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论述:七:负利率与市场的逻辑,七评货币调控与扭曲,通货膨胀与房价2011-01-29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556122.shtml

##############################

B 股数据,是经过别人提醒,是从别人那里看来的。

1997 年 10 月:月跌幅 16.14%。

亚洲金融危机始于7月,但是高潮在1997年10月,韩国韩币对美元从1997年10月再也撑不住了,2,3个月内贬值38%左右,房价大跌,白领流浪街头,对于韩国人来说,一切来得太突然。他们在 1996年,才加入 OECD 这个发达国家俱乐部。

2001 年 7 月:B 股月跌幅 24.15%。

2001 年 7 月,中国股市泡沫从 60 倍市盈率的高处跌落,从此进入3,4 年的去泡沫过程,大致经历的 4 波大的反弹,最后一波反弹是2004 年的 914 行情。

Sornette 在 2003 年底分析认为,中国人保值只有两个去处,股市,或者楼市,(银行存款利率太低,无法作为理财或者保值手段),他认为 2003 年底,中国股市的去泡沫过程结束,马上迎来上涨。同一文章中,他认为 2002 到 2003 年房价上涨,才是泡沫化的第一季度,更疯狂的上涨在后面,泡沫初步估计要到 2008.80 才破。

2008年1月:B股月跌幅17.33%。

虽然A股的顶峰在2007年10月,但是正式被确认掉头,我认为还是在 2008 年 1 月。

A 股从此从 70 倍市盈率下跌,开始 3,4 年的去泡沫过程,一共也应该也有 3,4 波的大反弹。

Sornette 在 2007 年 9 月的香港对冲基金交流会上认为,香港红筹股的泡沫顶峰,在 2008 年 1 月。当时的主流是:奥运会前,不会大跌。

2011年6月10日.短短的两天跌幅达到16%。

2011.45,是2011年6月13日。黄金可能见2011年年内双顶,美元可能见 2011 年年内双底。

2008.3.17 附近,豆油,石油大跌,后来迎来了一波 3,4 个月的上涨。

不知道中国专家怎么如此确信,中国通货膨胀就是 2011 年 6月见顶。

粮食和石油,2011 年 6 月到 10 月,维持高位,甚至大涨的概率不小。商品市场,总是在确认经济衰退,需求大幅下降后,才最后下跌的。70 年底更恐怖,经济衰退了,商品价格还是维持高位。从波浪分析看,通货膨胀,商品价格,还缺乏一段疯狂的行情。黄金过去两年的历史也表明,商品市场,特别是供应偏紧的商品的价格顶峰,比黄金迟 4 个月左右。

众口一词,确认 2011 年 6 月的通货膨胀顶峰,很搞笑。不过不奇怪,他们在2010年上半年,也认为通货膨胀在2010年6月到达顶峰。

#################################

5 月全国财政收入 1.06 万亿企业所得税同比增 54%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6月10日15:18财政部网站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5 月份,全国财政收入 10612.26 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 2694.6亿元,增长 34%。其中,中央本级收入 6186.38 亿元,同比增长 30.3%;地方本级收入 4425.88 亿元,同比增长 39.7%。本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受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带动外,主要是由于 5 月份为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集中入库期,因上年企业效益较好,相应带动今年 5 月份汇算清缴的上年企业所得税入库增加。

5 月份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国内增值税 1952.29 亿元,同比增长14.6%;国内消费税 562 亿元,同比增长 17.9%;营业税 962.07 亿元,同比增长 17.2%;企业所得税 3331.32 亿元,同比增长 54.2%,主要是汇算清缴收入较多;个人所得税 502.06 亿元,同比增长 33.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1173.04 亿元,同比增长 28.8%,主要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进口额增加等因素影响;关税 215.78 亿元,同比增长 20.5%;车辆购置税 172.13 亿元,同比增长 17.9%;出口退税 677.15 亿元,同比增长 20.6%,相应冲减财政收入。

#####################################

油价过百与 6 个月后的百股跌停2008年3月17日附近,美元指数跌至历史低点70.68时,油价接近110美元每桶后,大跌到100美元左右,然后再大涨到140多美元。沪指才从 6124 点的顶峰跌到 3820 点左右,此后美元指数一路上涨,沪指跌了再跌。2008年10月27日,近800多股票跌幅超9%,第 2 天,大盘跌到了 1664 点。

2008年3月17日,黄金涨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1033美元/盎司,随后黄金开始了持续 7 个月的下跌,跌到 730 美元左右(短期跌到过681美元)。石油与黄金价格在2008年3月17日附近结束了蜜月期。中国房地产降价潮3个月后来临。2008年3月17日,豆油跌停,其他几个商品也短期见顶大跌。

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美元指数从89点跌到74点,沪指从2198点反弹至3000多点,其间还创出3478点的阶段高点。

2009年8月31日,近500只股票跌幅超9%。

2010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从74点上涨至88点,2010年5月,疯狂的五月,美元疯涨,2010年6月29日,近200只股票跌幅超过9%,大盘随后见底2319点。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2日,美元从88点附近,跌到72.68点左右,沪指从2319点涨上去了,多次轻吻 3000 点。

2011 年 5 月 2 日,本拉登死了,白银价格暴跌,真的是暴跌。

美元极可能已经见了2011年的底72.7点,黄金到达过1577美元。

油价从110多美元向下回调到100以下,然后重新站上100美元。2011下半年,令人遐想无限,会不会第四年出现百股单日跌幅超 9%?

难道市场大体走势,真的如此朴素简单? 2011 年下半年见分晓。

2010 年,大量专家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 2010 年 6 月见顶。见了 12 个月,还没有见顶。

2011 年,大量专家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 2011 年 6 月见顶,理由是 2010 年 789 月的价格基数高,真聪明啊,不愧为专家。我认为,通货膨胀即使见顶,也不会快速下降.粮价 2011 下半年是否泡沫化(几个月内涨 30%,50%),超出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我不相信2008年3月到10月,粮食需求有多么剧烈的变化。那主要看保值资金,投机资金(以及背后的人性)的疯狂程度。股市,债市上涨空间被限制后,哪怕很小一部分资金转入粮食,也会引起粮价大涨。

无论如何,粮价起码在 6 月到 7 月上旬,要经历下跌震荡,一是因为这是玉米大豆走势的惯例(如果价格已经非常高,则 6,7 月下调几率大),二是众所周知的量化宽松二期的结束。粮食是个种类,大米,小麦,玉米,大豆,豆油与豆粕的走势,都不一样。最看好的,自然是大豆,但是要等国内大量进口,以及 6 月底美国大豆播种完毕,还有量化宽松二期结束。

2011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加息 0.25,已经不太重要,一是加 0.25,实在力度太小,二是市场已经反映了加息 0.25 的预期。

2011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如果不加息,倒是非常非常重要。

期货市场将得到鼓舞,因为每两个月加息一次的惯例被打破,货币紧缩暂时因为害怕“经济下滑”而中断。所以,2011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不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加息 0.25。

维持负利率,在 2008 年,并没有阻止经济衰退的到来,因为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猛涨,其杀伤力,远远大于 0.25 的加息。剧烈的通货膨胀面前,没有两难。

##################################

W 兜底保险,与泡沫投机的“道德风险”,解铃还须系铃人很多人纳闷,2010 年底,限购的资金没有去股市。其实类似的事情,2001 年 6 月以后的股市“反泡沫”周期里,也发生过。简单说,房地产享受 W 兜底保险,“保证”价格不大幅下降,而股市没有 W 兜底保险,跌 70%都发生过。

下面 2003.12.5 的 Sornette 分析文章指出,因为中国居民投资渠道主要有三种,银行存款,买房,股票。存款利率太低的情况下,投资渠道基本就是房子和股票。但是中国股票在 2001 年 6 月,有个60 倍市盈率的大泡沫,这个泡沫的“反泡沫”或者说,去泡沫过程,需要 2 年半,到 2003 年底,三波下跌后才结束。(事后证明,Sornette这个估计可以说错了,三波下跌之后,还有第四波下跌,但是如果紧紧咬住价值投资的话,到 2006,2007 还是有巨额回报的)。

2008 年底,巨大的财政刺激,和货币超级大宽松,使得房地产急剧逆转,股指也涨了一倍。但是股票泡沫又破了。这个以后,买房保值,就占了上风。2008 年,二手房的卖出量,非常非常少,也就是说,2008 年在房地产上亏损的人,很少很少,熬过去,就是美好的春天。

2011 年,无法买房的资金,也没有去股市。因为房地产事关整个经济和地方财政。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

这是 W2008 年底,种下的“房地产价格兜底保险”,暗中保证买房不会巨亏,股价下跌 70%国家不管,但是房价下跌 20%,或者更多,市场认为 W 会救房地产。

这就是 W 兜底保险。

W 兜底保险,使得房地产投机资金肆无忌惮,胜似闲庭胜步。

最终,解铃还须系铃人。

######################################

2011 年 6 月开始,中国资产(股市楼市)价格的明斯基时刻我一直的观点就是,信贷环境先于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股市又比实体经济和楼市提前6到9个月,而CPI和猪肉价格,则是涨的时候是最后涨,跌的时候是最后跌。这可以通过数量统计进行实证分析来证明。

中国货币政策如果敢在 2011 第三季度疯狂放松,则中国将创造历史,即让2011年9月,10月的玉米价格超过4月份的高点。2011年4月初,玉米4月的现货价格,比2011年10月的期货价格高近20%,即价格倒挂。历史上,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倒挂后,一般从 4 月到 10 月,现货价格是下跌走势。最明显的莫过于 2008 年。而向下调整,则一般发生在 6 月和 7 月。货币政策再次过度放松,也不过是多撑一个季度,得不偿失。我认为货币政策第三季度方式的可能性,极小极小。“两难”也是要面子的;输给总经理,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明斯基时刻是指 Minsky(美国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时刻。他的观点主要是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这种投机资产促使放贷人尽快回收借出去的款项。

明斯基将该过程划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投资者们负担少量负债,偿还其资本与利息支出均无问题。

第二阶段,他们扩展其金融规模,以致只能负担利息支出。

第三阶段,即旁氏骗局,他们的债务水平要求不断有新傻子进来拉高资产价格,才能安然度日。

其实奥地利学派对于信贷周期的研究,更明晰。

中国“市场繁荣与衰退的转折点”就在 2011 年 6 月,但是房地产巨牛的能量,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垮的,还需要一个季度的酝酿。

中国经济这一轮库存周期(36 到 40 个月左右,我看大致是2009.3 - 2012.2,2012.3 之后存在政策变数,还不好说),其中股市的明斯基时刻是 2010.11.12,有人认为是高盛阴谋,事实上高善文的提醒电子邮件很可能比高盛还早(他是一大早发的电子邮件),我认为他们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认为风向变了,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者要控制通货膨胀了。当然了,很多股民认为他们比高盛,高善文更懂政治,还有不少永远牛市派,下跌了就开始骂人。

中国股市,其走势,再一次比实体经济和楼市,提前了 6 到 9 个月。

按 Sornette 对于泡沫的研究,转势,需要一定数量的抛售,显然,中国楼市从牛到熊的时刻靠近了,但是目前尚未发生集体抛售。2011年下半年,浙江还会爆出更多的民间借贷危机,或者说“非法集资”案。负利率啊,负利率,90 年代初负利率和投机热时期,也出现过大量“非法集资”案。

中国很大,发生一些民间借贷危机很正常,事实上,浙江过去 20年,每过 2,3 年就会发生旁氏骗局被发现的情况。关键是,民间借贷危机,是否会像瘟疫一样传染。2003 年的 SARS 死亡案例,就符合传染病的指数增长规律。

############################3

1788 年-2000 年世界经济危机历史简述

###最近5次世界经济危机的间隔,大致在8到9年:2008严重,2000轻微,1990-1991 严重,1980-1982 轻微,1974-1975 严重经济危机),一次大危机,间隔一次小危机。

中国经济,1973-1975,遭遇粮荒,北方 14 省缺粮,铁路运营不畅通,邓出马后,首先搞的是铁路秩序。

中国经济,1980-1982,也对 1978 小跃进后产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治理。小调整。

中国经济,1990-1991,对 1988 年物价闯关产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治理和调整。大调整。

中国经济,1998-2001,治理打击 90 年代经济过热,和国有企业改制产生的通货紧缩。

#######################1869-1873,是第一次世界性大萧条,以1873年9月(也是9 月)美国铁路投资公司的倒闭为高潮。

期间发生了 1871“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领导集体大部分成功逃亡到了比利时、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最后流放者和逃亡者于 1880 年获得了特赦。一些人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还很杰出,成为了巴黎市议员、代表或者参议员。

主张给予劳工福利的社会主义思潮,主张彻底消灭剥削的共产主义信仰,开始流行。1870 - 1930,近 60 年里,产生了第一国际(1864- 1876),第二国际(1889-1916,五一劳动节,8 小时工作制的来源),第三国际(1919.3-1943,即共产国际,1920 年 4 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受命组建中国共产党)。

劳工超过 60 年的和平和流血斗争后,以及经过两次经济大萧条(1873年9月前后,1929年10月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后,东方和西方终于建立的各种的劳工福利体系。

1930-1980,近50年,是世界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50年。

马克思的思想里,有德国的哲学思想,法国的平等与革命思想,还有英国的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的地租利润,被移植到了工业企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有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就是给纽约《New York Tribune》写文章,他提倡的同工同酬,给予妇女平等权利,保护妇女和童工,5 天工作制,给予普通人免费或者可负担的技术教育(是的,他特别提到了技术教育权利),都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实现。此外,除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大部分实现了全民医疗,欧洲大部分国家实现了近乎免费的大学教育。全民医疗,免费教育,廉租房,失业保障,社会养老金,残疾保障等,在发达国家全面实施。特别是平等与革命思想的输出地法国。很多原殖民地,1950 - 1970 年代,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政权,比如"大利比亚阿拉伯人民社会主义群众国",埃及曾经也要求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因为不够纯粹而被拒绝。

1980 - 2030,大致是全世界贫富差距扩大的 50 年。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将继续扩大,但是不可能以 1998 - 2008 的速度扩大。

美国的贫富差距 1970 年左右达到最小,此后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

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也会继续扩大,可以参考《世界是平的》。

世界在接下去的 10 几,20 几年,还将向资本方倾斜。朝鲜进二日,古巴卡斯特罗死掉后,搞改革开放的机率很大(事实上卡斯特罗的弟弟已经再搞改革了),他们改革开放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给个每月(50 斤大米 + 5 斤猪肉)的工资(也就是说每天工资一美元,每月30 美元,极端贫困的国家的工人,是没有休息日的),他们就非常愿意为国际市场打工。非常还有大量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还没有被开发。

2010 年附近,欧美在消减福利方面困难重重,发展中国家在提高福利方面脚步极其缓慢。这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无法完善福利建设,让本国生产的商品供本国人民消费,而不得不通过低估本币,来倾销到国际市场。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3 12:172011.45Mark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4 20:53 再提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总体打击效果,可能大于加息 0.25.提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保全自己,让别人代为流血的鸵鸟政策。

银行资金已经非常紧张,贷存比很高,再提存款准备金率,很多企业就拿不到贷款了。

要拿到贷款,就要么动用关系(有时候也要金钱大代价建立的关系),要么付出寻租者明里或者暗中索要的“租金”。

股市涨涨跌跌很正常。提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从 3 到 6 个月的中期看,对股市的伤害,大于加息 0.25.

##############2008 年负利率情况比 2011 年严重多了(官方 CPI 8%以上),经济在雷曼破产前就不行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4 20:59 房子买卖的大门除了“限购”,都是向众人敞开的。

现在成交量普遍比较小,而库存越来越高,有人买房正好可以提高成交量。

#####

一个大牛市,再多的人唱空都没用。

市场要下滑,再多人鼓励大家勇敢地往前冲,不停喊底,不停喊底下的底,都没用。

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1421:24赌2011年6月通货膨胀见顶的,过 2,3 个月就知道结局了。我认为够呛,2011 第三季度,通货膨胀至少还在高位,继续上升,甚至疯狂的可能性,也存在。

当羊群效应把粮食价格打到泡沫化的价格的时候,谁也阻止不住。

####评论 5 月 M2 增速仅 15.1%:“消除物价上涨中的货币因素”依旧是认真的15.1%的增速,在物价上涨速度近 8% - 10%的情况下,是非常紧的。(统计局的与去年同比涨 5.4%不可信,猪肉都涨了 50%以上了)。

15.1%的增速,也就 2004 年下半年到 2005 上半年,2008 年少量月份,才见到的。过去 10 年里,紧缩程度可以排很靠前了。看来最高管理层和整个社会对于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比 2008 年小很多。蒙,汕,塘等情况中,可见一斑。“消除物价上涨中的货币因素”依旧是认真的,当然很多人依旧认为他们很懂政治,就像“2008 年奥运前不会紧缩”不会紧缩,他们坚信 2011 下半年会宽松了。

从目前看,2011 下半年会倾向于适当放宽货币政策,使得全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 16%到 17%之间。

考虑到 2010 年各家银行的贷存比(贷款量/存款量)已经极高,15.1%的低增速,是非常要命的。这对股市楼市,都是不利消息(股市里炒短期的,如果提前知道或者预测到的,早跑了)。楼市还有库存剧增的压力。

外汇贷存比达 208%。外汇存款大概是 2200 亿美元左右,外汇贷款大概是 4500 亿美元左右。一个拥有如此多外汇储备,并且为购买外汇储备而印发人民币的国家,居然长期允许大量做空美元/人民币汇率。做空(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意思是,贷入美元 2000 亿美元,换成人民币 1.5 万亿,如果人民币一年内升值 6%左右,这笔贷款基本就是免费的(贷款利率为零)。这还不包括房地产企业等在海外发行的美元计价债券(债券利率高达 11% - 14%,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6%的话,他们的利率就不显得高了)。

##############################

5月M2增速创18个月低点货币政策并未放松http://www.sina.com.cn2011年06月13日16:08财经网【财经网专稿】记者廖宗魁自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间市场资金状况一度有些紧,5 月底的Shibor隔夜利率一度达到5%左右的水平,6月13日Shibor隔夜利率为 3.8%。

央行6月9日发行270亿元3月期央票和100亿元91天正回购,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 870 亿元,为连续第四周净投放,累计投放2940 亿元。在经济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的净投放似乎显示出货币政策一定的松动迹象。

但 5 月份货币供给和信贷数据显示,流动性依然很紧。5 月末,M2同比增长15.1%,比4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已经创下18个月的低点,已经靠近金融危机时(2008 年 11 月)的最低增速 14.8%。

同时,5月末,M1同比增速为12.7%,也比4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5516 亿元,同比少增 1005 亿元。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判断,“货币供给增速和信贷的继续下降,表明货币政策并未出现放松。在通胀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至少未来一个月内货币政策还会继续收紧。”交通银行(5.61,-0.01,-0.18%)宏观分析师鄂永健认为,6 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若新增外汇占款维持较高水平,准备金率可能再次上调 1 次,6、7 月份央行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6 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 6010 亿。

不过,宋宇认为,随着下半年通胀会有所缓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会下降,但即使如此,也不会出现像 2010 年下半年那样的总体放松。

##############################宏调权衡期货币信贷“双缓”再探政策底2011年06月14日01: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M2增速阶段性新低CPI仍高企,货币政策暂难放松

聂伟柱 汪时锋

中国经济再迎“数据周”,数字本身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

5 月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于今日出炉,或再创阶段性新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5 月末,M2(广义货币)15.1%的同比增速跌落两年多的新低。

事实上,央行数据显示,5 月货币信贷增速继续“双降”。

时值稳增长与抑通胀孰为重的宏观调控权衡期,从各方预期以及政策信号来看,货币政策尚未到放松之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认为,鉴于当前超过 70 万亿元的货币存量,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仍十分必要,稳健偏紧的政策力度将有利于结构调整。

当前是否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更倾向于用“温和放缓”来形容当前的中国经济。

在激辩“超调”的背景下,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应该继续保持稳健,不能轻易放松。

M1、M2 大降之辩昨日,央行公布 5 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5516亿元,同比少增 1005 亿元;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1.11 万亿元。

这意味着,5 月增量存贷比为 49.7%。这一数字比上月大幅降低169.3 个百分点。

“4 月股市行情较好,储蓄资金分流明显,而 5 月股市行情不好,情况逆转。此外,前几个月理财产品巨量发行的情况在 5 月也得以缓解。”中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温彬认为,上述原因导致了 5 月增量存贷比的下降。但他表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依然紧张。

国泰君安[99.28 0.00%]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在人民币融资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开始寻找外币途径融资,这也导致了外汇贷款的增加。

统计显示,5 月外币贷款增加 130 亿美元,同比多增 146 亿美元;外币存款增加11亿美元,同比多增50亿美元。截至5月末,外汇贷存比达 208%,较上月进一步提高。

和信贷一样,5 月的货币增速也在继续下滑。

当月末,M2 同比增长 15.1%,M1(狭义货币)同比增长 12.7%,二者分别比上年同期低 5.9 个百分点和 17.2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M2 增速已连续两个月低于 16%的预期目标。

记者梳理近几年数据发现,15.1%是自 2008 年 11 月(14.8%)以来的M2 增速新低。

这是不是一个足以引发担忧的信号?新华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表示,当前信贷、货币增速放缓是调控的结果,下一步宏观政策力度备受市场关注。

“M2 增速虽比去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属于调控的目标范围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指出,虽然决策层对广义货币余额的增长目标定为 16%左右,但增速在 14%至 15%这一区间也属正常的增长范围。

李迅雷则认为,由于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规模增大以及社会融资总量概念的使用,M2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已经失真。M1 则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的情况。

M1 增速的下降反应了企业活力下降。

结合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 5 月份进出口数据,当月出口增速降至20%以下,低于市场预期,凸显出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加的现状。

CPI 或再高企随着食品价格结束短期回落趋势,中国的 CPI 可能在 5 月份出现反弹。

由于假期因素,按照既定的发布计划,国家统计局将在今天上午发布 5 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的 CPI 走势受到关注。

4月CPI5.3%的涨幅比3月创下32个月高点的5.4%略有回落。

对于 5 月的 CPI 预测,5.4%~5.5%是已公布的市场报告中比较集中的预测区间。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学部委员张卓元近日更是预测,6 月 CPI 同比增速可能超过 6%。

引起 CPI 上涨的主要因素仍是食品,而这个趋势在上月月末农业部的数据趋势中就已经可见。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16.14 -2.06% 股吧]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5 月 31 日,农产品批发价格定基总指数是 186.3,“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是 185.5。整个 5 月,农产品批发价格和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经历了一轮小幅上涨趋势,从 178 左右的水平直线上升,到 185 以上的水平。4 月全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为 181.8,这意味着 5 月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将出现环比上升的态势。

近期蔬菜和猪肉价格连续上涨,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持续旱涝急转,都再度加重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先行指标亦现隐忧。

5 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 52.0%,低于上月 0.9 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 52.1%,比上月回落 1.7 个百分点,已经降至 2010 年 8 月以来的最低值,虽然仍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但预示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势放缓。

另外,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 49.5%,低于上月 2.5 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这也印证了企业在需求放缓之时已经降低了生产速度。

这些指标都加重了市场对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硬着陆”担忧 VS 政策走向“M1、M2 的数据处在一个低水平情况下,还在下降,这反映了实体经济增长在放缓。”海通证券[8.56 -1.50% 股吧]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表示,从历史经验看,5月M1、M2处于2003至2007年正常范围的下限。

但陈勇认为,“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通胀处于一个正反馈的过程,需要外部施加外力,出手治理通胀不能延误。

陈勇预计,央行将还会有一到两次加息,以及一到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事实上,近期“超调”与否已经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其中,物价走势成为调控走向的一大参考。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即认为,通过减少货币信贷投放,减轻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最终将有利于控制当前仍处高位的通胀压力。

自去年以来央行已 11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 21%的历史高位,自去年 10 月以来,央行还四次加息。

“货币政策不能仅仅盯着两三个月的指标。中国经济即使再放缓,但只要保持在 8.5%以上就是可以接受的。”温彬表示,货币政策不能轻言放松。

交通银行[5.61 -0.18% 股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年中前后物价涨幅可能再创阶段性新高,不排除 6、7 月份利率调整窗口再次开启的可能。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兴业银行[13.20 -0.23% 股吧]经济学家、市场研究总监鲁政委给出的判断是,紧缩起效、温和减速,不是“滞胀”、不会“硬着陆”。

他表示,“滞胀”的说法并不严谨。目前的经济减速,正是 2010 年以来政策持续紧缩逐渐显效所带来的,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和需要,有利于未来物价水平回落。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4 22:09@碰白板 2011-06-1422:00:58楼主, 六月份了房价还没跌, 是不是预测错误呀。 还会跌不。。?说了很多理论, 看了很多, 黄金、豆粕、猪肉。。。都在猛涨, 是到了最后罐头吗, 房价什么时候会降。。? 明年、后年, 还是任志强说的 2030 年。。?

----------------------------- 豆粕与 2008 年相比,很便宜。

历史上,每一次商品价格的猛涨,会导致一场经济衰退。

经济发展的瓶颈,无法是资源和劳动力。经济发展过热,就会发生资源价格猛涨。经济衰退只是一种“摧毁需求”的调整。没有萧条,哪来复苏?2011 年 6 月,中国,美国,日本经济都在下滑,欧洲在极力避免欧洲版的雷曼事件,对商品价格造成下行压力。你上面说的这些,除了猪肉,6 月份已经没有猛涨了。

欧洲无法承受希腊或者其他国债违约,否则欧洲的银行完了。

欧洲银行资本金本来就不到美国银行的一半,手中大大量欧猪国债价格又是跌了又跌。连挪威主权基金,都损失很多。(挪威主权基金,对其国民是公开投资去向的)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4 23:07 这几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强烈的反比关系

2011.6.14即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下降(大幅贬值),则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是个大问题,比如 2010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对美元的升值,远远抵消不了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贬值),人民币对欧元从 8 人民币,贬值到 9 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对澳元,那可真是大幅贬值 30%以上,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家庭肯定感受极其强烈,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民币成本,不到一年,就上升 30%以上。再比如,2008 年 3月以前的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中国通货膨胀严重。

反之,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上升(不但对美元升值,也对欧元日元澳元加元升值),中国经济降温,通货膨胀不是问题,外贸出口萎缩,经济下滑倒是个问题。比如 2008.3.17 的 3,4 个月之后。

2011.5.2 的 3,4 个月之后是否重复,有待观察。个人认为可能性极大。

人民币有效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 美元指数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不动,或者缓慢升值,美元指数,基本就是人民币指数。

如果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到 10%,人民币就会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被升值”9%左右。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 20%,中国资产价格(股市楼市)就悲剧了,2010 年 5 月 6 月,仅仅是一次极小规模的预演。

股市,就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简单点,就是与美元指数呈现反比关系。

当然,美元指数巨幅下跌的末期,因为中国通货膨胀严重,导致中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也没戏。

散户做多中国股市的最好的机会,就是美元指数从高位,比如从88点下来,下到80左右的那一波。(2010年7月初到2010年11月初,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谁也不知道美元涨跌到多少)。74 点左右的美元指数,已经属于超卖,在等待欧洲国债危机的恶化。

中国人非常有意思,自己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却嘲笑日本人通货紧缩 20 年,是不是也应该嘲笑日本人 50 年来,从未对黄金疯狂过,大部分资金安安静静地守着利率极低的日本国债???日元从 1971年到1995年,一直对美元升值,从360升到80,升值4倍,背后是日本科技,教育,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生产)。

如果人民币从 8 人民币,升到 2 人民币对一美元的话,一罐美国奶粉,将只需要 40 多人民币了。

据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 1994 年中国确立搞市场经济后,对日本一个大师说:中国最终会面临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的泡沫,与日本几年前(在 1994 年说 1990 年)破裂的泡沫比,将更大,更为广泛。

"Chinawilleventuallyfaceveryseriousinflation.ThebubbleisbothmuchbiggerandmoreextendedthanthebubblethatburstinJapanafewyearsago.”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4 23:36@ywppywpp 2011-06-1423:09:54

央行玩弄准备金,就为了在经济软着陆无望后崩盘时救火用。

----------------------------- 是的,部分是“对冲外汇占款”,部分是让银行有余地。

欧洲的存款准备金率,是 2%左右。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5 20:50 这几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强烈的反比关系

2011.6.14即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下降(大幅贬值),则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是个大问题,比如 2010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对美元的升值,远远抵消不了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贬值),人民币对欧元从 8 人民币,贬值到 9 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对澳元,那可真是大幅贬值 30%以上,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家庭肯定感受极其强烈,去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民币成本,不到一年,就上升 30%以上。再比如,2008 年 3月以前的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中国通货膨胀严重。

反之,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上升(不但对美元升值,也对欧元日元澳元加元升值),中国经济降温,通货膨胀不是问题,外贸出口萎缩,经济下滑倒是个问题。比如 2008.3.17 的 3,4 个月之后。

2011.5.2 的 3,4 个月之后是否重复,有待观察。个人认为可能性极大。

人民币有效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 美元指数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不动,或者缓慢升值,美元指数,基本就是人民币指数。

如果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到 10%,人民币就会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被升值”9%左右。美元指数从 74 上升 20%,中国资产价格(股市楼市)就悲剧了,2010 年 5 月 6 月,仅仅是一次极小规模的预演。

股市,就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简单点,就是与美元指数呈现反比关系。

当然,美元指数巨幅下跌的末期,因为中国通货膨胀严重,导致中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也没戏。

散户做多中国股市的最好的机会,就是美元指数从高位,比如从88点下来,下到80左右的那一波。(2010年7月初到2010年11月初,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谁也不知道美元涨跌到多少)。74 点左右的美元指数,已经属于超卖,在等待欧洲国债危机的恶化。某欧猪国债的违约,就是欧洲的雷曼效应。

(欧洲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只有美国银行的一半都不到,而欧洲各家银行,却手握大量市场价一降再降的欧猪国债,挪威主权基金是对国民公开投资去向的基金,挪威主权基金已经在去年大买欧猪国债的“英雄行动”下巨亏。)中国人非常有意思,自己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却嘲笑日本人通货紧缩 20 年,是不是也应该嘲笑日本人 50 年来,从未对黄金疯狂过,大部分资金安安静静地守着利率极低的日本国债???日元从 1971年到1995年,一直对美元升值,从360升到80,升值4倍,背后是日本科技,教育,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生产)。

如果人民币从 8 人民币,升到 2 人民币对一美元的话,一罐美国奶粉,将只需要 40 多人民币了。

据说管理大师德鲁克在 1994 年中国确立搞市场经济后,对日本一个大师说:中国最终会面临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的泡沫,与日本几年前(在 1994 年说 1990 年)破裂的泡沫比,将更大,更为广泛。

"Chinawilleventuallyfaceveryseriousinflation.ThebubbleisbothmuchbiggerandmoreextendedthanthebubblethatburstinJapanafewyearsago.”

############2006.7 - 2008.3.17,2008.7.17,美元贬值近 2 年。中国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2008.7 - 2009.3,美元升值。

2009.3 - 2011.5.2,美元贬值近 2 年。中国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6%2F15%2F38794960_13090789.jpg{EIMAGE}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5 20:52 德鲁克的“much biggerand more extended”翻译成“更大更持久”也许更加契合原文。

感觉怎么像鸭店的广告语。

“更大更持久”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5 20:55 社会主义与福利,资本主义与效率,共产主义与消灭剥削,重商主义与资产泡沫

2011.6.1社会主义总是与“福利”两字相伴。福利,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公平”的体现,因为福利的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公平”打上引号,是因为“公平”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比如,对总体教育程不高的弱势族裔或者群体的考生,降低录取分数,有利于拉低教育水平的差距,有的人认为体现了公平,有的人则认为体现了不公平。

《让子弹飞》里说“我到鹅城只干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D 公平”。

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周期波动的历史。

1929-1932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纳粹(即“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劳工党” Nationaler Sozialismus)和希特勒上台,短时间提高了德国工人的福利 80%以上,得到了德国全国上下的拥护。美国则是民主党的罗斯福上台,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福利待遇,罗斯福被称为社会主义者,很多政策过于“社会主义”,屡次被国会否决(包括不少民主党的反对者),而有些依据总统行政令而建立的政府部门,被最高法院判为非法,不得不被勒令解散,罗斯福只好等最高法院 9 大法官中的某人死去后,任命支持自己的人继任。这措施国内在罗斯福死后修改美国宪法,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当两届总统。民主党这一次上台,一干就是半个世纪,直到 1980 年左右。

社会主义总是与“福利”两字相伴,为的是实现某种程度的“公平”。1960 年代,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苏联则完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建设。美国的表现是约翰逊总统提出的“伟大社会”理想,美国在 60 年代,建筑了大量的廉租房,大部分一直使用到今天,通过并实施了大量保护妇女,儿童,和少数族裔的法案。最典型的就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开始强力保证实施的“积极平等权利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或者说「优惠待遇」,此总统令认为某特定人群在某些方面与其他群体(或主流群体)相比处于劣势,需要政府以照顾或者补贴的方式,积极的对其提供帮助,使弱勢群体的地位获得改善。此法案一直受到反对,但是在美国还是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全面实施了。

但是社会主义无法战胜人性欲望的野蛮生长。

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更加注重效率。1980 年前后,英国,美国等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福利负担,不得不进行改革,所谓“供给学派”的意思是,放开价格,放开管制,让短时间的高价格,“诱使”企业去大量生产,从而使得价格因为供应增加而下降。这种措施,需要坚定的意志去面对民众因为短时间内价格过高而产生的愤怒,才能看到是胜利的曙光。1980 年前后,苏联和中国也不得不开始搞商品经济,以此促进生产和商品的供应,应对基本商品的供应短缺问题,期望早日告别凭票供应和短缺经济。

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对于效率提升的作用,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在亚洲四小龙则特别明显。1998 – 2008 年,中国的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近 200%。当然,工人的收入,没有按可比价格提升 200%(因为十年里物价,猪肉价格翻番,所以工人收入涨 6倍,才能算真实收入涨了 200%)。1995 - 2007,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增长了一倍。

共产主义与消灭剥削典型的是大锅饭,人民公社。最大的实践,是柬埔寨红色高棉,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柬埔寨红色高棉波尔布特干过的事情。60 年代,美国领袖 Jones 领导了一场共产主义实践,后来公社一些人开始逃跑,退出,而且整个美国社会,开始谴责 Jones 阻止和惩罚社员逃离“没有剥削”的 Jones 共产主义公社的措施。使得 Jones 很生气,也很害怕失败,Jones 最后毒死了全体社员,包括他自己。共产主义实践严格的几个地区,都产生了逃离“没有剥削”的净土的行动。

到目前为止的共产主义实验,都没有能够战胜人性欲望的野蛮生长,倒是好几个实验,充分发挥了“权力欲望”的野蛮生长。欲望使人年轻啊。不少穷人也梦想别墅加名车,飞机加游艇。

重商主义与亚洲国家的资产泡沫这个以前写过。重商主义和出口战略很可能在 2003 年被作为国策而实施。重商主义在人民群众勤劳而人口年轻的亚洲国家,容易达到国富的目的。

目前看,重商主义战略在中短期内,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典型特征中国物价,全面与欧美接轨;而中产阶级喜爱的商品,很多已经高于欧美,比如钻石,化妆品,名牌的衣服鞋子,奶粉,房子(浙江房价,已经接近和超过美国普通地区的房价),汽车等。

重商主义与中国,及日韩港台的股市楼市泡沫的必然兴起与必然破灭2010-10-13资本主义与效率所谓‘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社会主义与福利及公平(根据网络百科改写而来)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体系和政治理论,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其特色是提倡由集体或政府拥有,管理生产工具(即主要指企业),以及分配物资。

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始于 18 世纪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发起的批评工业化与私有财产对社会影响的政治运动。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诸如罗伯特·欧文曾试图建立一个自给自足并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的公社;而圣西门则创造了名词 socialisme,提倡技术官僚与计划工业的应用。[7]圣西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设计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通过除去导致不合格与周期性生产过剩的无政府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来允许广泛应用现代科技从而合理化经济活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