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评估一下南宋初期的人口,有这样两个背景数据:1070 年左右宋有 1656.9874 万户,约合 1.1 亿人口;1183 年时南宋约有 8500 万人口。所以南宋初期与金国进行和谈时,估计实际控制的人口约 7000 万人。
其次,我们准备用粮食来评估宋朝时的 GDP。现在成年人在文革期间定量的口粮是每月 30 市斤,状态是饿不着也撑不到的状态,如果再考虑到老人小孩,可以理解为平均人口的生存下来的最低的标准每人每月 24 市斤(打六折),折合成全年每人为 288 市斤,折合成宋的单位就为每人每年2.18 石,干脆就按 2.2 石计算吧。
第三,南宋初期米价暴涨,长江以南米价在每两白银 3—4 石,而北方战乱的地区米价甚至已经涨到每两一石,所以平均按每两白银 2.5 石计算。
第四,我们以现代经济为参考,中国目前 GDP 的总量 60%—70%被国家以税收或隐性税收的形式拿走,而官方的名义财政收入仅占 GDP 总量的 25%左右,其中中央本级财政相当于 GDP 总量的 20%,作为参考 900 年前的宋朝,在横征暴敛的战争年代,实际税赋约占当时 GDP 总量的 30%—40%,而名义税赋只占 10%,中央财政的收入(相当于皇帝的收入)只能占到GDP总量的约5%。
第五,同样以现代经济为参考,当时的农耕经济占绝对优势,基础农业占 GDP 总量的 60%,除去茶、蚕、渔、猎等等,粮食种植业又占到了基础农业的一半,所以基础粮食的生产占 GDP 的总量约 30%。
好了,现在为了保证大宋国 7000 万国民的最基本的生存,需米 1.54 亿石,折合白银约 6200 万两,于是就算出了南宋初期的 GDP 为白银 2.05 亿两,于是就算出了南宋政权的中央财政收入,约白银 1000 万两。但必须对这个数字加一点附属说明,考虑到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战乱,以及南方一些地区农民的暴动抗税,还有地方政府对税收的截留,等等。去除这些不利影响,南宋政权的中央财政收入白银 500万两是可以保证的,所以,与金谈判的结果绍兴议和中每年纳贡 50 万两白银应该不是太大的障碍。(更何况其中的一半是用 25 万匹绢来支付的)我们在来做个减法,减法的意思就是算算主战派的成本。
古代的军费既粮饷,是分开支付的,比如说一个士兵的基本口粮约 2.7 石,折合成白银约 1.2 两,那么饷大概是粮的五倍,约白银 6 两,于是粮饷两项每人就达白银 7.2 两。但还得考虑军械、军服、旗帜、车辆、马匹等等军事物资,这个费用平摊在每个士兵身上,不会低于饷就按六两算吧,所以南宋时代的军队平均每人每年的军费不会低于 13.2 两白银。
在宋史、食货志,曾经有这样一段关于岳飞军队的记载“支付岳飞军队二等米6万石,钱40万贯,折银10万两,金 5 千两”,意思是给岳飞军队送去的 6 万石的米另外呢送去了 40 万贯钱,但给的不是铜钱,而是相当的 20 万两白银。
所以米和军费的比例关系大郅应该是 1:10。
那么宋朝为了保证与金国对峙在前线需要部署多少军队呢?笔者认为,不会少于 40 万。因为当时的金的实际人口约 500 万,所以金兵最多有 40 万,能部署到前线与宋对峙的也就 20 万。但还金有雇佣军啊。
但要维持前线这 40 万南宋军队,按照我们的算法就至少需要 528 万两白银的军费。其中岳家军在 1140 年鼎盛时期,实际至少有 8 万人,仅维持这个岳家军南宋政权就要支付 100 万两以上的白银。如果南宋政权采取攻势就需要更多的军队和花费更高比例的军费,恐怕这样的进攻战一年下来是不会少于 1000 万两白银的。更何况大规模的作战,会导致广大中原地区经济的愈加萧条,反而会使南宋政权的 GDP总量减小而使中央财政更加困难。
通过以上的分析,面对着每年 500 万两白银的实际收入,是花 50 万两买个息事宁人,还是花根本就没有边际的 1000万两白银去北伐,岂不一目了然,哪里有什么主战派主和派?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8-06 14:58
这就是最简单的经济学上的成本问题,显然议和的成本是最低的,风险自然也最低的。可是令金和宋都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又是经济学惹了祸!
这金国人口不过六百来万,经济容量很小,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匹绢的岁贡竟然会在金国产生了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通货膨胀啊!因为货币——白银大量的超发而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自然就会产生政治上的不满,于是似乎得了便宜而又显得贪得无厌的金国,必然会怀揣着莫名其妙的不满,撕毁了合约,极不情愿的挥兵南下了。
但是这个金国显然也不懂得经济学,更不懂得成本的运作。当初的金兵灭了北宋,相对成本很低。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当时的金兵金将远不如一二十年后那么贪婪;另一方面战线已经拉得更长了,作战成本已经更高,水道纵横的江南地区是不利于女真族骑兵战斗优势的发挥。所以,金国是不会取得战略胜利的,这一点从历史上得到了认证。
但这两点障碍却没有妨碍后来的蒙元和满清征服整个中国,秘密就在于他们都利用了雇佣军,就是汉族的叛军,去充当前锋。至少有效的克服了北方骑兵不适合南方的水战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8-06 15:38真实的历史揭示了,宋朝只有所谓的“国”而没有“民”,而这个国只是指赵构集团的核心利益而已,他的帮凶相当于精英集团(像秦桧这样),而爱国主义势力不过子虚乌有的一群小丑而已(像岳飞这样)!历史就是这么坏,在宋朝时名不见经传的岳飞在明朝和后来的民国被吹捧成民族英雄,成为一个神话的化身,成为愚民教育的一个典型,成为扰乱视听的一个道具。
时光再跳回 900 年后,在新宋国,又出现了一个相当于赵构集团的红色贵族集团,又同样出现了一个相当于秦桧集团那样的精英集团,当然同样不乏类似于岳飞那样的注定是小丑的人物,这些小丑们在这个时代以英雄的形象佩戴着英雄的光环,在虚假的天空中飞来飞去,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攫取上述人,不可告人的也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利益!方式居然就是历史的翻版,打着其实从不存在的国家利益的旗号,干着与广大民众逐利的勾当,铤而走险,已走向万丈深渊,而浑然不知,且自欺欺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03咀嚼人民币,从一开始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谈起,然后笔者试图把货币现象引入到经济现象,然后再由经济现象引入政治现象,在通过政治现象挖掘某些文化的根源,再通过文化去寻找历史的足迹,最后读者可能会从整个这一系列的现象中寻找到每个人都可以品味的逻辑,以及这个逻辑给每个人带来的符合逻辑的推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17
但很不幸,在文化这个环节就不幸的被别人打断了。不管那些别人是有意或无意而为之,所以这个帖子从今年的春节后开始一直到 6 月底似乎都按照一个有节奏的拍子行进着,而从 6 月底到现在事实上这个帖子就沉沦了。变得贫瘠,变得缺乏方向。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30现在又回到了源头,人民币又因为汇率问题而变得灼手可热,于是笔者希望我们以螺旋渐进的方式再一次重新品味和咀嚼人民币。希望大家支持。希望我们大家共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33现在又回到了源头,人民币又因为汇率问题而变得灼手可热,于是笔者希望我们以螺旋渐进的方式再一次重新品味和咀嚼人民币。希望大家支持。希望我们大家共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35现在又回到了源头,人民币又因为汇率问题而变得灼手可热,于是笔者希望我们以螺旋渐进的方式再一次重新品味和咀嚼人民币。希望大家支持。希望我们大家共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39现在又回到了源头,人民币又因为汇率问题而变得灼手可热,于是笔者希望我们以螺旋渐进的方式再一次重新品味和咀嚼人民币。希望大家支持。希望我们大家共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1:48现在我们来换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因为以前的角度是站在国内,而现在我们要跑到国外来重新审视人民币,那就必须知道人民币是怎么发行的?凭什么发行?它的发行数量有什么依据?
人民币没有自己货币发行的白皮书。所以,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发行或者说是基础货币的发行,是凭着两个基础的。
其一,是美元(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外汇);其二,是国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2:04
通过美元的所谓强制结汇制度来发行人民币。其含义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某个机构(现在是所谓的国家外汇交易市场),变像强制性的每买入 1 美元就支付 6.8 元人民币,这6.8 元人民币就是人民币的基础货币。第二种方式,国家每发行 1 元人民币的国债它会迅速通过财政手段流入我们的经济体系,所以这 1 元国债也马上就变成了基础货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2:14于是,很复杂的人民币发行问题,现在我们用很简单的表达方式加以说明,即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存量应该是人民币外汇占款的总量加上国债发行的总量,虽然这种说明方式于理论上有一点误差,但不碍事。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2:30
按照第一种方式发行的人民币存量有多少呢?首先,国家外汇储备目前可以按 2.45 万亿美元计算,但这不是强制结汇的总量,我们还有一个外汇头寸,虽没有准确数字,但目前应该是 3.67 万亿美元,比外汇储备多出 1.22 万亿美元显然属于国企啊,央企啊,商业银行的存款啊等等。于是,按照第一种方式发行的基础货币存量至少为 25.1 万元人民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2:49那么按照第二种人民币发行的存量是多少呢?我们现有的比较混乱的官方数字是约 8 万亿元的国债总额。但这个数据包不包括国家代替地方发行的 0.2 万亿元的地方债,另外这个数据本身就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笔者还是认为中国的国债余额就是 8 万亿元人民币。
基础货币中我们看不见这两种发行方式的区别,所以,整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总投放量约为 33 万亿元,其中,以外汇为表述方式换句话说,是以外汇信用为支撑的人民币发行存量占 76%。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3:07由于各国的货币是用来表述各国经济的。那么中国的经济是用 GDP 来表示其总量的,那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了,2009年中国的 GDP 总量为 33.5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的 76%实际上是用美元来表述的,而另外的 24%才是真正的用人民币自己来表述的。
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说是特例吗?不,其实只要是把自己的货币挂靠美元的国家其经济都是和中国类似这种表述方式。比如拿日本为例,虽然日元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日元在美元指数中还占有那么一点份额还有那么一点发言权,但实际上日元仍然是依靠美元和国债来共同发行的,只不过比例和中国人民币的比例有些差距而已。甚至欧元都不是一个完全自主的货币,在欧元的成员国内部也有非常清晰的美元的影子。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3:20好了,我们来观察这样几个数据,全球的 GDP 我们按 60万亿美元计算,美国的 GDP 我们按 15 万亿美元计算(2009年实际数据为14.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我们按4.8万亿美元计算(2009 年官方数据为 4.91 万亿美元),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25%,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8%,但中国的经济用人民币表述的只占全部总量的2%,而另外的 6%实际上是交给美元去表述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元很强大,美元也很霸道。因为全世界的经济实际上用美元来表述的至少占 65%,因为其他国家包括像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等都要让出一部分自己货币对经济的表述权,甚至欧元也要让出一些,所以,欧元所表示的经济大概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6%。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3:55
啰啰嗦嗦说那么多什么意思呢?瞧瞧这美元,我们再从境外来看看我们的人民币,这里可是大有文章的哟。美国国内的 CPI 我们按 2%计算,换句话说以美国国内的物价为参考,美元每年贬值的幅度是 2%,换句话说,美元缩水了。如果美国的经济不增长,则美国国内的美元购买力将损失 0.3 万亿美元;但由于美元表述的全球经济却占 65%,于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元购买力将损失 0.78 万亿美元,其中 0.3 万亿美元来自于美国国内,那另外 0.48 万亿美元就来自于国外。由于我们假设的是经济零增长,那么其他国家损失的 0.48 万亿美元跑哪去了呢?由于是肉烂在锅里,所以别人亏了美国是一定赚了,这就是最简单的平衡的常识。毫无疑问,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有限贬值来支撑起经济。回到刚才的数据,如果美国国内的 CPI 为 2%,美元就会为美国赚回 0.48 万亿美元,我们在把它除以美国的 GDP,结果美国经济反而表面增长了 3.2%,扣除通货膨胀率,美国的实际增长 1.2%!看看吧,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它的霸权地位厉不厉害?所以,历届美国政府的内心世界都是希望一个强势的美元的。因为强大的美元稍稍贬贬值是反而能赚大钱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4:13回过来我们在看看人民币,原来中国的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8%,但自觉不自觉的已经把其中的 6%交给了美元,自己只剩下了那可怜的 2%了。当美元贬值的时候,谁吃亏呢?显然是中国,显然是中国的经济,显然是中国的广大的平民百姓,哈哈,吃多少亏呢?我们还是用美国国内的 CPI为 2%计算,我们每年净输出大约 720 亿美元,而且在美国人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即不领情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奉献给人家美国的。
现在故事有了新的情节,美国人要反其道而行之,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这里面到底隐含着什么真实的动机呢?因为美国人想通过美元来榨取世界经济的血汗,理论上,是美元越强势越好啊,怎么偏偏要对人民币示弱呢?显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其他的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国内就业!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4:24
于是逻辑是非常清晰的,美国人在长期上必须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但美国人也非常清醒,在短期或者是对某一个国家的货币美元完全可以采取弱势以取得它的战役效果,其目标也是短期的,比如说恢复美国的就业,即美国的非农就业。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5:03
%2009 年,以美国商业部的数据为准,美对中国出口695.8 亿美元,美从中国进口 2964.0 亿美元。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 2268.3 亿美元,当然中国政府不承认这个数据,说美国政府多算了,把一部分属于香港的澳门的也算进去了,所以强烈呼吁在减掉 600 亿美元,哈哈,即使这样,也还有近 1700 亿美元哟。于中美贸易总额 3659.8 亿美元比占了 46%,注意!仅贸易顺差就占了贸易总额的 46%,多么可观的数字,多么不平衡的数字,中国的经济真强大了这种地步,强大的美国没有什么东西卖给中国,而发展中的中国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商品可以卖给美国,这样才能形成如此强大的贸易优势,笔者完全不信!另外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中 10%的贸易顺差就可以视为贸易很不平衡了,那就意味着顺差国的出口占总额的 55%,顺差国的进口占 45%,其贸易优势就已经十分明显了,就已经构成严重的贸易摩擦了,而中美之间保守的说法是 46%,而美国人自己的说法则是 62%,我想这个数据是不会使美国国会两院在贸易里心平气和的!而且这种局面远远超过了一个两个甚至三个 18 个月了,哈哈,美国人的忍耐力在贸易角度讲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还是不错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5:18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真的是那么抢手吗?我想每个中国人自己心里都是明镜的,这里面有个杜撰的概念,同时也是被很多中国人津津乐道之的,那就是“物美价廉”!从来就没有物美价廉,好东西凭什么要便宜,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便宜的东西就绝对不是好东西。这个说法只是常识,最基本的常识,比如说,一个房子估价为 40 万元,卖主会为了所谓的物美价廉 30 万元就卖掉?而来个沽名钓誉?事实上卖主不开价41万42万就不错了。中国的GDP占世界的8%,而我们的贸易总额却占世界的 15%(这个数字比较乱,笔者好不容易查出来的),这个数字说明中国贸易是有优势的,那么优势在哪里,全世界都会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优势一,中国加入了 WTO;优势二,人民币被普遍的低估。
前者经过一个恢复期,应该跟它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换句话说,中国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0%左右,就可以视为大致平衡了。而事实远非如此,这 5%以上的超额对世界贸易平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理解为鸡犬不宁,5%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5:28
如果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单纯的可以用货币来解决,也许就没有这么多冲突了,这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一方面拼命的从美国人那里赚取美元,同时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些顺差美元在重新流回美国,以安慰美国人,安慰美国的金融系统,甚至可以说安慰华尔街!但安慰不了美国的就业,这对美国人的中期选举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同时也是美国两党都不敢回避的问题,哈哈,美国的非农就业率可是“天”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5:44这样,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会这样理解,中国人获得了贸易优势,导致了向美国“倾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了在这些低档次的领域的就业机会,转弯抹角的被中国人抢走了。这就是美国人的理解,是美国国会的理解,是美国的政治共识,他们早就有这个共识,但美国政府一直在很有耐心的忍耐着。说到这里我得提醒一下读者,我们是从国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来看美元,请不要无理的愤青,那些夹杂着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人请不要在我的帖子里闹事!好了笔者接着说,美国人的共识在哪里呢?人民币通过贸易优势抢了美国人的饭碗,这个贸易优势说穿了就是对人民币——低估,低估了多少呢?还是美国人的共识,至少 20%,中国人抢了多少美国人的饭碗呢?还是美国人的共识,至少 300 万个(美国目前的失业率为 9.6%,即大约有 1300 万个美国人在忍受着失业的煎熬,而美国在比较滋润的岁月,失业率在5%以下,于是美国人需要多创造 600 万个就业机会,哈哈,显然打败了中国的贸易,就可以抢回其中的一半,多么诱人的数据啊),现在一切都在等待,等待着美国国会为解决这个困境所寻找到的智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5:59
另外需要强调一下,2009 年美国的全部贸易逆差只有3374 亿美元,而美国人认为对中国人的贸易逆差是 2268 亿美元,占全部逆差的 67%,如果你是美国国会一员面临这个空前的局面,想恢复贸易平衡,是先对中国人出手呢?还是要对其他任何一个相对于来说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出手呢?注意,从美国的角度看,其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包括欧盟包括日本包括印度包括了所有,加在一起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美国人会怎么想呢?心平气和?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6:21
看来美国人要铁了心了,通过立法来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这话是不能明讲的,怎么办呢?于是美国要立法,设立一些条条框框,来看看某些国家的货币——当然是中国的人民币,是不是被操纵了,操纵这个词多好啊,我也没说非要你人民币贬值,也没有说让你人民币升值啊,你找不到我的破绽。但这里的逻辑是你要是操纵了货币,造成了对我美国的伤害我美国人可就不惯着你,我要惩罚你,惩罚的方式我也不会骂你我也不会打你,我只是让你向我美国出口受到严厉的惩罚——加收惩罚性关税。整个程序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可是,如果惩罚的对象真就落在人民币头上换句话说,惩罚到中国的对美贸易上,中国是真吃不消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6:35
我们现在回到中国国内来看所谓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但从就业这个角度讲,中国人最保守的估计也相当于从美国人那里抢到了 100 万个美国人饭碗,注意,中国的劳动力是廉价的,非常的廉价,廉价到这些劳动力只生活在生存的边缘状态,那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承认从美国那里抢到了至少 100万个美国人的饭碗,现在把它拿到中国国内换算成廉价的中国人的劳动力的饭碗,那至少是 2000 万个啊!如果人民币非要被迫升值 20%,那就意味着那 100 万个抢到手的美国人的饭碗就要拱手交出去。那么,就至少有 2000 万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要失去他们的饭碗,这还不考虑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恐怕更可怕。
笔者昨天即 9 月 24 日在哈尔滨城里游荡了一下,突然发现出租车遍地是空车了,似乎不敢蛮横的拒载和合乘了,城市公交车也不那么拥挤了,似乎很多人都突然蒸发了,去哪了?啊,原来这些人大部分离开了哈市去附近的县城甚至农村去过中秋节了,当然,离开城市的大部分人对哈尔滨本地人来说是外地人,他们暂时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回家团聚,可是当那 2000 万劳动力大失业的局面出现时,其中的绝大部分恐怕不是三天五天的离开这个城市了,如果是半年一年甚至更多,那时,我们现在喧嚣的拥挤的令人烦躁的大都市会突然宁静下来,会突然空空荡荡,会突然的进入一种可怕的迷失的状态,谁还会租房子,超市里还有多少人头攒动,火车还有多少人坐,饭店和 KTV 包房里还有多少 80 后年轻人的笑语呢?我想如果出现了这种局面,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中国人会先感到一种轻松然后就是可怕的万劫不复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6:50
笔者的意思是,如果人民币快速的升值 20%,就会导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萎缩的,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的越厉害最终的结果却是使我们中国的 GDP 真正的含金量由目前占世界的 8%降到 7%甚至 6%,那样美元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这回美元给美国人带回去的是他们目前梦寐以求的东西——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真心真意的容忍美元对人民币采取弱势,所以美国人的骨子里逼人民币升值只是暂时的,技术性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建立所谓的中美贸易平衡,美国人为了这个双边贸易,也要在别的地方付出代价,那就是欧元和日元。刚才说过,美元表述的世界经济占到世界经济的 65%,而欧元的表述只占 26%。但另外一组数据十分令人耐人寻味,那就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 25%,而欧元区 20 几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却相当于占了世界经济的 28%。所以这里明显出现一个不平衡,如果美元一味的弱势下去,是绝对不会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的,笔者必须强调,对美国人而言美国的战略利益是不可动摇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7:26
我们用一个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美元弱势,导致了美元由占 65%退到 58%在世界经济表述中让出了 7 个百分点,而这 7 个百分点中如果有 6 个百分点被欧元拿到,那么此时用欧元所表述的世界经济就占到了 32%,哈哈,欧元也可以喝全世界人民经济的血了,那么这是时欧元对美元的比例就会从目前的 1.30:1 狂涨到 1.79:1,这样才能维持那个所谓的欧元占 32%,美元占 58%的货币经济局面,美国人能干吗?欧元区的国家能做到吗?要知道欧元对美元的比率在 1.50:1 时欧洲的贸易就一塌糊涂了,所以世界上目前不会有第二个货币有任何可能性去大规模的排挤美元,换句话说美元表述的世界经济很难跌到 60%以下,欧元不会有那么大的野心,现在的欧元甚至想维持住自己目前的比例就很满意了,那么日元呢?嘿嘿,也基本靠美元发行,能洋气到哪呢?英镑澳元加元瑞郎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微不足道啊,所以,现在逻辑很清晰了,如果所有这些主要货币联合在一起去攻击人民币,人民币有招架之功吗?或者说人民币拿什么手段去抗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联合进攻呢?笔者再一次强调我们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看待美元和人民币的斗争,请无理取闹的愤青远离我的帖子。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7:28现在我们来换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因为以前的角度是站在国内,而现在我们要跑到国外来重新审视人民币,那就必须知道人民币是怎么发行的?凭什么发行?它的发行数量有什么依据?
人民币没有自己货币发行的白皮书。所以,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发行或者说是基础货币的发行,是凭着两个基础的。
其一,是美元(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外汇);其二,是国债。
通过美元的所谓强制结汇制度来发行人民币。其含义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某个机构(现在是所谓的国家外汇交易市场),变向强制性的每买入 1 美元就支付 6.8 元人民币,这6.8 元人民币就是人民币的基础货币。第二种方式,国家每发行 1 元人民币的国债它会迅速通过财政手段流入我们的经济体系,所以这 1 元国债也马上就变成了基础货币。
于是,很复杂的人民币发行问题,现在我们用很简单的表达方式加以说明,即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存量应该是人民币外汇占款的总量加上国债发行的总量,虽然这种说明方式于理论上有一点误差,但不碍事。
按照第一种方式发行的人民币存量有多少呢?首先,国家外汇储备目前可以按 2.45 万亿美元计算,但这不是强制结汇的总量,我们还有一个外汇头寸,虽没有准确数字,但目前应该是 3.67 万亿美元,比外汇储备多出 1.22 万亿美元显然属于国企啊,央企啊,商业银行的存款啊等等。于是,按照第一种方式发行的基础货币存量至少为 25.1 万元人民币。
那么按照第二种人民币发行的存量是多少呢?我们现有的比较混乱的官方数字是约 8 万亿元的国债总额。但这个数据包不包括国家代替地方发行的 0.2 万亿元的地方债,另外这个数据本身就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笔者还是认为中国的国债余额就是 8 万亿元人民币。
基础货币中我们看不见这两种发行方式的区别,所以,整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总投放量约为 33 万亿元,其中,以外汇为表述方式换句话说,是以外汇信用为支撑的人民币发行存量占 76%。
由于各国的货币是用来表述各国经济的。那么中国的经济是用 GDP 来表示其总量的,那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了,2009年中国的 GDP 总量为 33.5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的 76%实际上是用美元来表述的,而另外的 24%才是真正的用人民币自己来表述的。
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说是特例吗?不,其实只要是把自己的货币挂靠美元的国家其经济都是和中国类似这种表述方式。比如拿日本为例,虽然日元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日元在美元指数中还占有那么一点份额还有那么一点发言权,但实际上日元仍然是依靠美元和国债来共同发行的,只不过比例和中国人民币的比例有些差距而已。甚至欧元都不是一个完全自主的货币,在欧元的成员国内部也有非常清晰的美元的影子。
好了,我们来观察这样几个数据,全球的 GDP 我们按 60万亿美元计算,美国的 GDP 我们按 15 万亿美元计算(2009年实际数据为14.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我们按4.8万亿美元计算(2009 年官方数据为 4.91 万亿美元),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25%,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8%,但中国的经济用人民币表述的只占全部总量的2%,而另外的 6%实际上是交给美元去表述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元很强大,美元也很霸道。因为全世界的经济实际上用美元来表述的至少占 65%,因为其他国家包括像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等都要让出一部分自己货币对经济的表述权,甚至欧元也要让出一些,所以,欧元所表示的经济大概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6%。
啰啰嗦嗦说那么多什么意思呢?瞧瞧这美元,我们再从境外来看看我们的人民币,这里可是大有文章的哟。美国国内的 CPI 我们按 2%计算,换句话说以美国国内的物价为参考,美元每年贬值的幅度是 2%,换句话说,美元缩水了。如果美国的经济不增长,则美国国内的美元购买力将损失 0.3 万亿美元;但由于美元表述的全球经济却占 65%,于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元购买力将损失 0.78 万亿美元,其中 0.3 万亿美元来自于美国国内,那另外 0.48 万亿美元就来自于国外。由于我们假设的是经济零增长,那么其他国家损失的 0.48 万亿美元跑哪去了呢?由于是肉滥在锅里,所以别人亏了美国是一定赚了,这就是最简单的平衡的常识。毫无疑问,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有限贬值来支撑起经济。回到刚才的数据,如果美国国内的 CPI 为 2%,美元就会为美国赚回 0.48 万亿美元,我们在把它除以美国的 GDP,结果美国经济反而表面增长了 3.2%,扣除通货膨胀率,美国的实际增长 1.2%!看看吧,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它的霸权地位厉不厉害?所以,历届美国政府的内心世界都是希望一个强势的美元的。因为强大的美元稍稍贬贬值是反而能赚大钱的。
回过来我们在看看人民币,原来中国的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8%,但自觉不自觉的已经把其中的 6%交给了美元,自己只剩下了那可怜的 2%了。当美元贬值的时候,谁吃亏呢?显然是中国,显然是中国的经济,显然是中国的广大的平民百姓,哈哈,吃多少亏呢?我们还是用美国国内的 CPI为 2%计算,我们每年净输出大约 720 亿美元,而且在美国人好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即不领情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奉献给人家美国的。
现在故事有了新的情节,美国人要反其道而行之,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这里面到底隐含着什么真实的动机呢?因为美国人想通过美元来榨取世界经济的血汗,理论上,是美元越强势越好啊,怎么偏偏要对人民币示弱呢?显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其他的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国内就业!
于是逻辑是非常清晰的,美国人在长期上必须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但美国人也非常清醒,在短期或者是对某一个国家的货币美元完全可以采取弱势以取得它的战役效果,其目标也是短期的,比如说恢复美国的就业,即美国的非农就业。
2009 年,以美国商业部的数据为准,美对中国出口 695.8亿美元,美从中国进口 2964.0 亿美元,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 2268.3 亿美元,当然中国政府不承认这个数据,说美国政府多算了,把一部分属于香港的澳门的也算进去了,所以强烈呼吁在减掉 600 亿美元,哈哈,即使这样,也还有近1700 亿美元哟,于中美贸易总额 3659.8 亿美元比占了 46%,注意!仅贸易顺差就占了贸易总额的 46%,多么可观的数字,多么不平衡的数字,中国的经济真强大了这种地步,强大的美国没有什么东西卖给你,而发展中的中国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商品可以卖给美国,这样才能形成如此强大的贸易优势,笔者完全不信!另外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中 10%的贸易顺差就可以视为贸易很不平衡了,那就意味着顺差国的出口占总额的 55%,顺差国的进口占 45%,其贸易优势就已经十分明显了,就已经构成严重的贸易摩擦了,而中美之间保守的说法是 46%,而美国人自己的说法则是 62%,我想这个数据是不会使美国国会两院在贸易里心平气和的!而且这种局面远远超过了一个两个甚至三个 18 个月,哈哈,美国人的忍耐力在贸易角度讲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还是不错的。
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真的是那么抢手吗?我想每个中国人自己心里都是明镜的,这里面有个杜撰的概念,同时也是被很多中国人津津乐道之的,那就是“物美价廉”!从来就没有物美价廉,好东西凭什么要便宜,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便宜的东西就绝对不是好东西。这个说法只是常识,最基本的常识,比如说,一个房子估价为 40 万元,卖主会为了所谓的物美价廉 30 万元就卖掉?而来个沽名钓誉?事实上卖主不开价41万42万就不错了。中国的GDP占世界的8%,而我们的贸易总额却占世界的 15%(这个数字比较乱,笔者好不容易查出来的),这个数字说明中国贸易是有优势的,那么优势在哪里,全世界都会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优势一,中国加入了 WTO;优势二,人民币被普遍的低估。
前者经过一个恢复期,应该跟它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换句话说,中国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0%左右,就可以视为大致平衡了。而事实远非如此,这 5%以上的超额对世界贸易平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理解为鸡犬不宁,5%啊!
如果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单纯的可以用货币来解决,也许就没有这么多冲突了,这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一方面拼命的从美国人那里赚取美元,同时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些顺差美元在重新流回美国,以安慰美国人,安慰美国的金融系统,甚至可以说安慰华尔街!但安慰不了美国的就业,这对美国人的中期选举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同时也是美国两党都不敢回避的问题,哈哈,美国的非农就业率可是“天”啊!这样,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会这样理解,中国人获得了贸易优势,导致了向美国“倾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了在这些低档次的领域的就业机会,转弯抹角的被中国人抢走了。这就是美国人的理解,是美国国会的理解,是美国的政治共识,他们早就有这个共识,但美国政府一直在很有耐心的忍耐着。说到这里我得提醒一下读者,我们是从国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来看美元,请不要无理的愤青,那些夹杂着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人请不要在我的帖子里闹事!好了笔者接着说,美国人的共识在哪里呢?人民币通过贸易优势抢了美国人的饭碗,这个贸易优势说穿了就是对人民币——低估,低估了多少呢?还是美国人的共识,至少 20%,中国人抢了多少美国人的饭碗呢?还是美国人的共识,至少 300 万个(美国目前的失业率为 9.6%,即大约有 1300 万个美国人在忍受着失业的煎熬,而美国在比较滋润的岁月,失业率在5%以下,于是美国人需要多创造 600 万个就业机会,哈哈,显然打败了中国的贸易,就可以抢回其中的一半,多么诱人的数据啊),现在一切都在等待,等待着美国国会为解决这个困境所寻找到的智慧。
另外需要强调一下,2009 年美国的全部贸易逆差只有3374 亿美元,而美国人认为对中国人的贸易逆差是 2268 亿美元,占全部逆差的 67%,如果你是美国国会一员面临这个空前的局面,想恢复贸易平衡,是先对中国人出手呢?还是要对其他任何一个相对于来说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出手呢?注意,从美国的角度看,其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包括欧盟包括日本包括印度包括了所有,加在一起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美国人会怎么想呢?心平气和?
看来美国人要铁了心了,通过立法来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这话是不能明讲的,怎么办呢?于是美国要立法,设立一些条条框框,来看看某些国家的货币——当然是中国的人民币,是不是被操纵了,操纵这个词多好啊,我也没说非要你人民币贬值,也没有说让你人民币升值啊,你找不到我的破绽。但这里的逻辑是你要是操纵了货币,造成了对我美国的伤害我美国人可就不惯着你,我要惩罚你,惩罚的方式我也不会骂你我也不会打你,我只是让你向我美国出口受到严厉的惩罚——加收惩罚性关税。整个程序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可是,如果惩罚的对象真就落在人民币头上换句话说,惩罚到中国的对美贸易上,中国是真吃不消的!
我们现在回到中国国内来看所谓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但从就业这个角度讲,中国人最保守的估计也相当于从美国人那里抢到了 100 万个美国人饭碗,注意,中国的劳动力是廉价的,非常的廉价,廉价到这些劳动力只生活在生存的边缘状态,那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承认从美国那里抢到了至少 100万个美国人的饭碗,现在把它拿到中国国内换算成廉价的中国人的劳动力的饭碗,那至少是 2000 万个啊!如果人民币非要被迫升值 20%,那就意味着那 100 万个抢到手的美国人的饭碗就要拱手交出去。那么,就至少有 2000 万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要失去他们的饭碗,这还不考虑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恐怕更可怕。
笔者昨天即 9 月 24 日在哈尔滨城里游荡了一下,突然发现出租车遍地是空车了,似乎不敢蛮横的拒载和合乘了,城市公交车也不那么拥挤了,似乎很多人都突然蒸发了,去哪了?啊,原来这些人大部分离开了哈市去附近的县城甚至农村去过中秋节了,当然,离开城市的大部分人对哈尔滨本地人来说是外地人,他们暂时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回家团聚,可是当那 2000 万劳动力大失业的局面出现时,其中的绝大部分恐怕不是三天五天的离开这个城市了,如果是半年一年甚至更多,那时,我们现在喧嚣的拥挤的令人烦躁的大都市会突然宁静下来,会突然空空荡荡,会突然的进入一种可怕的迷失的状态,谁还会租房子,超市里还有多少人头攒动,火车还有多少人坐,饭店和 KTV 包房里还有多少 80 后年轻人的笑语呢?我想如果出现了这种局面,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中国人会先感到一种轻松然后就是可怕的万劫不复啊!
笔者的意思是,如果人民币快速的升值 20%,就会导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萎缩的,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的越厉害最终的结果却是使我们中国的 GDP 真正的含金量由目前占世界的 8%降到 7%甚至 6%,那样美元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这回美元给美国人带回去的是他们目前梦寐以求的东西——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真心真意的容忍美元对人民币采取弱势,所以美国人的骨子里逼人民币升值只是暂时的,技术性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建立所谓的中美贸易平衡,美国人为了这个双边贸易,也要在别的地方付出代价,那就是欧元和日元。刚才说过,美元表述的世界经济占到世界经济的 65%,而欧元的表述只占 26%。但另外一组数据十分令人耐人寻味,那就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 25%,而欧元区 20 几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却相当于占了世界经济的 28%。所以这里明显出现一个不平衡,如果美元一味的弱势下去,是绝对不会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的,笔者必须强调,对美国人而言美国的战略利益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用一个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美元弱势,导致了美元由占 65%退到 58%在世界经济表述中让出了 7 个百分点,而这 7 个百分点中如果有 6 个百分点被欧元拿到,那么此时用欧元所表述的世界经济就占到了 32%,哈哈,欧元也可以喝全世界人民经济的血了,那么这是时欧元对美元的比例就会从目前的 1.30:1 狂涨到 1.79:1,这样才能维持那个所谓的欧元占 32%,美元占 58%的货币经济局面,美国人能干吗?欧元区的国家能做到吗?要知道欧元对美元的比率在 1.50:1 时欧洲的贸易就一塌糊涂了,所以世界上目前不会有第二个货币有任何可能性去大规模的排挤美元,换句话说美元表述的世界经济很难跌到 60%以下,欧元不会有那么大的野心,现在的欧元甚至想维持住自己目前的比例就很满意了,那么日元呢?嘿嘿,也基本靠美元发行,能洋气到哪呢?英镑澳元加元瑞郎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微不足道啊,所以,现在逻辑很清晰了,如果所有这些主要货币联合在一起去攻击人民币,人民币有招架之功吗?或者说人民币拿什么手段去抗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联合进攻呢?笔者再一次强调我们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看待美元和人民币的斗争,请无理取闹的愤青远离我的帖子。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7:33大家共享,大家共勉,捂住我们的口袋,明天再咀嚼!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7:54作者:有一说一 0112 回复日期:2010-09-25 17:41:21
-------------------
明天回复你的四个问题,哈哈,你的问题都很“锋利”啊!文员下班了,没法呀,写字板对我的潦草不太识别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18:04
d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21:00
顶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21:10
作者:roc1220 回复日期:2010-09-25 20:30:11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共识了,那么对楼市的影响,下面两种逻辑1,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加剧->泡沫继续->楼市依旧向上
2,人民币升值->外贸受阻->产品内销->压缩楼市释放内需
楼主怎么看?
-----------------------------
笔者认为,这个话题相当大,需数万字才能说个轮廓啊。
但对于楼价,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应该不如人民币加息的影响大!如果升值,有一个时间传导过程;如果大幅加息,则立竿见影!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21:29作者:有一说一 0112 回复日期:2010-09-25 21:12:02斑竹又删我贴了,哈哈。又说到痛处了,楼主玩阴的。
莫不是我引用了秀秀的那句:unrest!
------------------------- 如果版主真的删你的帖子,笔者的理解是:不要跑题太远,否则会歪楼,导致点击率下降,影响经济论坛的排名!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22:43作者:蛋疼的超级赛亚人回复日期:2010-09-2521:52:27
为什莫楼主能发恁末长的段子?分多的好处?
----------------------------------------------
笔者是晚上像幽灵似地打腹稿,需三五个小时甚至更多。
然后回笼睡觉!
然后十点到单位,向秘书口述,大约每小时 1500 字,约四五段。
接着秘书再把草稿发回我的电脑,我用 10 分钟修改,再返回秘书的电脑,她每 10 至 15 分钟回复一段,可持续一个多小时。
笔者可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别的工作。或继续写。
有时忙,不审稿,错别字就多。有事就走,帖子就扔在那了。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5 22:59
今天的内容 6000 多字,写稿用了四个小时。之间秘书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吃 20 分钟的饭,五点下班走人,唉,女人嘛。
女人前脚走,笔者的电脑就死机了,折腾了半天,六点了才把后面的帖子发出去,呵呵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6 09:15昨天我们站在了中国的境外,尤其是站在美国土地上,审视了人民币和美元的关系,顺便还提到了欧元和日元,我们今天接着来咀嚼人民币,首先需要回答一个网友提出的问题。
昨天的内容里笔者多次强调“美国的国内 CPI 按 2%计算”,事实上,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被控制的非常好,最近两年,经常在 2%以下。而美国国外的美元我们把它称为境外美元吧,这境外美元的通货膨胀率很高。就拿中国来说,如果你用 10万美元到北京在 2005 年买了一套 83 万元人民币的房子,那么到 2009 年底这样的房子已经涨价到至少 200 万元人民币了,换句话说,你得需要支付 29.3 万美元了,显然在中国境外美元贬值的是非常快的。当然,体现在大宗农产品、矿产品、石油、天然气等,用所谓的境外美元计价的,都大幅度涨价了,换句话说,境外美元贬值的速度很快。这从一个侧面反而说明了美元的强大,也说明了美元的霸道,也说明了美元的富有侵略性。同样一个美元在美国境内花它很坚挺,同样一个美元拿到美国境外花却很虚弱。其原因就是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的货币政策使美元的泡沫(泛滥的流动性)被挤到了其他国家,这种转嫁危机的能力充分证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高明之处。令人叹为观止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6 09:44
美元转嫁危机的手段非常简单,不仅公开而且透明。这需要在美元的发行上找到答案,美元是怎么发行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依靠美国的国债,这样虽然美元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看起来像是往美元里注水,但其实不然。从 07 年到09 年底美国国债(对外)由 3.6 万亿增加到 4.5 万亿美元,增加这 0.9 万亿美元基本由中日英俄等吃掉。所以,美国的泡沫已经转嫁给这些国家了,这些美元很难在回到美国本土去兴风作浪了。
显而易见,中国接受了许多这种境外美元的泡沫,我们的专家学者把它们称作输入型通货膨胀,嘿嘿,是人民币自愿的,因为你的发行就依仗着人家境外美元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6 10:01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上来吧,相对于美元而言,人民币有两个选择。第一,人民币不升值,那么出口贸易可能就要受到美国的惩罚性关税的“伺候”,可能要对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第二,人民币升值,还得快速升到位,同样要打击中国的出口贸易。这样,似乎人民币横着竖着都无从选择,中国的出口贸易横着竖着都要受到打击,最后中国的就业也要受到冲击。真是这样吗?笔者认为,完全不是!
首先,人民币可以对美元升值,但也可以对欧元和日元
贬值啊。
其次,即使是美国对中国挥舞起贸易制裁的大棒,时间还是有利于中国。因为整个程序上从国会到美国总统再到具体操作,再传递到中国产生国内影响至少半年,甚至一年两年以上,何必那么急躁。中国可以从容布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6 10:24但出口贸易受到打击就影响就业,这完全是个伪命题。
以 2009 年为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达到 2.1 万亿美元,而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只有 3660 亿美元,后者只占前者的不到 18%,而且,中美真打贸易战也不至于使中美贸易萎缩为零啊。所以,即使两年后由于美国的贸易壁垒导致对美出口大大萎缩,笔者认为,即使最不乐观的估计其影响也不会超过 1/10,对中国出口贸易所拉动的就业而言,1/10 的影响应该是微不足道的吧,但怎么就会在中国官方那里产生那么大的恐慌呢?这里面的隐衷我们以后再去分析。
作者: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9-26 10:37前面说到,人民币可以在美元和欧元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又对欧元贬值,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缓解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压力。但这需要技巧,这需要攻击欧元的弱点,中国有这样的准备吗?我们的外汇储备中有足够的可流动的美元去完成这项操作吗?中国有担当此重任的操盘手吗?笔者认为,没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