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没那个意思,一世郎中倒也自在潇洒,我就想今生浪迹江湖,悬壶济世,解人以困。”寒生认真的说。
“唉,老爹明白你的心思,可是学医是要靠天赋的,否则就是一名庸医,会害死人的,你都二十岁了,却还是一事无成,我知道你不愿意种地,学医又无所成,本想教你青鸟堪与之术,可是现今社会又没人信这个,你总得有门子手艺啊。”父亲教诲道。
寒生低头不语,心想,现在什么也不说,早晚有一天会叫老爹大吃一惊的。饭后,父子俩带妥物什,寒生背上先人们的遗骨,出村向南山深处走去,大黄狗蹦蹦跳跳的跑在了前面。
婺源地处浙皖赣交界,属黄山延伸下来的丘陵地带,婺水由西北蜿蜒流向东南,这里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楚分源”之地。婺源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官宦士族躲避战乱、归隐自然的落脚之地。公元 4 世纪初的晋代、9 世纪末的唐朝末年和 12 世纪的南宋年间,三次来自中原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在皖南山区开始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村落,南山村就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偏僻小村庄。
沿着南山北麓前行,父亲站在一座高岗上,手指着西北方向。
“风水术,古时候称作‘地理堪舆’,仰观天象,俯察山川水利,觅龙点穴,宋代风水大宗师赖布衣曾来过南山,就住在我们朱家祖先的家中。有天晚上,赖布衣与祖先月下对酌,说出了一个秘密。”父亲双眸眺望远方,仿佛回到了八百年前的宋代。
“什么秘密?”寒生追问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7 16:08
“太极晕。”父亲深沉道。
“老爹,快说呀。”寒生催促着。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当年赖布衣说,据他观察,黄山一阳一阴两条龙脉各向西北东南而来,阳龙直冲西北鄱阳湖而去,阴龙则蜿蜒东南至此地,是为潜龙。黄山为其老祖山,大鄣山为其少祖山,南山为祖山,此地西瞻彭蠡、北眺白岳,东瞩长江,南觑湖广,云聚雾敛,气势磅礴,龙、砂、穴、水浑然天成,其行走江南数十州县,未见此风水绝佳之地。
那赖布衣一生纵横江湖,善点怪穴,此番觅龙踏穴,竟于阴龙口处发现一万年吉穴——太极晕。当时月明星朗,趁着酒兴,赖布衣遂带着祖先夜上南山观穴。
此地必出一代帝王,赖布衣言之凿凿。”父亲叙述道。
“那当年朱元璋母亲所葬之地莫非就是那条阳龙?”寒生推测道。
“不错,正是那条阳龙,出了大明一代帝王。”父亲答道。
“难道两处都有太极晕?”寒生疑惑着说道。
“赖布衣说这是阴阳双晕,我想刘伯温发现的是阳晕,这里的是阴晕,那赖布衣曾经告诉祖先,潜龙阴晕的能量远远超过阴晕。”父亲解释说。
寒生想,自然界的奥秘真的是太多了。
“走吧。”父亲继续沿山间小路前行。
南山背的山坳处,父亲停步放下了肩背的工具和物品。
“就葬在这里吧。”父亲说道。
“这里?”寒生放下布口袋,四下里观察一番。
“这里是龙脊凹陷处,藏风聚气,中吉之地,反正我们也不想大富大贵,沾点龙气,后世衣食无忧也就算了。”
父亲坦然道。
“太极晕在哪儿?”寒生问道。
“安葬好了遗骨再带你去看。”父亲说着开始刨起土来。
天气晴朗,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峦间,紫气霭霭,婺水如同一条腰带蜿蜒于丘陵间,远处的徽式农舍,白墙布瓦、小桥流水,一片静谧。
两个时辰过去了,父子俩浑身是汗,终于挖好了三个墓穴。
父亲自背篓里拿出三只空瓦坛,与寒生一道将曾祖、爷爷奶奶和母亲的遗骨分别放入三只坛子,扣好坛盖,再轻轻按辈份年长在东的顺序依次放在了三个穴里。
祭奠烧纸钱的时候,寒生哭了。
父亲打开一瓶烧酒,浇在了穴前,眼眶也是红红的,他什么也没说,就铲下了第一锨土。
一切都结束了,天边飘来几片乌云,遮住了太阳,大地骤然间黯淡了不少。
“走吧,孩子,该是带你去看太极晕的时候了。”父亲说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7 16:11键错了一个字,应该是:潜龙阴晕的能量远远超过阳晕。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7 19:48 谢谢红脸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7 21:30父亲在前面带路,寒生背起背篓跟随在后面,父子俩沿着南山脊而行。
走着走着,寒生突然眼睛一亮,竟然呆怔在了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见目及之处的丘陵虽高矮参差不齐,但南山仿佛就是一个中心点,东南西方的丘陵呈辐射状布局,而且均垂头朝向南山,回首望去北方天际处,巍峨的黄山一路层峦叠翠如波浪般降下,紫气霭霭,生气聚合。
“看到了吧,三面拱拜,八方朝贡,单此山势足已显出帝王之气了。”父亲感慨道。
“可南山尾部是一平坝,像是中断了山势。”寒生皱皱眉头。
“千里来龙,在快结穴时,先束气过峡,忽然耸起山体,准备结穴,此段山龙形势称做‘潜龙过峡’,我俩站着的脚下,正是潜龙的龙头。”父亲解释道。
“那太极晕呢?”寒生低头扫视着地面。
“阳龙穴结于眉上,阴龙穴结于唇下,跟我来。”父亲说罢继续前行,山道斜下山去且越来越狭窄,他俩最后钻过一片灌木丛,攀下了龙头。
“咦,这不是灵古洞吗?”寒生惊奇的发现原来已到灵古洞口了。父亲微笑着点点头,看看四下无人,便以洞口为基准,步量出约三丈,再左行十五步,此处长满了灌木。他向寒生招招手,弯下腰一头钻进了灌木丛中。
寒生放下背篓,也跟了进去。
灌木中央有两米多见方的一块空地,父亲用锄头铲去些草皮,裸露出下面的土壤。
土壤表面上可以看见白青黑红黄五种色泽的土质圆环,层各一色,浓淡浅深,璀璨夺目,有如日晕般。
“真的是太美了。”寒生喃喃说道。
父亲又继续刨了几锄头,抠出来一只拳头般大小青色的土蛋来,递给了寒生:“这就是土卵,青色五行属木,称为木卵。”寒生接过木卵,托于掌心,掂了掂分量不重,真的是空心的。
父亲将铲下的草皮又重新覆盖到土壤上,用脚踩实,说道:“免得被人发现。”寒生摸着手中的木卵,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青囊经》中也提到了这五行土卵。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7 22:31 看看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8 08:57
作者:梦回淡烟飘风月 回复日期:2007-7-2723:58:00
啊,五行土卵,令人大开眼界~~~ 让梦回见笑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9 08:37
作者:梦回淡烟飘风月 回复日期:2007-7-2823:17:00呵呵 ,楼主还是用新马甲吧,此贴在内容上已经不同于前几部的系列了,感觉是耳目一新~~~
梦回说的有道理,希望这次的故事给人耳目一新~~~~~~~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9 11:16 第八
章 赶集清晨,父亲早早起来做好了稀饭,招呼寒生起床,说今天赶婺源县城大集,要去买些中药材回来。
寒生一骨碌爬起来,从小就喜欢赶集,集市上热闹非凡,每次都会使他流连忘返,何况又是县城大集呢。
此去县城七十里,须到南山镇乘车,因此父子俩胡乱扒拉几口就匆匆出发了。
晚秋的早上有些凉意,道旁的野草上挂满了露珠,林子里的鸟儿聒噪不已,寒生认得那黑色羽毛的是本地的一种鹩哥。
南山镇去往县城的人不少,父子俩奋力挤上了车。
老旧的公共汽车喷着黑烟,在砂石路面上颠簸着。车上都是上县城赶集的农民,车厢里塞满了辣椒串、山菜干和红苕粉,还有两只芦花鸡偶尔“咯咯”叫了几声,被主人家劈头打了两巴掌。
车上的人中有认得朱医生的,尊敬的打着招呼,大家随即安静了许多,都对朱医生父子俩报以微笑。
一辆北京 212 型吉普车鸣着喇叭窜了过去,尾后留下一大团尘土。
寒生看清楚了,吉普车中坐着的是孟主任和那位香港来的大师吴道明。
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县城。
集市位于城西,老远就已望见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到底还是县城大集,自是村镇集不可比的。
“去玩吧,中午赶到冯家面馆,我们在那里吃面。”父亲微笑说道。
寒生应了一声就已经不见人了。
朱医生苦笑一下,唉,还是个孩子。
他转身来到了集市边上的中药材摊档,与摊主打起了招呼。
朱医生是熟人,随便唠起了家常。中午之前,他已经买了些清热凉血的地黄、玄参、墓回头和补血的当归、白芍等中草药材,堆满了一背篓。看看时间不早了,便告辞离开了集市,前去冯家面馆。
朱医生坐在冯家面馆门外的木凳上歇息,一面等着寒生。
寒生离开了父亲后,到处闲逛,不经意间,发现前面围
着一帮人,走近前一看,见一身穿破旧蓝花布褂的小姑娘跪在地上,身后躺着一个头发斑白、全身缩紧成一团,
奄奄一息的老大娘,围观的人们无不啧啧叹息。
小姑娘的面前的地上平铺着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求医,娘得怪病,有人治好,以身相报。
“小姑娘,你娘得的是什么病?”人群中有人出声问道。
“小姑娘,你今年多大啦?”还有人问道。
那女孩抬起头来,人群中一阵嘘声,但见女孩眉骨突兀,眼窝深陷,小眼如豆,塌鼻大嘴,满脸雀斑,竟然是奇丑无比……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9 14:49寒生乍见也是吓了一跳,心想世间竟然还有如此丑陋的女子,正寻思着,听见那女孩开始说话了。
“我叫兰儿,今年十六岁,我娘去年腊月里得这怪病,至今不到一年,病情越来越重,全身就像被冰封住,僵硬不能动,缩成一团,曾去医院看过,都说此病不能治,让准备后事。兰儿跪求各位大爷大伯,或有一线生机,做牛做马心甘情愿。”寒生闻之又是一惊,那声音嘶哑如蛙吼,耳膜竟生生刺痛。
“小姑娘,此病好像叫作‘渐冻人’,除非华佗再世,扁鹊重生,否则根本无法可治,还是早些料理后事吧。”旁边摆摊卖狗皮膏药的白须老者说道。
“呜……”兰儿闻言哭了出来,泪水滴落到了纸书上,竟然呈淡红色。
“泣血症。”寒生脱口而出。
“咦,这小伙子竟然知道‘泣血症’,这也是古之绝症,你是学医的么?”那老者惊奇的说道。
寒生脸一红,点了下头。
“可惜人世间的医生医术在高,也难治此症啊。”老者叹道。
“可治。”寒生小声说道,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听得到。
“什么,你说能治?”老者的耳朵倒是灵光。
寒生“嗯”了声。
“小伙子,别胡说了,你知道这病是如何得的吗?”那老者不屑的眼神。
寒生摇摇头:“不知道。”“哼,病因都不知道,如何来治?现在的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老者愠怒道。
“这位大哥,你能医治我娘?”兰儿疑惑的看着寒生。
寒生肯定的目光。
“若治好我娘,我愿意嫁给你。”兰儿坚定的说道。
寒生想起木匣信中所言“得经之人当悬壶以济世”的话来,这对母女如此可怜,既然《青囊经》中有治“冰人”一方,自己就应当像当年华佗一样,救人于危难。
寒生环顾左右,说道:“我需要剪刀一把,水碗一个,火柴一盒就可以了。”看热闹的人中有不少热心人,须臾,东西都已经备齐了,消息传开,更多的人围了上来。
寒生抄起剪刀,向兰儿娘走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9 17:29
兰儿惊恐的注视着,寒生也不理睬众人的疑惑目光,径直的走到兰儿娘得身旁,蹲下身子,抓起她的头发,“咔嚓”就是一剪子,剪下来一绺头发。
他将头发摆在瓷碗内,拿起一撮火柴点燃了头发,那绺头发转瞬间烧成了灰烬,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青色的土卵,用力的在地上摔破。卵里可千万要有木蚕啊,他祈祷着。
“有条青虫!”围观的人们惊奇的喊叫起来。
谢天谢地,寒生小心翼翼的捻起那条青虫托在掌心里,但见那蚕儿肉嘟嘟的十分肥胖,睁着两只青绿色的小眼睛,在手心里蠕动着。《青囊经》记载,五行土卵内有白青黑红黄五色蚕虫,吸收大地之精华,入药极为灵验。也是机缘巧合,木蚕虫所治之症中第一个就是“冰人”,可谓对症。
《青囊经》神奇之一就是主药只须用一味,而且药引子非常奇特,甚至匪夷所思,治“冰人”方,主药木蚕虫,药引子是“血余”,经上注释为病人的毛发。
接下来就简单了,寒生将木蚕放入碗中,那蚕虫见血余灰竟然张开大口吃了起来……片刻,木蚕虫的肚子鼓了起来,皮肤也更青了,最后大概是吃饱了,便合上了嘴巴,闭起眼睛睡觉去了。
寒生抓起木蚕,一只手捏开兰儿娘的嘴巴,将那蚕儿塞进了她的口中。
兰儿娘的喉咙蠕动了几下,吞下了蚕虫。
人们都已经看得呆了,连旁边的那个老者也目不转睛的盯着瞧,兰儿跪在母亲的头旁边,不时的用手抚摸着她的脸。
寒生心里同样的紧张,他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从五行生克上来看,“冰人”的症状应该属水,水盛极而冰。
木卵蚕虫色青属木,五行当中水可以生木,反过来,木亦泄水气,从中医理论上来说,比之以土来强制克水,要温和得多,也符合兰儿娘孱弱的体质。
不一会儿,有人轻声叫起来,大家细瞧,发现兰儿娘的头脸以及手和身上的衣服,生出了一丝丝的淡淡的白雾,雾气越来越浓,最后在皮肤衣服的表面上结了一层白霜。
阳光照射在兰儿娘身上,慢慢的蒸发了白霜。
兰儿娘团缩着的身子渐渐的舒展开来,兰儿紧张的神情也跟着放松了。
兰儿娘睁开了眼睛,竟然慢慢坐了起来…… 在场的人们感动得欢呼了起来,有几位妇女在揩拭着脸上的泪水,
兰儿扑进了母亲的怀中。
“神医,真的是神医啊。”有人喊起来。
兰儿转过身来,热泪盈眶,对着寒生倒头便拜,口里头不停地说着:“恩公,我兰儿说到做到,恩公治好了我娘,兰儿当以身相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29 19:10作者:houmj1966 回复日期:2007-7-29 19:04:00 能否
再多点儿?在线写,不会太快,每天 2000 字左右,因为还要上班。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08:47作者:都市小妖 1001 回复日期:2007-7-2922:38:00记得好象看过 lz 的虫眼,看来 lz 对风水之类的有研究。
是的,贴虫眼时多亏小妖指点,才避开了敏感词~~~~~~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10:32寒生脸一红,轻声说道:“下次大集,还在这里,我给你医治。”说罢钻出人群,一溜烟儿似的跑了。
“他是谁?”兰儿娘问道。
兰儿没有回答,深陷的双眸中流下几滴淡红色的眼泪。
人群慢慢的散开了,婺源出现了神医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天晚上,就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县城。
日暮时分,婺源城中,一座古老的深宅大院。这座宅子是典型的徽式古民居,三进天井,粉墙青瓦,马头墙高檐飞脊,院内曲径回廊,尤其是门罩上的木雕,一面是渔樵耕读,一面是琴棋书画,精美绝伦,足显此宅当年
必是书香世家。
如今的主人是黄乾穗,县革委会主任,也是南山镇孟祝祺的姐夫。
正堂会客室内,香烟缭绕,黄花梨木的太师椅上坐着三个人。
“这么说,神医一事是真的喽,并不是阶级敌人散布的谣言?”黄乾穗主任望着自己的小舅子,喷出一口烟。
“是真的,集市上好多人都亲眼看到,那老太婆的病据说是什么‘冻人症’。”孟祝祺肯定的说道。
黄乾穗把目光投向了坐在右侧的那个人,说道:“吴大师,您看呢?”那人正是香港风水大师吴道明。
吴道明微微一笑,道:“黄主任,据我所知,‘渐冻人症’在国际上称作‘人体运动神经元萎缩症’,患者的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不明原因的侵袭,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和瘫痪,身体如同渐渐被冻住一样,患者一般会在两年内死去。此病列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目前全球还没有治愈过的先例。”黄乾穗点点头,说道:“吴大师言之有理,可是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民间沉淀了很多的奇人异士,难保这里面就不出个把神医,就像大师您,不也是阴阳堪舆界的翘楚么?”“黄主任,我也在思索这个问题,据说集市上的那个青年神医用一条青虫和头发烧成的灰就治愈了那老太婆,如果此时是确实的,世界上有数十万‘渐冻人’患者,但就是这一个方子,该值多少亿美金?这里面的商机无限啊。”吴道明说道。
黄主任一摆手,站起身来,在地上踱着步,意味深长道:“我们不谈钱,就算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劳动人民作贡献也好,其影响是无比巨大的。据我所知,中央老一辈的革命家中就有患此病的,如果我们能治好的话,就可以确保革命江山永远不变颜色,这才是最大的贡献啊。”“姐夫,这也是我所想的。”孟祝祺说,神情有些激动。
“好啦,神医的事情你就秘密进行调查,关键是要确定真伪,如果是假的,那么散布谣言的人就要抓起来,随时向我汇报。另外,寻找龙穴的事情要加紧进行,千万要保守秘密。”
“是。”孟祝祺和吴道明应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13:15
作者:蚂蚁上滴热锅 回复日期:2007-7-29 22:19:00
路过。。。
N 久未上天涯。。。第一篇似乎写得不错。。。资料类的东西
多了点。。。嘿嘿,跳过了
以后可以少一点~~~~~~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15:34
作者:feng 猫 回复日期:2007-7-30 13:53:00看来那兰儿也不是天生的丑人。应该有隐情才会如此的丑吧?!
feng 猫十八变,酱紫不知有 N 多只捏~~~~~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16:06 第九
章 奇怪的药引子
寒生赶到了冯家面馆,父亲已经等待多时了。
“怎么玩了这么久?”父亲问。
寒生笑了笑,没有吱声。
父子俩匆匆吃了面,然后赶乘回头班车返回了南山村。
晚上坐在院子里,寒生望着天上的星星一直沉默不语。
“怎么啦,寒生,在想什么?”父亲坐在旁边问道。
“什么是泣血症?”寒生突然问。
父亲奇怪的忘了他一眼,想了想说道:“古时候,蜀国有个皇帝叫望帝,因为国家管理不善,终究导致国破家亡,他死后精魂化做杜鹃鸟,夜夜啼血悲鸣不已,因而杜鹃啼血意指:思念家乡,忧国忧民,惆怅恨然的心情。
据医书上记载,古时候民间有一种罕见的病,得此病者相貌发生变异,相貌俊的变得丑陋,相貌丑的变得漂亮了,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改变了,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流出的眼泪是红的,像血一样。
古时人们认为得这种病是因为思念亲人过度,肾水干涸,肝火上升之故,如同那个望帝一般,所以叫做泣血症。
你问这个干什么?” 寒生说道:“我现在对中医越来越
感兴趣了,主要是那些疑难杂症,别人治不了的。”父亲“扑哧”一声乐了,笑道:“胡说,哪一个医生不是梦想着能找到疑难杂症的解决办法,可是到老也还是找不到,能够治好一些常见病也就不错了。要有心学中医,就要脚踏实地的从头、从日常小病学起。”“老爹,泣血症是不是相貌越丑其实原先就越俊?”寒生好像根本就没有在听父亲的教诲。
“唔,可能是吧。”父亲嘴里支吾着,心想,这孩子脑袋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医生肯定是没指望了。
夜里,寒生躺在床上第一次失眠了,脑袋里始终在琢磨兰儿生病前的模样。《青囊经》第二页背面上,有一段治疗泣血症的描述,主药是百草霜,那很简单,就是乡村里每户农家都有的木柴灶,在灶门口外额上,烟火从灶膛里出来的必经之路,那里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刮下来就是百草霜。
可就是那药引子难寻,名为“雷击骑马布”,百草霜调和地浆水涂抹在这种布上,丑时敷在脸面部,亥时可愈,算下来也就是不到十二个时辰。可是经上并未注释那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雷击骑马布”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0 19:36
作者:依然一刀 回复日期:2007-7-30 17:55:00精彩,楼主能不能勤快点,都写一点啊,每天看一点点,一点都不过瘾.
一刀,偶在努力~~~~~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1:24
寒生很早就起床了,来到灶间生活做饭。
“你怎么起来的这么早,没睡好么?”父亲问道,他看见了寒生的眼睛有些发红。
“我昨晚一直在想中草药的药引子方面的问题。”寒生说。
“你一说倒提醒了我,你今天上大鄣山去采些甘草回来,家里的药引子快没有了。”父亲吩咐道。
“哦,为什么要用药引子呢。”寒生自语道。
“药引子就是引药归经的意思,用某些药作引子来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也就是起个向导的作用。”父亲解释说。
“药引子千奇百怪呢。”寒生说道。
“一般都用甘草作引,最能调和百药,为众药之王,所
以历代中医尊崇甘草为‘国老’呢,想学懂非要下苦功
才行,好啦,有时间再教你吧。”父亲解释说。
寒生背起药篓,拿起小药锄,揣好干粮,一声唿哨,带着大黄狗出发了。
天空阴沉沉的,但愿不要下雨才好,雨天山上路滑,不小心就会掉下山谷。
用做药引子的甘草是一种豆科植物,须在春秋二季采摘,切厚片晒干使用,主要生长在半干旱地区,江西这里雨量丰沛,主要生长在陡峭的向阳的山坡上。
寒生一路走着,渐渐的山高林密起来,树枝上有时可以看见一两只跳跃的黑斑小松鼠,他知道,已经进入了大鄣山。
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属于黄山余脉。
清代诗人汪循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寒生虽然以前同父亲来过,但每每景致却有不同,秋季里满山红枫尽染,峡谷中瀑布成群,飞龙吐玉,人烟罕至之地,方觉世外自然之美。
弯过数条山谷,不觉间感到腹中饥渴,寒生掏出干粮,掰了一块递给大黄狗笨笨,笨笨欢天喜地的叼在嘴里。寒生坐在一块青石上,吃了几口,对面陡峭的山坡上一片红黄色植物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优质的红皮甘草,足有数百棵。喝了几口山泉水,清凉甜润,然后与笨笨绕道对面山顶老松树处,从那儿寻路下去采摘。
来到那株老松树下,才发现长有甘草的山坡奇陡无比,根本无路可攀下。
天空中云层渐厚,阴沉沉的,必须在下雨之前采上来甘草。
“笨笨,你在这里等着。”寒生吩咐大黄狗道,一面从药篓里拿出绳索,牢牢的系在了松树干上,另一端绑在自己的腰间,背上药篓和小锄,顺着陡峭的岩石慢慢的溜下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2:43 先写点贴上,下
午接着来~~~~~~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2:44岩石如狼牙般交错,刚刚溜下去十余米,石隙中突然黑影一闪,寒生冷不丁吓了一条,差点松开了绳索,急视之,却是一只硕大的沙黄色老山鼠,呲着白森森的两排大板牙对着寒生虎视眈眈,身后石窝里还有一群肉红色的山鼠崽儿,原来是惊扰了母山鼠。
赣东北地区的人喜食山鼠肉,往往于立冬前后上山捕捉山鼠,开膛除去内脏后晒干,美味无比,加工后的鼠干色泽金黄,称之为“金竹老鼠干”。正因如此,成年山鼠对人类报有很深的恐惧和敌意,一般都避而远之。
寒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老鼠,估计怕是有自己年龄这么大了吧。他对这只被惊扰得母老鼠友好的笑了笑,然后小心的继续向下滑。
总共下滑了有四十米左右,已经看到了那片甘草地,可这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了,抬头望去,见到那只老鼠妈妈正在疯狂的噬啃着垂在鼠窝前的绳索……寒生大惊失色,在下面大喊大叫,意图吓走母鼠,那老鼠妈妈根本不予理睬,依旧照啃不误。大黄狗笨笨听到喊声,从岩石上露出头来,疑惑的望着寒生。
往上爬肯定是来不及了,万一未及爬到绳就断了,非得粉身碎骨不可。寒生向下望去,还有十多米到平坦处,于是赶紧下溜,其他什么也别想了。
就在还剩五六米到底的时候,绳索断了,寒生重重的跌落了下去,但觉眼前一黑,他随即失去了知觉。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4:23 乌云密布,雨终
于下了。
冰凉的雨水落在了寒生的脸上,他悠悠醒转,刚要睁开眼睛,感到右腿一阵剧痛,随即又昏迷了过去。
“凄凉客舍岸维舟,明月清风古渡头。飞雁不来云欲暮,碧英一树十分秋。”耳边蓦然响起吟诗的声音,似乎很遥远,寒生慢慢醒过来了。
这是一间简陋的土坯草房,屋顶铺着茅草,墙壁上粉刷的石灰水,上面挂着几幅字画,简单的桌椅,自己则躺在一张老式的板床上。 “你醒啦。”一个颌下留着花白短须的清癯男人走入了寒生的视线里,此人的年纪约有五六十岁。
“这是哪里,你是谁?”寒生问道,一边试图起身。
“别动,你的右腿断了。”那人说道,却是一口标准的北方话。
果然,从自己的右腿处传来阵阵剧痛,放射状的麻到了臀部。
“我记得是从山上摔下来了,怎么到了这里?”寒生弄不明白。
那人轻轻的坐在了床边,掖好盖在寒生身上的被子,然后说道:“我姓魏,是这里的守林人,你就称呼我吴楚山人好了。这条山沟叫做‘卧龙谷’。你从山上摔下来,又从半山腰滚落到了谷底,还好命大,看上去只是伤了一条腿,等天好了,我去喊你的家人来接你走。”寒生疑惑的望着这个讲外乡话的老者,问道:“您不是本地人?”老者轻轻一笑,道:“我是来自京城的右派,下放到江西,在大鄣山守林已经好多年了,我喜欢这里,每日里一个人满目青山,吟诗作画,自由自在。”
哦,是这样,寒生放下心来。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吴楚山人问道。
“我叫寒生,住在婺源南山村。”寒生回答。 “我见你身背药篓,莫非你家里是行医的么?”“我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有时候我帮着上山采点药。”寒生解释说道。
“这么说,你也懂医术啦?”吴楚山人问。
“皮毛,懂一点皮毛。”寒生也想说得文雅点。
“小孩子也挺谦虚呢。”吴楚山人笑了。
“山人叔叔,您原来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变成了右派呢?”寒生问道。
“说来话长了,我以前是北大的教授,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吴楚山人叹了口气。
“你是大学者,知道什么是骑马布么?”寒生虚心请教道。
吴楚山人惊奇的望着寒生,半晌,竟然笑出声来:“你这小孩子,问这干什么?”“我只是问问,您到底知不知道嘛?”寒生坚持道。
“我当然知道了。”吴楚山人回答。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6:24 偶正在写呢~~~~
过会儿就填~~~~~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6:45 第十
章 吴楚山人
“古人认为‘骑马布’是天下至秽之物,也称作‘月月带’,不过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了。”吴楚山人说道。 “现在叫什么?”寒生追问道,心想但愿此物容易搞到手。
“月经带。”吴楚山人一本正经道。
“什么!月经带……”寒生大吃一惊,随即脸上涨得绯红,这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原来骑马布竟然就是月经带,每个女人都有的东西,唉,《青囊经》上为什么不解释清楚呢?看来华佗也真是的……“那么‘雷击骑马布’呢?又是怎么回事儿?”寒生缓过神儿来问道。
吴楚山人闻言脸色一变,目光盯住了寒生。
“你怎么知道这‘雷击骑马布’?”他问道。
寒生心中一寒,只得说道:“有一味药,需要用它来做药引子。”
半晌,吴楚山人的面色逐渐和缓下来,口气也柔和了。
他说:“大自然中,天空中一块云带有正电荷,另一块带有负电荷,两块云相交便会产生雷电。以易经来说,正负其实就是阴阳。天空中的阳电与地面上的阴性物体相吸,电流瞬间接通,产生的高热烧毁地面上的阴性物体,这就是雷击。”“那地面上的什么东西是阴性物体呢?”寒生感到吴楚山人讲的话令自己耳目一新,忙追问道。
“雷击都是冲着阴性的生物体来的。”吴楚山人回答。“是女人么?”寒生推测说道。
吴楚山人笑了,摇摇头,说道:“不是的,有些生物体天长日久身上积聚了许多阴性物质,如哺乳类的狐仙、黄鼠狼和爬行类的蟒蛇等等,佛道家称之为‘不干净’,往往雷击的都是这些生物体。”“我明白了,戏文里说,雷劈千年古树或者古塔什么的,是因为树中和塔内藏匿有这些阴性的生物,所以才引来了雷击。”寒生恍然大悟道。
“果然孺子可教也。”吴楚山人笑眯眯的看着寒生。
吴楚山人顿了下,然后似有不解的问寒生:“你怎么会用那么奇怪的药引子呢?”“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寒生还不想告诉他真正的来历和用途,他接着又问,“那‘雷击骑马布’就是被雷电打中过的月经带吗?”
“正是。”吴楚山人回答。
“难道那些动物也用月经带?”寒生忍不住笑出声来。
“为什么不呢?”吴楚山人反问道。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7-31 19:42 路过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08:41
ydfy 的精神令人唏嘘不已,偶只有努力更新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09:46 “……”寒生目
瞪口呆的愣住了。
吴楚山人哈哈笑着走出房门,吟诗声飘缈若袅:“去者日已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寒生对古诗词素来不熟,但吴楚山人所吟之诗入耳却很是受听,尤其那句“古墓犁为田”,使自己联想到那座千年古墓,这偌大的中原的地底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眼看着窗外天色已黑,寒生心中不无焦急,父亲可能还坐在饭桌前等待着他的归来,大黄狗笨笨也许仍守在那株老松树下。
他掀开棉被,尝试着移动右腿,阵阵痛楚,用手努力扳动,竟然骤痛如裂,他明白腿骨已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五”,没有五个月的休养,断腿是无法痊愈的,可是自己没有这个时间。
《青囊经》,寒生努力回忆经书,希望找到医治之法。
梁上尘……加童子溺白为引,他抬头望去屋顶,那些多年的破旧草顶有垂下来的无数条灰尘丝,这就是梁上尘,数数应该是足够了。那药引子溺白是指尿液隔夜后的白色沉淀物,可是童子呢?寒生回想二十年来的生活,最后确认自己童子无疑。
“开饭啦,白米饭山鼠干,味道闻着不错吧?”吴楚山人
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
稻米的清香混和着山鼠肉的脂香真的是令人垂涎欲滴,寒生禁不住咽了口吐沫。
“我父亲还不知道我出事儿了,所以想尽快回去家里,我这里有个药方,还要麻烦您帮我把药取下来。”寒生说道。
“取下来?我这里哪儿有什么药啊。”吴楚山人不解道。
寒生手指着屋顶垂下来的灰尘丝,说道:“这些灰尘称作‘梁上土’,是治骨伤良药,请您把它们扫下来。”
“好,不过先吃饭吧。”吴楚山人应允道。
寒生遭逢不测,又遇雨淋,此刻早已饥肠辘辘,食指大动,于是也不遑让,接过碗筷大吃起来。
山鼠干的味道真的是绝了,想想躲在岩石缝中山鼠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寒生竟生隐侧之心。
“动物真的有用月经带吗?”寒生边吃边问道。
“看来你有所不信,我可以带你去看,但是须得雷雨天。”吴楚山人说道。
晚饭后,吴楚山人依约将房顶上的灰尘丝全部扫下来,集中到一张白纸上包好,放在桌子上。
“你有尿罐么?”寒生问。
吴楚山人拿出个玻璃瓶来,笑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自己从来都是在大自然中解决的,你需要早点休息,有话明日再说。” 吴楚山人在隔壁灶间搭了个临时木板床,又吟了几首古诗,随即鼾声已起。
寒生尽可能的多撒了些尿在玻璃瓶内,但愿够用。
山谷中的夜晚,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树的枝叶上,簌簌作响,催人入睡。
老爹,你还没睡么,一定还在盼着寒生……
笨笨,还在老松树下傻等么……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12:58 第十一
章 深宅秘事夜空中阴雨连绵,草屋内的油灯已经挑了几回灯芯了,桌子上摆着已经凉透了的饭菜,寒生还没有回来。
今天整个一下午,朱医生都觉得心神不宁,总担心要出点什么事儿,他后悔早上让寒生一个人去大鄣山采药。
院子里传来声音,朱医生正准备迎出去,但见大黄狗笨笨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浑身沾满了泥浆,黄毛湿透了紧贴在皮上,嘴里“吱吱”的低声哀鸣着,双眼通红的望着朱医生……
坏了,一定是寒生出事了!朱医生神情慌乱的套上雨靴,抓起手电筒,背上药箱,匆匆忙忙对着笨笨说:“快带我去。”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晃动着的手电筒光,朱医生迈步到了门口。 “朱医生吗,快,病人快不行了。”为首的中年人急促的说道,他的身后站着另外两个年轻汉子。
“这……,你们是哪个村的,怎么不送去医院,我这里有事正要出门寻人。”朱医生急急忙忙的说道。
“病人就在前面不远,是难产,朱医生,您就行行好吧,那是母子两条人命啊。”中年人语带哭腔央求道。
此刻,是救儿子还是救产妇?如果儿子摔伤奄奄一息,早救一分钟,就可能多一分生还的希望,可那边是母子两条生命啊。
罢了,朱医生一跺脚,寒生啊,你可要坚持住,老爹随后就赶过来救你。
“走吧,快点。”朱医生不及多想,催促来人前面带路,同时转身招呼笨笨跟上,等一下前去大鄣山,没有大黄狗引路是绝对找不到寒生的。
笨笨跟上前行了两步,感觉方向不对,立刻站住了,并张口大声的狂叫,示意要去大鄣山的道路。
朱医生又如何不明白大黄狗的意思,此刻已是心如刀绞,万般无奈扭头不去看笨笨,转身追上来人,只有接完生以后,再折返回来与笨笨前去大鄣山了。
村口停着一辆北京 212 吉普车,有车就快多了,情乱之下根本没有去想既然病人家里已备车,为何不送产妇去医院?
吉普车风驰电掣的向县城方向而去。
朱医生冷静下来方感到事情蹊跷,忙问道:“我们这是去哪儿?”“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那中年人冷冷的回答。
“我们不是去救产妇吗?”朱医生越来越怀疑了。
车里人都不再搭话,车内气氛骤然紧张。
“我要下车,我儿子还等着我去救命呢。”朱医生叫道。
“别乱叫,我们是给你面子,不然的话,就把你绑起塞上嘴。”中年人恶狠狠的说道。
此时朱医生知道坏了,这可能是一群杀人越货的绑匪,可是自己是个穷的叮当响的赤脚医生啊,家中什么都没有。吉普车驶进了婺源县城,最后停在了一所深宅大院前。
朱医生被带到了正厅会客室里,有人奉上茶,然后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朱医生目光扫视着四周,见墙上挂着毛主席的标准像,墙角摆放着一些绿色的花草,他认得那是短叶君子兰,很珍贵的品种。
“哈哈,深夜请朱医生来此,不会不便吧。”门口走进三个人来。
朱医生认得,为首的正是婺源县革命委员会主任黄乾穗,乡下人称之为“皇千岁”。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14:59 路过,冒个泡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15:11“黄主任?”朱医生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儿,再看后面的两人,一个是南山镇孟祝祺,另一个却是那个香港来的风水大师吴道明。
“朱医生,请坐下喝茶。”黄乾穗说着和其他两人鱼贯落座。
朱医生看着这位婺源县的父母官,心中揣测着深夜找他来究竟有什么事儿。
“朱医生,有革命群众反映,你为贫下中农看病敷衍了事,而替地富反坏右治病确是鞠躬尽瘁,立场站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想学你父亲专门替伪县长看病啊。”黄主任冷冷说道。
“在医生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病人,我都是一视同仁。”朱医生说的话声音虽轻,却字字珠玑。
“同志,你知道‘同志’这两个字的含义吗?就是共同的志向,试问,革命群众和阶级敌人能有共同的志向吗?这可是阶级立场问题,作为一名赤脚医生,你使用的药关系到革命群众生与死的大是大非问题。当然了,我想你也不是有意的,毛主席说过‘改正了就是好同志’嘛,你说我讲的对吗?”黄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朱医生鼻子“哼”了一声。
黄主任仿佛没有在意的样子,接着说道:“这件事我可以考虑不追究,你们接着谈吧,我出去一下。”说罢站起身
来,走出门去。
房间里只剩下孟祝祺、吴道明和朱医生三个人,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些。
“朱医生,黄主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见你,这是非常难得的,只要你说出太极晕在什么地方,政府马上用车送你回去,而且还会近期调你到县医院工作,属于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如何?”孟祝祺脸上堆满了笑容。
原来他们打的是太极晕的主意呀,朱医生这才明白过来。
“什么太极晕,我没听说过,是味中药吗?”朱医生说道。
“呵呵,老先生也许不知道这个太极晕这个名字,但你儿子手中的土卵你总该知道是从哪儿挖的吧?”吴道明插话道。
儿子……寒生还在大鄣山中生死未卜,我却困在这儿,这可如何是好?朱医生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孟祝祺和吴道明对视一笑,有门。
“好吧,我这就回去,问清楚我儿子再告诉你们。”朱医生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门外面闪出两个大汉,挡住了去路。
黄乾穗背对着站立在院子里,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找个地方让他想清楚。” 那两个大汉捉住朱医生的臂膀,不由分说地押进了后院的一间小屋子,外面锁上了门,并把守着。
南山村,大黄狗笨笨直直的站立在雨中等待着朱医生返回来。
最后,牠终于失望了,悲鸣数声后,掉头向大鄣山奔去……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15:49作者:漂流瓶里的海 回复日期:2007-8-1 15:45:00 还有点意思的,就是少了点,不知道尺子是现编的还是早就写好的,不过没关系,赚人气嘛,应该的,凸一下!在线写,写点发点,还要考虑尽可能的精彩些,《老尸》的坑都甩了,先填这个大坑~~~~~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1 16:36 今天写了三千字,
很累人的捏~~~~~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2 08:51 第十二
章 青丝荷包寒生一夜未曾合眼,腿上不时传导上来阵阵的剧痛,终于等到天亮了,他举起玻璃瓶,发现瓶底已经沉淀了厚厚的一层溺白。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东岩最高石,唯有我题名。”隔壁又响起吟诗声,吴楚山人醒来了。 “小兄弟,昨夜睡得可好?”吴楚山人走进门来。
寒生摇了摇头,说道:“一夜未睡,山人叔叔能帮我上药和找副夹板吗?”
“当然。”吴楚山人答道。
寒生在山人的帮助下,褪去了裤子,此刻发现整个右腿已经肿胀淤血呈青紫色,小腿中段的胫腓骨,也就是迎面骨横向骨折,检查并无开放性创口,寒生遂放下心来,此类骨折复位后经夹板和石膏固定后即可。
吴楚山人在寒生的指导下把腿骨进行了复位,然后惊奇的看到,寒生将玻璃瓶内的白色沉淀物混合进去灰尘丝搅拌,并均匀的涂抹在腿上。
“中医真是不可思议。”山人叹道,取出一件干净的旧床单撕成长条,帮助寒生包好右腿,随后出去找来两条木板,夹在他的腿两侧,再用布条层层缠紧。
寒生充满感激的望着额头微微冒汗的山人,说道:“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吴楚山人哈哈一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必言谢呢,今早是否还吃山鼠干?”
寒生点点头。
寒生以前随父亲处理过几起骨折病人,没有三个月以上是绝对好不了的,而且消炎换药麻烦着呢。《青囊经》的这种奇怪疗法,简直是匪夷所思,况且上面注明只需用药一次,七日可愈。
一股冰凉惬意的感觉自小腿骨折的部位处传了过来,药力开始了。
吴楚山人端进来早餐,稀饭外加一碟腌山椒山鼠干,寒生吃的是津津有味。
“您一个人常年住在这山里,不感觉到烦闷吗?”寒生问道。
山人淡淡一笑,说道:“你从小生长在山里,不知外面世界的险恶,这样也好,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就是厌倦了京城里的虚伪和尔虞我诈,不甘同流,才隐匿在这大鄣山中,过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可你的家人呢,你有孩子吗?”寒生关心的说。
“唉,曾经有过的……”山人满含惆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许久,他给寒生讲述了一个委婉凄凉的故事。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2 08:51 我来啦
~~~~~~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2 10:01我本旗人,自幼京城里长大,父母双亡。原在北大教书,年轻气傲,指点江山,痛斥时弊,1957 年的那场运动,终被打成了右派,下放至陕西关中渭河平原的一个小村庄。
当时怨气难以排解,不久竟积郁成疾,房东是一家朴实忠厚的农民夫妇,膝下有一女,名为荷香。农家女孩,勤劳爽直,梳两根大辫子,人长得也端庄,十里八村的都来说媒,可是荷香全都给拒绝了。
她对我体贴照顾有加,经常含情脉脉的坐在我的病榻旁,我本血性男儿,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可我是个右派,绝不能连累这家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天长日久生情,我终难把持住自己,后来,终于有一天,荷香怀孕了。
我决定同她结婚,返回京城变卖祖屋,打算一辈子扎根关中耕田种地,与荷香厮守终生。我至今仍记得临走的那一天早上,荷香红着脸悄悄塞给我一个荷包,然后扭头就跑掉了。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荷香头上的一缕青丝,我明白她在向我表明,跟我一生一世的不渝心志。
我到京城迅速处理完所有事情,等我再返回时,渭南发大水,水淹潼关,村子和荷香一家人都没了。我发疯似的沿途寻找,寻遍关中,最后一病不起。一年多以后,我总算是捡回条命,却被政府流放回黑龙江原籍。后来,我又回去过关中,那个村子早已经不存在了,我心灰意冷,发誓独身一生,至今每当月圆清冷之夜,我都会拿出荷包,看着那一缕青丝而黯然泪下。
吴楚山人抹去眼角的泪水,结束了这个悱恻凄惨的故事。
此刻的寒生,已经是满面泪痕了。
作者:鲁班尺 日期:2007-08-02 12:53
寒生想,这吴楚山人看似傲然清高,却也是性情中人,其心中竟深藏着如此委婉哀怨的一段爱情,着实令人伤感。
“那你怎么又来了这大鄣山中?”寒生问道。
“七八年前,我决定找一处山清水秀的深山隐居,一路南下到了婺源,落脚此处,了此残生。”吴楚山人叹道。
寒生沉默不语,原来人世间的情意是可以这样生死不渝的啊,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想过,集市上的兰儿要对自己以身相报,与山人叔叔的爱情仿佛有些相似,想到这里,心中竟然涌上款款暖意。
“我怎样才能找到‘雷击骑马布’呢?”寒生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治好兰儿的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