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任何工事器械,情急之下,只得用饭盒挖出简易工事,才能勉强进行抵抗。

连续几天,第四战区像剥笋一样,一片一片往里剥,逐渐兵临桂平城下。

1944 年 10 月 25 日,张发奎指挥炮兵集中炮击桂平市区,各个工事不用说了,连日军架设在桂平东侧的舟桥也被炸飞,日军对此瞠目结舌,认为“命中精度堪称优秀”。

在整个桂柳会战的过程中,桂平反攻是中方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一击。第二十三军司令部一直以为,第四战区只会注意由湘桂路南下的第十一军,即使反攻桂平,也不可能如此之快。正是因为这一错误判断,让张发奎在反攻初期取得了成功。

13016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09 07:58:32--]

草鞋军团(554)

大反攻进行到第九天,据守桂平的日军死伤过半,在伤亡统计上,出现了联队长受伤、大队长战死的记录。此外,粮弹也已接济不上,晚上必须用竹炮来代替枪声。

可是邓集团在进攻桂平的最后一处据点时,也卡住了,原因却与白崇禧对作战计划的修改有关。

按照原计划,夏集团要渡过邕江,从侧翼发动攻势,日军为了防止后路被截断,必然要分兵以守。可是修改之后,日军右侧背不受威胁,这就使得他们可以缩小防御正面,集中力量来应付蒙圩正面的攻击,因而还能保持桂平防线不破。

后来日本投降,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中将在受审时亲口供承,如果当时能攻其侧背,桂平日军就支持不住了。

随着第二十三军主力的到达,张发奎已没有这个机会了,战场的主动权将移交给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

田中倒是不折不扣地领悟了冈村的作战原则,即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意义,要大于攻城略地,因此决定集中第二十三军主力,包围歼灭桂平以西的中国野战军。

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并不是每个人觉悟都像他这么高,比如在横山勇眼里,便只有攻城攻城再攻城,立功立功又立功。

1944 年 10 月 26 日,在冈村下达指令后,第十一军迫不及待地从桂林以北发起了大规模进攻,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直接围攻桂林,一路清除桂林外围阵地,以掩护对桂林的围攻。

横山勇侦知防守桂林外围的为杨集团。对于杨森和第二十军,横山勇并不陌生,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深知对方是何等角色,自然不敢以弱旅相应,他派出的是第 3 师团,当下第十一军里最强的骨干师团。

1944年11月2日,第3师团进入平乐,发现此地已经彻底清野,附近空无一物,奇怪的是,也见不到一个守军。

第二天黎明,正准备在荔浦渡河时,第二十军却猛不丁地冒了出来,在晨雾中与日军隔河作战。

杨汉域所使用的战术,与几个月前的茶陵攻防战类似,即先在荔浦西北的丘陵地带建立控制阵地,然后边打边退,逐步将日军诱进城,一旦日军进入城内,便来一个宰一个,来一双宰一双。

日军在茶陵吃过亏,这回不上当了。第 3 师团一部向左迂回,率先对丘陵地带展开抢攻。

茶陵攻防战时,第二十军只需固守一座茶陵,现在是包括荔浦在内,各个要点都要分兵据守。尽管杨汉域已从平乐等地收缩了兵力,但荔浦守军仍显薄弱,在对攻战上,明显处于下风。

丘陵由此失守,这一阵地对于荔浦的价值和作用,有如黄沙铺之与茶陵,杨汉域被迫撤出荔浦。

荔浦之后是修仁,杨森决定以集团兵力相拒,做最后一搏。

13030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0 11:22:03--]

草鞋军团(555)

首先出来应战的还是第二十军。第二十军将高地、小河河岸作为现成阵地,轻机枪往上面并排一架,迎头就射,经常给沿路行军的日本兵撂点狠的出来。

以第 3 师团的实力,逼退第二十军已不成问题,但第二十军后面还跟着杨集团的其他部队,就算是每人叫一嗓子,也够他受的。

桂南山峦起伏,地形险恶,加上天气不好,雨淋泥泞,日军疲于奔命,外围警戒渐渐地就松了下来。

1944年11月4日晨,第3师团前卫部队刚刚打完一场仗,官兵们饥肠辘辘,急匆匆地开始点火做饭。

杨森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指挥总部野炮兵,以炊烟为目标进行猛烈射击。

野炮是荔浦整补时配给杨集团的重武器,一色儿的美制100 毫米榴弹炮,先前驻桂平的第二十三军早就已经尝过这种舶来品的滋味,对于第 3 师团来说却还是第一次,人巴巴羡慕的事儿,都给他们轮上了。

日军做饭的地方乃空旷所在,炮弹来了,躲又没处躲,藏也没法藏,那个狼狈,恨不得赶快找个人把自己给托付了才好。

一小时之前的“高富帅”,一小时之后全被炸成了“矮穷锉”。

做饭吃饭本来是个让人心情偷快的事,这个时候挨炸,那感觉如同生吞了十只活苍蝇。日军气急败坏,饭也不吃了,扔下碗筷,便继续进兵。

那天早晨也怪,突然起了大雾,周围看不清楚,只能瞎摸,加上心里窝着火,日军直顾往前乱闯乱撞,其中的中井大队不知不觉,竟然闯入了杨集团的纵深阵地。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杨森指挥各部将中井大队夹在中间,便是结结实实一顿胖揍。中井大队连个小暗示、小眼神都没得到,就糊里糊涂地遭了殃,大队长中井郡次郎大尉也死于混战之中。

得知中井大队陷入重围,第 3 师团急忙整军压上,直到下午雾散之后,中井大队才被捞了出来。

在第十一军发起攻势之前,横山勇及其幕僚曾有心理准备,认为纵然能攻取桂林,仗也会打得如衡阳之战那么艰苦。

在地方军中,桂军以军事训练认真和作战顽强而闻名,抗战中,日军凡是与广西部队作战,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同时桂林又是桂军的大本营,所以横山勇预料桂军一定会誓死守卫桂林。

衡阳一战,第十一军开始投入兵力不足,导致战斗旷日持久,被横山勇引为教训,此次他除以第 3 师团扫清外围外,在桂林一共投入了 5 个步兵师团。

几天之后,通过战报及其它情报,横山勇发现事实与他最初的想象有着相当大的出入。

13060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1 10:59:30--]

草鞋军团(556)

桂林守军原为桂军第三十一军,这是一支相对完整,战斗力也较强的部队,但白崇禧在对守城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以依城野战为由,把其中的两个师从桂林城内给调了出去。

如果真的是“依城野战”也好,实际并非如此。小诸葛远不像日本军人那么一根肠子,和桂平反攻前一样,他这么做,不过是要保存实力,那两个师早就随着夏集团撤到桂林南面去了。

至于临时扩编的“两师两纵队”,亦是白崇禧为扩充桂军而想出的歪点子,然而尚未组织出来,整个会战就结束了,他从蒋介石那里要来的武器也大部为日军所有。

白崇禧一生自以为聪明,然而他掉坑也全是掉在聪明这两个字上,须知,这个世上的聪明还有大小之分呢。

当然,面子上桂林还是要守一守,可是连横山勇也看出,区区两师,又无外围策应,即便有桂林的石山作为依傍,也“无需特别重视”。

第十一军的参谋们都认为:“桂林已无多大问题,敌情微不足道。”紧随而来的情报是,一直驻在柳州外围的第四战区主力不知所向,柳州几乎已是一座空城,如能趁机奔袭柳州,将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由于第十一军和第二十三军通讯长期中断,横山勇并不知道第四战区主力集中在桂平一带,他只觉得这个便宜不捞的话,自己得后悔一辈子。

问题是冈村已经定调,柳州这口食可是第二十三军的。

参谋们早就为之愤愤不平:都是从小穿开裆裤长大的,打个仗难道还有亲儿子干儿子之分?这心都偏到胳肢窝里去了。

第十一军的一班中小参谋合议之后,集体向一二把手“进谏”。

参谋长中山少将嗫嚅着说:“现在方面军的命令是不管柳州,径直向柳州西北挺进,与第二十三军共同围歼支那军队……”下面的参谋们异口同声:“柳州西北道路崎岖难行,且第 3 师团已攻下平乐,往柳州进击可谓一马平川,战机不可错过。”

中山参谋长听后也动了心,便提醒横山勇:“如不明确下定决心,中途犹豫不定,恐有不妥。”横山勇其实早有此意,参谋们推波助澜,可谓正中下怀,当即斩钉截铁地说:“全部责任由我承担!”

横山勇下令,撤销第 13 师团攻占桂林的原定任务,与第 3 师团一道向柳州进兵,同时将自己“先斩后奏”的独断决定,以紧急电报的方式上报给方面军总部。

冈村当时正在生病,低烧不断,原本脑袋就晕得不行,横山勇的紧急电报让他震惊不已,头更晕了。

方面军有方面军的利益和角度,冈村的幕僚全都跳了起来,方面军参谋长宫崎周一中将大骂:“横山勇这是自私,他不过是想获得立功机会而已。”副参谋长也嚷道:“又这么干了,这是横山勇的专横,对方面军统帅权的侵犯。”综合幕僚们的意见,冈村当场断言:“这是越权。”

13085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2 12:21:45--]

草鞋军团(557)

冈村亲自拟定电报,要求横山勇改变部署,在电报中他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

宜山在柳州西北,冈村的意思,就是要让第十一军抄到柳州背后,对第四战区实行围歼,以便一网打尽。

横山勇上报他的方案,就没指望冈村会批准,不过是立个案而已,收到冈村的电报后,他连复电都没高兴递一封回去。

听你的是情份,不听是本分,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要丫你管!

横山勇认为他的饭眼看快要做熟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别人把锅抢去——所谓机子不快梭子快,先占领柳州最为要紧。

于是,下令第 3、第 13 师团继续向柳州急进。

第十一军的大举南下,令张发奎大为震动,被迫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各部队向柳州近郊靠拢。

张发奎不早一步收缩兵力,很可能陷入第二十三军的包围之中,到时想撤都来不及,再进一步,倘若横山勇肯老老实实按照冈村的指示行事,第 3、第 13 师团从柳州西北进行包抄,第四战区就得全军覆灭了。

换句话说,其实是横山勇的冲动和“自私”救了张发奎及第四战区。

在全面回撤的同时,张发奎急令杨森回援柳州。

接到命令后,杨森将第二十军留下继续扼守修仁,自己率领集团军的其余部队,沿着黔桂铁路,乘火车前往柳州。

由于要防空,军列必须晚上才能启运,而由于军队编制复杂,站务忙前忙后,又屡出差错。杨森总部的那节车厢本来应排在最后面,调度了半天,却被调到最前面去了,火车头还排在他的车厢之后。

桂林车站的负责人见出了差错,特地到总部车厢来向杨森道歉。杨森表示自己打仗是内行,行车是外行,一切可由车站方面便宜处理。

行到半路,后半段列车因车购没有搭牢,意外地和整列火车脱离。

火车头掉头向后,推着前半段车厢,去接应脱掉的车厢,杨森所在的这节也被迫停了下来,脱掉的车厢虽无牵引动力,但出于惯性,还在快速向前滑动。行车人员忙中出错,忘了这一点,黑暗中又什么都看不见,结果两段列车撞到一处,发生了重大事故。

杨森闻讯下车赶来一看,早已是车毁人亡,损失很是惨重。

因为天色渐亮,唯恐遭日机轰炸,杨森留下人员负责现场处理,下令前半段列车继续往柳州开。

心痛之余,杨森一路上更添小心。当经过柳江铁桥时,他看到铁桥两旁已遍插红旗,这是即将炸桥的信号。

13115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3 08:31:26--]

草鞋军团(558)还是在淞沪会战失败时,杨森在撤退途中曾亲眼目睹,奉命破坏交通的人员往往不等部队全部开过,就先行炸桥,弄得后面来的部队无路可走,只得四散溃逃。

杨森立即让车长停车,亲自找到负责炸桥的军官,告之后面还有无数人马辎重,铁桥一定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后才准破坏。

军官愁眉苦脸:“那不行啊,按规定马上就要炸桥,再说,你们一走,我们留在这里怎么办?”杨森大怒:“我告诉你了,后面还有大批部队!二十四小时后炸桥,这是我的命令,如果你不听,我就对你军法从事。”军官应诺从命,但杨森上车后还是觉得不放心。炸桥的军官级别不高,若在平时,不敢不遵从集团军总司令的命令,现在兵荒马乱,又非你的直系部下,人一走,他极可能违抗命令。

于是杨森指令副官留下进行监督。在杨森所在列车通过铁桥后,负责监督的副官想跑到桥的另一头,查看通电爆炸的地方,才跑到桥中央,爆破就开始了,桥身分段炸裂。

炸桥部队果然开始提前炸毁铁桥!

副官见势不好,匆忙之中赶紧抱住身边的一根钢柱,钢柱被炸得一飞冲天,之后垂直下坠,颤巍巍地插在了江心。

副官战战兢兢地从钢柱上爬下来,泅水游到岸边,全身湿淋淋地跑来向杨森报告。

杨森气愤不已,恨不得立刻把炸桥的军官绑来枪毙,但这兔崽子炸完之后,早就跑得不知所踪。

后半段列车上的人马还没赶上来,没有铁桥,难道让他们飞渡柳江不成?欲速不达,杨森只得采取紧急措施,调动工兵搭建浮桥,这才把剩余人马辎重全部接进柳州。

张发奎早已驻节柳州,他把杨森等人叫去商讨军事。

此时柳州四面楚歌,从敌我实力对比来看,柳州难以固守,在这一点上,大家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柳州还要不要死守。

张发奎对桂林防守抱事不关己的态度,那是因为他认为桂林失守与否,自己没有什么责任,责任都是白崇禧的。柳州不同,这里是第四战区的中心,他是战区司令长官,责无旁贷,若有什么差池,推诿不到别人头上。

于是张发奎一下子变得特别激情起来。他滔滔不绝,说柳州是西南名城,绝不能弃而不守,不然就等于日本人兵不血刃地占领广西全境,太耻辱了。

张发奎梗着脖子,说他不惜牺牲一个师,也要在柳州跟敌人拼一下。

13141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4 12:10:29--]

草鞋军团(559)杨森在军事上,一向是个有态度的人,不会拐着弯说话,当下就表示反对。

牺牲是要有代价的,不能光为了面子和好看去让官兵瞎牺牲。桂林城内曾驻有美军对空联络组,他们不肯在城里死守,执意要撤离。撤离之前,美国人还撂下一句话:“死守在城里等敌人围攻,我们美国没有这种战术!”

杨森认为现在不是名城不名城的问题,而是这样的无谓牺牲已经没有多少战略意义和价值。比如守桂林的那两个师,在城内兵力不足,城外又无部队策应的情况下,桂林多守两天,少守两天,又于事何补?相反,这样的精锐部队如能予以保存,并移用于一场有把握的战役,效果将会更好。

杨森勇是勇,但并不蠢,而且最讨厌这种脱离军事原则的意气用事,当年唐生智死守南京,他就认为愚不可及。

目前中方损兵折将,有力的部队不是嫌多,而是太少,因此杨森提出,如果再无其它会战计划和意图,应以保全实力为原则,即用不着死守柳州。

杨森如此一说,张发奎倒来了气,对杨森说:“你要这么做,一切由你负责!”又来了,不过就兵言兵,何必上纲上线。杨森听了很不高兴,他自认既是打仗,就没什么责任负不起的,但张发奎系战区司令长官,对他有指挥之权,他也不愿被说成是怕死逃跑,因此姑且忍让下来,并表示愿意承担防守柳州的责任,掩护主力后撤宜山。

杨森制定的防守部署,外围以第二十军防守北面,第三十七军防守南面,内层则以第二十六军守柳州城。

杨森可不愿意被人家围在城里打,他派出工兵,在所有要道上架设桥梁,预先为守军安排了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将储存于柳州的军事物资,能后运的赶紧后运,一时难以运走的,抓紧销毁,以免资敌。

外围形势越来越紧张。

从11月4日傍晚起,第3师团在后续主力已集结到位后,就昼夜不停地向修仁阵地发动攻击。

第二十军在通往修仁的公路隘口占领阵地,前方顽强据守,后方以野炮猛烈轰击,使第 3 师团寸步难进。

第 3 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还不信邪,亲自到前沿察看地形,他看到隘口地势与其它地方迥然不同,奇岩绝壁,山石耸立,不由为之一惊。

即便没有野炮支援,步兵要逾越这样的天险也够受。山本在日记中写道:“山势险峻,难以攀登,全体将士对之目瞪口呆。”

13171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5 10:45:10--]

草鞋军团(560)

打开局面的是随后赶到的第 13 师团,该师团奉命离开桂林,进占永福。

永福位于修仁侧背,第二十军顿时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

与此同时,第 3 师团又采取了迂回侧背的打法,隘口的地势作用遭到削弱,杨汉域决定放弃修仁后撤,留第 133 师断后。

第 133 师在修仁城外十二里处占领阵地,师长周翰熙以第399、398两团在前,以第397团为预备队。第3师团长山本倚仗自身兵多,在攻击战术上一反常态,没有逐一推进,而是先将前面两团包围起来,再以主力向预备队发起进攻。

周翰熙下令第 399、398 团立即突围,命 397 团进行掩护。由于众寡悬殊,397 团遭到日军三面包围,团长彭泽生亲临一线指挥作战,战斗十分激烈,部分伤亡也非常大。

周翰熙见状,把师部工兵连、防毒连都调给彭泽生,自己也到第一线进行指挥。

1944年11月5日,早上10点,398团已经突围,但陈德邵第 399 团还在包围圈中,周翰熙干脆将距离师指挥所三十里外的搜索连也调上一线,归彭泽生掌握。

战争是残酷的,周翰熙这时的决心,就是准备牺牲彭泽生团,给陈德邵团打开一条生路。

11 点,陈德邵团终于突围而出。

为保证师主力撤退,彭泽生当天战死于修仁前线。自淞沪会战后,第二十军再未有团长阵亡的纪录,由此可见战斗激烈程度以及伤亡之重。

杨汉域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用火炮对日军进行猛烈射击,同时命令各部以交替掩护的方式,入夜之后再从小路撤出,这才使第二十军脱离了追击。

在攻取柳州外围后,为了向冈村有所交待,横山勇从第13 师团中分出第 116 联队,迂回攻击柳州西北面的柳城,企图从龙江河上游包围柳州,截断第四战区向宜山的退路。

杨森侦知这一情报后,赶快派第二十军在龙江河设防,为主力后撤支起篷架。

通过不断传来的前方情报,冈村也看到第四战区主力已从桂平收缩至柳州,并不断往宜山后撤。

早就说过了,“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横山勇要是听话,这时候大部队往宜山一摆,第四战区插翅难逃啊。

让冈村更为着急上火的是,他与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的联系也突然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即将失去一个在柳州附近围歼对手的大好时机。

因为指挥不能如意,冈村焦躁不安,苦恼万分,直到 11月 7 日晚上,田中发来电报,报告说第二十三军已向柳州进发,才稍有安心。

13194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6 10:55:52--]

草鞋军团(561)

接下来的难题,仍然是让谁第一个进入柳州,虽然第十一军已经兵临城下,但冈村仍希望横山勇能发扬风格,把攻占柳州之功让给第二十三军,其战斗力尽量指向柳州以西,这样才能将第四战区全部围于网中。

冈村让参谋长给横山勇拟电,可横山勇就是横竖听不进去。

1944 年 11 月 9 日,冈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横山勇发出了一纸罕见的非常命令,要求直接进攻柳州城的部队,均归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三军指挥。

在此之前,方面军总部对第十一军使用的口吻都是“指导方式”,即只传达意图,未实行硬性命令,即便是在横山勇独断行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非常命令是破天荒第一次,所谓非常命令,就是你想执行得执行,不想执行也得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横山勇再装傻充愣已不可能,但让他感到格外高兴的是,关键时候,第二十三军那边意外地掉了链子。

从 11 月 7 日发出追击令开始,田中即率司令部及通讯队人员向柳州马不停蹄地前进。从桂平至柳州一带的山路极为险峻难行,前面已经走惯山路的野战部队还不觉得怎样,对于后面这些机关人员而言,着实能要了他们的亲命。

在行军过程中,运送通讯器材的驮马时不时就会滚落到丈余深的山涧里去,只好靠人攀登岩石,再把沉重的器材给扛上来。

第二十三军通讯队原先的基地在广州,长期留守一地,不像第十一军的特情班那样经常随军出战,突然遇到这种情况,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行军时,因为山道狭窄,大家都得排成一列纵队,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往前赶路,这时候要想停下来架机发报几乎不可能。等到宿营休息,想发报了,一看,通讯器材很多已经摔坏,在山区里又无法补充,此外,山地地形对无线电通讯也有很大影响,电报大多既发不出去,也收不进来。

11 月 7 日以后,一连七天,第二十三军与方面军、第十一军的通讯联络几乎全部中断。冈村于 11 月 9 日同时发给第二十三军的非常命令,田中并未收到,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指挥第十一军的攻城部队。

既然田中“云深不知处”,横山勇就有了新的变通办法。

他告诉冈村,不如命两师团先攻柳州,进城后再接受田中指挥,然后经柳州入宜山,未为晚也。

冈村下发了非常命令,第 3、第 13 师团是知道的,但这两个师团指挥层全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了横山勇一方,并且对冈村心怀不满。

我们不是一定要跟谁呛,现在连第二十三军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电报也无法联系,你就要让我们归其指挥,堂堂方面军司令官,莫非脑子进水了不成?

第 3 师团长山本与横山勇的私人交情不错,当下便带头弃非常命令于不顾,要跟着横山勇一竿子插到底。

13221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7 11:53:05--]

草鞋军团(562)

电报联系不上田中,第二十三军又进展缓慢,迟迟看不到人影,冈村也怕延误军机,遂不得不任由横山勇自行其是。

1944年11月9日,第3、第13师团渡过柳江,对柳州城发动了直接进攻。

在杨森的指挥下,第二十六军凭借柳州东北的蟠龙山,进行了顽强阻击。蟠龙山是一座独立的石头山,可俯瞰柳州,山前设置了多层美制蛇腹形铁丝网,山上建有堡垒和许多隐蔽火力点。

这些火力点实际上都是一座座山洞,洞口用水泥加固,设有各种枪眼。第 3 师团以步兵联队和野炮兵联兵协同,猛攻了一天,也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当天从柳州以北进犯的第 13 师团,因遭到暗堡火力及防坦克壕的阻拦,同样止步不前。

但这并不表明柳州就能守住。

柳州市南有一座马鞍山,杨森将炮兵调到山上,欲用野炮对日军进行打击。

这一招用好了,也可能起到长沙会战中岳麓山炮兵阵地那样的效果,可是一打才发现,才发现火炮运转不灵便,根本压住不了日军的进攻。杨森从山上一眼看过去,进攻的日军简直是排山倒海一般的阵势,第二十六军并不具备扭转战局的可能。

11 月 9 日傍晚,第 116 联队已占领了柳城,随时将会过龙江河南下,从柳州西撤的退路面临着被截断的危险。

杨森久经战阵,知道这种仗难以再打下去,只有越早抽身,所受到的损失才会越小。

1944 年 11 月 10 日,他断然给第二十六军军长丁治磐打去电话,通知对方即行撤往柳州以西山地。

丁治磐马上根据命令组织撤退,同时留下了必要的掩护部队。

经过第一天的试探,日军已总结出攻山的办法。第 3 师团先用野炮进行支援射击,接着用步兵冲锋,将铁丝网拉倒。

留守蟠龙山的一个团通过隐蔽火力点进行阻击,在完成掩护主力的任务后才撤出柳州。

杨森没有完全按照张发奎的意思办,拿任何一个师去白白牺牲,最后损失掉的是守于城中心的一个营,但这种损失背后,是大部队的安全转移。

1944 年 11 月 10 日这一天,桂林、柳州几乎同时陷落。

冈村得知后却只有焦急,因为按照他的惯常打法,此时是使用二次兵团,也就是让蓄势待发的第二十三军上阵追击的最好时候,可他与田中仍未能取得电讯联系。

前期是横山勇争功心切、拒不从命,后期是第二十三军杳如黄鹤,冈村与理想中的柳州围歼战最终失之交臂,这让他又气又急。

可是第十一军已成为追击中必须依赖的主力,这是冈村必须认清的事实,所以他又不得不忍气吞声,以方面军司令官的名义,给横山勇发出了机密亲启电报,表示已经理解横山勇的苦衷,过去的事就算了,“希望今后上下一致”。

13254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8 08:04:24--]

草鞋军团(563)

1944 年 11 月 11 日,张发奎在宜山重新部署,试图建立新的防线。

退往宜山的部队在经历前期一连串的紧张战斗之后,大多疲惫不堪,战斗力和士气也急剧下降,这时候唯有桂军夏集团和海竞强师还保存着元气。

海竞强师是白崇禧临时从桂林守军中抽出的部队,师长海竞强乃白崇禧的外甥,也因这层关系,事后白崇禧颇受垢病,但现在,海竞强就是张发奎眼中的活宝贝。

张发奎曾对夏集团司令夏威说:“你和海竞强是战区现在唯一的生力军,应该一显身手。”可是张发奎很快就失望了,失望的人中还有杨森。

海竞强师在指挥序列上,临时拨归杨森指挥,杨森让该师驻扎于宜山附近,任务就是对所有后撤的四战区部队进行掩护,但柳州防守战刚刚打响,海竞强便给杨森打电话,说他的位置太突出,想往后面撤。

因为不是自己的基本部队,杨森也只好同意他向后挪位,不料这一挪之后,便杳无音讯,不知溜得什么地方躲着去了。

按照张发奎的部署,原在杨集团内的第二十六军、第三十七军,由杨森指挥,先行沿黔桂公路退入贵州境内,第二十军则在宜山东北的天河设防,以掩护宜山左侧背。

第二十六军、第三十七军要是还保存着战斗力,就不至于要早早脱离战场,本应进行后卫掩护的海竞强师又不见踪影,杨森带着这两支部队,犹如是一手拉一个儿女在逃荒,不仅心情忐忑不安,模样也狼狈之至。

在将第二十六军、第三十七军送走后,杨森自率总部前往天河,以便就近掌控第二十军,此时护卫总部的只有一个特务营。

沿途需要走过的,全是高山峻岭间的羊肠小道,路窄坡陡,以致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杨森只好临时找了一座小镇宿营。

他一边安营扎寨,一边派人在四周察探动静。侦察兵回来报告,说离此不远有大批帐篷,驻有许多兵马,只是不知对方究竟是敌军还是友军。

杨森估计,海竞强师充其量不过是三天前才离开宜山,在此之前,总是要抵挡几下的。日军行动再快,也不可能抄到近处,所以他初步判断是友军,加上实在困得不行,便再没去管它。

天亮之后,落在总部后面的电台和卫生队还没到,杨森让再等一等,会合了再一道出发。

一等就等出了事情,突然间枪声四起,侧耳一听,是日本兵的重机关枪声音,杨森情知不好,急忙派特务营前去查探。这才弄清楚,原来昨晚搭帐篷的是日军,卫生队已被俘虏,电台也被包围了。

13281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8 08:07:08--]

@lbkillest 13146 楼 2013-09-18 02:20:56

楼主好文采啊,可惜今天才看到。顶一个!顺便问一句:我小的时候住我爷爷家里。那时没有什么书看,不过每过段时间都会有人送一本小书,叫【四川文史资料】第 xx 级,很好看。我爷爷好像是这册子的主编之类的。我那个时候很小,但识字,我看里面讲的那些都是些当事人的回忆录之类的,和楼主的十分近似,不知道楼主是否看过?

----------------------------- 幸会,文史资料一向是读史研史者的宝典,我当然会尽可能涉猎

13282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3-09-19 11:27:37--]

草鞋军团(564)

日军并不知道跟他们在一起宿营的,竟是集团军总司令和他的总部,否则来个夜袭,岂不完蛋。

杨森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指挥特务营与日军作战,整整苦战一天,终于把至关重要的电台给救了出来,特务营也损失很大,给杨森做过多年警卫员的副官当场阵亡。

部队白天还撤不了,只能利用晚上。杨森走出借住的民房,准备上马出发,左脚刚跨出房门,耳边就听到了一声尖厉的长鸣。

杨森有着老兵的灵敏直觉,当下大叫一声不好,往地上一闪一扑,就见一颗炮弹飞下来,正落在他的脚边。

周围的卫士全吓呆了,杨森自己也只能用传统评书中的一句行话来形容:眼睛一闭,我命休矣。

让人惊异的是,炮弹打了两个滚,躺着不动了。

那竟然是颗哑弹,没爆!

卫士们清醒过来,纷纷向杨森道贺:“到底是总司令命大福大,炮弹打到脚边都不炸。”又不是打游戏,有多少命能这么玩的,杨森直摇头,算了算了,我们还是赶紧走吧。

到了天河,有第二十军在周围护佑,心情也不由得放松下来,众人躺倒就睡。

不料追兵跟着就过来了。在第一线进行监视的陈德劭团急忙组织阻击,与此同时,团长陈德劭派两名侦察兵将敌情连夜转送第 133 师部。

如此重大军情,师部按照程序要迅速向总部报告,但师参谋长也因连日奔波过于疲劳,而在床上睡了一会,导致这一报告未能得到及时处理。

追过来的是第 13 师团,该师团的一个大队利用空隙插了进来,并在第二天拂晓对杨森总部所在的村庄展开突袭。

杨森没接到报告,不知道敌人已经接近,早上一醒来,哨兵才发现日军大队距离总部仅一里之遥。

赶紧撤退,由于走得急,他们连铺盖卷都没来得及拿,杨森和幕僚长身上的大衣全都丢光了。

第二十军闻讯调兵前来,由陈德劭亲自指挥,与日军苦战一天一夜,一千多兵员损失一半,才化解了前线的紧张形势。

日军向来视第二十军为劲敌,他们对没能消灭第二十军的指挥中枢而扼腕不已,一位联队长在日记中写道:“杨汉域军长也可能在村庄里,感到遗憾。”

在宜山正面,先是海竞强师溜了号,接着夏集团与日军甫一接触,各部便相继溃败下来,夏威本人仓皇撤离宜山,宜山防线尚未组织起来就已经支离破碎。

第二十军由掩护侧背又变成了掩护战区主力转移。杨汉域让第 133、134 师轮番据守隘口阵地,对进入天河公路的日军进行顽强阻击,完成任务后撤往贵州境内的独山。

/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