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噩梦还没有过去,06:56 分海鲫号潜水艇乘着混乱发射的六枚鱼雷中有四枚击中了重巡摩耶,最致命的一枚命中了一号炮塔下面的弹药库,引起大爆炸,八分钟之后海面上就找不到摩耶的踪影了,舰长大江览治大佐以下 336 名战死,包括东乡元帅的那个孙子。
高雄虽然没有沉,但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右舷外板被炸翻了过来,就像永远扳着左满舵一样,根本不能航行,只好找块钢板从左边插进海里来保持平衡,栗田长官决定高雄在长波和朝霜的护卫下回航文莱。岸波没有旗舰所必需的通讯设备,因此栗田从岸波改乘大和,在大和上升起将旗,继续前进。
其实在出发之前就有人提议过把大和作为第二舰队的旗舰,但是大和做过联合舰队的旗舰,拿来做第二舰队的旗舰栗田总有点犯嘀咕,再说现在大和是第一战队的旗舰,第一战队司令官宇垣缠就在上面,虽然海兵 38 期的栗田不用看 40 期的宇垣缠的脸色,但只上过海大乙种课程,也就是专业课程的栗田总有点学历情结,看到那张挂满学历吊床号的黄金假面就不舒服,这次是没有了办法只能上大和号。但这次宇垣缠是笑脸相迎,栗田也苦笑着解嘲:“被漂亮地做了一记”。
宇垣缠难得地关心人:“长官,现在还是刚刚开始呢,长官的登革热好些了吗?”
“可能是在水里游了一下,好多了,热度也没有了。”虽然舰队一下子就少了三艘重巡和两艘驱逐舰,但看来以栗田健男中将为首的第二舰队全体官兵情绪很稳定,现在速度重新升到了 18 节,第二舰队在继续北上。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04 09:59
(二百二十九)
(麦克阿瑟趟着水来了)不管第二舰队的情绪到底真的是不是很稳定,反正还有一位情绪特别高涨的,那就是麦克阿瑟,8 月 20 日,头带特制的菲律宾元帅帽的麦克阿瑟从登陆艇上涉水上了莱特岛。
13:30 分,在滩头阵地临时清理出来的一块空地上,麦克阿瑟冒着可能飞来的日本军的炮弹,发表了有名的讲话:“菲律宾之人民,我已经回来了!仰仗万能的上帝的慈悲,我们的军队又一次站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了。”(People ofthePhilippines,Ihavereturned!BythegraceofAlmightyGod,ourforcesstandagainonPhilippinesoil.)。
麦克阿瑟带了 20 万人来,支援这次登陆行动的是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和金凯德的第七舰队,也就是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都来了。美国海军分成太平洋和大西洋两部分,单号舰队管太平洋,双号舰队管大西洋。当时太平洋上有一个受尼米兹指挥,拥有两套番号的第三第五舰队,还有就是1943 年 3 月组建的受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麦克阿瑟指挥的第七舰队。
基本上第七舰队和第三舰队的分工是第七舰队提供对登陆行动的直接支持,而第三舰队负责警戒。哈尔西带了以十五艘航空母舰为中心的大小 91 艘舰艇,散布在从吕宋岛沿海到莱特岛沿海南北宽达 250 公里的海面上。
第 38 特遣舰队司令官马克·米切尔中将的手下有四航母群,第一群是约翰·麦凯恩一世中将带着大黄蜂,胡蜂号和汉考克三艘航母,第二群是杰拉尔德·博根少将带着无畏号和碉堡山两艘航母,第三群是弗里德里克·谢尔曼少将带着埃塞克斯,列克星敦两艘航母,第四群是拉尔夫·戴维森少将带着富兰克林和企业号两艘航母。而哈尔西在旗舰新泽西号战列舰上因为无事可干而无聊地皱着那张斗牛狗脸坐立不安,干脆让麦凯恩一世回乌里希环礁去了。就在这时从鲦鱼号潜水艇传来了发现大群日本舰队北上的消息,这下总算把萎靡不振的哈尔西给救了。
本来杰拉尔德·博根少将的 38.2 群就归哈尔西直接指挥,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哈尔西干脆把整个 38 特混舰队的指挥全部接管了。哈尔西本来就当过航母萨拉托加的舰长,对航空不陌生,不但不陌生,而且哈尔西本人就有飞行员驾驶执照。
1926 年,还是上校的哈尔西就想去拿张飞机驾驶执照,因为美国海军的规矩是没有飞行执照不能当航母舰长,但是视力检查的结果不合格。后来哈尔西进了海军最高学府的海军战争学院(Naval War College)深造,快毕业时从当时的海军航空局长金恩少将那儿听说了有个萨拉托加舰长的空缺,就又想法子进了佛罗里达州彭萨克拉(Pensacola,Florida)的海军航空站学飞行,花了整整十二个星期时间,虽然是那批学员中最后一名毕业的,但还是有一张十足真金的飞行执照,那年哈尔西 52 岁。
但是怎么这时没有人扯哈尔西眼睛不行了呢?这里面估计肯定就有猫腻了,但就算是有猫腻,哈尔西的飞行执照比现在开会时前排就座的那些博士们的文凭要成色十足的多,这点估计没有人会争论,人家最多也就是可能在体检上作了点弊。
言归正传,哈尔西把粗粗的斗牛狗爪往地图上一指:“杀小日本去”,这一下栗田舰队就遭殃了。
24 日 08:02 分,大和号上的雷达确认了三架美军飞机,这是博根的航母群起飞的侦察机,9 点钟左右戴维森群派出的侦察机也发现了正在苏禄海上向苏力高海峡方向运动的西村舰队和已经后续上来了的志摩舰队。负责莱特岛登陆支援的第七舰队的金凯德当然不知道那其实是前往同一个方向完成同一个任务而又互不通气的两支舰队,以为是一拨的,就调兵遣将在准备在苏力高海峡堵住日本人,至于在锡布延海上航行的那支大舰队当仁不让地是哈尔西的干活,谁要是抢了哈尔西的买卖,估计那条斗牛狗真会拿十几艘航母来先炸完你然后再去找日本人。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哈尔西和金凯德的认识相去太远,差点招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在金凯德看来,如此强大的第三舰队就在身边,他只要集中精力掩护麦克阿瑟登陆就行了,现在匀出点人马去堵苏力高海峡都已经在担心哈尔西会不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不信任而不开心,而在哈尔西看来自己就是游击部队,任务就是杀死一切敢来送死的日本人,你金凯德身为伟大的海军,现在跟着那个带菲律宾军帽的陆军秃子混就已经够丢人的了,你不喝酒不抽烟总不至于连自己都保不了,就这样也敢号称鬼畜?戴维森在发现了以后立即出动了 27 架飞机去轰炸西村舰队,09:40 分左右开始轰炸,只持续了 10 分钟不到,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就把扶桑号后甲板上的弹射器炸坏了,飞机没法起飞了,但是海战和航行还似乎没有问题,西村向栗田发了电报报告情况,说受到美国飞机袭击,但除了挨了几颗至近弹之外没有损失,现在全舰队情绪很稳定,继续前进,可能提前突破苏里高海峡,一起合围莱特湾,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等等等等。
就算加上默默地跟在后面的志摩舰队,哈尔西对那支可怜的西村舰队也没有什么兴趣,锡布延海面上的大群大型舰编队更合哈尔西的胃口,哈尔西的目标是锡布延海上的第二舰队。
(第二舰队结成的防空环形阵)日本海军从甲午战争以后基本上是采用单列纵队队形,但现在也不得不采用美军创造的航空环形阵了,只不过美军环形阵的中心的航母,而没有航母的第二舰队环形阵的中心是两艘战列舰大和和金刚。
10:08 分,队伍前方的轻巡能代号上的雷达发现了距离110 公里处出现大群飞机,10:20 分武藏号战列舰上的猫眼也在 30 公里处目测发现了这批飞机,栗田长官立即下令全舰队加速到 24 节向前冲,10:26 分,大和号的 18 英寸主炮发出了怒吼,打出了第一排三式弹,在 15,000 米处筑起了一片火墙,接下来各战列舰巡洋舰的主炮也开了火,驱逐舰的主炮,和各舰上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全打起来了,第二舰队被一片防空弹幕包裹了起来。
单纯从防空炮火的数目来说,日本舰队现在的配备并不差,三式弹也是威力巨大的防空武器,但日本舰队防空火力最致命的弱点都还不是在没有 VT 信管上,而是没有统一的防空火控系统。日俄战争日本海大海战之前,日本海军对舰炮射击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把原来各自为战的主炮改为统一控制,集中起来的火力把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打得满地找牙,但在40 年后日本人忘记了火力运用的基本要领,各处防空火力自说自话,这样出来的空档就太多了。
这次飞来是博根群起飞的飞机,包括 12 架俯冲轰炸机,12 架鱼雷机,还有 21 架战斗机(战斗机干吗来了?栗田要是还有空中掩护也不至于这样惨,可能是哈尔西怕那些血气方刚的飞行员们闲得太无聊帮他们找些活干)总共 45 架,一到地头就分成了三队,对大和武藏和长门进行集中攻击,因为这三艘船个大,目标明显。如果球门改成大和那么大,就是中国国足没准也能弄进去一两个球,不至于像上次国际足联开恩让国足去韩国溜个弯,可是 11 个人在场上忙活了一个半小时楞没找到球门在哪儿,球门大点不值那么窝囊。
第一次空袭持续了 15 分钟,但埋下了武藏号沉没的祸根。
武藏号在这次空袭中被直接击中的炸弹只有一发,另外两发至近弹,右舷后部中了一发鱼雷。武藏号结实,一发炸弹鱼雷什么的治不了他,连速度都没有慢下来。但是要命的是那枚鱼雷震坏了主炮射击指挥仪,从此连主炮都无法统一射击了。
重巡妙高也中了一枚鱼雷,也在右舷后部,妙高不能和武藏比,一枚鱼雷就让发电机室停止了工作,速度低到了 12 节,只能退出战列,第五战队把旗舰改为羽黑,妙高自己退往科隆湾,这次实在抽不住护航的驱逐舰了,只好妙高自己走。
就这样第二舰队从文莱湾出发时的十艘重巡只剩下了六艘。
但这还是刚刚开始。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05 08:57
(二百三十)
(锡布延海面上的栗田舰队航迹)
第一次空袭结束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11:54 分武藏号的雷达捕捉到了 81 公里以外的飞机回波,9 分钟美军飞机进入目视距离,12:06 分开始美军开始了第二次空袭,这次来31 架飞机的还是从博根群来的。博根少将怎么这么卖力也是件怪事,估计一来可能是位于中央的博格群离栗田舰队最近,二来可能也被坐地泡着的哈尔西 fuck 得够呛,不来不行。
这次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大和和武藏。大和和武藏的舰长都是当时日本海军中最首屈一指的人物。海兵 45 期的大和舰长森下信卫少将是操舰第一人,而海兵 46 期的武藏舰长猪口敏平少将则是炮术第一人。这两人都是 10 月 15 日被晋升为少将的,按理不能再担任舰长了,但正在打仗,换不了人,就这样锡布延海面上就很罕见地有两位日本海军史上很罕见的少将舰长在指挥战列舰。
可是在这儿光会打炮没用,更不要说武藏的指挥仪都坏
了,想打也打不起来,这时森下舰长的操舰术就派上用
场了,被美国飞机围攻了半天,所有的鱼雷都回避了过去,就舷侧挨了两颗至近弹,依然情绪稳定。但武藏就不一样了,挨了五颗至近弹,还有两颗直接命中弹,虽然没有直接损失,但是炸坏了蒸汽管,喷发出来的高温高压蒸汽使得一部分轮机不能工作,只有三轴在运转,
速度降到了 22 节。
第三次空袭是在 13:30 由从谢尔曼群飞来的 44 架飞机进行的,眼神非常好的美军飞行员们把攻击集中在已经无法跟上编队的武藏上,武藏被命中了五枚鱼雷和四颗炸弹,从第一次空袭开始,武藏已经挨了九枚鱼雷了,舰首开始下沉,速度也降到了 16 节,已经无法和舰队一起行动,栗田长官在考虑要不要划出驱逐舰来送武藏号回航台湾马公。
(舰首已经下沉了的武藏)大和也挨了一颗炸弹,轻巡矢矧的右舷舰首也被炸开了三米见方的大洞,但还能航行。
栗田健男受不了了,美国飞机一而再再二三地缠住自己不放,说明航母部队和陆基航空兵对美国航母的攻击根本没有任何效果,甚至是不是进行了这种攻击都很可疑,于是向第三舰队和陆基航空舰队发报询问:“一直在遭到敌舰载机攻击,请速告你们的攻击情况”。
但这有点冤枉,其实第三舰队和陆基航空部队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小泽舰队的遭遇下面还会讲到,实际上栗田长官通过军令部和联合舰队所知道的有关一航舰情报和现实的差距实在太远。他不知道整个一航舰能出动的飞机就只剩下三十架了,现在只能进行特攻作战。
这一年多来从所罗门前线开始,对飞行员来说“出击”的命令就是死亡通知书,能够活着回来的飞行员少之又少从而成为了珍稀品种。反正是个死,还不如抱个炸弹撞到鬼畜军舰上去。因此虽然一直在扯特攻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皮,但是海军在组织特攻时起码在一开始并没有遭遇到多少抵抗这也是事实。另一方面陆军在组织特攻时有很大的强迫因素,这是因为海军航空兵直接面对来进攻的美国人,在出击的频率和牺牲的比例上大大高于陆军航空兵的缘故。
本身这批第三次空袭就应该来得更早。但谢尔曼群遭到了前进到菲律宾来支援的二航舰的攻击。09:30 轻型航母普林斯顿(USS Princeton, CV-23)被击中起火,要不是哈尔西在电话里把谢尔曼家族从古到今的所有女性成员清点了一遍的话,按照惯例谢尔曼应该先进行富兰克林的消防才对,结果富兰克林也确实在攻击队起飞以后爆炸沉没,爆炸还祸及在一边帮忙救火的轻型巡洋舰伯明翰(USS Birmingham(CL-62)),造成死 233,伤 426 的巨大损失,比死亡 108 人的正主儿普林斯顿还要大。
(普林斯顿的大爆炸)
不管怎么样,谢尔曼群反正在栗田舰队头上这里出了点刚
刚受的陆基航空兵的气,但没出完,因为第三次空袭没有
直接击沉日本人的船。
四十分钟后第四次空袭的机群到了,这次来的从戴维森群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32 架飞机。已经没有了速度的武藏再也不是他们的目标,这次空袭的目标是大和和长门这两艘战列舰。长门左舷舰首挨了三颗至近弹,而大和则被从右舷舰首方向俯冲下来的一架飞机投下的炸弹命中前甲板上的左锚库,这颗炸弹穿透了几层甲板在水线下爆炸,炸出了两个直径分别为两米和四米的大洞,大量海水涌入,大和成了一个巨大的贮水槽,进水量估计在 5,000 吨左右。但大和就是大和,虽然抱着相当于两艘驱逐舰分量的水,照样速度不减,走得十分欢畅。
(在做规避动作的大和)总算熬过了第四次空袭,栗田舰队还是不屈不饶地在东进。
14:59分,戴维森群来的33架和博根群来的34架总共67架飞机又对栗田舰队开始了这天的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
护卫武藏的利根被两颗炸弹命中,还挨了两颗至近弹,舰上发生火灾。驱逐舰清霜被炸,速度下降到 21 节,浜风挨了一颗至近弹,船体钢板外翻,这样速度减到了 28 节。长门也受损,速度减到了 21 节,但经过抢修,半小时以后又回升到了 23 节。最惨的是已经频临死亡的武藏了,仅仅在这次空袭中,已经失去了速度的武藏就挨了 11 枚鱼雷,10 颗炸弹直接命中,还有起码六颗至近弹。
(武藏的舰首已经看不见了)舰上到处起了火,上部建筑已经全部被破坏,舰首已经沉入了水面。舰长猪口敏平少将右肩负重伤,破损严重的舰桥上的人不是已经死了就是受了重伤,武藏已经没救了。
栗田健男受不了,这样下去还不要到圣贝纳迪诺海峡就已经全军覆灭了,特攻也不是说就这样出海去让鬼畜乱炸啊。
在第五次空袭就要结束的 15:30 分,栗田健男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报告了“暂时退出敌机空袭圈”以后下达了“一齐回头”的命令,向西撤退了。
向西航行一个半小时以后,栗田奇怪地发现似乎没有美国飞机再来了,对参谋长小柳说了声“回头”。
小柳有点惊讶:“现在就回头?太早了点吧。”“行了,再不回头就我们没有时间了”,栗田看着前方说。
17:14 分,栗田的第二舰队再次转头向东,速度 18 节,朝圣贝纳迪诺海峡走去。
武藏临终了。19:15 分,进水越来越严重的舰身左倾达到了 12 度,猪口舰长下达了“全员退舰”的命令以后,把自己反锁进了舰长休息室。舰身倾斜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突然舰内两次发生大爆炸,从弹药架上滑下来在满地乱滚的炮弹被撞着了引信爆炸了,19:35 分,武藏沉入了水中。
几代日本海军军人的迷梦就这样消失了,海面上已经没有了这艘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的身影。
可是空中也没有了美国飞机,只有舰队犁开的白色波浪。
白天的遭遇像噩梦一样地变得那么不真实,或者说现在的平静像幻梦一样的异常。
为什么没有了美国飞机,他们都去哪儿了?作者:俞天
任 日期:2009-09-07 08:07
(二百三十一)-1听东北老乡说狗熊扳棒子是扳一个往胳肢窝底下一夹,扳了一个又见到一个更大的,再扳下来还是往胳肢窝里一夹,刚刚的一个就不要了。现在的哈尔西就是这样,发现了西村舰队对哈尔西来说就是一针强心针,找到了栗田舰队更是一针鸡血,现在的哈尔西更是兴奋的睾丸在裤裆里叮当乱跳,因为有探子来报,日本的航母舰队出现了,哈尔西顿时一声呼啸,整个第 38 特混舰队就“嗖”的一下窜向北方了。
这就是栗田健男头顶上不见了美军飞机的原因。
哈尔西扑向的当然是小泽治三郎的第三舰队。
担任诱饵任务的第三舰队驶出濑户内海的丰后水道进入太平洋是 10 月 20 日。小泽的第三舰队的编制是这样的:第三航空战队:正规航母瑞鹤,改装航母瑞凤,千代田,千岁,小泽治三郎中将亲率;第四航空战队: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轻型巡洋舰:大淀,多摩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第 31 水雷战队:司令官江户兵太郎少将轻型巡洋舰:五
十铃;
第 42 驱逐队:驱逐舰槙,桑,杉,桐;
第 61 驱逐队:驱逐舰霜月,秋月,初月,若月;从纸面上看还是一支挺威风的队伍,但是实际上装备严重不足,四艘航母的标准载机数量应该是 174 架,而现在只有116 架,52 架零战,28 架抱一枚 250 公斤炸弹的所谓“零战爆装”,25 架天山舰攻,7 架彗星舰爆和 4 架九七式舰攻。
台湾近海海战把舰载航空兵又给耗完了,现在的这些飞机不少是从各地面基地里找来的陆基飞机。大部分飞行员的水平仅仅在于他们起码把飞机停到了航母的甲板上而没有扎上去或者是滑进大海,但要让他们再降落一次可能就不一定还能成功。
带领伊势和日向的四航战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是个怪物,这位是海兵44期的,进校时的吊床号是100人中的第89名,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成了 95 人中的第 14 名,是个努力家。松田是个彻头彻尾的反美主义者,但和陆军的盲目反美主义者不同,这位对欧美很了解,当过驻美武官的,只能以是不是在美国受过什么刺激来解释这件事。
(大佐时代的松田千秋)日本当时有一个成立于 1940 年 9 月叫“总力战研究所”的机构,直属内阁总理,首任所长是东条英机的亲信,企画院总裁,后来的甲级战犯星野直树。这是个思想库,分期集中年轻官僚,军人和学者作为“研究生”来研究 1935 年鲁登道夫提出来的“总体战”理论,刚从欧洲考察了半年回来的松田千秋大佐从研究所成立一开始就在这个研究所里干了一年左右。
(总力战研究所的首期研究生们)1941 年 4 月 35 名第一期研究生进所,七月份交给研究生们的研究课题是“模拟日美战争”,研究生组成模拟日本内阁,从政治军事外交产业等各方面出发用积累的数字进行模拟,8 月 27,28 两天在首相官邸向近卫文麿首相,东条英机陆相和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大本营陆军部海军部头脑们汇报了他们的模拟结果。
这个结果很令人吃惊,除了奇袭珍珠湾和原子弹之外,他们的模拟结果和太平洋战争的实际过程几乎一模一样。从一开始的大胜,到中途开始无法负担消耗战一直到最后苏联参加战争进攻满洲,结论是——日本必败。
东条英机板着脸向这些年轻人训话:“实际的战争不是像你们所考虑的这样,你们只是在纸上谈兵。日俄战争的时候,也没有人相信日本会胜利,战争中意外因素是很多的,这些意外因素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你们纸上谈兵的结论不能算数,另外,你们的研究结果要绝对保密,不能泄露出去”。
松田千秋从 1936 年开始就名列特高警察的“要监视海军士官名单”,但和其他这份名单上的人几乎都被转为了预备役那样,松田的仕途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珍珠湾以后此人公开批判山本五十六,鼓吹“珍珠港失败论”,也没有受到处分。
此人相当聪明,很有想象力而且脑子一点不僵化。现在日本企业在招人时使用的“面试”方法就是这位坚决反美的松田在总力战研究所时代从美国引进的。战后他总共发明了一百多个有关医院病历管理机械的专利,开了一家不大的档案管理机械公司“松田卡尔特克斯”,1995 年 99 岁作为最后一位海军将军去世。
(松田卡尔特克斯公司)松田千秋带的那两艘“航空战列舰”更是莫名其妙。现在在苏禄海上有两艘被西村祥治带着的祖爷爷辈的战列舰扶桑和山城,这伊势和日向就是那两位祖爷爷的弟弟,下水分别是 1916 年和 1917 年,虽然和扶桑排行不同,但辈分是一样的。
扶桑和山城是日本最早的超弩级战列舰,不但和后来的大和武藏不能比,连和长门陆奥比起来都是整个一个山寨产品。
伊势和日向当然开始下山了,但是还没有到半山腰,特别是日向,炮塔都在训练时两次发生过爆炸。
不能指望他们去打仗,海军把他们当实验室,像海军最早的雷达——22 型电探就装在日向上,中途岛海战时日向就扛着那个雷达出去了,具体不知道怎么样,反正雷达的拥护派纷纷认定没有了那个雷达联合舰队最后不一定能顺利回来。
中途岛一下子丢了四艘正规航母,造新的没钱没料没时间,松田千秋想出来了一个把这几艘祖爷爷辈分的战列舰改成航空母舰的主意,但是四艘全部改没钱没料没时间,只好改伊势日向两艘,但就是两艘大改还是没钱没料没时间,只是把六组 14 英寸双联主炮中舰桥以后的三号到六号主炮拆掉改装飞行甲板,结果到了最后只能拆掉五号和六号主炮改成飞行甲板和仓库,弄成这样一个样子:
(改装以后的日向)这样改造出来的飞行甲板长度不到正常航母飞行甲板的一半,舰载机能起飞但不能降落,只能跨越到陆基机场降落,这样整个就成了一个一次性使用的航母,还不能跑远,离开陆基基地太远了飞机回不来。但是运气好的话遇上和象棋冠军打高尔夫,和高尔夫冠军下象棋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这两艘船上还有八门 14 英寸大炮是事实,遇上航母就是战列舰,遇上战列舰就是航母,要是对方舰队是航母加战列舰就临时再找辙吧。
但是现在就连这样还是做不到,本来计划中每艘船装 22架飞机,可是现在没有飞机。原本准备配备的第 634 航空队在前几天的台湾近海海战中消耗了不少剩下的几架干脆直接去了菲律宾,现在的伊势日向上没有飞机,是两艘空船。
好在这次出动是空仓查库打扫卫生,全部家当先拿出去再说。
可是哈尔西不知道这些八卦,他知道的只是侦察机回来报告的发现了四艘平顶(航母的马甲)和两艘认不出来有点平顶嫌疑的怪物,他可不知道这是一支根本没有战斗力的舰队,是放出来当诱饵掩护现在在锡布延海上的栗田舰队的。按照常理来判断,没有航母的舰队已经无法进攻了,他可没想到这次栗田就是来砸场子,没打算活着回去,而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第三舰队才是联合舰队准备进攻莱特湾的主力,以这种常识判断加上哈尔西的斗牛狗脾气,他不北上才见了鬼。
而小泽治三郎出了丰后水道就大摇大摆,生怕哈尔西看不到他,几次特意发出毫无意义的长文电报,几次变换前进方向,就是在招呼哈尔西回家吃饭,但哈尔西一门心思和栗田健男玩得正疯,根本就听不见小泽的招呼,一直到 24 日 17:00 左右哈尔西才发现了第三舰队,这才收回兵力北上准备收拾小泽。
而这时候位于反方向的西村舰队已经走近了绝路。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08 09:06 (二百三十二)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西村舰队是从苏禄海通过苏里高海峡于 25 日早晨从南面突入莱特湾,配合栗田舰队消灭莱特湾内的美军运输舰队。
西村舰队从文莱出发是 22 日下午 15:00 分。为了避开美国潜水艇和陆基远程侦察机,一开始是和栗田舰队一样在绕大圈子,然后通过巴拉巴克海峡进入苏禄海,进入苏禄海以后还是尽量靠东北方向走以避开美国陆基侦察机,到 24 日拂晓接近民都洛海之后再转头向东南,这时还从重巡最上号上起飞了一架侦察机向莱特湾展开侦察。海兵 39 期的西村祥治是一个真正的船油子,一直在海上,仅仅是作为乙种学员在海大进修的十个月中才离开海。这种经历和他一期先辈,现在的上官栗田健男非常相似,所以这两个人相处得不错。24日拂晓起飞的侦察机得到的结果是“在莱特湾南部海面上发现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两艘,美军登陆地点附近发现 80 艘运输船,苏里高海峡驱逐舰四艘,小艇若干,莱特岛沿岸驱逐舰十二艘,航母 12 艘”,这份情报是整个捷一号作战期间可怜的栗田健男得到的唯一一份情报。虽然这份情报与实际情况有点出入,美军在莱特湾内有六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和三十艘以上的驱逐舰,但对于栗田健男来说这已经是最宝贵的情报了。
以莫里斯少将为首的所有美国战史学家在评论日本海军将领的时候都在把田中赖三作为“最有才华的日本海军将领”的同时,把西村祥治作为“最无能的日本海军将领”,其原因就是从一开始西村的一系列动作要么不可解释,要么解释的理由过于奇怪。
首先对于路远迢迢从台湾赶来的志摩舰队的联系问题。按照在文莱的战前商定,西村的第二战队将和志摩清英的第五舰队汇合以后一起展开攻击,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谁来指挥?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都是海兵 39 期,但志摩清英是海大21期的因此在1939年11月晋升少将,1943年5月晋升中将,而西村祥治到 1940 年 11 月才晋升少将,而晋升中将是1943 年 11 月,这样志摩清英是先任,西村要受志摩指挥。
但是西村很可能对这个一直在中央机关转来转去,很少海上行动经验的通讯专家是否有指挥这次行动的能力有怀疑,所以西村在整个行动中从来没有询问过志摩的所在位置。
而倒霉的是志摩清英对这个先任位置也不感兴趣,起码在现在这次行动中是这样。因为志摩清英被人从广岛湾的柱岛基地支到台湾海面,再莫名其妙让他去马公,接着又让他去马尼拉,中途又让他去科隆湾,连油都没有加就又要他去莱特湾。去干什么算是大致上知道,但是敌情如何,地形如何,友军在如何行动一概不知,让他来指挥岂不是开玩笑?仗打好了(几乎不可能)还好,仗打糟了(几乎可以肯定)责任都是他的,志摩不替自己打打小算盘才见了鬼呢,哼哼,本官来个闷声发大财,你不来招呼正好,本官也装傻,这年头谁比谁傻?所以也一声不吭,反正前进路上有你。
西村祥治 24 日清晨受到了哈尔西舰队的攻击,虽然所受损失甚小,而且在以后的一整天里休闲自在地以 13 节的速度向东前进,看起来很顺利,但其实他已经死路一条了,这就是从莫里斯少将到菲尔德少校都指责西村祥治是日本海军最无能的将领的原因,菲尔德少校甚至指责西村祥治的行动是“犯罪”,因为现在西村已经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而本来是不应该被发现的。
西村从文莱湾出发以后就一直以 18 节的速度在行军,不要忘记能以 25 节左右速度(长门号战列舰的最高速)行走的第二舰队主力在绕大圈子的时候行军速度也就是 18 节,只能以 22 节速度行走的第二战队在抄近路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走18 节,事实上根据计算,如果西村舰队从文莱湾出发之后就一直以 24 日的 13 节速度行走的话,在美军侦察机发现他的时候他应该处于美军侦察机的活动半径 60 海里之外——美军看不到他,而在美军的注意力全部被栗田健男吸引过去以后,西村被发现的可能性更是为零,因为碰巧西村的行军路上没有美军潜水艇在活动。
那么西村干嘛要急急忙忙地赶路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不愿意被志摩赶上。西村舰队后来唯一残存下来的一艘驱逐舰,时雨的舰长西野繁中佐在战后对美国人作证时是这样说的:“我们知道志摩中将的第五舰队来支援我们,但对于这种协同议论得很厉害,因为志摩中将是西村司令的先任,所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协同,而是我们必须接受志摩中将的指挥,就是说我们不愿意接受这种指挥”。
这就是西村着急赶路的原因,他想避开志摩清英。
这边第七舰队司令官托马斯·金凯德中将听说有人要从苏禄海通过苏里高海峡来围观的消息以后,立即命令负责登陆舰炮支援的第 77 特混舰队第二群的杰西·奥登多夫少将率队前去堵截,第 77.2 群的兵力配置是:战列舰:密西西比,马里兰,西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加利福尼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