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07:05 很快宝玉到达

了梨香院。

【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

这里呼应的是白玉为堂金做马。但没笼头就是不服驯管,薛蟠已是野马了。

满人的骑兵倒也确实不安分,总是四处劫掠财货人口。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07:13

【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半旧,辽东原是尊奉中国归属中国,点出旧时女真满人尊奉朱明的事情,呼应第六回刘姥姥事。

从第八回宝钗看玉以后,就不再写薛家的红了,再无花红,再无衣红,再无帘被褥毯之红。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07:22【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书中玉为至坚至强之国权,与周鼎含义相同。

看玉犹如古时之问鼎,通常用来比喻篡位称帝的图谋。

之前六岁黛玉问玉,只是出于童稚的好奇心,紧接着立刻收了好奇心不看。

而比黛玉大八岁的宝钗此时看玉,意图就显然非常不单纯了。

这里展现的其实是皇太极问鼎中原并吞朱明的野心。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07:23【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灿若明霞,点出红色,朱明之玉。傅山认为“物之文理缜密精微者,莫过于玉。”因此选择以玉来形容至坚至

强的国权。

玉不像金铁易于变色,玉轻轻擦拭就能还原本色,以此来抒发玉复本色国复朱明的感情寄望。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07:34 后人曾有诗嘲

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

……

用女娲炼石补苍天的神话来讲真实事情已然很荒唐,又用

大荒山石头这种更荒唐的事情来引出书的来历。石头傅山

放下了自己空灵幽深精通道法的智慧境界,如庄周梦蝶一

样亲自入到这梦境里来演绎宝玉形象。总会有命运衰败的

时候让宝钗的金锁生尘失去彩色,

(黄金久放易变色,满人气数终有尽)

也会有时运不好的岁月令宝玉的美玉蒙污没有光泽。

(玉拭污渍复光泽,汉人终究会复兴)

尸横遍野白骨成山的战场湮没掉故国亡魂们的名姓,他们生前也曾是多情的豪侠公子与娇媚的美丽红颜。作者:无名

寒士 日期:2016-04-26 07:39【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通灵宝玉上的这八个字,正与传国玉玺上的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意境相仿。

至贵至坚,都是玉质,同为八字,都是篆书,意境相同。

多加意会一番,这桩通灵宝玉意义的疑案自然都会明白。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19:43

@fresh3578 833 楼 2016-04-26 15:12:00楼主大才!观点让人信服,想问下楼主两问题,一是楼主认为傅山是作者的依据?绝大部分人对他了解比较少,他的作品也多是医学类的,二是楼主怎么看待网上流传且炒的比较火的红楼梦真本 28 回?

—————————————————第一,傅山是红楼梦作者,这个不是一句话能解释完的。

书中纲目处处和他有关。石头记更是直接以他名号命此书。

傅山式文学纲目是读懂这本石头记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懂傅山的文学纲目,庄子类、离骚类的一些别有深意的文字是肯定无法看懂的。这也是书中诗词赋文酒令牙牌在本帖里全部都需要重新解读的重要原因。

很多纲目都是遵循傅山先生的喜好与厌恶,熟悉的人看来自然事半功倍,不熟悉的人就不得门径全凭猜测。第

二,看到了你说的真本 28 回的内容简介如下。

【赵姨娘、贾环、贾蔷、贾蓉等带领贼寇,屡次闯进贾府和大观园烧杀抢掠,柳湘莲、薛蟠等人也企图趁乱夺取大观园……贾环弑杀贾政……黛玉带领群仆保卫大观园…… 黛玉中计,错杀小红,悔恨上吊而亡……大观园陷落遭到贼寇们几次洗劫……宝钗苦等宝玉不回,后嫁雨村。】这个内容……其作者是哪代文人无法判断,但内容荒诞不堪不懂书中纲目是无疑的。

如果细致看过寒士的本帖,应当明白宁府是前朝,荣国府是当朝。大观园和太虚幻境都各自有特殊的意义,太虚已讲,后文会论到大观园。

强调一下,石头记书中只述写风月,风月就已蕴藏了无数残酷和悲伤。并不会有黛玉杀人后吊死的荒诞情节。

真事未隐去前的第一回中,也只是烧了一条街和甄士隐出家。假语里更是风花雪月。

钗于奁内待时飞实际是吴三桂的忆旧感怀,竟然写成了宝钗雨村的婚事。叹服!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19:51

@无心插柳 88 846 楼 2016-04-26 19:43:00

请教个问题,贾琏的琏二爷是怎么论的,贾赦还有个大儿子吗?————————————————— 贾琏是贾赦长子。

宁府族长贾珍大爷,贾琏是长房长子,参与家族排序,从贾珍之后,所以是琏二爷。

比较尊贵的都是家族同辈排序。

书中小姐也很尊贵,所以排序是宁府荣府大排序。

大小姐贾元春,二小姐贾迎春,三小姐贾探春,四小姐贾惜春。

…… …

宝玉不是长房中人,又不是尊贵的小姐,因此排序是按贾政房内来排。珠大爷,宝二爷,环三爷。

就是这样,以后就不再讨论这个了。大家自行理解一下就好。这些并非书中重要知识。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19:57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刻意对仗通灵宝玉上八个字。

以俗世的芳龄对世外的仙寿,意境差之千里。

傅山亦是借此讽刺满人学识境界低劣,同时点破莺儿宝钗的癞头和尚送字谎言。

宝钗与莺儿都说和尚是送字的谎言比起薛姨妈说和尚送金锁这样的低级谎言要更显得真实可信。莺儿亦是一个能力极高的人物。他其实就是忠实追随皇太极的汉人,范仲淹

的后代,范文程。

此处只暂作点出容大家知晓,后文还会讲到。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00【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直至此时黛玉径直闯入,薛姨妈尚未进来,可知姨妈言行不一。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04【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黛玉外衣大红,自然是穿红衣防风雪,再点傅山霜红之喻意。

薛家与霜雪的对应象征关系很明显,大家在护官符和癞头和尚第一回诗中就早已知晓。

这里写黛玉穿大红褂子防风雪,自然地点出了红与雪的对立,也就是绛珠与薛家的对立,明与清的对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05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医圣傅山借宝钗论酒冷热,暗示出书中饮食

药物皆分寒性热性的一个独特行文纲目。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11 每日家杂学旁

收的傅山正是这样杂学旁收的人,他对书法、绘画、戏曲、医学、诗词曲赋、释道儒经、诸子百家……可谓无一不通。

傅山不求仕进专注杂学,过目成诵,对一切知识兼收并蓄,这正是书中宝玉耻于仕途经济的根源。

因为宝玉的特点是与傅山性情相合的,就是那句诗所说的“幻来亲就臭皮囊”。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15

【我的儿!来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唬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唤外甥亲切程度胜过亲儿。薛姨妈欲留宝玉,言行毕露。

【薛姨妈忙道:“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且略等等不迟。”】姨妈珍惜机会不肯死心。最后一阻,欲留宝玉。丑态毕露,亦是落空。

虚伪蠢笨的薛姨妈为了金玉良缘可谓费尽心思,以后章节里还会继续点出这个人物形象面慈心伪的塑造手法。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6 20:36 再次强调,傅山写石头记一书是为了记述众女的真实。

这十二位女子亦是真有其人。

读石头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正确认识书中人物性情。

第八回中薛家言行不一处已讲完。

其余人言行都并无遮掩虚伪处,在本回重点塑造了李嬷嬷、晴雯、袭人的性情。

袭人身份前回已揭晓。晴雯身份非常重要,以后再揭晓。

奶母李嬷嬷势利贪婪懈怠职责,画出丑态。

大丫鬟晴雯心直口快嫉恶如仇,在众人中又是另一种赫然不同。

大丫鬟袭人则老成持重顾全大局,体现了“礼之用和为贵”精神下传统皇室教育里的儒家之风。

今日第八回完结,明日继续。

第九回学堂大闹亦是千古未解之谜,下回中将作揭晓。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6:38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借袭

人的话语道出学堂并不温暖,很寒冷。

温暖是美好的,寒冷是痛苦的。

花木是汉人的美好象征。霜雪是满人的象征。

春是花木繁荣之春,秋冬则是花木经霜雪摧残的时分,

挺不过霜雪就会是枯残凋零的结局。这也是傅山最喜歌颂傲雪松柏傲雪寒梅的原因。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02

【又回说:“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

这里提到了宝玉在读诗经,读到了第三本小雅。

傅山自然是熟读诵记过诗经的。书中很多纲目也沿袭了诗经的设定。

诸如风、雪、竹,等等等等。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诗经里雨雪带给人的多是忧虑与悲伤,傅山也沿袭了这一感情基调。

此句中的雪是用来形容蛮髦夷人,傅山也继承了这一形容,将其作为书中纲目。也就是雪姓者皆夷人。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08

回到书中,这里指的是诗经中小雅第一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鹿儿欢快鸣叫着,在野外吃草。

书中的鹿是权力的象征。这取自逐鹿的说法,“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野外在这里是点出了辽东。

在书里非花非菜非香草的冗杂之草既是薛字的字意,也

是薛家满人的象征。这里鹿儿吃的草就是这样的杂草。整体意思就替换为权力在辽东消灭满人。

轻描淡写间,点出了一场汉满的战争。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12【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月在书中是汉人国土。

而蟾有虫部,是遭满人侵扰的国土。

这也是书中纲目。这里用蟾宫是点出宝玉所去之处为满人侵扰的国土,再次点出辽东。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17【原来这贾家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这句

话强调的是贾家义学这所学堂在荣府之外。

荣府为中国。事情发生于荣府之外,自然不会是纯粹的国内事件。

依然是呼应上面几处的说法,目的是让读者领悟到并非国内之事,而是寒冷关外之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28

【先是秦钟不肯,当不得宝玉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鲸卿”,秦钟也只得混着乱叫起来。】“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

古时钟上铸着蒲牢,用鲸鱼状的木槌去击打。这就是秦

钟秦鲸卿的名字寓意。

蒲牢,是龙的九子之一。“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

这个比喻颇有些意趣。蒲牢比喻明军,鲸鱼比喻清军。

火炮声则是大鸣之声。

道出了在天启朝时期,边境上的明军历来畏惧清军骁勇不敢主动出战,清军来攻城时,明军通常只固守城内以火炮战术迫退清军。

前面已说过,去学堂上学正是去辽东战场,那个饱受满人侵扰的地方。

在去学堂此时点出秦钟表字鲸卿,正是专为调侃明军战术。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07:31

早上更新结束,大家先慢慢理解下。感谢冒泡顶贴。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3:04 @彩虹天堂

A2011 2016-04-27 07:47:26别处看到一篇,也是说红楼梦是写明亡史,但是那人却说作者是崇祯的儿子四皇子写的,我觉得更合乎情理,因为书中大多是紫禁城的描述,不是在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

----------------------------- 帝王居于深宫,仅了解帝王自身的生活。

本书以小见大地通过一些细节描写了公侯之家钟鸣鼎食的生活,这样的细节并非仅存贾府,庄户人家,奴仆,妓女,个个毕肖。这种细节刻画人物的行为与生活经历

无关,是学识相关。

衣饰等级,出行用度,这些体例是博学者方能知晓,并非富贵人家纨绔子弟所能写出。

书中虽以微小细节展露贾家豪奢,但并无紫禁城或皇宫内的独有描述。

此前第 543 楼中已讲过类似问题。以后不再讲述。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9:40【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惯能做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刻画秦钟与宝玉二人的性格特征。以风月之事,故布迷阵。

读书时要筛掉这类表面的风月疑案,因为这些并无实写,只是故意引人想入非非。

【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借薛蟠再次讽刺满人学识水平低劣。

龙阳之兴是指男人对男人的爱好。

这和现在大家熟悉的同性恋是不大一样的,书里这些人普遍是好女色,也玩弄模样清秀美艳的少男。

作者是极其贬低此类人群的。譬如薛蟠、贾琏、贾

珍……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9:43【更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亦不知是那一房的亲眷,亦未考真名姓,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中都送了他两个外号,一号“香怜”,一号“玉爱”。谁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只是都惧薛蟠的威势,不敢来沾惹。如今宝、秦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个,也不免缱绻羡慕,亦因知系薛蟠

相知,故未敢轻举妄动。】

还是以前文所说的傅山式行文纲目来看。

香怜,玉爱。香为精神,玉为国权。

香怜玉爱的争夺也就是指代辽东地区满汉之间在文化精神和国土国权上的冲突战争。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9:50【秦、香二人又气又急,忙进来向贾瑞前告金荣,说金荣无故欺负他两个。】秦钟出场,因为这时是叙说天启时期,所以这个小故事主角其实是秦钟。

努尔哈赤 1616 年建立后金。随后 1618 年发七大恨,正式起兵反明。

嗯,这一回就是努尔哈赤反明以后,与前朝朱明起的冲突。

金荣,此处指的是以后金为荣,尊奉后金,尊奉金人,与明人为敌。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9:54【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这里道出贾瑞是个贪财势利的人。

贾瑞此人是谁呢?大家都知道贾瑞是在学堂里负责的,就像班长。而前文已说过,学堂其实是指代寒冷的辽东。

贾瑞其实就是辽东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边界的军政事务——辽东巡抚王化贞。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19:58王化贞是东林党麾下名将,从万历年间就已开始驻守辽东的广宁重镇。

天启初期,后金攻陷沈阳和辽阳后,王化贞觉得没能力跟后金过招,于是建议重金交结蒙古人,形成表面联合来威慑后金,使后金势力不敢深入。

虽然王化贞是无能之辈,但也算根正苗红,还是得到东林党在朝众官的长期吹捧。

后王化贞被升任辽东巡抚,籍此获取到辽东军政的最高制约权。

这就是贾瑞掌管学堂的隐喻。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20:04【金荣气黄了脸,说:“反了,反了!奴才小子都敢如此,我和你主子说。”便夺手要去抓打宝玉秦钟。】

金荣要抓打宝玉秦钟。

宝玉和秦钟可是国家权力,国家机器的象征。竟然金荣要抓打。

这可不就是实指后金满人出兵侵扰嘛。

很好理解,要开战了。

什么战争呢?宁远之战!

贾瑞该参战么?不参战。因为此刻他并不实际在战场。王

化贞作为最高长官,这场战争开战前已回京议罪了。

于是贾瑞只好当学堂大闹的看客了。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20:11 说个小插

曲【谁知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淘气不怕人的。】

“朝菌不知晦朔”,出自庄子,形容菌的短命。

荣府正派玄孙却这么个倒霉的名字。志大无惧者,多易蒙遭不幸啊。

反抗的好人不长命,怯懦的坏蛋活久见?傅山的儿子出生时先天不足,于是起名叫傅眉,取字寿毛,“以介眉寿”,希望好孩子能长寿一些,可惜还是未能长寿。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20:20【金荣此时随手抓了一根毛竹大板在手,地狭人多,那里经得舞动长板。茗烟早吃了一下,乱嚷:“你们还不来动手!”宝玉还有三个小厮:一名锄药,一名扫红,一名墨雨。

这三个岂有不淘气的,一齐乱嚷:“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 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天启时期的宁远之战只以此种学堂顽闹写出。因为不能写真事嘛。

上回中姨妈刚说了薛蟠是没笼头的马,如今扫红锄药手中就拿了马鞭来抽打金荣,可谓有趣之极,恰当之极。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20:26

后文原有宁锦之战,应是被增删时删去了。

学堂里搞两次冲突,太容易联想到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这两场大战。

安全第一,所以删除。

只留下三十四回中宝钗的一句话作为第二次学堂大闹的证明。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看着这句话,大家依稀感受到了薛蟠与众人在学堂再起波澜的情景。

结果大家是都知道的,金荣也好,薛蟠也好,都没讨到什么便宜,灰溜溜。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7 20:33学堂战事已讲完,明早讲讲这个“口声不大好”的族长贾珍。

大家捧场辛苦了,感谢!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06:29【贾珍想亦闻得此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贾珍是历史上荒淫有名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朱由校和朱由检的爷爷。

他在位时间还是相当久,四十八年之久。

在万历十年,朱翊钧一天内就娶了“九嫔”。

万历的爱好更是广泛,他在玩弄女色的同时,也喜爱玩弄小太监。

在宫中挑选出十个长得很俊的小太监,专门“给事御前,或承恩与上同卧起”,号称“十俊”。

这就是万历皇帝著名的九嫔十俊的荒淫史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06:51 【“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

他掌管。”】前文交代过薛家来到贾府后,贾家子弟与薛蟠交结勾连,让薛蟠更坏了。

这个责任主要是族长对族中事没有管好。也就是贾珍的责任。

历史上万历皇帝究竟有什么责任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纵容党争导致的势力分裂。

万历更有三十多年不曾上朝的奇事。

在万历荒废国事时期,各党渐渐羽翼丰满自成一派,相互攻讦扰乱政事。

在这样党派对立的情况下,一派提出好的政策,其他派系立刻就会曲解驳斥。

面对巨大隐患的辽东问题时,各党派也依然无法团结,互相抨击对方党派里的辽东主事官员。

然而万历皇帝朱翊钧并不为这些事情烦恼。

他在荒淫生活里自得其乐,留下的只有对边事及税政的猛烈争执声和为各自党派撑场吵到纷乱不堪的一众大臣。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07:15石头记书中写的是明末,主写荣国府事情,以荣府为崇祯朝的中国。

万历和天启都属于前朝,也就是宁国府。贾珍身为贾家

族长,他在宁府主事导致了贾家败落的开端。

万历皇帝纵容党争导致各种士人党派迅速壮大到难以控制,伴随而来的乱政争斗正是朱明衰亡的起因。

在崇祯朝的中国时期,万历和天启两位皇帝虽不在人世,但书中万历仍以宁府族长贾珍身份不时出现,天启则以荣府老太君贾母身份不时出现。

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写作手法。

历史上这些人物的真实,被史书恶意删改多次,早已面目全非,让后人完全看不到这些人物的真实形象和真实性情。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成了掩面人。

傅山撰写石头记这本书正是借书中人物的塑造来为其恢复本来面目,让大家看到这些曾名动天下的人物的真实性情。

这就是石头记的来历。为“闺阁”昭传,为雄杰正名。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07:29在十到十四回中,依然没有林黛玉和薛宝钗什么事情。

因为讲述的是宁府事情——前朝之事。

这几回成功塑造了秦可卿和王熙凤的形象。

依然一回回往下看去,如今第九回已完,且看第十回。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开篇提到金荣母亲胡氏。

金荣母亲姓胡!最令作者傅山痛斥的就是“胡”,象征满清的胡。于是一眼看到,就会明白作者傅山笔下胡氏和金荣的身份。

前回说过金荣的意义,这回中胡这个姓氏就自然而然地用在了金荣母亲这里。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07:40第十回比较简单一些,最令人困惑的自然就是秦可卿的病情和药方。

晚上为大家讲解这个病情和药方的缘故。当然,看不懂病情和药方并不影响理解秦可卿这个人物。

石头记是全书贯穿前后呼应的结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真实形象。并不存在一句诗词看不懂一个药方看不懂就完全无法理解全书的刁钻偏僻写法。

众位朋友捧场辛苦了,祝大家愉快的一天~ 作者:无名寒

士 日期:2016-04-28 18:58石头记第十回中借金氏的见闻让读者感受到了宁府中秦可卿的优秀和重要。

【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

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

这是尤氏嘱可卿的话,点出对媳妇关心爱护。凸显了秦可卿在宁府中的重要程度。

【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这是尤氏嘱贾蓉的话,再次强调可卿在宁府中的重要性。

也就是在前朝众人中高度肯定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优秀。

“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自然是夸赞朱由校才情纵横和能力卓越。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19:01

【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赞誉天启皇帝朱由校圣明贤德的为人和勤政爱民的行事。

都喜欢他,也算是交口称赞了。

这才是众人眼中真实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19:02【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再次强调天启帝朱由校的心思缜密处事谨慎。前朝颓堕,百废待兴。大厦将倾,扶危救亡。

寥寥几句话,描画出朱由校为此忧国勤政日夜苦思对策的景象。

忧国忧民,忧思成疾。便是文中所说的思虑之病。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19:08【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天下众士人势力不能团结合作为朱由校分忧,反一味争权相互攻诘弹劾,可叹。

【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后金满人数量远比不上汉人,也并非悍勇不可战胜,当然也会有胆怯畏惧的时候。

【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无能之辈,偏断人生死。所言全无益,空谈多误国。害苦天启,坑惨崇祯。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19:11【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需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

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这是书中对朱由校病情的一次详细讲解。

前文已说过“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思虑伤脾,这是病的现状,表现就是“不思饮食,精神倦怠,

四肢酸软”。

思虑的原因又是“ 肝家血亏气滞”所引发。肝是魂的居所。

天启朱由校继位后,先天恶劣的政治环境,腐败无能的朝臣外官,就如同女子肝家血亏气滞。

在巨大的内忧外患中去挽救一个腐朽败落的帝国,这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思虑过重的根源。

而病情中的“肺经气分太虚,如坐舟中”则是源自一场不幸。

朱由校在西苑游玩散心时,乘坐的小船被风吹翻,落水被救后肺部的病根一直未能痊愈。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19:29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

洗 白芍二钱 钱

香附米二钱制 醋柴胡八分 怀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红枣二枚】这个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药方其实很简单,是在【“圣愈汤”】的配方中再堆添了一些药物混合而成。

建莲子、红枣、白术、云苓、怀山药这些成分是用来健脾补脾的。

香附米、醋柴胡、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这些成分是用来疏肝平肝的。

人参、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这六味药物组合叫做圣愈汤,主要治疗“夜间不寐”、“血亏气滞”、“心中发热”等。

傅山作为医圣,借张友士拈出这样个药方。圣愈汤的圣

字再次点出秦可卿的帝王身份。

各种药材都选用了上等药力的材料(建莲子、云苓、真阿胶……)堆砌大量药物混合药力药性的结果自然是无法起到明确的对症疗效。

这只是对膏肓之人的一种敷衍用药。惜哉,此时医圣傅山不至,太医王君效亦未出现。没有真正神医,这样的

重疾终究是无人能治。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8 20:01 天启帝病情的

番外版解读

天启皇帝朱由校死于 1627 年,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生活在锦衣玉食的宫中,怎么会沉疴难愈?

是思虑操劳?是落水病根?还是神秘意外?

1626 年 5 月 30 日上午,北京城出现了一场奇特的大爆炸,爆炸面积达到了两平方公里以上。

这个爆炸范围有多大呢?足有故宫内城 0.72 平方公里的三倍大了。

通常将这次爆炸归结为自然界神秘事件,因为这个爆炸的破坏力已接近于核武器级别。皇宫就在这场爆炸的边缘。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太子,就在这一天因为这个事情死掉了。

朱由校本人没有死亡,但侍奉他的几个太监,都死了。

这场爆炸有没有对朱由校的身体产生致病损伤呢?显然,概率非常高。

古人并不知什么是辐射致病。高强度辐射会随机引发正常人的身体病变。

这场爆炸当场死亡万人以上,但影响到的人群,怕是超过十万了。

那些人也许会在这场爆炸后的某年,因辐射导致病发。

这都已无从知晓。

惟一知晓的是,

朱由校在第二年就病死了。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06:57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这一回

页数非常少,也没什么新鲜人物可以讲。

主要还是刻画这些已出场人物的性情。

其实石头记这本书的时间体系非常严谨,可谓是“密处不容针”,只是搞文学的普遍喜欢以个人思维来联想估算,所以才会有时间模糊一团或作者删改到遗忘的错误说法。

以后会给大家一份正面故事的时间脉络。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06:58十一回开头讲了个寿宴,宁府大老爷贾敬的寿宴。

然而贾敬并没有出现。

【凤姐儿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

了。”】

贾敬从来不去荣府,那自然算得上前朝人物。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知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07:08 冷子兴之前已评说过贾敬。

【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嘉靖皇帝是万历的爷爷了。而书中贾敬只是贾珍的父亲。

他太前朝了,自然书中也不会和黛玉宝钗等人有实际上的互动。

嘉靖皇帝朱厚熜崇信道教,痴迷炼丹养生。对长生不死有着特殊的渴望。

历史上著名的海瑞,就忍不住冒死去批评嘉靖皇帝,上《治安疏》批评朱厚熜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07:16嘉靖皇帝暴虐荒淫到什么地步呢,从壬寅宫变这个事件里可以窥知一二。

十几个幼小的宫女,因无法忍受嘉靖皇帝给自己带来的恐惧,决定不活了,一起动手去杀死嘉靖皇帝朱厚熜。

最终没有成功,朱厚熜险险活了下来,那些宫女都处死了。

让一群小女孩想要和自己同归于尽,可见嘉靖的做人处事,实在太失败了。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07:24 贾敬寿宴是九月十五,这章的重点却不是贾敬,而是秦可卿凤姐贾瑞

三人。

这三人身份大家都已知晓,楼主此刻先去了,细节故事晚上再帖中讨论。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

轩。

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满地黄花相思,遍坡白柳依依。

小桥一畔,西子在溪边浣纱,曲径那端,仙女在山中嬉戏。

清泉从石上潺潺滴落,从东篱之畔飘来菊花的清香;红叶

在树梢翩翩起舞,与稀疏树林合成美妙的画卷。

秋风渐渐吹起,犹有黄莺歌唱。阳光还很温暖,已闻蟋蟀鸣叫。

目光望向遥远的东南,那里山边平台上建有几处楼榭。放

眼看向近处的西北,那里水畔岸边上立着三间亭轩。竹制

笙簧的悠扬乐声传来,另有一种高雅情调;穿着罗绮的人

们来往林间,更显此处韵味别致。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19:32 先谈两个问题。

第一是时间问题。

书中的时间线是刻意隐去的。从寒士对第二到第四回的事情描述里,大家可以感受到石头记书中存在复杂的时间逻辑。

书中最重要的是对白,而不是旁白。因为旁白里有很多云山雾罩神龙显影的瞒天过海式文学手法,需要极强的理性逻辑。

譬如黛玉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叫作宝玉。

譬如门子话语里说英莲五岁拐走,隔七八年,十二三岁,仍然被他认出。

譬如冯渊家人说薛蟠打死人后告了一年。

譬如袭人说姨妹十七岁,即将完婚。

这些都是明确无误的对白。

对白线索非常关键。旁白线索则需要基础逻辑的审视。

书中非对白类的旁白文字存有一定陷阱,就像未实际描写的风月账目都是陷阱一样。

“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这个是旁白。这个和前四回中就已是满十四岁的大丫鬟袭人有明显逻辑冲突,和袭人姨妹十七岁有明显逻辑冲突,和袭人与宝钗香菱同岁有明显逻辑冲突,因此这个属于陷阱。

“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这个也是旁白。这个和宝玉七岁时凤姐已婚两年的冷子兴原话完全冲突,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的原话里凤姐已然是近二十的管家媳妇。越活不能越小,所以这又是一个故意铺设的陷阱。

现代社会中,博学的文人,数学逻辑未必好。所以对这种陷阱,一见到立刻就会掉入,完全逃不出。然后就开始凭空猜想出很多不存在的事情。譬如把黛玉亲口说的只读了一年书改成读书好多年,或把贾雨村马不停蹄火速上任改成好多年后才去上任。

这类行为其实非常不好,因为看不懂而发表的猜测性想法,在教学中广泛传播,会导致大家认为石头记作者是一个小学数学和年份问题都搞不懂的人。

举一道小学的简单逻辑例子。上山每小时前进两公里,下山每小时前进三公里。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是 2.4,但九成九的人在小学第一次遇到时会答2.5。这个就是没有识破逻辑陷阱所导致。

时间逻辑的神奇用法有很多种,先说简单的一种,叫作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在薛蟠时是第一次,黛玉故事短暂收结时,跳转回以前薛蟠打死人之前叙事。

在即将讲到的黛玉和贾琏离开贾府时是第二次。欲说冬底离开贾府,偏先插入一段贾瑞故事错乱时间,然后又跳转了回来叙说。

这个是一种文字逻辑游戏。讲到时会清晰证明给大家看的。

请勿相信书中时序混乱的说法。也勿要相信所谓名家推理得到的十二金钗年龄说法。

前四章是明确时间明确年龄式叙事,因为前四章作者只是小用时间逻辑,处处情节还是连接很紧密的。

只算林黛玉和薛宝钗年龄都可以得到不多不少正好八岁的年龄差。就像上面那道小学逻辑题一样,不掉入陷阱就会得出正确答案。

前文紧密连接如果不算对,后文连接奇妙,再和前文混杂在一起,就更没可能真正搞懂主角年龄了。

打字有些多,只是寒士希望大家明白石头记正面故事的基础,搞懂真正的年龄逻辑。握手。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20:22 再谈一个问题。

作者傅山。

很多人要求证明作者是傅山,却又要求不要用书里内容来证明。

然后无端提出一些名人甚至皇帝皇子才能是作者的说法。

这个其实是大家千百年以来的一种思维定势,强大的人才能搞出好作品。

但显然是不对的,并不是豪门子弟也无关影视大咖的沃卓斯基兄弟在 17 年前拍出的骇客帝国,一秒累赘都没有,寒士至今并不认为有影片能够超越。

石头记下的故事。道人变成情僧。蘖字的深情和上下拆分后的寓意。这些既是傅山的生平,也是石头记全书的纲目。

已讲过石头记一书中很多红与雪的对抗。而傅山先生的霜红龛集正是红与霜雪的对抗。

宝玉的情痴情种,只会让人想到傅山先生。他对故国和亡妻的深情,牛心不改,世间无人能及。

宝玉既能续写庄子文,又能作离骚版芙蓉女儿诔,还能明一些医理(可卿死时,晴雯虎狼药时),第三项可以忽略,只说前两项都能通达使用的人,这五百年来,只有傅山先生

一人。

没错,宝玉就是傅山先生性情的写照,宝玉爱红,傅山先生恋着故明。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傅山先生亦一生都在自惭无力回天,写下了三十八岁尽可死的悲号。所以宝玉只说是老杨树,不敢比松柏。所以傅山先生平生最尊松柏。了解傅山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最爱就是青竹,松柏,红梅。这三样正是石头记书中最尊贵美好的象征,分别用来形容汉人皇权,汉人气节,汉人抗争精神。这正是石头记全书的感情纲目。也和傅山先生诗词中感情一脉相承。

宝钗人不成人鬼不成鬼,宝钗论画,宝钗谈书,贾雨村论气,宝玉谈碌蠹,宝玉谈大舜正裔……这些全与傅山先生言行合一!傅山的不人不鬼赋,傅山的作画论,傅山的子学思想,傅山的道论,傅山的人生选择,傅山的气节……是的,那块通灵宝玉象征的是传国玉玺,但贾宝玉这个人,就是傅山思想的化身。

大家对傅山先生也许很陌生,那不妨就通过宝玉来认识他,认识这位才学旷古名满三晋的情痴情种——石头傅山。

寒士讲完了,希望大家能够会心。以后的逐章讲解里会让大家重新理解每一首诗词,真正感受到傅山先生的情意和奇文。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21:10

【尤氏道:“你是初三日在这里见他的,他强扎挣了半天,也是因你们娘儿两个好的上头,他才恋恋的舍不得去。”

凤姐儿听了,眼圈儿红了半天,半日方说道:“真是‘天有

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秦氏拉着凤姐儿的手,强笑道:“这都是我没福。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从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这如今得了这个病,把我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公婆跟前未得孝顺一天,就是婶娘这样疼我,我就有十分孝顺的心,如今也不能够了。我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宝玉正眼瞅着那《海棠春睡图》并那秦太虚写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这里凤姐儿又劝解了秦氏一番,又低低说了多少衷肠话儿。】【秦氏笑道:“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凤姐儿听了,不觉又眼圈儿一红,遂说道:“我得了闲儿必常来看你。”】识英雄者重英雄,知贤才者惜贤才。魏忠贤与朱由校就是这般相识相知相重相惜的感情。

天启二十多岁,短命夭寿,实属不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朱由校方坐稳帝位欲大展宏图,一切都在好转的春风得意之时,忽然遭遇了这样的不幸怪病。写可卿的一段段凄楚文字,道尽了朱由校壮志未酬落寞无奈的哀怨。

时光短暂,人生匆匆。太虚幻境所示劫难尚未化解,英雄便已穷途末路。可卿与宝玉此处就是正式别过。以宝玉落下真情的眼泪道出天启英年早逝带给明朝中国的悲痛。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凤姐可卿可谓知己矣,天启忠贤的这份知己之情实在是真挚堪叹。

病情难愈,朱由校已淡然生死事。眼圈儿一红这些生动细节塑造出了一个形象鲜活感情真挚的天启好友魏忠贤。狠角色亦有真性情,绝非伪君子能及。

是的,魏忠贤当得起朱由校的评价——“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后文凤姐抱厦思五事时寒士会就此再深入分析。

这里的九月半是一个时间节点,以后讲正面故事时间逻辑脉络时会用到,此处暂且略过。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29 21:19

今晚就这样一段感情分析了,大家多加理解。

石头记书中记述的很多事,可能都与课本相悖,因此请大家阅读本帖时尽量放下课本所学的知识,去感受书中的真情实感和鲜活形象。

明早依然更新,握手╭( ̄▽ ̄)╮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30 06:42 【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道出魏忠贤执法的严苛,对触犯律例的人会有严厉惩处。

【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

《还魂》,表现了魏忠贤对朱由校深厚的不舍之情。

《弹词》,借曾是天子身边红人后来流落街头的乐师李龟年,暗示了魏忠贤大红大紫之后的落魄结局。

【此后凤姐儿不时亲自来看秦氏。】不是打发下人前来,而是凤姐亲自来看。点出友谊的诚挚和相待的真心。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30 06:49【到了初二日,吃了早饭,来到宁府,看见秦氏的光景,虽未甚添病,但是那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十二月初二,秦氏病得肉全瘦干了。此时已然是时日无多的将死之人,为后文夜里死去作伏。

肉全瘦干了,众人认定回天乏术,已然预备后事了。

强调肉全瘦干了,是为了告诉大家,风月是陷阱。可叹的是陷阱虽然被删去了,但文学及影视还是不肯放过任何风月之隙,用猜想复原了风月陷阱并掉落其中。

作者:无名寒士 日期:2016-04-30 07:07【就是那三百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进来,我收了。】点出一个王熙凤放债收利的事情。王熙凤是管账的,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