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暴利诉讼的目的,李雪森指出,《价格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
对此,王怡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初双方签约基于价格自愿,因此大家得尊重合同,尊重法律。“如果我们不尊重合同,业主可以起诉我们,但不能因为降价而要求赔偿。”他同时反问道:“如果股民因为买了某只股票赔了,股民也可以要求公司进行补偿吗?如果楼盘涨了,业主是否相应地将溢价还给开发商呢?”对于“暴利定价”一说,王怡反问:“什么叫暴利定价?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或部门规章对此有明确规定。”不过,4 月 26 日,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司长许昆林曾对外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规定,以使商品房价格能够保持在合理水平。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叶书利)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11:59 作者:wayfarer830 回复日期:2011-05-27 09:51:03
弃楼了?
写完了。等中小板,创业板 2011 年第三季度的大跌。
8 评,8 篇文章,该说的都说完了。整个帖子,把那省略的文字,都补齐了。
这个应该贴过。
短评 2011.4.27:美联储 4 年降息周期结束,等待美元套利资本又一次平仓
美联储会议结束,下一次会议:2011.6.22第二期量化宽松,规模在8500-9000亿美元(6000亿美元+2500到3000亿的MBS房贷本金和利息)。
不管这期间算是美元负利率 -2%,还是 -4%,负利率情况应该比2009.3-2010.3还厉害。油价在110-120美元这个临界点附近徘徊。(油价在110-120美元,能源行业占世界GDP的9%左右,历史上,这个比例大幅度突破 9%,就会带来经济下滑,并导致能源需求下降)。
如果油价不再上涨,或者下跌,美联储无意在 2011 年下半年加息。这就要看油价答不答应了。我看油价不答应的概率很大。注意,美国财政赤字极其严重,美国国债这种欠条在超发,美元信用在下降,在联邦基金利率维持 0 - 0.25%的情况下,美元依旧处于负利率空间。
美联储在 1992-1994 实行低利率,启动了又一轮香港房价泡沫,到 1994 年美国房价企稳,就业复苏,才开始加息。
美联储 2002-2004 实行低利率,启动了又一轮香港房价泡沫,到 2004 年美国就业强劲复苏,才开始猛烈加息。
美国 1929 年以后,可以说没有过房地产泡沫,1985 - 1988也只能说大涨。这次房地产泡沫后的房子去库存,要到 2014 年左右才完成,建筑业的就业机会,也只能到那个时候才会大幅增加。但是低利率,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油价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2011 年第三季度,美元利率见底 -> 投机品种见顶->股市见顶->经济下滑->物价缓慢轻度下滑(因为美元利率太低,美元信用下降,美国财政赤字恶劣,油价物价不会像 2008 年下半年那样暴跌)。
2010 年,是第一期量化宽松结束后 1 个多月发生套利资本平仓。
美元套利资本平仓,是推动美元大幅度反弹的推进剂,而羊群会一哄而上,助推美元反弹。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12:02 奥运会完了,世博会玩了,散会了?
我国 M2 六年来首现月度净下降
2011年05月25日16:28:21来源:国际商报数据显示,我国 4 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 757337.98 亿元,较3月的758130.88亿元下降792.9亿元。这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M2 首次月度净下降。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贷款狂飙后,M2从2008年12月的47.52万亿元攀升到 75.73 万亿元。如今,高企的通胀预期和热钱的潜在冲击终于牵绊住了 M2 的步伐。
M2 六年来首次月度净下降,内因是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再上调,外部因素是美元的触底走高,以及最近中国制造业景气指数增速的下降和中小企业的困境,加深了市场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担忧。
4月份CPI和PPI继续高位运行,分别同比上涨5.3%和6.8%。
而 PPI 的传导一般会有 6 个月的滞后期,从通胀的幅度和惯性来看,6 月份 CPI 数据仍难见顶。
为应对通胀,5 月 18 日,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至此,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 21%的历史高位。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 4 月末中国外汇占款达 240143亿元,4月份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107亿元,增幅较3月份的4000多亿元明显收窄,暗示热钱流入已开始放缓。4 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4.64亿美元,比3月份的125.2亿美元大幅下降了32.40%。有分析人士认为,4 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量的减少是外汇占款增量环比下降的一大原因。未来不排除短期国际资本进入国内步伐逐步放缓的可能。(路虹)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12:13 天气似乎也真的来凑热闹了。
天涯不少帖子说粮食还要大涨,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关注 2011 年 7月份,9 月份,12 月份的粮食期货价格(12 月份期货价格大大低于 7月份)。
如果真的坚信粮价从2011年7月到12月大涨,那么买入12月的期货,岂不赚死了???(10 月,12 月价格大大低于 7 月份合约,但是价差已经比 4 月份缩小了)
其实目前的粮价,已经很高了。
市场能把2011年4月的粮价,大致维持,甚至微跌到10月份12月份,就已经是天气变相在支撑粮价了。
目前的猪肉价格,也离顶部不远了,特别是 4 月份货币政策非常的紧。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0:37 作者:比翼龙 回复日期:2011-05-27 19:06:27楼主说话现在很矛盾啊,说大豆价格第三季度会涨到天上去的是你,说粮食没有多少上涨空间的价格是你,还有一次直接说大豆价格不会怎么涨,我真不相信这个马甲是同一个人在写.我关注楼主的文章,对于长篇一点的分析一般都比较正确,就是这种短评,总会前后不一
单边上涨已经在 3,4 月份结束。
如此高位,能否走出比历史上反常的行情,,需要一些货币政策和经济走势的配合。(历史走势是在如此高位,一般 4 到 10 月份,现货价格是下跌的,2008 年则是最剧烈的下跌;下跌的集中时间是 6 月份,7 月初)。
如果继续让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保持在 16%到 18%,则通货膨胀将继续,大豆可能大涨(供应偏紧)。
但货币政策已经在转变了,而且是可能是剧变(需要观察)。按目前的货币政策走,对流动性依赖比较强的中小板,创业板在第三季度可能要受重创,主板也是非常危险。
太过看不起 W Sir,认为老虎一直不发威就是病猫,不一定正确。
一根筋认为货币政策一直松松松,不见得正确。
现在发力控制通货膨胀,已经迟了,结果就是硬着陆。(要是让美联储格林斯潘操盘,如此好的经济走势,早就在 2011 年 2,3 月就加息到位,加到 CPI 以上 2 个百分点左右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0:45
作者:Richang_LCY 回复日期:2011-05-27 17:41:22猪肉现在不会到顶,肯定的,现在都没超过 30/KG,至少要到 40,农村现在仔猪都有人抢,200 一个,肯定有大集团在收购,还有得赚,肉还会涨。12 年下半年才下降吧。
可能很多人在 2008 年也是这么想的。事实可能是第三季度,就能看到剧烈的变动(股市在流动性剧烈收紧下大跌)。
市场利率,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升,如果再加息 0.25,不过是又一次确认而已。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0:50 作者:精有余而力不足回复日期:2011-05-27 13:04:21楼主说的芝加哥 CBOT 的期货合约吗?可是 CBOT 除了玉米期货是远月 12 月对近月 7 月贴水外,别的如麦子、稻米都是升水哦。国内的粮食期货无一例外都是远月对近月升水哦。而且期货价格就是炒作,远月价格高低对近月价格其实并无决定作用。一般来说近月合约才是最接近市场现货价格。而且大牛市的时候,都是近月合约涨的最猛,远月涨的少。因此对楼主的这段话,个人保留意见。个人认为农产品大牛市即将到来。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观点,楼主和各位高手有不同意见,尽管拍砖。
呵呵。
单边上涨在 3,4 月份已经结束。
6,7 月份,很可能像以往那些粮食高价年一样,剧烈波动的(而且更多情况是剧烈向下)。
一个重大变数是,中国是否一直不愿意收紧货币政策,在 4 月到10 月份一直(通过经济继续过热,建设高潮)去支撑粮价。
显然,过度地收紧货币政策,很可能已经发生,再需要 1,2 个月确认。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0:52 作者:肥田飞天 回复日期:2011-05-27 16:44:21没有办法,美国农民的利润,也才相当于一亩 300 到 1000 人民币,只是人家播种面积大。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2:03 作者:ph521ly 回复日期:2011-05-27 21:13:27海宁 我一直没得提问你。我想问 你现在还坚持你房价下跌 50%的预测吗、泡沫严重程度,各地都是不一样的。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和佛罗里达跌的最惨,超过 50%的区很多。
投资房比重高,接盘者少的地方,自然跌得多,跌 50%也不一定止得住。
浙江很多小城市投资房多,但是居民的自有住房比例也很高。温州有多套投资房的人,现在是最爽的时候。但是指望租金确实不现实的。
买房保值(多余的投资房)始于浙江,炒房团始于温州,抛盘应该也从浙江开始,从 2011 年下半年开始,甚至 2011 第三季度。
炒房赚钱,已经是全民共识了,不需要人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炒房赚钱,似乎是财富永动机,直到房价掉头。资产泡沫,需要货币供应洪流,加上羊群效应(跟风买房)。货币供应洪流,目前看暂时被截住了。
2009 年以来,外汇储备是剧烈增长的,这种剧烈增长的态势停止。
不需要外汇储备下降,只要不增长,甚至是半年内外汇储备仅仅增长1000 亿美元左右,则房价掉头。
就在 2011 下半年。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2:15 作者:hongluer 回复日期:2011-05-27 21:47:38
嗯,楼主已经变了
因为要放水了
房价不会跌
放水怎么放成 2011 年 4 月份货币供应负增长呢?
这可是在 2008 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现在明显是各方面都在推卸责任:“不是我干的”。
所有压力都指向 W Sir,其实 W Sir 一个人难道有那么大能量?责任一个人担,明显不公平。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实也是变相提高利率。
银行里拉存款的,需要给予那些控制存款的人员以更多的好处。
贷款也紧了,上浮贷款利率了,而且上浮利率也不一定贷的到。
原材料涨价太多,自然会有相应的经济衰退或者萧条。
经济衰退或者萧条,就从 20011 下半年,甚至是第三季度开始。
一直吃伟哥,并不能保证金枪永不倒。
要是印钞可以永保经济不衰退,那么经济衰退,经济萧条,早就被治理好了。
电影《Limitless》。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27 22:25 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货币政策放水,并不能解决“相对过剩的产能,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国内需求不足,就通过对外倾销,外贸顺差来补,(然后外贸顺差得来的钱,投资到房子上,然后推到整个经济增长,直到难以为继)一旦外贸顺差减少,问题就来了。
这种模式,可以玩近 10 年。
古语云:新三年(2003-2005),旧三年(2006-2008),缝缝补补又三年(2009-2011)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要是货币放放水,经济就不会硬着陆,那宏观调控就太简单了。
目前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处于从扩张期,到衰退期的转变时期。
没有太多需要讨论的。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30 10:27 作者:福至心灵 2011 回复日期:2011-05-28 15:26:19“如果天气再来凑热闹,那 2011 年的中国楼市,像极了 2008 年的中国股市”
请教海宁,天气与楼市有何必然联系,能否解释一下,谢谢!天气恶劣,农业歉收,则粮价高企,或者高位震荡,降不下来;则需要顾及全国的货币政策不得不收紧。
2008.3.17 美元指数创低点 70.7,中国经济非常火热,就是通货膨胀有点高,猪肉羊肉价格实在是高,藏人,萨市人民觉得生活有点不易。
2011年5月,拉登死了,美元创3年来新低72.7(并且貌似在做双底),欧元创 17 个月新高。中国经济火热,就是通货膨胀有点高。
蒙族同胞觉得生活不易。
2011 年第三季度,股市表现极可能彻彻底底地打破 2010 年 10 月以来大量股民关于牛市马上到来的梦。
中小板,创业板,不从最高点下跌个 50%以上,是挺不住的。
风险太多了,最大的风险就是中国货币政策为了政 zhi 需要而过度紧缩,其次是欧洲国债违约风险(也就是手持大量欧元区国债的欧洲银行的银行危机,以及欧元大跌风险)。
美元涨,首先是结果,是投资者抛弃风险资产的结果(比如风险大的地区的股票,风险大的债券,比如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的国债)。
其次,美元涨,也能推动一些风险资产的下跌,这就是羊群效应,或者说投资趋势。
逆势而行的,就是巴林银行,野山证券都顶不住。
货币紧缩之后,以前货币宽松时期的涨幅,就要回吐了。
2003.3 - 2011.6,100 个月里,留在道德的血液,给了大家 57 个月的负利率,同时哀叹民生之多艰,多难兴邦。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5-30 10:50 中国当代经济 140 字简史:1958 决心跑步工业化,搞高积累;1968 搞下乡;1978 年为了宣示“我能我行,我英明”搞 N 大建设,结果光弄个宝钢一期,外汇就没了;1990-1991 经济低迷,决心搞个大坝;1998 决心高校产业化;2008决心铁路高速化。我搞,我搞搞搞。我搞,你买单。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2 12:022011 年 6 月,美元双底初步确定,经济衰退或者萧条再次光临2008.3.17,美元指数县 10 年大底 70.7,离 2008.3.14(x 藏问题)仅 3 天。中国股市遭遇美元上涨,和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双重打击,继续下跌。
2011.5.2,美元指数 72.7,创 3 年来新低后反弹,离 2011.5.11或者 2011.5.30 不到一个月。
这两次,也许是巧合。
2011.6.2,美元双底初步确认,美股在经济数据不好,和量化宽松二期即将结束的情况下大跌。中国股市像 2008 年 3 月以后一样,面临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外加中国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双重打压,将做波浪式下跌,何时是底,尚且不清楚。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
美国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后,石油站在 100 美元附近。推出QE3 量化宽松三期,则通货膨胀继续深化;不推出 QE3,则资产价格继续下挫,经济下滑。
至此,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基本失败。
世界经济每过 7 到 11 年,必然出现小衰退或者经济危机。货币政策刺激,推迟了,减轻了暂时的痛苦,但是也深化了贫富差距,使得下一次经济危机的时候的货币刺激手段被提起用尽。
2011 下半年,经济衰退的半年,初步得到确认。无需多话,静待经济走势的演化。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2 12:13%2011 年第三季度,中国出现股市楼市同跌的可能性极大。
2008 年再现,只是时间上差了 2 个月半左右。
即2011年6月,相当于2008年的3月17日左右。
####
2011 年第三季度,股市孕育极大的大幅下跌风险
附加说明 2011.6.1:美元指数正在做双底的意思,就是目前美元还没有产生第二低Higher low,也就是说股市真正的风险尚未到来。股市真正的风险,在美元从比 72.7 高的第二低 Higher low 义无反顾地反弹后到来。美元反弹,并不是说美国情况多好,而是各种市场风险太大,导致抛售风险资产,然后羊群效应,导致更多的抛售。
黄金也很可能在做 2011 年内的双顶。走势与 2008 年类似,但还是很不一样的。
初步看,类似 2009 年的大反弹在 2012 年第二季度到来,也就是 2012 年春天开完会之后,当然这种看法是非常初步的,任何提前预估并固执地坚持,肯定是不对的。我认为,从政治上说,2011 年第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都不会放松货币政策。2008 年靠的是美国房地产飞流直下,才使得通货膨胀迅速退潮。2009 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头不好当啊。2011 年,要靠中国股市楼市同跌,才能让通货膨胀退潮。
关于双底,特此说明。这样应该算表达清楚了,我的语文水平,也就这个样子了。静待市场的走势变化。我没有说我一定对。
引子:2008.3.17,美元指数创 N 年内最低点 70.7,中国出口尚且良好,经济依旧火热,就是通货膨胀有点高,猪肉,羊肉价格实在高,x 藏人,x 萨市人民觉得生活不易。
2011年5月,拉登死了,美元创3年来新低72.7(并且貌似在做双底),欧元创 17 个月新高。中国出口尚且良好,经济火热,就是通货膨胀有点高。meng 族同胞觉得生活不易。
2009 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 27.7%,N 年之记录,股市反弹到3400 点以上。
2010 年初,央行尝试收紧货币,5 月希腊国债危机,美元暴涨,2010年 6 月专家说“二次探底风险”,叫嚣货币放松,二爷自己先放松,而后叫欧美不要退出财政和货币刺激,为了中国来自不易的“率先复苏”。2010 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近 20%,股市反弹到到 11 月的3186 点。
2010.11.12,高盛与高善文说,“事情正在起变化,建议抛”。
好了,到了 2011 年 4 月,货币政策才算真的开始收紧了。憧憬 3600点,4000 点大牛市股民说“他们会吸取 2008 年的教训,不会下狠手的”。
中小板,创业板,不从最高点下跌个 50%以上,是挺不住的。
其实指数的意义不是特别大,个股腰斩之后再腰斩,应该不是 2011下半年的新闻。
风险太多了,最大的风险就是中国货币政策为了政 zhi 需要而过度紧缩;石油,粮食价格都挺高的了。
其次是欧洲国债违约风险(也就是手持大量欧元区国债的欧洲银行的银行危机,以及欧元大跌风险)。
再其次,石油的黑天鹅风险。(比如沙特的油管,油田被炸,政局不稳等)。
美元涨,首先是抛售风险资产的结果(83%左右的国际金融交易,按美元计价,抛了资产,手里拿的自然是美元),是投资者抛弃风险资产的结果(比如风险大的地区的股票,风险大的债券,比如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的国债)。其次,美元涨,也能推动一些风险资产的下跌,这就是羊群效应,或者说投资趋势。逆势而行的,就是巴林银行,野山证券都顶不住。货币紧缩之后,以前货币宽松时期的涨幅,就要回吐了。
2011 年第三季度,是抛风险资产,使得美元上涨;而美元上涨,使得更多投资者抛风险资产的一个季度。
(其实我看好美元 2011.6 - 2011.10 的升值,但是万事要留有余地)。
2003.3 - 2011.6,100 个月里,留着道德的血液,给了大家 57 个月的负利率,同时哀叹民生之多艰,多难兴邦。
2011 年下半年,就是选择经济减速,还是让通货膨胀继续恶化的两难,让你不得不选择。
中国当代经济 140 字简史:1958 决心跑步工业化,搞高积累;1968搞下乡;1978 年为了宣示“我能我行,我英明”搞 N 大建设,结果光弄个宝钢一期,外汇就没了;1988 物价闯关。1990-1991 经济低迷,决心搞个大坝;1998 决心高校产业化;2008 决心铁路高速化。我搞我搞搞搞,我搞,你买单。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2 12:212011 年 6 月,美元指数双底初步确定,经济衰退或者萧条再次光临
2011 下半年,经济衰退的半年,初步得到确认。中国将出现 2008年下半年类似的股市,楼市同跌现象。
2008.3.17,美元指数县 10 年大底 70.7,离 2008.3.14(x 藏问题)仅 3 天。中国股市遭遇美元上涨,和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双重打击,继续下跌。
2011.5.2,美元指数 72.7,创 3 年来新低后反弹,离 2011.5.11或者 2011.5.30 不到一个月。
这两次,也许是巧合。
美元指数不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受人民币印钞机控制,只能用来赌博式猜测。
2011.6.2,美元双底初步确认,美股在经济数据不好,和量化宽松二期即将结束的情况下大跌。中国股市像 2008 年 3 月以后一样,面临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外加中国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双重打压,将做波浪式下跌,何时是底,尚且不清楚。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
美国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后,石油站在 100 美元附近。推出QE3 量化宽松三期,则通货膨胀继续深化;不推出 QE3,则资产价格继续下挫,经济下滑。
至此,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基本失败。
世界经济每过 7 到 11 年,必然出现小衰退或者经济危机。货币政策刺激,推迟了,减轻了暂时的痛苦,但是也深化了贫富差距,使得下一次经济危机的时候的货币刺激手段被提起用尽。
2011 下半年,经济衰退的半年,初步得到确认。中国将出现 2008年下半年类似的股市,楼市同跌现象。
无需多话,静待经济走势的演化。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6 11:20 作者:ziyishizhe123回复日期:2011-06-05 23:51:01一块红的布,是禁歌,Dang 怕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之后,不听红的布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0611:36猪肉价格即使2011年6到 8 月见顶,价格 2011 下半年估计也不会下降很多。因为养猪的在2009 到 2010 年上半年亏损太多,养猪成了高风险行业。
###
通货膨胀与 2008 年比,确实很有余地。
2011 年到目前为止,大豆进口不是很多,与经济的基本面不是很符合。接下去 4,5 个月,食用油的故事不知道会不会上演?2008.3.17 附近,很多农产品见顶,糖,棉,豆油,小麦,咖啡,牛等,通货膨胀还是继续了 3 到 5 个月。
6,7 月是粮食期货价格的下跌风险窗口,特别是已经处于高价位的情况,不光是 2008 年而已。
一方面,干旱等情况,形成对粮食价格的支撑;一方面,糟糕的美国经济数据,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向(由松趋紧),又对高位的价格形成下调压力。
看着猪肉和CPI去治理通货膨胀,总是慢了3到6个月,并不是好的选择。但是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又高涨。
前期没有有效的治理通货膨胀,到了后期,想放松货币政策的余地就没有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6 11:50 美国经济数据很差,看2011.6.22 美联储开会怎么说。
ISM 制造业指数 53.5 ,预期是 57.1;
消费者信心指数 60.8 预期 66.6;
非农就业增加 54,000,预期 165,000;
失业率 9.1%,预期 8.9%
汽车销售也不佳。
房价总体下跌 3% 到 5%;
美国很多消费者的信用不佳,无法获得住房或者消费贷款。
这是在量化宽松一期,二期,和 3 年巨额财政赤字的情况下,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是不是应该派代表团到中国学习学习?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10:42 作者:评谈秋月 回复日期:2011-06-08 07:27:51分析房地产的未来走向的文章很多,但很少有作者在文中揭示楼盘的真实成本,却都喜欢大谈特谈让寻常百姓摸不着头脑的“宏观大趋势”。事实上,老百姓更关切的是楼盘的真实成本,商品房的价格,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价是依据什么形成的。毕竟,大陆的房屋供需关系在未来的六年内仍是供不应求,老百姓有理由相信各地房价虚高是人为操作的结果。这是因为大陆的各地农民住宅都是自建房,建房成本都未超过 700-1500 元/每平方米,尽管各地的建材价格有差异!因此,对于楼盘的建造成本,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们心中有数!事实上,土地市场的土地取得价格,来自地方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的各类名目繁多的标准收费,税费,房地产公司的日常性开支(包括员工工资等等),银行的贷款利息,营建楼盘的建筑公司收取的建造费,销售环节的费用,组成了楼盘的基本成本。把这些成本与所谓明码标价的商品房价格相比较,人们将会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才是问题的本质!希望有良知的学者们别再用这个哪个的预测趋势来糊弄中国的公民们了!主贴已经说清楚了,当货币币值稳定,人们没有“财富保值”恐慌的时候,房价围绕成本波动,就像 1999 - 2001 年。
地方政府还是那个地方政府。1999 - 2001 年,很多地方的土地拍卖价格,是非常非常低的,开发商也是想尽快建成,尽快卖出,利润也是普通企业的利润。
苏州想要房子的需求,比温州大多了,比县级城市诸暨大多了,房价确比温州低太多。
2005 年,2008 年地方政府就不想收税了?
没有人愿意买房保值,谁去托高房地产价格?越南直接买卖宅基地使用权,那些土地上面还没有造房子呢,奥很多土地使用权交易,是用金条计价的,与纸币无关。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10:44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06-08 10:42:55
快速回复
作者:评谈秋月 回复日期:2011-06-08 07:27:5190 年代初,广州 6,7 千价格的房子,到了 2001,2003 年,甚至,2005 年,才重新涨回 6,7 千。
因为广州经历了 90 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所以这一轮涨得最慢,涨得最少,当然也有其他原因。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10:49 买房爱国,买房爱家乡,买房光荣。
没有买房人的出价,地方政府就没有那么多卖地收入,很多地铁项目,城市美化,亮化项目,美女骑骏马,美女开宝马项目,就无法实现。
地铁,公路,体育场馆,新建的公园,市民中心,都有买房者的贡献。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10:52 买房之后出租的,如果租金低于银行存款,则买房出租的人,也在为和谐社会做贡献。此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2:46 没有谁规定 @李敖牌口香糠 一定要发有内容的回复,也没有谁能“评判”他的内容一定一文不值。
我比较反对像大学辩论一样,只说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为辩论而辩论。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上涨,与曾经的出口导向型的日本,台湾,韩国,东南亚类似,只是中国做得更厉害。人家一般经历一轮美元低利率(要么1986-1988美元低利率加贬值,要么1992-1994美元低利率加贬值),而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两轮美元低利率+贬值(2002 - 2004,2009 - 2011)。
中国房地产的这轮大涨,人民币即使 2005 年按市场汇率浮动,人民银行不印人民币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房地产还是涨,只是涨幅少许多而已。
中国房地产的这轮十年大涨的群众基础,就是富裕起来的 60 后,70 后,经历过刚够温饱的日子,所以勤俭持家。铺张浪费,只是浪费公家的消费,或者占比不大的暴发户。
欧美富裕的人,比如动手术刀的医生,有钱了买游艇,买飞机,带家人度假等消费比较多,而中国富裕起来的人,像曾经日本,韩国,东南亚一样,喜欢储存财富,房子就是货币不保值以后,财富储存的载体。
既然有时间预测,就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目前美元处于 3 年来的历史低位,2010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以外的很多货币,是贬值的。目前看,2011 年下半年,是美元升值时期,中国外贸企业,下半年的日子还要难过。美元不是为升值而升值,而是投资者抛售股票,其他风险资产等而导致的,然后引发恶性循环(美元越是在危机升值,越是会加深危机),2008 年上演过。
等油价降到一定位置,美联储量化宽松三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目前在 OPEC 主动示好,表示增加产量的情况下(是否能真的有效大量增加,则是另一回事),油价 100 美元左右,推量化宽松三期的代价太大。
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财政赤字降低,则量化宽松就可以退场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2:52 我好想贴过大学扩招的图,大学扩招后,有余钱的很多浙江父母,给孩子在大学所在城市买房,因为那点银行利率,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情况,温州炒房团形成以前就有的。
温州炒房团,也比 2001.9.11,2001.7.6 还早。
主贴里说了,拥有朴素的理财观的普通人,保护自己财富的能力,比很多专家强。房价即使跌,2004 年以前用人民币换房子的,保值都已经远远成功了。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2:54 很多帖子,都是正反两方互殴,每一方,都只说对自己方有利的信息,这不利于追求真相VE RI TAS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3:05 很多人误解了日元,日元的废纸化,发生在二战后,日元与美元固定汇率到 360:1 之前。1950左右与美元固定为 360:1 之后,日元也是金本位;1971 年放开汇率后,日元比美元保值,85 之前就已经升值许多。50 年来日本人对黄金从未疯狂过。
1986-1988年,日本实行2.5%的低利率,期间日本CPI大部分时间低于 2.5%,从来没有超过 3.1%(很大部分得益于日元升值,日元对于进口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增),这就是日本低估了泡沫的力量的原因之一,而把日本股市楼市大涨,看作是日本经济实力上升的真实体现。
日本,德国,是两个在人均 GDP 上,快速大幅超过美国的国家。
日本1995年,人均GDP是美国的1.5倍以上,这使得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严重,同时日本慢慢积累了到目前近 6 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日本才 1 亿出头的人口。
##############################
##############################
日圓
日本円 (日文)字源「円」與中文「圓」和韓國「圜」(원)為同源字,原本的漢字與中文的「圓」寫法相同。
而現代的日語書寫則採用簡化的新字體(円),與中文普遍使用的「元」不同。[1]標準日語將「円」唸做「en」,但英語標準拼法語發音則是「yen」。
雖然有被考查出不少理由,但最大的理由被認為是幕末過渡到明治期間,英美人將其串標為「yen」並流通國際。史上第一本認真的英和和英辭典──赫本所著的『和英語林集成』(初版 1867 年)中,不只是「円(en)」,還把「エ(e)」「ヱ(we)」等開頭的單語全部標成「ye」的發音[je]。這是因為仿拗了 W.H.メドハースト所著的『英和和英語彙』(1830 年)(據考被認為是因為,メドハースト並沒有造訪日本,而是從來訪雅加達 (舊名巴達維亞) 的日本人口中聽取的。而當時的日本人一部分卻還留著當時古老的「ye」[je]發音。另外這本語彙也混合了使用「e」和「ye」,索引的假名一覽的「エ・え(e)」也同時收錄在「e」和「ye」當中)。不過當赫本發現日文中的「e」除了一部分的地方之外,並不是發[je]音而是[e]音後,在完整了赫本式羅馬字的第三版(1886 年版)中,除了「円」和格助詞的「へ(he)」以外,所有的「エ」開頭都改回「e」了。[2]似乎在這時「円」就已經定形為「yen」音。而理由是因為在西洋語言中「yen」比較不會和其他詞語混淆(例如法語的前置詞 en 等)。而關於發音,在外國還是會因為串字的原因而比較常發「yen」[jen]音。另外,歷史的假名寫法是「ゑん(wen)」。
「円」在日語中也代表著「圓形的物體」,和中文的「圓」意義相同,而在江戶時代中國的硬幣曾在日本被廣泛使用。
根據考據,“日圓”這個“圓”字來自香港,因為當地最先把原作通貨用的銀圓由形容詞變成量詞,並在當地生產的銀元刻上“香港壹圓”四字。這個變化從香港傳到日本,亦成為了當地通貨的名稱。
歷史現在使用的日本貨幣單位「円」(日圓),是在 1871 年 6 月 27日(明治4年5月10日)制定的,以取代當時的四进制的二分金。
當年明治政府发布《新货币条例》,规定新货币采用金本位,以圆为单位,一日圓与 1500 毫克纯金等值,并设有辅币单位錢及厘,一百錢可換一日圓,而十厘則可換一錢。[2]银本位与金银复本位在日本国内,白银的价值相对较高。因而其黄金与白银比价要低于国际市场,这就使得国际投机商有利可图。他们将白银运入日本,换成黄金再到其他国家卖出。此举扰乱了日本经济,到 1874 年,日本实际上转向了银本位制。[3]虽然白银的价格相对于黄金仍然在下跌,但出于贸易结算的考虑,日本对外贸易多以银币计算。
金本位 1897 年,随着日本货币法的发布,日元的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以法律形式被确立下来。该法律规定一日元与 750 毫克黄金等价。
1931 年英国取消金本位之后,日本也在同年 12 月 31 日由大藏省宣布停止黄金输出,禁止黄金与银行券之间的兑换。
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二戰後日圓美圓匯率由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日元在战后极度贬值。1946 年 2 月,日本制订了《金融紧急措施》。规定将超额银行券存入银行,限制存款的提取。该措施取得了短期效果,但由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恢复而采取赤字政策,大量发行货币、不加限制得向企业发放贷款人为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下降。[4]为了恢复日本经济,美国在日本实行了道奇计划。作为其计划的一部分,1948 年 12 月 10 日美国政府向占领当局《日本经济稳定计划》,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九项原则。
该计划实行限制贷款;稳定物价、工资;减少财政赤字等措施。1949年 4 月 25 日,日本开始实行固定汇率制,本来美国方面的计划是将汇率设置在 330 日元兑 1 美元,但考虑到日本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最终确定了 360:1 这一数值。[5]1 日元的含金量为 2.46852 毫克。
[6]但随着日本的崛起和日本经济的复苏,对美国出口的逐步扩大,美国方面开始感觉到了压力并希望日元升值。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的尼克松总统在 1971 年宣布放弃美元对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破坏,日元开始升值。日本政府为了维持日元汇率,约投入了27 亿美元,将其升值控制在了 6%的范围之内。可是日本政府的干预行为却给了货币市场日元还会进一步升值的信号。[7]同年 12 月 8 日,发达国家财政部长达成史密森协议,协议规定日元升值 16.88%,新汇率为 308:1 并可以在 5%的范围内上下浮动。[8]事实上史密森协议不过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变化的固定汇率制,同时日元升值之后的日本仍然保持着大量的出口额,1972 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还是达到了 40 多亿美元。[9]受第八次美元危机进一步影响,1973 年 2 月14 日日元开始进入第二轮升值,3 月时随着各国放弃史密森协议而采用浮动汇率,日元汇率已经达到 265 日元兑换 1 美元的水平。但这一价格实际被高估,此后日元开始贬值,到 1974 年时下跌到 300 日兑换比 1 美元。[7]进入 1975 年之后,日本对美贸易又开始出现扩张趋势,1977 年 6 月美国财政部长维纳·迈克尔·布鲁门塔尔表达了对日元停留在低价位的不满。 [10][11]随后市场预计日元将要上涨,于是大量买入日元,导致日元在1978年达到了170兑1美元左右的高价。这之后,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美国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采取提升利率、控制货币发行的措施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这一行为虽然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美元升值。同时,在贸易顺差中掌握着大量外汇储备的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率,纷纷将多余的美元存入美国的银行,因而日本的美元储备大量外流。[12]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日元在1979年到1985之间相对于美元贬值,1985年5月日元兑美元汇率大约在 250 比 1。[11]微觀 90 年後日圓美圓匯率然而由于美国所采取的紧缩型货币政策,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在增大,1984 年时达到了 1090 亿美元。1985年 6 月中美元又经历了小幅上涨,[12]在美国政府的主持之下,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于 1985 年 9 月22 日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达成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11]该协议史称广场协议,主要内容为 5 国集团(G5)共同促进美元的贬值。[13]协议签订之后 3 个月,日元便升值 20%,达到 20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1987年时更是达到120日元兑1美元。为遏制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将贴现率由 5%下调至 2.5%。
然而受 J 曲线效应的影响,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不但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降低,反而有所上升。[14]同时,弱势美元对于美国吸收国外投资不利,因此美国希望阻止美元的进一步贬值。1987 年 2 月美国又号召 7国财长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召开会议,会议达成了制止美元进一步贬值的谅解,这一协议被称为卢浮宫协议。[14][15]此后日元发生了一定幅度的贬值,日本中央银行因此又多次调整贴现率至 6%的水平。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和汽车工业等方面。克林顿政府通过种种方式,干预日元升值。[12]另一方面,美国自身的赤字政策也使得美元发生贬值,国际资本也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坚挺的日元。 [14][16]这一轮升值使得日元在1995年中达到了80日元兑换1美元的高价。1998年后,日元下跌到 145 兑换 1 美元。之后,随着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原因,日元开始升值,2000 年后日元又开始恢复贬值。虽然在 2001 年美国经历911 事件后美元开始贬值,但是由于日本银行的干预,之后的日元仍然保持着下跌趋势,到 2002 年底时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约为 130 比 1。
[17]之後日元再度升值,至2010年11月,日元兌美元升至80.21兌1。
日元国际地位二战后初期,日元的兑换处在严格的管制之下,1964年之后随着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后,日元才开始有规模的被使用在国际贸易结算中。70 年代之后,随着日本对外贸易的繁荣和经济的复苏,对日元交换自由化的压力开始增大。1980 年日本修改了外汇法,日元进入了初步的自由化交换阶段。美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对日贸易逆差,因此希望日元汇率能够更加自由。1984年,日元-美元委员会成立,这被视为日本日元国际化的开始。[18]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3:08 日元兑美元,在 1980年以前,就已经大幅升值。
1980 - 1982,美联储疯狂提高利率到 17%,各种货币对美元,自然贬值。那 2,3 年内美国经历了 2 次经济衰退,这是历史上唯一的真正的“二次探底”。不知道经济学家为什么老是谈论“二次探底”,他们生活在哪个世界?{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6%2F8%2F38567327_13090789.jpg{EIMAGE}作者:海宁的马甲日期:2011-06-0823:31@qxlh2011-06-0823:20:15
中国银监会 鼓励银行向中小企放贷,会影响对楼市的看法吗?
----------------------------- 银监会放了个 p,会影响楼市吗?
他说鼓励,就一定会向“中小企放贷”。
做银行,现在最主要的是拉存款,大项目贷款,能搞“资金封闭式运营”,能通过贷款带动拉客户,和拉存款,不是一个“鼓励”就能改变的。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08 23:33@wfwkf2010 2011-06-0823:26:30看日本货币名称称演变,使我想想起尼采从词源学说哲学。楼主知识较为丰富。
本贴发自掌中天涯 Android 客户端
----------------------------- 那是维基百科,不得不说明一下。
作者:海宁的马甲 日期:2011-06-13 12:15%2011 年 6 月经济评论集,再议负利率制造经济的大起大落
于2011.45,即2011年6月13日2000 年 3 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两年内 Nasdaq 指数腰斩之后再腰斩,美联储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裂的痛苦,实行了 3 年左右的负利率(2002-2004,2004.6 虽然开始加息,但是没有足以消除负利率,美国的负利率要到 2005 年才消除),结果,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涨,最后当负利率消失后,美联储加息到比CPI 高 2 个百分点后,美国经济迎来了二战后最大最长时间的衰退,这次衰退被称为 the Great Recession。
有人说这是外国,中国不一样。可是,人,都是人他妈生的。
追涨杀跌的人性,在全球没有什么大的不一样。
那么说中国,1992 年到 1994 年,中国负利率情况极其严重,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各地集资案,旁氏骗局频发,因为老百姓在物价大涨面前,不得不寻找投资保值的渠道。最后,中国经济经历了1997-2001 的四年通货紧缩时期。后来不少专家总结了据说的经验“中国经济冷却容易,启动难”,从此以后,低利率,负利率被当作法宝。
那么低利率,负利率能确保经济坚挺不倒吗?不能。不但不能,负利率除了能短时间使得经济强劲增长,或者强劲复苏之外,还能有导致经济体神经紊乱的功能。负利率,导致提前投资保值需求猛增,囤货等涨价的需求猛增(不能一说囤货就想到奸商,普通诚实企业,在无法判断原材料涨价到合适的时候,也有囤货的冲动),提前消费需求的猛增。猛增之后,需求下降的时候怎么办??美国爱尔兰咋办就咋办。
2007 年 2 月开始出现负利率,中国经济 2007 年不是小好,而是形式一片大好,2008 年第三季度就不行了,雷曼倒闭之前就下滑了。
负利率2010年2月开始,中国经济体的需求,2011年6月开始,出现了需求下滑的迹象。而这个时候,很多行业,却因为怕涨价而处于一个库存与投资周期的高库存时期。高库存,产能过剩,通货膨胀尚未见顶。
“管理通胀预期”没有行动配合,不但是一句空话,而且会加速货币信誉的流失,导致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无法及时放松货币政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