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昭南市”(日本人在占领新加坡以后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市”)警备司令官,把屠杀华侨的任务交给了河村参郎。
但岩畔豪雄的近卫第六联队可没有畏战不力,反而岩畔遇上了老伙计辻政信中佐,如鱼得水,打得很积极,成了英雄。
所以战后又回了陆军中央。
但是这位战斗英雄回来以后还是贼性不改,继续见人就贩
卖他的“战争已经打到头了,现在应该是尽早找路子和英
美鬼畜们谈判的时候”,好在这时候岩畔已经是战斗英雄,
英美鬼畜们也都被赶走了,岩畔就是想烧香也找不着庙,
东条也就是不理他,倒没有进一步为难他,又把他踢回马来前线去当 25 军参谋副长去了,到了战场上总找不到人谈
判了吧。
海军有和谈想法的不用问就是山本五十六。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14 16:55
(一百零八)
海军的山本五十六也主张要和美国停战。但和到处咋咋唬唬的岩畔豪雄不同,山本甚至都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个意见。
1942 年 3 月,在和好友桑原虎熊少将的谈话中,山本透露了这个意思,山本说:“是停战的时候了,日本赢不了这场战争,如果把吞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美国会同意谈判的”。
这句话很有意思,“吞下去的东西”到底包括多少?从法属印度支那的西太平洋是肯定的,中国大陆应该也包括在内,满洲呢?再进一步,朝鲜和台湾怎么办?没有人知道山本五十六的真正含义。
这个最终官至军需省军需管理中将本部长的桑原虎雄在日本海军史上其实也很有地位的,他们家是开神社的,出身在神官之家的桑原一直有点神神道道。1936 年左右他是霞浦航空队副队长,向成天为航空队的事故率高居不下而苦恼的航空本部教育部长大西泷治郎提出来的解决办法居然是找个专门看手相和骨相的顾问来挑选飞行员。
说也奇怪,这个叫做水野义人的神棍挑出来的飞行员真的事故率低了不少。其实那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有人对你说你不会出事故的,那人很自然就油然而起一种自信,实际上就能减少事故率,不管白猫黑猫,逮住了耗子就是好猫,方法只要有效就行。
桑原当然不是专搞迷信活动,他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先驱,在若宫丸上设置跑道训练舰上起飞就是他干的。1916 年,日本海军学会飞行还只有三年的时候,他就和小泽治三郎在研究开发和使用航空鱼雷了。
但是山本五十六只是在私下说,并没有公开表示自己的意见。按照山本五十六的地位和威望,如果公开说了会有什么效果?历史当然不容许假设,但是如果山本五十六像岩畔大佐似的到处大放厥词,更可能的结果是被东条当作精神病给关起来。反对开战的陆军省兵务局长田中隆吉少将不就被东条判作了精神病吗?东条可不会管你原来为这个“皇国” 立过多少汗马功劳。
就是不被当作神经病,在当时也不可能有谁会认真地来听。
“实践检验真理”嘛,你们吹得那么神乎其神的英美又怎么样了?老虎屁股不仅摸了,而且还狠狠拍了几巴掌,没见老虎有什么动静,其实那就不是什么老虎,也就是中国人说的贵州毛驴,所谓黔驴罢了,不信你看看1942年3月7日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的《世界情势判断》是怎么说的:1. 英美的物力很庞大,但没有人力,特别是美国伴随着总体战态势的确立而来的是政治社会机构的摩擦和矛盾。
2. 优势的军备随着进攻据点的丧失而变得毫无价值。
3. 英国的战争能力依存于海上运输能力,而美国的海上运输能力很贫乏,无法援助英国。
4. 切断英美将对此次战争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而切断英国和其殖民地的联系将招致英国的崩溃。
5. 英美国民生活水准很高,降低生活水准将是不可忍受的痛苦,持续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会导致社会不安,士气下降,而英国的战败又会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6. 英美苏的合作本身就不自然,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政策已经堕落为投机冒险,两国国民不会同意其政策。
这种论调并不仅仅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很典型的日本式思维。日本人在很多时候会混淆自己的期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区别,这就是一个例子,这次的判断在出笼仅仅八个月之后的 11 月,同样的判断就翻转了 180 度。
所以山本没有作声,只是想办法怎么再多熬几天。
这时候首先陆海军就闹起了起来,参谋本部的意见是从以上的情势判断来看,英国人的失败已经指日可待,现在只需要守好现在抓到了的地方,等待“间接的胜利”就行了。本来在开战以前的1941年11月20日,陆海军之间就交换过《南方占领地行政实施要领》,里面的主要内容是:陆军担任区域:香港,菲律宾,马来,苏门答腊,爪哇和文莱。
海军担任区域:波罗州,西里伯斯岛,马六甲群岛,小巽他群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关岛。
这个“担任区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资源的分配,一个是防卫。陆军手里有了资源而且外面有海军来防卫,按照开战以前的设想,陆军要把分出来的兵力调回中国大陆去了,一要打国府军,二要防苏联人。
陆军对英美不太了解,所以把事情看得很简单,海军知道那些英美鬼畜没那么简单就能被打趴下,还早着呢。但是接下来怎么做又不知道了,因为海兵的老师没教过。但陆军提出的“防守”概念对海军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海军没有防守的说法,要么打,要么不打,舰队如何防守法?所以海军还是要继续进攻,这就跑出来了山口多闻的意见书。
难得参谋本部也被这个意见吓呆了,也难得海军这次这么积极,于是在 3 月 7 日的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参谋本部提出了一个以海军意见为基本的《今后应该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里面提出:“为了使英国屈服,美国丧失战意,应该采取继续扩大战果,保持长期不败的政战态势”。
东条英机看不懂这句话,“扩大战果”是进攻,“保持不败”是防守,这个大纲到底是进攻还是防守?问了半天结果也没得到满意的回答,反正最后糊里糊涂就通过了这个大纲。
这个大纲成为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意义不明的决定”中最有名的一件。
到了战后大家三头六面一对证,才发现这个大纲的意义其实挺明确的,就是陆军主张防守,海军主张进攻,到最后统一不了就做文字游戏,其实就是谁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
但这个意思不好明说,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就行,所以把当时站在政府立场上的东条英机都弄得有点稀里糊涂。
海军到底准备怎么进攻呢,也是吵得不亦乐乎。
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在吵。
军令部认为首先要消灭美国反攻的基地,而这个反攻基地是澳大利亚。所以要去进攻澳大利亚,但是估算下来的所需兵力是十个师团和 300 万吨的运输力量,这样参谋本部不干了,没有如此富余的兵力,已经打下来了的南方资源区域和中国大陆还要不要保了?这样军令部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把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割开来,占领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这样陆军只要有九个大队(营)的兵力就行了,参谋本部看了这个预算觉得还行,就同意了。
但联合舰队不干。
联合舰队认为一定要彻底消灭美国舰队,不能让美国“FLEET IN BEING”(舰队存在)。既然日本没有进攻美国本土的力量就应该积极寻找美国舰队残余力争与之决战,或者把美国舰队残余引诱出来决战。
怎么引诱法呢?一直对南云忠一没有彻底攻击珍珠港一事耿耿于怀的参谋长宇垣缠的方案是脱胎于山口多闻的方案,就是在 1942 年 6 月开始进攻中途岛,约翰斯顿环礁和巴尔米拉环礁,建成陆基航空兵基地然后进攻夏威夷,同时寻找和美国舰队决战的时机。
但是这个积极方案在联合舰队内部讨论时就被参谋们否决了,理由是对能否压制夏威夷的陆基航空兵没有把握,机会既然已经错过,也就不会再来了,陆军也抽不出登陆夏威夷所需的十来个师团的兵力,日本也没有运送这十来个师团的能力。
但是山本五十六的意志是坚决要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15 15:14
(一百零九)山本五十六从开战以前开始就是一个坚决的早期决战主义者,军令部的切断美澳联系的作战思想在山本五十六看来是最危险的作战选择,因为见效太慢,而且还有促使美国舰队力量加快增强的危险。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是既然无法直接进攻夏威夷,也要设法使夏威夷的美国舰队出动与日本舰队决战。
山本五十六对夏威夷中途岛方向如此执着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参加过日俄战争,亲眼看到过当时沙俄远东舰队在海参崴的巡洋舰分队,也就是所谓浦盐舰队给日本带来的恐慌,也知道当时第二舰队的上村彦之丞司令官的家都被愤怒的爱国人士砸了个稀巴兰的事实。别看他现在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可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也就是这个“民意”了,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他山本五十六立马变成“非国民”。
现在日本的东面是一片大洋,美国人随时可能从日本列岛的东面过来空袭,因此山本五十六坚持要进行中途岛作战,即使不能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也可以在中途岛上建立监视据点,这样可以将美国的进攻力量挡在中途岛之外,确保日本列岛本土不受空袭威胁。这不是山本五十六刚刚才有的想法,而是和奇袭珍珠港同时的考虑。山本五十六在前面提到过的 1941 年 1 月写给及川海相的信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此种事态(指东京受到空袭)发生,即使南方作战全胜海军也会被舆论强烈谴责,从而招致国民志气的低下。”
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是对的。
美国人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清醒了过来,“RemenberPearl Harbor,To Hell with Jap!”(记住珍珠港,把日本人赶到地狱里去)成为了全体美国人的口号。美国人最可怕的口号可能就是这句“记住什么什么”,美西战争开始时的口号就是“RemembertheMaine,ToHellwithSpain!(记住缅因号,把西班牙人赶到地狱里去)”,9.11 以后,美国的口号还是“记住 9.11”。
巨大的美国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开动了。
就在爪哇最后沦陷的1942年3月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就战区划分统一了意见。从欧洲到亚洲的广袤区域被分成了三个区域,美国人负责太平洋区域的作战以及作战指挥,英国人负责新加坡以西到地中海的中间区域的作战和作战指挥,包括大西洋在内的欧洲区域则由英美联合参谋部(CombinedChiefsofStaff)共同负责作战以及作战指挥。
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有陆海军关系问题。但美国陆海军之上还有联邦政府和总统,因此在美国负责的太平洋战区,最难缠的陆海军关系也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得到了平衡。
1942 年 3 月 30 日,新成立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太平洋地区分为了西南太平洋地区(SWPA)和太平洋地区(POA),前者包括东经 159 度以西和赤道以南,由麦克阿瑟担任最高司令官(Supreme Commander),而其余部分则划归后者,由尼米茨担任总司令官(Commander in Chief)。
麦克阿瑟得到的命令是:“准备对日反攻,……,为了将来的反攻确保澳大利亚基地”,而尼米茨得到的命令则是:“准备从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开始对日本占领地区的水陆两栖攻击”,就是说麦克阿瑟的战区其实也归了尼米茨,起码在当时。两栖进攻的主力是海军,这一条的由来其实很正常,但是麦克阿瑟好像有点不太乐意,自作主张地就把自己的官职也改成了“总司令官(Commanfd in Chief)”。
但美国陆海军的内斗和美国战争机器已经开足马力,向日本帝国碾了过来根本是两回事,不能说日本海军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时的日本海军沉醉在开战大胜的余韵里,从感情上就无法摆正心态,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后来中途岛大败的原因。
1942 年 1 月 30 日,军令部作战课参谋山本祐二中佐屈尊来到长门舰上和联合舰队的参谋们讨论下一步作战方案,半年前可是黑岛龟人一次次地从广岛湾往东京跑,现在反了过来,该由那些丢了脸的军令部参谋到联合舰队来拜码头了。
日本海军已经失去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曾经有过的那种有效的指挥机能。海军的三大衙门海军省,军令部和联合舰队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怪里怪气,没有了命令的上达下行这么一说,只有各衙门头头个人的实力对比这么一说。
比如军令部在理论上应该是“执掌国防,用兵的机关,军令部总长直隶于天皇,参划帷幄,统辖军令机关,执掌国防用兵计划,传达用兵事项”。
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则“直隶于天皇,总理麾下舰队,有关军政事项根据海军大臣指示行事,统监舰队军纪,风纪及教育训练,有关作战计划事宜则根据军令部总长指示行事”。
就是说本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仅仅应该是一个根据海军省军令部指示行事的作战指挥长官。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现在做不到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作战方式变化加上军令部的无能,山本五十六长官以及下属的联合舰队基本上对军令部是无视的。奇袭珍珠港作战方案的由来就是一个证明。
现在联合舰队和军令部在作战方向上又产生了分歧,军令部本来想占领澳大利亚北部的计划被参谋本部否决掉了以后,又提出来了占领萨摩亚,斐济和新喀里过尼亚的计划,称为“FS 作战”,军令部作战课在课长富冈定俊大佐的领导下已经做好了作战计划,山本中佐这次亲赴联合舰队就是来和联合舰队的这些牛人参谋们商讨作战细节的。
联合舰队先任参谋黑岛龟人大佐脸上挂着很不耐烦的幌子总算听完了:“军令部又在混时间了,到现在你们连如果打起了持久战日本肯定输这个基本概念都还弄不懂啊”。
从来没有给人如此羞辱过的山本中佐好不容易才强忍了下来:“请先任参谋注意用词,军令部不是在混时间,军令部是在构筑确保南方资源地带的不败态势,为了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将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割开来”。黑岛大佐根本就没理会山本中佐:“什么分割,告诉你,GF(不是 GRIL FRIEND 的意思,而是 GRAND FLEET,联合舰队的英文简略,联合舰队内部在自称时一般用这两个英文字母)已经决定占领中途岛,在占领中途岛以前先彻底解决锡兰问题”。
山本祐二张口结舌了:“什么锡兰问题?军令部怎么不知道?你们在搞什么小动作?军令部不掌握全海军的动态怎么指挥战争?”
“一样啊,联合舰队也不知道军令部要搞什么 FS 作战,等我们计划完成了,会向军令部说明的”山本真急了:“先任参谋,军令部在组织上位于联合舰队之上,你们无视军令部是一种僭越行为。”黑岛可不怕这顶大帽子:“得了吧,在个别的作战行动上,联合舰队的意向是一直受到尊重的,比起中央机关的闭门造车,我们这些现场人员提出来的作战方案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不说别的,珍珠港就是一个例子”。
一提到珍珠港,军令部的精英参谋立即就歇了菜。只好悻悻然地收回组织问题的讨论,反过来很虚心地向黑岛参谋请教“彻底解决锡兰问题”是怎么回事。
黑岛龟人豪情万丈地开始向军令部作战课参谋解释起“锡兰问题”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16 12:45 (一百一十)
1948 年独立,1972 年改名叫斯里兰卡共和国,现在叫“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这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当时是英国殖民地印度的一部分,叫锡兰岛。英国人在撤出殖民地时一定要种下万世混乱的种子,现在的中东问题是这样,南亚问题也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内乱的印度被英国人先挑起印度人的宗教冲突,再按宗教信仰把印度分割成印度,巴基斯坦和锡兰,从而使这个地方成为世界上的一个战争热点。
黑岛的锡兰问题解决方案,不但军令部不知道,其实在联合舰队里也就两人知道,一个是黑岛本人,还有一个战务参谋渡边安次中佐,连参谋长宇垣缠少将也是在五里雾中。
人人都知道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好赌,但现在是战争期间,山本去不了赌场。只好空余时间在长门号上拉着参谋们打扑克下将棋(日本式象棋)。据说山本下将棋的水平很高,整个联合舰队就只有渡边中佐能勉强和长官下成个平手,于是渡边就得陪着长官下将棋。所以整个联合舰队参谋部里能和山本长官说上话的就只有黑岛和渡边。
一航舰奇袭珍珠港成功,山本五十六亲率联合舰队主力去迎接凯旋归来的一航舰,出发以前,山本把黑岛和渡边喊去,交待了一个任务:研究一下进攻珍珠港和锡兰岛的作战方法。
渡边有点糊涂:进攻珍珠港的理由当然知道,可是这个锡兰岛是怎么回事?只好请教黑岛,人家是先任嘛:“一直以为长官重视的是太平洋,这次提到锡兰岛很意外”。
黑岛其实也不知道,但不能说穿,否则“先任”面子何在:“长官说过进攻夏威夷需要 1,000 架以上的飞机,所以现在进攻夏威夷不太现实。所以必须考虑下一个突破点。攻占锡兰岛,消灭英国残存的舰队,然后帮助印度独立,这样英美的援蒋通道就被完全切断了,支那大陆问题获得彻底解决。
再加上隆美尔将军现在在北非十分活跃,长官高瞻远瞩,肯定是考虑到了和隆美尔将军配合,将英国势力完全驱逐出亚洲和非洲。这样英国人只能退出战争,英国人一退出,美国人也就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必要。英明啊,长官到底是在从战略上考虑问题”。
黑岛又开始点起香来,把自己关在小舱房里苦思冥想,制定进攻锡兰岛的战略,连当时最热闹的联合舰队把旗舰移到新落成的大和号这件事都与他无关,山本五十六带着全体联合舰队幕僚去看新旗舰,就黑岛一个人没去。但黑岛一贯不和别人一起行动,谁也不拿没见到黑岛参谋当一回事,当初宇垣缠上任一个星期以后才第一次见到这位手下的先任。
黑岛弄出了个初步方案以后就去找长官汇报了,这一汇报连视长官为神明的黑岛也有点郁闷了。
山本五十六听了黑岛的汇报以后,居然十分兴奋:“很有创意的思想,很有意思。但是陆军估计不会同意,现在如何占领缅甸就够他们折腾了,分不出兵来”,是不是山本五十六已经忘记了给黑岛布置题目这件事了呢?那倒也不是,本来陆军曾经有过“西亚打通作战”,就是扫平印度洋去和希特勒会师的构想,一来因为那个构想太宏伟而无法实现,二来也没有哪个八嘎天真到真的认为傲慢的条顿人会和一群黄皮猴子协同作战,所以日本人连心眼都还来不及活动就正襟危坐非礼勿视了,但山本五十六忘记对黑岛说了。
黑岛有点泄气:“就只是空袭一下锡兰岛啊”。最后山本五十六给黑岛的指示是:为了消除进攻中途岛时的后顾之忧,一定要把英国的东方舰队消灭。
日本海军后来在中途岛遭受重创,经常有人说“中途岛的失败不是偶然的,是联合舰队迟早要遇到的宿命”之类看起来有点多余的废话,让人觉得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这句话还真有道理,笔者本人很讨厌这种动不动把发生了的事情称作“必然”的所谓“唯物史观”,但是中途岛不同,南云机动部队在中途岛的失败起码应该已经是第二次,就是说和中途岛几乎一模一样的情景已经发生过一遍了。
那就是美国人称为印度洋空袭(Indian Ocean raid)而日本人称为“锡兰海战”的那次战斗。时间是从 1942 年 4 月5 日到 9 日,地点在印度洋上的锡兰岛附近海面。
大英帝国那时有一支东方舰队(Eastern Fleet),也叫远东舰队(Far East Fleet),司令部在新加坡,下设上海分舰队(Shanghai Station)和东印度分舰队(East IndiesStation)。随着这支舰队在 1971 年的消失,曾经是七大洋霸主的皇家海军也就再也不是远洋海军了,而是正式退化
成了一支近海海军。
当时皇家海军的上海分舰队已经完了,东方舰队的总部新加坡都已经转了手,整个东方剩下来的军舰全部集中在司令部设在科伦坡的东印度分舰队了。光看数字,这支舰队还是挺威风凛凛的,有三艘航空母舰,其中一艘就是和威尔士亲王号一起到东方来后来在爪哇海触礁而没有去新加坡的无敌号(HMS Indomitable (92)),还有一艘可畏号(HMSFormidable (67))和无敌号一样都是刚服役的最新式的航空母舰,第三艘就有点惨了,那是世界上第一艘动工的航空母舰,1919 年下水的竞技神号(HMS Hermes (95))。
还有除了被德国潜水艇击沉了的“皇家橡树号”之外的所有 4 艘旧式复仇级战列舰和一艘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厌战号”,基本上是老式的轻重巡洋舰 6 艘,15 艘驱逐舰和 180架作战飞机。
这支舰队的存在对缅甸和苏门答腊就是一个直接威胁,更不要说在将来进攻中途岛的时候英国人会不会在背后做小动作了,所以联合舰队决心消灭那支皇家海军在东半球的最后一点残余。海军派出的是南云指挥下的一航舰,除了航母加贺因为坐礁受伤在内地修理之外就是进攻珍珠港的原班人马,再加上小泽治三郎的南遣舰队,所以航空母舰还是六艘,而战列舰则成了高速的金刚级战列舰四艘俱全,应该说力量甚至强于当初进攻珍珠港的时候,全歼英国东方舰队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强大无敌的一航舰不但没有全歼皇家海军的东方舰队,反而差点赔上了航空母舰赤城。最后英国人陪上了老式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和两艘老式战列舰,但收获了一个结论,就是日本人对印度洋没有兴趣。
(竞技神号沉没的瞬间,这是日本人拍摄的唯一一幅航空母舰沉没的照片)这场战斗几乎是中途岛海战的预演。虽然还没有做到美国人那么完善,但英国人也成功地部分破译了日本海军密码,起码他们知道了日本人将在 4 月 1 日空袭科伦坡,于是在 3月 29 日,东方舰队司令官海军上将詹姆斯·萨默维尔爵士(Admiral Sir James Somerville)带着舰队离开了科伦坡去往锡兰岛的西南方向躲避并计划打日本舰队一个回头,来个夜间袭击。萨默维尔爵士本人就参加过夜袭塔兰托港意大利舰队的计划,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在夜间被英国鱼雷机击沉也是他指挥下的 H 舰队(Force H)的杰作。萨默维尔懂飞机,但是皇家海军的海军航空兵却属于皇家空军,海军司令指挥不了,还有就是英国人的箭鱼式飞机虽然已经配备了雷达,但还是老式的双翼飞机,这两条致命伤救了日本的一航舰。
4 月 4 日,南云机动部队在锡兰岛东南 400 海里处击落了一艘英国侦察飞艇,但这艘飞艇在坠落之前发出了电报,甚至南云的旗舰赤城号都已经截获到了这份电报,可是南云司令官根本就没把这份电报放在眼里,仅仅只是想到再不可能奇袭了。第二天,珍珠港的空袭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率领着128 架奔袭科伦坡,但除了一艘武装商船和一艘驱逐舰之外,渊田扑了一个空。
这时渊田请求再进行第二次攻击,正当航母上在给飞机换装航空炸弹时,侦察机报告发现英国舰队两艘重型巡洋舰康沃尔号(HMSCornwall(56))和多塞特郡号(HMSDorsetshire (40)),于是甲板上一阵手忙脚乱,更换兵装全部是手工进行的,非常麻烦。本身一次兵装就需要一个半小时,更换一下起码就是乘以二了。而且此时航空母舰的防御能力为零,受到敌机攻击就是等死,机动部队日后在中途岛战役中就是赶上了这个时间带,想不死也难。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19 10:02
(一百一十一)好在这次发现的只是两艘巡洋舰,只需要给一部分俯冲轰炸机换装就行了,就这样奇袭珍珠港时的第二波攻击队俯冲轰炸队指挥官江草隆繁少佐带领的 53 架九九式舰爆机起飞也是两小时以后了。
13:00 左右江草飞行队发现了那两艘英国巡洋舰,仅仅花了 20 分钟,两艘满载排水量 13,000 吨的重型巡洋舰就从海面上消失了。52 加参加攻击的飞机里,居然有 46 架命中,这首先说明当时一航舰的飞行员们的技术高超,也说明没有防空能力的军舰在飞机面前是多么无能为力。
但此时萨默维尔爵士的主力舰队就在那两艘巡洋舰西南不到 60 海里的地方。英国人不知道南云所在,很偶然地在朝着南云舰队的方向走。到傍晚 16:00 萨默维尔得知他的两艘巡洋舰已经没有了的时候,离开南云只有 150 海里。
而南云不知道。
南云至少有两次机会发现萨默维尔的舰队,一次是发现这两艘巡洋舰时,南云没有想到再找一下航空母舰,第二次是16:00 左右第五航空战队的翔鹤和瑞鹤两艘航空母舰都发现了双翼侦察机,并且作战日志里记下了“怀疑附近有敌航空母舰”的字样,然而从舰队到各母舰都没有人想到再派侦察机侦察。
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英国人的舰队主力不在科伦坡港内,航空母舰却在离一航舰不远的地方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英国人应该已经知道了日本人的行动计划,而且在将计就计准备打日本人埋伏了。但是南云忠一不但没有想到那么远,甚至连英国人的舰队主力就在附近都忽略了。如果发现英国舰队主力,即使由于时间太晚无法攻击,起码不会被人打埋伏,而骄气冲天的机动部队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人打埋伏,第二天南云是去轰炸锡兰岛上的另一处军港亭可马里,和前一天一样在准备第二次攻击陆地目标时侦察机附近海域发现了空载的竞技神号,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更换兵装,67架九九式舰爆机在10分钟内把37枚500公斤炸弹扔在了竞技神号身上。
就在舰爆机刚刚出航的时候,航空母舰赤城的周围出现了9 架英国轰炸机,只是因为英国飞行员的准头太差,赤城号才幸免于被击沉。还是和未来的中途岛一模一样,只是英国人晚来了十几分钟。
日本人的运气差在英国飞机的性能太差,英国飞行员的水平太低。日本人一直在抱怨如果英国人稍微能干一点,当时干脆把赤城号和边上的重型巡洋舰利根给击沉了,顶不济也击伤了的话,可能日本人会清醒一些。但问题是一航舰丝毫未损,这样日本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就在地狱边上晃悠了一圈,一直到战后才从美国人那儿知道其实赤城号应该沉没在印度洋,让他活到中途岛战役已经是日本人赚了。
所以说中途岛海战的结果是注定了的,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所有失利原因在到现在为止的大胜利中已经全部表现了出来,只是因为被胜利掩盖着而没有被人看见而已。
(皇家空军的主力舰载机剑鱼)有句话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但不能说:“不管垃圾股,
优绩股,挣了钱就是好股”。
但是如果有人一直玩垃圾股的话,他肯定迟早蚀个精光,破产只是早晚的事。
这就是锡兰海战,除了一艘最老式的航母之外,日本人连英国人的老式战列舰都没有找到。但日本人宣称是他们胜利了,因为他们迫使英国人退到了马达加斯加岛去了,英国人起码不会在海上给缅甸和苏门答腊岛带来麻烦了。
英国人也宣称他们获胜了,因为他们认为锡兰没有被日本人所占领。从战略上说来参谋本部否决海军的占领计划应该说是一个错误,因为锡兰岛对大英帝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他控制了印度洋,控制了去往印度的通道,控制了去往中东波斯湾油田的船路,而且还是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橡胶产地。
从作战上来说,除了小泽治三郎计算了更换兵装所需要的时间和危险,向联合舰队提出了问题报告以外,引起了黑岛龟人的注意之外,再没有任何人认为这次基本上属于小规模的空袭战斗存在什么问题。
日本人进入印度洋,开始进攻锡兰岛和印度让英国人真正感到了绝望,开战不到三个月,英国就丢失了在东南亚的全部殖民地,现在印度这颗英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又受到了直接威胁。评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军队或许可以用“作恶多端”四个字,但他们的敌人也绝不是什么善茬,除了后起的,还充满着理想主义的美国以外。英国,法国和荷兰都可以说是罪孽深重,在殖民地干的都是些令人发指的事情,所以他们知道被日本占领了的东南亚的殖民地已经再也不会属于他们了,邱吉尔可能在后悔为什么不学美国人,美国人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答应了给菲律宾独立。而英国在战争爆发以后还将甘地和尼赫鲁抓进了监狱。
欧洲殖民主义者们决不肯放弃它们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法国人不是在战后还恬不知耻地为了保留殖民地而打了好几场失败的战争吗?英国人更是一个在不得不退出殖民地的时候还要造最后的孽的民族,现在地球上流血的热点,中东,南亚,无一不是大英帝国的杰作。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英国女王自告奋勇要出面调解印巴冲突,被印度人轻蔑地拒绝了:“一个三流国家的国家元首,没有资格介入大国之间的事务”。可能这位发言人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吧:“KAO,没有你们还没有这个问题呢,你以为你是谁?”丢掉了印度,英国当然就变成三流国家了,但英国人既不愿沦落到三流国家的地位,也知道凭他们保不住印度,唯一的指望就是美国。尼米茨回忆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再三恳请美国要想法子把日本航空母舰调回太平洋以减少日本人对东方舰队的压力,使英国人能够喘一口气从而向印度增派援兵,这就是那段时期美国航空母舰进行的一连串空袭的由来。
1942年2月1日03:55分,马绍尔群岛最重要的夸贾林环礁遭到了来自哈尔西指挥下的美国航空母舰企业号和约克城号的空袭,夸贾林环礁是日本第四舰队的重要据点,第六根据地司令部,第六防卫队本部,第六通信队本部,潜水舰本部云集盖岛,第四舰队司令是井上成美中将。
第六根据地司令官八代祐吉少将当场被炸死,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位去靖国神社报到的海军将军,开战不到两个月,还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就已经挂了一个将军。
2 月 20 日,列克星敦号也前进到了所罗门群岛的东北面,企图对拉包儿进行空袭,但被日本人发现。亲自领导过对中国内地进行轰炸,出任过海军航空本部长的井上成美中将出动了 17 架俗称“中攻”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但没有对美舰队造成任何损失,反而是损失了 15 架中攻,损失率几乎达到90%。
四天以后的 2 月 24 日,哈尔西又带着企业号攻击了威克岛,3 月 4 日,哈尔西又去南鸟岛访问了。
日本人并没有在意这一连串在军事上意义不大的空袭,就是井上成美的大失败也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日本海军历史全部有 77 名大将,井上成美是最后一名晋升为大将的,但这位海兵 37 期的次席毕业生,在日本海军中也就是赵括的代名词。
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日本海军所向披靡,虽然笔者在这里鸡蛋里挑骨头找出来了一大堆毛病,但最后仗都还是打赢了,白猫黑猫,总抓住了老鼠。
但这位“最后的大将”井上成美指挥下的第四舰队就不一样了,威克岛上美军只剩下四架飞机,但这四架飞机就把井上成美弄得一筹莫展,最后是南云机动部队从珍珠港回来派出了第二航空战队的苍龙和飞龙加上第八战队的利根,筑摩两艘重型巡洋舰才算攻下了威克岛,所以当时日本海军里有一句话:“怎么?又输了?还是第四舰队?”所以日本人没有关心哈尔西在南洋的捣乱,但是“帝都被袭”的杜立德空袭(Doolittle Raid)就不一样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0 12:01
(一百一十二)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的16架B-25双发轰炸机在詹姆斯·杜立德中校的带领下,从离东京海岸 600 海里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上起飞,对东京,大阪,名古屋和神户进行了空袭。
这次空袭对日本人造成的损失其实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但对大本营的心理打击却无法估量,无敌的皇军举世无敌,怎么老窝都被人抄了?大本营赶快发表声明:“击落敌机九架,损害甚微”,但是这九架据说被击落了的飞机就没人见到过,有大胆的人就说了:“皇军是不是击落了空气?”同时这个在军事上微不足道的行动也说明了美国军队的一些特征。比如柔软的想象力,海军飞机没有那么长的续航力就使用陆军的大型双发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无法回去在航母上降落就干脆不回去了,直接飞到中国大陆争取在国民政府军控制地区的机场降落。这种创意,可能除了美国人之外没人想得出来,而日本人,特别是日本陆军,一听说“没试过”的回答肯定是:“那就别试了”。
还有就是美国陆海军的协调。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美国的陆海军之间当然也有矛盾,像哈尔西和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好像就永远在干架,但是在国家危机面前陆海军还是能够团结起来。说实话日本人就算有了这个创意,陆军的飞机也不可能从海军的航母上飞起来。
最后是美国人的幽默。
美国人也发表了战果,但为了保密没有说是从哪儿起飞的。
空中英雄杜立德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从何处起飞的提问时开了一句玩笑:“从香格里拉起飞的”,偏巧那个记者还是个小白,听不懂这个幽默,回去还就发表了一篇以“从航空母舰香格里拉号起飞的美国军机轰炸日本”为名的报道。
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一看,得,干脆咱就造一艘香格里拉号玩玩吧。这就是埃克塞斯级航空母舰香格里拉号(USSShangri-La (CV-38))的由来,香格里拉号的下水仪式上还专门请来了杜立德太太砸香槟。
(1944 年 2 月 24 日,弗吉尼亚诺弗克海军工厂,杜立德太太为航空母舰香格里拉号下水砸香槟)不管怎么说,事实证明了山本五十六担心的方向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务之急还真是要解决这个本土防空问题。这样军令部一直反对的中途岛作战就提前进行了。
怎么叫“提前进行”呢?军令部一开始对进攻中途岛是坚决反对的。一方面是军令部对联合舰队那帮无法无天目中无人的混蛋很不满,还有就是军令部很罕见地居然和参谋本部在 FS 作战上居然意见一致,这个 FS 作战不进行简直对不起天照大神。形势一片大好,联合舰队手头没有活干,所以对FS 作战没有坚决反对,但山本五十六决不肯放弃中途岛作战,派到东京和军令部交涉的联合舰队战务参谋渡边安次中佐在无法说服军令部的时候只好又撒出杀手锏:“如果军令部不同意联合舰队的方案,山本长官说他就辞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职务”,这一下军令部再次傻了眼。
顺便说一句,战后的联合舰队参谋们的证言表明,山本五十六似乎没有对渡边参谋发过那种指示,应该是战后曾经担任海上保安厅技术部长的渡边安次在假传圣旨吓唬军令部。
被唬住了的军令部只好同意联合舰队的方案,但还有点不甘心。在联合舰队的方案上再加上一条阿留申作战,据说是这样一来美国舰队非出来拼命不可,又可以作为中途岛作战的牵制行动,还可以切断美苏联系,最后还可以减轻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威胁,一举四得,联合舰队也没有反对——连中途岛都能打,对一个阿留申皱眉头有点说不过去。本来这个作战准备在六月下旬进行,移到六月初只是“提前举行”。
从 4 月 28 日开始,联合舰队花了三天在新旗舰大和号上进行了第一阶段作战战训研究会,可是在这个战训研究会对于珍珠港,马来,爪哇和锡兰作战中数次出现的失误甚至危机没有任何检讨,整个检讨会就是一个庆功会。最后,山本五十六以严厉的口吻,模仿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解散训词》来了个总结讲话,但根本就没有人在听,所有人都在盘算晚宴上会上哪些盘子呢。
接着从 5 月 1 日开始,联合舰队又花了四天时间在大和号上进行进攻中途岛的图上演习。演习中出现了在中途岛登陆时美国航空母舰突然出现,赤城号被炸沉的场面。
打不下去了,大家面面相觑了。
“谁说美军飞机就有这么大的攻击力?”,发话的是参谋长宇垣缠少将。
宇垣缠参谋长在联合舰队是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存在,山本长官从不找他商量什么问题,这次是他次数很少的开口。
但是参谋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图上演习也叫兵棋推演,是秋山真之从美国学来的。方法是把小军舰模型直接放在大地图上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打击的力度则是掷骰子,刚刚掷出的是个“5”。负责掷骰子的奥宫正武少佐看着参谋长在发愣。
“美国飞机没有那么准吧,就算攻过来,打击力度能到‘3’就了不起了。”
力度是“3”的话,赤城仅仅是中创,作战还可以继续进行。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舰队燃料没了,回不来了。
还是参谋长:“别花那么多时间不就行了?小小的中途岛,花不了那么多时间,当然大家都已经知道燃料问题了,到时候多注意点”。
这就解决了全部问题,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没有任何人对宇垣参谋长的荒唐行为提出疑问,因为没有人把攻击中途岛看得很了不起,所有人都认为美国航空母舰即使出现也是在登陆行动结束以后。
其实呢?中途岛已经出现过一次,锡兰海战就是中途岛的彩排,只不过联合舰队没有注意到罢了。
中途岛作战到最后成形时是个四不象的怪物,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缠都曾经有过攻占珍珠港的想法,当然山本是在奇袭珍珠港之前而宇垣是在奇袭珍珠港之后,但是这个设想的基础都是首先进攻中途岛,因为中途岛就在前往夏威夷的中途,绕是绕不过去的。但是山本五十六这次进攻中途岛的考虑与进攻夏威夷没有直接关系,进攻中途岛的目的是引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残存的航空母舰从而加以歼灭。也就是说进攻中途岛是手段,消灭美国航母才是目的。
所以进攻中途岛的陆军是由第 28 联队长一木清直大佐指挥的以第七师团 28 联队为基本的大约五千人,而海军则是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指挥下的几乎全部联合舰队。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1 15:16
(一百一十三)5 月 1 日在大和上进行的兵棋推演虽然荒唐到了极点,但并没有人对作战本身提出疑问,然而对开战的时机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少。很多人提出要给官兵一个休息的时间,军舰兵器也需要维护修理,人员需要更换补充。比如渊田美津雄就坚决反对这种不间断的作战方式,早在机动部队进攻印度洋的时候他就有意见了。珍珠港一战机动部队的损失是 55 人,在印度洋机动部队的损失是四架零战,10 架九九式舰爆,两架九七式舰攻,人员 30 人。可以认为这种损失微乎其微,但渊田不这么看,渊田认为机动部队的飞行员是精英中的精英,日本海军付不起这种持续的出血。渊田认为应该给机动部队一段时间,把现在的飞行员调到航空队去当教官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否则精英飞行员有用完的一天,到了那天日本海军也就完了。渊田的意见不用说是正确的,但是当时的日本海军接受不了。倒不是说不能提意见,日本海军整个说来还不是像陆军那样不准说话的地方。这是因为日本海军学的是英国海军,英国人的作派在日本海军中还残存了不少,比如不问政治,禁止宗教的传教活动什么的。
这种传统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还有点残余。一次有人在舰上的“短现士官”舱房里发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堂堂帝国海军居然有人在看赤化书籍这还了得?但是最后事情弄到舰长那儿,舰长根本没把那当回事:“人家是帝国最高学府的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的,那是人家的专业。人家又不会在海军干一辈子,几年以后还是吃那碗饭,管人家干嘛”,把事情压了下来。
海军和陆军不一样,没有陆军那么多讲究。比如说陆军一人一支枪,但在说法上那不是自己的,“是天皇陛下借给你的”,所以对枪的态度就是对天皇陛下的态度。偏偏赶上陆军制式装备中的三八式步枪有个枪帽,不用的时候盖在枪口上的一个铜制小玩意,那东西特别容易丢失,陆军在这个小枪帽上倒过霉的不知有多少,甚至有新兵蛋子给逼得自杀。
有些中学毕业征兵进了海军一看,原来在学校军训时被陆军派来的军训教官说得神乎其神的刻着皇家菊花纹章的枪帽两毛钱一个,小卖部里和鞋垫子牙刷什么的搁在一起卖,没什么了不起的。海军的等级观念也没有陆军那么邪门。陆军在称呼上官时必须加上“殿”字,比如“中队长殿”,“联队长殿”什么的,将军以上还必须称“阁下”。海军没有,海军直接就是称呼“舰长”,“航海长”什么的。1934 年在神户举行“特别大演习观舰式”,做过侍从武官长的奈良武次大将在长门号战列舰上看见一件稀罕事:小兵们在擦洗甲板,正好已经是元帅了的东乡平八郎也站在甲板上发呆,小兵们擦到东乡跟前就抬起头来说:“长官,对不起请让让”,而东乡也就另外找了块地去发呆去了。
奈良大将看到后要昏过去了:“都说海军自由,还真是这样。小兵蛋子也能让元帅让地方,陆军是不可想象的”。
确实是这样,海军等级比陆军要严明,比如官级不同伙食就不同,而陆军在战场上大将和新兵蛋子吃一样的东西,但海军容许下级说话,而且不准上级穿小鞋,因为海军有一套防止穿小鞋的措施。海军人事归独立的海军省人事局管,打击报复的风声只要被人事局发现就记入档案,到了年底人事评定,长官要是说不清楚这件事就扣点,几个点一扣就晋升无望,所以长官对部下的话最多当耳边风,但一般不去堵部下的嘴。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海军没了。大量海军军人进入民间企业和政府衙门,一开始最让他们不习惯的是民间企业和政府衙门里部下居然不能和长官讲理。
但是联合舰队还是无法采纳渊田的意见,原因很简单:虽
然当时的美国人的处境其实很悲惨,但美国人就是不让日
本人来决定太平洋上的作战时间表,时间表得由美国人来
定,美国始终没有放弃作战的主动权,从 1942 年 2 月开始
的一连串空袭,除了呼应丘吉尔的要求,鼓舞美国人的士
气之外就是在追求这种作战上的主动权。
这个主动权是双方都在刻意争取的。据说参谋本部作战课和军令部作战课的参谋们有一点相像的地方,就是嘴里成天在嘟嘟哝哝同一句话:“要带着敌人转,不能被人带着转”。
FS 作战也可以说是在缺枪少炮的条件下争取主动的一步棋了。
但是美国人不会让日本人好好地在战争的棋盘上落子,这就有了珊瑚海海战。
引起珊瑚海海战的作战行动叫做“MO 作战”,目的是占领新几内亚的首府莫尔兹比港。这次作战很容易和军令部一直念念不忘的把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割开来的“FS 作战”混淆起来,因为作战方向差不多,都是从新几内亚岛向东走,但这两个作战完全不是一回事。MO 作战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守,莫尔兹比港正对着北澳大利亚,占领了这个地方就能对北澳大利亚施加压力,不说什么时候登陆,起码现在成天在新几内亚周围飞来飞去的美国陆基航空兵就得收敛一点了,这样可怜的第四舰队也能活得像个人样。就是说这次作战是山本五十六想帮帮老战友井上成美。(井上成美大将战后拒收恩给,开馆授徒,教人英语而谋生)井上成美英语好,数学好,口才好,人也长得挺帅,几乎什么都好,就是作战不是很好。但也不能全部怪他,这个第四舰队的由来本来就是日本海军所特有的意义不明的扯淡。
1940 年设立的第四舰队的守备区域是原来日本从德国人那儿抢来的南洋诸岛,南北 1,600 公里,东西 4,300 公里,原来那地方根据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是不能修工事整军备的,一直到日本人退出军备条约以后才大家一起开始修工事。
现在和盎格鲁萨克逊人开打,南洋诸岛一头就顶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哥俩,本来应该是最重要的位置,但实际上除了派去的司令官名气很大之外,这个第四舰队就是后娘养的。
不信可以看看他的军舰配置,1941 年 8 月 11 日井上成美去上任时,第四舰队的旗舰是一艘满载排水量 6,300 吨的练习巡洋舰“鹿岛”,还有两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式巡洋舰天龙和龙田。属下还有一个司令官是少将的第十九战队,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专门敷设水雷的部队,1941 年 10 月,开战以前最后一次在长门号战列舰上举行的军棋推演时就没有通知第四舰队派人参加,因为没有指望第四舰队能干什么。第四舰队的舰艇和航空力量得到增强还是开战以后的事,这么一个菜鸟舰队打打败仗也是应该的。联合舰队也知道第四舰队靠不住,所以又专门派人来给第四舰队帮场子。可是神差鬼使,派出的又偏偏是一航舰里面最菜鸟的五航战。
一航舰下属四个航空战队,第一航战成立于 1928 年,拥有航母赤城和加贺,第二航战成立于 1934 年,拥有航母苍龙和飞龙,而拥有最新型航空母舰翔鹤和瑞鹤的第五航战成立于 1941 年 9 月,去珍珠港也就是凑个数,没谁指望他们真能派用场。
其实还有一支编了拆,拆了编,编编拆拆,拆拆编编的第四航空战队,前面说过的业余爱好搞封建迷信活动的桑原虎雄就当过那支航空战队的司令,拥有过航母龙骧,春日丸(后改名大鹰),参加攻击阿留申群岛。中途岛以后解散,后来又弄成了一支战列舰改造航母的舰队,叫战舰航母舰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些战舰航母叫是叫航母,但没有舰载机,因为有容积,所以开来开去当运输舰用。有趣的是这些战舰航母运输舰居然混得不错,没有叫美国鬼畜给打沉的。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2 08:54 浩瀚的大洋是赌
场(一百一十四)当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北边新不列颠岛上的拉包儿,莫尔兹比港位于新几内亚岛的南面,所以日本人计划在新几内亚岛的北部登陆然后走过去,但是因为岛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海拔 4,000 米的斯坦利山脉。因此只能从海上绕过去,这才有了这场珊瑚海海战。
日本海军军官起码是海兵毕业的,应该说是精英军官。精英就得有个精英的样子,精英制定的作战计划就应该是小白们看不懂的东西,所以尼米茨在评论日本海军作战时指出日本海军作战计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复杂,为了追求复杂而复杂。
本来联合舰队也好,一航舰也好,正好都闲着无所事事,真要对莫尔兹比港那么有兴趣,大家一齐出动也就拿下来了,尼米茨也好麦克阿瑟也好,再不开心除了翻翻卫生眼球也没别的方法。但是联合舰队非要屋上架梁,节外生枝,就这么个简单的登陆作战,愣是给这帮海大毕业的精英们弄得复杂无比。这次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行动,居然是兵分四路。
一路是进攻图拉吉的部队叫做“图拉吉攻略部队”,一路是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叫“莫尔兹比攻略部队”,一路是掩护着两路部队的水上舰队叫做“MO 水上部队”,最后还有一路那个五航战被叫做“MO 机动部队”。
4 月 30 日图拉吉攻略部队首先出发,领头的是志摩清英少将,手下带着一艘据说能装 600 个水雷的敷设舰冲岛,还有两艘驱逐舰“菊月”和“秋月”和六艘运输船。掩护的是五藤存知少将指挥着航空母舰祥凤,重巡青叶,加古,衣笠,古鹰和驱逐舰涟组成的MO水上部队。但一行人5月3日到了图拉吉一看那儿的美国兵没了,于是一枪不发就占了图拉吉岛。可是就没有人去想一下美国人为什么撤退了这个问题。
美国人撤退是因为美国人已经知道了日本人要干什么。当时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不但英国人知道,美国人也知道。但问题在知道了也干不了什么。在太平洋上美国人的海军扳着指头算得过来,还没有和日本海军正面冲突的实力,用尼米茨的话来说就是“当时只能采取积极的防御”。既不是像日本那样死死抱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的教条不放,也不是傻呆在那儿等你来打,而是机动灵活,抽不冷子干你一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