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第 51 楼,@会上网的老农最近由于工作忙,应酬多,因此更新比较缓慢,向各位亲亲们表示下歉意。关于此文,我还没想好写多少,写到哪算哪吧,太监了大家也别拍砖。
--------------------------......
----------------------------- 谢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2-31 12:00
@山芹 vs 山芋 2011-12-31 11:41:48
手机追博.5882 楼.无法继续.
----------------------------- 谢谢这位兄弟的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2-31 16:00
我们要说的另外两位药业大亨,一位是药业托拉斯黄楚九,一位是 “西药大王” 项松茂。说起来两个人有很深的渊源。黄楚九浙江余姚人,据说是黄宗羲的后人,出身于医药世家。早年随母学习家传中医眼科医术,后在上海开设诊所,取名颐寿室,不久迁入法租界,改名中法大药房(上海延安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中法大药房自制并销售中成药,兼售西药。黄楚九将其自制的“艾罗补脑汁”,打着美国“艾罗博士”(艾罗即 yellow 的音译,指黄本人)和“强壮民族”的招牌,包装为西药,成为山寨西药。艾罗补脑汁卖得出奇的好,在市场上非常火爆。他还主持开发过一种叫做"天然戒毒丸"的戒毒制品,这种药丸主要成分是:积壳若干,广陈皮若干,吗啡零点零零零四克,剂量小,每当吸毒者毒瘾发作,寻死觅活地难熬之时,只要服下"天然戒毒九",立刻就能消停一时,在当时也极为火爆。这种药充分利用了 1907年清政府与英帝国主义缔结新约计划十年禁绝鸦片和 1909年在上海举办的万国禁烟大会,这无疑使得他的"天然戒毒九"销售火爆的不得了,甚至有钱也买不到。
1907 年黄楚九与与夏粹芳、谢瑞卿、陈烈清等人合资创办了著名的五洲药房。谢瑞卿研制出一种 “博罗德补血药”(“博罗德”是英语“血”的译音)。五洲将 “博罗德补血药”改名“人造自来血”,针对市场不遗余力的进行广告宣传获得成功。人造自来血不仅在上海,还在华北、南洋一带打开了销路,成了五洲大药房的发家产品。五洲的钱赚多了,也导致了股东间的矛盾。
1911 年,经理谢瑞卿借故退股以要挟黄楚九,黄楚九为了反制谢瑞卿请来了项松茂。项松茂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因家道中落,流落到苏州做起了学徒,后经人介绍到上海中英大药房担任会计。由于他的才干,被调往汉口分店担任经理,在接到黄邀请后跳槽到五洲。黄楚九非常欣赏项松茂,任命他为总经理,就这样项松茂来到了五洲。项松茂对五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积极研制新药,开发出女用调经活血的“月月红”、“女界宝”,健胃补虚的“补天汁”、 健脑润肠的“树皮丸”、清血解毒的“海波药”、化痰止咳的“助肺呼吸香胶”等产品。其主打品牌人造自来血更是经久不衰,远销欧美,并先后在巴拿马和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获过大奖。
人造自来血甚至让一些西方药商眼红,并进行仿制。1915 年,德国商人在五洲大药房旁开设普恩药局,出售补血药片,袭用“人造自来血”商标。结果项松茂向德商严正交涉,并向工部局巡捕房提出诉讼。最终德商败诉,被勒令停止生产,产品全部销毁,五洲大药房名声大振。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2%2F2%2Fphoto2%2F2011%2F12%2F31%2Fmiddle%2F84374956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延安西路中法药房制药厂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2-31 17:43
@郭若安 2011-12-31 16:42:43老农,要过新年了,送个佛祖给你,全家幸福,新年愉快
----------------------------- 谢谢若安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1-12-31 22:17孤星映叶月朦胧,残花飘香君心痛。浮萍有知漂泊苦,游子天涯故乡情。长夜漫漫独登楼,思念浓浓因离愁。一宿无眠朝阳起,元旦快乐送给大家!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1%2Fphoto3%2F2011%2F12%2F31%2Fmiddle%2F84397156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1 09:52
在元旦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1 15:51
五洲大药房和中法大药房一样,在出名之后,股东内部不断发生矛盾。项松茂拥有一定的实力后,决定在天津自设“五洲”分店,自行发售“五洲”牌产品,独立扩展业务经营。为此,他与黄楚九多次商谈,当时正好赶上的黄楚九要投资新世界游乐场,于是双方达成协议。黄楚九将五洲大药房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了项松茂,,项松茂则将他所拥有的“新世界游乐场”的股份让给黄楚九。次年黄楚九完全脱离五洲大药房,由项松茂独自经营。“人造自来血”的基地也就设在了天津,时人称之为“津门仙丹”。在今天看来,这种仙丹似乎有大力丸的感觉,更像一种保健品,不过据说疗效很好,是治疗贫血等疾病的特效药,但是说有返老还童等奇效似有夸张之嫌,不过比起某些保健品要好的多。
项松茂掌握了五洲后,将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项松茂任董事兼总经理,他能够更加自如地的施展身手。他将五洲大药房打造成一家在当非常现代化的制药企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五洲按照各国药典的不同规格,用中草药炼制酊剂软膏,并开始自制牛痘疫苗、醚精、、纳夫他林、硫酸低铁柠檬酸等化学药用原料。项松茂又特约林德兴工厂仿制德国“蛇牌 ”外科手术器械和医院设备,成为我国外科手术器械制造的鼻祖。之后,项松茂还进军肥皂业,设立固本肥皂厂,成为著名的肥皂大王,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1920 年,项松茂重组了五洲大药房与固本肥皂厂,创建“五洲固本肥皂药厂”,内设制皂与制药两部。此外,他还收购了德商亚林化学厂、中华兴记香皂厂等相关化工企业,成为上海最大的化工药品制造企业。
就在项松茂及五洲如火如荼的时候,1931 年日本入侵东北。项松茂在厂内成立了一营的义勇军,还自任营长,并请军事教官加以训练。第二年,淞沪会战爆发,项松茂毅然接受生产军用药品任务,亲自督促日夜加班赶制,供应前线急需。日军攻入上海后,在五洲大药房分店发现义勇军制服和抗日宣传品,将留守职工抓走。项松茂坚持要去营救,众人苦劝无果。项松茂说:“11 位同事危在旦夕,我不去营救,如何对全公司负责?贪生怕死还算什么总经理?”说罢登车而去,寻找营救途径,遭日军劫持。项松茂面对日军,怒斥日本侵略罪行,被日军杀害,尸骨无存。五洲为纪念这个殉难日在店徽、厂徽上加刻“131”字样,并把试制出的牙膏也用“131”作为商标。项松茂牺牲后,长子项绳武从遗物中翻出了他的自勉联:“平居宜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治家须量入为出,徇大义当芥视千金。”国民党政府褒扬项松茂“抗敌不屈,死事甚烈”,蒋介石题赠“精神不死”以示对国家的贡献。
项松茂的殉国后,其子项绳武继承父志,接管五洲。1937年抗战前夕,五洲药房自建的十层大厦落成,经营中西成药、营养食品、药疗器械、试剂配方、化工原料以及化妆香料等,五洲药业大厦成为远东最大的药业大厦。抗战时被日军占领,战后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和国有改制,五洲转身为上海五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3%2Fphoto3%2F2012%2F1%2F1%2Fmiddle%2F84428309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五洲制药厂员工在旧厂房前的合影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2%2F5%2Fphoto2%2F2012%2F1%2F1%2Fmiddle%2F8442832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20 世纪 40 年代的街头义诊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4%2Fphoto1%2F2012%2F1%2F1%2Fmiddle%2F84428340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1 17:42
@仟年 2011 2012-01-01 16:46:54
呵呵,LZ新年快乐。。
----------------------------- 谢谢,同样祝你新年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1 21:03
@甄宜嘉 2012-01-01 20:44:21楼主顶贴功臣、那个什么“小痞”网友怎么不见了?好寂寞啊!祝楼主新年快乐!祝贺本帖点击超百万!
----------------------------- 谢谢甄宜嘉兄,也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老农将会为大家亲情奉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2 09:58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开心快乐,老农将会更加努力,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更多的开心与快乐。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2 13:53
@喜悲同生 b 2012-01-01 23:45:59
元旦,新年新气象,大家拭目以待
----------------------------- 谢谢悲喜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2 18:3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2-01-02 16:51:49
老农,时间虽然晚点儿,还是特意跑过来祝愿大家新年顺利。
----------------------------- 谢谢师大兄,好久没见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2 18:53
@PIG 朋 DOG 友 2011-12-30 11:11:37回复第 8404 楼(作者:@猎艳之高高手 于 2011-12-2922:40:22.0)教科书仅供考试专用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中国教育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2 19:06黄楚九脱离五洲后,转向烟草、游乐场、制药等多元化发展方向,但仍未放弃其本业制药业。其旗下的龙虎公司、中法大药房仍然是他重要的营利工具。说起龙虎公司,它的诞生很有趣。1909 年,黄楚九得到一张“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同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研制出“龙虎人丹”。1910 年他在上海建立了成立了龙虎公司,生产改良的龙虎人丹并投入市场。 1912 年,黄楚九将龙虎公司连同龙虎商标转让给中华书局董事长陆费逵和总经理沈知方,改名中华制药公司,后因经营不善由黄楚九回购。回购后,中华制药公司附属在中法大药房之下,继续制造"龙虎牌"人丹。
黄楚九采取广告宣传、重新包装等手段,使得龙虎人丹打开销路,走俏市场。日本东亚公司眼看龙虎人丹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仁丹,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结果,黄楚九与日本人打了十年的官司,甚至上诉到北京最高法院机关,终于在 1927 年打赢了官司,使得中国人大长志气。此后,五洲的仁丹销路大增。此外,黄楚九还打赢了葡萄牙人关于艾罗补脑汁侵权的官司。
1923 年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推出一种叫做“百龄机”的药品。他极力宣传包装,并获得热销。黄楚九可以说是广告的行家,宣传的专家,中国保健品销售之父。我们大致看一下黄楚九的销售策略。他在夏季订做了大量印有广告的纸扇,免费赠送顾客。他不惜工本精印画册发放,用户只需随函附上二分邮票,即可免费寄赠画册。他制作了特制的百龄机热水瓶”、“百龄机毛巾”等按营业额大小分赠客户。此外,他还登报宣传、利用公共场所大规模宣传,与百岁老人合影促销,甚至使用了飞机撒传单。特制的百龄机广告赠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巨幅的广告灯在上海彻夜闪烁。这些手段是不是很有现代的味道?
黄楚九将旗下的九福药厂正式改名为九福制药公司(今黄河制药厂前身)销售“百龄机”, 除百龄机外,九福还推出治疗咳嗽、肺病的“补力多”、营养补剂“乐口福麦乳精”,均成为当时热销药品。九福的壮大使得九福分店开遍天津、济南、重庆、沈阳等地,甚至包括新加坡。
黄楚九在经营中法大药房、九福制药公司的同时,1916年又收购了经营不善、面临破产的罗威药房改名为罗威公司,做为试制新药品的基地。1923 年,收购上海有名的中西大药房。到 20 年代末,黄楚九所属的企业有:中法大药房、中西大药房、中华制药公司、罗威公司、九福制药公司、急救时疫医院,以及此后开设的九芝堂国药店、九星公司和明济眼科医院等。1927 年黄楚九还发起组织新药业公会并被推举为主席。其旗下拥有数十家医药企业、100 多个本牌药,是名符其实的药业托拉斯。
黄楚九拥有庞大的产业,打造出一个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涉足制药、娱乐、药草等多个行业,拥有九福药厂、中华电影公司、上海大戏院、三星地产公司、“新世界”游乐场和“大世界”等产业。黄楚九发迹后生活很奢侈,但也积极捐助慈善事业,投资公共事业。但他的疯狂扩张也给他带来了灾难,晚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他投资地产失败,在忧郁中病逝,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著名的上海娱乐中心“大世界”被黄金荣接管,日夜银行在别人操控挤兑下倒闭,其他产业也改弦更张。但黄的后人却遍布大陆、东南亚、美国等地。像著名的数学博士黄光明、有“亚洲桥王”之称的台湾桥牌能手黄光辉都是其子孙。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3%2Fphoto1%2F2012%2F1%2F2%2Fmiddle%2F84493181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小人丹大世界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3%2Fphoto1%2F2012%2F1%2F2%2Fmiddle%2F84493196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上海中法大药房海报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3%2Fphoto3%2F2012%2F1%2F2%2Fmiddle%2F84493221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3 13:47
@昔日的西南师大 2012-01-02 22:30:58是很久了。我一直想着逃避上网,每次看到一些言论都会觉得很痛苦。经常处在历史的旋转中。
似乎一转眼,清朝就入关了;再一转眼,日本侵华了;随后就是赤色崛起,把中国唯一的一点儿希望湮灭了。......
----------------------------- 师大兄又多愁善感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3 19:32
旧中国新式制药工业属于新兴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1936 年上海共有药厂 58 家,比较著名的有中法药厂、五洲大药房、新亚药厂、信谊药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多在租界内。因此抗战爆发后,中国制药工业并不像其他工业那样遭到毁灭性打击。抗战爆发后,中法、五洲、信谊、生化等药厂只有部分设备内迁,在上海仍然继续进行生产,并且在抗战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到抗战结束时已经有 200 多家制药厂。在大后方,制药工业也获得很大发展,1944 年,重庆有药厂 23 家,可以生产 99 种战争急需的药品。其重要厂家有中国药产提炼公司、光华化学制药厂、中法药房制药厂、重庆化学工业制造厂等 10 多家。国民政府军医署的卫生用具制造厂,除生产各种医疗器材外,还大量生产假肢,为残疾军人服务。抗战后国民政府还接收了日本武田、黑田和德国拜耳等药厂,继续用原有的牌号和商标,进行仿制和生产进口药。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3%2Fphoto1%2F2012%2F1%2F3%2Fmiddle%2F84554666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民国时期上海制药厂制药工作照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4 09:08
@EleAcJo 2012-01-04 01:52:52
@会上网的老农 2012-01-03 19:32:46
旧中国新式制药工业属于新兴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1936 年上海共有药厂 58 家,比较著名的有中法药厂、五洲大药房、新亚药厂、信谊药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多在租界内。因此抗战爆发后,中国制药工业并不像其他工业那样遭到毁灭性打击。抗战爆发后,中法、五洲、信谊、生化等药厂只有部分设备内迁,在上海仍然继续进行生产,并且在抗战时期获得很大发.....
----------------------------- 你忘记问为什么民国没有造出原子弹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4 09:10
@EleAcJo 2012-01-04 01:43:39
@只剩下爱雪的医痴 2011-09-21 10:52:55以后写到民国教育我会写到这些,民国教育应该说是最辉煌的,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把那些内容留在了后面,希望自己能坚持到那里,来个小引子:1946 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落榜,这让人看见了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落榜的女孩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
这个当顶,如今.....
----------------------------- 所谓科研成果有一方面是因为你知识太贫乏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4 21:29
除制药外,当时中国企业还生产化学制剂、塑料产品等其他化工产品。主要试剂厂有 1938 年吴纪春等合资开办的新中化学厂,生产无氯液碱及生物染色体、指示剂等,解放后改为上海试剂总厂三厂;1940 年,交通银行、卫生署等集资在重庆创建中央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6 年从重庆迁上海,建国后与远东酒精厂、酸醋厂工程处合并组成上海化学药品试剂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化学试剂基地;1942 年,东吴大学几名教授创办上海化学炼制厂,生产精炼牌化学试剂;郏其庚等合办育发化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硫酸、盐酸、硝水、氨水等无机化学试剂,这些企业构成了中国化学试剂工业的重要基础。
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1912 年,王锦程曾在上海开设永秀斋字号,前店后场,仿制玳瑁眼镜架和其他赛璐珞饰品出售,历时甚久,直到 1956 年参加公私合营。1920年顾兆桢创办胜德织造厂,次年,设立赛珍部 (后改称胜德赛珍厂),试制成功浇铸型酚醛树脂,开始生产赛璐珞制品,为国内塑料生产的起源。其生产的“九链牌”为商标的人造象牙筷独占国内市场,且远销东南亚地区。后来又陆续建立了健华、永和、国光和中兴等厂。30~40 年代,合成塑料树脂品种增多,出现了许多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生产塑料制品。
抗战胜利后,其发展更快,到 1949 年全国有近 200 家塑胶加工企业。塑胶小商品一度畅销,供不应求。
除化学制品外,中国还生产氮气、氧气等工业、医疗气体产品。1933 年,李允成、郭永恩等人集资成立中国工业炼气股份有限公司(吴淞化工厂前身),开始生产氧气,其葫芦牌氧气畅销全国,随后开始生产乙炔。935 年开始生产用于生产乙炔气的电石,打破了原料进口的历史。抗战爆发后,中炼内迁,该公司在长寿、泸县各设一厂,月产氧气 3600立方米、氮气立方米、高压气氛 4800 立方米、液态氧 30 公斤,电石日产 5 吨。此外,还有吴蕴初开办的上海天利淡气厂等。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0%2Fphoto1%2F2012%2F1%2F4%2Fmiddle%2F84625623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中国工业炼气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5 09:05
@看着挺顺眼 2012-01-04 11:26:26
回复第 1003 楼,@会上网的老农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五毛如此之多,马甲多?我都不想去发帖子。我没有为谁招魂,也懒得跟你们辩解。我本来是想将旧中国包括晚清至民国到今天中国的面貌和奋斗历程理下来,后来我放弃了现代这部分,因为有文革和跃进等问题,很多不想去谈的东西。
-------------------------- 稍微谈一点也无妨,别太深入就行,我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就已经有反思大跃进文...........
----------------------------- 鸦片沾染不得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5 13:17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老农已经无视他们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5 23:09接下来我们介绍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它的名字叫猪鬃。
也许你不会想到小小的猪鬃毛原来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猪鬃短的主要用于制刷,包括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刷,长的一般都用以制作工业用刷。在军事工业上,它更被广泛用来做成清洗枪膛或炮膛的清膛刷,从油漆兵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到清刷机枪的枪管、大炮的炮筒各种军事器械。
猪鬃与蚕丝、茶叶、桐油等都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出口物资,中国猪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95%以上,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事实上,早在一个世纪前,中国猪鬃已经行销世界。
课本上经常提到的民国时期的万县便是出口猪鬃的一个港口,外商纷纷来此收购猪鬃。一战前,中国供应的猪鬃即占全球 75%以上,所有参战各国都争抢中国猪鬃。因为要想给他们的武器刷上油漆,不至于让那些武器裸露着钢铁身体上前线,那就一定要用中国的。由于当时中国的猪鬃运不出去,造成全世界世界猪鬃市场缺口巨大。价格猛涨,中国的猪鬃成了紧俏的军用物资。直到抗战以前,西方工业国家所需要的猪鬃,几乎全部由中国供应。而美国历来又是销售中国猪鬃的最大市场。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把猪鬃列入了战略物资 A 类,价值与军火一样,并颁布“M51 号猪鬃限制法令”,规定三英寸以上的长鬃,全部供应海陆空军所需,严格限制民需消费。美、英、苏三国还在华盛顿成立机构,负责协商如何向中国取得猪鬃、如何分配。当时美国政府还曾派一位“特使”到重庆,表示事关战争胜负,要求中国政府保证供应。抗战时期,重庆共计收购到猪鬃 8 万多公担,出口创汇达数千万美元。战后,中国猪鬃仍然牢牢占据着世界市场。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1%2Fphoto3%2F2012%2F1%2F5%2Fmiddle%2F84693865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30 年代以后曾垄断世界的虎牌猪鬓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5 23:10
@xiaoxiaoshizier 2012-01-05 21:26:21
今天还有更新么?
----------------------------- 有,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5 23:10
@xiaoxiaoshizier 2012-01-05 20:02:09
用了一个下午加上半个晚上,终于看到了一月五号,收获颇丰,老农兄,受教了。
----------------------------- 谢谢这位朋友的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0:12
@5whott 2012-01-06 09:03:54
@大宝虎 2012-01-05 20:08:47
作者:vrieri回复日期:2012-01-0511:40:13回复@5whott回复日期:2011-12-0809:43:30回复
-----------------------------...... ----------------------------- 北洋徐树铮将军曾收复了蒙古呵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0:14
@5whott 2012-01-06 09:03:54
@大宝虎 2012-01-05 20:08:47
作者:vrieri回复日期:2012-01-0511:40:13回复@5whott回复日期:2011-12-0809:43:30回复
-----------------------------...... ----------------------------- 确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国民党联合国控苏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1:01
说到猪鬃我们不能不提“猪鬃大王”古耕虞。古耕虞出生于四川重庆,其祖父是著名的猪鬃经销商,他经营的“牛”牌猪鬃小有名气。其父创办古青记山货店,主要从事猪鬃出口生意,并采用“虎”牌作商标。古耕虞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悉心培养,被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学英文,并在张謇那里学习技术。聪明好学的古耕虞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1925年,古耕虞回到重庆接手古青记山货店,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他接受古青记后,通过收购羊皮获得第一桶金。古耕虞将注意力集中在猪鬃身上,狠抓产品质量,自主出口, 摆脱了上海和伦敦的英国中间商,直接将猪鬃输入到美国,进而垄断了重庆的猪鬃出口。1927 年至 1928 年间,美国最大的猪鬃进口商孔公司派代表秘密来重庆,寻找在美国市场颇有声誉的虎牌猪鬃的主人。美方面对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古耕虞非常吃惊,双方迅速达成共识,并签订密约。虎牌猪鬃不但远销欧洲,更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在上世纪 40 年代虎牌猪鬓成为世界名牌,古耕虞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猪鬃大王”。
古耕虞的山货事业蒸蒸日上不可能不引起有权势者的眼热,但由于古耕虞精通国际行情,产品质量上乘,又有品牌优势,所有染指者只得铩羽而归。大鳄朱文熊曾试图染指猪鬃,结果朱文熊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重庆。但是古耕虞对弱小的同行却是另一种态度。20 世纪 20年代末,重庆约有几十家鬃商,到 1934 年,经过竞争兼并,除古青记外,仅剩三家,而且这三家,也难以维持下去。古耕虞主动去帮助另外三家。古耕虞说,必须留有余地,否则会成为同业的怨府。更重要的是,三家能坚持到现在没有倒闭,必有人才,一定要把这些人才留住,一旦吃光三家,其人才就会散伙。日后有三长两短,靠古青记一家,有再大的本事也支撑不了一个大局面。古耕虞也积极支持四川各路军阀,并得到他们的帮助。
抗战爆发后,古耕虞变卖在沿海地区的资产逃到重庆,并向国民政府提出发展出口换取外汇的建议,通过海关登陆和陆路运输出口物资,得到国民政府支持。古耕虞率先利用公路试运出口物资到越南,打通中国出口通道,为中国换回宝贵的外汇。
在抗战期间,古耕虞的虎牌猪鬃出口量达到全国猪鬃出口总量的 80%以上,几乎垄断了世界猪鬃市场。为了抗战古耕虞作出巨大牺牲,他接受了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下的复兴公司与官办机构富华公司的统购统销。美国政府只相信“虎牌”商标猪鬃,在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水路和中国西南地区陆路交通中断的严竣形势下,美国仍不改初衷,不惜牺牲,指派陈纳德飞虎队通过危险的驼峰航线将“虎牌”猪鬃空运到美国本土。
周恩来曾到古耕虞的四川畜产公司访问,他非常关心猪鬃。周恩来最初对桐油感兴趣,但桐油体积大,无法外运,所以猪鬃引起了周恩来的格外重视。古耕虞和周恩来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后来倒向共产党打下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中国猪鬃出口迅速恢复。1948 年,中国出口的猪鬃供应着世界市场需要量的百分之九十七到九十八,已经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出口水平。在内战中,古耕虞一面把解放区的猪鬃输向美国和西欧,一方面为新中国的政府在国外购进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对共产党的胜利功不可没。解放军渡江后,杜鲁门下令冻结中国大陆在美资金。
当时古耕虞的四川畜产公司在美资产甚至超过上海储蓄银行在美的资金,约占当时中国大陆全部在美资金总额的十分之一弱。这笔资金被指定为“特别冻结户”,非经美国总统批准,不准解冻。最终通过与美方交涉美国政府同意解冻了。
美国同意解冻,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及西方世界需要中国的猪鬃,因为世界上的猪鬃几乎都是中国生产的。
解冻后,古耕虞将款项全部汇回国内,对中国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古耕虞放弃了出国,留在国内将四川畜产公司改为国营公司,他亲自到美国去推销猪鬃,同时从美国进口急需的物资,如重型卡车轮胎、五金机械、橡胶等。
这位曾经控制全球猪鬃交易量 70%无私捐赠创立国家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民国资本家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古耕虞对于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猪鬃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痛心疾首。
他曾带领中国猪鬓击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杜邦公司的人造猪鬓,大涨国人志气。
岁月逝去,人们依稀记得七十多年前古耕虞说过的:“经济危机,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下降的,但对一个个企业来说,恰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企业,淘汰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企业,所谓‘大鱼吃小鱼’,大鱼不但是钱多,主要的是它生产技术高明,经营管理得法。”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3%2F4%2Fphoto3%2F2012%2F1%2F6%2Fmiddle%2F84709451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2%2F0%2Fphoto2%2F2012%2F1%2F6%2Fmiddle%2F84710451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猪鬃由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即飞虎队负责运输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1:02
@会上网的老农 2012-01-05 23:09:23接下来我们介绍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它的名字叫猪鬃。
也许你不会想到小小的猪鬃毛原来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猪鬃短的主要用于制刷,包括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刷,长的一般都用以制作工业用刷。在军事工业上,它更被广泛用来做成清洗枪膛或炮膛的清膛刷,从油漆兵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到清刷机枪的枪管、大炮的炮筒各种军事器械。
猪鬃与蚕丝、茶叶、桐油等都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出口物资,中国猪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
-----------------------------
忘记说了,那位特使回国后,写了一本书,题为《小小的猪鬃》。为此,他获得了一枚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1:46
@云间城堡主人 2012-01-06 11:30:43
顶贴
----------------------------- 欢迎云间兄,老农最近忙也没去拜访,抱歉之至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19:12
今天提前更新了,明天继续更新。敬请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21:20
@北洋旗舰 2012-01-06 20:25:29
回复第 1156 楼,@有一个狼毒花
民国工业如此厉害却在日军面前一溃千里,只能证明所谓的能耐都是一层纸而已,糊弄人的而已。
--------------------------...... ----------------------------- 又见北洋兄,好久没过来坐了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6 22:38
@北洋旗舰 2012-01-06 20:33:14
作者:EleAcJo回复日期:2012-01-0401:43:39回复
@只剩下爱雪的医痴 2011-09-21 10:52:55以后写到民国教育我会写到这些,民国教育应该说是最辉煌的,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把那些内容留在了后面,希望自己能坚持到那里,来个小引子:1946 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落榜,这让人看见了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落榜的女孩是:清华建筑...........
-----------------------------
下一节正准备说青霉素呢,北洋兄倒是提前知道了哈哈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7 22:07
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甚至比黄金还要贵,它的名字叫做盘尼西林(青霉素)。它是 1929 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的发现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43 年,威斯康辛大学的生化和细菌学院建立了研制盘尼西林的小组,同年秋天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盘尼西林的发明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然而令你想不到的是在美国人研制盘尼西林成功后不久,在战火中的中国也研制出了这种比黄金更昂贵的“黄色魔物”。中国的青霉素,也许你不知道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和故事。
这要从美国研制成功盘尼西林说起,美国研制成功引起了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樊庆笙的注意。他加入了美国组建的援华机构——美国医药助华会建立的援助中国的血库,当时林语堂的女儿也在小组内。樊庆笙以细菌学检验专家的身份加入这个小组。他在美国四处奔波,向美国医药助华会求助,终于成功搜集到研制盘尼西林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并设法搞到了三支宝贵的菌种,其中有一支是威斯康辛大学细菌学系赠送的菌种。1944 年樊庆笙毅然穿越战火冒着危险辗转返回国内。回国后,樊庆笙在昆明的昆华医院血库工作。
血库对面是卫生署中央防疫处,处长是我国著名的细菌、病毒学家汤飞凡。当时汤飞凡正在组织盘尼西林的研制工作,可是他们只有从印度辗转弄来的两支菌种,同时缺少新技术及仪器设备。樊庆笙被邀请加入了研究小组,就这样中国的青霉素研制起步了。1944 年,第一批 5 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在国内面世,并立即投放到抗战前线,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当时樊庆笙没有留下一支他们研制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青霉素,因为这些青霉素太宝贵了,多用一支就意味着可以多挽救一个生命。战乱中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制造出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这七个国家分别是英、美、法、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关注,怎能不让国人骄傲。
抗战胜利后,樊庆笙和留学归国的细菌学家童村一起合作研究盘尼西林。也就在这个时期,樊庆笙考虑到盘尼西林生产出来以后应该有个中国名字,给他起了“青霉素”这个名字。而他留下的青霉素菌种有一株被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
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支保存在国内最早青霉素菌种。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0%2Fphoto1%2F2012%2F1%2F7%2Fmiddle%2F84812107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中国第一支青霉素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getimgXXX%2F1%2F3%2Fphoto1%2F2012%2F1%2F7%2Fmiddle%2F84812215_53250090_middle.jpg{EIMAGE}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7 22:32
@北洋旗舰 2012-01-07 19:57:58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回复日期:2012-01-06 21:20:50回复
@北洋旗舰 2012-01-06 20:25:29
回复第 1156 楼,@有一个狼毒花
......
----------------------------- 谢谢旗舰兄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8 21:36
@大幻天空 2012-01-07 23:26:20
老农还在炼功啊,这么久没来了,看来更新没几页啊,连漆器都拿出来了,够工业化.
不过,新年毕竟来了,祝老农功法更上层楼.
-----------------------------
也祝大幻能早点完成任务,年底发几十块钱的奖金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8 21:37
最近老农比较忙,只能每天一更,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1-08 21:58我们说一下另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特种矿产。民国时期的特种矿产主要有钨、锑、锡、汞、铋、钼等。其中又以钨、锑、锡、汞四种为主。这些特种矿产除了民用之外,在军事工业上用途也十分广泛。例如添加钨的钨钢(亦称高速钢、工具钢)能耐高温磨擦,可抵御剧烈的冲击,可用于制造坦克的车身、飞机的引擎、军舰的甲板和枪炮的管子等。
由于美国得不到足够的钨矿只能使用次等的钼钢。而锑、锡、汞、铋、钼等也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世界各国都会在战前大量储备,战时想方设法购买。
1913-1937 年间,中国的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7%,居世界第一。1908-1938 年间,中国的锑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61.73%,也占世界首位。其他几种特征矿产也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上台,德国大肆扩充军备,急需大量的战略物资,特别是钨。据统计,德国钨的年消耗量在 12000-15000 吨之间,而德国本土不出产钨,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购买,其钨的年进口量占世界钨年产量的一半。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产钨大国,受到德国的高度重视,,于是双方展开密切合作,形成了中德间以钨砂贸易和军事顾问为重心的军经合作。时人称中德关系为“钨砂外交”。事实上,中国和德国的关系非常特殊,近代中国军事近现代化受到德国深深的影响,中国军事化具有极深的德国烙印。德国一直是中国的老师和伙伴。一战后,中德关系正常化。尽管中国未签署《凡尔赛和约》,但德国仍将承认和约第128~134 款中关于德国完全放弃前帝国在华特权的规定。
1921 年中德两国正式签订《中德协约》,宣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恢复友好和商务关系;德国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原则。从此中德关系迅速升温,中德成为重要要的合作伙伴。尤其是进入三十年,德国的帮助对于中国抵抗日本起了重要作用,从德国顾问、国军德械装备以及沪宁杭地区的三道防线就能看出双方不同寻常的关系。在抗战时期,德国还对中日进行调停,但终归于失败。
德国对华军事援助主要是在 1935-1938 年间,德方愿意向中国提供军援的主要原因是德国需要中国的特矿产品。
1935 年,德国经济部长沙哈特致函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表示德国完全愿意并有能力大量采购中国的矿产及农产品,并且以德国高度发展的工业全力提供中国所需的各类工业产品。1935-1938 年间,中国用特矿产品换来了大量的德制武器装备。这些武器主要有要塞炮、重榴弹炮、迫击炮、防空炮、野战炮等,步枪、手枪、重机关枪及子弹,坦克、机动战车以及望远镜、钢盔、机动通讯器材、防空装备、架桥设备等,还有海军的快艇、鱼雷、潜艇和补给舰等等。国民政府还以特矿产品为抵押得到了德国的贷款。1936 年,德国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