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重德在海大毕业后的 1933 年派驻德国,担任德国海军武官助理。当时正好是纳粹浪潮席卷德国,希特勒停止魏玛宪法的时候。神重德就成了希特勒的终身粉丝,连嘴唇下面的胡须都成了希特勒式。见人就宣传希特勒的伟大,而且预言“到 1940 年左右,希特勒肯定要奋起收复旧德国的领土”。
(留着希特勒式小胡子的神重德大佐)海军的少壮亲德派对这句话很注意。当时石川信吾中佐正在德国出差,还特地中止了自己的欧洲旅行计划,在德国通过外交,商社的所有渠道对神重德的判断进行验证,结论是神重德的判断基本上没有错。特别是后来希特勒真的是在1940 年左右开始行动,这下神重德顿时成了“德国通”,“国际战略大家”。神重德晋升中佐是在 1936 年底,即使在海军中主战的被称为少壮派那些人中他还是属于军衔较低的,但是这一连串金光闪闪的足迹使他非常引人注目。
1935 年神重德少佐从德国回来以后在海军省军务局第一课任职,课长就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冈敬纯大佐,局长是井上成美少将。在争吵三国同盟条约的那个时候,一天井上成美实在受不了这位天天跑到他办公室里来要给他洗脑的小少佐了:“立正”。
神重德一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既然少将局长发了口令,这可是在军队,顿时脚一顿,站的笔笔直直。
井上成美火了:“你还没进海兵本官就已经海大毕业了(其实井上有点吹牛,确实井上 1917 年从海大毕过一次业,但那是乙种学生,算专业训练。一般“海大毕业”指的是甲种学生,那才是指挥专业,井上从甲种毕业是 1924 年),你有没有在本官面前说话的资格?向后转,出去”。
神重德只好按照操练规程,以一个首席毕业生应该有的素养,迈着大步走了出去。
神重德一直被人称为“海军的辻政信”,但海军参谋和陆军参谋不一样,海军参谋动弹不了军舰,加上海军的一艘军舰也打不了仗,要不然这位能玩出什么花出来就不知道了。
德国的航空兵并不差劲,可能是因为德国把航空兵独立出来组成了空军,而日本没有对应的军种,所以日本的亲德派无论陆海军全是航空盲。
神重德不仅是航空盲,而且这位从根本上就看不起那帮开口闭口就是飞机飞机的孬种,没有飞机就成不了事?美国鬼畜的飞机怎么了?本大佐就要打一个将来可以收进教科书作为典范的漂亮仗给你们这帮八嘎上上课。
这就有了日本人称做“第一次所罗门海战”而美国人称为“索沃岛海战”的这次战斗。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23 10:13
(一百三十六)8 月 7 日下午 02:00 左右,第八舰队在三川的带领下驶出了拉包儿基地,全速往瓜岛海域猛扑。因为是在海上行驶,所以澳大利亚的海岸监视员无法发现他们,美国航母已经撤退,无法派侦察机进行搜索,只有潜水艇和陆航侦察机才能发现第八舰队。
实际上同盟国几次发现了第八舰队,第一次是潜水艇 USSS-38 (SS-143)在对日本海军说来是最为危险的接近瓜岛的海槽(SLOT)发现了日本人,当时这艘潜水艇几乎是贴着日本舰队,距离太近而无法发射鱼雷(当然就是发射了是不是有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但是舰长曼逊上尉还是发出了“00:40 分在圣乔治角以西 8 英里处发现两艘驱逐舰,三艘不明舰种大舰高速向西运动”的信息。
麦克阿瑟指挥下的两架执行侦察任务的澳大利亚洛克希德A-29 赫德逊轰炸机也先后发现过日本人,反正由于种种有理无理的原因这两份报告到达瓜岛的美军舰队的时间已经是 18:45 和 21:30 分。甚至这两份情报也没有引起美国海军的注意。
这样第八舰队就就完全做到了“悄悄地进庄,打枪地不要”。
8 日清晨,第八舰队到达了布干维尔海域,三川军一起飞了四架水上侦察机搜索美军行踪,结果是在瓜岛附近发现两艘轻型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和 15 艘运输船,在图拉吉附近发现一艘重型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和四艘运输船。
但是,“航空母舰去向不明”。
三川能肯定从昨天开始就有美国航母参战,这个“去向不明”的消息确实令人恐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三川只能拼了,鸟海舰桥一片静肃甚至悲壮的景象,唯一喜笑颜开的就是先任参谋神重德大佐。只见他不停地在发牢骚:“喂喂喂,怎么人人都哭丧着脸?告诉你们,这一仗只赢不输,输不了。你们想一想今天什么日子,八月八日,咱们是第几舰队?第八舰队。第八舰队在八月八日出击,大吉大利”。
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迷信八,日本人迷信八是因为八的字形吉利,越往后来越宽广。这种迷信是中国传到日本的还是日本传到中国的都弄不清楚,中国人迷信八的理由是香港人说“八”和“发”的发音一样,所以其实有可能对“八” 的迷信是从日本进口的,反正这种迷信现在流传全土,弄得北京人开奥运会连时间都要往八点八分上凑。
可是第八舰队的八月八号已经没有了八点八分钟,那时候天还没有黑呢。神重德大佐也就只能随行就市了。天黑时重巡鸟海上升起了战斗旗,在最前列带领着舰距为 1,300 米,速度 26 节按既定战术驶向瓜岛海域。到萨沃到附近时已经是09:00 左右,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第八舰队这就要准备打日本海军最擅长,而美国人又一直不给他们机会打的所谓夜战了。
经常听到日本海军要打夜战,这夜战到底怎么个打法?其实不复杂,老电影里经常有八路乘着半夜月黑风高摸鬼子炮楼的镜头,八路的野战应该是从鬼子那儿学来的,左臂上绑块白毛巾分清敌我,朝着黑乎乎的影子开枪就是了。军舰也是这样,准备夜战时在桅杆上升起一个就像看风向袋那样的一米直径七米长的白色飘兜作为识别标志,至于如何观察到这些识别标记,那就是日本海军的另一类人才——被尼米茨称为“猫眼”(CAT EYES LOOKOUT)的那些瞭望员们。这个猫眼瞭望员是仅在旧日本海军中存在过的一类特殊人员,日本海军专门选拔一批眼力特别好的人员,再加以特殊训练,配合服用特制的维他命 A 药剂,专门在暗夜里观察周围情况。当天在鸟海巡洋舰上有一位作为报道员的作家叫丹羽文雄,他写的报告文学《海战》是那时候最畅销书。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些猫眼瞭望员的:“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就只有手持望远镜的瞭望员的呼喊‘左 41 度,发现一艘舰影’,‘左 30 度,敌舰,敌舰向我而来’,‘六战队无异常,全部可见’”六战队是指后继的 9,000 吨级的青叶,加古,衣笠和古鹰这四艘重型巡洋舰,舰距为 1,300 米,就是说瞭望员在黑夜里能够准确无误地看清 5,200 米前后的军舰。
这些瞭望员就是人穷钱少的日本海军敢于和大个子英美抗一下的最可信的秘密武器。也不知道是骗人还是骗己,反正日本海军里有一种传说就是这些绿眼睛的英美鬼畜们在晚上看不见东西,但英美海军中确实没有一个这样的变态岗位。
如果没有雷达的出现,单单是水面舰艇之间的较量,要预测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起码这次的海战说明在原教旨海上夜战中美国海军还真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
当年秋山真之在美国的时候,看到还很不成熟的马可尼电报机以后立即与国内联系,指出“这个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东西,很可能会让海战的方式起变化”,海军省和军令部严密地注视着马可尼电报机的进化,在外购的同时,加强了国产化的努力,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海军的通讯能力远强于沙俄海军。
日本海军中模仿秋山真之那些不洗澡,不理睬上官的毛病的人很有几个,但要做到像秋山那样一心只为作战,看到每样新鲜玩意都下意识地琢磨是不是可以用到海战上就几乎没有了,这就是秋山真之虽然有很多缺点,秋山真之甚至有很多流毒弊害,但近一百年之后秋山真之还是为人所尊敬的缘故。
而后来的日本海军就不思进取,对于雷达的看法就是这样。
日本当时不是一个电子产业的先进国家,完全靠自己力量开发雷达设备当然很困难,但日本能够得到外援,首先德国是雷达技术的先进国家,只要日本人提出要求,德国人很乐于提供,其次发明雷达技术的英国人从 30 年代开始就企图向那时关系还没恶化到你死我活的日本兜售雷达技术,想收回点开发资金,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日本人的电子技术也不是想象中那样一塌糊涂,实际上当时的日本人在两项重要的雷达技术研究上是居世界水平的,一项是空腔磁控管(Cavity magnetron),另一项是天线。
但是整个日本军队在雷达上就是落后。英国人和日本人一直做不成雷达生意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人没有钱。钱都用到军舰和大炮上去了,这样一来日本人就更加不认为雷达技术会比他们的猫眼瞭望员们更加实用。
但是日本人有了钱就会买英国人的雷达技术?也还是不会。
因为雷达在政治上不正确,那个原因以后再说。
在点检日本的兵器技术以前,还是来看看第八舰队怎么样了。
并不是日本人的想法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是错的。
比如现在第八舰队的猫眼瞭望员们就是胜过了美国舰队的雷达。
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在整个瓜达卡纳尔战役中,日本海军的猫眼并没有输给美国海军的雷达,起码没有怎么大输。
当时美军所装备的雷达,虽然在洋面上搜索距离可以达到20 海里,但是在瓜岛附近由于受陆地上山包的干扰,搜索距离一下子就降到了 6,000 米;再加上受命巡逻的美国驱逐舰兰号和拉尔夫·塔波特号上的雷达也不一定开了机;就算是开了机,值班人员也可能在打瞌睡,不一定看见了;就算是看见了,是不是能判断出来,能正确反应都是数不清的问题。反正在鸟海上的瞭望员喊出“发现敌舰”,立即所有炮口都指向了瞭望员所报出的方位,只等着探照灯一亮就开火的时候,巡逻的美国驱逐舰兰号大模大样地走了过去——没发现近在咫尺的日本舰队。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24 12:01
(一百三十七)在瓜岛周围展开的美国舰队分成了两部分,瓜岛边上的南方舰队和图拉吉岛边上的北方舰队。南方舰队包括美国的重型巡洋舰芝加哥,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和堪培拉,美国驱逐舰帕特逊(USSPatterson(DD-392))和巴格雷(USSBagley(DD-386))。北方舰队包括重型巡洋舰文森斯号,阿斯利亚号和昆西,还有驱逐舰威尔逊(USS Wilson (DD-408))和赫尔姆(USS Helm (DD-388))。
(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三川军一直朝南方舰队而去。11:30 分左右,第八舰队发现了前一天白天被拉包儿航空队点着了的运输船乔治·埃里奥特号,熊熊大火照亮了大半边天,直接指示了南方舰队所在的方位。11:47 分,水上飞机投下了照明弹,鸟海上的探照灯突然指向了在最前面的堪培拉号巡洋舰,顿时第八舰队所有舰只的鱼雷发射管一起吐出了鱼雷,接下来炮拴也拉开了,而还在睡觉的美国人直到堪培拉的舰首被鱼雷切掉了的时候才意识到鬼子似乎偷偷进了庄。
这时候堪培拉已经中了两枚鱼雷起火,芝加哥中了一枚鱼雷,怎么着还是努力脱离了战场,驱逐舰帕特逊是最早注意到家里进来了陌生人并发出了无限和灯光警告信号的驱逐舰,但炮塔中弹,成了废舰。
驱逐舰巴格雷的反应也还行,打出了两枚鱼雷。但当时美国人的“鱼雷”和“鱼类”一样,不会对日本海军造成什么危险,反而是巴格雷赶紧趁着日本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国巡洋舰上载的机会偷偷摸摸地赶快开溜了。
美国人的回击可以说聊胜于无,怎么说也击中了鸟海的作战室。日本舰队的问题还是日本舰只自己的问题。其实从旗舰鸟海开始的第八舰队的几艘重型巡洋舰都是在 1925 年左右下水的,舰龄都超过了十年。那两艘轻型巡洋舰天龙和夕张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产物,本来根本就不应该再服役了,可是日本海军又没有能让他们退役的新舰,讲究不了,就只能将就。
比如轻型巡洋舰天龙这时就掉了链子,第一排炮打出去以后,电气系统故障了。而天龙前面的古鹰则莫名其妙的舵机一时失灵,跟不上本队偏了方向,这样本来是一路纵队的第八舰队就成了两路纵队。
可是歪打正着,打完了北方舰队以后,第八舰队一个 180度的大转头这两路纵队正好和想逃走的美国南方舰队包围了了起来,成了一个在海战史上都很难找到前例的阵型。鸟海朝左舷,古鹰和以后的天龙,夕张,夕凪就朝着右舷打了起来,这时候的日本舰队除了主炮,连高射炮,机关炮这种只要是能够喷的出火的全都操了起来。
阿斯利亚被两侧炮击以后几乎是立即沉没;文森斯首先被击中的部位是飞机弹射机,发生的火灾又成了极好的方向指示器,集中的炮火加上四枚鱼雷的打击,不久也沉没了;不久昆西号也在炮击和鱼雷之下葬身海底。
至于两艘驱逐舰威尔逊和赫尔姆,趁着日本海军的炮火和鱼雷几乎都集中在巡洋舰的时候,想方设法逃了出来,只受了些皮肉之伤。
结果是第八舰队大胜,甚至不能想象有可能比这种胜利更加严重的胜利。美国四艘重型巡洋舰沉没,两艘驱逐舰严重受伤,而当时第八舰队除了旗舰鸟海中了几炮之外,什么损失没有,但是 8 月 10 日在回家的路上加古号被美国潜水艇 S-44盯上了。07:06分S-44在640米的近距离向加古号发射了 4 枚鱼雷,击中了三枚,而且很罕见地三枚都爆炸了,因为第二枚击中的是弹药库,第三枚击中的是轮机舱,三十分钟后加古号沉没,也算是给了被击沉的美国军舰一点安慰。
但那是两天以后的事情,而现在的第八舰队是全须全尾,丝毫未损,而司令长官三川军一中将说作战计划顺利完成,正好就顺着这个方向打道回府,走快点祝捷会还能开得时间长一点,多喝几杯。
鸟海舰长早川干夫大佐不干了,那边放在眼前的美军运输船队就不管了?早川大佐说应该再掉头转一圈,有个一个小时就能把运输船队全部送到海里去了。可是三川司令长官固执己见,因为只打一个回合,决不恋战是出发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耽误了撤出战斗的时间天一亮整个舰队就有暴露在美国舰载航空兵和陆基航空兵面前的危险,到那时候第八舰队肯定去海底和那些刚刚被他们送上路的美国军舰们作伴,无论如何不能冒这个风险,就这么着第八舰队
直接回了拉包儿。
美军的运输船队由 19 艘运输船组成,按照一般港口的卸船速度是靠岸卸货要花两天左右,不靠岸要三天到四天。而瓜岛和图拉吉岛不但没有可以靠上去的码头,就连运输用的驳船用的跳板都没地方架,所以光把给养装备从船上卸下来移到陆地上就起码要四天以上,再从岸边搬走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因此 8 月 8 日深夜在三川军一进行这次海战的时候,美国运输船队的船舱基本上还有满的,因为两天白天从拉包儿来的日本飞机一直在捣乱,美国人没有办法从船上卸货。
如果这时第八舰队攻击了对没有任何防卫能力的美国运输船队,那只在岛上看着这边放焰火的菜鸟陆战一师立即陷入窘境。实际上这次美国人对给养问题也考虑得很不周全,运输船队运送的大部分是弹药,瓜岛美军的粮食还是靠逃散了的日本海军留下来的,也只能吃上几天,从第 12 天开始就一天只能吃两顿了,而图拉吉的美军就更加惨,从第三天开始就只能一天吃上一顿,但是好像也找不到瓜岛的美军接济图拉吉美军的纪录。
如果美军的运输船队被击沉就意味着不但在口粮给养上,就是在武器弹药上美军也没有了胜过日本军的地方,过几天一木支队登陆以后的战斗结果就又是一件扯不清楚的事了。
但是三川军一司令长官还是下达了退出战斗的命令,参谋长大西新藏少将也站在司令长官一边。最强硬的先任参谋神重德一开始是支持早川舰长的,但也没有坚持己见,反而在以后山本五十六长官批评第八舰队以后拼命为三川辩护。
从甲午战争开始,除了日本海大海战,日本海军几乎每次战斗都会有这种事情出现,就差那么一点不能全胜,经常使战术上的胜利变成战略上的失败。这种事例再三再四地发生本身就说明这有其文化层次上的原因。
战后日本由于制造业的高度发达而使得“MADE INJAPAN”成为一种“质量上乘”的代名词从而引起了一种日本人做事很认真的误解。其实不是这样,日本民族性中很矛盾的一面就是这个到底是认真还是不认真的问题,一个一个的日本人都是很认真的人,但一大堆认真的日本人合在一起又会变成一个很不认真,很敷衍了事,很喜欢自欺欺人的民族。日本人在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很认真,但在做完了以后又很不认真,很有点那种“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的精神。
这次还就是这样的代表,第八舰队在完成他们的作战计划的时候非常认真,他们的作战计划从一开始就只是惩罚居然敢于胡作非为的美国鬼畜,并没有包括断绝登陆美军的补给,为以后的瓜岛作战创造一个好条件的想法。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瓜岛还有以后的作战,有必要去想吗?这与第八舰队是没有关系的。
在能够理解全局的天才领导下的日本人是异常可怕的民族,明治维新以后四十年不到这个小岛就成为了世界五强国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一下子有了那么多优秀的领导人。但是历史长在而天才不常在,现在的日本人就要吃到他们自己民族性中那些弱点的苦头了。
其实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三川军一中将在战后的回忆中才解释了第八舰队指挥部的奇怪举动的真正直接原因:“在被任命为第八舰队司令长官前往赴任之前,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将给了这样的训示:‘(对你们)可能是困难无理的要求,但是日本的工业能力很少,希望尽可能不要搞坏军舰’”。
所以瓜岛还是成了瓜岛,也只能成为瓜岛。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25 13:15
(一百三十八)再说陆战一师的小菜鸟们刚上瓜岛狼人们的飞机就接二连三地来轰炸,把菜鸟们的小脸都吓白了。第二天晚上狼人们的兵船又来了,把自己这边那么拉风的大兵船全打到水里去了,看样子狼人真是名不虚传。扳着指头算下来,现在该是真的狼人来打照面的时候了。
陆战一师的小菜鸟们想到狼人这个字就浑身哆嗦。昨天有报告说有好几十个狼人打着白旗,看样子是来投降的,半信半疑的菜鸟们派了一支侦察队去探虚实,结果这三十多人就没回来——报告的人没看清楚那白旗里面还有块红膏药。
8 月 20 日,一名浑身是血的土著民冲进了陆战一团二营的指挥部对威廉·布拉克中校说:“日本人大大地有,我什么都没说”,这位后来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勋章的土著民叫布查,布查是他本来的名字还是菜鸟们帮他取的名字不清楚,但是他确实是布查(Buzzer)。因为如果没有他发出的警报,很难说陆战一师的菜鸟们会遭遇到什么。
其实陆战一师正在寻找布查所发现的日军,前一天的 19日,陆战一师的巡逻队伏击了一队日本兵,这些日本兵身穿的军服很整洁,应该不是原来逃进丛林里的那些日本守备队,而且在他们身上找出了一张绘制得很精确的瓜岛地图,上面详细地记载着美军的防御工事和弱点。说来可怜,在瓜岛登陆的陆战一师到现在还没有能够使用的瓜岛地图。航拍照片又忘记在了新西兰,现在陆战一师正在瓜岛上乱摸着在呢,这张地图对美军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可是这些日本兵是哪儿来的呢?登陆的是第七师团第 28 联队长一木清直大佐带领的第 28 联队的一部分先遣队共 916 人。中国人对这位当年还是少佐的支那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长一木清直可不会陌生,他可是77事变的当事人。
因为陆大毕业生都有个像天宝年间铜钱那样的徽章,所以陆大毕业生被称为“天宝钱组”,没上过陆大的自然就是“无天组”了,无天组的一木大佐“最近有点烦”。因为看起来皇军战果赫赫,这战争就要结束了。自己是无天组,爬到这联队长也就到了头了,好不容易盼到能进攻一下中途岛又不知道为什么没去成,成天在关岛养膘。要这样糊里糊涂就复了员,回到老家连吹嘘一下的故事都没有。所以这次说要他去瓜岛抢机场,笑着跳着就迫不及待带着先遣队就坐着驱逐舰来了,除了步枪之外,就只有 36 挺轻机枪,24 个掷弹筒,八挺重机枪,两门 70 口径的 92 式步兵炮。
上岛以后,一木在丛林里找到了原设营队和警备队的残余。
海兵 42 期的第 11 设营队队长门前鼎大佐带着两个设营队,而警备队的兵力由第 13 设营队队长冈村德长少尉在指挥,冈村已经破坏了所有交通要道,和美军对峙着等待援兵的到来。
虽然没有重武器,但是三八枪全带出来了,但是没有吃的,就只带了一个星期的粮食,到 8 月 16 日见到一木支队的时候已经断了两天粮了。
一木出发的时候得到的情报是美军只有两千人,因为军舰全被第八舰队敲了沙罐。现在正在岛上发愁怎么撤退呢。
但从冈村少佐这里听到的却是起码来了 5,000 鬼畜,而且
把皇军的口粮给抢了,正在那大嚼特嚼呢。
一木大佐本来有点想等 28 联队的剩余兵力和重武器全部到齐以后再发动攻击的,但派出去架设电话线的斥候队被美军全歼,自己的行藏肯定已经被美军发觉,躲是躲不了了。
再加上这个先遣队除了每人 250 发子弹之外,口粮也就是一个星期,时间拖不起。一直抢人抢惯了的一木大佐听说大日本海军居然被别人抢了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八嘎丫鲁,这太丢大日本帝国的脸了,去抢回来,不就是五千人吗?皇军打到现在什么时候不是以一当十?这就决定了在美军还没有摸清楚他们虚实的时候先发制人,攻上去。21 日 03:10 分,一木支队现以一个中队 105 人的兵力向机场以东三公里处泰鲁纳河口的陆战一团二营阵地发动正面攻击,再以两个中队的兵力从侧面迂回。
没有大炮,只有手榴弹,一木支队端起刺刀向美军冲了上去。
这是陆战一师头一次和这些狼人作战。对狼人的这种莫名的恐惧使他们使用手头所有的武器:机枪,37 毫米反坦克炮,75 毫米迫击炮,105 毫米榴弹炮向这些狼人射击。
一木不知道他面对着的是近两万名以他根本就不能想象的武器标准武装起来的美国陆战队,所以在一再失败以后还是不听劝阻,一直以一小时为单位发动所谓“白兵攻击”,也就是冲锋。
天亮之后,范德格里夫特将军出动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一团第一营从右翼包围了一木支队,同时陆战一师当时仅有的六辆轻型坦克也赶来凑热闹,把一木支队一步一步地朝海岸方向比。
一木支队被完全地包围了。一直在中国大陆为所欲为的一木清直大佐从来没有看到过火力是能够如此强大和密集,战斗的意志是能够如此的坚强。这时候在 19 日刚刚开始进驻亨德森机场的海军航空兵的 19 架战斗机和 14 架轰炸机也到头上来了。
21 日下午 15:00 左右,绝望了的一木清直大佐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在奉烧了连队旗之后,举起了手枪自杀。
在这次战斗中,日军战死的是 777 人,俘虏 15 人。后来逃入丛林的剩下 124 人是留在原登陆地点的那些人。参加进攻的士兵们真正是字面意思的“全军覆灭”。
虽然和以后的冲绳战相比,这次战斗简直就不能算是战斗。
但不管规模怎么小,这是菜鸟陆战一师在太平洋战争中打的第一仗。从此菜鸟就慢慢地羽毛变得丰满,成了一只人见人怕的老鸟。
扯句闲话,陆战一师战史上唯一没占到便宜的一次就是韩战时在长津湖被中国第九兵团包围,在零下 40 度的严寒中突围。那一仗陆战一师战死 900,战伤 3,500,冻伤 6,500,几乎没有全须全尾的剩下来,战死人数仅次于冲绳的 1,155 人。
(长津湖的陆战一师)现在的日本人既不能说陆战一师是敌人,也不能明白说支持韩战中的中国军队,这两种说法都太不政治正确了。只能说“要打败陆战一师,除了中共军的人海战术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方法,而在无法投放大量陆军兵力的岛屿防守战上,无法战胜在武器上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陆战队”,言下之意是本土防守战没打起来,要打起来陆战一师是不是也得吃点亏?有趣的地方是日本人对中国军队在韩战中的表现字里行间总有点自豪,甚至笔者原来看过的韩国陆军士官学校的战史教材中也对美国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的重大伤亡有点幸灾乐祸。
应该容许失败者在事后意淫,因为那已经于事无补了。但是当时的情况可不是这样,一木支队被全歼的消息到 25 日才刚刚传到参谋本部。
这下怎么办?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26 09:52
(一百三十九)一木支队被全歼在大本营倒没引起什么很大的反应,在军令部看来陆军的作战能力也就只是这样,一木支队的全部报销还可以帮海军在陆海对战时提供点弹药。而参谋本部对一支没有重武器的先遣队遭到挫折更认为是理所当然,千把人的队伍稍不当心全灭了也是有可能的。
但皇军不能吃亏,在哪里栽了份子就得在哪里找回这个场子来。这就派出了第 35 旅团再加上一木支队的残余兵力共计 5,400 人,由川口清健少将带着去瓜岛找场子。
虽然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山本权兵卫就已经向陆海军指出了制海权的重要性,而制海权首先就体现在海军能够支援陆军跨海登陆,并且给与补给。但实际上日军从甲午战争到现在为止的作战,还没有牵涉到这方面的问题,起码日本军队就不知道登陆也会不成功的。所以联合舰队在听说那冤家对头弗莱彻又带了第 61 特遣舰队的萨拉托加,企业号和胡蜂号在瓜岛附近转悠,居然在打不让日军增援部队登陆的算盘时确实是怒从心头起。立即决定派第三舰队去教训这帮鬼畜,而第三舰队从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以下士气高昂,正成天摩拳擦掌要报中途岛那一箭之仇。
在第三舰队看来中途岛之败既不是“自己太无能”,也不是“鬼畜太狡猾”,仅仅是天照大神不长眼,“运气太不好” 而已。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肯定能发扬皇军光荣传统,敢于战斗敢于胜利,那帮鬼畜们除了下海喂鱼鳖之外怎么可能还有别的路?南云忠一这就带着翔鹤,瑞鹤和龙骧这三艘航母,比叡,雾岛这两艘战列舰,加上四艘重型巡洋舰熊野,铃谷,筑摩和利根,轻型巡洋舰长良,还有 11 艘驱逐舰就去了瓜岛方向。
第三舰队的构成前面已经说过,但有一个笑话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赤城和飞龙依然在海军作战舰艇表上,只是放到了“附录”里面,表示仅仅是在修理,什么时候还照样能披挂上阵。先不管这个自欺欺人的笑话,首先来看看南云忠一是不是能成功报仇。
但南云忠一的命运依然是失败,出发的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基本上日本人有一种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有过日本生活经验或是日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人会注意到这么一件事:日本企业在向内发表重大目标决定时经常不是列出 1,2,3,4……,而是列出 1,1,1,1,……,这些目标没有什么主次之分,而是全部要达到的目标,一个不能少,有点蛮不讲理,这其实就是日本制造业能制造出优质产品的根源所在。
在一定时期内,一介个人也好,一个组织也好,基本上就只能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问题,达成一个目的。和平时期经营一个企业,为了生产最优质的产品可以那么干,其实到最后所能够达到预想目标的也就是某一个方面,但在战时分分秒秒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么不分主次以至于无法达成主要作战目的的话就是在自韬死路了,现在的南云部队就是一个范例。
南云带领第三舰队这次出动的目的有三个:1.消灭美国航母舰队,1.破坏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1.掩护第 35 旅团登陆,哪个最重要?不知道,反正都重要,都要完成。
其实这三个任务中随便哪个都是极为困难的任务。消灭由企业号,萨拉托加和胡蜂号这三艘航母组成的美国航母舰队的困难性首先就不用说;本来航母对基地就不占优势,现在虽然亨德森机场还只刚刚投入使用,但是规模上的暂时弱势正好由航母来弥补;至于最后一个任务则更是置日本人于死地的任务。比置于死地更加可怕的是,日本人还不知道这会致他们于死地。
经常有人在说日本人不重视兵站,不重视给养,这种说法并不是日本人不管士兵死活。日本军不是喜欢吃空额,克扣士兵的国军,就连牟田口廉也这种狂妄到号称“遇到英国兵,只要朝天开三枪就会吓跑他们”的疯子在发动英帕尔战役时也知道向南方总军要汽车,要不到汽车就满缅甸抓牛,驴,羊等一切活物来运粮。虽然原来日本的藩主们不养兵,士兵只能自谋生路,但这个并不是日本军队经常挨饿的原因。
冷兵器时代的小部队可以靠抢劫为生,但现代化的大规模战争靠抢劫是维持不下去的,大本营知道这个道理。
说日本人不重视兵站,不重视给养是说他们不知道在远距离作战时兵站维护工作的困难性,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维护兵站。日本人成天念念不忘的甲午和日俄两场战争都是范围相当小的局部战争,首先维持兵站还不算困难,加上日本兵特有的善于忍耐的特点,怎么着都能混过去,但现在混不过去了。
日本人不是没有东西,但是“有东西”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是怎么做到“在需要东西的地方有东西”。日本人需要铁矿石,但铁矿石在海南岛;日本人需要石油和铝矾土,但石油和铝矾土在荷属东印度,日本人需要大米,但大米在中国和泰国;日本人需要飞机,但飞机在日本国内——日本人其实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但一切都不在应该在的地方。把东西送到应该去的地方的能力就叫兵站能力,日本人不知道只有这种能力才能左右战争的成败,到他们弄明白了这个道理时,已经被美国人绞得息气奄奄了。
据说这个世界服从对称原理,有一个失败的事例,就会有一个成功的反例。其实就在当时还有一场几乎同样是争夺战略要地的战役几乎和瓜岛战役在同时进行,那就是围绕着英国在地中海的一个殖民地小岛马耳他的死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