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中国社会,城乡是二元分化的,财富分配也是这样的,贫富差距大,有钱的买个十套八套的,也不在话下,没钱的,你让他买个厕所,他也很难买得起。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只谈平均数,不看群体差异,简直就是操蛋。

记者:十七您说得对,平均数确实有很大的迷惑性,也掩盖了很多事实。就像统计局年年公布职工平均工资,年年都在增长,但结果总是挨一顿臭骂,为什么增长了还骂人呢,因为统计不准确,在统计数字上,是“先富带后富”了。有这么个笑话,说比尔•盖茨和九个乞丐站到一起,平均他们的财富,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了。说的就是平均数统计的荒诞不经。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7 18:31谢谢欧阳兄的提醒,咱不吃螃蟹,也不怕夹手,只要练好水性就是了。

nxiangyi 这么说,肯定知道“真正的原因”,个中奥妙,等着他来点拨一二。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09:18宽带用的是东方有线的有线通,线是有了,但常常不通,

特别是在繁忙的天涯发帖,它经常玩罢工,

昨晚发的内容,刷新了很多次,今早一看,都米有。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09:20

昨晚接续的内容,容稍后重发。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3:36

为何无法回复了?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4:15接着来——《采访马十七:关于天堂楼市的对话》

马十七:是,你这个笑话就反映了这个问题。天堂的房子贵不贵,你去问 Westlake No.8 的售楼处看看,这个房子卖到了 6 万以上,一套至少一千万以上,你问那些买房人价格贵不贵,他肯定反问你一句,贵你个毛啊,千把万算个鸟钱?老子一部车就值这个价。因为他看重的不是价格,他看的是房子好不好,是不是顶级配置,是不是能够体现他的身份。大腕里的台词不是说了嘛,能买得起这么贵房子的人,不在乎价格再多个几万块,越贵越有身份,越有面子。你要是卖 1 万块,人家还不好意思和朋友说呢!你再去郊区找个偏僻的小区问问,这房子贵不贵,他肯定瞪大了眼看你,你小子是眼睛不好使还是脑子不好使,这房子六七千一平米,还不贵呐,你说什么价才算贵?所以,从不同的需求看,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6 万一平米可能很便宜,6000 块可能是天价,因为消费群体不同,购买力差的太大了。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楼价贵不贵,从需求角度也没有客观的统一标准,因为这个市场是细分的,泾渭分明,从每一个细分市场看,都有完全不同的情况,特别是购买力和支付能力不同,因此对价格的感受也完全不同。

马十七:是的,可以这么理解。财富分配把社会割裂了,出现两季分花,这造成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一边很有钱,一边却陷入贫困,但大家都有对于住房的需求(先不说这个需求是什么内容,是居住,是投资,是宝二嬭,还是习黑钱),所以问题就来了,这个市场也被割裂了,一边火爆,一边冷清,一边谈笑自若提着麻袋付款,一边怨声载道一套房子剥夺了好几个家庭的正常消费,这是个“二元分化”的市场。

所以,在这个二元分化的市场,谈价格高低贵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近乎一个文字游戏。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4:46

感谢楼上的兄台支持。

不知为何,今天天涯抽风,我一直发不上去,

难道是关键词过滤的问题?

我检查了几遍,好像没有什么敏感词。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4:54

《采访马十七:关于天堂楼市的对话》记者:这么说,我们绕了一大圈,说了成本和需求两个方面,还是没有得出个结论,天堂的楼价是高还是低,我还是没有答案。对这个问题,大家确实很关心,马十七先生,您作为专家,哦——不对,作为首席经济学家,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最后的答案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4:58

马十七:我就知道你们记者喜欢套人,还喜欢逼着人家表达观点。但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扯淡,我知道你肯定会这么问,所以也准备了个有点操蛋的答案:天堂的楼市价格,对住房成本来说,它 T-M--D 太贵了,相对实际成本来说,总体上有点贵,我甚至有点同情那些被忽悠进去深套其中的开发商。对很多买房人,我也学你们记者,去做了个实地调查,我还是拿他们的原话来回答你吧:一位有钱的企业主和暴发户对我说,天堂乃是国际化的休闲之都,无与伦比的大都市,这个价不贵,小菜一碟嘛。不少棺老爷对我说,贵么?辩证地看,贵也是个好事,说明我们的城市国际化了。还有一位棺爷悄悄给我说了这么一句,贵不贵我不知道,我也没功夫理会,楼价高低贵贱,与我何干啊,反正我又不是以那个价格买的。很多赚了点钱的中产阶级对我说,贵啊,那是相当的贵,不过我能买得起,老爸老妈还支援了我 20 万呢。但很多普通老百姓对我说的就有点不文明了,原谅我照一位老兄的原话复述,他说,草拟马,你说贵不贵,我下港离休一年的收入才够买一个平米,苟曰的,还让不让老子活了啊。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5:02记者:马首席,原来您也很狡猾啊。问您的问题,不给正面的回答,反而来引述别人说的话。什么款爷、棺爷、老爷,白领、金领、蓝领,全都出来了啊,现身说法。

马十七:哈哈,狡猾也是你们给逼出来的。有时候狡猾一点,也是保护自己的手段,我自己开口就说,人家不来告我诽谤啊。再说了,让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只是他们的代言人,当个传声筒,这不也是尊重人家的知识产权么?上面的那几位说的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就记住了,难道你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吗?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5:04记者:我不是那个意思,相反,我觉得他们说的很对,都有自己的立场,都说了自己对楼市的看法,从他们的立场看,也都有道理。这个问题,就算您过关了吧。前面我们说到盖房子的成本,除了建安成本之外,我记得您特别提到了一大串其他环节的成本,比如土地、税费、关系、忽悠等等,都是要增加总成本的。那么,在这些因素里头,哪个是最关键的呢?或者说,谁对高房价的“贡献”比较大呢?马十七:是的,我说过这个问题,我的基本结论是,这些林林总总的成本抬高了商品房的总成本,也造就了今天的高房价。你要问哪个最关键,我坦白告诉你,是土地,我认为这个因素最为关键,土地的贡献比其他环节要大。为什么这么说,我先来问你,造房子最需要什么?记者:老马,您这是考我来了,这个问题简单,三岁小孩都可以答出来啊。造房子,两样东西最关键,土地和资金。

没有土地,你难道真的跑到天堂里去造房子?给鬼住啊?没有钱,你拿什么来造啊?马十七:很对,你说到点子上了,土地和资金,是两大法宝,有了这两样,可以所向无敌,没有这两样,做不了开发商。但土地比资金还要重要,因为有了地可以搞到钱,土地抵押贷款嘛,有了钱,却未必搞到地,尤其是好地。这里头有个道理,我不说你也明白,如果土地可以敞开供应,谁都可以轻松搞得到,那土地肯定不值钱,但如果土地看起来很珍贵,不花费大把银子和功夫,就很难搞到手,那土地就会变得稀有,物以稀为贵,土地价格肯定就高了。只有土地价格上去了,拥有土地的人才可以获取高利润,才可以借机拿一把,可以吃拿卡要了,也就是获取“寻租利益”。而这个做法造成的后果,当然是抬高了房屋总成本,间接抬高了房价。你可以去查查全国各地的“地王”,看看那些地王的楼面地价,再看看当地的商品房均价,就知道土地成本在房地产成本中的比重了。

记者:我也赞成您的结论,土地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非常重要。土地价格这些年逐年抬高,间接造成了房价飙涨。但我有个问题不大明白,您说“土地看起来很珍贵”,物以稀为贵,这样才能让土地升值,卖出高价。难道中国的土地不是很珍贵吗?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就是“人多地少”吗?这一点好像是常识了,为什么您还强调要让土地“看起来很珍贵”呢?您这是啥意思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5:06

马十七:你看看,洗脑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连你这个堂堂的房地产行业“名记”都被成功洗脑了,看问题还这么幼稚,难怪有这么多人被忽悠了。看来这事我还真得好好说一说,再给你洗洗脑,把那些旧观念给洗掉。

记者:啊,您是说连我都被洗脑了,这不大可能吧。我一直认为自己看问题很客观深入的呢。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洗耳恭听马先生您给我洗脑。请吧。

马十七:看起来你还不大相信自己被洗过脑了,那我们不妨慢慢道来。说土地是很珍贵的,这一点却是不假,但那是说的国家基本农田。全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共有144 亿亩,耕地有多少呢,温总理说要保住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那就是稍高于 18 亿亩了,耕地只占全国国土的 12.5%,这么点耕地要养活 14 亿人,你说农地珍贵不珍贵?说不珍贵那是和总理对着干,是踩总理定下的高压线。但建设用地珍贵么,真的很缺乏么?我的答案是,一点都不珍贵,也不缺乏。有事实为证。你去全国各地看看,各地有多少个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开发区,占了多少土地,有的基本就是一片荒地,圈而不建,征而不开,撂荒了,多可惜啊。你再去各大城市的郊区看看,又有多少空旷的土地都在闲置着,早就没有耕种了,也没有任何建设项目,就在那里这么闲着。如果我们下决心把这些开发区、闲置的土地都清理了,该回收的回收,该撤销的撤销,加以充分利用,能凭空多出多少大好土地啊?!你再去城市里走走,特别是那些中小城市,看看城区有多少平房、棚户区,有多少破旧的居住区需要拆迁改造,拆掉旧的一大片,只要造几幢高层,就把原居民全部装进去了,这能省出多少城市建设用地啊。你再去看看广大的农村,2 亿多农民进城打工去了,或者进城镇买房安家了,有多少宅基地都在那闲着,如果农村城镇化了,农民集中居住,村庄大量撤并,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又能节约多少土地啊,这些地,可以变为耕地,也可以变成城市化建设用地。这些帐,如果仔细算算,你就会发现,我们国土广袤的中国,并不是没有土地可用,而是有地不用,有地乱用,不好好利用,不充分利用,宁可闲置,也不开发,宁可撂荒,也不让它发挥一点土地价值。总之,我们的地不是缺乏,而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一句话,我们并不缺地,缺的是好的开发利用规划。

记者:马先生,经您这么一说,我这头上直冒汗。我原来一直认为中国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极度缺乏,敢情您这么一说,咱中国原来不缺地,缺的是耕地,建设用地本来就不少,大部分都在闲置浪费中。难道我们一直信奉的东西都是错误的?中国的国情“人多地少”其实是一种假象?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5:10作者:cheny_yu 回复日期:2009-05-18 15:06:13

本想改善一下,看来是没指望了,LOU 都说的这么执白了!幸亏我在 06 年初傻乎乎的买了房,就跟买白菜似的,就图个便宜,属于 05 年宏观调控的末期,某个 KFS 挡不住了,打折卖来着。

=============================================== =========================

你那真是个好时机。那会杭州的房价还没有起来。

如果想改善条件,估计机会也不远了。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5:16

和来的朋友打个招呼,继续下去——

马十七:你头上冒汗,说明你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认识错误了。大家都在信奉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理,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对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事实本身。我们从小学时代接受的教育就说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事实上中国地大是真的,但物并不“博”,我们的人均资源很匮乏,所以现在没有人再提“地大物博”这个词了,官方也不这么教育孩子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大家都在相信的事,未必就是事实。

现在很多人都相信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用一点少一点,未来会越来越紧缺,这纯粹是扯淡,说话一点不过脑子。建设用地被使用了,但它没有从地球上消失,以后还可以用,而且可以反复利用多次。你今天建个小区给人居住,过了三四十年,小区破旧了,拆了,原地建了更新更好的小区,难道这个新的小区就不算住宅用地了吗?就不能住人了吗?怎么能说土地在未来会减少呢,减少的土地难道能地球蒸发掉不成?

我说个数据,到 08 年底,全中国城镇居住房屋的总存量面积大约是 175 亿平方米,算上农村的宅基地,就算只有2 亿农户吧,一户有 60 平方米,农村住房存量至少是 120 亿平方米,城乡加起来接近 300 亿平方米,都是用来住人的,除以 14 亿人口,人均 22 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已经很不错了。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口接近峰值的当前,我们的土地已经满足了居住需要,已经建造了足够居住的房子(算上农村的住房),没见到有几个人睡在大街上和桥洞子里。

未来,土地的集约利用、高效开发会越来越多,闲置浪费会越来越少,而且中国人口超过了峰值后,就会随着出生率降低而逐年回落,一边是土地在增加,另一边人口却在减少,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未来土地紧缺、住房紧张呢?连这么浅显的问题如果都没法弄明白,不是脑子问题又是什么问题?

记者:老马您别说了,我弄明白了。土地它是不会自己消失的,既然现在浪费闲置比比皆是,都能够用的,未来土地利用规范了,集约利用了,人口减少了,那就一定够用的,而且还可能过剩。是这么回事吧,我脑子应该没问题。还有个问题,您刚才说到了几个土地闲置浪费的典型领域。我不甚了了,能不能详细说说。比如开发区的问题,在我的印象里,开发区不就是地区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成立的吗,里头都是工厂企业、各类高科技公司,怎么和土地浪费扯到一块了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6:36

——————继续采访马十七——————马十七:这些问题我只是泛泛而谈,本来不想多说,多说了那是批评人家的工作,人家会不高兴的。既然你这么追问,我就说两句。开发区是各地发展经济的“小特区”,这个不假,但你有没有觉得咱们搞的开发区实在是多了点,大到省市区、小到乡镇,都有自己的开发区,什么名目都可以看到。我这里引用权威部门的数据,07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三家部委联合发布了一个《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里头说了,从2003年7月至2006 年 12 月,这三年来国家整理开发区的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由原来的 6866 个,一下子核减到1568 个,开发区数量减少了 77%。中国共有 2862 个县(市),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有 334 个,而开发区却多达将近 7000 个,平均一个县有 2.4 个开发区,一个地级市有开发区20.6个,你说多不多?

记者:多,真他奶奶的多,贼多,您继续吧——

马十七:原来这么多的开发区,要占用多少土地呢?三部委的公告里也给出了数据,总规划面积是 3.86 万平方公里,合 5790 万亩。这三年全国集中清理之后,开发区还剩下 0.9 万平方公里,一下子清理出来了 2.96 万平方公里,合 4440 万亩。这 4440 万亩的土地,如果真的退出开发区的话,大概有两个去处,一个是退还转为农业用地,种粮食,另一个是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搞建设。我们算它一半去种粮,一半搞建设吧。那就是说,仅仅过去几年全国开发区清理一项,就可以增加 2220 万亩的新增土地供应面积,2220 万亩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去国土资源部那里查查,2007 年全国通过招拍挂出让的土地总面积是 173 万亩,08 年这个数字是245 万亩,如果仅仅计算住房建设用地,08 年全国住房出让土地面积是 77 万亩。如果新清理出来的这个 2220 万亩土地,都用来造房子居住,每年用掉 80 万亩,可以连续使用 28 年!!(2220 万亩÷80 万亩/年==27.75 年)开发区一清理,弄出来的土地就够盖房子用 28 年,不只是我们这一代的房子解决了,连我们儿子的住房用地都一块解决了。说到这里,你还觉得中国“人多地少”么?你觉得我们缺建设用地吗?记者: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老马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让我吃了一惊,开发区这么一清理,弄出来的地,就够我们的住房建设用它二三十年,可以用到 2037 年了,OMG,那时中国该超越初级阶段了吧。看来,我们老是觉得中国缺地用,还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真该多算算账了。

马十七:你先别惊讶,也别叫唤。我们这么算,仅仅是个理论上的推算,开发区名义上整理出来了 4440 万亩土地,这是三部委联合行为、集中清理的成果。但你知道,开发区大规模圈地是有利益驱动的,对很多人都是有好处的,谁能保证清理过去了,这些土地不会重新回去呢?不会走完了过场继续照旧呢?这个 4440 万亩,到底有多少比例能真正变成耕地和建设用地,谁也说不清。所以,这个地,它是在那里跑不了,但能不能用,我也没有底。

记者:马先生您这话我信。说出来的事,和实际情况的差距,有时候它相当遥远。我记得您还说了一个方面,那就是城市里,特别是城市郊区有很多土地其实是闲置的,没有开发,这是不是说有人在“囤地”,这个闲置土地和囤地,您能不能给介绍一下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18 16:48

作者:788799 回复日期:2009-05-18 16:36:12

KFS 降不降也不是自己决定的,它也就一娼妓,要多少得别人说了算。

前几天去看一盘,听到内部消息是 6 千多,但过去一问,说是 7 千多,我说不是内部消息是 6 千多吗,他们说不可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