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汉骨
对于经典的战役 比如东线 北非 以及诺曼底 战略战
术我一定会详细描述 特别是某些小人物的回忆录 他们并
不需要运筹帷幄 他们描述的是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比
如希特勒的女秘书的回忆录,她看到有些大人物平时趾高气
扬的 但是居然看电影看得眼圈红红的 这我就觉得挺真实
挺人性化
双方的准备工作
早在 1939 年 9 月,丘吉尔就准确的看出,德国战略上
最薄弱的一环————资源匮乏。
他首先提出了两项可以置敌于死地的建议:
1.瑞典的铁矿石
2.罗马利亚的石油。
没有铁矿石,就造不出飞机、坦克;没有石油,就是造
出来,你也开不动。这招狠,确实狠,虽然看似简单,但确
实有效。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丘吉尔先生的意思是:我们民主国家,正在英勇的抗击
德国对西欧的扩张,换言之,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你们中立国不但不表达一下诚意,还以物资敌,大发战争横
财,他点名批评的就是挪威、瑞典两国,他希望外交部来一
些“强烈的手腕”,来阻止这些中立国对德国的帮助。
生活过的很滋润的北欧人,是很实在的,德国可是他们
外资上的大客户,不卖它东西,喝西北风去?这些国家政
府联合起来抗议丘吉尔那满嘴跑火车的言论,搞的丘老先生
狼狈不堪。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丘吉尔的提议遭到拒绝后,就开始不断暗示英国外交部,
他说:“我们对中立国的态度是不是太软弱了,我看,不如
来点强硬的手段”。
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直接点就是:如若这两国不
服,打服就是了,直接派军队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些英国老绅士连连摆手,“这样的做法是会遭到国际
社会谴责的,我们大英帝国怎么能使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呢,
不行,绝对不行”。尽管丘吉尔解开浑身解数,到处宣传自
己的观点,上至首相张伯伦,下至参议院各议员,经过 2 个
多月的说服工作,但毫无进展。
就在丘吉尔很郁闷的时候,机会来了——苏联入侵芬兰。
1939 年 11 月 30 日,苏联入侵北欧小国——芬兰,世界
舆论都对芬兰表示同情,各国政府更是强烈谴责斯大林这种
无耻的行为,12 月 14 日苏联被开除出国联,美国撤销了对
苏联的经济援助,就连那位大腹便便,毫无原则可言的墨索
里尼,也愤而召回了驻苏大使,并承诺给予芬兰武器上的支
援。
英、法两国社会各界,也通过政府的支持,在伦敦开设
办事处,招募自愿军,提供飞机、坦克,准备赴芬兰作战。
大家可别忘了,现在 英、法还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西线随时都有危险,但英、法两国政府还是愿意慷慨解囊,
出力相帮,大洋彼岸那些荷尔蒙过剩的美国人,也都乐颠颠
的跑来伦敦,参加这个“多国部队”。
不可否认,这个动机是很纯的,他们仅想帮组兄弟国家
——芬兰,抵御社会主义苏联对欧洲国家的侵食。
但是,动机很不纯洁的丘吉尔老先生,很合事宜的又跳
出来了。
他首先找到首相张伯伦,他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我们援助芬兰,物资、士兵就一定会通过挪威领土,我们在
那搞个军事基地,修几个飞机场,不就间接的控制挪威了
吗? 这样,我们既然可以援助芬兰,又可以从军事上阻截
瑞典,挪威政府对德国提供的铁矿石,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而且,还不会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这一次,张伯伦同意了丘吉尔的看法。说实在的,在英
国,人人都同意丘吉尔的看法,只是从道义上说,无理由得
去侵占一个中立国家太不厚道了。现在,既然找到一个合适
的借口,那当然是立刻拍板同意。
已经太迟了。因为,希特勒也没有闲着,他也在迅速的
展开自己的行动,只不过,希特勒老先生,是不会受到道义
上的约束地。
德国人干事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希特勒的话就是法律,
只要这位独裁者点头同意,那么一切问题,只需要埋头去办
就行了。
首先,希特勒需要物色一个指挥官,可以胜任的指挥官。
最后,他找到了——尼古拉斯·冯·福肯霍斯
特将军,一位参加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芬兰作战的老将
军,这位将军也曾经在中国帮组过蒋介石训练军队,还帮助
过老蒋制定对抗日本入侵上海的作战计划。此刻,他也是刚
从中国回国不久,正在西线率领一个步兵军。
最高统帅部在 2 月 20 日打给他的电话,让他莫名其妙,
现在入侵法国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最高统帅部却命令他:
迅速回柏林一趟。原因,没说。
这位满腹牢骚的将军在 2 月 21 日,赶回了柏林,一辆
小汽车,把它直径拉去了总理府。
在这天清晨,他见到了希特勒。而且,他也是第一次面
对这个纳粹党魁,在这位老将军回忆里,他详细的描述出了
这次会见的经过。
首先,希特勒让这位受宠若惊的将军坐下,然后希特勒
要求福肯霍斯特将军,“谈谈你曾在 1918 年芬兰的战斗经历”。
福肯霍斯特将军就说了。希特勒认真的听完。最后,希特勒
把他引到铺满了地图的一张桌子旁边。他说:“德国政府已
经知道英国人企图在挪威登陆,但是我们要赶在他们前面行
动,先发制人”。
福肯霍斯特将军后来回忆说,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的印
象是:“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对元首的起了最大的影响。使
这位将军感到惊奇的是,他当场立即就被指定为执行这个计
划的总司令。希特勒还说,陆军将交给他 5 个师由他指挥,
目的是占领挪威,让这个小国成为德国的“保护国”。
最后,希特勒再次强调了占领挪威的重要性:确保经由
纳尔维克的瑞典铁矿运输顺畅,作为海军单位的基地,以骚
扰盟军北大西洋航运,挪威北方长海岸线是出动 U 艇攻击英
国北大西洋商船的极好地点。
在与希特勒的会谈过程中,福肯霍斯特将军是很得意的,
他没料到,自己会受到元首的如此青睐,不就是打战吗;在
法国打,与同在挪威打也没啥区别,这位将军打过的战还少
吗。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豪气冲天的保证。
福肯霍斯特将军直率的性格,让希特勒相当满意。但是,
希特勒结束会谈时的最后一句话,让这位将军感觉昏阙。他
要求这位将军:“赶快去制定一个详细作战计划出来”。
中午时分,这位头脑发晕的老将军走出总理府,这时他
不由得背脊发冷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会让他自己去
指定作战计划。他虽曾在芬兰做过战,但那是芬兰,而不是
挪威,事实上他连挪威也没去过,就连挪威的人口是多少,
有哪些重要的港口,城市,他也一无所知。
他不知道,希特勒此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德国陆军
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像挪威这样 300 万人口的小国,
又没有民族上的矛盾,谁会事先料到,德国会去侵占这样的
一个国家呢?
但是,豪言壮语既然已经说出去了,这话是收不回来了,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满腹愁肠的将军径直走进了附近的一家
图书馆。
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他很快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一本挪威旅游指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