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阿剑 2119 楼 2014-07-21 11:52:24

看来你没读懂我的回贴。

市场的作用是巨大的,没必要进行人工干预。

但市场的缺陷也是巨大的,它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

需要做的,仅仅是:1、产能过剩时,通过最有效的渠道将钱交到穷人手里;

2、消灭或限制富人的闲钱,避免它兴风作浪。

其它的,都可交给市场(要细分很复杂,很多东西政府主导优于私企,需要逐一讨论)。

-----------------------------

这个其实是政府定位之争。一派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哈耶克、芝加哥流派、新自由主义等认为市场为主导,大市场、小政府,政府就是一个守夜人的作用,能用市场解决就不用政府管制,称之为经济自由主义;而另一派从重商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左派强调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应该发挥父爱主义精神保护经济发展,克服市场缺陷,可以称为国家干预主义。两派从近代经济学起源就争斗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的观点倾向于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可以算是中间偏右的观点,而你的观点倾向于在政府的管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算是中间偏左的观点吧。这个就像上述大师们争论了数百年都没有结论,你我的争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经济自由主义才是根本,效率优先,只有把饼做大了才能有谈论如何分配的可能。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1 21:48

----------------------------- @大江宁静2113楼2014-07-2111:25:25你说的这些总的思路还是加强政府管制,确实都能够落实的话,经济运行会比市场条件下要好,只是有一个问题,这些管制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你怎么能够保证执行者没有私心,不会利用管制的权利寻找租金、不会选择执行?另外一个问题是信息的问题,管制的执行者如何能够获得全部需要的信息、市场之复杂、情况瞬息万变,他能够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吗而且清楚知道管制的后果?很多管制、干预市场的政策愿望是美好的、结果却是......

----------------------------- @动力阿剑 2120 楼 2014-07-21 12:44:49

毛治理经济有一些问题,如:

强调公正而忽视了效率;

指望通过全民教育对抗人性的自私,而不是利用个体的自私带动整体的发展;毛没留过学,对自然科学一知半解,有点蛮干,过分相信人定胜天。

……但毛在大局方面、在整体上仍然是优秀的,我给他打 80分,并非因为我对他有任何盲目崇拜。正如楼主自己所讲的,楼主没经历过那时代,对那个时代缺乏了解。

本人是经历过的,尽管没完全经历。

后进......

----------------------------- 哈哈,对毛的了解你没我深入。前三十年自然也有一些成绩,不过与它付出的代价相比,不成比例,总得说来在经济方面是失败的——同期的日本、韩国一样从废墟中成为发达国家,就是跟东南亚相比都远远落后。而且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不过是在刘、陈、邓等采用前苏联的那一套以工补农强行进行重工业化的计划经济道路——而即使这条道路已经被前苏联实践证明了是失败的道路走不通的。

毛的经济政策简直是一场灾难。他把战争年代那一套斗争哲学运用到经济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可惜经济不是战争有其内在规律不是用人海战术可以推倒的。他的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四清、反右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停课停产闹革命、批反动权威技术骨干、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的政策,每每把国民经济搞得一团糟,然后靠陈云、老邓给他救火,经济一好转,又说人家政治上不正确,打到在地,这也是邓三起三落的由来。

毛在政治上眼光确实很准,与美建交,游刃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确实是一着妙棋。而且他晚年的安排也可圈可点,一是在邓与四人帮交恶后,让等下台,但是还是给邓留了一条出路;而是本来有心想安排洪文接班,无奈稀泥扶不上墙,如刘盆子一类的货色,毛安排了没有根基的华作为接班人平衡两派的斗争,如果四人帮能够支持华,缺乏根基的华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器维持四人帮和老干部的平衡,可是四人帮斗争上了瘾,先是刘后是林,后又向华开炮,一切阻碍其前进的都要打到在地——没有体会主席的苦心,他们真有能力接班,毛直接交权给他们就是,何必把华抬出来平衡左右?

结果逼迫华倒向老干部,被一网打尽。没有毛这个政治斗争大师,四人帮宛如跳梁小丑,不堪一击。

毛当年给邓留了条后路,也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如果他不是审时度势,而是让王硬上接班的话,说不定毛的事业也和他的偶像秦始皇一样,二世而亡了。当时党内群情汹汹,要把毛彻底打倒,还是邓、陈等人出面讲了话,给了他一个三七开的评价,才有了今天神主牌的地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2 17:54

@794992801 2157 楼 2014-07-22 16:41:32

楼主今天怎么没有更新?已经给您发了站内短信,望回复!谢谢。

----------------------------- 已回复,不管是西部还是中部、东部,中国的事情事情规则都差不多。这两天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有空就会更新。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2 22:03

@巡航 2014 2161 楼 2014-07-22 20:57:01

先生好见识,这几天读了两遍,很有收获。很清楚的解释了困惑我很久的事情。我还想了解一些航空业的事,算体制内吗?

-----------------------------

航空也是国企,一种比较特殊的体制内。大致游戏规则与体制内相当,但是毕竟是技术部门,因而专业技术人员也还是受到一定的重视。这些行业我并不熟悉,只是有些基本的了解。总得来说,中国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材料领域,而且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比不上管理者,这也是中国特色,官本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3 21:42

(三十五)党国三件大好事前面有位网友说了,中国的举国体制,既能集中力量干大事,但是犯起错误来也不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总得来看民主制度要优于专制制度,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比如战争和重大的灾难发生时候,专制体制如手指臂,决策和动员能力比民主制度高效,因而要短期表现要优于民主制度,民主的雅典打不过专制的斯巴达就是明证。

中国的制度,虽然导致了在风调雨顺的三年中饿死数千万民众的惨痛灾难,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决策正确的前提下,也做了三件在民主体制下做不来无法实施的有利于增进全民整体福祉的三件大好事,这三件大事是计划生育、妇女解放、基础建设。

至于前面的东南亚马来猴网友极力吹捧的土地革命,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效果存疑。一是欧美日韩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地方并没有进行过土地革命,可见土地革命对于经济的腾飞并非必要条件;二是中国人多土地少,人口过密化,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增加人口投入只会使得产量下降,在中国南方土地兼并现象并不严重大多数地主的土地在数亩到数十亩之间,甚至没有达到土地最优生产规模,碎片化的土地实际上不过是给底层贫民一个低保收入,想靠土地谋生是不可能的,只有工业化才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党国不得不在农村启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说明了土地革命事实上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一点,在过去农村的地主多是勤劳、省吃俭用积累几十亩地一头牛,结果一个个被批斗致死,好吃懒做、不事生产之人一个个成为红五类革命群众,对社会勤劳致富的风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如此荒谬的事情可以参看余华的小说《活着》。党国进行土地革命更多是从投名状、裹挟兵源等短期战时行为考虑,而不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

三件大事中,首先来看看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的初期无疑是粗暴甚至血腥的,在农村那是牵牛扒房,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拳头冲。快要足月的婴儿都被强行引产,在任何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这样的政策是不可能被执行的,也只有在中国的举国体制下才有实施的可能。但是他的成效是巨大的,30 年间至少少生了四亿人,在中国人口与资源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多了四亿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游荡,中国大概也与中东地区无二,陷入一片战乱的火海之中了。

近期维族的暴恐活动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人口暴增短短几十年增加了 3 倍达到了千万人口;其二独生子女政策真正被管住的是体制内的中下层,也就是俗话说的有单位的人员,而这部分体制内人员事实上是食利阶层,根据国内的传统靠山吃山,一个大庆油田的子弟都还要顶职,更别说小公务员了。而且鱼找鱼、虾找虾、青蛙找蛤蟆,体制内多是找体制内结婚,独生子女政策实际上为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留下了一线空间,缓解了矛盾;第三、中国的货币超发,M2 全球第一,地方债务严重,中小城市政府负债上百亿、大城市上千亿是平常事,然而通货膨胀却并不严重,原因也在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近 7-8000 万的体制内人员,普通职工家庭通常有 3-5 套房子,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的存款,而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大部分人没有用钱的地方,投资又没有渠道,钱只能存在银行沉淀下来,这就是中国货币严重超发而通货膨胀并不严重的奥秘所在,如果这一群体像农民一样被普遍生二胎三胎,中国的物价将会飞涨。

其二是妇女解放。在共产党的强力推动下,特别改革开放后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城市一半左右的家庭为独女,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要说没有独立人格、连办个驾照都要丈夫同意、甚至单独驾车都不行,女人纯粹沦为生育工具的伊斯兰世界没法比,就是在东北亚的日韩等发达国家,他们女性的地位都没有我们国家高,安培最近才提出“女性经济学”,鼓励妇女婚后走出家门就业,提高日本经济发展,而中国又几位妇女婚后不工作呢?中国妇女地位之高甚至不亚于欧美女性,他们的女性婚后可是要冠夫性的。一国妇女地位的高低,可以看出其文明程度女性与男性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差异只是在于女性额外负担了孩子的生育导致体力上发育上落后男性,而这种体力上的差距带来的落后在科技时代已经渐渐缩小近乎忽略不计,在科技方面男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女科学家同样能够做到;而且妇女解放在经济上也是意义重大,使得一国一半人口不受家庭的束缚投身工作养活自己而不是成为被供养人口,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意义非凡,过去有篇文章《少年中国说》说的是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看可以改动一下,叫做少女强则中国强,少女们长大了都是要做母亲的,而孩子毕竟主要由母亲抚养、受到母亲的影响最大,俗话说:宁愿跟个讨饭的娘,也不愿跟个做官的爹。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独立有见识的母亲跟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会生育的母亲抚养长大的孩子谁会有成长的好、更有出息,用膝盖想都可以知道结果。而且母亲外出工作还可以提高生育成本、降低生育率,避免人口大爆炸,同时双职工家庭需要雇请保姆照看孩子,幼儿园早教等产业也会兴旺发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所以妇女解放是一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中,只有女权主义,没有歧视妇女的政策。我一直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开展工业革命走在世界的前列,与它们基督教一夫一妻制文化日耳曼部落传统中对女性的尊重是分不开的,有经济学家研究过北美清教徒文化对经济起飞的促进作用,不知是否有经济学家研究过尊重女性的传统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至少伊丽莎白女王就是女性。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官员说过:拆迁拆出了新中国。

这话听上去不怎么舒服,却也是实情。前面分析过,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对拆迁户进行充分的补偿的话,或者是一种卡尔多改进——对拆迁户的补偿不足,总的来说,是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长。而这种改进在民主国家中由于私有产权和选票的原因很难得到实施,在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贫民窟的拆迁很难进行就是明证。

历史上隋炀帝修大运河虽然民怨沸腾,但是惠及唐宋千年,乃是后世霸业之资。中国的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亦如是。

印度跟中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的短处就是他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就是他们的短板,需要互相学习。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3 21:46

@我才是狂笑 2172 楼 2014-07-23 17:31:49楼主啊,小弟不才,想请教个问题,您见多识广,麻烦帮忙分析下。

本人来自农村,家里无钱无势。09 年大学毕业,跑了一年业务,但一心想挣大钱,让家人过得好一些,其实父母受了很多苦,我一直感觉很多不住二老。所以我选择了金融--交易行当——现货交易。不知楼主了解多少,我想用 2-3 年的时间磨练自己,赔钱或不挣钱,希望之后能成熟,做期货做外汇都可以养家糊口,甚至过上小康生活。但是现在 3 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挣上......

-----------------------------

再坚持下吧,你既然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也许曙光就在前面。实在不行再回老家去,至少你还有媳妇在等你是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4 08:50

@埃托奥利奥2127楼2014-07-2119:12:21

985 在读小硕一枚,先谢谢楼主工作之余能为大家写这么精彩的贴。从楼主的贴中读出的不仅是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更是一种成熟理智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经验,在其他贴中很少能感觉到。真心佩服!另外想问下楼主对朱相有何评价,他主导的国企改革和分税制解决了中央政府的收入问题,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国家基本建设的投入,但同时又是这些年土地财政,房价暴涨,地方债居高不下的直接推手。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是否......

----------------------------- @大江宁静2130楼2014-07-2120:52:46

朱相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执行力和决断力的人,为中央财政解决了财政危机,大致相当于大明张居正的位置吧。

当时低效率的国企吃了财政吃银行,吃了银行吃股市,中央财政每年巨额补贴连税都收不上一分,中央财政几乎破产,可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没谁敢捅这个马蜂窝,也只有朱敢让几千万国企工人下岗;他还把人民币一步从 4 贬值到八,打垮了东南亚产业链,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主动刺破经济泡沫,海南炒房的多少老板倾家荡产......

----------------------------- @daysleeper_lee 2178 楼 2014-07-24 03:54:43照你这么说宝宝也是做了他该做的事,4 万亿一出一片歌舞升平,虽然持续短,后遗症这些也不应该怪到他头上。

一切的罪过都是当时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要责怪任何人,,。

功过应该由后人或者说历史来评判,而一个人到了宰相这样的位置只是一句简单的“我当时做的事是该做的”而没有没有更多的考虑的后果的话我认为这就不该是他应该做的!

----------------------------- 宝宝做的好事是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提留。这件事情被农民说成是“盘古开天地没有谁免过皇粮国税”。后果是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降低了 90%,中国总自杀率从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下降到了最低的国家之一。还有各种低保,保持了底层的稳定。4 万亿从经济应对的角度明显败笔,先是没有提前预料到经济危机,后又惊慌失措大放水。朱当时面对泡沫是主动刺破、铁腕治理经济,避开了 98 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朱虽然是清华机电系毕业,但是在被打成“右派”的那些年里自学了西方经济学,读过英文原版的经济学著作,后来还在清华经管学院带经济学研究生,他治理中国的经济手腕在国际上都受到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交口称赞,应对各种经济挑战、危机可以算得上是专家级的水平。

这个在一个国家里,短期内总产出是一致的,对一部分人让利就有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宝宝是好人,他所有的利益团体都不想得罪,也许是性格原因吧,没有朱铁腕、强势。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4 08:58

@大江宁静2173楼2014-07-2321:42(三十五)党国三件大好事前面有位网友说了,中国的举国体制,既能集中力量干大事,但是犯起错误来也不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总得来看民主制度要优于专制制度,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比如战争和重大的灾难发生时候,专制体制如手指臂,决策和动员能力比民主制度高效,因而要短期表现要优于民主制度,民主的雅典打不过专制的斯巴达就是明证。

中国的制度,虽然导致了........

------------------------------ @穗乃果 a1 2174 楼 2014-07-23 22:43:52这三件大事除妇女解放外总之有不少人的血泪,诶有时想想就咱们的人民要忍受这些心里就有点难受,毕竟一个是生育权,一个是要面对强拆的恐惧以及玉石俱焚的无奈,想想心真的堵,不知不觉对体制排斥。

-----------------------------

几家欢乐几家愁吧。计生有利于国家总体稳定,拆迁除拆迁户可能吃点亏外,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多数市民还是有利的。我前面分析过,如果拆迁的升值收益巨大,在大城市对被拆迁者补偿到位,是一个皆大欢喜、三赢的局面。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5 09:05

@埃托奥利奥2127楼2014-07-2119:12:21

985 在读小硕一枚,先谢谢楼主工作之余能为大家写这么精彩的贴。从楼主的贴中读出的不仅是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更是一种成熟理智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经验,在其他贴中很少能感觉到。真心佩服!另外想问下楼主对朱相有何评价,他主导的国企改革和分税制解决了中央政府的收入问题,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国家基本建设的投入,但同时又是这些年土地财政,房价暴涨,地方债居高不下的直接推手。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是否......

----------------------------- @大江宁静2130楼2014-07-2120:52:46

朱相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执行力和决断力的人,为中央财政解决了财政危机,大致相当于大明张居正的位置吧。

当时低效率的国企吃了财政吃银行,吃了银行吃股市,中央财政每年巨额补贴连税都收不上一分,中央财政几乎破产,可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没谁敢捅这个马蜂窝,也只有朱敢让几千万国企工人下岗;他还把人民币一步从 4 贬值到八,打垮了东南亚产业链,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主动刺破经济泡沫,海南炒房的多少老板倾家荡产......

----------------------------- @daysleeper_lee2178楼2014-07-2403:54:43照你这么说宝宝也是做了他该做的事,4 万亿一出一片歌舞升平,虽然持续短,后遗症这些也不应该怪到他头上。

一切的罪过都是当时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要责怪任何人,,。

功过应该由后人或者说历史来评判,而一个人到了宰相这样的位置只是一句简单的“我当时做的事是该做的”而没有没有更多的考虑的后果的话我认为这就不该是他应该做的!

----------------------------- @大江宁静2181楼2014-07-2408:50:44

宝宝做的好事是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提留。这件事情被农民说成是“盘古开天地没有谁免过皇粮国税”。后果是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降低了 90%,中国总自杀率从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下降到了最低的国家之一。还有各种低保,保持了底层的稳定。4 万亿从经济应对的角度明显败笔,先是没有提前预料到经济危机,后又惊慌失措大放水。朱当时面对泡沫是主动刺破、铁腕治理经济,避开了 98 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朱虽然是清华机电系毕业,但是在......

----------------------------- @daysleeper_lee 2202 楼 2014-07-25 01:09:05

少些奴性思想就可能不会这样说了,免农业税这一项一年占比多少(国家的和农民的),国家宣传上来看确实是大好事一件,可是你去问问农民朋友吧,有差吗?多印些钞票出来一切都逆差了,其他手段略。至于宝宝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坏人这种话在我们这个大环境下应该多说说他代表的利益集团(当然不是什么三 G 代表)而非个人,朱能这样铁腕是因为有大佬支持,而他的改革最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哪个集团大家现在看来再明显不过了,所以不......

-----------------------------

作为一个体制内人物,朱的首要目的自然就是救党国,他做得很好、很不错。解决了党国的财政危机,促进了产业链升级、避免了经济危机,同时也压制了各大利益集团,不至于让草民活不下去,作为一个经济负责人,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相当完美了。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肩。

三大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甚至包括房屋改革,也不像你说的那么不堪,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大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卓有成效。国企改革无疑是正确的,在经济上是一条死胡同,这个很多经济上的分析,当然对于下岗职工来说是痛苦的,不过一个无效率的系统早晚要崩溃;医疗改革、教育改革面向市场化方向正确。以前的免费医免费教育是个什么玩意儿,亲历过都知道。医疗就是赤脚医生的水平,教育高中的学费虽然低,不过各方面的条件恶劣得令人发指。以前的中学哪怕是省重点高中,宿舍都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甚至床铺都不够,要两个人挤着睡,冬天都没有热水供应,食堂的伙食大概跟猪吃的食物差不多,那像现在跟住宾馆一样的。

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免费只不过是国家用从你身上收上的税收再返还给你而已。而且免费造成巨大的浪费,使得从业人员不愿意从事该行业,对于医疗、教育等需要技术的行业影响是巨大的。医疗、高中以上教育行业的种种问题,恰恰是市场化不彻底、存在大量的官办垄断、不能充分竞争的缘故,而不是走免费的道路。中国的医疗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体是成功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面向市场。哪怕是像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搞免费医疗,你看个医生预约一个星期是常事,动个手术拖上两个月轮不到都有可能。病重一点等这个免费医疗非拖死不可。哪像中国急诊出慢点,对医生都轻则辱骂、重则殴打。免费的东西哪有好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有这般好事情?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5 09:56

@司马家的仲达2188楼2014-07-2410:56:52

除三件大事外,我再补充一条:教育。这三十年来的教育总体上也出了很大成绩,虽然教育产业化带来很多问题。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红利,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所依靠的将是人才红利!

----------------------------- @从自己做起 2011 2197 楼 2014-07-24 20:18:44

产业升级纯属概念,只能小范围做到,对全局没有大的影响。以中国人口状况,真正全民产业升级了,数亿劳动力大军怎么解决?

-----------------------------

中国的未来肯定要靠教育靠创新。但是我为啥没有把教育列入三件大事呢?中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只是数量上的、而非质量上的。就像中国制造,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非高精尖。中国的教育与科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中国虽然是钢产量大国,但是高利润、高技术的钢材,中国都制造不出来,石油钻机用钢材,都要靠从日本进口,机械高精度机床、芯片产业除了打磨骗经费的所谓“汉芯”“龙芯”均靠进口,而且还是卖方市场,你有钱人家还不卖。这个一个中国大量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二是整个系统和文化需要变革。如印度的软件工程不错,对于中国而言,缺乏资源人多,这是一个很适合中国人发展的行业。但是中国软件工程全军覆没,何故?全民盗版,不尊重知识产权。全民山寨的国家会有创新吗?这些都是一时爽而不注重长期产业发展的结果。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你盗版不尊重知识产权,短期看上去赚了实际上永远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上的原因。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摧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确实有些过时的需要改进——但是新的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观念并未建立起来,这个在文革的红卫兵运动中达到顶峰——砸烂一切,大多数中国人都成为没有任何信仰和不遵循游戏规则的,信奉的只是强权和丛林原则。你只要到各大论坛去看看发言就知道,根本不讲是非、不讲道理,一切就是讲厉害、讲实力、将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如果你是一个强者,是世界老大,这样说倒也还罢了,可是中国明明是一个弱国——在科技和实力方面,而且这样想法的大多数是底层,丛林原则对他们的伤害事实上是最大的。就是老大也要讲规则的,一个国家一个系统,没有规则,除非是在天下大乱人相食的乱世末世,否则总是存在游戏规则的,并不是靠暴力来决定一切的,还是有规则、道义一类的东西的。

对于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打击剽窃。西方的科技发达,一个最重要的传统就是对剽窃零容忍。在西方的学术界,只要你有一点剽窃的嫌疑,你这个人就废了,无论你是什么天才都不要想再从事学术。但是在中国大多数人认为剽窃是理所当然,能抄不抄是傻子。整个文化风气鼓励挑战游戏规则、破坏规则找规则的漏洞;还有官本位的思想,技术人员再努力也不如同级别的官员;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诚信思想,也没有多少人真正认为是应该的,不要说民众,就是国家,都是实用主义,何尝守信?这点就是儒家文化都好的多,孔子都说过,一国可以去兵、去食、不可去信。上行下效,市场上骗子横行、无商不奸,诚实做生意的被看着是傻子,骗到人是有本事有能力,而且市场建设不完善,官方只对能来钱的感兴趣,对于纠正市场失灵行为不感冒,行骗违法成本小,法律在社会中没什么威严,执行难,找法院不如找政府。

中国要转变为全面的市场体制,科技立国、内生增长,在文化和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痛苦的转型。目前促使我们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不尊重知识产权山寨立国、文化上的官本位和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本质上是与我们需要达到的长远目标不相容的。

讲一个小故事吧:齐国的孟尝君在秦国做客,被秦国扣留,依靠手下门徒中鸡鸣狗盗之辈,成功从秦国脱险,历来的评价都是孟尝君善于招纳人才,手下能人异士甚多,所以能够从强秦虎口逃生。王安石读史至此,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以齐国之强,孟尝君如果得一士,对齐国进行改革可惜西制强秦、争霸天下,何须用鸡鸣狗盗之辈来脱身?

他最后总结道:“夫鸡鸣狗盗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5 10:26

@巡航20142161楼2014-07-2220:57:01

先生好见识,这几天读了两遍,很有收获。很清楚的解释了困惑我很久的事情。我还想了解一些航空业的事,算体制内吗?

----------------------------- @大江宁静2162楼2014-07-2222:03:57航空也是国企,一种比较特殊的体制内。大致游戏规则与体制内相当,但是毕竟是技术部门,因而专业技术人员也还是受到一定的重视。这些行业我并不熟悉,只是有些基本的了解。总得来说,中国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材料领域,而且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比不上管理者,这也是中国特色,官本位。

----------------------------- @生于艹蛋国度的蛋 2167 楼 2014-07-23 12:59:09官本位,官僚主义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表现~~~ 换句话说,如今还是封建主义国家!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

-----------------------------

中国的历史分法有误区,我们完全是按照西方的分法,西方确实是分封的封建制度,中国古代到春秋战国也是封建制度。自从秦以后就不是封建社会,郡县制度跟封建附庸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制度,可以叫做官僚制度吧,汉晋是半封建半官僚社会,到了唐开科举,至宋、明清就是完完全全的官僚社会。这个官僚社会也不完全是坏事情,开科取士、文官制度也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官僚对于国家的治理与王族相比就像是职业经理人与土豪老板,相对当时西方的封建制度也并不落后。官僚社会跟市场经济也并非完全不兼容——真正不兼容市场经济的,应该是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文官制度正是起源于中国的官僚社会,中国的官僚社会只是需要进行一些改革既可以打造一支高效的适用市场的官僚队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5 10:26

@巡航20142161楼2014-07-2220:57:01

先生好见识,这几天读了两遍,很有收获。很清楚的解释了困惑我很久的事情。我还想了解一些航空业的事,算体制内吗?

----------------------------- @大江宁静2162楼2014-07-2222:03:57航空也是国企,一种比较特殊的体制内。大致游戏规则与体制内相当,但是毕竟是技术部门,因而专业技术人员也还是受到一定的重视。这些行业我并不熟悉,只是有些基本的了解。总得来说,中国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材料领域,而且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比不上管理者,这也是中国特色,官本位。

----------------------------- @生于艹蛋国度的蛋 2167 楼 2014-07-23 12:59:09官本位,官僚主义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表现~~~ 换句话说,如今还是封建主义国家!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

-----------------------------

中国的历史分法有误区,我们完全是按照西方的分法,西方确实是分封的封建制度,中国古代到春秋战国也是封建制度。自从秦以后就不是封建社会,郡县制度跟封建附庸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制度,可以叫做官僚制度吧,汉晋是半封建半官僚社会,到了唐开科举,至宋、明清就是完完全全的官僚社会。这个官僚社会也不完全是坏事情,开科取士、文官制度也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官僚对于国家的治理与王族相比就像是职业经理人与土豪老板,相对当时西方的封建制度也并不落后。官僚社会跟市场经济也并非完全不兼容——真正不兼容市场经济的,应该是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文官制度正是起源于中国的官僚社会,中国的官僚社会只是需要进行一些改革既可以打造一支高效的适用市场的官僚队伍。

作者:大江宁静 日期:2014-07-25 11:03

@daysleeper_lee 2203 楼 2014-07-25 01:12:36

怎么越看越像 ccav 了。哈哈哈哈哈哈

----------------------------- 许多朋友把不和他意的意见一概排斥,不能认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实际情况。关于政治讲个小故事吧:宋朝时候宋神宗重用王安石进行改革,老臣文彦博反对,说改革会失去人心,宋神宗可能是受到儒家民贵君轻、载舟覆舟之类思想的影响,说道:改革对士大夫有影响,对小民可是有利的,怎么会失去民心呢?文彦博说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也就是说,你皇帝是靠士大夫来管理国家,而不是靠小民来管理国家的。得罪小民,只要他们能够活下去就没关系,得罪士大夫你的统治就要出问题。

他这个实际上说出了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本质是什么,我在前面说过,政治实质上就是利益分配,再加上一点,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