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岂止是房地产领域,人要是在尽量年轻时候能聆听学者大师的教诲,这对一生是多么大的益处啊!很多年轻大学生身处学校,有很多听报告的机会却不知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珍惜,他们自己当然不觉得如何。但是十年二十年积累下来,比起同龄人有所不如,定然有道理。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1 22:37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以楼主今日的个人财富来说,自然远不能和任志强董藩相比,但比起童大焕应该是不差的(楼主比童老师年轻得多)。

这里没有什么父辈余荫(爸爸是李刚一类),也没有什么特殊机遇(阿里巴巴、百度原始股一类),完全是以思想指导行动,依靠普通人的白领阶层工资,没有违法收入,也没中过彩票,投资所得。当然没什么值得炫耀,倒也清清白白、财务轻松。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1 22:45

很有意思,楼主一年多以前写了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故事,告诉大家高晓松“踢开房门”门里的是院士和学者,你被人家“踢开房门”,来的只能是捕快。“没人读你的诗书稿,只有人查你的暂住证”。

最近董藩也写了高晓松“诗和远方”,思路大体一致。

董上来就问:高晓松的爷爷是谁?姥爷是谁?你爷爷是谁?你姥爷是谁?

高晓松每到一个国家就买一部豪车,然后离开时候低价处理掉。你的旧自行车舍得卖吗?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4 15:13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那些思想上从未有过脊梁的国人们。

80 年代,是思想碰撞最严重的年代。过去落后,但不知道,因为我们在闭关锁国。80 年代,国门打开了,国人看到外面了,巨大的差距带来严重的思想冲击,中国人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落后就要追赶,当然部分国民才懒得追赶,直接去外国刷盘子去了,整体上充满了“中国不行,太他妈落后”的看法。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4 15:17

这 30 多年,是一个中国跨越发展的时代。中国取得了巨大进步,这种进步之大,以横向眼光看当今世界,和以纵向眼光看历史,都是不多见的。

当年我们羡慕的“四小龙”“四小虎”一个个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倒下了,唯一没倒下的还依仗大陆的支持。现在你去东南亚的小龙小虎们看,早就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一副国内 90 年代二线城市的景象。

韩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在开始在韩剧中曝光。值得一提的是,韩剧还是美化过后的生活,就像我们国内电视剧中人物的生活优于实际情况一样。很多国人旅游时候对照韩国农产品的价格,以及韩国平均收入,发觉普通韩国人的生活实在没什么可以羡慕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4 15:26但是思维中的“国外即好,国内即坏”的想法从没离开。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80 年代什么中日夏令营,1 个日本孩子顶 10 个中国孩子,什么“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什么一个日本工人顶一百个中国工人之类的。后来 2000 年后,有人发帖说201X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又被人骂了很多年。等你真超过日本 GDP 了,又说 GDP 有个屁用,反正还是比人家差远了。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4 15:32可是,我们看到了自己最看不起的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起来后,并非如人们评论那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不堪重任。

10 多年前,北京是很难看到公共汽车站排队的,现在帝都公交车排队很多都是从年轻人开始的。一线城市的上班族里,都是这些年轻人以极大的投入踏实工作,承受很大的工作强度,贡献社会。

汶川地震后,作为国家脊梁的军队,这些 80 后、90 后的年轻军人们,在诸多灾难与事件中展现出惊人的奉献付出。

让国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军队的铮铮铁骨。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4 15:36

而反观日本,福岛之后,日本自卫队明确拒绝进入污染地区救灾。整个社会失序,尸体四处没人处理,上层官僚推诿、低效,底层民众混乱不堪。日本年轻人中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志愿者,反倒是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人承担了灾后处理的责任(日本老人比年轻人能奉献)。

最近数十年来,当过去一代日本人老去,这一代日本人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中,居然没有出现过了不起的企业家,也没有出现过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日本民众以极为短视的心态,选举出了一个个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这类的政棍!国家也在这样的短视中逐渐衰落。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09

最近两年,中国的先进武器曝光过多。本次 70 年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最高领导层交接......这个道理,你懂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10可以理解,但是下一步,如果不出意外。武器曝光的次序和节奏,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有时候要宣誓有力,有时候要暗中前进,有时候要引而不发。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13

中国人越来越了解世界,世界仍不了解中国。

那些敌对势力的媒体一贯的嘴脸,每个中国人都看到了。

国内每一次恐怖活动,都是 CNN 嘴里的民族 PO 害;每一次阅兵都是 CNN 嘴里的穷兵黩武.......

这类国外媒体,从来都是心怀叵测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16

一方面,媒体力量也是影响世界的舆论力量,我们要争取到话语权;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另外一方面,不被杂音干扰,只要我们认定正确的道路就要坚持快步走下去。

中国不再是原来那个中国。

对于那些蝇营狗苟的境外媒体,你大爷的,见鬼去吧!

借本山大叔(黑土大叔、白云大妈)在小品里对崔永元说的一句话:你大妈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24

十多年前,上海的房价是明显高于北京的。

最近十几年,北京房价逐渐赶上,甚至略有超过。

什么原因呢?我们都可以猜测。比如 08 奥运的基础设施投入,是明显高于上海世博的。但是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不得而知。

比如,中国是个权力社会,帝都优势明显。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和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则明显高于北京。当做智力游戏好了,答案并不重要,人不动脑子和榆木疙瘩何异?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6 10:38

@看西山的子房 2015-09-04 15:13:07

那些思想上从未有过脊梁的国人们。

80 年代,是思想碰撞最严重的年代。过去落后,但不知道,因为我们在闭关锁国。80 年代,国门打开了,国人看到外面了,巨大的差距带来严重的思想冲击,中国人都意识到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了自己的落后。落后就要追赶,当然部分国民才懒得追赶,直接去外国刷盘子去了,整体上充满了“中国不行,太他妈落后”的看法。

-----------------------------

有人群就有差异,民族中永远有“为国请命”的,也永远有小鸡般叫嚷崩溃、四处逃命的。

这个差别........不好说.......就好像.....不准确的说,就好像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差别!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1:48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是现在年轻创业者最喜欢的一句 NB 话。草根创业者的理想境界。

也许当年薛蛮子的那句“长成那鸟样,能做成什么事?!”多少刺激到了马云。但是马云的成功不会是被骂后的奋勇直追。一个人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看到一个马云崛起的背后,是一百万个马云们的失败。

创业,如同古代的打仗,一剑功成万骨枯。

创业屌丝的励志,就是刘强东当年也中关村卖过光盘,但反过来想,10 万个卖光盘的未必能出一个奶茶老公。而这个强东哥崛起后,基本上回过头来消灭了中关村所有卖光盘的、卖电脑、卖数码相机的、卖 MP3 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1:52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作为投资人,特备是风险投资人,做出的多数投资决策都肯定是错误的。

这就是一个概率游戏。

孙正义投了几百个企业,真正成功的只有几家而已。但是只要投中一个阿里巴巴,就可以覆盖所有失败的损失。

所以,失误是常态。投资人看中和看不中你都很正常,就算你以后真的 NB 了,人家也未必后悔,顶多叨叨一句“没想到这厮也能做成,当初看他那鸟样......”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1:53

再回过头来,不恰当的联想一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1:56其实,大可不必。感情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自高山顶上牛逼,我自屋檐底下惬意。

谁都不关谁屌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1:58

自此一别,天各一方,相忘于江湖......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6:33从“不恰当的联想”到“冷暖自知”之间被河蟹了一段。

所以大家读不懂很正常。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07 16:37一个让人成长的工作就是能够每天都让你调整自己原有思维模式的工作。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如果没接触的事情,使得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每天都在调整,那就是一个让你有收获的工作。楼主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原有的知识结构、对身边社会的看法,迅速变化,每天都在调整,这才是一个人快速成熟的过程。

反之,楼主也经历过,日子一沉不变的若干时间。回头看几乎都是浪费光阴的阶段。因为我们这代人绝多数都不可能有陈旧体制的保证你一生(包括很多现在仍在体制中的),所以不挑战自己不努力提高,后面的日子都是悲剧。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09:46目前,欧洲经济挣扎在泥潭中,难民潮更是雪上加霜;美国资本市场在暴跌阴影和美元加息的预期下惴惴不安;

反倒是中国,股市提前到位,经济形势虽然不好,但比较优势还可以(其他国家更烂)。

所以 RMB 汇率不会走出小鸡仔们奔走嚎叫的那种趋势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2:57

最近一个消失多年的前同事微信里出现了,正在南半球工作,此人以前就喜欢航模和昆虫,还干过遥控直升机里放独角仙的歪事儿。这次在南半球晒一些独特的大蜗牛。

又想起另外一个前同事,从楼主原单位辞职后去了白俄罗斯工作。我们总说俄罗斯出美女,其实不确切,俄罗斯远东地区因为混血缘故美女已经不行了,真正出美女的是乌克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兰和白俄这些地方。结果去了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他半年后又屁颠屁颠的回到我们这个原单位重新上班了。

结果大家笑他,说他在那个女多男少、美女如云的地方,被白俄美女轮番璀璨蹂躏,终于无可忍受,为避免精尽人亡的命运,拖着残花败柳的身子骨,狼狈逃窜、连滚带爬的回了国。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03

什么是市场,什么归市长?楼主以前说过一些地产投资的核心要素,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以及如何抓住核心因素。

同时楼主也说过,学区房现象并不普遍使用,而且学区概念并不是市场概念,有较强的政策因素。既然政策因素就存在可变的问题。

但是楼主自己也买学区房,而且收益颇丰。帝都每轮房价上涨,也基本都是学区领头。跌的时候跌的少,涨的时候涨得凶。

是不是楼主自相矛盾?不是。下面我会说说。

是不是可以复制?不是。想复制就至少要有楼主的投资能力,不能硬学。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05学区房,顾名思义,往往名校附近。鉴于帝都目前政策,往往指小学的学区房。小学其实差别不大,但不同小学在上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中学的时候差别很大,而不同的中学对学生差别很大。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08

比如一个帝都重要的入学原则就是“就近入学”,那么这就是考虑问题的基础。

你说“就近入学”是政策吗?当然,是。

政策就会存在改变的可能。但是“就近入学”会轻易改变吗?不会。

小学,尤其低年级小学的小孩子,住在门头沟去西城上学,或者住在西城去丰台上学,这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这种政策虽然是政策,但存在的巨大的市场因素,以及实际操作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15

假定教育改革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变呢?

小学入学的孩子太小,实在难以靠成绩筛选,筛了也不准。

推荐信?别扯了。如果外国一样的推荐信,结果一定是权贵优先。想想看,如果推荐信进大学,低智商的小布什可以进名校,你 18 岁的时候进入哈弗的可能性多大?如果推荐信获得投行工作机会,那楼主圈子里的人下一代入投行的机会,会是你下一代的 10 倍。

那么怎么规范入学呢?除了房产,几乎找不到更合理、可操作的方法。楼主成为教育部长也想不出来,就像现阶段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靠分数入大学一样?几乎找不到更合理和可操作的方法。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18现阶段就近原则不会改变,那么比如混合入学这类原有基础上的调整政策会不会出现?有可能,但是改变不会很大。就算混合,也不会乱混。

如前所说,牛栏山的孩子带着二锅头去西城?西城的孩子带着卤煮火烧去卢沟桥小学?周口店的孩子们拿着长矛.......去哪儿?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20

所以片区,依然会非常重要。

楼主某套投资用学区房就是这样位于好学区的好学校旁边,如果进不去这个好小学会怎么样?不怕。你可以随便调剂。这个片区内的哪个学校,都是好学校,不怕调剂,调剂更好!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22

缠曾讲过“不测而测”的道理。

那么房地产市场上,这就是楼主的类似应用。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1 14:25

楼主从来不会从单一的学区入手,至少也要“地段+学区”。就算学区没了,地段仍有支撑。

楼主也不会购买很老旧的学区房,至少也要是“次新房+轨道”,又是一个支撑。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话虽不多,但如果你会应用,今天楼主讲的这课值 50万!!!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7 12:25

楼主一直不主张年轻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创业,在楼主看来创业与炒股(也包含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是快速致贫的两大途径。

一般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以相对个人来说较大的资金和精力为代价去做一个成功率很低的事情。就算有幸拿到投资人的钱,投资人也不是傻子,都是要绑定你的。那么在失败的情况下,固然投资人也有损失,你个人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远比你高。

其实对于一个一线城市受过教育的白领阶层,你踏踏实实工作同时具有思考能力,能够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投资,10 年 1000 万的目标是现实的,而且远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和太多的付出。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7 12:28还有人说,我也知道帝都二环问题不大,但是门槛太高达不到啊,配合抓狂表情。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7 12:41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社会就像一个丛林,我们成长的过程就像是进化的过程。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注定是食物链金字塔的塔基,流着口水看着狮子王带着小狮子王在草原上悠闲散步。

但我们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物。我们生下来是小仓鼠一类,怯怯的躲在洞里,对外面世界既好奇又害怕。终于我们决定不继续在暗无天日的洞里终老,到了丛林开始我们的进化过程。

外面世界真大,也真危险......我是小仓鼠很弱小,常被别人吃掉或者抓伤,但是我们不愿意过老仓鼠的日子,于是自己舔干伤口继续前进,体力和智力不断提高。

终于进化成了兔子、小鹿,我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有危险来临,会本能的避开。

在草原与丛林里摸爬滚打,终于又进化成了土狗狸猫一类的东西,虽然有无数大型生物是我的天敌,但是---我也开始能觅食了,尽管只能抓些小东西。

慢慢的,你进化成了一只狼!开始变得强大,更开始变得狡猾。你不再有洞里小仓鼠对待世界的天真,以面露凶光打量着整个世界。你除了要避开老虎狮子,你开始俯视那些大量的群居动物。

终于你成为了狮子,经历了无数狡诈,你又重新变得宽和。因为整个世界对顶层的少数永远是宽和的,你不会饿肚子,用不着和成群鬣狗去争抢食物,也不用像成群兀鹫那样寻找死尸,你可以不用遵守任何规则,或者你开始制定规则!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也许有一天宽和的你渐渐变成一只大象,对血淋淋的狩猎已经失去兴趣,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威胁你,你稳重从容,俯视苍生。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7 12:44生物是血淋淋进化过来的。一只小仓鼠没有经历过任何拼杀中成长的过程,说我本来应该是只狮子,可惜我变成了小仓鼠----那没有任何说服力,顶多只能说明你是一只爱幻想的小仓鼠。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18 12:22

@看西山的子房2015-09-1712:25:05

楼主一直不主张年轻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创业,在楼主看来创业与炒股(也包含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是快速致贫的两大途径。

一般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以相对个人来说较大的资金和精力为代价去做一个成功率很低的事情。就算有幸拿到投资人的钱,投资人也不是傻子,都是要绑定你的。那么在失败的情况下,固然投资人也有损失,你个人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远比你高。

其实对于一个一线城市受过教育......

----------------------------- @patriciaca 2015-09-18 09:52:21

10 年 1000W 不容易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 对你这博士家庭不难^_^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7:49

楼主还是孩子的时候,走在上学路上,偶尔街边会冲出一只小土狗,体型较小,却对着人狂吠。一个体格弱小的孩子,和一只体型较小的小土狗,会有怎样的博弈格局?孩子捡起路边半块砖头,举在手里,作势欲砸。小狗顿时跑得远了很多,但依旧使劲咆哮。

这时候,如果手边的砖头不是触手可及的话,你会把手里的砖头扔出吗?不会。因为扔出去,你手里就空了,没招了,而你十有八九是砸不着狗的。那时候,你就被动了。

所以,常见的格局就是,你凶狠的拿着砖头,高高举起,就是不砸。它在一边对着你呲牙咧嘴,也不敢过来。麻杆打狼,两厢害怕,形成一个势力均衡。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7:52

冷兵器时代攻城,什么时候最能震慑对方,就是攻城巨弩,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美苏争霸,什么时候最能威慑对方,就是核武器在导弹发射架上,引而不发!满弦之弓,和发射架上的核武器,是他们威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最能影响对方的心理。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7:54

一旦靴子落地,就没有了之前的心理威慑,利空/利好出尽,反而不能再继续调控对方心理。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7:57

加息还是降息,汇率升值还是贬值,永远是双刃剑!利弊都同样巨大,也同样复杂。杀敌一千,自损 800(没玩好就是 1200),真的有动作,还不一定谁先撑不住呢。

美元什么时候最能调控全球资本的心理,什么时候最能影响全球资本走向?

就是美联储那帮逼人,全球四乱瞎逼嚷嚷,又不敢真有大幅动作的时候.......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35

楼主作为专业人士,却尽量避免表达过于专业。

常会给出一些不够精确的表达,但非常易懂、易于掌握的论述。

比如,楼主曾经非常不精确的说当今中国的普通人,超过年化 5%的理财产品是很容易出现风险的。

最近见了一个认识很多很多年的小美女,多年不见,居然成了一家金融机构的老总。聊了很久,忽然聊到如何处置资产的话题。她说她基本都是兄弟信托单位的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确切说对她们是低风险,对别的普通客户可未必)。

一些外面买不到的产品,她们可以优先购买。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风险呢?---“他们不敢骗我,我们在一个大公司的系统里,隶属同一层领导,坑了我他们就别想混了”“赔了谁的,哪怕赔了他们自己的,他们也不敢赔我们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37

这次泛亚出事,哪些倡导卖房购买超过年化 10%理财产品的人还那么理直气壮吗?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39见微知著。泛亚的问题不仅在于风险,而是风险面前,不同人不同待遇。

同样是亏损,有些人就在风险刚刚出现的时候可以优先脱身,而你,永远是信息不对称那个!留给你的路几乎只有事后,要么沉默,要么耍泼。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41一个泛亚背后,多少有限合伙、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灰飞烟灭。

也许这次你避过去恰巧没买,但是当轮到你的时候,你能避过风险吗?你算老几?你能在风险刚刚露头的时候就优先清偿走人吗?你有底气“他就算赔他自己也不敢赔我的”吗?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43上世纪有句最臭名卓著的话就是西部那次“让 leader先走”!!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4 18:44不要涉足火场,因为你不是领导,你没有先走的机会。

一旦风险出现,不用看别人,也别不好意思承认,所谓炮灰,就是你自己。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09:49

快过节了,接着扯蛋。

讲一个“爱答不理”与“高攀不起”的身边例子。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人找过来,要为自己的大型项目融资,问之什么项目,答复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海选选秀项目,很久以后这个节目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大型选秀类综艺节目,这就是《XXXXX》。

当时,谈了谈,觉得不靠谱,非常不靠谱。先不说节目的前瞻接受程度,就说你老哥本人就不靠谱,你开着宝马来,住着别墅,来和我们融区区 6 位数的资金----反正不靠谱。

哈哈,产房喜讯,人家生了。节目一炮走红,红遍全国,电视机前的年轻人们如痴如醉(追星族本来就痴醉)。这个时候,曾经爱答不理的我们就已经高攀不起了 ^_^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08

你不花钱,钱就呆着不走?底层最喜欢的就是,我就是不买 XXXXX,看他怎么涨?!可是,你不花钱,钱就呆在你身边不走?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10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20 年前,首辅上台。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16

看着一边是社会经济领域急缺资金,另一方面储蓄率又高居不下。

于是,在教育、住房、医疗三大领域进行改革,那个词叫什么“大刀阔斧”,对了就是这个词,国人最喜欢听。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开始了!刚开始时候,由于经济形势,大家面临的不是通胀,而是通缩。工场开工不足,重工业城市人员下岗,物价急剧下降。但是基础资源货币化的趋势已经在低谷中孕育,上述领域货币化必然对应大量货币,通胀的脚步在步步临近,并在世纪之初开始逐年爆发出来。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20你可以存钱不花,但是投资型政府会替你把钱花出去,铁公鸡的每根枕木下都有你的分分厘厘的钱演化的物质形式。

你可以存钱不花,但是银行会替你把钱花出去,变成市场中先知先觉人的贷款。当你算计着银行利息不愿意负债的时候,有很多比你富有得多的人在努力贷款,使用财务杠杆。

财务表格中,你是这头,他是那头。

你可以存钱不花,甚至不放在银行,而是放在自己的床底下,但是银行 ATM 机取出的崭新的连号钞票会提示你,与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印钞机相比,你的博弈力量何其微弱、效率何其底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26

新经济形态下,很多新的金融衍生工具被创造出来,不再是降息降准一类的老手段,还有银行间的新工具,随便哪个工具使用一次几千亿就被创造出来。连印钞的纸的成本都省去了,只是电子系统中的一个指令。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28

可能你想象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都在花你的钱。美国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不是耐克鞋、运动服或者芭比娃娃,而是中国的现金。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38

没有中国老太太的节衣缩食,就没有美国老太太的幸福生活。

你认为当今世界,财富创造的速度真的那么快?快到这个星球上很多人都在短短数十年中,生活上有大大的提高?其实,人类经济行为永远围绕两个方面: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

中国外储和美国国债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关分配的故事。

同样,在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上,这边 100 个你,和那边 1个他的天平般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分配的故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47分配考量的是智慧。国家间的分配是顶级政治家之间的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博弈。阶级间的分配是阶级与阶层的博弈。

穷人变穷,一时没有足够智慧认清大趋势(灭增量),二是缺乏常识而瞎折腾(灭存量)。赌性最足的往往是穷人,他们相信股市期货是让他一夜暴富的地方,相信年化 60%的民间融资,相信牌九麻将是爆发捷径......当傻逼媒体报道富人赌场输了几亿,他们往往很高兴、幸灾乐祸,却不知那个富人无非是给赌场 6-9 个点位,本来岌岌可危的财富早已通过不记名的筹码转到了瑞士某个安安全全的神秘户头。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09-29 16:56

有些穷人真的很令人惊讶,他们可以在菜市场为了 2 毛钱争论一个小时,却为某个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压上毕生财富!!!

一些本就穷困的老人,在早已经不可能再东山再起的年龄,却把养老的钱投入到那些高的不可思议、违反常识的民间借贷项目。当你询问具体项目内容的时候,他们对其的无知足以让你震惊的嗔目结舌,竟然无语。

菩萨心肠也无法挽救,因为当事人的做法有违天道。这不是道德与否、善良与否的问题,而是社会趋势,顺之则成功,逆之则受罚。

一个电视台节目上,一个充满道德感的节目主持人问台上大佬:“你如何看待证券公司大厅里那些泪流满面的老人的?”大佬沉吟一下:“他们不在证券公司的大厅里泪流满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面,也总会在一个其他的地方泪流满面......”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33

@看西山的子房2015-09-2916:38:17

没有中国老太太的节衣缩食,就没有美国老太太的幸福生活。

你认为当今世界,财富创造的速度真的那么快?快到这个星球上很多人都在短短数十年中,生活上有大大的提高?其实,人类经济行为永远围绕两个方面: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

中国外储和美国国债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关分配的故事。

同样,在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上,这边 100 个你,和那边 1个他的天平般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分配的故事。

----------------------------- @又传花香 2015-09-29 20:47:12

也就是说,当时的政治家就是个傻 X。钱都买了山姆大叔的国债,如果有一天,人家就是不还钱。他们有钱有枪杆,又能把他如何?吃了亏也只能和血吞了。

-------------------------- 倒也不能这么说。中美之间特殊的贸易模式,导致中国不可避免的贸易顺差。而制造业立国的定位又使得中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并储存国际贸易统一结算货币。但我们今日逐渐形成的窘境确实是少数美国精英阶层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当年就已经预测并实施的策略的积累。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35

由于中国是脱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因此哪怕执政阶层口头及内心多么认同市场力量,在具体做法上仍旧不可避免的有“人定胜天”般的上帝思维模式。他们认为,现实状况需要行政指令,也相信自己制定的行政指令一定能够见效,对社会进行有效纠偏。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36

可悲的是,这是是一厢情愿的虚妄!经济规律会惩罚任何人,无论违反的人是乞丐还是国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37

本朝头 30 年,这类事情不胜枚举。从杀麻雀到大炼钢铁、人民公社。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45

就说当前而言,我们仍旧没有摆脱上帝思维的模式,我们自认为自己的行政指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社会问题。岂不知,自己就是麻烦制造者,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糟糕。

为了所谓民意,西方的选票政治家一次次的非理性妥协,制造了一个个不可持续的“福利社会”。少数国家凭借自身实力(尤其是金融霸权的实力)艰难维持,如美国;多数国家,无法转嫁矛盾,民众福利在历次竞选中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最后超过国力能够支持的程度,从社会内部开始崩溃,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裂痕越来越大,这类国家太多,希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为了所谓民意,2010 年症府开始一系列反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尤其针对一线城市和高等级城市。最后市场调节和价格发现功能受到破坏,资源不恰当的向低等级城市倾斜,今日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黑洞”,所谓“鬼城”还只是表象,背后有多少危机将爆发,要持续多久,没人知道。比较清楚的是,这个窟窿远比我们想象大。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2 20:51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只是社会制度问题,因为不但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

即便是在美国,这个世界上认为最尊重市场的国家,也存在科斯这样的放任市场的观点,和凯恩斯主义、罗斯福主义这样的强力干预观点,百年间不断激烈碰撞。

只是在我们国家,尤其严重。

当然,还有少数更严重的,大体都是那种“兄终弟及”或者“父死子继”的国家,某个在加勒比,某个是邻居三胖子家。也就不用说了,那里没有任何争论,美帝的飞机都是领袖的步枪打下的。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4:25他和她,是一对,在楼主的面前,坐在沙发上慎重的讨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论。

相识数年,从来都是吃喝玩乐,没有认真谈论过事情。

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他父辈农民,她也差不多,在这个大城市里全靠自己打拼。她是事业单位,工资微薄;他是高科技企业员工,大学毕业后专攻 IT 技术,收入不错。

结婚多年,他们像这个城市很多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量入为出,不愿负债,辛苦过日子。

刚结婚时候贷款买了一套郊区房产,积攒多年,把贷款还清了。现在家庭全部在财产基本等同于这套房产。现在,原有房产已经无法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他们要换房,于是认识多年后,才有了这次关于房产问题的认真谈话。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4:30也不记得楼主说了些什么,从他们有些意外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原有的关于资产和财富的思维体系受到了冲击。

“以前也没人和我们说这些”这是她的话。

谈话中,他们知道,那让人无比憎恶的通货膨胀,却是稀释了他们存款的含金量,但同时通胀也会大量稀释债务,或可成为负债人的福音。

他们也知道,还贷款的能力未必建立在每月固定月收入的基础上,他们原有量入为出,用夫妻每月共同收入来衡量负债能力的思路未必正确。

甚至于,他还努力向楼主了解,他所服务的那家高科技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公司授予他的期权,行权未来的大致路径和前景。

他们的眼神中带着惊讶和意外,连声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只是有些东西我们可能还一时接受不了,需要回去仔细消化一下。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4:35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别人的意见,专业的或者业余的,正确的或是错误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或者事后被证明是扯淡的......都是而且也只是建议而已,而已。

生活轨迹根本就是自己的选择,最终决定生活的还是自己。

诸法随缘,顺其自然。

什么选择,自己做出的。正确的是自己的决定,错误也是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5:01

仿佛看到 2013 年初夏,也是同样的另外一对夫妇,对楼主提起房产的事情,楼主也是以这样一种见意/建议的方式说过:“也许,你们还存在别的方案,另外一种做法和选择.......”

他们认可并采纳了楼主的方法,2 年多过去了,在家庭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资产配置。原有一套远郊的房产,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在 2013 年夏天和 2014 年冬天分别变成一套新房和一套顶级小学的学区房。

冬天时候,完成了最后那套房产的过户,他很欣喜的发来微信:感谢你的专业建议,对我们至关重要,不仅是财产增值的事情,而且解决了一个对我们最重要的大事。

这个国庆假期,微信上他们把一套原有远郊房产的最新报价发给我。在换房后的短短半年多里,卖出的原有房产增值 N 万元,而他们调换买入的学区房增值的数字打头也是 N,只是后面多了一个零,多了一个数量级。

加上前面房产的升值,家庭财产大幅增值.钱挣钱容易,人挣钱难,这个升值的数字如果靠工作去挣那是一个以数十年为单位的时间概念。“现在我们正在愉快地前进在奔千万的路上”这是他的原话。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5:03

那是一个别人的明智选择的故事,一切与楼主无关。所有决策都是他们自己做出的,由此产生的财富增值也都是他们应得的,我只是建议而已。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5:35

@看西山的子房2015-10-0914:25:27他和她,是一对,在楼主的面前,坐在沙发上慎重的讨论。

相识数年,从来都是吃喝玩乐,没有认真谈论过事情。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他父辈农民,她也差不多,在这个大城市里全靠自己打拼。她是事业单位,工资微薄;他是高科技企业员工,大学毕业后专攻 IT 技术,收入不错。

结婚多年,他们像这个城市很多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量入为出,不愿负债,辛苦过日子。

刚结婚时候贷款买了一套郊区房产,积攒多年,把贷款......

----------------------------- @tcgarfield 2015-10-09 14:38:04

楼主既然起了个头就请继续吧,谈话结果如何?

----------------------------- 未知。最新事件,结果未知,一切随缘。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5:36

@看西山的子房2015-10-0915:03:36

那是一个别人的明智选择的故事,一切与楼主无关。所有决策都是他们自己做出的,由此产生的财富增值也都是他们应得的,我只是建议而已。

----------------------------- @shaodan2121 2015-10-09 15:21:18

子房大哥,如果纯粹考虑投资的角度,你还是偏重于市中心的学位房吗?我最近在看台湖的首开万科城市之光。未来有三条地铁交汇。您能帮忙分析下吗?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

----------------------------- 市中心是稳定安全,取本市房产大势。未来三轨是博将来发展。思路不同。

前面说过,学位房属于非市场因素,政策存在变化可能。

关于不测而测的道理也讲过。

自己考量吧。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09 15:50

去年国庆时期出台了 930 政策,正好一年。

这一年间,一些核心地段的房产已经有 20%以上的涨幅,而一些郊区大供应量的楼盘只是大体与 2013 年高点基本持平,差异甚大。分化还将继续...如果有理念有经验,政策出台后行动足来得及,但这敏感与不敏感之间就是知识积累。

好像国庆假期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游玩,由于其良好的环境,周边房产已是天价。回顾北京奥运之前,在此处修建奥体公园难道不是人人皆知?有人就会思考,而多数人无动于衷、与己无关,也是理念和经验的差异。

楼主在奥运之前自是没有这份眼光,现在则初具思维模式。也许看过一些楼主的东西,帖子前的人也可以提前思索、共同成长......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10 09:57

@看西山的子房2015-10-0914:30:51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也不记得楼主说了些什么,从他们有些意外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原有的关于资产和财富的思维体系受到了冲击。

“以前也没人和我们说这些”这是她的话。

谈话中,他们知道,那让人无比憎恶的通货膨胀,却是稀释了他们存款的含金量,但同时通胀也会大量稀释债务,或可成为负债人的福音。

他们也知道,还贷款的能力未必建立在每月固定月收入的基础上,他们原有量入为出,用夫妻每月共同收入来衡量负债能力的思路未必正确。......

----------------------------- @amylee5sunny 2015-10-10 09:49:15

还贷款的能力未必建立在每月固定月收入的基础上,这句话楼主能展开下么?还款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谢谢

----------------------------- 不好公开展开,专业点说就是:还贷能力建立在全部现金流和现金储备的基础上,现金流不仅限于固定月薪,现金储备也可以借助金融体系的财务杠杆无中生有。只能点到为止了。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10 09:59

@看西山的子房 2015-10-09 15:50:00

去年国庆时期出台了 930 政策,正好一年。

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这一年间,一些核心地段的房产已经有 20%以上的涨幅,而一些郊区大供应量的楼盘只是大体与 2013 年高点基本持平,差异甚大。分化还将继续...如果有理念有经验,政策出台后行动足来得及,但这敏感与不敏感之间就是知识积累。

好像国庆假期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游玩,由于其良好的环境,周边房产已是天价。回顾北京奥运之前,在此处修建奥体公园难道不是人人皆知?有人就会思考......

----------------------------- 对于一线城市的白领阶层,如果运用得当,这一年中房产总值如果有 20%以上涨幅,借助金融工具,那么你百万级别的资金完全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番。

还是那句话,钱挣钱容易,人挣钱难。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12 10:52

@看西山的子房2015-10-0914:25:27他和她,是一对,在楼主的面前,坐在沙发上慎重的讨论。

相识数年,从来都是吃喝玩乐,没有认真谈论过事情。

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他父辈农民,她也差不多,在这个大城市里全靠自己打拼。她是事业单位,工资微薄;他是高科技企业员工,大学毕业后专攻 IT 技术,收入不错。

结婚多年,他们像这个城市很多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量入为出,不愿负债,辛苦过日子。

刚结婚时候贷款买了一套郊区房产,积攒多年,把贷款......

----------------------------- @tcgarfield2015-10-0914:38:04

楼主既然起了个头就请继续吧,谈话结果如何?

----------------------------- @看西山的子房 2015-10-09 15:35:07

未知。最新事件,结果未知,一切随缘。

-----------------------------

结果出来了,对方家庭会议决定按照楼主的思路操作。

作者:看西山的子房 日期:2015-10-12 16:38

2015 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楼主写了一个过去的小兄弟的故事,这小伙子从一无所有到入职一家不错的公司成为骨干,直接向老板汇报,手下团队都是学历比他高、年龄比他大的人。这就是一个身边的普通人职场提高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又有了新的续写。他所在机构挂牌上市,这个年轻小伙子成为第 XX 大自然人股东。

这成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县城出身、野鸡大学毕业的普通年轻人的励志故事:1、2014 年冬天,已经在帝都混了些年头的他,无户口、无存款、无靠山,名下只有河北牌照轿车一辆,此品牌型号加 v 信 1101284955,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推荐的新车价值 3 万元,他这辆车市场价约 8000 元,唯独拥有的是几年职业经历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摆脱经济上的窘境,跳槽换工作,进入 A 公司。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