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1 00:03

作者:新夏 回复日期:2009-05-10 19:14:44TG 利用港股的手段,我在 07 年就有所见识,当时由些小人物放风说要开港股直通车,但在之前中资机构就已经大规模布局,随后一路拉高,最后由高层宣布作废,但那时中资机构应该已经出了大部分货!真是神乎其技!当时就觉得宝哥手段不简单,到 08 年中国没有入套买进美国的次级债,相当部分验证了我的判断!总的来说,中共的财经团队是足以担当大任的,不知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没有信心?××××××××××××××××××××××××××

新夏兄说的是,大家仔细看看美国次贷危机中中国损失和获利,就知道至少此次列强博弈中,TG 布局非常牛,操作手法也令人刮目相看。

这次的危机,从战略利益上来说,最大的获益者,当属美国,其后即是 TG。主动权也是操于二者合谋之手,当然是美国主导,中国配合。

老毛子、中东石油出口国、拉美资源类国家乃是最大的失败者。

当然,中原逐鹿,弈至中盘,摊牌还早,大家还是继续观察吧,这次危机,百年难遇,从发生机制上来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能学到的东西很多。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1 00:09

司马 mm 跟俺的分歧,俺认为是没有看到当前全球所有经济体,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即是由美国人搭台子建立起来的。

美国搭起台子,大家在体系里面混饭吃,当然要缴保护费,来购买这种“超级服务”。

美元,是美国国家信用的符号化产物。其本质,即是美国搭起的这个大家赖以吃饭的“经济体系”。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力量可以取代这个体系,和这个符号,这个是非常明显的。

打翻美元,等同于、而且必然导致“掀翻了台子”,这种情况下,只有朝鲜这种与外界隔绝的国家获益和高兴,世界各国都是失败者。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1 12:18关于股市,俺不懂,但是曾经听说一个阴谋操作的案例:97 金融风暴,东南亚被颠覆,战火烧到香港,却是意在人民币。

于是在国际金融大鳄及其背后的暗黑集团不知死活、疯狂进攻的情况下,来自亚洲某大国的金融奇兵突袭此暗黑集团后院——墨西哥,并狙击墨西哥比索成功,获围魏救赵之效。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1 12:20

T=土 G=共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1 12:55

楼上兄弟,木有。

不记得哪天在哪里看到的了,估计是东方,要么是葡萄说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12 10:44新夏,TG 用心很深,至少要吃掉台湾残存的核心技术,那个很象 CEPA 的东西,和海西区一样,是个载体。

马小九其实很明白,它正在滑向深渊,不过它别无选择。

李鸿章当年也知道中国正在滑向深渊,但是它无能为力。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0 23:21

最爱庞贝红 JJ,你的问题也是俺日夜思考的,还没有答案。有思路我会发上来,大家讨论的。

lecheno 兄,TG 的战略思想还是老毛打天下那一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或者说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玩具体的金融游戏,没有人可以玩得过华尔街。但是按照毛主席的思路,我另起炉灶,自己开个场子,自己定规矩玩,就没人能玩得过“我”了。

俺的意思,部分可以参照外汇管制:人民币就是不自由兑换,美国人的把戏——短期内大笔资金流入、流出,先制造泡沫,再捅破泡沫,从而击垮一国金融体系——根本无从玩起。

另,关于当前的巴基斯坦(形势非常危险:老美放风要武力解决其核武库了),以及 2001 年的阿富汗,TG 玩的都是引蛇出洞的老把戏(当然阿富汗方面,到现在中国还没有出手,别提现在的巴基斯坦了)。老美敢大打出手,就拖死老美,让淝水之战 1700 年后重演一遍。

至少在“忍”字诀上,俺是非常佩服当今的决策层的,为了战略目标,笑骂由人,脸皮真厚,服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0 23:32多说两句,毛选之中,妙用无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千万别去人家的场子,按照人家的规则玩。

这点 TG 到现在还在用,不过它也怕老百姓对它用这点。

TG 为了其集团利益,将全体老百姓的福祉压上赌桌,跟老美斗牌,争的是全球主导权。

其间,牺牲的百姓是看不到胜利的那天的,所以,为了不当炮灰,老百姓也需学会这一招:“千万别去 TG 的场子,按照 TG 制订的规则,去跟 TG博弈。”

当年房版的彩蛛 mm 要大家跟王石、沪宁侯陈某人及其走狗辩论,讨论的结果就是不能去。理由即在此。

否则会死得很惨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0 23:35

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会看到真正的 CP,对醉心议会道路的无产阶级政党,只能从心底鄙视,必然嗤之以鼻。

同样,虽然俺非常佩服牛刀兄的勇气,但是对于其“上TG 的戏台子,按照 TG 的路子、要求唱戏”的这种方式,颇不以为然。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00:01就目前看到的资料,各国动作一致:以扩大流动性,来纾解通货紧缩的危险。

于是在米国的带动下,全球大小经济体,无论愿意与否,一起开动印钞机,大规模释放流动性。

并且还嫌不够,这些动作之余,辅以大幅降低利率(如美日英接近 0 利率,欧洲央行 4 月初利率调至 1.25%),大量发放信贷(如:中国 1 季度释放了全年计划信贷总额的90%)。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全球通缩危险不解除,我们将会面临以下形势:

1、更大规模的信贷会继续释放;

2、更多崭新的钞票会出现在市场上;3、更低的利率(甚至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利率为负值)。

这意味着在经济回暖,至少是通缩危险消失前,流动性会持续释放。

我们于是在未来很可能面临如下情况:

1、通货紧缩危险消除;

2、(为了接触通缩危险),大量流动性释放出来。

很容易的,在“无重大利空消息出现,而导致更大流动性陷阱出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推出通胀是未来最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且通胀是各国(当然包括 TG)央行的主动选择,是他们的心理预期和迫切需要。

俺所以不敢回答上面“最爱庞贝红”JJ 的问题,就是在顾虑刚刚俺提到的那个前提——导致更大流动性陷阱出现的“重大利空消息”。

这个可怕的,至今躲藏在暗处的魔鬼,到底是什么?俺为何会隐约感到它的威胁?而为何它迟迟不出现?这是俺几个月来一直在苦恼的事情。

从谢国忠、宋鸿兵的观点来看,这个即将导致“更大流动性陷阱”的魔鬼,是美国消费泡沫的破裂。其最早露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可能是信用卡危机。

毫无疑问,老美的金融最高当局,奥黑领导下的伯南克、盖特纳等人非常清楚这个魔鬼。从奥黑最近的讲话,并且整顿信用卡行业的动作可以看出,奥黑在布置,意在尽量阻止“某一可怕事件”的发生。

(新闻链接:2009年4月23日讯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呼吁实施新的信用卡消费者保护政策,制定新法律保护信用卡消费者,他还要求信用卡公司财务透明,披露有关信用卡消费的信息,加强对信用卡公司的管理,提高对普通消费者的保护。防止出现乱发卡,随意提高信用卡借贷利率,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发生。参见:http://money.163.com/09/0423/18/57JRL4FB00251OB6.html)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00:05

俺前几日非常关注,那个奥黑导演的“stress test”——压力测试,即是将这个压力测试当作是可能的导火线了。

后来,俺明白这个鸟压力测试,其实是黑子自导自演的傀儡戏,真是晕!

sigh!俺非常郁闷,再继续观察吧。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11:10

id 用来骂人兄,CP=communist party

sgl888 兄,你要累死我啊?哈哈。

俺的观点是:各国政府视通缩为唯一威胁,为此不惜启动通胀手段,加大通胀预期。

虽然可控的温和通胀为最优选择,但是显然这很难达到。

那么作为次优选项,“即使造成大幅度通胀,也要大规模释放流动性”已经进入各国政府选择范围,而且他们也正在这么做。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12:47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产品产出量远远大于人群的实际消费能力,这点决定了中国工业品、日用品物价上涨可能非常有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13:01realemperor 兄,虽然具体日期我们没法预见,但是通胀、通缩的大趋势还是可以推测的,真如那位高人所说,凡事不用去评估,那么我们很容易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俺的看法是:现在非常明显,全球上空笼罩着剧烈通缩的阴影。

于是,为了避免通缩必然带来的全球大萧条,各国政府才会一致动作,释放超巨量的流动性。

然而即使如此,通缩危险还是很大。所以,各国政府即使冒“矫枉过正——大规模通胀”的危险,也要先将本国经济拉出通缩的泥潭。

而且,可以预期,在通缩危险未解除之前,全球各国政府是会不断释放流动性,限度呢,是可容忍限度的最大值。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14:04

sgl888 兄,要注意俺没有肯定地说,到底发生通胀还是通缩。

变数很多,但是俺把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提出来,供给大家参考。

至于具体形势如何发展,是通缩还是通胀占主导,还是要大家密切观察。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1 15:00

sgl888 兄,万一发生,通胀首先表现为哪个领域?这个就是细节啦,谁也说不清楚。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2 21:05

新夏兄说的是,俺这几天也在关注黄金价格,想法跟新夏兄一致。

关于房地产,大家要明白,这是中国生产的具体组织者——地方 zf 回笼资金,确保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有力途径。

当然,这些私仆充分利用了这种角色,勾结奸商,搞了很多卑鄙的动作。老虎虽然知道,却无能为力。

俺很多次形容了这种状况:城狐社鼠。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2 21:17

希望大家注意中国经济组织者——地方 zf——组织运行中国经济的资金循环。

俺有一些想法,但是还不太成熟,希望先听听大家的看法。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2 21:30

英国传出坏消息,大家注意。

难道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链条从英国首先断开第一个环节?××××××××××××××××××××××××新华网伦敦5月21日电 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21日下调英国的信用评级展望。这一变化引发投资者避险操作,英国的货币、债券和股票等资产价格都出现下跌。

标普当天宣布,该机构在维持英国现有主权信用评级的同时,将英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该机构说,尽管英国政府正在控制财政支出,但考虑到其政府净债务或达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且在中期内维持这一水平,再加上明年英国大选前政治形势不确定,该机构决定下调英国的信用评级展望。

受此影响,当天相关资产价格出现明显波动。英镑走软,相关债券价格下跌,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挫2.7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22/content_11418563.htm×××××××××××××××××××××××××××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5 09:32新闻控制在 zy 手中,不让它报道,它敢?我们别忘了新闻检查制度。

俺据此认为,最近报道的这些荒唐的案件,无非是 zy和地方 zf 的私仆们博弈中 zy 主动出牌罢了。目的是以舆论压压私仆们的气焰。

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老百姓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俺有时候看到“屁”和“民”两个字连用,还是感到有些道理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5 10:06最近的审×计报告称,ZY 的 4 万亿投资中,很多地方 ZF 应该跟进的部分(2.8 万亿)没有及时完成投资。

这个新闻非常奇怪。

在正常条件下,地方 zf 只有投资过多、过快,怎么会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呢?

俺唯一的解释,就是地方 zf 已经陷入资金链紧张的状态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5 10:09美国在打伊拉克之前,每年至少需要吸收国外资金 6000亿美元,才能维持双赤字——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这个“6000 亿”,其实 90 年代中后期,就写在各位的中学(高中)的政治课本里面了。

打了伊拉克后,又打了阿富汗,这 6000 亿远远不够,于是开始印钱,不过那时候有个收益预期对冲这些钱。

这个预期,在美国国内,是“房地产将会无限上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新经济”的历史责任,就交给房地产泡沫来承担了)这个预期。

在国外,由美国的金融猎犬——高盛——发布了一个概念:“金砖四国”,这就是位于国外的“收益预期”。

俺的意思是,美国 2001 年就在滥发货币了,然而直到2005 年,剧烈的全球通胀才初露端倪,原因是以两个概念(预期收益)来对冲这些新发的货币的。

这两个概念,就是房地产无限上涨(美国国内)和金砖四国(美国国外)。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6 10:55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9/7/7/2/100977296.html?coluid=53&kindid=0&docid=100977296&mdate=0524001347推荐这篇文章,其中涉及的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东方也提到过。

刘煜辉:中国扛不住美国人“再通胀”的冲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9-05-2400:13:47

中评社北京 5 月 24 日电/最近两个月,随着债市利差大幅收窄以及股价大幅飙升,乐观情绪开始充斥着市场,通缩情绪消散,金融海啸第二波开始被投资人所淡忘。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称, 涨过头的时候,我们最好回头再看看美国人为达成这一切所要付出的代价。

至2009年5月7日止,账面上,美国国债余额是11.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 5 月 11 日估计本年度累积财政赤字为1.84 万亿美元,是上一年度财政赤字的 4 倍;美国政府估计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财政赤字为1.26万亿美元;2010年至2019年赤字总额则为7.1万亿美元;未来75年美国未作拨备的社会保障计划负债已上升至 51 万亿美元。

倘若计算在每年的预算案之内,纳税人每年要付出 2.6 万亿美元;2009年5月14日,奥巴马也开始担心“美国长期债项的负担难以为继”,“不能永远这样向中国人借钱了”;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开始失控,国债大量供应,对全球金融市场会有何影响,且拭目以待。

有一点是真切的。美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始终压不下来。

无论伯南克如何努力。

其实美国人已经在去年 12 月初就开始尝试了所谓“量化宽松”超常规的货币政策。伯南克从金融机构大量购买毒资产,这种购买不透明,也不知道价格,国会要联储报告,他也不报告,这个总量估计有 8000 亿~10000 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拿联储国债资产置换(联储为此减少了 3000 亿长期国债);二是买入资产后,又用超额准备金付息的方式把放给金融机构的钱稳定在联储的账上 (反正这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开张做生意),所以流通中的货币没有显着增加(一季度从8200亿增长到9000亿),所以M2也只增加了一成(3月份是9.4%)。

随后,美国优质房产按揭证券(PrimeRMBS)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幷带动了美国 30 年期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利率的显着回落。但好景不长,随着经济面坏消息不断出现,利率开始迅速反弹,截至 3 月 17 日,10 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攀升到 3.01%,比年初已经提高了 80 个bp。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国债利率特别是长期国债利率的快速上升,无疑会提高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和房地产融资等各项中长期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对深陷衰退泥淖中的美国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美国 30 年期按揭贷款利率与 20年期长期国债利率的利差一度降至 180bp 的历史低位,意味着按揭市场利率下降的空间被封杀。

与其在压缩房贷产品的利差上下功夫,不如直接降低国债利率(基准),从而带动整个债券市场的利率下调。

3 月 17 日,联储宣布未来半年内直接入市购买 3000 亿美金的长期公债。这是为了刺激经济、防止通货紧缩,釜底抽薪式的最后一击。跟之前的性质完全变了,货币当局直接买公债等于债务货币化(直接印钞),意味着半年后流通中的货币将增加 30%,M2 至少增加三成,若考虑货币乘数反弹,增速甚至可能高达四成或五成。

3月18日,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当日骤降了50bp,但随后就再也下不去了,一路上扬;5 月 8 日一度接近了 3.3%,一举超过了 3 月 17 日的水平。

文章认为,联储入市买公债,是一条不归路。3000 亿不够,仅仅是开了个头,美国 2009 年和 2010 年发债规模各达2.56 万亿美元和 1.14 万亿美元,9 月份前还不是发债高峰期,未来半年 (到 9 月份)发债规模幷不大,大约在 7000 亿左右,联储若执行计划的话,大致买 40%的样子,基本还能挺住。但是,由于美国的财政年度由 9 月开始,所以真正发债巨峰要在四季度到来,在此之前,如果联储不及时宣布大幅加码买入规模的话,恐怕预期也会把国债利率重新推上去。

联储宣布再买,市场还有谁相信伯南克?伯南克说过,一旦经济好转就停止买债。要么是经济更加恶化,要么是伯南克撒了谎,无论哪种,美金美债的抛售狂潮或至,美金的汇价未必跌多大,因为其他西方国家也债务累累,但全世界对于信用货币的信任若崩溃,将导致大宗商品和贵金属成为避险的天堂。

实体经济没起来,价格却被货币推上去了,这是比海啸前更惨的局面,全球的货币当局怎么办?收,意味着资产新一轮的抛售狂潮,新的一轮去杠杆;不收,通胀的实现至失控迟早要成为压垮企业和经济的最后稻草。

当然估计美国人是不会收的,但剩余世界特别是债权国和生产国可就惨了。为抵抗前一轮的海啸,中国已经耗费了巨大的政府财富,钱都到了“铁公机”上面去了,还拿什么来为企业扛输入型 “通胀”?扛不住就意味着大量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一回暴露出来的巨大的产出敞口,谁来帮它们消化?

面临市场和资源双层约束的中国制造怎么办?那时候将是中国股市真正的熊市降临。这时候,或许美金开始超强回归,全球资金再次向美国流动,美国人反过来拿着美金到剩余世界来“收尸”。

文章表示,希望后面的事不要按照这个逻辑走。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6 19:11跳出表面现象,尽力站到事物的本质上看问题,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关于房地产,其问题的实质,并非是百姓福祉的问题,也非甚么赃官弄权的问题,而是一国流动性回收的问题。

房地产,在 1980 年代后,逐渐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回收社会流动性的主要工具。

在美国,尤其担负起了国家资金循环的枢纽作用。这点被中国学来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6 19:56

随手乱写,留个思路:推动整个社会(尤其是经济)运转的动力是甚么?

表面上看是国家竞争,深入一点看,货币是经济运行的动力。

然而货币又是怎样产生的?表面看来是对应于实物(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的钞票。但是这个钞票却是信用的影子,或者说是纸质的映象而已。

接着涉及到“信用”这个词。

(来源于发行货币的机构的)信用是如何产生的?这个决定于:其所控制的所有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资源的总和。

这个发行货币的机构组织生产,在其所能控制的领域内,其安排其所控制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文化、军事等等资源——进入生产环节。

以这些所有的资源为保证,此机构发行货币。

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且起到推动经济的基本动力的作用。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6 23:05

不明白楼上的老兄的话。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5-27 22:27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1 章(原

26)马前卒

二十一(26)从列宁到斯大林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204823#C2204820

推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2 12:32

楼上的老兄,正如新夏兄所说,这个世界疯了。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巨量流动性每天都从全球各国的印钞机中流出,大家就等着通胀吧。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2 12:33

为了缓解泡沫破裂带来的危害,人们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泡沫,真是滑稽。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2 12:36

罴说

柳宗元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惑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译文:鹿怕貙 ,貙怕虎,虎又怕罴。罴的样子,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一样站着,非常有力并且会吃人。

湖南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吹出多种野兽的声音。

有一次,他悄悄地拿着弓箭,用罐子装着火,来到山上。首先,他模仿鹿的叫声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点燃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叫声,很快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是害怕,就吹出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叫声也起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自己同类的叫声就出来寻找,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他,又抓又扯,最后把他撕成块吃掉了。

现在那些没有真正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不被罴吃掉的。(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3 13:52作者:左西上北 回复日期:2009-06-02 14:47:05跳出表面现象,尽力站到事物的本质上看问题,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关于房地产,其问题的实质,并非是百姓福祉的问题,也非甚么赃官弄权的问题,而是一国流动性回收的问题。

房地产,在 1980 年代后,逐渐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回收社会流动性的主要工具。

在美国,尤其担负起了国家资金循环的枢纽作用。这点被中国学来了。

=============================================== ========= 楼主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能否展开说说?

******************************************

左兄,俺简单解释一下。

国家发行货币,是以其全部控制的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为保证的。

发行的货币,对应于当前以及(短期内的)未来在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商品。

于是,货币流通越快,则商品交换越快。于是此国家经济就愈加繁荣。

所以,作为一国政府,当然希望自己国家中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越好,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流通的货币量越大越好。

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顶尖国家,美国对这点领会非常深刻,于是其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在体制允许的情况下”撒谎,制造各种假信息、假报表),令货币在国内迅速流动。

另,美国不仅可以利用本国的资源,还调动了全球的资源。因此其发行的货币,实是对应全球范围内其所能利用的所有资源。如此,其货币流通的量,远远超出美国国内资源所需。(注:俺在本贴开始,曾经给出数据:截至 2006 年中,美国发行的货币,有 7.8 万亿美元,其中 97%被国外政府持有。)

如此大量的货币(对应于美国国内流通商品的货币量+对应于美国国外、但是可以为美国所利用的流通商品量),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流动,极大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当然,首先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3 13:57如此,美国成功构建了一个经济体系:以美国为核心,全球各国均有程度不同的参与。

通过美元这个全球货币,美国成功调动了全球各国的部分资源,为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服务。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4:02

作者:bruceguag 回复日期:2009-06-04 12:35:31

想问楼主一个问题,美国在次级债中,赚了多少?有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程度,如果没有达到,他还会出手么?下狠手麽。

××××××××××××××××××××××××8

兄台,俺认为你的思考太过阴谋论了。俺不认同这个思路。

美国现在玩的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俺说下俺的理解:1、第一步行动:清洗掉过去三十年来在美国坐大的金融利益集团中的“边缘”分子(如雷曼兄弟),顺便警告一下金融集团的核心分子(如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不过它们是绝对安全的)不要太过骄纵。

为何只清洗掉些“边缘分子”,不干脆将金融集团整体做掉?因为今后各个集团还要继续狼狈为奸。

2、第二步行动:眼下看来,美国仅仅剩下一条路:通过科技创新,引发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从而重新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正在走这条路。

如此,则世界重新回到俺在本帖开头所说的全球贸易分工体系的状态下,于是世界就“和谐”啦,哈哈!

当然这点很难:须知新一代的比尔.盖茨们的出现是需要“肥沃的土壤”的。而这“肥沃的土壤”已经被来钱特快、特容易的“金融炼金术”给毒化了。美国目下就是要清除掉部分(注意,只可能是部分)毒素。

很明显,不管情愿不情愿,在提出了自己的要价后,中国正在支持美国完成这个进程。最浅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每月仍然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4:38

有爱国的兄弟提问,为何我们中国不能挑落老美,通过领导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确立自己“世界经济中心”的位置呢?行政本位,或者叫做“官本位”,这是中国创新的死穴。

俺并非否认中国的科技实力在节节攀升。俺强调的是,中国的科技进展是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面的,是“追赶型”的。

在细节上或许可以冒尖,但在整体水平上,顶多跟西方某些国家齐平,要领导一次世界范围的科技创新浪潮,从而令本国成为世界中心,在目前的 social mechanism 和科技mechanism 下,是没有希望的。

PS:上面,俺不是卖弄英文,而是怕被跨省追捕。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4:52此前,东方宣称,要不惜抛光手里所有的美元,也要将美元霸权地位拉下马。

俺认为这是东方的心理战而已。

俺给个问题:将美元拉下马,谁来提供那样一个超级大的市场,购买中国产出的巨量廉价工业制成品?不管赚钱也罢,赔钱也罢,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市场,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推动国内的企业生产不间断地进行。

一旦这个市场崩盘,中国经济立刻陷入困境,执政 dang所赖以生存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这对于中国的领导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

俺在前面提到过,美元实际上是美国信用的货币化符号而已。或者说:

美元=美国信用

美元的崩盘,即是美国信用的崩盘。

而国际上的“美国信用”,则是美国建立并维持的“世界全球化框架”这种“超级产品”的另外一种说法。

这种“超级产品”只有美国一家可以提供,而这种超级产品(全球化框架),则是中国经济模式赖以循环运行的外部环境。

中国经济为“鱼”,全球化框架为“水”,所以“鱼”在可能的前提下,一定要维护这个赖以生存的“水”。

最后,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如果美军控制的全球 14 条战略水道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中国有能力将海军力量投放到那里吗?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5:55

bruceguag 兄,这就需要分析所有有超越老美潜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了。

窃以为包括中、俄、欧盟,对它们,需要从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入手。

推荐老兄去西西河 www.ccthere.com,去看葡萄等人的帖子。葡萄对巴西、印度、日本等国有详细的分析。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6:02就目前看来,没有任何国家有实力挑战美国当前的部位。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18:37

作者:比用 回复日期:2009-06-03 15:01:54美国现在进行的是“破坏的重构”,这种重构,在表面上是破坏性的,比如通用的破产,但实际上是通过控制破坏烈度避免整个国家的前提下,重构社会经济政治体系,重新的凤凰涅磐,郁火重生。

这一理论,在很早就被美国的高人提出来了,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一理论再次的应用而已,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打破美元与黄金挂钩是一次,这次又再使用。

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感觉美国真的要衰落了,在奥巴马背后的一些人是有大智慧的。

******************************

比用兄的话很有道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04 23:16咱们上的哲学课是非常有用的。俺非常看重的,是辩证法、唯物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只是很多人认为没用罢了。

记得当时上哲学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看英语,为了应付国内或者国外的考试。很惋惜。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0 10:59

1、澳大利亚毁约,中国与力拓的合同泡汤2、参考消息(2009.06.09)报道:《日报称陆克文改变“亲华”形象》相关报道可以看:http://ckxx.org.cn/other/other2009060912/×××××××××××××××这是两个信号,表明全球资金大量进入大宗商品市场,资源企业目前资金充裕。

米国领导的全球流动性大释放,已经见到了初步的效果,中国廉价收购西方企业、资源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下一步,恐怕要重演 07 年全球大通胀的一幕。

中国已经失去了需求仿佛是无限的国际市场,如果再加上资源产品大幅涨价,前景如何?汹涌而来的流动性是否将会压垮中国?

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0 19:31

嗯,说清楚点,就是:第二波大通胀就在眼前。

现在的问题是:通胀后必然到来的通缩,是否在第二波通胀后出现?

还有没有第三波通胀?俺以为,这决定于中国(实体经济)和欧美(虚拟经济)之间的对抗,能撑多久。

只要二者之中,那个撑不住倒下的倒霉蛋没有出现,第三波、第四波通胀就在预期之中。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4 17:21作者:正_中_和 回复日期:2009-06-14 12:32:23

我有个疑问,懂银行的人士请教一下:

央行五月份“人民币贷款当月增加 6645 亿元,而人民币存款当月增加 1.33 万亿元”。按理,贷款派生成存款,两者差距不应该很大,即使考虑当月贸易顺差和外资投资,也不至于差了近 7000 亿啊?为什么?谢谢!

******************************

zt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6 23:02

作者:sgl888 回复日期:2009-06-16 20:20:00

下一步,恐怕要重演 07 年全球大通胀的一幕。

winnerby 兄认为中国的大通胀最有可能什么时候到来?到来之前的先兆是什么?

**********************************很可能出现的是国际金价、石油、大宗商品价格再次狂飙。

表现在国内,却仅仅限于房价、油价、股票等,而日用品反而是降价的。

前几天作出判断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苗头,但是现在,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6 23:10

不过,上面这些判断的前提条件是:短期内,不会发生某个大事件,导致全球恐慌,资金抽逃,进而导致全球第二波泡沫破裂。如此则预期变为第二次巨大的通缩压力(此前几个月内,全球经济表现为第一波通缩压力;然而,力拓毁约作为标志,显示全球流动性充足,大量资金已经重新注入大宗商品市场——>通缩压力基本消除。)

又,美国传出不好的消息:5 月份,信用卡违约率创出历史高点。这是否就是那个“大事件”,从而导致第二波全球通缩,俺还在观察。

暂时的判断:总体倾向于否定。

参考新闻:×××××××××××××××××××××××××××××××

美国信用卡违约率 5 月份升至记录新高(日期:2009 年06 月 16 日 10:19)

http://www.forex.com.cn/html/c650/2009-06/1138913.htm

美国 5 月份的信用卡违约率升至记录新高,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贷款组合急剧恶化,这些迹象表明,美国消费者仍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尽管 5 月份的信用卡还款拖欠率有所下降,但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偶然性因素。消费者在 5 月份拿到了政府的退税,得以及时偿还欠款,而未来几个月的拖欠率可能会再次上升。帐款拖欠率是衡量违约率的一个先期指标。

全美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表示,其 5 月份的信用卡违约率升至了 12.50,4 月份为 10.47%。信用卡发卡量约占全美 1/4 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也表示,其 5 月份的信用卡违约率升至了 10.4%,4 月为 9.9%。

信用卡违约率通常跟随失业率的变化,而美国失业率在5 月份攀升至了 9.4%的 26 年新高,预计在今年年底时还会进一步升至接近 10%的水平。

市场分析师预计,如果今年美国整个信用卡行业的违约率超过 10%,相关金融机构的损失可能高达 700 亿美元。

但是,一些小的发卡行,比如 Capital One 和 Discover,5 月份的信用卡违约率增幅低于预期。其中 Capital One 的信用卡违约率升至了 9.41%,4 月为 8.56%;Discover 的违约率从 8.26%升至了 8.91%。

全美第二大银行和最大的 Visa 卡发行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5 月份的信用卡违约率升至了 8.36%,4月为 8.07%。在所有大型发卡行中,摩根大通的表现仍是最好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6 23:25

说说俺最近的看法:那个“大事件”总归一定会到来,其时,即是第二次全球泡沫破裂的时刻。

时间点,没有概念,模模糊糊感觉几个月内。

此时会发生俺上面提到的:“全球恐慌——>资金抽逃——>全球第二波泡沫破裂”

第二波泡沫现在正在急剧增长,表现为目下脱离了基本面(全球经济低迷)的股市、石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

二次泡沫破裂,将会导致这些荒唐局面的结束,各种价格被打回原形。

但是不要担心,如果中国没有彻底倒下,第三波泡沫在短期内,在各国再次轰鸣的印钞机吐出的大量钞票作用下,会再次到来。

那天看到《参考消息》的文章,说世界经济将会是“W”形的,俺深以为然。

有位兄弟曾经形容中国股市不是牛市、不是熊市,而是猴市。意在讽刺股市上蹿下跳,脱离基本面。

俺感觉“猴市”一词,可以用来形容未来几年内的世界金融。

具体来说,就是金价、油价、大宗商品价格如猴子一般上蹿下跳。

作出这些判断的依据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在美国没有拿出“新科技革命浪潮”,从而引发全球需求在一个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大幅提升之前,是不会得到改善的。

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的代表——中国(其背后是缺乏足够购买力支撑的、巨量的工业制成品)和虚拟经济的代表——美国(其背后是:缺乏足够的信用支撑的、巨量的货币发行能力)将会在互相勾结中互相折磨、互相转嫁危机,直到一方倒下为止。

在俺看来,两者都是百足之虫,哪会轻易倒下?

所以,全球猴市是可以预期的。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7 14:25

时间点,俺是没法说的,没有那本事哈哈。

需要明白,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受到制约的,发行货币当然对于消除通缩预期和经济萧条的预期有好处,但是也要注意到滥发货币的害处。

二者平衡之时,即是滥发货币不得不停之处。

美国人可以发行货币,全球来承担责任,但是也要警惕美元信用彻底被抛弃的可能。这决定了美国人在干那不要脸的勾当的时候,必须有限度。

中国滥发货币,只能由国内、国人来承担后果。滥发货币,造成对普通国人的再次洗劫。

虽然老百姓如何过日子不关私仆和私务员的痛痒,但是,其所必然带来的消费能力紧缩,必然导致中国已经有的“生产能力远大于消费能力”的恶性现象更加恶化,最终的结果是国家经济循环的崩溃。

即使不要脸到跟老美一样的地步,任何集团在滥发货币之时,必须考虑这件事情。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8 00:43俺的看法是,房价短期内,很可能再次制造一个大泡沫出来。

俺自己的做法,是现金为王,剩者为王。等着看最后一波泡沫破裂。因为俺不喜欢掺热闹。

俺自己的准备,是 2005 年就退出上海,找个地方蹲着,等着这幕大戏的结局了。

戏演了一半,国外、国内已经人头滚滚:米国国内的雷曼兄弟犯了众怒,被其他利益集团合伙算计,烟消云散。国内曾经不可一世、跟温相拍桌子的陈某人已经进去吃牢饭了,未来还有数不尽的风云人物要狼狈收场。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8 00:54俺想说的是,这次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实际上,却是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殊死搏斗的反映:过度跋扈的金融资本透支了自己的力量后,不再能够支持实业资本发展。这个矛盾不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只是一个空谈。

金融资本引导、扶植、推动了实业的发展,但是作为回报,它将实业资本收益的绝大部分拿走,并且将这些收益透支在了一小撮利益集团(金融寡头)的利益身上,由金融寡头的寄主(米国)为霸权而消耗在中东、中亚,用在了米国金融寡头的奢侈浪费上。

这样减少了回流入实业,用于购买实业产品的资金(信用货币)。于是大量的产品,却对应了少得多的资金(信用货币)。

这个不平衡,直接导致全球经济循环的破坏。

直接表现就是:大量的商品没有人买,另一边却是大量资金在流通领域外(金融市场)积聚。

作者:winnerby 日期:2009-06-18 09:37

温州"购房门"事件?没啥特殊的啊,那些私仆本来就是这样的。

它反映了房地产黑幕里面的利益攸关方。这些利益集团,好比封建社会里面的地方豪强。

皇帝由全国地方豪强支持坐上位子,并且代表它们的利益。

皇帝可以杀掉任何一个豪强,但是不能杀光全国的豪强。

一个萝卜一个坑,换掉一个豪强,必然有另外一个豪强替代它的坑——所以皇帝不能摆脱豪强这个阶层:豪强是帝国的基础。

豪强集团决定皇帝人选:如果全国豪强集团达成妥协,就可以换掉皇帝。但是豪强必须选出一个政治上的代理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豪强不能摆脱皇帝。

如果大家将上面的豪强换成利益集团,将皇帝换成 zy,就能看的很清楚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