亿美元救援计划的实施,银行应该可以调整资产负债表,并重新以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利率发放贷款。尽管美国的经济衰退似乎不可避免,金融系统的稳定应该可以保证经济在明年开始复苏。这对美元来说也是利好消息。
然而,真正推动美元的是中国,以下几个理由可以充分证明中国有助于美元的稳定: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中国持有约 5190 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库券(仅次于日本的5930 亿美元),且中国不希望看到这些投资由于美元贬值而缩水。除此之外,中国也越来越担心,美欧的经济不景气会遏制本国出口的增长,从而使本国经济遭受重创。为保持出口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中国改变了 3 年前开始实施的人民币对美元逐渐升值的政策。2008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增长了 6.4%,但 7 月以来一直保持平稳。
不仅如此,尽管货币市场是套复杂的系统,但中国、日本等国已向美国贷款数万亿,它们似乎不太可能在近期停止购买美国国债。除美元外,它们可用来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货币工具寥寥无几。
以目前的金融危机为依据来卖空美元并不可靠。在未来几个月内,美元甚至可能成为全球经济风暴中的避风港。
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hwkzg/20081022/186262.s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5:36
美媒称美元因全球金融危机而获益
2008年10月22日07:48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斯报道 由华尔街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得美国面临经济萧条的危险,但这场危机给带给美国的不一定都是负面效应。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20日的文章就分析认为,美国可能面临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从美元上你却看不出这一点--美元汇率非但没有因政府对金融业的救助而走低,反而呈现出上扬势头。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美元的走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本许多人预计政府开支的不断增加以及美国经济的下滑会对美元产生削弱作用。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元正因全球资金从高风险资产中流出以及融资套利交易的解除而获益。
与此同时,当前这场危机的范围也对美元有利,因为很显然,“经济和银行业出问题的并非只有美国”。
报道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巴里 埃成格林的话说,美元的强势令他吃惊,“目前表现比美元强劲的货币并不多”。
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所公布的指数显示,自 9 月初以来,美元兑 26 种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已上涨了 8%。这一指数大约为 2007 年 2 月时的水平。文章认为,这也是说,莱曼兄弟倒闭以及美联储数次下调利率对美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至今仍尚未显现出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hwkzg/20081022/186268.s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5:58
转了两篇报道,非常说明问题。
当俺谈论美元崩盘的时候,美元指数还在 70 上方苦苦挣扎,现在美元指数已经在上探 85 了,美国道琼斯指数也从最低跌下 8000 点后,回升至接近万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货币普遍对美元大幅下跌,这只能说明大量美元流出,而其主要目的地就是美国。或许,其去路还有另外一个国家:中国。
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从美国按下大爆炸的按钮:熊死蹬 ^_^ 破产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几乎停止波动,而维持在 6.83 左右。对比全球各国汇率狂跌,这说明国内的美元至少没有大规模流出。
而事实上,大量美元仍然在(通过正常途径或者非正常途径)流入中国。比如:温相前几日,在莫斯科说,仅仅 10月前20日,贸易顺差就达到291亿美元(可参见:10月27日,温家宝在中国驻俄使馆人员前发表的讲话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1028/192460.shtml)。
两下对照,这里面的事情就非常耐人寻味。
手里握有大量美元的国家(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在以前,只有美国一家,而现在,却是中美两家,而且美国焦头烂额,而中国却有余力冷眼旁观。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6:08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来。
俺曾经根据此前,最近两次经济危机的历史,提出了美国回笼美元的办法:大幅度加息。但是俺分析得到结论,美国没有条件大幅度加息。所以看起来美国的选择就是“拖”字诀了。
没想到,俺的阅历还是浅了。
美国自从引爆熊死蹬后,全球金融大紧缩立刻到来,欧盟、所谓的 BRICs 金砖四国的另外三国、以及其他中小国家的经济立刻现了原形——他们原来比美国还烂!而且其金融体系被美国用垃圾债券牢牢套住,当熊死蹬破产,全球金融紧缩引爆,这些国家立刻金融崩盘啦,哈哈。
于是我们看到了全球各国资金(美元)外逃,回流美国。
美元于是对全球主要货币(除了人民币和日元),以及不主要的货币,汇率大幅度攀升。
美国当然陷入了坏消息中,不过俺蓦然回首,却发现:美国人需要的救世主——召唤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变成了现实!
好伟大的魔术啊!难道,这就是刘军洛说的,美国做空自己,害人的计俩?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6:21
接着说。
注意俺上面的括号里面的一句话:除了人民币和日元。
人民币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汇率在反映中国外汇进出的基本情况时,不免打了折扣。
但是日元不会,日元汇率基本是市场形成的,于是我们可以根据日元汇率看到日本外汇进出的情况。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攀升,从熊死蹬蹬腿前的大约 110 日元对 1 美元,变成了 97.980 日元对 1 美元。在全球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这个日元涨得蹊跷。
这个汇率,俺认为反映了大量美元进入日本,兑换日元,从而推动日元大涨。那么这么多美元凭啥进入日本?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1.日本握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个数额,跟中国一个级别的,看起来比较安全。全球避险资金可能选择日本落脚。
2.日本人抛售自己握有的、分布在全球(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这些资产以美元的形式,回流日本,从而推高日元汇率。
这只是俺自己的推论,却没有美元流入日本的数字,也没有日本抛售海外资产的证据,对否,就要看方家解惑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6:28另,此前,俺曾经跟大家讨论,老米弄出来的 7000 亿、8000 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钱从哪里来?
推论是,美国已经没有钱,除非开动印钞机。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恶性通胀。不光是美国,而且要推动全球恶性通胀。
但是我们看到,第一阶段的 2500 亿美元已经投放,但是通胀并未发生,而美国股市有企稳征象,美元汇率甚至在稳步上升。
我只能得出结论,美国找到了另外的筹资渠道:1.借钱。非常可能的渠道,是中国、日本、可能还要加上中东,用外汇储备继续购买了美国的国债。
2.全球资金流入美国。这一点,俺刚刚在上面已经说明了,也给出了线索(全球货币对美元大贬值)。
一句话,美国佬在现阶段,暂时稳住了阵脚。美元霸权还是有效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16:36But,俺要给老美泼一盆冷水,不对,是液氮。(为何是液氮呢?因为冷水再冷不过 0 度,而液氮温度是接近零下 200度。哈哈!)
这个冷水,却是 spacejam1979 兄两年前就告诉俺的。
米国的死穴不在次贷,不在伊拉克,不在金融危机,而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资金的巨大缺口。
除此之外,大牛们还说,次贷只是第一关,只是个小角色。后面还有消费信贷违约,还有信用卡违约,还有整个抵押贷款体系的崩盘,然后就是整个美国经济体系的洗牌,这才是大 boss 呢。
不急,大家慢慢看,这千年一遇的大戏,要好好欣赏。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21:02
Sjtuboy 兄,你的第二个看法俺可以接受。第一个要商榷。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应该仅仅限于说明日元和美元之间的关系,俺的意思是大量美元进入日本,引起日元升值。
而日本即拿这些美元,买了美国的垃圾金融机构和美国国债。
它必须买,因为它是奴才。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6 22:37
司马 mm,中国输出人民币途径是啥?请仔细说说。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07 21:54
俺的认识也很幼稚,请楼上的兄弟多讲讲。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0 15:25
中国为何仍增持美国国债 规模竟超日?
文章来源:人民网|时间:2008年11月10日11 月 4 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据美国经济学家 BradSetser估算,中国央行在2008年8月至2008年10月之间增持了美国国债 500 亿美元,总额达到 7500 亿美元。中国已经显著超过日本(5950 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占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总规模的 35.4%,占美国可流通国债总额的 13.3%。
http://news.china.com.cn/chinanet/07news/china.cgi?docid=7448128028429857139,14798905540781568831,0&server=192.168.3.137&port=5757
***********************************************
***
很明显中国脚踩老毛子的卢布、欧元和美元 3 只船。不过,俺猜跟台湾三通有关系,买路钱,呵呵。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2 12:22股市俺不敢多说,俺不懂。不过俺觉得中国股市不要分析啥基本面和技术面,就看 TG 的需要。
另,有一种观点,俺此前也热衷过。大意是:中国加大对非洲(也可包括中东、中亚,但是主要是非洲)产品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非洲以矿产资源支付。
俺认为,这个办法短期内有效,长期来看,还是陷入生产相对过剩的死循环。
非洲的矿产价格低,中国制成品价格高,其结果就是非洲在贸易中获利少,中国获利多,非洲因此购买力有限,不能全部消化中国的产品。
开始,非洲还可以以矿山支付,但是当中国在非洲圈地完毕,所有资源尽皆卖出后(这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和非洲前老大——法国直接对抗),非洲支付能力也就到了顶点,那么中国的产品哪里去销售?
再去靠欧美日?他们消费萎缩了嘛。当然,如果非洲支付能力萎缩前,欧美日消费能力又复苏了,那领当别论。
所以解决问题的道路,还是那一条,靠国内内需消费。
可是启动内需要触及那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尤其是房地产商、(地方)zf 的私务员和私仆。这些家伙才不乐意呢。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2 12:34
利用各种方式,逼迫利益集团吐出口中的部分利益,用来启动内需,是明智的选择,也是 TG 可能采取的措施。
TG 善于此道。
故事(故,以前发生过的;事,事情):80 年代,企业效率底下,怎么提高效率?试过多种办法,如承包、股份制等等。后来还是玩狠的,放开国门,大规模引入外企这群狼,除了 zy 可以保护的关键企业,其他企业死的死,散的散,只有跟外企竞争得胜的才能活下来。这一逼,什么效率都出来了。
这次呢?俺注意到重庆的出租车事件,以及此前的瓮安,此后的深圳等等。不同于以往,没有开枪,没有镇压。从报道和处理不同以往的角度来看,zy 有意放开一个口子,主动煽动、利用这些民间力量了。
矛头指向谁呢?俺猜测就是利益集团。目的呢?逼迫他们吐出些东西。
有点象文革:TG 擅长斗争,包括斗争自己内部的小集团。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2 19:43压房地产商降价,是最可能出现的结局,也是最好的结局。说政府抛弃房地产,恐怕不会的。
维持国际资金对中国的信心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国内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定水平。这是背景。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5 11:44
老米的垮台和中美邪恶轴心经济共同体模式的分家,是个长期的过程,很长很长,美国在彻底失去调节能力和用于转圜的(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等等)资源之前,是不会有人拒收美元的。
因此中国获得美元,并且以其中 1/3 用于自身金融保障和全球圈地,这个游戏还是玩得下去的。
(ps:忘了插一句,为何是 1/3,不是全部?因为按照中美建立邪恶轴心时的协议,另外的 2/3 必须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及其他债券,以维持邪恶轴心体系的再循环,哈哈!——以上文字可信,因为来源于周小船同学的讲话。)
这个时间非常长,估计你我在世的日子是看不到其结束
的。
这个时间,就是美国打压欧、日、俄,而中国借机在其卵翼之下完成产业升级,金融独立,并且很有可能从美国手里完成世界老大的和平交班的过程。
其时,就没有人再讨论啥中国的美元变垃圾的事情了。
当然,中国要想完成涅槃,必须在火里重新炼过,去除身上多的可怕的污浊才行,这是后话,不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5 12:16
俺不妨发挥一下俺邪恶的想象力,继续 ps
上回书说到西元 2001 年,米国华盛顿大开香堂,堂前烧了六柱香,一副对联,上联是“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下联是“门朝大海三河河水万年流”哈哈。
堂上正中,老米端坐太师椅,中国斩鸡头,喝血酒,正式拜米国为大哥,这是场面上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开完香堂后发生的事情,是陈近南和周星驰(错了,是韦小宝^_^)在帘子后面的密谋,谁也不知道。
那位说了,谁也不知道,你咋知道的呢?原来是当时代表中国喝血酒的弟兄周小船同学被人逼急了说漏了嘴。
小的交易,如大豆行业送给米国啥的,大家都能猜到。
但是这最机密的事情,无过这么一条:中国赚到的外汇盈余,须有 2/3 还给米国。
这样米国才有源源不断的钱,用于购买中国的产品,中国获得了这“源源不断的钱”,才能用于扩大生产,然后把“源源不断的商品”,再次卖给米国,邪恶轴心的经济循环就如此源源不断的进行下去。
(再次 ps:所谓的“2/3 的外汇盈余还给美国”,方式是购买美国债券,主要是国债和准国债如两房债券。)
如此算来,中国所谓的 2 万亿美刀的外汇储备里面,其实已经有 1.3 万亿左右(以债券的形式)在美国人的手里了,真正手里掌握的,不过 6、7 千亿,除去维持自己金融稳定必需的一部分(俺估计至少需要 3000 亿美元以上),算来中国可以拿的出手在国外用的,不过 2000 亿美元吧。
而世界各国(尤其欧洲)为何盯着中国,硬说中国有 2万亿美刀,只要老虎一点头,周小船同学随时可以全球抛洒,大家只要一弯腰,捡起几张来,于是金融危机收场,大家打个饱嗝回家,一觉醒来,世界太平了。
有这么简单么?
俺继续慢慢道来。问题还是出在中美帘子后面的交易上面。
盗亦有道,何况是中美只是邪恶轴心。中国持有巨额米国国债和准国债(两房债券)。这背后有潜规则,两家都心照不宣:米国保证中国购买债券的安全性,而中国保证不抛售米国国债。
为何这个规则如此稳定?次贷危机,米国信用如此危急,中国却不仅不抛美国债券,甚至不断买入?而米国方面呢,只要宣布两房债券为垃圾,就可以赖掉巨额债务,而米国却大义凛然,毅然扛下了这笔巨债。
待续……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7 10:48
接着来。
说到底,就是放屁吹火(中国肚子爽了,老米家里做饭也不用鼓风机了),各取所需;加上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中国对于美国来说,两个好处:一是廉价产品来源地,二是海外美元回流的稳定渠道。
赖了中国的帐,两个坏处:立刻失去廉价产品,后果是大幅通胀;另一个,美国海外美元流入(维持美国正常运行,每天所需的至少 20 亿,换句话说,每年 6000 亿以上),要少掉一大块。
美国对中国来说,大致这么几个好处:一是保证能买到原料,二是能卖出产品,三是能融到资金。(不信,你让朝鲜人去买石油看看,别说用纸币,用黄金也弄不来。同样,产品也没法进入国际市场。汇个款被老米说是洗钱,差点连累了澳门某银行。)
不买美国国债,等于说不跟老大混了,上面那些好处全部取消。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8-11-17 11:01所以,老米的经济,是靠中国的产品和国债美元输血当垫脚石。
美元霸权,从经济基石上来说,就是中国在扛着。
此次萨科奇、德国老娘们上蹿下跳,从抵制奥运到私会老和尚,再到欧洲四大金刚(缺了布朗)集体跑来中国听着政治局进行曲,在人大开会,终于 15 日在华盛顿,萨科奇指着布什的鼻子大骂,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布什木有资格当老大。萨科奇说:美元不应再被当作是“唯一全球性货币”,因为时移世易,欧元币值近年的强劲增长,令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吸引力,“1945 年适用的政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