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央机器厂为四川沪县电厂安装了一台2000千瓦汽轮机组(瑞士产)。根据BBC公司提供的设计,中央机器厂的王守泰主持制造了2000千瓦发电机,并将三相电压由2300伏提高到6900伏。

1944年,民生厂又制造了一台由吴震寰设计的2000千瓦水轮机,同时中央器材厂改制成一台1940千瓦、6900伏的发电机,二机联用,安装在四川下清渊水电站。

抗战胜利后,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受了大量日伪电器公司,大批公司从大后方回迁,同时激发了国人投身实业的热情,中国电器工业逐渐恢复元气。以上海机器厂颜耀秋为主任的内迁工厂复员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从重庆返沪。随后,迁回新民机器厂、中华铁工厂、华成电器厂和新中工程公司等 50 家工厂。同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制造厂成立,下设一、二、三、四分厂。国民政府在接管日伪工厂和接受美国“救济物资”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协兴机器厂(原万和铁工厂)等官僚资本机器厂。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4%2F42510982_53250090.jpg{EIMAGE}

中雍无线电机厂生产的收音机

1946 年,陈阿金等 5 人合资创办洽兴抽水机修理社(现上海深井泵厂),它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深井泵的工厂,制造出国内第一台 6 英寸深井泵。

1946 年,工程师何其义集资在上海创建了大成电机厂,拥有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全封闭布机电动机等专用电工产品。同年,工程师孙鼎在上海组建新安电机厂,翌年以测绘仿制一台英国 B.T.H.40 马力多速电动机而赢得信誉,该厂还在天津设立了分厂。1947 年, 新安电机厂总工程师史钟奇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台 40 马力交流换向器变速电机。

1948 年,中建电机制造厂(现上海电压调整器厂)杨庆龄设计制造成当时国内最大的 8000 千伏自耦电力变压器,用于湖北大冶发电厂; 裘玉如创办的上海永固机器厂(现上海真空泵厂)制造成功活塞式真空泵。

1948 年,东北人民政府将日伪留下的电工企业按专业分工原则,组建成 13 个电工厂,分别生产仪器仪表、电机、灯泡、变压器、电线、电缆、电瓷、干电池、电工专用设备,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电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年中央机器公司昆明机器厂制成380伏、50周、500马力8级滑环式交流感应电动机,这是当时国内制造的最大的电动机。

截至 1948 年 6 月止,在国民党政府工商部登记的电工企业(包括 1/3 的无线电厂和家用电器厂在内,不计外资企业)共 335 个,工人数万人。产量最高的 1947 年曾生产一般交流发电机 21700 千瓦、交流电动机 51293 千瓦、变压器 146680千伏安。生产的最大发电设备是四川民生气器厂与中心电工器材厂制造的 1940 千伏安水力发电设备和中心机器厂配合外商制造的 2 兆瓦火力发电设备;最大的变压器为 1948 年中建公司制造的 8 兆伏安、3.3/6.6 千伏安自耦变压器;最大的电动机为 1945 年公用电机厂制造的 300 马力电动机。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4%2F42511027_53250090.jpg{EIMAGE}

民国时期公用电机制造公司股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3 23:47疯狗们终于不闹了,平静了,心情也爽了,继续更新,楼都歪了,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3 23:57

@岳飞在此 2011-10-13 23:54:18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3 23:47:25疯狗们终于不闹了,平静了,心情也爽了,继续更新,楼都歪了,哎

----------------------------- 你随便发,有俺在,谁骂谁找倒霉

----------------------------- 谢谢岳飞兄了,谢谢兄弟的护法,以后多更新点,气死那帮疯狗,我要睡了,不早了,岳飞兄也早点睡,狗狗们人多,而且轮流值班,五毛钱可不是白发的,表现好能有编制,咱比不了,咱只是一群喜欢遛狗的无聊的人,注意身体,修身养性啊 O(∩_∩)O 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08:47

马克思:一个社会的医疗系统、司法系统、教育系统腐败了,这便是一个高度腐败的社会,医疗涉及健康,司法涉及公正,教育涉及未来,这 3 个系统完蛋了,民族身心也就由表及里地完蛋了,甚至很难医治。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08:48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4 08:37:47

@岳飞在此 2011-10-13 23:54:18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3 23:47:25疯狗们终于不闹了,平静了,心情也爽了,继续更新,楼都歪了,哎-----------------------------

你随便发,有俺在,谁骂谁找倒霉......-----------------------------又发疯了,无视之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09:17

@2 号首长 222 2011-10-14 08:55: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3 20:50:01

@2 号首长 222 2011-10-13 20:48: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3 20:42:43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3 20:17:40

@岳飞在此 2011-10-13 20:06:21......

-----------------------------

给我闭嘴,你个垃圾,我不骂你不行,我要是跟“岳飞在此”一个马甲我就是孙子。你要是跟“我是锉儿他老爹"一个马甲你就是孙子,出门被车撞死,敢赌吗?告诉你我不想理你们,给我滚远点,不欢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09:24

今天气死我了,谁家的疯狗跑出来乱咬人,大不了我弃楼而去,跟你们生不了这份气,都是什么人啊,神经病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09:52

第一次我是如此生气,早听说天涯五 毛厉害,但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五 毛的厉害,会骂架能歪楼,轮流值勤,马甲多。说真的,今天让你们把我弄得很郁闷,心里堵得慌,甚至产生了弃楼而去的想法。我真的想骂你们,但又感觉没有意义,跟疯子们生气那我不是也是疯子了吗?

我声明一点,我没有马甲,只有曾经的一个叫做“南岛大陆”的 ID,那会潇湘观鱼刚开始写美国的崛起,但这个ID 后来丢了,就再也没上过天涯,直到今年找回这个 ID,并重新注册了会上网的老农这个 ID。我不解释什么,因为没什么需要解释的。

今天你们确实胜利了,组织的教育和经费没白给,见成效了。

以后也懒得理你们,你们继续狂吠,以后不会在理会你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10:03

@肥臀 886 2011-10-14 09:53:43老农,我们支持你,不管弃楼不弃楼,出书吧,把开头改一改,我们都支持你。我们只要看看真实的中国,向先辈们致敬!

----------------------------- 说真的,老农一开始我就没有出书的打算,假如想出书的话就不会去写教科书,因为我知道那样犯忌,我只是想写点东西。当时我只想写个小短篇,后来没想到大家给捧场,成为了长篇,写了下来。老农在这里谢谢大家。也许老农坚持不住了会太监,假如太监了也请大家谅解。老农现在想静静。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16:31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船只在泰国境内被不明武装分子劫持,11 名船员遇难,2 名下落不明。中国政府外交部进行严重抗议,回想起过去,让我们唏嘘不已。

1918 年——1919 北洋政府武装护侨:1918 年,“黑暗、腐朽、反动”的北洋政府下令出兵西伯利亚武装护侨。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执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动用军事力量,以保护侨胞的安全和利益。中国也是干涉苏俄革命的十四个帝国之义国家之一。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4 23:51

狗狗们安静了,更新一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00:00“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 三大件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即使在 80 年代,三大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属于奢侈品。我们就说一些旧中国的三大件。

缝纫机。缝纫机是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大生产的成果。1790 年,英国木工托马斯• 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 年,法国裁缝 B•蒂莫尼耶发明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十年后,美国人一位机械工人发明了手摇式的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1859 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

1889 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并在 1910年,在香港设立“中国总办事处”。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183_53250090.jpg{EIMAGE}

民国时期美国胜佳牌缝纫机我国接触缝纫机大致在 19 世纪末期。1872 年上海市场首次由普隆洋前进口数架微荀厂制造的缝纫机,每架售大洋五十圆;1875 年,华泰洋行在上海出售皮鞋缝纫机;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进口中国;1900 年,浙江人朱兆坤在上海开设的美昌缝纫机商店。

缝纫机进入中国后,在上海出现了一些制作缝纫机零配件的生产小作坊。随后,由商业带动了缝纫机使用技术、维修技术的传授和推广,从而开始了维修到仿制的中国缝纫机工业的第一步。出现了一批前店后工厂的商铺及销售店铺,如 1912 年苏州申晶缝纫机号开始经营修理兼装配缝纫机,润昌缝纫机商店,复升缝纫机商店、施茂泰缝衣机器号、上海茂思缝纫机商品、上海贸胜缝纫机商品1919 年,浙江余姚人沈玉山和美商胜家公司人员高品章、张明生合资,在上海开设“协昌铁车铺”(意谓三人和衷共济,事业鼎盛),雇员八、九人,主要经营国外缝纫机和旧缝纫机翻新业务。随后,以协昌铁车铺为中心,在上海郑家木桥一带形成了缝纫机交易,修配的集市,上海缝纫机行业初现雏形。1922 年,“协昌铁车机器店”更名为“协昌缝衣机器公司”,载入《上海贸易名录》,它就是以“蝴蝶牌”为商标的有名协昌缝纫机厂的前身。1927 年,“协昌缝衣机器公司”首次试制成功 25K-55 型草帽缝纫机,产品商标定名为“红狮牌”。该机先后生产了近二百台投放市场,因价廉适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产品除在上海经销外,还销往武进、汉口等地。1928 年,该厂生产出了第一台 44-13 型工业用缝纫机,1940 年组装生产 15-80、15-35 型家用缝纫机,商标为“金狮牌”(受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片子片头的“金狮”形象启示,意指协昌事业发挥光大)。1946 年商标更名为“无敌牌”(意谓天下无敌手)。商标上的英文“YAHCHONG”音译“协昌”。1947 年,以“Y.C”作商标的“协昌”缝纫机零件载入《上海国货厂商品录》。

同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洗冠生(冠生园老板)、郑宗潮(云飞汽车公司经理)、陆晋生(江南造船厂工程师)、陆永清(兵工厂工程师)等人开办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 并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当时他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胜美缝纫机厂拥有车床十台,以及铣床、刨床、钻床等机器设备,职工三十余人。

1937 年经营袜机、袜针、丝光纱线等商品的浙江奉化人阮贵耀的“阮耀记缝衣机器有限公司”开始生产缝纫机,产品为15-30型家用缝纫机,商标为飞人牌。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244_53250090.jpg{EIMAGE}

利康缝纫机利康洋行一则“缝衣机器广告”:“当今中华民国自建共和以来,万事维新,即西式衣服业已通行全国,莫不爱其便利异常也。所惜制造无方,故日用西式衣衫必购自店铺,此种便利外输实为浩大难塞,惟有创造各种缝衣机器,能制百样中西衣服,心意所及,均可立时告成,且其成件之精细坚固,尤胜手工万倍……”中国买办在广告书中写道:“愿我中华民国男女同胞,振起精神,快学实业之真技,速办有用之缝机,即得无穷之利益,更挽独有之权利,富国富家基在此乎?!”1940年月产缝纫机40台,1947年8月6日新“飞人牌”缝纫机商标同意注册。李宗仁先生曾为该厂题过字。

1937 年由颜若芝兄弟创办,仿制家用缝纫机,商标为“华南牌”,1937 年底第一台“华南牌”缝纫机出厂。规模最大时月产 100 台,质优价廉。1938 年广州沦陷后一度停业,1945年复业,1940 年定名为华南缝纫机厂。

1940 年新记缝纫机厂创办,生产商标为“金龙牌”“帆船牌”的家用缝纫机,只制造铸铁整机,其它零配件为日本或美国进口进行组装。

1941 年,上海第一家缝纫机针厂创立。

1943 年徐文熙等五人开设中国缝纫机制造厂,生产 1001型工业电动缝纫机和 1005 型家用缝纫机。

1945年“家庭商号”在上海成立,1946年6月更名为“家庭缝纫机厂”, 1946 年 6 月更名为“家庭缝纫机厂” 。

经营缝纫机零件和缝纫机修理业务,商标为“蜜蜂牌”。

1946 年由丁准中,陈元章创建的重庆惠工铁工厂收购日伪在上海的产业岗村洋行兴亚精密机器厂后,创立上海惠工铁工厂(陕西缝纫机的前身),全厂职工 29 人,生产缝纫机零件和纺织机配件。

1947 年何泽记机器厂吸收马志刚资本家的投资,创建超华缝纫机厂,商标“复兴牌”、“火炬牌,1949 年更名为丽华缝纫机厂。

解放前夕,中国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存在大量缝纫机生产厂家,仅天津有缝纫机装配厂家 7 家,最高年产量300~400 台,后来这些厂家及天津 30 多家小厂并入了天津华北缝纫机厂,新中国成为北方缝纫机生产基地。而上海和广州则成为南方缝纫机生产基地。尽管,旧中国的缝纫机年产量大致在 3000 多台,但是对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来说能生产这种奢侈品已经难能可贵了。今天,中国的缝纫机占据了世界缝纫机的半壁江山,而台湾的高端缝纫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这与旧中国的缝纫机工业是分不开的。即使七八十年代,上海的蜜蜂牌、蝴蝶牌(早期叫无敌牌)缝纫机曾长期需凭票供应。而这两个品牌在民国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响亮。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325_53250090.jpg{EIMAGE}

中华牌【缝纫机】广告样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00:02“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 三大件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即使在 80 年代,三大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属于奢侈品。我们就说一些旧中国的三大件。

缝纫机。缝纫机是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大生产的成果。1790 年,英国木工托马斯•; 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年,法国裁缝B•;蒂莫尼耶发明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十年后,美国人一位机械工人发明了手摇式的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1859 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1889 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并在 1910 年,在香港设立“中国总办事处”。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183_53250090.jpg{EIMAGE}

民国时期美国胜佳牌缝纫机我国接触缝纫机大致在 19 世纪末期。1872 年上海市场首次由普隆洋前进口数架微荀厂制造的缝纫机,每架售大洋五十圆;1875 年,华泰洋行在上海出售皮鞋缝纫机;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进口中国;1900 年,浙江人朱兆坤在上海开设的美昌缝纫机商店。

缝纫机进入中国后,在上海出现了一些制作缝纫机零配件的生产小作坊。随后,由商业带动了缝纫机使用技术、维修技术的传授和推广,从而开始了维修到仿制的中国缝纫机工业的第一步。出现了一批前店后工厂的商铺及销售店铺,如 1912 年苏州申晶缝纫机号开始经营修理兼装配缝纫机,润昌缝纫机商店,复升缝纫机商店、施茂泰缝衣机器号、上海茂思缝纫机商品、上海贸胜缝纫机商品1919 年,浙江余姚人沈玉山和美商胜家公司人员高品章、张明生合资,在上海开设“协昌铁车铺”(意谓三人和衷共济,事业鼎盛),雇员八、九人,主要经营国外缝纫机和旧缝纫机翻新业务。随后,以协昌铁车铺为中心,在上海郑家木桥一带形成了缝纫机交易,修配的集市,上海缝纫机行业初现雏形。1922 年,“协昌铁车机器店”更名为“协昌缝衣机器公司”,载入《上海贸易名录》,它就是以“蝴蝶牌”为商标的有名协昌缝纫机厂的前身。1927 年,“协昌缝衣机器公司”首次试制成功 25K-55 型草帽缝纫机,产品商标定名为“红狮牌”。该机先后生产了近二百台投放市场,因价廉适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产品除在上海经销外,还销往武进、汉口等地。1928 年,该厂生产出了第一台 44-13 型工业用缝纫机,1940 年组装生产 15-80、15-35 型家用缝纫机,商标为“金狮牌”(受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片子片头的“金狮”形象启示,意指协昌事业发挥光大)。1946 年商标更名为“无敌牌”(意谓天下无敌手)。商标上的英文“YAHCHONG”音译“协昌”。1947 年,以“Y.C”作商标的“协昌”缝纫机零件载入《上海国货厂商品录》。

同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洗冠生(冠生园老板)、郑宗潮(云飞汽车公司经理)、陆晋生(江南造船厂工程师)、陆永清(兵工厂工程师)等人开办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 并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当时他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胜美缝纫机厂拥有车床十台,以及铣床、刨床、钻床等机器设备,职工三十余人。

1937 年经营袜机、袜针、丝光纱线等商品的浙江奉化人阮贵耀的“阮耀记缝衣机器有限公司”开始生产缝纫机,产品为15-30型家用缝纫机,商标为飞人牌。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244_53250090.jpg{EIMAGE}

利康缝纫机利康洋行一则“缝衣机器广告”:“当今中华民国自建共和以来,万事维新,即西式衣服业已通行全国,莫不爱其便利异常也。所惜制造无方,故日用西式衣衫必购自店铺,此种便利外输实为浩大难塞,惟有创造各种缝衣机器,能制百样中西衣服,心意所及,均可立时告成,且其成件之精细坚固,尤胜手工万倍……”中国买办在广告书中写道:“愿我中华民国男女同胞,振起精神,快学实业之真技,速办有用之缝机,即得无穷之利益,更挽独有之权利,富国富家基在此乎?!”1940年月产缝纫机40台,1947年8月6日新“飞人牌”缝纫机商标同意注册。李宗仁先生曾为该厂题过字。

1937 年由颜若芝兄弟创办,仿制家用缝纫机,商标为“华南牌”,1937 年底第一台“华南牌”缝纫机出厂。规模最大时月产 100 台,质优价廉。1938 年广州沦陷后一度停业,1945年复业,1940 年定名为华南缝纫机厂。

1940 年新记缝纫机厂创办,生产商标为“金龙牌”“帆船牌”的家用缝纫机,只制造铸铁整机,其它零配件为日本或美国进口进行组装。

1941 年,上海第一家缝纫机针厂创立。

1943 年徐文熙等五人开设中国缝纫机制造厂,生产 1001型工业电动缝纫机和 1005 型家用缝纫机。

1945年“家庭商号”在上海成立,1946年6月更名为“家庭缝纫机厂”, 1946 年 6 月更名为“家庭缝纫机厂” 。

经营缝纫机零件和缝纫机修理业务,商标为“蜜蜂牌”。

1946 年由丁准中,陈元章创建的重庆惠工铁工厂收购日伪在上海的产业岗村洋行兴亚精密机器厂后,创立上海惠工铁工厂(陕西缝纫机的前身),全厂职工 29 人,生产缝纫机零件和纺织机配件。

1947 年何泽记机器厂吸收马志刚资本家的投资,创建超华缝纫机厂,商标“复兴牌”、“火炬牌,1949 年更名为丽华缝纫机厂。

解放前夕,中国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存在大量缝纫机生产厂家,仅天津有缝纫机装配厂家 7 家,最高年产量300~400 台,后来这些厂家及天津 30 多家小厂并入了天津华北缝纫机厂,新中国成为北方缝纫机生产基地。而上海和广州则成为南方缝纫机生产基地。尽管,旧中国的缝纫机年产量大致在 3000 多台,但是对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来说能生产这种奢侈品已经难能可贵了。今天,中国的缝纫机占据了世界缝纫机的半壁江山,而台湾的高端缝纫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这与旧中国的缝纫机工业是分不开的。即使七八十年代,上海的蜜蜂牌、蝴蝶牌(早期叫无敌牌)缝纫机曾长期需凭票供应。而这两个品牌在民国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响亮。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5%2F42540325_53250090.jpg{EIMAGE}

中华牌【缝纫机】广告样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13:38看起来链子栓好了,心情好多了,出门都不放心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13:39看起来链子栓好了,心情好多了,出门都不放心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21:35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15 21:14:0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5 00:02:19“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 三大件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即使在 80 年代,三大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属于奢侈品。我们就说一些旧中国的三大件。

缝纫机。缝纫机是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大生产的成果。1790年,英国木工托马斯•; 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

----------------------------- 欢迎云间兄,最近五 毛猖獗,让云间兄见笑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21:55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15 21:45:4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5 21:35:39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15 21:14:0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5 00:02:19“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被称为中国家庭的“三大件”, 三大件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即使在 80 年代,三大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属于奢侈品。我们就说一些旧中国的三大件。

缝纫机...........

----------------------------- 谨记啊,以后我可不敢了,出门怕被狗咬到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23:25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15 22:17:0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15 21:55:20

谨记啊,以后我可不敢了,出门怕被狗咬到啊

----------------------------- lz 的任务是坚持此楼,给天涯网友们捅破一层教科书谎言的窗户纸;

我们这些支持者的任务是给 lz 打起加油,人气不旺时pk 几个五毛助助兴;......

-----------------------------

关键是把楼歪的厉害,最主要的还是恶心你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5 23:34

今天老农又困又累,就不更新了,给亲们告个假,明天更新,晚安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7:12发现五 mao 们真是抓狂了,我不知道我写的帖子刺痛你们哪科神经,至于都给我发站内信?有什么可以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你们拼命谩骂、歪楼就能改变历史?我理解你们,为了个编制不容易,你们数以万计的人抢一个编制,最终还让你们领导的儿子拿走了那个编制,自己仍然拿到微薄的收入,仍然只是个五mao,仍然是个临时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7:42

@两肉一菜 2011-10-14 13:33:33

围观 ing...

----------------------------- 楼里乌烟瘴气,让肉兄见笑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7:43

@海鸥飞呀飞 o 2011-10-14 10:31:40

看望与拜访。

----------------------------- 楼里乌烟瘴气,让海鸥兄见笑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7:55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6 17:53:30

@岳飞在此 2011-10-16 17:42:57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6 17:27:46

@岳飞在此 2011-10-16 15:19:54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6 13:09:01

@岳飞在此 2011-10-16 12:26:27......

----------------------------- 谁会以你为荣,笑话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7:56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6 17:54:39

@岳飞在此 2011-10-16 17:44:51

@我是锉儿他老爹 2011-10-16 17:34:59

@袁德靓 2011-10-16 13:35:52

欢迎这里成为“世界名著荟萃”!楼主准备奖金!

-----------------------------...... ----------------------------- 今天晚上一点半准时更新,你做好准备。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8:19

@最初荒凉 2011-10-16 18:02:38看到有些朋友如此执着,感动中。共产主义大有希望。

----------------------------- 看到这种人,我感觉你的共产主义很有前途,会实现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8:20

@最初荒凉 2011-10-16 18:02:38看到有些朋友如此执着,感动中。共产主义大有希望。

-----------------------------

他们很专业,神马污言秽语都能出,神马方法都能用,估计是纵然或者专业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9:23

钟表。明中叶后,随着欧洲传教士入华及广州贸易的开放,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开始进入中国。1601 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将 2 件自鸣钟送给万历皇帝,从此,自鸣钟步入宫廷。据记载,在明清时期中国已出现国人学习钟表技术并仿制生产。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生活多年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 1640 年回欧洲后写的一本《旅游记》中记载: “他们(中国人)最欣赏的工艺品是齿轮钟。他们现在已经造得很好了。可以摆在桌子上。如果出和我们一样的价格,他们可以造出最小的。” 可见,明末时期,国人仿制钟表已为中外知悉。到清代,钟表业迅速发展。康熙在北京宫廷“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建立了钟表局。钟表工作室在广州、福建、南京、苏州、扬州及其他主要城市开始迅速建立。

宫廷长期雇佣手艺人修理各种器械及其他项目。到 1691 年,即康熙登基的第三十年,众多工匠从宫内迁出并建立了一个有 150 个房间的工厂。1693 年之后工厂被拆分为几个种类的车间,约 12 年后再一次扩建数个车间。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向康熙进贡了一件“西洋大日表”。康熙朱批:“近来大内做的比西洋钟表强远了,已后不必进。”清朝康熙皇帝对自鸣钟偏爱有加,曾经作有《咏自鸣钟》诗:“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绦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清代有三大钟表生产基地,分别制造苏钟、广钟、宫廷钟,经过仿制学习、积累了自己的经验,都形成了地方特点。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763_53250090.jpg{EIMAGE}

清朝自鸣钟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781_53250090.jpg{EIMAGE}

老自鸣钟

利玛窦时期,自鸣钟走进宫廷。冯时可说自鸣钟:“西人利玛窦有自鸣钟,仅如小香盒,精金为之。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篷窗续录》)。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804_53250090.jpg{EIMAGE}《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一》用西方计时系统解释了传统的计时系统:“凡侯时,皆准以昼夜。周日十二时。

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大清会典》初修于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曾 4 次重修。

也就是说,最迟从光绪年间开始,北京就同时使用两套计时系统,本土的时辰、刻和西方的分秒时。

鸦片战争后,国外钟表不断涌入中国,出现了许多前店后工厂的钟表业雏形。1852 年,上海最先出现张恒隆钟表店。

该店工厂以手工制造插屏钟,年产 100 只,多数销往北方。

1906 年,宁波人孙廷源、孙梅堂父子创办了鄞城制钟工场。1912 年,工场迁到上海杨树浦,建成“美华利造钟厂”。

工厂大规模建设,职工扩至百余人,用机器制造多种零件,成为全国最早生产机械时钟的厂家之一。其生产钟表,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该厂的各式时钟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1914 年,美华利钟厂共生产插屏钟、天文钟、亭式钟、玻门钟、落地钟等 7832 只,还先后为上海青年会、上海先施公司、上海电话局以及北京中国饭店等 104 个单位的建筑物上制造 336 只大钟。此外,美华利钟厂还生产落地钟以及高难度的大型塔钟。美华利钟厂曾为奉天谘议局、吴淞中国公学、上海电话局、北京中国饭店等单位生产数百只大钟。该厂在全国各地设立 23 家分支机构,声势日盛,孙梅堂遂有“钟表大王”之称。1915 年,美华利钟厂开始生产机械挂钟,又在上海闸北天通庵镇开办建筑时钟制造厂,购置了部分设备,开始生产建筑用钟。从1915至1925年,美华利钟厂累计生产13个品种431台。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851_53250090.jpg{EIMAGE}

美华利造钟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19:30

915 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出资在烟台开办了中国时钟制造业的第一家钟厂—一烟台宝时造钟厂。并在 1918 年自制成功第一批座挂钟投放市场。此后,烟台钟表业获得大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制钟的发祥地。。1927 年,烟台第二家造钟厂一一永康造钟公司开业。到 1937 年,烟台钟表工业已拥有 6 家企业和相当的生产规模。据 1934 年的统计,仅德顺兴、永康、慈业三家造钟厂已拥有职工 1416 人,拥有各类生产设备 149 台,年生产座挂钟 10.88 万只。产品不仅销往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各大商埠,还销往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945_53250090.jpg{EIMAGE}

1936 年位于朝阳街的宝时造钟厂。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2954_53250090.jpg{EIMAGE}

烟台老钟表(烟台老钟表趣事----烟台老钟表刻有“寶”字、“永”字、“業”字、“盛”字、“慈”字等,楷书字体加简练图案装饰,每台钟背后面都贴着一张约 32K 大小的证书,纸张早已黄旧,图文依然清晰,且格式都相近——顶端为商标图形居中,“请用国货”四字分列两旁,下方是有关企业和产品简介的文字。其中“寶”字牌钟的证书载有:“本厂经理李东山抱实业救国挽回利权之素志,以时钟一项漏卮极钜,乃潜心研究历尽艰苦始告成功,于民国四年创设制钟工厂,于烟台朝阳街之东巷,专制新式坐钟挂钟,准走八日,时辰确切,机件装潢,无不精美绝伦。出品自供献社会以来将及二十载,蒙爱国诸公极力提倡,行销普遍全国及南洋等处,为中国制造时钟之先导者,首开国产时钟之纪元。迭向京省各市展览会展览,得到若许之奖章奖凭,其评语有完全国货、北洋造钟第一家等语,敝厂感激之余奋勉有加,对于制品精益求精,以期抵尽舶来。对于定价取乎低廉,以答爱护国货者之热诚。”“業”字牌钟载有:“当代我国幅员数千万里,同胞四万万人,地非不广人非不多,倘能齐心爱国振兴实业,精造我国之货勿用舶来之品,则国富民强计日可待。今我国同胞等人各异心,对于舶来之物虽货穷价昂亦愿争购,是以外邦欺我之弱乘机而来,国非所有,利权之外溢更不堪言状,言之实堪痛惜。敝厂有鉴及此,奉劝请同胞及各界人士嗣后对于我国各种物品竭力提倡,力求振兴使外邦不敢止视,则我国幸甚国民亦幸甚。”)一战后,国内钟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涌现出一批如中国时钟厂、昌明钟厂、上海钟厂、时永钟厂、百老汇电机公司(上海电钟厂前身)等钟表企业。上海钟厂生产的福星牌台钟、挂钟,销往国内各埠和南洋等地,最高年产达 6 万只。电气制造业的中国亚浦耳灯泡厂也进行电钟生产,产品运销南洋等地,30 年代后半期,国产时钟远销大后方及马来亚、婆罗州、东印度群岛、暹罗、缅甸、印度、菲律宾等地,年产约 20 万只。 1939 年,金声工业社成为上海第一家生产闹钟的企业,日产 30~40 只,用钻石牌商标,主要销往东南亚等地。1943 年,中国钟厂设计出我国第一台采用“活摆”结构、走时 15 天的台钟、挂钟,并以“挂歪摆歪虽歪不停,倒拨顺拨一拨就准”而声名遐迩。解放前,上海4 家闹钟制造厂 ,年产量为 30952 只。假如在和平的年代,中国钟表的产能我们可能想象一下。此外,当时中国还有金属表带、游丝、发条、等近 200 家零配件厂。

新中国胜利后,这些钟表厂家成为了新中国钟表生产的中坚力量,旧中国为新中国的钟表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中国生产了世界上 80%以上的钟表,可曾记起那些为新中国钟表业奠基的先行者和前辈们。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6%2F42573068_53250090.jpg{EIMAGE}

民国时期的钟表广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20:44今天更新了两节,以后更新速度会更快,今天半夜一点半继续更新,我相信你们实力,毛毛们可要守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20:47我说毛毛们你们能发点全球通史或者剑桥史吗,资治通鉴也可以,名著我不是很喜欢,估计你们仓库里也没有这些东西,可能除了教科书就是道具,杯具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6 21:55

@笑忘我 2010 2011-10-16 21:47:27作者:2 号首长 222 回复日期:2011-10-16 21:02:11回复

我说楼主你能发点新中国的伟大的工业史吗,国防史也可以,名著你不是很喜欢,估计你们仓库里也没有这些东西,可能除了烂泥垃圾就是道具

......

-----------------------------

我有一个梦想:永远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领导个个都是时代先锋,群众人人都是道德模范。即使偶尔抓到一个贪官,也只是一笔带过,不留一丝遗憾。 我有一个梦想:永远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农业年年大丰收,工业月月传喜讯,即使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都是有增无减。 我有一个梦想:永远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穷人们都能看得起病,百姓住每月 77元的廉租房,工资增长 11.2%,大学生就业率达到 99.13%,大学生食堂就餐平均每顿 2、3 元。 我有一个梦想:永远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物价基本不涨,交通基本不堵,环境基本改善,扫黄基本有效,罪犯基本落马。 我有一个梦想,永远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是爱的家园,人间的天堂,那里有人们向往的生活,一个梦的世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17 01:06自行车是当时最时髦、最昂贵的三大件,绝对是富裕的象征。曾几何时,中国人以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为梦想、为荣耀。早期的自行车是非常昂贵的,甚至出现了分期付款。清末无论南方的上海还是北方的天津,车价始终在 80 元上下浮动,相当于今天一辆中档汽车的价格。民国时期,自行车价格也居高不下。即使到了新中国时期,自行车也属于奢侈品。人们谈“飞鸽、永久”,不啻于今天人们谈论“捷达、富康”,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会立案侦破。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自行车的原型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我国也存在自行车发源地的争议,许多人认为鲁班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我们不去作探讨,我们只讲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意大利人是最早提出试制自行车的方案。第一个制造出自行车实物的是法国人希布拉克,他在 1790 年制成一辆木质自行车,尽管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也不能转向,只能靠骑车人不断用双脚蹬地在一条直线上前进,但是无疑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1801 年,俄国有个名叫阿尔塔莫诺夫的农奴,用金属制成了带有两个圆轮和小凳的自行车,把它献给了沙皇,因此受到沙皇的表彰。沙皇取消了他的农奴身份,成为自由民。1871 年,德国青年德莱斯也制造了一辆木质自行车已经初步具备现代自行车的雏形了。1839年,英国苏格兰的一位铁匠麦克米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自行车,使得自行车技术更近一步。1861 年,法国人米歇则制造了一辆前轮大而后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行驶速度很快,但容易跌倒。1869 年,出现了车轮由木质改为铁制,并且转圈用橡皮带,车轮上还装上了滚珠轴承和飞轮的自行车。

1873 年,英国人劳森使用了链条,使得自行车基本成型。1885年,英国人斯泰利进一步改进自行车并设置了刹车装置,斯泰利被誉为“自行车工业之父”。1889 年,英国人康洛普发明了充气轮胎,自行车基本定型。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7%2F42579613_53250090.jpg{EIMAGE}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 19 世纪初。

1817 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

19 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7%2F42579635_53250090.jpg{EIMAGE}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

度越快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17%2F42579642_53250090.jpg{EIMAGE}

这是欧洲人早期想象的五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由一个主动力轮和四个辅助小轮子组成。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制造这种自行车,那么它在速度和平衡性方面的表现将不错。这种自行车前后还带有放货物的小篮子。

中国接触自行车,是在清末。1868 年第一批由欧洲运来的自行车到达上海,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性代步工具。1874年,日本的人力车输入中国,被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上海等地随之兴起了修理和零配件店铺和摊点,并出现了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的车行。

当时较著名的有同昌,惠民、曹顺泰等车行。当时自行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风靡一时。1899 年,苏州官府因骑车人日益增多,而道路狭窄,经常造成交通事故,禁止中国普通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1908 年来自山东的报道说:“历下各街,坐脚踏车者络绎不绝,车价为之骤涨。”一战结束后,自行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