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王等待白起能够回心转意的时候,赵国和其他国家的联军对王龁领导下的秦军进行了反扑,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再败。而再看此时的白起,他目睹并参与了整个失败的过程,却一点建议都没有提,继续生他的病。

此时秦王的心情已经由愤怒变成了失落。

秦王知道,没有白起,秦国目前的国土面积不会这么大,开疆拓土上,白起是第一功臣。白起的军事才能更是天下第一,上天能够把白起赐给自己是对秦国莫大的恩赐。此时的白起竟然眼睁睁看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被敌人占领,也不站出来替自己分忧。

秦王内心充满了矛盾。

最后,秦王决定找范雎来商量一下对策。

秦王见到范雎,把自己矛盾的心情一一道完后,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范雎说:“我听说范雎离开咸阳城的时候还在抱怨大王您。”秦王:“可有此事?看来白起已经恨死我了。你说应该怎么处理他呢?”

范雎:“大王真心想听我的意见?”

秦王:“我想听你的心里话。”

范雎:“此人当杀!”

……

第二天,秦王的使者给白起送去了一把宝剑。白起用这把剑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一代名将,一个被全天下诸侯国称为“人屠”的战神,死在了他为之倾洒热血的土地上,死在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王的宝剑下。

《资治通鉴》里明确提到,秦国老百姓私下里觉得白起可怜,都在家里祭祀他的灵位。

写到这里,我和读者的心情是一样的:为什么白起和范雎就不能像廉颇和蔺相如一样,成就一番将相和的美谈呢?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2:33

【第 52 节】“此人当杀!”(三)

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白起死的全过程。

白起在多次称病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出奇地选择了沉默,是的,他就是范雎。

其实,秦王和白起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火气之后,范雎最应该做的是去充当一个调和者的身份。

范雎中间有机会去探望白起,我想凭借范雎的智商和口才,劝说一下白起,服个软,给秦王一个台阶下,这个事儿也就过去了。但是范雎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回来告诉秦王,白起继续称病,这就是有点煽风点火了。

后来秦王和白起的关系越来越僵,范雎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出来说话,而是静静躲在一旁任由事态的发展,想必他已经想到,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白起离秦王越行越远吧!最后在秦王内心充满矛盾的时候,范雎又坚定了秦王的杀机。

最后,范雎没有动手,一步一步推动着秦王杀死了白起,提早翦除了自己心目中未来最大的政敌。

前面有个问题,就是为何他俩不能像廉颇和蔺相如一样的相处呢?答案很简单,范雎是范雎,蔺相如是蔺相如,性格不一样。

其实,这样回答,我自己都对我自己不满意。

当然,肯定不同的人有人性上的巨大差别,但是造成人性差别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或者说局势。

廉颇和蔺相如所在的国家是赵国,当时两个人出现矛盾时,赵国作为一个小的国家随时面临其余国家的侵犯。这种情况,廉颇和蔺相如,一文一武,是赵国的两根柱子。

没有廉颇,赵国不保,蔺相如也就完蛋了。没有了蔺相如处理内政,只靠廉颇在外面玩军事,也不会打多少胜仗。

蔺相如意识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廉颇完蛋了,自己也就完蛋了。所以,局势决定了,蔺相如必须去团结廉颇。好在,廉颇也算是个识大体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负荆请罪,二者结为铁哥们儿,是为“将相和”。

而范雎和白起前期不也是配合得非常好吗?后面出现矛盾是在于马上要灭掉赵国的时候。这意味着,秦国马上就要迎来一统天下的大和平时期。这时秦国不会有任何对手了,和平时期的争权夺利就要上演,政治眼光敏锐的范雎在被别人提醒之后,决定提前下手,解决后患。

范雎确实是阴险、老辣的政治高手。

白起是否就没有问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白起的问题在于,脾气太倔!在他的领导秦王多次过来请他的情况下,始终得理不饶人。或许他自恃功高,但是作为一个领导,秦王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示弱了,何必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呢?

难道非要领导跪下来求自己才行吗?

有一个说法是:白起担心再出来打不了胜仗。

我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他只要是出来,即使打不了胜仗秦王也不会怪他。因为当初建议撤兵的又不是他白起,而是范雎。

况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凭借白起过人的军事能力,这一次打不赢,后面肯定没问题。

退一步,从他和范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范雎建议退兵后,秦国因为延误战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相当于范雎已经把自己玩儿进去了。白起已经占了政治斗争的优势,再适当使用几下“补锅法”之后挺身而出是他翻盘的绝佳机会!

可惜,白起吃亏在自己的愤怒和任性上。

虽然白起有一身过人的本领,终究因为与人的政治斗争水平不过硬,死在了历史车轮前进的倾轧中,空有一个美名,却不曾得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完美结局。

这就是残酷的职场,更是现实的人生!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2:36

@相生金水437楼2013-02-2312:33:31

【第 52 节】“此人当杀!”(三)

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白起死的全过程。

白起在多次称病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出奇地选择了沉默,是的,他就是范雎。

其实,秦王和白起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火气之后,范雎最应该做的是去充当一个调和者的身份。

范雎中间有机会去探望白起,我想凭借范雎的智商和口才,劝说一下白起,服个软,给秦王一个台阶下,这个事儿也就过去了。但是范雎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回来告诉秦......

----------------------------- @cottotto 439 楼 2013-02-23 12:35:45

我靠,真的赶上直播了?

----------------------------- 冷静,我有空就更新,以飨读者。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2:50

----------------------------- @歪脖树下的昏鸦442楼2013-02-2312:41:27

我说,有这么夸人的吗?

----------------------------- @cottotto 443 楼 2013-02-23 12:49:35

因为崇拜,所以爆粗。

----------------------------- 顶一下。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2:51

@相生金水437楼2013-02-2312:33:31

【第 52 节】“此人当杀!”(三)

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白起死的全过程。

白起在多次称病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出奇地选择了沉默,是的,他就是范雎。

其实,秦王和白起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火气之后,范雎最应该做的是去充当一个调和者的身份。

范雎中间有机会去探望白起,我想凭借范雎的智商和口才,劝说一下白起,服个软,给秦王一个台阶下,这个事儿也就过去了。但是范雎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回来告诉秦......

----------------------------- @cottotto 441 楼 2013-02-23 12:41:19

范雎太狠了吧?

白起也是,一根筋!!!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局限性,

我们放到白起那个时代,不一定由白起做得好,

甚至可以这么说,基本不会由白起做的好。

你说呢?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3:21

@我的Alex449楼2013-02-2313:13:43

怎么感觉好像换了个频道在重播。。。金水大人速度更新呀,从某版追过来等着最新剧情呢

----------------------------- @cottotto 451 楼 2013-02-23 13:20:45

也要照顾我们杂谈的新粉丝呀。

----------------------------- 众口难调。

我尽量快更,并保持和大家有效互动。

谢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04

@爱如烟 ary 454 楼 2013-02-23 13:48:18

什么时候才到荣枯鉴呀?

----------------------------- 先更新完前面的,我尽量加快。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07

@小红袖 2011 453 楼 2013-02-23 13:32:45

哈哈,老夫来也~~~

----------------------------- 欢迎!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09

【第 53 节】毛遂自荐的背后(一)

“毛遂自荐”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来做事。

你可曾想过没有,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咀嚼的东西。

先看一下毛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话说,秦军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眼见招架不住,就派赵胜到楚国去拉赞助。

接到命令后的赵胜打算从自己门下食客中挑选 20 个文武双全的人,组成赵国访问团,一起前往楚国访问。

赵胜挑来挑去,被他看上的刚好 19 个,这第 20 个名额怎么选都觉得没有合适的,一时有些犯难。毕竟 19 个人是单数,从阵容上看有些别扭。

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来到了赵胜的家中,他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第 20 个名额。

赵胜看着面前的毛遂说:“真正牛的人才,就像口袋里面的锥子,锥尖随时都能露出来。毛先生,恕我直言,你来到我赵胜门下已经三年,从来没有见到你有什么能力,所以,这个工作不适合你,你还是留在赵国看明天晚上的新闻直播吧!”毛遂:“我现在不就是要你把我放在袋子里吗?你如果早把我放进去,我早就脱颖而出了!”眼见动身的时间到了,赵胜也没时间再去挑选这第 20个人,不耐烦的他懒得跟毛遂进行争论,索性就让毛遂一同跟着,起码不用再招聘搬矿泉水、买盒饭的人了。

一同随行的另外 19 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属于国内政治、经济界的权威人士。他们和毛遂坐在一个车上,看到毛遂给他们端茶倒水,当然看不起他了。

对于毛遂而言,什么话也不说,因为今天这个机会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他还能说什么呢?赵胜到了楚国,向楚王阐述两国联合抗秦的好处。

谈判进展地非常困难。从太阳升起一直谈到中午,楚王

仍是犹豫不决。

我们的主人公毛遂有些不耐烦了。

突然,毛遂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大家被毛遂拍桌子的声音吓了一大跳,赵国和楚国的代表团成员全部停下了谈判,把目光投向了毛遂:只见毛遂从后腰抽出了一把亮闪闪的砍刀……各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某日你在家吃完晚饭,看新闻联播,正好演的是日本首相率团访问我国,双方代表的会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突然坐在我方谈判桌这边儿的一个穿西服领带、戴金丝边眼镜的斯文男士,抽出一把砍刀,照着对面国家的人就一通乱砍。

你认为这个画面一旦播出去,在全世界将会引起什么样子的轰动?

你会怀疑你的眼镜看到的都是真的吗?

毛遂同志就为我们现场直播了这一幕,而且自编自导自演,无剧本、无台词,完全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来进行发挥。

接着看毛遂后面的表现。

毛遂一脚把椅子踢开,左手用砍刀指着坐在斜对面正中间的楚王,脸却对着赵胜的方向,一双眼睛瞪得超级大,明显看得出黑眼球周边被圆圆的白眼球包围,白眼球上面充满了密集的血丝。

毛遂对赵胜凶神恶煞地说:“联合抗秦这个事,很简单,要么 yes,要么 no!今天我们从日出谈到中午,还没有结论,为什么?!”楚王意识到这是直播,而且是在楚国的地盘上,一个端茶倒水的竟然敢这么嚣张!

楚王也火了。

楚王怒斥毛遂:“还不他妈的给我滚一边儿去!我和你老大赵胜说话,你算是什么东西!年轻人不要太狂!”听到楚王的怒斥,毛遂提着砍刀就冲到了楚王的面前。

楚王这时候意识到,刚才放狠话的时候是挺爽,但是自己手里没有家伙,而对面这个哥们儿手里有把砍刀。

毛遂拿着刀,指着楚王的鼻子:“不狂算年轻人吗?!”这时楚王感觉到全身都冰凉,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不知为何,自己的前腹股沟处倒是有股温暖的热流顺着大腿向下流淌。

毛遂继续发狠:“这位老大,你刚才喊冲我喊,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现在你的小命在我的手中,我随时刀起,你随时头落!你可以打死我,但是不准随便提我主人的名字!”

楚王盯着刀尖,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

毛遂继续说道:“现在楚国有五千里领土,部队一百万,这是称霸的资本!在我看来,白起不过是个小瘪三儿,带着几万兵,一直打的楚国把祖宗的庙都给烧了,你作为老大不觉得是侮辱吗?连我们赵国都替你丢人!现在提倡联合抗秦,实在是为了楚国,不是为赵国啊!你还叫什么叫?”

楚王这时满脸堆满了赞许的微笑:“是的,是的,正像这位兄弟指教的那样,我愿意以全社团的力量与你们合作。”

毛遂扭过脸,恶狠狠地对楚王左右的小弟说:“取鸡、狗、马的血来!”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14

【第 54 节】毛遂自荐的背后(二)

毛遂举起铜盘,一下跪在了楚王面前:“请大王歃血宣誓,还有我的主人,最后是我毛遂这个见证人。谁都落不下!”

……

楚国和赵国就这样迅速订立了抗秦同盟。

这时赵国随行的其余 19 个人都看傻了。平日里都是西装革履在办公室和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他们,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回去的路上,毛遂继续给他们端茶倒水买盒饭。

毛遂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厉害,不还是靠着别人才办成了事情吗?”

这 19 个人只管低头吃盒饭。

赵胜与楚国订立盟约后回到赵国,马上给毛遂涨薪。毛遂从此成为了赵胜门下的上等宾客。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毛遂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要学习毛遂同志勇于自我推荐,勇于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做法和精神。

这个观点单独拿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观点还是受千百年来“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影响,始终没有跳出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而如果这样,那毛遂的故事也就白讲了。

客观的讲,毛遂这类人属于现实生活中的愣头青、大老粗。

他们有如下几个特点:

1、做事容易冲动;

2、思考问题喜欢直来直去;

3、动不动就玩命,而且也不怕别人跟他玩命。

4、不是知识分子,文化程度一般不高。

他们一般受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部分人不会成为这个世界上靠近金字塔尖的人,但是也正是这部分人,容易一不小心就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而且是一般酸溜溜的知识分子所不能轻易做到的大事。

毛泽东说过,老粗成大事。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越有文化在这个社会上越有立身的资本等等。所以真正上进的人都在不停地看书学习充实自己,即使上班了,也依然有人选择在职深造,比如考取一些证书之类。至于平时一有时间就手不离书、看各种电子资料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可曾想过没有,我们吃的任何一种好吃的食物吃多了对身体都不好,而书也是一样:书是有毒的!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你来到一个贫穷的农村时,里面的农民或许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人都比较实在,敢爱敢恨,性格率真;而你跟一小部分在你看来比较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交往时,他们的自私、狭隘、酸溜溜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毛遂这类人做事情有容易冲动的缺点,所以,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一下子冲上去,也就成功了。

正是因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做事情有理性的优点,所以,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会犹犹豫豫,不能快速下定决心,机会也就在徘徊中稍纵即逝了。

毛遂这个人的存在告诉我们: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也不要把自己搞成一个唯唯诺诺的小知识分子,因为你会失去原本属于你的珍贵的机遇。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16

【第 55 节】给力的人脉是需要刻意设计的(一)话说,战国时期有四个最知名的政治明星,江湖人称“战国四君子”,这几个大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平日里喜欢广招贤士,把一些有才华的人才聚集到自己门下,给他们发工资,这些人被叫做“食客”。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些人不能光吃这四个大款的饭,关键时刻得为人家出谋划策,甚至还得像上节中的毛遂一样,出去玩命。

魏国的信陵君,名叫“无忌”,还好此人不姓张。魏无忌和唐伯虎的地位类似,位居“战国四君子”之首,实力可见一斑。

中国有个特点,凡是被称为“四大”的,影响力都非常了得。例如,除了上面提到的唐伯虎所隶属的“江南四大才子”,还有“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香港歌坛四大天王”、“四人帮”、“中国四大名妓”、“水浒传四大淫妇”……

能够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成为那个时候的四大天王,已然非常了得。既然魏无忌排在第一位,那自然就有其过人之处。

那么,魏无忌同学是怎么广植人脉的呢?据通鉴里面记载,他当时收养的食客已经达到了三千人。

(原文: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抛开质量问题,仅看数量,就知道这个哥们儿除了有一颗求贤若渴的心,还有一个鼓鼓的钱包。放到现在,也已经向国企看齐了。

魏无忌家这三千多人,除了发工资还要管吃管住。就说吃饭这一项,魏无忌给食客们开的标准还是很高的,时不时地就搞一次盛大的酒宴。(原文:公子置酒大会宾客)总之,魏无忌采用的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食堂的组织形式,但是饭菜的标准却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后的水平,而且不光白吃,还给你发工资,还给你提供住宿。赶上你表现出色,还能像毛遂一样跟着自己老大出个国,搞个谈判,接触的都是一水儿的上流社会的人。就这福利待遇,谁要是再去想着考公务员,谁就是不以追求铁饭碗为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公仆。

这仅仅是领着魏无忌工资的人。魏无忌在自己的公司外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和各种民间高人结交朋友。

有一天,魏无忌听人说,在民间有一个高人,叫侯嬴。

当时这个侯嬴已经 70 岁高龄,家里很穷,在魏国的首都大梁担任看门的保安(原文:为大梁夷门监者)。

有一回魏无忌又摆下盛大酒宴,招待他的三千食客。来客已经坐定,魏无忌突然想起了侯嬴,就立即吩咐备齐车马,亲自开车去接侯嬴。

见到侯嬴,魏无忌深鞠一躬,开门见山道:“侯爷,我魏无忌今天请你喝酒。可否赏个脸呀?”侯嬴连句话也不说,一副很牛掰的样子,穿完破大衣,戴上旧帽子,直接就钻到了侯嬴大奔的领导座上,一句客套话也不说。不知道的,还以为魏无忌来接他亲爹回家吃饭。

魏无忌小心发动车子,一路上对侯嬴问寒问暖,尊敬有加。侯嬴则坐在车里拉着长脸,不答理他,一副像欠了别人很多钱不还的大爷的样子。

魏无忌的大奔在回家的路上飞驰。

“停车!”魏无忌没有料到,这竟然是侯嬴今天说的第一句话。

魏无忌脚下一个急刹,回过头来问:“侯爷,有事儿您说话!”侯嬴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杀猪的朋友叫朱亥,在对面菜市场里有个摊位,绕到他那里去停一下。”魏无忌一个调头,小心翼翼开着车钻进了菜市场。

侯嬴下车见到朋友朱亥,可算是打开了话匣子,越聊越过瘾,全然不顾魏无忌还要请他吃饭的事。魏无忌坐在驾驶室里面,始终面带微笑对着侯嬴看,随时等待他的使唤。

站在那里说话的侯嬴可没闲着。他一边跟朱亥聊天,一边儿用眼睛的余光斜视坐在车里的魏无忌的表情。

聊了大概半个小时,侯嬴终于向这个杀猪的朋友告别,回到了魏无忌的车上。

就这样,魏无忌又从菜市场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出来,径直向自己家的大饭店开去。

进了大厅,魏无忌引侯嬴直接坐在上座,然后向各位宾客介绍他,反正赞美的话没少说。

宾客们听完魏无忌的话后,对这个 70 岁的老保安,既感到敬佩又感到惊讶。

魏无忌就是这样交新朋友的。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18

【第 56 节】给力的人脉是需要刻意设计的(二)魏无忌拓展人脉的强大能力不仅仅表现在结交朋友上,更表现在他对婚姻的选择上。

排“战国四君子”第三位的是赵国的平原君,也就是之前章节多次提到的赵胜。赵胜的老婆正是魏无忌的姐姐。换句话说,四君子的一号人物是三号人物的小舅子,而且是跨国婚姻。

这种强强联合的姻亲关系,对两个人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打两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突然变成了张学友的小舅子,能不轰动两岸三地娱乐圈?这也好比有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从事特殊工作的年轻职业女性,碰巧认了同一个贪官当干爹,那她俩之间当然就是干姊妹儿的关系,工作上互通一下有无,对彼此事业的发展肯定有所帮助。

看过前面内容的看官都知道,当时发生了秦国攻打赵国的事情。

赵国的赵胜,也就是魏无忌的大姐夫,派人过来给魏无忌捎口信:“想当初我赵胜与您联成姻亲,就是仰慕您的高尚道义。现在赵国首都邯郸马上要落入秦国手中而魏国也没个表示。就算你看不起我这个做姐夫的,难道你也不可怜一下你的姐姐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魏无忌也十分着急,便多次提议魏王命令魏国大将晋鄙进兵救赵。魏无忌又发动派门下三千食客中能说善辩的去百般游说魏王,然而魏王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才不管他魏无忌的姐姐是死是活:绝不出兵冒险。

魏无忌只好聚集门下食客,装了一百多辆大巴,准备亲自去帮着赵国与秦国玩命。

魏无忌出城的时候,遇见了侯嬴。

侯嬴问明了魏无忌的去向,淡淡地说:“公子您好自为之吧,我这把老骨头就不陪你去送死了!”

魏无忌也没好意思说太多,扭头上路了。

走了数里,魏无忌越想越觉得侯嬴这个老头儿忒不仗义,索性他又命令车队重新回去要找侯嬴说道说道。

侯嬴见到半道又回来的魏无忌,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微笑:“我早就知道公子你会回来的!”

本来想回来找侯嬴打架的魏无忌,见到此情此景,有点懵了,心想:这老头儿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呀?先听他说说。

侯嬴见魏无忌情绪稍稍稳定,接着说道:“如今您出于无奈亲身去迎战秦军,好比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魏无忌一听,侯老爷子这是要给自己说点儿干货,于是下车给侯嬴行起了大礼,并请侯嬴赐教。

侯嬴让魏无忌的左右随从都退下,趴到他的耳朵上说道:“我听说魏国大将晋鄙调动兵马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里放着。魏王最宠爱的二奶叫如姬,她和我挺熟,我可以让她给你偷出来!”魏无忌当时就傻了:“侯爷你今儿是真让哥们儿开眼了!不过,此事关系到如姬的身家性命,她一定肯帮忙吗?”

侯嬴接着说道:“公子你忘了吗?好几年前,平日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你,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她肯定为你万死不辞。况且,这年头像如姬和魏王这种关系,有几个是奔着感情去的,不就是他妈的图个钱吗?公子您只要一开口,就可以得到调兵的虎符,先夺了大将晋鄙的兵权,就可以率领魏国王牌军北上救赵,西抗强秦,建立天下霸业!”魏无忌这才想起,多年前确实为一个民女报过杀父之仇。

魏无忌拉着侯嬴的手,说道:“侯爷,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如姬搞定魏王的过程因为涉及到情色场景,此处略去不写。

第二天,侯嬴第一时间把兵符交到了魏无忌的手上。堂堂魏国的军权就这样被魏无忌轻而易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魏无忌临行前,侯嬴又嘱咐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假如大将军晋鄙见到兵符后起了疑心,要求向魏王请示,公子你打算怎么办?”

听到这里,魏无忌刚才拿到兵符时的激动荡然无存,同时他也为侯嬴做事情的全面和老辣所深深折服。

魏无忌低声说道:“请侯爷多指教!”侯嬴说道:“还记得当初我俩第一次见面时,我带你去认识的那个杀猪的朋友朱亥吗?”

魏无忌:“记得。”侯嬴恶狠狠地说道:“此人是个亡命徒,我让他与您一起去。晋鄙如果听你的话,这当然最好不过了,如果不听,就让朱亥像弄死猪一样弄死他!”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没等魏无忌哭着说完感激的话,侯嬴就督促着让他抓紧上路了。侯嬴知道,这是赤裸裸的篡权,时间容不得他俩再玩儿虚的了。

话说,魏无忌一行浩浩荡荡到了邺城。晋鄙看了魏无忌拿过来的兵符后,果然怀疑:魏王怎么能派他过来夺我的兵权呢?

晋鄙瞥了一眼魏无忌,说道:“我手中掌握着魏国的十万大军,而你就这么要我全交出去,魏王怎么没有打个招呼呢?”

魏无忌刚要试着说谎话去解释,突然看到从自己身后飞出一个巨大的铁锤,一下砸在了晋鄙的脑袋上。

等魏无忌快速擦干自己脸上溅的血再去看晋鄙的时候,晋鄙的身体仍然直立在那里,只不过齐着脖子根儿往上,脑袋被替换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铁锤头,而晋鄙原配的脑袋早就以碎末的形式被溅到了室内的家具和墙壁上。

《通鉴》中还详细记录了朱亥的凶器是藏在袖子里,重量四十斤。(原文: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像朱亥这种人,力大无比,有着强劲的臂膀和瞬间的爆发力,擅长贴身肉搏,喜欢使用重型武器或者钝器,这种角色一般被称为“狂战士”。代表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的失足大学生马加爵。

取得军队实权的魏无忌,当晚重新部署了军队。

作为仁义君子的魏无忌对全军下令:父子两人共同服役的,父亲可以自愿回家;兄弟两人共同服役的,哥哥可以自愿回家;是家里独生子女的,可以自愿回家。

最终选定了八万自愿战死沙场的战士,组成了魏无忌的王牌军。

魏无忌一声令下,大队人马向着赵国前线挥军前进!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18

【第 57 节】给力的人脉是需要刻意设计的(三)

看过前面章节的读者应该知道,当时秦赵前线的总指挥并不是白起,而是另外一个替代者叫王龁(念“盒”音)。

而这个王龁的指挥能力跟白起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魏无忌率领他的部队来到前线后,跟他交手的就是这个王龁将军。

当时,王龁围困赵国首都邯郸已久,迟迟不能攻克。结果,魏无忌率领魏国援军在邯郸城大破秦军,王龁不得已撤除了包围邯郸的秦军。

魏无忌还把秦国的另外一个将军郑安平包围,逼迫他率领两万人投降。而这个郑安平恰恰是秦国的实权人物范雎的铁杆嫡系,所以,因为这个事,范雎竟然也被秦王连同治罪。

看到了吧?连轻松妒杀白起的范雎都被魏无忌间接伤着了,知道魏无忌为什么排四君子之首位了吧?

魏无忌帮着赵国打赢首都保卫战之后,成了赵国的民族英雄。此时,魏国是肯定回不去了,正好他此行又把他的食客们带在身边,而且在赵国还有他的姐夫赵胜,索性就直接留在赵国定居了。

要不说魏无忌这个人比较仗义呢!且看魏无忌接下来的做法。

魏无忌只留下了自己的食客在赵国,至于魏国的军队,他则派了一个将军率领着送回魏王那里了。

魏无忌要告诉天下人,他带军队出来并非贪恋军权、做国家的叛徒,而是做了一件搭救赵国的仁义之事。

当然,你也可以稍微阴暗一点儿想,聪明的魏无忌不想把事做绝了,给自己留有退路:因为万一在赵国这里备受排挤,他还可以重新回魏国。而魏无忌本人留在赵国,部队却先交回魏国的原因,就是想保住自己并非“魏奸”的好名声的同时,顺便观察一下魏王下一步对他的态度。

到底魏无忌是怎么想的,各位聪明的读者自己去照着对自己职场成长有帮助的方向去揣测吧!

再来看赵国的反应。

赵王与赵胜商议,用五个城来赐封魏无忌。赵王亲自打扫卫生,然后去迎接魏无忌,引他由西面台阶(贵宾的接待礼节)登上大殿。

魏无忌登殿时则侧着身子辞让,从降一等级的东面台阶走了上去,边走边说:“罪过罪过,我对不起魏国呀!”一时间,在场的赵国高层,更加佩服魏无忌人品之高尚。

赵王与魏无忌喝酒喝到天黑。

因为魏无忌太谦谦君子了,所以赵王不好意思说出要送给他五个城的事——赵王觉得像魏无忌这种高品质的人,说了之后他也不会要。

最后,赵王好说歹说,还是让魏无忌接受了封赐。

这时,传来了一个让魏无忌非常高兴的消息:接到回归部队的魏王,原谅了魏无忌,并且托人告诉他,他在魏国的原封地信陵,随时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

就这样魏无忌的威望、家产、名声、人脉等又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我们不着急分析魏无忌过人的交际手腕,先来看看发生在他和他的姐夫赵胜之间的一件事。通过这个事情,我们能明显看出同样都是战国四君子,两个人之间做人理念的差别。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19

【第 58 节】给力的人脉是需要刻意设计的(四)

在赵国定居的魏无忌,当然会很重视在赵国的这个机会——一有时间,他就到处打听赵国民间的高人,以希望结交成朋友。

魏无忌听说赵国有个高人叫毛公,不过这个毛公是个烂堵之徒。还有个高人叫薛公,职业是马路边儿卖扎啤的(原文: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薛公隐于卖浆家,欲见之)。魏无忌很想与他们见见。

魏无忌派人代表自己去接两个人来自己府上见面,谁成想,两个人脾气怪异,直接拒绝了。

这点儿事对魏无忌屁都不算。

魏无忌放低姿态,连车也不开,直接步行去拜访了毛薛二公。

面对如此谦和的大人物,换做你我,也会同意见魏无忌了。

魏无忌深知结交这种清高之人,不能动不动就喝酒吃饭,所以魏无忌提出了请他们二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共同享受赵国的江山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钱当然是由魏无忌出。

毛公和薛公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就跟着魏无忌出发了。

就这样,魏无忌又认识了两个民间高人。

魏无忌的姐夫平原君赵胜听说后,觉得魏无忌的做法有点不着调。在赵胜看来,像他和魏无忌这种既有身份又有身份证的人,怎么可以去交往这些没有身份只有身份证的人呢?

魏无忌很认真地反驳赵胜:“江湖上传闻姐夫您也是个贤德之人,您当年也有背着魏国援救赵国的壮举。我看你现在请人出去旅游,炫富是真,笼络人才是假。我魏无忌请毛、薛二位出游,还担心他们不愿意去呢,姐夫你竟然认为这是跌份儿!”

说完,魏无忌就想收拾行李离开赵国。

赵胜一看魏无忌真动脾气了,万一他真走了,回家魏无忌的姐姐肯定让自己跪电视遥控器还不能换台,就急忙前去摘下自己的帽子赔不是。

魏无忌这才消了气,答应赵胜留下,同时保证不告诉自己的姐姐,也就是魏无忌的太太。

可见,不管一个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要想回家不受老婆气,和自己的小舅子搞好关系既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故事讲到这里,魏无忌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必大家都有个较为全面的判断了吧?

像前面讲到的范雎那种人,手段高超,权术诡异,往人群中一扔,不用很久照样能够脱颖而出,而魏无忌这种人,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强悍。

魏无忌强悍的地方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魏无忌对任何人,不管对方多么不讲理,多么不善于交往,脸色多么难看,他总能用无底线的谦卑去感染对方。套用一句前面章节中出现过的话来说:有人要想让魏无忌在他面前跪下,魏无忌就会第一时间给这个人爬下舔脚指头。

与人争强好胜很简单,有点脾气就够了,与任何人都能够示弱,这就是超难度的作为。魏无忌的强大就在于此处。

第二,魏无忌始终有随时随地去扩大自己人脉的意识。

不管你是有地位的,还是看大门的、杀猪的、赌博分子、卖扎啤的,只要你有可取之处,我就用我的百分之一万的真诚去认识你,去结交你,保不齐哪天你就能够帮我一把。

大家想过没有,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想要造反、篡权,流那么多血、牺牲那么多性命都失败了,而魏无忌就靠一个看大门的老头儿和杀猪的屠夫轻而易举夺取了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权。

就是连毛主席这种历史强人也是一路坎坷,熬到了遵义会议才正式树立了自己在党内的权威,即使是这样,后面还遇到了实力派大佬张国焘的挑战。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自己都感慨,人活着就是不停受罪的。

你觉得魏无忌跟那些率领千军万马流血牺牲的造反篡权者比,谁更厉害?第三,魏无忌做事不被眼前欲望所驱使,处处留有退路。

他完全可以拿着魏国的军队拥兵自重,自此和魏国的魏王老死不相往来,反正自己的家人和三千食客都在身边,没什么顾虑。但是他仍然把军队归还给魏王,就是不想跟任何人都把事情做的太绝了。在没有确认赵国是非常稳妥的栖身之地前,他是绝对不会自绝于魏国的。

当然,事实证明,即使赵国是稳妥的栖身之地,他也没有去和魏国撕破脸,可见魏无忌有着圆滑的交际手腕。既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意识,又是一个敌人的“不粘锅”,这种人能够成就大事,仅仅需要时间的向前推进。

第四,魏无忌知道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际方式。对于侯嬴,或许喜欢车接车送、吃饭喝酒,那就自己亲自开车接他吃饭。他愿意在朋友那里显摆自己,那就陪着他显摆:不就是想让他杀猪的朋友看到,连魏无忌都亲自开车请他吃饭去吗?好,那我就把戏做足,在远处面带微笑地看着你、等着你、守护着你,直到你爽完了,咱再去吃饭。

对于毛薛二公,他们不喜欢吃饭喝酒,魏无忌就选择高雅、健康、绿色的旅游来伺候他们。结果也一举拿下了两位。

我们再倒回来看故事中的另外一个细节。

刚才写到,魏无忌帮着赵国打完胜仗后,赵王非常担心魏无忌不会接受自己封赐给他的城市,所以喝酒喝了一天都不好意思张嘴提这件事。

大家是否考虑过,赵王其实是多虑了。

因为,凭借魏无忌的处事风格,如果赵王真的给他封赐,他可能处于礼貌虚让一下,但是他最终真的会死活不要,以在众目睽睽之下驳赵王的面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赵王尽管开口即可。

事实证明,最后魏无忌还是接受了赵王的封赐。

有的时候,读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历史人物的名字往往能够昭示此人的命运、性格。

例如白起,他的命运就是不管你怎么崛起,最后都白搭,简称“白起”。而魏无忌,则是告诉我们,此人与任何人交往都不会生忌。

总之,魏无忌,是我们设计自己人脉的典范。

虽然有句话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是对魏无忌这种彪悍的人生,很有必要做一个详细的解释。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24

@回流的三文鱼 468 楼 2013-02-23 14:21:30

顶起,每次感觉只发顶起两字力不从心啊,但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来代替,有点小郁闷的

-----------------------------

你可以就帖子内容提问,大家在讨论中寻找思想的火花。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28

【第 59 节】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投在有潜力当一把手的人身上!(一)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前 257 年,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秦国名将白起自杀了;

魏无忌率领魏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侵犯赵国的秦军,保卫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而魏无忌也得以在赵国定居;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战败国秦国内部又是一番什么情况呢?当时,秦国太子的老婆名叫华阳夫人,因为生理原因,没有儿子,而太子的另一个小妾叫夏姬却为太子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嬴异人。

这个夏姬在秦国太子那里并不怎么得宠,所以这娘俩儿挺不招人待见。鉴于此,嬴异人小朋友从小就被送到了赵国作人质。

大家都知道,秦国数次攻打赵国,而且打得赵国差点儿亡国,所以能够想象,嬴异人同学作为秦王的亲生孙子、秦太子的亲生儿子,在赵国享受到了非常不友好的待遇。

据史书记载,当时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不能满足,一度生活窘困。长大后的嬴异人也就越来越郁郁不得志。(原文:异人以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有一天,有个来自河南的大商人吕不韦路过赵国首都邯郸,见到了嬴异人。或许是走南闯北的吕不韦见的世面比较多,看到嬴异人天庭饱满,地格方圆,骨骼特异,断定此人未来定是非凡之辈,忍不住露出了一口家乡的河南口音,对嬴异人说:“咦——,嫩个鳖孙倒是能屯积起来卖个好价钱。”嬴异人一听这个口音,就乐了,学着他的口音回了一句:“嫩这是说啥嘞?”

吕不韦说道:“俺能提高嫩的门第!中不?”

嬴异人恢复了陕北普通话,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也恢复了河南普通话的口音,话里带话地说道:“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嬴异人听出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找个地方深谈。

两人找到一个安静的茶楼,寒暄过后,切入正题。

吕不韦说:“秦王上年纪了,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你同父异母的兄弟二十余人中,嬴子傒是长子,有继承秦国大业的先天条件,又有很多人辅佐他。

而你排行居中,从小不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又让你远离秦国政治核心,如果你的父亲秦太子即位做了秦王,你很难争得将来继承人的地位呀!”

吕不韦话不多,一下子深深刺中了嬴异人内心里面最敏感的神经。

既然眼前这位河南大款说得这么直接,那嬴异人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直接问道:“吕大哥,您就直接说怎么办吧!”吕不韦说:“现在你父亲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表面上立接班人是你的父亲说了算,实际上还是华阳夫人做主。”嬴异人对眼前这个吕大哥越来越佩服了:此人虽非秦国朝廷内的人,但是对秦国内部的人事关系看得是入木三分,谈论起来更是刀刀见血。

嬴异人边听吕不韦说话,边给他倒茶满水。

吕不韦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多么有钱,但是愿意拿出一千万为你到秦国去做宣传,想办法让华阳夫人立你为继承人!”嬴异人心潮澎湃,脸上留着热泪,已经泣不成声。

他本来以为自己将会在赵国窝囊地了结此生,谁曾想,今日竟然遇到了这么一位哥们,不光那么看好自己,还主动掏钱赞助,为自己拉选票。

嬴异人怎么能够不激动,怎么能够不感激老天爷为他降下了这么大的一个贵人呢?

嬴异人摸干了下巴上的眼泪,拉起吕不韦的手说:“吕大哥,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与你共享大秦江山!”

话说二人自此达成默契,开始启动了代号为“小虫变小龙”的争储计划。

作者:相生金水 日期:2013-02-23 14:29

【第 60 节】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投在有潜力当一把手的人身上!(二)这个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他做的选择总是和绝大大部分人不一样。

当掏几万块就能得到单位福利分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买这破玩意,有的人则借钱买好几套,结果十年之后房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