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们用自己宽阔的肩膀扛起了那个时代,扛起了那个硝烟弥漫、千疮百孔的时代,我们能走到现在不能忘却他们为我们今天流的泪水和鲜血,不能遗忘掉那些为我们中华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也许我们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做,起码我们还能用自己的双手敲出一些属于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勾起人们对他们的崇敬和追忆,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辈,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太多太多。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5 08:4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5 08:29:08在中国大陆官做长了,出则警车开到;入则众人围绕;坐有天价香烟入口;卧有高级秘书陪床;病有百分之几百医保保护;一句话能让人哭、让人笑、让混蛋成英雄;痞子成富豪;还能让正常人成精神病;偶尔做点儿分内事——竟能换来八拜九叩。

——但是他们都明白,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什么样子——儿女是必须要移民的,舍得自己不要脸也要妻女保平安。......

-----------------------------

前几天看到一则微薄挺贴切:在中国到处是中国贪官,在美国到处也是中国贪官;中国官员家属都在美国生活,美国官员的家属也都在美国生活;中国喜欢骂美国政府,美国也喜欢骂美国政府;4 中国在压榨中国劳动人民血汗,美国也在压榨中国劳动人民血汗;中国富豪生活在美国,美国富豪也生活在美国。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5 20:181924 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著,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 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1925 年邵醉翁兄弟在上海创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天一”既没有黑帮靠山,也没有左翼背景,靠着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宁波帮”吃苦耐劳的天性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崭露头角。随后的几年中,“天一”共投拍了超过 100 部影片,其中一半以上取材于“水浒”、 “西游”、“三国”、 “三言二拍” 、“施公案”,以及其他取之不尽的乡村野史、民间稗闻。天一成中国电影业的一匹黑马。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5%2F42815102_53250090.jpg{EIMAGE}民国罕见本之一∶电影讲义,周剑云、陈醉云、汪煦昌著

1926 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从 1926 年的下半年开始的 4 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这三股商业电影创作热潮,可惜当年大批古装电影散失,我们能看到最早的一部是《西厢记》。

据统计,1922-1926 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 175 家,单上海一地就有 145 家。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自然导致了电影产量激增,国产电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中国电影借此开始走出低谷,进入自己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明星”、“大中华百合”( 1930 年并入联华影业公司)、“天一”三家电影公司在市场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又以资格最老的“明星”公司为龙头老大。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5%2F42815223_53250090.jpg{EIMAGE}

明星公司当家“花旦”胡蝶1926 年,“明星”设立了华北、华中、华南三个经理处,分区经营影戏院租片放映的业务,无论是在制作队伍还是经营方面,“明星”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后来居上的“天一”公司迅速掀起了古装片风潮,拥有大量粉丝,而“古装片热”则带动了各小公司一窝蜂地粗制滥造古装片,且美其名曰“薄利多销”,这使得“明星”公司的霸主地位遭到极大威胁。于是从 1927 年开始,“明星”公司组织了一场被称为“六合围剿”的惨烈商战。“明星”纠集“大中华百合”、“民新”等其他几个公司组成的发行机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试图挤垮“天一”和其他小公司,巩固自家公司的垄断地位。结果,“天一”在国内损失惨重。然而“天一”的领袖邵醉翁兄弟却转而向南洋发展,并获得成功,从而建立起“邵氏影业”这个东方电影帝国,成为中国存在时间最长,拍摄影片最多,建造电影院最多,也是当时中国惟一跨国跨地域的电影机构。今天 “邵氏”如雷贯耳,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依然带着邵氏先辈们的那种倔强和骄傲。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5%2F42815260_53250090.jpg{EIMAGE}

邵氏兄弟公司 logo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5%2F42815283_53250090.jpg{EIMAGE}

六合之战开始后,周剑云联合郑正秋在电影专刊上撰文痛斥制作低劣的古装片,并且提出“以毒攻毒”,摄制高质量的古装片抵制小公司的投机行为,斥巨资拍摄《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是武侠片的开山之作,影片取材于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火烧红莲寺》在武侠电影中加入了大量武林高手以“异技”斗法及半人半魔的神怪内容,成为“武侠神怪片”的开创者。随后许多公司纷纷效仿,其中以“火烧”为题材的影片就层出不穷,如《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火烧青龙寺》等。

该片放映后,红极一时,极为火爆。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 3 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 18 集之多。就连今日的美国巨片《蝙蝠侠Ⅰ》、《蝙蝠侠Ⅱ》、《蝙蝠侠Ⅲ》都会感到汗颜。以后该片在 1940 年和 1993 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 20 集。以《火烧红莲寺》为代表的中国武侠在剑光侠影中铸造辉煌,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眼中的形象代言。除《火烧红莲寺》外,稍后于这部影片问世的系列片还有《乾隆游江南》(9 集)(天一影片公司),《荒江女侠》(友联影片公司)(13 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 250 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 60%。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5%2F42815320_53250090.jpg{EIMAGE}

《火烧红莲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5 21:20

@江枫易 2011-10-25 18:28:35

汉阳兵工厂清末都能大量生产火枪了,难道火枪的工艺还没钉子复杂?

-----------------------------

当时中国是能生产铁钉的,而且产量也很可观,当时国内有大量洋钉制造企业,以后我会讲到。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5 21:21

@云间城堡主人 2011-10-25 14:33:35

报道,顶贴。

看来必须清算文革余孽,动不动就扣帽子,还以为自己生活在毛时代。

-----------------------------

云间兄来啦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18:24

@北洋旗舰 2011-10-26 16:58:51

者:请还历史真实回复日期:2011-10-2613:43:29回复作者:大宝虎回复日期:2011-10-2613:21:33回复

......

-----------------------------

中国足球确实很牛,当时中国足球可以说是亚洲第一,即使英美也不惧,可惜后来流落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18:28

@水流衡山 2011-10-26 15:33:57

顶一个

----------------------------- 谢谢衡山兄的支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18:29

@普大头 2011-10-26 14:20:02又来学习,楼主写的很好,学到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识,加油

----------------------------- 谢谢大头兄的支持哦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19:41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13:40:55

zf 是人民供养的,不是拿来感谢的。

这些土匪抢占了人民的东西,还要装作救世主的模样,要你感谢。

只有马教党国才玩这一套。

不是说是人民公仆吗?

-----------------------------

公务猿,生活在河蟹聚居地的一种猴子,高级进化后可变异为荡猿。

根据读音,公务猿和荡猿有可能暗指公务员、党员。

公务猿,是仅生存于东亚的一种极为稀少的猿类。在学术上,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又写作公物猿、工误猿、贡物猿,关于它的命名,争论极为激烈。称它为公物猿,是因为这种猿有一种与其它高级动物明显不同的特性,那就是特别喜欢偷藏属于大家的物品,于是有了应该叫作公物猿的学术争论;称它为工误猿,是因为这种猿非常虚伪狡诈,在群体狩猎或采集食物时,都装作很卖力的样子,其实都在偷懒,都是磨烊工,所以这种说法也有道理;称作贡物猿,是因为当地的人类还处于极度愚昧状态,人们相信这种猿类能带来希望和幸福,因此都上供财或物来养它们,并且这个民族的原来图腾是龙,现在已改这种猿为新的图腾了,因此,称为贡物猿也极为贴切。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0:0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19:56:35

着眼于过往无益的争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见解高明?

----------------------------- 师大兄来了啊,老农刚有点时间可以休息下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0:03

老农今天挺忙的,还没来得及更新,一会儿老农继续更新----------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0: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04:1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01:1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19:56:35

着眼于过往无益的争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见解高明?

......

----------------------------- 在动物界里面经常是只有首领才有交配权,其他从属地位的是没有正式的交配权的,偶尔也只是偷腥而已。猿类首领拥有绝对的占有权,占有很多资源。想比我们人类似乎更文明一些,尽管有些官员有什么日记、什么五年规划之类的。

毕竟还没垄断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0:1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12:0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03:01

老农今天挺忙的,还没来得及更新,一会儿老农继续更新----------

----------------------------- 好嘛,陪着老农更新哈。......

-----------------------------

谢谢师大兄了,聊会天老农还是愿意的,我每天只能更新那么多,再多了占用的时间太多,帖子不好写,一晚上也就写那么一节。估计再把后面的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交通等更新完,得写到 2012 啦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0:2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21:0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19:0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12:01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03:01

老农今天挺忙的,还没来得及更新,一会儿老农继续更新----------

-----------------------------...... ----------------------------- 这不是系统工程,对我来说是巨大的工程啊,写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估计就差不多了,希望我还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我也喜欢民国的教育,希望自己能写好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1:08

1929 年罗明佑的华北电影有限公司、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吴性栽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等合并为“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1932 年后改称联华影业公司。公司总管理处在香港,上海设分理处,北平设分厂。合并后的联华一举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影院托拉斯。

国内电影市场重新构成了联华影业公司与明星公司,天一公司三足鼎立之势。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6%2F42846813_53250090.jpg{EIMAGE}

“联华一厂”在上海的厂房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6%2F42846849_53250090.jpg{EIMAGE}“联华”公司赖以笑傲江湖的三大导演:史东山、孙瑜、蔡楚声(左起)30 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大发展的时代,新兴电影运动使中国电影发生巨变。1930 年, 联华公司出品了《野草闲花》(孙瑜编导,阮玲玉和金焰主演),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比 1927 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美国影片《爵士歌王》仅晚三年。

{SIMAGE}http%3A%2F%2Fimg9.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6%2F42846959_53250090.jpg{EIMAGE}

野草闲花剧照

附:《寻兄词》歌词:

从军伍,少小离家乡;念双亲,重返空凄凉。家成灰,亲墓生春草,我的妹,流落他方!

兄嘉利,妹名丽芳;十年前,同住玉藕塘;妹孤零,家又破散;寻我兄,流落他乡!

风凄凄,雪花又纷飞;夜色冷,寒鸦觅巢归。歌声声,我兄能听否?莽天涯,无家可归!

雪花飞,梅花片片;妹寻兄,千山万水间,别十年,兄妹重相见,喜流泪,共谢苍天!1931 年,张石川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该片采用的是蜡片发声。影片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 4 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

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的有声片。尤其是《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陈铿然)上映获得成功后,我国电影界相继出现《雨过天晴》(夏赤风)等有声电影。《雨过天青》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该片为“片上发声”,在当时非常先进。该片在虹口大戏院试映,但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可见当时爱国热情之高。此外,还有一部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的影片亦采用片上发声,但也有外国人参与,因此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1933 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是我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遭到热捧。

尽管有声片迅速崛起,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 1936 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6%2F42847053_53250090.jpg{EIMAGE}

歌女红牡丹海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1: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1:10:15

@北洋旗舰 2011-10-26 21:02:4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6 20:24:02回复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21:0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19:02......

----------------------------- 其实建国后,又有多少人识字?照民国速度发展,至今估计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吧。当年教育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也难能可贵了。估计今天再有外敌入侵,继续办学的又能有多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1:1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1:15:5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1:08:56

1929 年罗明佑的华北电影有限公司、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吴性栽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等合并为“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

----------------------------- ......

----------------------------- 那叫电影,叫做纯粹的生活,纯粹的快乐,就像我们小时候农村里放电影总是搬个小板凳去砍,因为那是一种生活,一种纯粹的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1:18

@北洋旗舰 2011-10-26 21:02:4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6 20:24:02回复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21:0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0:19:0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0:12:01......

----------------------------- 谢谢北洋兄的支持,老农自当努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1:3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1:23:03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1:15:4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6 21:10:15

@北洋旗舰 2011-10-26 21:02:43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1-10-26 20:24:02回复

......

-----------------------------

今天“我爸是 李 刚”炒的沸沸扬扬的,假如这事发生在民国,估计又是另一番光景了。不是民国有多少,是当今的社会乃至那些时代 先锋是如此冷漠,如此柔弱,那种血性和真性格已经冲淡,让人唏嘘不已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2:03

@北洋旗舰 2011-10-26 20:58:19

作者:大宝虎回复日期:2011-10-2614:42:48回复

日本航天发展史--《国际太空》1990 年 06 期

——————

看它吧......

----------------------------- 尽管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离世界尖端还有很大距离。40 多年前美国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今天我们仍在为能走出宇航舱而兴奋不已。像美国人那样的重型火箭,起飞重量将近 3000 吨,低轨的运载能力大概在 120吨,我国现在还没有这个技术储备。论稳定性和成功率中国恐怕比俄国还有差距,俄罗斯估计得用千次计算了。像国外的德尔塔 4,宇宙神 5,大力神 4B(2005 年退役),H2B,阿里安 5,质子大致都在 20-25 吨。中国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很瞩目,但不宜骄傲,仍应努力。毕竟民国的老本吃完了,以后要自力更生了。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根基和实力支撑,应该走的更远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2:05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1:43:47鲁迅的文字风格,和他本人的个性有关。人类天性中恶的那一面,没有什么人种的区别,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环境去引导。

而一个好的制度有助于好的环境的产生。

这个世界争来争去,争夺的主要就是资源和人才。

中国教育现状堪忧,那种单纯的东西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

中国人才流失让人堪忧,即使贪官流失都让人心痛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42

@tekio 2011-10-26 23:15:55

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仰仗的是其雄霸亚洲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工业。1937 年前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与日本相比,居于绝对劣势:经济实力方面,中国的钢产量是 4 万吨,而日本是 580 万吨;中国石油年产量为1.31万吨,日本为169万吨;中国铜年产量为0.07万吨,日本为 8.7 万吨。军工生产方面,日本年产飞机 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40余万吨造.....

-----------------------------

其实被误导了,当时中国钢产量确实想对日本少得多,但是钢铁是两个词,中国的生铁产量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所以经常得出民国很弱的结论。还有就是中国的工业产值和 GDP 也是很高的,GDP 很可能要比日本还要高,只是方面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我们人多,只是我们经济结构跟日本差距过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47

@大宝虎 2011-10-26 23:42:13

如果有必要,我还可以专门列举新约里的故事。

如果你说,汉语翻译有误,咱们可以贴英文版的。

我们一起来谈讨一下基督教是否反人类

----------------------------- 你的观点是有问题的,首先来说你的定位是错的。基督教之所以发生战争多是因为基督教人多,而且近代多强国,但你不能归咎于反人类。印度假如发动入侵,那么你不能说印度教是反人类的。很明显你的逻辑是错误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6 23:57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54:44

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2622:36:26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32:0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2622:29:23回复

......

-----------------------------

基本上民国时代的老本吃光了,当时的上山下乡及跃进、文革使得人才产生了断层。当时国外我们也没有留学生了,有也是港澳台的或者华侨,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改革开放后,我们严重缺乏人才,但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能靠慢慢培养了。如今我们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就业问题。可能中国教育已经走上了一个岔路口,继续转向和认真对待,人才立国之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00:0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6 23:57:00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54:44

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2622:36:26回复

@请还历史真实 2011-10-26 22:32:02

作者:最初荒凉回复日期:2011-10-2622:29:23回复......

----------------------------- 讲个民国年间趣事睡觉了:民国时期收留白俄流亡者的收容所实在没钱继续经营下去,于是不管高矮胖瘦,每个俄国娘们儿一律 30 块钱卖了。她们站布帘后面供人挑选,挑到美丑看你运气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09:5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09:21:26

口水满天飞。

----------------------------- 有争论才有真相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7:00

正文:

30 年代初,电影界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 1930 年国民政府颁布的《电影检查法》。最初刺激国民政府定立电影检查法的具体原因已指向不明,不过似乎与“不怕死”等事件有关。 1930 年 2 月,美国影星霍华德•劳伊德的新片《不怕死》在上海大光明影戏院放映。劳伊德在片中饰演一位植物学家,受聘到旧金山中国城稽查绑票贩毒团伙。

影片中所描写的华人尽为贩卖鸦片、偷窃、绑票之辈,行为野蛮,贪生怕死。当放映到劳伊德向华人买花,将钱投掷地上,华人争相抢钱一幕时,放映厅内的洋人轰然大笑,同时也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愤怒。影片遭到观众强烈反对,观众们纷纷退票。随后,引起民众的抗议,一些冲动的民众甚至冲入到大光明影戏院内并与洋人经理发生冲突。

‘不怕死”上映风波发生后,上海电检会以“侮辱我华人处,令人发指”为由迅速查禁了这部“辱华影片”,并勒令出品者美国派拉蒙公司和上映者大光明影院“向国内民众道歉”。此外,各报不再刊登大光明电影的广告,并禁映劳伊德主演的其他影片等。

紧接着,大光明被告上了法庭。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责令大光明等院立即停映该片,由外交部向美使馆交涉,禁止该片在任何国家开映;《申报》刊登了该片主演劳伊德致中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的道歉信,并声明将该片拷贝全部收回;当时国民政府在电影外交上的强硬态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由于华人报纸拒登大光明影戏院的电影广告,致使该院营业一蹶不振。大光明灰溜溜的登报道歉,表示愿意接受罚款 5000 元,捐助公益事业,但是“不怕死”风波仍然给大光明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SIMAGE}http%3A%2F%2Fimg18.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7%2F42875635_53250090.gif{EIMAGE}“不怕死”风波中状告大光明的复旦大学教授洪深在“不怕死”风波发生后,美国片商感受到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压力,不得不配合检查会的工作。突出的事件是米高梅公司的中国题材名片《大地》,在遭到检查会的抵制后,不得不派代表来华,与后来的 1931 年成立的中央电检会达成摄制协议,由中方派员监督拍片,剧本须经中方审查修改,并在完成后主动送审,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次为了拍摄影片而由制片厂同外国政府签订正式协定。

1930 年 11 月,《电影检查法》经立法院通过后,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实行。《电影检查法》规定,“凡电影片,无论本国制或外国制,非依本法经检查核准后,不得映演。”《电影检查法》具体实施条款规定,有损中华民族尊严者包括 9条,如为他国宣传、危害中华民国者,诋毁现政府之措施者,表现我国或民族之不良风习者;揶揄国人共同敬仰之先哲或现时闻人者,表演服用鸦片吗啡者,等等……随后于次年 2月,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电影检查法施行规则》和《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规程》,并于当月组成电影检查委员会。

1932 年,国民党又设立了“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将电影审查权收于专门机构。此后,国民党政府中央电检会将“注意侮辱国体之外片”列为工作之一,并派联华公司总经理罗明佑赴美,以考察之名与美国电影界沟通,以避免辱华影片的再出现。好莱坞“八大”输华的每一部影片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影片在经过海关进口时,报关单上必须附上电影内容的说明,内容比较详细;进关后,必须经过“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还包括“中央戏剧电影审查所”、“内政部电影检查处”等机构)的审核,电影公司必须提供电影的“本事”(即详细剧情)供检查,并且必须将“本事”贴在检查机构发放的“准演执照”背后以供各地查验。

对于进口片,电影检查会毫不手软,比如:《美油灯》《不怕死》《猫爪》三部描写中国落后的“辱华”影片均被禁映。

1934 年,当年电影检查标准重新修订,禁映电影 9 部,其中美国片占 6 部,远远高于国内影片的禁映数。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1%2F10%2F27%2F42875789_53250090.jpg{EIMAGE}

《盘丝洞》这样的镜头,当年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8:56

@明仔可歌 2011-10-27 15:50:25

中国的工业还不够发达.我听过香港的老师傅说,20 年前他们做模具用的铣床还是手拉的,没有电气动力.去年说的

-----------------------------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模具工业并不是非常发达,仍存在大量手工业,很多企业技术水平很低。但是当时的这些手工业厂矿企业已经不占主流,而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也很少,因此很少看到中国被垄断或者倾销的现象,也不会发现自己落后,有些类似于殖民地时期的英国,他不需要技术大规模更新也能获得巨额利润和滋润的生活,危机感也没有那么强,外国商品在殖民地基本是很难与他们竞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8:57

@zzguotong 2011-10-27 10:59:15

好贴狂顶-----------------------------

谢谢这位兄弟的支持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19:00

来段民国趣事:陈寅恪当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一次和某人去餐馆吃饭,正好碰到曹谷冰,一群人就在一起聊天,结果因为政见不同打了起来,老陈体格胖,被同去的人拖在前面当盾牌,他一脸无辜,别打我,别打我,和你们争论的是在我后头的周恩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正文:

30 年代初,电影界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 1930 年国民政府颁布的《电影检查法》。最初刺激国民政府定立电影检查法的具体原因已指向不明,不过似乎与“不怕死”等事件有关。 1930 年 2 月,美国影星霍华德•劳伊德的新片《不怕死》在上海大光明影戏院放映。劳伊德在片中饰演一位植物学家,受聘到...........

----------------------------- 何为正义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3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45:38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空 2011-10-27 02:14:46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7 02:08:37回复......

-----------------------------

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再厉害总不能游泳去南海打仗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1:54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45:38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空 2011-10-27 02:14:46作者:请还历史真实 回复日期:2011-10-27 02:08:37回复......

-----------------------------

主要是人民解放军再厉害总不能游着去守南沙 O(∩_∩)O~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2:26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正文:

......

----------------------------- 都睡了吧,当我清闲的时候就没人了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2:3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19:24:1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17:00:46......

-----------------------------

师大兄很有才华啊,呵呵,我也有些怀念大学生活了,想想那时真的很幸福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0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24:57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1:51:29......

-----------------------------

很有才,最近 没有灵感写不出状态,最近都没认真的写东西了,被俗事所扰,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去听许巍的歌,有时候听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喜欢许巍,喜欢他那种深沉和深邃,喜欢那种宁静和感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1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30:24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26:15......

----------------------------- 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偶尔在天涯放纵下自己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2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18: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14:1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2:49:20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2:37:23......

----------------------------- 居住在南美洲海边的一位渔民,每天捕鱼回来后,用鱼换点钱,然后就到酒吧喝酒,喝醉后就呼呼大睡,第二天再出海捕鱼。

来此地旅游的一位美国商人告诉他:你可以每天省下几个钱,然后多买一条打渔船。

渔民问:然后呢?

商人说:再攒钱、再买船。

渔民又问:然后呢?

商人说:组建一支船队。

然后呢?

上市。

然后呢?

然后你就可以交给经纪人打理你的上市公司,自己到海边住下,轻松地打渔喝酒,享受生活了。

渔民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7 23:49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29:05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24:2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18:5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14:11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7 23:09:36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7 23:00:32......

----------------------------- 我也睡了,明天见,晚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09:59

@daniel8zhang 2011-10-28 09:26:08

liu ming

----------------------------- 欢迎哦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0:44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08:54:00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7:09:44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1:27:35

@大棒大米小倭 2011-10-27 11:19:30

@贝里斯 2011 2011-10-27 10:37:57

@大幻天空 2011-10-27 02:14:46......

-----------------------------

琉球在历史上属于藩属,属于中国文化圈的边缘地区,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种贸易中间商的角色,中国几乎没有在琉球真正建立过有效地行政机关和占领琉球,而琉球与日本也有着特殊的关系。中国在古代大部分有效存在是在澎湖,在元朝才在台湾建立有效统治。而琉球相比台湾可想而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0:4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08:57:30如今共产党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屡次强调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强调越空虚,越强调越突出文化上的非法性。

一方面自谈自说,一方面令人笑掉大牙,另一方面让人痛恨不已。

----------------------------- 所以现在儒家被提倡,就像国民政府的民族口号和路线已经不能吸引民众因此也将儒学搬出来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2:15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12:00: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0:45:34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08:57:30如今共产党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屡次强调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强调越空虚,越强调越突出文化上的非法性。

一方面自谈自说,一方面令人笑掉大牙,另一方面让人痛恨不已。......

-----------------------------

新生活运动有一定可取之处,中国传统与西方相结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是探索。儒家的提倡和今天再次把儒学拿出来基本上情况类似,用以平衡思想。希望能把儒学发扬起来,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文化发展期来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3:52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7:36

@啥时能移民 2011-10-28 11:24:37

@我从未 2011-09-18 17:09:34

楼猪,放你妈狗屁

......

----------------------------- 日本投降书中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中国的国际威望确实在当时达到了顶点,张发奎甚至曾集结部队准备收复香港。当时中国为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在东京设立“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1945 年 10 月,美国致中国国民政府公文,约定中国派一支 5 万人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希望派遣由参加过印缅远征作战的孙立人的新军去。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其驻日军事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在战败后的日本享有各种特权。国民政府在 1946 年 2 月,将整编后的六十七师立即被海运至上海江湾驻扎,等待坐飞机运至日本。该师进行了严格整训,淘汰了老、弱、矮、丑的官兵,并从其他部队中选调五官端正、身高 1.70 米以上、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兵员进行补充。整训待命期间,部队特别进行了军容仪表和国际交往礼节的课目训练,连以上军官甚至还进行吃西餐和跳交谊舞方面的训练。但由于内战,中国派遣军被调到内战战场,中国与日本失之交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0-28 17:00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1-10-28 15:44:59

@会上网的老农 2011-10-28 13:52:27

@贝里斯 2011 2011-10-28 13:27:36

@啥时能移民 2011-10-28 11:24:37

@我从未 2011-09-18 17:09:34

楼猪,放你妈狗屁......

----------------------------- 不管谁对谁错,打内战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中国复兴的机会无疑被错失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被推迟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