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吴班长是神奇的,她洋洋洒洒写了近 2 个礼拜的文字,居然在逻辑上滴水不漏??!!!——这种精确和严谨本身就是一种失真,这种毫无漏洞本身就是最大的漏洞,它就像一道完美的证明题,你虽然挑不出错,但你就是觉得它就只是道题而已……吴班长就像给我们做了一道鸡兔同笼问题,从方程到答案全都无懈可击,但是你就是不相信现实生活中有人会把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7 13:43 继续

黏贴。。。

吴班长的另一个疑点,就在于其实力过于强劲!!!当然,我绝对相信这世界上永远都有吴班长这样的猛人存在,但是我很怀疑这样的猛人为什么要去跟一个菜鸟一决高下???

——如果哪天我有幸看到姚明在跟一个篮球技术非常之普通的高中男生单挑投篮,而且单挑得非常之投入、非常之较真、非常之急赤白脸、非常之在乎观众导向,那我也会非常之怀疑面前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姚明???以及这里面是不是有神马 secret???……总之我就不相信这只是投篮本身那么简单……

如果吴班长能弱势一些,能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哭哭啼啼、茫然四顾一阵子,可能就没那么多人怀疑她的真实性了……如果吴班长是假的,那她……她出于什么目的我不知道,不过就事实来看,3 秒还就吃这一套,后面居然道歉了??!!!——而“假的”吴班长仿佛也早就料到 3 秒就吃这一套,所以她自信满满、势如破竹地从第一场打到最后一场!!!——假李鬼完胜真李逵,真是奇迹……ORZ

吴班长发帖的中后期,已然不是在纠缠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在跟 3 秒抗衡三观。与其说 3 秒到底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得罪了她,还不如说她压根就见不得 3 秒这号男人。

正因为如此,吴班长赢得了大部分女性的支持,因为只有女性可以理解像 3 秒这样在婚前深切怀念自己前女友的心态和行为有多么可恨和伤人,也只有女性可以领悟女性自己对于 3 秒这种男人的厌恶和唾弃源自何处;而吴班长也势必得罪了大部分男性,很多男性观众盆友们都表示自己并不觉得 3 秒此情此举有什么特别可恨之处,比起 3 秒来,他们反而更讨厌吴班长那种咄咄逼人和凌厉强势,其实他们心里挺同情 3 秒滴。——这是不是俗称的“兔死狐悲”捏???……所以,大家所谓的相不相信吴班长,其实并不是出自于什么证据(反正大家都没什么确凿证据),而是出自于情感和立场。

——与其说女性真的相信吴班长的存在,还不如说女性希望有吴班长这种人的存在;与其说男性真的有多大理由来否定吴班长的存在,还不如说男性根本就不希望这个星球上居然活着吴班长这样的女人……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7 13:54

当然,不幸的是,男性观众盆友们中的一部分,在 3 秒开第二个帖子以后,倒戈了,因为第二个帖子里的 3 秒太惊世骇俗了,实在是给男性丢脸,所以就连过去的同盟军也不得不抛弃他了…… 所以,3 秒的第二个帖子,其实并没有给他扳平败局,反而倒是把吴班长前期的“得理不饶人”给合理化了——本来大家还觉得吴班长真是有点过分,后来大家终于理解了:3 秒这厮确实很讨打啊!!!

由此……我觉得……那个什么……其实……

——3 秒才是真正爱吴班长的人!!!!!!

大家想想看他这种举动,这难道不是英雄救美吗???——尽管她针对他、折磨他,然而他并不埋怨她,还牺牲自己的形象去给她挽回舆论、给她解围……他不为自己,他只为她……欧买噶,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到飞蛾扑火”啊!!!

这情节怎么有点眼熟???——我靠,这不是 loliman 吗???loliman 也是牺牲自己、解脱了 3 秒啊!!!

……

唉,各位,甭推理了,这原来是一爱情故事,这真滴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是三角恋的,这跟什么珊什么雨都木有关系,事情的真相是:loliman 爱上了 3 秒,而 3 秒深爱的却是吴班长……好感人的 lovestory,伟大的爱情,狗血的剧情,我哭了,我泪如尿崩……

。。。。。。

复制完毕,撒花撒花!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7 14:04

作者:半瓶哥顿金 回复日期:2010-02-17 09:20:20 丧

心病狂的 mark 一记

跟师太打过一次不太愉快的交

道可依旧被此贴折服牛 B 啊,

真不是吹的由衷赞一记

师太狗昂破蕾丝

PS,梅毅的党徒们,出门右拐有公厕,别在这帖子里泛酸

大过年的,骂你们等同虐待软体动物再 PS,八卦那些名人们为毛不出来露一小脸 文人相轻这

毛病不好,真不好借师太的场子,集体贺个岁,多好的事儿啊最后,祝师

太虎年吉祥!

----------------------------

亲爱滴金哥,你我皆是江湖大好儿女,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年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就不必再提鸟。。。

额。。。算了我再提一下。。。

其实对于那次争论,主要也是男性和女性考虑问题的角度的分歧,无非是你我都藏不住话,所以杠上了。。。正常正常,现在话说开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况且金哥如此洒脱坦率,实在令我佩服到内伤!话说回来,当年大家也真是年轻气盛、心直口快,虽然经常得罪人,但是我还挺怀念自己那个时候的,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问要看尽天下世面,好有激情啊!现在一眨眼几年过去,我现在看帖子,早就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急赤白脸地去发表意见;我相信以金哥如今的资历,也不回再像当年那样直接地回复别人的留言了吧?!——了不起对着显示屏骂句“这傻 B”了事。。。。。。

唉,金哥你让我眼泪鼻涕一大把,追忆似水年华。。。。。

也祝金哥虎年大吉!

。。。。。。。

等下,金哥你跟师太说话,本光头出来叽歪什么?!我是不是疯了。。。。。。法克!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0:31 半夜

三更,月黑风高,阴风嗖嗖。。。

让我们来 8 一个恐怖的、血腥的、悬疑的。。。

疑似炒作事件!

——胆小者勿入,吓死了本光头可不负责啊!

7. 南大女生碎尸案第一阶段:1996 年,南京《现代快报》曾经报道过一个凶杀案,当时轰动一时!大概就是说:1996年1月19日清晨,一个在南京新街口打扫卫生的老太太捡到一大包东西,一看,是包新鲜的肉片,刀工奇好无比,切了 500 多片。。。

老太太准备回家烧肉吃,在家洗肉的时候。。。突然看到。。。三个手指!!!!!!

老太太差点被吓死,然后赶紧去报案。。。公安局一查才知道是个女人的肉!随后又在水佐港也发现了被抛的其他尸块,连上前面发现的有 1000 多片肉,用旅行包包裹得很整齐,其他器官和衣服等东西都摆放得好好的。。。ORZ!

那女生的头被很整齐的切下来,然后用高压锅煮过的,皮肉红红的像是给开水烫伤的那种样子。

当时,本来,公安局不想公布这案子,怕引起市民恐慌,后来实在是苦于一点线索都没有,就在报纸上登了认尸启事。。。

此时,在南京大学,某宿舍的某女生,在这一天,竟然破天荒地去买了份《南京日报》来看(这很奇怪啊,一般女生谁会去看《XX 日报》这种东西?!),而且看得津津有味,连中缝都不放过——就看到了认尸启事。

然后她们就想起来她们同宿舍的另一个女生,已经消失了 4、5 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课也不来上。。。

而认尸启示上描写的衣物特征和那个失踪女生还挺相似,

然后这个宿舍的几个女生一商量,就鬼使神差地集体决议要去公安局认尸。。。(这更奇怪啊,一般女生遇上这种事情,

谁会不去跟学校报告,而是自作主张去认尸的?!)

去了公安局后,先看了衣服,果然是那个失踪女生的!这时候公安局的法医建议她们不要去认尸了,说是太恐怖了,但是那个买《南京日报》的女生坚持要去认尸!(太奇怪了真是太奇怪了,世界上真的有这么 BH 的女生吗?!)然后这女生进去才一会儿就跑了出来,眼泪鼻涕胃液一起吐。。。

这样公安局就有了一点线索,就到南大去排查,还在学校设立了一个专案组驻校。。。没什么结果。。。

鉴于受害者的尸体被切割成了 1000 多块,切口整齐均匀,应该是对人体解剖知识有所了解的人所为。于是,警方又对医生、厨师等人群进行调查。。。还是没什么结果。。。

这个案子一直没有破,十几年了还是没有破,“光是这个案子的卷宗在南京市公安局都堆了几个房间”,而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以上就是 119 南大女生碎尸案!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1:00 第二

阶段:这个案子一直没有任何进展,慢慢也就被人忘了,比如我这一代的 TYers,96 年才十几岁,谁记得这种事情。。。。。。

直到12年后,2008年6月19日晚21点,天涯杂谈上突然出现一个很诡异的帖子!一个 ID 名为“黑弥撒”的人,发帖《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让这个尘封的案子冲破十几年的时间阻隔,骤然凸现到 TYers 面前!

这个帖子后来被杂谈删除了。。。原因不详,我猜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在杂谈看帖子的时候被吓死了吧。。。

为了让八卦也有人被吓死,现全文摘录如下:(如果八卦因此也删了我这个帖子,那。。。那本光头也不敢说什么。。。江湖训:出来吓人,迟早是要被封贴的!)“首先声明,我不是 pol.ice,之所以又谈起这桩悬了十几年的无头案,完全是出于个人对这起案件的一点兴趣。之前也看过网上关于这起案件的一些讨论,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讲故事,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胡乱发表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真凶早日归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也欢迎各位一起来讨论。

就目前来看,网上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从事什么职业。有医生说、屠夫说、厨师说,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对于嫌疑人的职业,我先不谈自己的观点,单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一千多片,内脏被煮过,并被整齐地叠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齐地叠好,可见嫌疑人很强的心理素质,同时可能懂得医学知识。如此看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其个人素质要高于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试想,一个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凭借什么能吸引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注意?且又有什么能力做到杀人后冷静地分尸?所以我认为,嫌疑人是屠夫、厨师,或者锅炉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这几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及素质普遍不高;至于医生,只能说有可能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用于推理的证据。

但问题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与职业有关吗?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疑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与“切肉”无关,但他又具备相关的知识,比方说,利用业余时间自习了解剖学,香港电影《羔羊医生》很多人都看过吧?电影的情节就取材于曾经发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过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个人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问题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与职业有关吗?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疑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与“切肉”无关,但他又具备相关的知识,比方说,利用业余时间自习了解剖学,香港电影《羔羊医生》很多人都看过吧?电影的情节就取材于曾经发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过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个人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比较大。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1:04 犯罪嫌疑人是怎样把被害人杀害并分尸的呢?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并将其强行带回住所再实施作案?不可能,因为这种情况,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并不熟悉,被害人必然会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将其带回住所,杀人后再分尸,也没有必要将尸体切成一千多片,甚至连内脏和衣物都整齐地叠放好,或者说,没有一种原因会导致嫌疑人这样做,所以,偶遇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既然不是偶遇,那么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应当是熟悉的,至少是认识的。

是什么能够使两人认识并熟悉呢?我的观点是——相同的爱好。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爱好。或许正是由于被害人的爱好与大多数人不同,才会导致她不与同学交流,而当被害人遇到一个与她爱好相同的人之后,她的心情会是怎样?一定是非常高兴,并且很乐于对这个人敞开心扉,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身上也必然有能够吸引他的地方,这些应当是使两人互相熟悉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

么样的爱好呢?我先不说,来说点别的。

南大周围,包括小粉桥、青岛路、陶谷新村、甚至延伸到汉口西路、阴阳营一带,集中了我市的三所名牌大学——南大、南师大、河海。我一直认为,这里是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有品味,包括那些做生意的商人,南京最早卖打口碟的就在这里。这里的种种完全不同于城南或下关的市井小巷,也不同于新街口等商业区,这里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地方,主要就是因为文化。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然愿意在此居住,也包括犯罪嫌疑人。接着我想说说打口碟,这种 CD 的内容多是一些国内不常见的欧美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更多的则是摇滚乐、重金属,甚至那些极端音乐。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听摇滚乐或重金属甚至极端音乐的人,个性一定十分张扬,装扮也一定奇形怪状,其实不然,听这类音乐的人,恰恰多是那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调的,尤其是听重金属和极端音乐的。这类人现在仍然比较少,在当时恐怕就更少了。想想看,96 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听什么?又有几个人明白什么叫死亡、哥特?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共同爱好就是指音乐?没错,可能性非常大。我们不妨再做个假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因此以下只是我的主观猜测,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权当听故事好了:被害人刚入学不久,一次在校门口逛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打口碟,她立刻就被那些以前从未听过的音乐所吸引了,但在当时,CD 还比较少见,而一款普通的 CD 随身听对于她这个穷学生来说也是奢侈品,用现在的话说,她很郁闷。就在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出现了,他主动向被害人介绍这些音乐,当他了解到被害人没有听这些 CD 的条件后,更是主动地邀请被害人去他的住处,因为在他家里,也许有一款效果非常好的音响。嫌疑人成熟稳重的外表、文质彬彬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于是,他们认识了,并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出入嫌疑人的住所,他们听音乐,谈心得,几乎无所不聊。

在嫌疑人的面前,被害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谈,她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男人,而嫌疑人似乎也被这个女孩身上的某种东西所吸引。后来发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发生了性关系。

但是被害人并不知道,她已经离死不远了。也许是她的外表,或是气质、又或是穿着打扮勾起了嫌疑人对往事的回忆,一段发生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并不美好的回忆,激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念头——杀死被害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爱的女人永远留在身边,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觉得被害人太像童年时的“她”了,她们的共同之处太多太多,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她就是“她”。

嫌疑人开始不可自拔。每当与被害人相处的时候,嫌疑人总是能够回忆起“她”,回忆起“她”给他带来的快乐,当然,也有伤痛。

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类犯罪嫌疑人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基本上都经历过一件或数件对他们身体乃至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这类事件则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而导致了后来的犯罪。本案中嫌疑人过去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们无从查证,但有一点,事件本身一定对他的伤害很大,且主要是心理上。

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像极了“她”,他爱被害人,所以要把她永远地留在身边,但首先,他要为她“赎罪”。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1:20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现在,我们可以给嫌疑人简单地画个像:犯罪嫌疑人,男性,案发时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亦有可能在30岁以下,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人知道。

最后再强调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于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做出的主观猜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各位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做出更正和补充,如果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也希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点点帮助。

。。。。。。复制完。。。。。。

这个帖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坚信此 LZ 必定是知情人,甚至有可能就是罪犯本人,——这种回复数目不少,为吓死更多的 TYers 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此贴影响很大,很多报刊杂志和网站记者闻风而动,很快就连警方都惊动了!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刑侦大队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将组织人力对帖子所提供的一些线索作进一步的分析,他们对网友的热情表示感谢。同时,他们还强调:警方对此案的侦破也从未放弃过!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1:58

下面我来 8 一下这个“黑弥撒”的帖子(纯属主观):(1)“黑弥撒”这个 ID 取得非常好,太好了,很扣题!

黑色,本来就是恐怖阴暗的代表颜色;弥撒,是一种宗教仪式,据说是为了纪念耶稣的牺牲。

——这个仪式仔细想想也很血腥,比如在弥撒时要吃面饼,还要喝葡萄酒。天主教对此的解释是:面饼和葡萄酒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和血液,把这些东西吃进去意味着你获得了上帝的恩宠。。。

大家看到了,LZ 的那个 ID,本身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秘、血腥、赎罪、宗教、尸体。。。等含义。

——你别说,这跟 LZ 自己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和个人爱好(“极端音乐”“死亡重金属”)。。。再加上吃面饼、喝葡萄酒的宗教暗示意义与“分尸”之间的隐隐联系。。。还真是吻合啊!尤其在看完 LZ 那个诡异的帖子以后,再看看这个诡异的ID,那真是脊梁发冷、四肢打抖、浑身鸡皮疙瘩。。。

所以我就说这个 ID 取得好!——大家想想吧,如果你们看完那个帖子以后,回头一看 LZ 的 ID 居然叫“大脸撑在小胸上”这种又俗气又喜感的名字?!——那么那种恐怖的暗示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我不得不说,“黑弥撒”童鞋确实很会渲染气氛,而且不放过任何细节,连 ID 都在气氛之中!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02:46

(2)LZ 很会选材。

南大女生碎尸案,这是个吓死人和吸引人的好话题!首

先,它未果。

——未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LZ 可以无限发挥下去。。。如果你 8 的是“包公怒斩陈世美”这种板上钉钉的事情,那还有人看吗?!就因为它悬、它迷、它疑。。。所以它引人入胜!其次,

它恐怖。

在这个案子里,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血腥之极、令人呕吐的关键词。例如:“分尸”、“抛尸”“1000 多片人肉”、 “煮得红彤彤的人头”。。。

第三,它玄异。

吓人的最高级是什么?

是恐怖画面吗?——不是,这只是比较低级的吓人办法。。。

真正最吓人的是那种。。。人类无法想通、但是又隐隐带着暗示、你不知道它被什么力量驱使、但是你总觉得这背后有神秘力量在在左右。。。的那种东西。

一言以蔽之,就是——玄学!玄学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科学一看就是真的,神学一看就是假的,只有玄学是难辨真假、既难以相信又难以否定,它凌驾于你的理解力之上、潜伏于你的常理之外。——所以它最吓人!

这个案子里就充斥着这种玄学的信息!——也就是那个被害女生的同寝室女生的表现:一个普通的大学女生,突然间去买了一份就连放在党政办公室里也没人看的《南京日报》?!。。。而且还一字不漏地看完,甚至连中缝都不放过?!。。。然后看到了《认尸启示》,立刻想起自己宿舍也失踪了一个女生,然后几个人就义不容辞去认尸了?!。。。而且克服了种种恐惧、不顾法医的劝说,硬是去目睹了那个被煮过的人头?!。。。。。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反正我看这个案子的时候,还没有被分尸吓到,倒是被这个买报纸的女生吓得要死!因为这个女生的种种表现,都是非常离奇的,很容易让人感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驱使她做出这些失常、诡秘的举动,而正是这些无法理解的举动连成一线,最终指向一个目的:为公安局提供了找到受害人身份的最关键线索!

这是什么力量?——第六感?在天之灵?老天开眼?神佛启示?。。。还是其他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妈呀好恐怖,我光是想想这个买报纸的女生都快被吓得抽抽过去了!

作者:小光头我小光头我 日期:2010-02-18 10:10

在上面所说的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可怜的 TYers 已经快被吓死了,然而,恐怖片总是高潮迭起的,TYers 总是最喜欢推理分析的。。。于是下一个阶段出现了。。。

第二阶段: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黑弥撒”的个人秀,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各种其他人物闪亮登场、推波助澜的协同演出。

(1)“很多的”

在“黑弥撒”分析了分尸案以后,“很多的”也分析了一下“黑弥撒”,这位仁兄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我总结一下,要点如下:楼猪(“黑弥撒”)的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标点严谨。——说明他稳重、深思熟虑、行事富有条理且力求完美。

文章注重细节,比如对于地名的列举、对于音乐类型的列举——说明他细致、很强观察力和记忆力。

楼猪反复强调,这只是“猜测”。以弗洛伊德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楼猪在潜意识当中希望有一种强烈的“隐瞒真实身份”的欲望。

楼猪对于“凶手”的人格描述,完全是正面的。

例如“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说明在楼猪“假想”的凶手形象中,该凶手是“完美无瑕”的,没有任何“人性的负面”。

楼猪在文章后半段对于“凶手”的心理分析,采用了传统的弗洛伊德的童年经验理论,提出了“赎罪说”的心理动机、宗教(或其他信仰)意义、行为后果、情绪释放等。

最后几个小节的段落,每一段的内容都相对前面较短,叙事的节奏感和变化感更强烈了——这说明他情绪上可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相比之前的稳重和深沉,这时的笔触更为活跃、激动,显示了他潜意识中的亢奋。

在流露主观想象之后,楼猪又恢复了平静。由此猜测他又回归了逻辑,所以之前的想象可能并非是“想象”,或许就是“事实”。

楼猪在文章最后说:“如果公安机关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也希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