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3 23:4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42:26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3 23:34:00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2:41:28
在政改层面上,也应该有一个时间表
这样才能保障在我党的引导下,实施转向,并且保证新政权不会清算原罪。......
-----------------------------
自己的左手腐烂了,用右手去砍掉左手是一种多难的抉择,这就是症结的所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3 23:5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44:53当时立宪,是满人和汉人的矛盾如何协调,是个大问题。
个人以为,建立某些特别领域的特别委员会,避免了一些敏感的问题
-----------------------------
正因为有了民族矛盾,所以中国走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在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争执中,革命派最终被选择,但是革命派在二三十年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个就是主张民族革命的国民党,一个就是主张社会革命的共产 dang,也因此引发了一种新的争端。最终,民族革命占了上风,在北伐尤其是抗战时期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是民族矛盾消失后,社会革命派占了主导,因为他对下层人民更有吸引力和煽动力。最终民族革命的被赶到了台湾,在吸收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演变为今天的台湾民主社会;主张社会革命的在大陆实现,并进行了革命,也就有了今天伟大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3 23:5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52:10
专门委员会,避免了很多敏感的问题。
而且在一个特别的行政范围内,实施选举,以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其实是二权分立,于此同时,在这个领域,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将更加被重视,并未媒体如何监督行政,做了一个实验。
关键是他们是否愿意做。
我想高层还是害怕将来的清算的,但是立即做大动作,恐怕内部反弹大,也不容易控制
----------------------------- 这种监督都是很软弱的,具有局限性,因为他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工具。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真实兄的想法是好的,属于改革派吧,但要实现太难,因为具备蒋经国那样气魄的太少,而且也没有他那种环境。为什么害怕清算,正是因为没有做好。现在最实在的就是多为人民做点事情,获得人民的支持,而不是社会严重的失衡和人民的普遍不满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3 23:59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54:27
用 20-30 年去实现平稳转型,而不是 5-10 年的一个大转向。
-----------------------------
国家和社会资源这块蛋糕分的不公平了,因为缺乏分蛋糕的规则,假如还不想办法补救,也许人民只能去夺切蛋糕的刀子,因为他们需要食物也很愤怒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59:00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3 23:53:51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44:53当时立宪,是满人和汉人的矛盾如何协调,是个大问题。
个人以为,建立某些特别领域的特别委员会,避免了一些敏感的问题......
----------------------------- 这比较复杂,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在一个大背景下许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只能说个大体的脉络,因为没有人能说清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0:35
成吉思汗,不需要吸引力和煽动性,一样可以做到以战养战
-----------------------------
因为他采用的是暴力,一种外部的暴力。当时的日本就属于这一种,一种强加给中国的暴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4
@大宝虎 2011-10-24 00:02:14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3 23:52:10
——————————
还是从司法独立开始,由这个争议最小的开始为突破口为佳,这样狙力小,助力大,还可以为下一步积累经验
----------------------------- 假如是我们这也是很难抉择的,放弃自己的利益,把约束自己的绳子交给别人又有谁愿意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4:42
者:会上网的老农回复日期:2011-10-2323:58:18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52:10
专门委员会,避免了很多敏感的问题。
而且在一个特别的行政范围内,实施选举,以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其实是二权分立,于此同时,在这个领域,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将更加被重视,并未媒体如何监督行政,做了一个实验。......-----------------------------
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4:42
者:会上网的老农回复日期:2011-10-2323:58:18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3:52:10
专门委员会,避免了很多敏感的问题。
而且在一个特别的行政范围内,实施选举,以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其实是二权分立,于此同时,在这个领域,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将更加被重视,并未媒体如何监督行政,做了一个实验。......
----------------------------- 历史自有后人去评说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0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6:2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00:03:10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0:35
成吉思汗,不需要吸引力和煽动性,一样可以做到以战养战
-----------------------------...... -----------------------------
这也许就叫做煽动下层人民革命,但是往往他们被冠以“革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1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07:54
作者:大宝虎回复日期:2011-10-2400:02:14回复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3 23:52:10
——————————
还是从司法独立开始,由这个争议最小的开始为突破口为佳,这样狙力小,助力大,还可以为下一步积累经验......
----------------------------- 说真的,三权分立是目前最为成熟和有效的机制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1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13:32
以特权治国,以前是靠恐惧,现在是靠腐败。
真要惩治贪腐,机构就瘫痪了。
----------------------------- 也许中国是不应该走上这条路的,可是已经走上了,而且很难回头。现在在一个岔路口,如果不及时回头,也许连瘫痪的机会都没有了。
腐败是任何时代都有的,可是没有现在这么有特色,因为这是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治国思想。
法不责众,纠结,但是如此放纵,当它成为必须和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也许再也回不了头。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2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18:17
第二句不赞同,毛,是应该弱化的,可以真的做一下民意调查
-----------------------------
毛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理念和探索的实践,事实上,毛只是一个符号,只是太多的人不这么认为,把个人看的太重了,但是作为一个伟人,其影响力至斯也很为难得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23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20:05
美国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不是政治问题,而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过大,这方面我们需要慎重。
----------------------------- 有道理,不过中国手里有一种对付其的有力武器,也就是公有化和社会主义。事实上,中国不是已经试过吗?如果那个样子可能中国会更有经验,更有办法。开个玩笑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0:25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21:41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00:18:58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13:32
以特权治国,以前是靠恐惧,现在是靠腐败。
真要惩治贪腐,机构就瘫痪了。......
-----------------------------
关键问题是现在缺乏制约和影响的手段和力量,也缺乏时机,缺乏产生变革的动力和机会。也许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群体,一个合适的方式,一个偶然的事件引发了一个必然的改革,希望是改革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9:03
@最初荒凉 2011-10-24 00:44:11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23 23:25:16
@最初荒凉 2011-10-23 22:37:28
以 GM 的暴力对抗反 GM 的暴力,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忽然发现宗教好像并不是一无是处。
----------------------------- ......
----------------------------- 法力不足,而想成仙,结果悲剧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9:1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00:47:5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3 20:39:30
@大宝虎 2011-10-23 17:12:15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3 17:05:44回复
中国的医改和卫生政策可以说基本失败了......
----------------------------- 当年中国的可怕之初在于向外输出革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9:2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0:37:24未来如果有几千万上亿农民失业,将牵涉到 2-3 亿人口,每年产生的数以百万计的不满就业现状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里的其他学生,这些累计起来都是很可怕的。
-----------------------------
由于转型的紧迫性,我国企业无法实现如此快的转型,工薪阶层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并且处于瓶颈状态,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多的开始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出口型经济对中国影响太大。中国没有足够的国内市场支撑这次改革,所以前面的路很难。即使上层社会也已经开始蜕变,无益于这次改革,阻力很大。最大的原因还是上层改革魄力不足。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09:31
@大宝虎 2011-10-24 00:30:21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00:25:34回复老农回复日期:2011-10-2400:18:58回复--和影响的手时机的动力和机会。也许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群体,一个合适的方式,一个偶然的事件引发了一个必然的改革,希望是改革
————————......
-----------------------------
重庆模式还不成熟,代表性也不是很强。重庆的处境相当于印度、越南,还有缓冲的余地和转移的空间,能够接受转移的产业,但是东部很迫切,形势也很严峻,升级转型刻不容缓,尤其是经济及分配失衡造成的社会失落及不满,中国目前最急迫的其实是向内地转移,挖掘国内的消费潜力,而不能完全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关键是现在老百姓不愿意消费,如何让他们把钱拿出来。朱时代已经把方法快想尽了,教育的扩招、国企的改革等等。当前有效地办法太少,唯一的办法是采用更深刻、更便捷的方式和手段,或者对外转移,用外部矛盾缓和或替代内部矛盾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0:0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9:51:14
升级转型,其实比政改还难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是有道理的。产业升级转型现在关键是我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欠的历史债太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0:38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10:18:4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0:08: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9:51:14
升级转型,其实比政改还难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是有道理的。产业升级转型现在关键是我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欠的历史债太多......
----------------------------- 现在国家陷入了困境,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国家依靠的是投资、出口和内需,投资冲动愈演愈烈,国家要发展就要投资,但现在的投资属于无奈的投资,冲动投资,已经开始透支环境、经济等子孙的东西。地方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国家被绑在车轮上,进退两难。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的挟制,痛苦不堪。但国内的内需严重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不能适应现在应该承担的任务,唯一的方式就是开拓国内市场。但是这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也会触及到普通百姓,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朱时代,做了一次努力,尽管取得了成效但是留下的能开拓的空间太少,这就注定了要经历一番风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0:39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0:34: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0:08: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9:51:14
升级转型,其实比政改还难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是有道理的。产业升级转型现在关键是我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欠的历史债太多......
----------------------------- 当年的后遗症现在开始发作了,毛时代没有发病,是因为民国还留下了些底子,而这些底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民国的路线是对的,起码在民生尤其是教育上做的要好一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1:2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10:52:14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10:38:10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10:18:4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0:08: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9:51:14......
-----------------------------
其实朱改革的失败,最大程度上是忽视了最底层的利益,也是无奈之举,最终还是人民买了单。举个例子,当时为了扩大内需,亚行的汤敏曾给出主意大学扩招,因为当时老百姓舍不得花钱,宁可存在银行也不愿意拿出来消费。但是在教育上,中国老百姓砸锅卖铁也会送孩子上学,恰恰利用了中国人的这种天性。结果遍地的大学拔地而起,合校升本遍地开花。结果,很多人圆了大学梦,中国内需拉动了,经济危机也安全渡过了,中国经济软着陆了,但是现在后遗症显现了。遍地是廉价的低水平的大学生,显然这有些跃进的感觉,而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可怜的工资引起了社会的悲剧和愤怒、失落,中国何去何从,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1:28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0:52:37
@大宝虎 2011-10-23 16:53:2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2 14:54:50......
——————————所以楼主举的例子,我只能承认在买办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重压下,我们民族的现代化先驱还能取得一些成绩实属不易,但我看不出其中政府有任何作用。还请楼主指教下当时中国整体的工业化水平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可以的话,我们以黄金十年的...........
-----------------------------
中国曾明确支持韩国建国,蒋在开罗会议公开为韩国争得了日本投降后的独立权,宣称韩临时政府是当前能够代表韩人的惟一的统一的政府;同盟国能够迅速正式承认韩国临时政府,积极援助韩国光复军……这是打击日寇当前这种企图的必要措置。韩国现行宪法其实就是以民国宪法为蓝本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试图构建自己的圈子,并努力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试图建立起自己势力和影响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3:4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2:18:2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09:31:26
@大宝虎 2011-10-24 00:30:21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00:25:34回复老农回复日期:2011-10-2400:18:58回复
......
-----------------------------
其实也是一种探索,出发点是好的,想找一个试点,但是这个试点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放开,可以看出党的政策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只怕如此最终只能将不成熟的经验拉上前台,又要走上一条匆忙急于求成的路子,在泥泞中颠簸前行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4: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0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3:42:3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2:18:2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09:31:26
@大宝虎 2011-10-24 00:30:21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4 00:25:34回复......
----------------------------- 因此三权分立是目前最初成熟最有效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0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52:3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4:15: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0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3:42:3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2:18:2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09:31:26......
----------------------------- 你也是大学的讲师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0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52:3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4:15: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0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3:42:3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2:18:2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09:31:26......
----------------------------- 我记得昔日兄也是教师,应该是讲师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05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1:52:36
@中国军 2 2011-10-20 21:28:5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0 00:35:03回复
@744584643 2011-10-20 00:29:27......
----------------------------- 他的数据估计有问题,我也不知道他是按照什么标准算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2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52:3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4:15: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0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3:42:35......
-----------------------------
人民教师,我也是示范专业的,咱也算半个同行把,其实我们这些特殊的知识分子是很尴尬的,处境也很尴尬,思想也很尴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24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5:19:1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5:59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1:52:36
@中国军 2 2011-10-20 21:28:5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0 00:35:03回复......
----------------------------- 民国的教育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并打下了基础,可惜树栽好了,人已去,老本估计现在也快吃光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宁可经济慢点,也少欠教育债、医疗债、环境债、子孙债,民生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25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5:19:1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5:59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1:52:36
@中国军 2 2011-10-20 21:28:5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0 00:35:03回复......
----------------------------- 知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怕不知道或者明明不知道非要说知道,更可怕的是不让你知道,玩笑话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5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5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52:3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4:15:01......
----------------------------- 原来教师还能与行政互相转换,现在基本教育系统已经独立,事业性了或者功利性了。现在可以说身份很尴尬,思想和体制更尴尬,培养人才的能力也弱化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5:5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5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4:52:3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4:15:01......-----------------------------
不仅是教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6:0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04: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55:5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5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 你认为我们现在教育水平比民国高多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6:11
@好神奇啊 2011-10-24 16:08:47
哈哈哈!-----------------------------
你这网名真贴切,好神奇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6:2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14:5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09:3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04: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55:5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52:2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民国发展到现在教学技术估计也不会弱于现在吧呵呵
那种软件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6:4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3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23:4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14:5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09:3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04: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55:50......
----------------------------- 当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公文给北大,经常被北大驳回训斥,理由是咱北大是独立的高等学府,你教育部无权吆五吆六。教育部被训得灰头灰脸、毫无脾气。可到了年底北大一纸要钱的文书送到教育部。教育部说,你北大既然不归俺教育部管,凭啥找俺要钱?北大则理直气壮地说,咱是不归你管,可教育是国家的事,由你教育部负责,你就得老老实实给咱拨款。不服气,咱们找大总统理论去。
也不知道两家找没找大总统,更不清楚大总统怎么裁决的,反正在北洋政府很长时间里北大每年都从教育部拿钱,每年还不理睬教育部的管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7:2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03:2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48:5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3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23:4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14:5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09:39......
----------------------------- 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而有一种氛围。也许那个时代只能留给我们更多的回忆和唏嘘。民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满清留下的人才财富和风气,具体很复杂,等我后面写到民国我会多些一些民国的教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7:3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27:5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22: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03:2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48:5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6:32: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23:47......
----------------------------
昔日兄不要寄太大希望,老农水平有限,只能尽力去写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7:4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34:5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30:5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27:5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22: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03:2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6:48:59......
----------------------------- 关键我这是瓦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17:5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50:4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41:4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34:5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30:58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7:27:5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7:22:01......
-----------------------------
哪里,文史没有谁水平比谁水平高,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想法,还需要大家互相支持,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帮老农写好帖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0:20
今晚将继续播出旧中国的电影,敬请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0:47
只有 69 万人口的不丹让我们又爱又恨。08 年,掌控绝对权力的不丹国王将民主强加给了毫无民主意识的人民,国王走村串寨劝国民去投票。国王说:“我可以努力做个爱民的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制度,一个有效的制度比国王更重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1:25
@仗剑岂是凭器利 2011-10-24 21:02:15
马克
----------------------------- 欢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15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3 21:26:58
作者:大宝虎回复日期:2011-10-2321:10:25回复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3 20:58:58 ——
毛时代留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探讨和反思、借鉴
——————————————————......
----------------------------- 现在天平已经失衡,完全是一边倒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19
@最初荒凉 2011-10-22 21:54:33
@笑忘我 2010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不要说过去,即使现在财政收入超过 8 万亿,也是捉襟见肘。下面是网络上当前一些投资情况。
1、长兴岛造船基地 ——打造世界最大造船基地 工程总投资: 350 亿元......
-----------------------------
其实又有多少用在民生上了,现在民生才是最紧迫的,欠账太多,也许以后还不清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26
@笑忘我 2010 2011-10-24 22:16:58作者:昔日的西南师大 回复日期:2011-10-24 15:52:26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
当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公文给北大,经常被北大驳回训斥,理由是咱北大是独立的高等学府,你教育部无权吆五吆六。教育部被训得灰头灰脸、毫无脾气。可到了年底北大一纸要钱的文书送到教育部。教育部说,你北大既然不归俺教育部管,凭啥找俺要钱?北大则理直气壮地说,咱是不归你管,可教育是国家的事,由你教育部负责,你就得老老实实给咱拨款。不服气,咱们找大总统理论去。
也不知道两家找没找大总统,更不清楚大总统怎么裁决的,反正在北洋政府很长时间里北大每年都从教育部拿钱,每年还不理睬教育部的管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33
@笑忘我 2010 2011-10-24 22:16:58作者:昔日的西南师大 回复日期:2011-10-24 15:52:26回复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21:4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4 15:1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5:03:38......
-----------------------------
教育之殇,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改革似乎并不成功。而我们欠的教育债太多,民国留的那些底子早在内战和早期的疯狂式跃进狂飙消耗殆尽。紧接着是一种青黄不接,而这个影响是深远的,造成了今天的尴尬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43
@贝里斯 2011 2011-10-24 10:34: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10:08:06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4 09:51:14
升级转型,其实比政改还难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是有道理的。产业升级转型现在关键是我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欠的历史债太多......
----------------------------- 缺乏基础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45
接下来播出旧中国的电影,敬请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46
1917 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开始兼营电影业。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设立了电影拍摄业务,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片。当时它的拍摄内容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共五类影片。其中风景片主要拍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时事片即新闻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情况和科学文化知识;新剧片的题材分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类;古剧片主要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和《春香闹学》片段。1918 年,商务印书馆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动影戏部”( 1920年,更名为“影片部”)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1923年,国光影片公司从商务印书馆中分离出来,但是由于经营上却渐渐不佳,一年后就悄无声息了。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4%2F42791052_53250090.jpg{EIMAGE}
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后从商务分出成立国光影片公司)
1920 年左右,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中国最早的情节片),上海影戏公司的《海誓》(爱情类型影片开端)和新亚公司拍摄的《红粉骷髅》(侦探类型影片的开山之作)相继诞生。其中,《阎瑞生》片中由王彩云扮演了妓女王莲英一角,中国电影首次出现由女性担任女主角,而这位王彩云,早年也曾是青楼女子。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4%2F42791087_53250090.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4%2F42791094_53250090.jpg{EIMAGE}
王彩云
1922 年,明星公司拍摄了故事片《劳工之爱情》,它被誉为中国早期电影的“压轴之作”成为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
1922 年 1 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3 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4%2F42791124_53250090.jpg{EIMAGE}
1923 年明星公司拍摄了《孤儿救祖记》,一举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品。影片于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据记载,它成为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其在当时的声誉和影响超过了所有的外国片。影片公映之后,“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以后又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营业之盛,首屈一指;舆论之佳,亦一时无两。”明星公司在经营奇才周剑云成的带领下成为国内电影业的龙头老大,并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呈现蓬勃的创作气象。周剑云为明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1923 年,面临经济困难的“明星”公司倾力拍摄《孤儿救祖记》,新婚不久的周剑云甚至献出了新娘首饰作为资金。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4%2F42791171_53250090.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2:5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4 22:46:00
1917 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开始兼营电影业。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设立了电影拍摄业务,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片。当时它的拍摄内容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共五类影片。其中风景片主要拍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时事片即新闻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情况和科学文化知识;新剧片的题材分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
-----------------------------
不小心发错了张图片,第三张图发错了,特此更正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3:07
@北洋旗舰 2011-10-24 22:52:09
当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公文给北大,经常被北大驳回训斥,
=============================================== ======
当年民间可以到法院告北洋政府,法院竟然判政府败诉。
哪里还有这样的年代?哈哈哈哈
----------------------------- 北洋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一个培养了国共两代还没用尽的大师的时代,可惜今天我们的大师已然用尽,但并未培育出新的大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3:10
@北洋旗舰 2011-10-24 22:52:09
当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公文给北大,经常被北大驳回训斥,
=============================================== ======
当年民间可以到法院告北洋政府,法院竟然判政府败诉。
哪里还有这样的年代?哈哈哈哈
----------------------------- 遍地英雄下夕烟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4 23:20无论新中国还是旧中国都是中国,希望我们能正视历史,还历史一些清白,让历史更加客观一些,让那些本不该湮没的东西浮出水面,因为它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也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其实那些被我遗忘和被认为的时代仍有许多可取之处,那个黑暗的时代都有如此多的可取之处,难道今天的这个光明时代不该反思和借鉴吗?假如认为他是黑暗的,就请用行动去证明,用行动去让人民幸福,为天下苍生造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