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济棠执政期间,广东教育获得极大发展。抗战爆发前,广东有公私立大学 18 所、公私立中学 62 所,公私立小学 186 所。不过他提倡的复古读经和训育主义,对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6 21:18 川康军

阀川康军阀是我国近代比较重要,也是比较庞杂的一支,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刘湘、刘文辉、杨森、田舜尧、邓锡侯、李家钰等。川康军阀派系繁多,握有实权的将军纷争不和,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格外重视各级教育,最喜欢建学校和豪华图书馆,杨森如此,刘湘如此,刘文辉也如此。川康地区很多军阀都兴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校,而且这些学校在当地也得到了更多的照顾。说起来,在众多军阀中办学影响最大最得力的莫过于刘湘和刘文辉这对恩怨纠葛不清的叔侄。可以说,这叔侄两人对教育事业倾注的心血,是绝大多数军阀都不能比的。

四川王刘湘很“热衷于”办学,他主政期间办中学,对四川教育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29 年夏,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1 军军长、履职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督办的刘湘接受当地教授们的办学想法,联合各界人士创办重庆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为解决经费问题,刘湘别出心裁的推出“猪头税”,下令养猪户每杀一头猪,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按刘军长的理论:当下战火连连,民不聊生,猪肉哪是普通百姓吃的起的,吃猪肉的都是有钱人。吃得起猪肉就得为教育出一份力,所以就有了这笔“猪头税”。

重庆大学成立后,刘湘任首任校长。大学成立后,理学院院长一时无人能胜任,刘湘就打算把安徽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大师”何鲁拉来。但何鲁根本不买刘湘的帐,让刘湘极为难堪。后来,刘湘得知何鲁因为自己的傲慢而生气,因此发电报、写信、托人几次道歉,最终打动何鲁,请来这位“数学大师”执掌重庆大学理学院。何鲁后来成为了重庆大学校长,带领重大度过了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此外,刘湘还请来了留德学冶金的博士胡庶华赴渝任重大校长,为重庆大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 年至 1933 年,刘湘与刘文辉打得天昏地暗,战乱中刘辉将原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开办成都建国中学,扶助太虚法师(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学会主席、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中国近代佛学大师)创办汉藏教理院,还推进了四川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获得社会各界好评。1938 年在武汉出川抗战的刘湘在病危之际,仍不忘支持家乡办学、心念教育事业。

刘湘病逝后,各界在成都为刘湘举行了国葬,并将拟创办甫澄中学的校址拿出来为其修建墓园。1941 年甫澄中学开始招生,声名鹊起,其原校址处现为成都体育学院。

刘文辉是四川另一位大军阀,也是刘湘在四川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叔侄两人经常为争夺地盘而打仗,斗争甚至延伸到教育资源的争夺。1924 年至 1932 年,一度担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川康边防总指挥的刘文辉达到其在四川政治上的极盛时代。1930 年他独资创办著名的私立建国中学。他的哥哥刘文彩抗战时期耗资 2.5 亿,在大邑县设立了整个川西坝子最好的文彩中学,被誉为人间最美丽的安仁文彩中学,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安仁中学。文彩中学兴建时,刘文彩立碑“学校成立之日,刘家对之不再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但他仍然每年重金重金聘请各地名师,向学校捐赠财物、土地,设立“清寒补助金”。

随着刘湘击败刘文辉,刘文辉流落到荒僻的西康省,任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来到西康的刘文辉一头扎到教育上。

他拟定教育方针,把非常紧张的经费向教育倾斜,普及教育,办学校,开民智,使得西康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当时西康省建的最好的就是学校,而政府所在地则一般非常破败。很多县政府还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办公条件极差。像义敦县县政府就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低矮平房,破败不堪,随时都可能坍塌,最终不得不用木头支撑起来。破房子门口挂着大大的牌子---义敦县县政府,站在门口的县长满脸喜悦,丝毫不抱怨和不满。当时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孙明经在西康考察中就发现了康边地区的学校要建的远远好于县政府,学生们穿戴的要比校长还要整洁。他曾问当地一位瘦骨嶙峋的:“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这个县长引以为豪的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为什么西康学校建的比政府要好的多,因为刘文辉规定凡是县政府(包括县党部)的建筑物好于学校者,一律枪毙。而那些县长也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都非常配合刘文辉办教育。当时的巴安县县长赵国泰为响应刘文辉,放下公务亲自到当地小学代课,引起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说办教育已经成为西康上下的共识,在一个荒僻的蛮荒之地如此办教育怎么让人感动。

抗战爆发后,在 1939 年的在一次演讲中,时任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语重心长的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比较贫穷落后,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好好学习,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这个地方多做点贡献。”正是在刘文辉的治理下,西康人才从边陲成为腹地,成为民国兴教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7 08:54

@windowhotmail 2012-07-17 03:22:21作者:铁血中华俾斯麦 回复日期:2012-07-1510:57:00回复

来给老农兄顶帖!

我觉得民国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写的那样:“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那样的时代,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很快要上天

堂了,我们也要下地狱了。”

-.....

----------------------------谢谢这位兄弟的支持呵 呵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7 22:30 冯系军阀

(西北军)西北军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之一。这个集团的首领是冯玉祥,

人们经常称冯玉祥的西北军为大西北军或前西北军。杨虎城的小西北军(后西北军),宋哲元、韩复榘、庞炳勋、

孙殿英、石友三等叱咤一方的豪雄,甚至后来著名的马

家军都是其支系。

冯玉祥本人是个大老粗,但是酷爱学习,也非常敬重文化人。当年湖南臭名昭著的湖南军阀张敬尧被赶出湖南,走投无路的张敬尧被迫投奔冯玉祥。冯玉祥直接把他绑了,然后拿出《新旧约》和《三民主义》对他说:听说您有学问,我也不好加害于你。这样吧,你要是能够熟读两部书,咱也不难为你,就放你走。”结果两个月后,张敬尧还真不含糊,前来“考试”的冯玉祥说声服了,立马放人。

冯玉祥是一位普及文化教育的大力提倡者和支持者,他认为:“教育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不兴,而国不立。”。这位爱兵如命的大军阀喜欢学习,因为出身下层社会,深感自己少小失学没有文化的痛苦,所以把非常重视教育。每到一驻地,,“对其教育视同性命,而提倡喉兴之心,唯恐不及,盖数十年如一日”。1922 年他督军河南的时候,大败赵倜,主政豫地,大兴教育,有力的推动力河南的文化教育发展。

冯玉祥接收了赵倜横征暴敛的巨资,这些钱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冯用来作为教育经费。冯玉祥还将将河南契税划为教育专款,规定专款不得随意挪用,使得河南教育经费从此有了保障。当时全国只有河南和江苏两省实现了教育经费独立,和河南不同的是江苏靠的是屠宰税。

冯玉祥在河南开办了大批平民学校,并筹划办大学。他拨出专款,并亲自给北洋政府写报告,要求在河南办大学。

由于赵倜在北洋政府颇有一些人脉,这些人从中作梗,学校被取名“中州”,而不是河南大学。因此 1923 年“中州大学”诞生了,有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张鸿烈任校长。中州大学是当时河南省第一所也是唯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河南大学作为大学的开端。尽管不久冯玉祥就被排挤出河南,但是在这半年中,他为中州大学购设备,聘名师,极大地推动了中州大学的发展。后来冯玉祥再次主政河南,将中州大学重组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也就是后来的省立河南大学。

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土崩瓦解,冯玉祥隐居泰山。他看到当地山民大多数没有文化,孩子有病也不去看病却去拜佛,

深感痛心。因此,他在泰安大办教育。他利用手枪营的三间

草房创办了贫农学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由其夫人李德全

负责。随后,冯玉祥在泰安相继办了 14 处小学,后统一改名

为“泰山武训小学”,并聘请泰安进步人士、老教师范明枢

任总校长。冯玉祥对范明枢有恩,因此能请来这位曾任济南

乡村师范学校图书馆主任的教育家。范明枢曾遭到韩复榘当

局逮捕,是冯玉祥出面解救出范明枢。

武训小学招收了上千名学生,多为贫寒学子。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爱国教育,不仅开设文化课还开设技术科、实验课等实践课程。冯玉祥也非常重视特殊教育,非常照顾残疾人,使一些残疾人告别乞丐而自力更生。抗战后,武训小学涌现出大批烈士。仅韩家岭一处小学就有齐传石、史传江和王树生等七名烈士。现在在武训学校旧址上泰安市重新建立起泰山冯玉祥小学,以纪念这位办教

育的大军阀。

韩复榘是冯玉祥手下的大将,也是称霸一方的豪雄。这位目不识丁、杀人如麻的大军阀在历史上因为抗战逃跑而名声不好,但他却为山东教育做出来很大贡献。韩复榘担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把一些江湖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重用何思源、梁漱溟等文人。他与何思源可谓不打不相识。当时,韩复榘从河南带着自己班子来到山东,发现教育厅长何思源是南京方面的人,根本不买韩复榘的帐。韩复榘非常生气,借省财政困难为名要削减教育经费。何思源愤怒的找上门,怒斥韩复榘:“这不是我个人的事,事关后代青年。主席要我干,就得这样;不叫我干,我就走路!”结果当时韩复榘就傻眼了,立马赔礼道歉。韩的手下多次要求将何思源撤职,但韩复榘却视而不见。此后,韩复榘从不拖欠教育经费,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从 1929 年到 1933 年增加两倍多。

韩复榘将普及教育列为四项“政治计划”之一。他直接放手让何思源去干,从没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他拨专款推行社会教育,修建了大量图书馆,设立山东省国术馆和山东省立实验剧院,还承担了本应国家出钱的国立山东大学 60%的经费。在韩复榘主政山东期间,全省学校和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开办了 2000 多所短期小学, 在山东掀起了义务教育的高潮。

最引人注目的是韩复榘居然大力推行大教育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像梁漱溟所说:“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靠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冯玉祥,在山东靠韩复榘。”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韩复榘是很尊重文化人,首先他对梁漱溟非常仰慕,否则他就不会将他视作生命的地方权力下发到乡村建设研究院。也许韩主席在齐鲁大学的那次经典演讲一直被人们当做笑料家喻户晓。但是这次演讲也可以看出他对文化及文化人的一种敬畏和仰慕。

1938 年,由于抗争中保存实力坐拥十万却不战而逃,韩复榘被蒋介石正法。当韩复榘在开封被蒋介石诱捕后,为搜罗韩的罪名,蒋介石曾召见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 何思源实事求是地回答说:“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不出卖鸦片。”何思源的回答让蒋介石目瞪口呆。

青海王马步芳虽然自成一派,但是可以算得上半个大西北军支系,也是从西北军脱胎出来的。这位回族军阀在青海省时大力办学校,甚至从私人企业收入中拿出资金进行补助。

学校的粮、煤等也都是直接由主管部门负责。在青海,尤其是民族学校,学生们入学不仅免收学费,还能免费得到学生学习用品,甚至能按军队标准获得一定的食物和杂用费,待遇非常高。马步芳还军队中推行军事教育,以提高军人文化素质。在他的推动下,很多青海大学生走出荒僻的青海。可以说,马步芳主政时期青甘地区教育获得很大发展,马步芳在青海教育、甘肃民族教育发展上有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大教育家。

这些军阀是割据一方的诸侯,是人们所熟悉的无恶不作,杀人如麻的恶霸。但是他们却对文化宽容,对教育热心,尊重文人,尊重知识。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不管他们是发自内心还是作秀捞取政治资本,办教育总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内忧外患的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却蒸蒸日上。面对这段真实的历史,不禁让人们对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军阀产生几分惊愕和肃然。每每看到那些军阀的事

迹,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15:07

@湖南小痞 2012-07-18 15:03:13五毛部长生活费花光了又来挣五毛了,1949 年中国 80%的人是文盲,据《剑桥中华民国简史》统计 1937 年中国大学文科毕业认输为 15227 人,理工科则为 1.52 万人。这就是五毛部长吹的民国教育。这样的情况下,还十万青年十万军,蒋公公还滴血,只怕滴的是这五毛部长的痔疮血吧。当年我外公厂里大把的工人是文盲,这就是民国的伟大教育成就。

更可笑的居然那教师工资说事,当年一个教师拿那么高的工资,不正说明当年教.....

----------------------------狗又来了,哎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20:00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充满着动荡、杀戮和苦难,也充满着流亡、变革和奋争,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就思想界、学术界而言,那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群星辉耀的璀璨时代,就职于大学校园里的教授便是这个星群里的最闪亮的“明星”!在他们的身上,你能清晰地看到传统士人的言行操守,也能迎面感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他们接续历史,又瞻望未来;他们吸吮于诗书,洗礼于五四,养成于西学,以讲台为阵地,以书刊为舞台,或孜孜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或倡言西方自由、民主和法治,除了周作人等极少“异数”之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无一不是希图在政治昏暗、外患频仍、传统断裂的现实中探求民族自由、文化重光、国民新生的道路

和方法,无一不是希图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在大学这块“净土”上去构造个人的立命之所,社会的精神家园;他们在黑暗中喊出的民主和科学,至今仍是我们尚须努力奋斗的命题,他们在穷愁困厄、颠沛流离中坚守的为人品格和为学范式,至今仍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尽管这其中的许许多多,因种种原因我们难以企及,更谈不上超越他们,但身

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总是可以做到的。

哲人其萎,风范犹存。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20:03也许写到这很快帖子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年来对老农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20:06中国本有大学,书院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民办大学。

像湖南大学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公元 976 年的岳麓书院,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历史却只有一百多年。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催生了我国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至于中国第一所大学人们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 1876 年在创办登州的文会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间大学,它建在一间久已荒芜的庙堂里,拥有自己的文学院。有人认为是 1861 年在北京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当然,也有人认为是 19 世纪 60 年代的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大学。事实上,1895年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才应该算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如果说北洋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那么 1912 年维新变法仅存的硕果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1928 年清华大学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成熟。抗战时的西南联大的组建,谱写了我

国教育史上最美的篇章。

民国乱世、军阀割据、战乱频繁。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成熟。到解放前,我国已经有各类高等学校统计共 210 所,有公立大学,有私立大学,也有教会大学,其中不乏名校,甚至国际知名的一流名校。让我们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名牌大学。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110813049.jpg{EIMAGE}

1890-1900 年代,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军训的场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20:09

中国本有大学,书院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民办大学。

像湖南大学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公元 976 年的岳麓书院,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历史却只有一百多年。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催生了我国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至于中国第一所大学人们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 1876 年在创办登州的文会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间大学,它建在一间久已荒芜的庙堂里,拥有自己的文学院。有人认为是 1861 年在北京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当然,也有人认为是19 世纪 60 年代的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大学。

事实上,1895 年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才应该算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如果说北洋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那么 1912 年维新变法仅存的硕果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1928 年清华大学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成熟。抗战时的西南联大的组建,谱写了我国教育史上最美的篇章。

民国乱世、军阀割据、战乱频繁。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成熟。到解放前,我国已经有各类高等学校统计共 210 所,有公立大学,有私立大学,也有教会大学,其中不乏名校,甚至国际知名的一流名校。让我们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名牌大学。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110813412.jpg{EIMAGE}

1890-1900 年代,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军训的场面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8 20:33 亲爱的朋

友们:先向大家告个歉,也许本文到此就完结了。本来老农还有大约三万字左右的更新,也就是民国时期的大学和大师以及著名的乡村运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发了几次总是不能成功,所以老农决定放弃,提前将帖子结束。从去年的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了,本来以为只写一个几千字的帖子,没想到一写就写了几十万字,也没想到自己会坚持下来,。说真的,现在老农很兴奋,很失落,以致没有了感觉,也许这就是结束。感谢各位朋友和兄弟们的支持,也对那些对帖子提出异议和批评的朋友表示感谢。顺便对那些肆意捣乱的鄙视下,也仅仅鄙视下而已,你们也是可爱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圈子,无非都是些茶余饭后消遣生活的业余文史爱好者,当然有大神,但起码我不是。

虽然是一年,但老农其实半年都在忙,也许老农很懒,也许老农很不负责任,今年没怎么更,也没怎么逛天涯。老农自认为去年是老农最勤奋的时候,因为有时候半夜还在写,一直写到深夜。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因为这样老农也很开心,也许这是老农当时写东西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尽管很辛苦。

老农文笔不好,内容也不出彩,很多观点更存在争议,大家只能马马虎虎看。其实对于我写了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也无法评论,总之,自己起码不满意,也许是因为时间太少,希望自己的实体书能够弄得好一些。对于那些争执,老农不做评论。因为没有绝对的黑白和对错,在写问的时候,老农只能尽量让帖子写的客观一些,实在一些。本文其实没有政治立场,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感情色彩。这特是为什么我很少在写文的时候发表评论,所作评论也不计入正文,只希望自己写的尽量客观,能让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能够给以客观一些的认识,因为很多东西被淹没了。时光流逝,那些往事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逝去,但希望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繁荣而奋斗不息,为伟大的中华儿女和伟大的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他们是伟大的,是可敬的。其实他们爱的是这个国家,而不是政党。政党无所谓好坏,只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百姓心中的英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持,没有过去也就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老农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那么好的文采,只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更多的快乐,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老农的支持和理解,谢谢大家。

(本文完)会上网的老农2012年7月18日夜即兴而作作者:会上网

的老农 日期:2012-07-19 17:47谢谢清白和铁血,老农半年未归甚是想念,谢谢两位老友还记得老农呵呵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19 21:57 附:季羡林年轻时的日记里面一堆粗口,“放屁”、“他妈的” 比比皆是蒋经国的情人章亚若的第一个老公是他表哥。她给表哥一封信就休了他,他看完信就自杀了。我想说的是--请相信文字的力量。

孙中山他妈生了六个孩子,夭折了两个。孙本人没怎么在中国呆过,实际上他是个香蕉人。

中山装之后如果孙先生不收手继续从事服装设计,能不能成为范思哲?估计成不了,中山装不过是学生装加了两个口袋而已……嗯,孙先生可以去做升级软件的程序员。

孙中山在香港皇仁书院登记入学的名字叫:孙帝象。是他妈给他改的。

日本仔平山周在中国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孙文。回日本后,宫崎滔天告诉他只要在横滨找到陈少白就能找到孙。到了陈家遇见一小子说,陈少白去台湾袅。离开时他有一搭没一搭问小子:“你认识孙文吗?”答:“我就是。”1895 年孙中山第一次闹事,之后就有点名气了。不过报纸上都写:孙汶。汶(音“门”)埋汰的意思。应该是文的粤语发音讹传。

武昌起义跟孙中山黄兴没啥关系,跟同盟会更没关系。

造反的主要骨干都是“共进会”和“文学社”的,会员和社员几乎都是黑社会。

革命党入会宣誓上有一条:坚决服从孙中山先生再举革命。黄兴认为不妥,陈其美说:“孙先生统治中国天经地义。” 孙中山给宋耀如写信说:“你能接受你女儿嫁给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人吗?”后面加个括号说:“这男人有特别大的权利噢。”据张学良说,孙中山生病是因为去天津见张作霖时受寒,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就不行了。

张作霖字雨亭,名与字真有趣。他家烧碱出身,本姓是李,过继给张家的。

张学良乳名叫“双喜”,因为生他那天老帅打了胜仗双喜临门。后来又叫“小六子”,因为他小时候身体不好总生病,于是去做跳墙和尚,“双喜”这个名字就要留在庙里,出来听见第一声喊就是他今后的新名字。结果跳墙出来听见的第一声是“小六子”。后来老帅佩服汉臣张良,于是儿子叫张学良。“汉卿”这个字是吴佩孚给起的,汉朝良臣。张学良的而英文名叫 Piatt。

张学良的常年舞伴是唐在礼的老婆沈友琴,小沈含情脉脉滴问少帅为什么总找她跳舞?老张说,跟你跳舞我老婆放心。把小沈气得差点成小沈阳。

少帅跟老帅说,你让我干啥都行,但别管我找女人这个事,还有就是我没钱就得跟你要。“自古英雄爱美人,不爱美人不英雄。我虽不是英雄,但在爱美人方面和英雄一样。”张学良说的。他说这话的时候应该在相声舞台上,太幽默啦。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的前妻、瑾妃的侄女唐怡莹跟张学良有一段。这是权贵情儿。还有个唱二人转姓谷的女人也和张学良有一段,这是平民情儿。少帅是上下通吃对女人不挑,大小多少山河田土……冯玉祥吃纸包鸡的时候一锅端,连纸都不放过,嚼完却说不好吃。这是他儿媳妇说的不关我事。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20 16:56蒋介石第二个老婆陈洁如第一次接见蒋介石的时候,顺便接见了孙中山,地点是民国大佬张静江的家。蒋先生对陈洁如一见钟情,费了好大劲才约出她,两人就遛达,遛达遛达就遛达进旅馆了。蒋先生一个饿虎扑食就上去了,陈小姐一个兔子蹬鹰就把他踢下去了。没办成,蒋先生灰头土脸走了。

储安平的大媳妇和蒋纬国演过话剧。二媳妇跟他没过几年转嫁给了宋希濂。

大军阀张宗昌说女人穿旗袍露胳膊大腿有伤风化,于是派人在街上抓,逮到就往胳膊大腿上刷黑油漆。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乐得不行。

鲁迅的德语能看能翻译,勉强能听,不会说。英文奇差。

坊间传闻想起来也有趣,据说周家的光荣传统是大伯子青睐弟妹。周家老大鲁迅喜欢周二的老婆,周二喜欢周三的老婆。周二跟张竞生打仗,老张一句话一剑封喉“你跟周三老婆有事!”周二马上变哑巴。PS:周三老婆是他弟妹也是他小姨子,姐俩嫁哥俩。

钱钟书对杨绛说:“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其实老钱是有个婚约的,女方是叶公超堂妹。

不过两人都看对方不顺眼,这事黄了。钱钟书是 1910 年农历十月二十出生,更具体时间是下午三四点钟,再具体就木有记载袅。他老叔说滴。喜欢算星盘的可以参考一下。

胡适他爹胡铁花,在江西翻船,不死。在俄罗斯大雪迷路,不死。在黑龙江五常跟胡子火拼,不死。在海南三亚遇瘴气,不死.……在台湾得了脚气,死啦!不分时间不分顺序只有八卦关系:张道藩的情儿是蒋碧薇,蒋碧薇的老公是徐悲鸿,徐悲鸿的姘头是孙多慈,孙多慈的老公是许绍棣,许绍棣的情儿是王映霞,王映霞的老公是郁达夫……林徽因跟梁思成在房间里面扯犊子,徐志摩就在外面坐着等,等俩人扯完出来就腆着脸往林身上凑。梁思成没办法只好在门上写:恋人不希望打扰。不管用,还来。徐对林说:“我跟张幼仪没感情”。说完回家咣咣搞张幼仪。张怀孕徐志摩逼着她堕胎,她说有危险,徐说坐火车还有危险哪,赶紧去!这是个什么男人啊。张幼仪被徐志摩休了之后,不恨陆小曼反倒骂林徽因。她说:“林徽因不是东西,我都把位

置让出来了你干嘛不和志摩结婚?徐志摩死后林徽因肝肠寸断,梁先生没有办法只好求人要了一块那架飞机的残片挂在家里,给林徽因睹物思人。

张道藩把法国媳妇支走去庐山后,邀请蒋碧薇到他家的土豆窖里面躲空袭。俩人在地下室嘎嘎唠嗑,除了唠嗑别的事情我不知道。PS:之所以用东北话扯这段八卦,是因为蒋碧薇脸很有特色--活像东北的苞米面大饼子。

民国文人陈布雷原来叫陈训恩,上学时同学看他脸又大又圆于是外号:面包崽。面包英语”Bread“,正是布雷。这小子笑嘻嘻就改名了。

刘海粟说徐悲鸿是他不肖弟子,徐悲鸿说刘海粟是汉奸是骗子。两人从年轻时就打,一直打到死。跟两口子似的。

徐悲鸿给过名妓赛金花四张自己画的大马,都被她卖了。

赛金花在德国的名字叫赵梦鸾,赵梦鸾的梦鸾是洪钧给她起的名字,赛金花本名叫赵彩云。

说有一女人嫁人后生了一男一女,他老公是明星。她怕他沾花惹草于是女扮男装天天跟着,因为怕怀孕肚子大装不像,竟然自己做了绝育手术。谁想到一场麻疹让她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她再生绝无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公天天跟别的女人乱扯。这自作聪明的女人叫王明华,老公叫梅兰芳。

梅兰芳解放之后用过三辆车:第一辆华沙,第二辆道济,第三辆是伏尔加。

老舍会武,在山东大学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一套枪术,演出结束后满堂喝彩,遗憾的是没人往台上扔钱。

老舍说,梁实秋,咱俩说相声吧!按照传统相声的桥段有一段得打人,老梁说行,但是你不能真打我。俩人就开始嘞嘞,老舍越说越高兴拿扇子啪啪打老梁脑袋,眼镜都揍掉下去了,老梁拿大褂一接没摔碎。观众哗哗鼓掌说这个桥段有新意,你们练的时候摔碎多少个眼镜啊?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21 15:24刘半农家有条黑狗最看不上钱玄同,见面就往上扑。老钱每次都在门口叫刘家孩子引开狗再进屋。必须敬告这条黑狗:老钱 1887 年生的,属猪不属耗子。

章太炎带黄侃去北京,钱玄同鞍前马后伺候,黄侃调侃钱:二疯,你不好好学习,整什么注音字母和白话文?净是扯淡的玩意。钱玄同马上翻脸:混蛋,我就搞怎么地吧?边说边咣咣敲桌子,震得茶杯活蹦乱跳。

陈寅恪被牛津聘为汉学教授这个事情是真实的。朋友替他高兴劝他马上去,陈先生犹豫许久还是算了。主要原因是那边年薪只有 600 多英镑,吃不饱。ps:后来这个位置给了徐志摩的前小舅子张歆海。

“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金岳霖剪辫子后写的诗。

萧红和老公王恩甲欠了旅馆六百多块钱还不上,王恩甲跑单消失不见袅。当时已经与萧红有暧昧的肖军也没钱,这两人只能干瞪眼,正发愁的时候机会来了。旅馆在哈尔滨道外 16 道街,夏天松花江决堤,他俩趁乱跑单啦!老板都要气疯了。

坐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上课,必须撑雨伞。”这是说马寅初讲课一激动就吐沫星子满天飞,跟花洒似的。没带雨伞的就出去买沐浴液,脱光了蹲老马脚下咔咔洗。

谭鑫培原名叫谭金福,袁世凯烦他,每次看见戏单上写谭鑫培就阴阳怪气问:谭鑫培是谁啊?谭志道艺名“叫天”,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叫天是一种鸟叫唤的声音挺大。后来有个小子张英杰起名“小小叫天”,被人嘲弄,于是改名“盖叫天”。意思是压住叫天,看来他是个公鸟。

唐弢原名叫唐端毅,这天他念叨自己名字“端毅端毅”。

念着念着就不高兴了,这不是谥号嘛!改了。毛泽东著名滴老师徐特立,左手的小拇指是没有的。他为了给朝廷写血书自己剁下来的。同志们啊!生气的时候一定要准备支红蓝铅

笔。

丰子恺画王熙凤只画一只辣椒,他觉得自己很创意很有趣很划时代,明明借鉴暗八仙的表现手法嘛。暗八仙是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比如画张果老就画个毛驴,画韩湘子就画个笛子。《红楼梦》里的凤辣子的辣子应该不是指辣椒,《红楼梦》成书的时候,辣椒在江浙一带根本没有普及,更进不了曹家,很可能是癞子音转为辣子。辣椒是嘉庆年间传

入中国的,而有趣的是,嗜辣大戴季陶跟清朝对着干就起个名:戴天仇(够二了)。1920年想发财又学陶朱公改名戴季陶。血本无归之后跟孙中山混,

宣扬孙的理论,又改名戴传贤。

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22 11:30孙中山第一喜欢革命,第二是女人,第三是书。这是他对日本小子犬养毅说的。

第一次在广州起事儿的孙中山跑到日本,发现当地报纸没说“非法叛乱”而说“起义”。老孙觉得这个词真有意思,

于是发出命令,今后闹事都叫起义。

吴稚晖最初瞧不起孙中山,因为孙没有功名。吴先生甚至跟人打听:“孙中山识字吗?”关于孙中山文化水平还有这样一则八卦:溥儒去中研院士家,看到桌上摆着《三民主义》,很惊讶地说,“先生你是大学问家,怎么会看这种书?孙文他不识字啊!”都知道何香凝送蒋介石女装这个事情,其实何女士不止一次送过。九一八送过一套,热河沦陷送过一套,淞沪大战也送过一套。她送衣服上瘾滴,不到裸体誓不罢休。

张学良有个情人是贝聿铭的继母,俩人在美国打得火热。

赵四小姐生气,但对象不是张少爷反而是唐德刚!原因是这

关系是唐先生帮忙联系上的。

张学良派特使去和汪精卫谈,商量好的密码被秘书弄丢了,秘书发电报给特使:“密码丢了,你就直说得了,有啥见不得人捏?”特使气疯了。

张学良一高兴就乱给官,不过最高级别是县长,曾给过说相声的张寿臣、写小说的张恨水县长当,俩人都没干。

孙传芳反对当“人民公仆”。他说:“现在做官的自称是人民的公仆,凡是仆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是赚主人的钱,就是勾搭主人的姨太太。”法国领事听闻广西军阀陆荣廷好狗,特地从巴黎弄来一条上好的猎狗相送。过几天,该领事再到他家,问狗好不好,

陆答:“好是好,可惜皮厚了点。”胡汉民对蒋说:“制定宪法?国父的思想就是宪法。”请看蒋先生为陈洁如发的毒誓:“我发誓,自今后五年起,必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如若违反祈求,我佛将我歹亟毙,将我南京政府打得粉碎。若我不对她履行责任,祈求我佛推翻我政府,将我逐出中国之外,永不回来。”明白蒋先生为什么笃信基督教了吧?他想:哼,老子不信佛了你就管不着我!我发誓也就失效了。失效了吗?各位都知道。

蒋先生在日本士官学校的身高记录是 169cm。但比孙中山高些,孙中山与人合影,能坐着绝不站着,因为他的身高只有 1.58 米。

李宗仁 78 岁娶了胡蝶 26 岁的女儿胡友松。戴笠算李先生半个老丈人。

抗战末期物资极度匮乏,军服居然用蚊帐来做,像大眼丝袜一般。国军穿着透明的军装满街乱转,又凉快又性感。

张大千被绑架之后给家里写信,因为字太漂亮绑匪头目不放了,活生生变成了绑匪的账房先生。一次大家出去打劫,他什么玩意都不抢就坐在边上看。头目说你是我们公司的人必须开展业务,给老子抢!张先生没办法拿了两本书。头子

说书是输意头不好,只好换了项目--抢了几幅画。

工艺美术家祝大年午睡,不让自己的小女儿出门玩,姑娘也听话,就在家里一个个连橡皮筋。祝迷迷糊糊躺床上问她在干什么啊?姑娘不吭声还在连,最后连成一根橡皮绳子后一甩便套中了桌上的瓷瓶,轻轻一拉--两尺高的明洪武釉大红瓶轰然落地。

奥田杏花曾给鲁迅做了个脸模,石膏上占了几根眉毛和胡子。据说最近科学家要用这些毛克隆周先生。

民国时期收留白俄流亡者的收容所实在没钱继续经营下去,于是不管高矮胖瘦,每个俄国娘们儿一律 30 块钱卖了。

她们站布帘后面供人挑选,挑到美丑看你运气了。同时期浙江还发生了卖尼姑的传闻。这次是把尼姑塞进麻袋里面,一个十三块。不少光棍欢欣鼓舞地去了现场。

唐兰在西南联大开《宋词选读》课,什么也不讲,上课就捧着本词集自己读。读到好处,大叫一声“好!”学生们一惊,以为他读完了,要说什么,结果继续读……突然又来一声“好!”把学生吓得心惊胆战,差点要去买救心丸。

民国痞子文学代表人物应该是穆时英。这小子家有的是钱,还会写小说,更重要是长的帅。照片一登报女粉丝呼呼涌上,激动滴尖叫:“阿英阿英我爱你,就像耗子爱大米!”不要轻信古代妓女的文采,印象里妓女个个都是张爱玲余秋雨那样出口成章。那是文人瞎吹捧出来的,根本没那么牛逼。

请看赛金花写给山东军阀韩复渠的诗:含情不忍诉琵琶,几度低头掠鬓鸦,多谢山东韩主席,肯持重币赏残花。

民国时出过“一折八扣”的特价书,也就是说打一折再八折,定价一块的实际卖八分。卖得正火谣言就起来:这种书用的是日本纸,鬼子在纸里下了药,中国人边蘸吐沫边翻书,看完就药死。省接触辣椒一个比一个晚,湘大约在嘉庆,川大约在道光。不过也没差几年。最早应该是贵州。作者:会上网的老农 日期:2012-07-23 14:38 附:史上最八卦的正史

周礼规定,月圆之夜皇上与皇后扯淡,可连续扯五天。

和妃子扯是月缺的时候。

周王朝时候,后妃大姨妈来了不能行房事,就用红笔在两颊涂上两道儿,据说这是涂腮红的由来。

周穆王死了个老婆很难受,于是下令这个老婆生的孩子姓痛。好像真有这个姓。

管仲鼓励大伙做买卖的时候发现商人们很憋,就开发了妓女这个行业,于是混成了祖师爷。

扯淡的一说:秦朝国号刚定的时候用的是“琹(音:秦)”。始皇帝不高兴一个木椅子上坐两个王,于是把《春秋》两个字拆开组合了秦。万万年江山的意思。

刘邦刚当皇上的时候,兄弟们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喝醉了就瞎嚷嚷,且“拔剑击柱”,实在不成体统。也不怪这些人木有修养,陈平是浪人,樊哙是狗屠,周勃是喇叭手,灌婴是布贩子,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大贼,张良、韩信虽然是贵族,其实本人是流氓。看看汉朝开国元勋都是些什么人!汉惠帝的老婆张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惠帝的亲外甥女。这个舅舅实在对自己外甥女下不去手,所以直到死张皇后还是处女。崭新的,闪闪发光的处女。

西汉权臣郦食其的大侄子郦寄总让汉景帝不痛快,景帝刘启平时就忍了。谁知这小子蹬鼻子上脸跟刘启商量:小刘把你丈母娘嫁给我行不?小刘这次真的怒了:你想做我老丈人?我叉了你!郦寄下狱袅。

汉景帝有个媳妇贾姬很郁闷,跟着景帝刘启在上林苑溜达时突然内急,呼呼跑厕所去排泄,谁知后面有个野猪也跟了进……刘启让大臣郅都去打野猪。郅都不去怕影响不好。

好在野猪没伤人……这猪如此好色是不是八戒啊?苏武被单于扣下,死活不跪,逼急了就自杀,连捅两刀终于死掉了。蒙古大夫给扔火炕上烤——烤活了!由死变活这事情要是发生在烧烤店的话会怎样?一群死鸽子在架上烤着烤着突然就飞了起来是什么场景?答:是吴宇森的电影!汉武帝和陈阿娇,皇上没事,皇后也没事,但就是生不出孩子。今天才想明白,因为近亲啊!武帝和阿娇就是这样嘛,你把武帝换成冠希试试,准成。

西汉内宫的宫女都是穿开裆裤的,就是为了方便皇上。

汉昭帝时期,上官桀为了皇上能跟她孙女多做,又把宫女的裤裆都缝上了。

“温柔乡”这个词出处就是西汉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就是赵飞燕的妹妹啦。汉成帝最爱躺在赵小姐的胸上睡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