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和士兵们拼命在船爆炸以前抢卸货物,其实那时候的船员也就是没有军衔的士兵,而且比士兵更加危险,因为他们本身没有任何防护,而海军又不能防卫他们。沉船就是他们的归宿。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被同盟国击沉的日本运输船只达 818 万吨。而被日本军部征用的民间船员达十万九百三十人。其中有过沉船经验的达十五万两千三百人,平均每人被击沉过 1.5 次,里面有人居然有过 9 次被击沉的纪录,战争中死亡的船员达六万余人。

但就只抢下来 15 公分榴弹炮两门,10 公分加农炮四门,弹药只有两个基数,粮食只够吃十天,第二师团几乎是空着手上了岛。

这篇东西是写海军,陆军的战斗应该是割爱的,但是有朋友要求谈谈陆军战斗,笔者费点笔墨,多啰嗦几句这个第二师团。

从第二师团战瓜岛似乎也可以看到太平洋战争日本人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这几天有点私事,下一个星期大概不能更新,敬请大家原谅)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16 12:06

(一百四十六)第二师团可以说是日本陆军的一支王牌部队,这是甲午战争以前由仙台镇台改编的一支老资格师团。中国大陆战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他,“九•一八”,“七•七“,察哈尔,台儿庄,几乎没吃过什么大亏。这次太平洋战争,他领受的起码在名义上也是最艰难的任务:进攻爪哇。

因为进攻爪哇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偷袭可以依靠,完全得靠强攻,所以参谋本部派出的是最强的部队。只要看看他们的师团长名单就知道这是一支什么师团了。现任师团长丸山政男中将的前任是冈村宁次的助手,第 11 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再往前是蒋公的战略顾问冈村宁次,再往前是最后一任参谋总长,甲级战犯梅津美智郎。

战争也有“世界纪录”的,第二师团就保持了一项世界纪录。第二师团保持的是夜战世界纪录,夜战在各国军队中都是被研究的对象,德国军队就很重视夜战,但是成功的夜战一般最大也就是以营为作战单位,欧洲军队以师团作为夜袭单位仅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鲁登道夫夜袭”的那一次,那是 1914 年 8 月,德国人按照施里芬计划进攻比利时的时候在比利时荷兰边境的列日(Liège)受阻,鲁登道夫策划过师单位的夜袭,但没有成功。

日本人倒是在那以前 10 年就成功地进行过师团级单位的夜袭。那是在日俄战争的辽阳会战中,由后来当过陆军三长官之一的训练总监西宽二郎中将指挥的第二师团当时隶属于黑木为桢大将的第一军。黑木的第一军进入满洲最早,凤凰城,摩天岭都是他们占领的,但是在辽阳城前的弓长岭被一万七千重装备的俄军挡住了,不拿下弓长岭就拿不下辽阳城,但是参谋本部很明确地表示没有可以提供给第一军攻打弓长岭用的炮弹,骨灰盒倒有,参本已经为辽阳会战准备了一万个骨灰盒。

笔者在《有一类战犯叫“参谋”》里面提过这件事,1904年 8 月 26 日晚上,没有重炮支援的第二师团的一万两千人摸上弓长岭,和俄军进行了一次白刃夜战,成功地拿下了弓张岭。上次川口支队进攻亨德森机场时攻进了机场的田村昌雄少佐他爹田村康宪,当时就是夜袭弓长岭的第二师团第三旅团长松永正敏少将的副官。在战争史上师团单位的成功夜袭据说就只有这一次,所以这也算“世界纪录”。

算第二师团倒霉,在三个月以前就参谋本部就已经决定了将第二师团调回国作为总战略预备队使用的,但因为一直找不到运兵的船第二师团就在爪哇呆了下来,好不容易找来了船坐上,又正好赶上要把第二师团派去打瓜岛这件事,于是船就直接掉头向东,开到拉包儿来了。将这么一支“王牌军”投入瓜岛,一来是路近,省了油钱。二来也说明了参谋本部对瓜岛的重视和决心。

但当这支“王牌师团”到了拉包儿,从东京来准备跟他们一起上岛的参本作战班长辻政信中佐揉了揉眼睛:没发错命令吧?这帮八嘎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二师团?大箱子小箱子木头箱子皮箱子尽是箱子,这是不是大姑娘出嫁的嫁妆?日本人出门行李多,可这第二师团的行李也多的太让人费解了。

其实除了禁欲主义者的辻政信在少见多怪之外都谁能理解,爪哇是浮在石油和咖啡之上的富裕地界,第二师团在那里充分发扬了皇军敢于抢劫善于抢劫的光荣传统,这次本来是想回家,这都是抢来的战利品。手表在那年代是绝对的奢侈品,一直到现在日本的珠宝店还卖手表,可是第二师团从二等兵开始一人一块,其中不少还是防水金表。辻政信再打听下去就越加匪夷所思了,第二师团在爪哇的慰安所里清一色荷兰,澳大利亚金发美女,连黄种女人都不要,现在带了这点行李还要唧唧歪歪啊?说到第二师团的行李,从爪哇出发的时候第二师团和去接他们的船队还差点干起来了。船队说运不了那么多行李,第二师团的大兵们的回答是如果船太小那你们就只管装行李就行了,那是俺们回国的礼物,少了不行,碰坏了也不行,至于俺们哥儿几个就不上船了,直接游回国去,把船队给瘪的够呛。

甭管辻政信怎么胡闹,但他从不干皇军最喜欢干的三件事:抢劫,强奸和贩毒。顺手就把第二师团的行李给贴了封条:“跟我上岛去,打完了仗回来再说,谁要是老记挂着行李,打仗不出力就别去想这些行李了,本官什么样的高官都抓过,你们算个鸟”,带着人就上了岛。

可是上得岛来的第二师团,重炮没了,口粮没了。看到的是瘦骨伶仃的饿鬼皇军们,连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的便当都被人给偷了,弄得中将上岛的第一顿只能饿肚子。

但百武从这些八分像鬼,只有两份还像人形的皇军们身上知道了挨饿这件事情的严重,必须在断粮之前拿下亨德森机场,现在是 14 日,24 日是最后期限,不用辻参谋和大本营过来催,他自己就已经被肚子的生理规律给决定了。

瓜岛除了机场这块平地之外全是热带雨林的山地,根本就没有路。17 军司令部和第二师团上岛以后,官兵们首先干的活是开路,虽然在爪哇受到了西洋鬼畜腐朽文化的腐蚀,但是第二师团的素质还是好地,穷人本色没有丢,在辻参谋的哼哼教导之下,在密林里开出了一条到现在还能看到残余的“丸山道”。

但这条路只能走一个人,走在头里的第一个人开始行动36 小时以后,才轮得到最后一个人开动,当然联队炮全部要拆散来搬那是不用说得了。所以原定于 10 月 21 日举行的总攻推迟一天,改到 22 日进行。为了不让大本营担心,冲集团(第 17 军的战线符号代码)接连发出两份电报,20 日电报的主要内容如下:“敌人依旧在轰炸我登陆地点及一线阵地,根本没有察觉我军企图,军司令官以下全员倾平生之力,在攻击敌军弱点的同时,最高度地发扬国军特性,将敌军一举歼灭,我军必胜,请你们放心”。

21 日电报又是这样的:“歼灭战的前夕感慨万分,预定 23 日完成攻略瓜岛行动。五天以后我军的大部分直辖部队将转进图拉吉,伦内尔,圣克里斯托瓦尔并实行占领。新几内亚的作战行动(指那个FS 作战),由参谋长带领若干幕僚立即前往。”作战还没有开始,百武晴吉都已经打开了小算盘在盘算占领了瓜岛以后想干什么了。甚至连让第二师团回国的念头都打消了,自己找出路,准备在这南洋耗下去了。话说回来,这么早就回去了升不到大将,不多杀几个鬼畜不行。至于现在,现在仅仅是推迟总攻,不就是让那些鬼畜们多活几个时辰吗,没什么要紧的,俺大日本帝国皇军度量大得很,没关系。请长官们放心,最后一定全部把那些鬼畜们送上西天。

22 日第 17 军司令部下达了 109 号作战命令:“日美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各部队尽死力完成任务,以应奉圣恩”。

命令是下了,但是没有办法进攻,下起了倾盆大雨,实在下得太大,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眼睛就张不开,应奉圣恩也只能再等一天。

可是到了 23 日,这次又是右翼指挥官川口清健少将提出来要求推迟总攻。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17 09:47

(一百四十七)

(第二师团攻击图)

上面是第二师团的进攻计划图,由川口清健少将指挥第38 师团的 230 联队从右翼进攻,那须少将带领第 29 联队从左翼进攻,而第二师团一开始的所在位置呢,是在最左面。一个半师团(第二师团加上第 38 师团的一部分)得沿着“丸山道”运动在亨德森机场的南面展开,现在川口要求推迟总攻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分给他的 230 联队还没有到达进攻开始位置,现在他手下只有原来的一个大队,如果司令部认为那也中的话,他就带着人冲上去。

说来好笑,东海林俊成大佐的 230 联队的进攻位置在最右面,而从左翼集中地出发的顺序却是最后。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这纯粹是在折腾,精锐的第二师团在折腾这个来自第38 师团的 230 联队,折腾这位东海林大佐。

这种折腾特有皇军特色,230 联队不是第二师团的部队,是名古屋编成的第 38 师团的,如果说这种折腾还可以理解的话,可是联队长东海林大佐则是第二师团出身,怎么也被娘家人折腾起来了呢?东海林俊成是陆士 24 期,比现在的第二师团长丸山政男中将就只晚一年,因为没有上陆大,所以就已经升到了顶。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东海林被晋升为大佐,调到东北帝国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去当配属将校,实际上已经准备将他编入预备役了。但是这时候为了华南作战新编了从第32到第41这十个师团,名古屋在编第38师团时就把第二师团不要了的东海林要了去当 230 联队长。

230 联队本来和仙台的第二师团一起作战就已经是后娘养的了,加上这位被第二师团淘汰了的东海林大佐还证明了当年第二师团淘汰他属于一种瞎眼行为,这就和第二师团结下了梁子,而且是大梁子。

爪哇战役,第二师团围攻万隆。荷兰人可能也真急了,像样地守了一下,第二师团攻不下来,38 师团就派了这位东海林大佐带了 230 联队去增援。本来让人增援就够丢人的,来的还是一个在精锐师团的人看起来是二流师团的无名联队。

可是这个二流师团的无名联队攻下了卡里贾纳机场,在万隆防线上打开了一道口子,这才攻下了万隆。

所以打下万隆以后,第二师团首先是派重兵包围了第 230联队,不准他们参加万隆的入城式,你敢动老爷就敢皇军打皇军。230 联队和他们的 38 师团的长官怎么斗得过王牌师团呢?只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这就是第二师团看东海林联队不顺眼的原因。这次东海林大佐上了岛,到第二师团司令部来报道,丸山师团长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再来个万隆事件”,一句话说的东海林凉了半截。现在排计划,丸山师团长又是有意把他们排在最远的出发阵地,还让他们最后出发,这是在报复上次东海林联队让他们在万隆城外栽了面子这件事。

就这样,走了整整一天半路的东海林大佐总算到了右翼出发阵地,刚进指挥所,“申告”两个字还没有喊出口,对面的川口少将手持着电话话筒哭丧着脸对他说:“来得正好,本官刚被炒了鱿鱼,从现在开始右翼作战归你指挥,我回师团司令部报到。” 东海林都要哭了:“归我指挥?我指挥什么?这是什么地方我都不知道,怎么指挥?”川口少将没有回答,一转身出了指挥部,冒着大雨下山去师团司令部。

为什么撤了川口清健的职呢?这是因为川口要求推迟进攻的第二个理由让在电话对面的辻参谋听着觉得这也太不皇军了。

很凑巧,从川口现在的指挥部位置上看出去就是上次川口进攻亨德森机场的主攻方向。而川口发现景观全部变了,所以他要求请第 17 军参谋长宫崎周一少将再重新判读一遍航拍照片,他好选定进攻路线。

宫崎参谋长在哪儿?宫崎那时没上岛,在拉包儿呢。不是宫崎怕死不来,而是百武晴吉司令官把他扔那儿了。

百武晴吉很讨厌参谋,认为皇军最大的毛病就是少佐中佐指挥少将中将,这次先是找借口撤换了参谋长,但是这位新参谋长还是不对胃口,于是以需要有人负责和联合舰队联系,负责给养的运输,负责判读航拍照片为名把宫崎少将甩在了拉包儿。但是扔掉了宫崎,发现大本营又送来了参谋,还一送就是三个。但是大本营来的全是好样的,一个个富有皇军气度,百武晴吉也就认了。这不,辻政信中佐不就当着他的面撸掉了一个胆小鬼少将吗?其实当时不皇军的皇军军人不止一位川口清健少将,左翼指挥官的第三旅团长那须弓雄少将也知道自己走到头了,仅仅是没说出口而已。据说在弓长岭一战中第二师团军纪

好,被老毛子打了冷枪也不哼哼,被八月的蚊子咬了也不

挠挠,坚决不暴露目标。那须少将上岛后也被蚊子咬了,这回不是挠痒痒的问题了,那须犯疟疾了,高烧 40 度,但

是那须知道他躲不过这一阵,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就一手

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指挥刀上了阵。

这回皇军现场指挥官都不太皇军的理由很简单,到现场一看就知道这仗打不了。原来在想象中美军只有一道防线,可是现场看到的却是三道防线,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要突破这三道防线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在马来作战中始终冲在全军第一个的辻政信这次根本就没有到现场,而是呆在师团司令部指挥。他和杉田一次全是马来作战的功臣,在他们的眼里“英美鬼畜是什么东西”。作为持有世界纪录师团师团长的丸山政男更是忘记了那个世界纪录是怎么来的了。

弓长岭战斗之前,西宽二郎师团长向军司令官黑木为桢要求三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他要看地形。黑木只能给他们 10 天,但在这 10 天里,黑木大将亲自带着师团参谋们去看地形,从小队长(排长)开始的全体军官都轮班到前沿去看过地形,中队长们甚至摸上过弓长岭。那场成功的夜袭是这样才成功的,而现在右翼指挥官连自己的所在位置都不知道,这场仗要是日军赢了就只能说连上帝都在磕摇头丸。川口清健是撤换掉了,但 23 日总攻也开始不了了,只好推迟到 24 日。但在 24 日总攻开始 30 分钟以后就出现了那个有名的“万岁事件”。

这次总攻,是大本营崭新的“日美决战”构想的开篇,参谋本部和军令部对这次总攻无比重视,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的第二舰队和南云忠一指挥的第三舰队现在正在瓜岛东北方海面上待命,只要一有陆军胜利的消息,海军立即从海上封锁瓜岛,同时迎击前来救援的美国舰队。第 17 军的电讯直通东京大本营和特鲁克环礁联合舰队司令部,“攻击成功”的暗号是“万岁”。

22:00 左右总攻开始,半小时以后从前线来的电话里就传来了:“像是已经进了机场”的捷报。于是这个“万岁”捷报立即就被送到了大本营和联合舰队司令部。大本营参谋总部和军令部的作战部参谋们没有一个回家睡觉的,全在等着好消息,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陆军大将当时进不了作战室,就坐在门口等。作战室里“万岁”呼声一起,东条立即下令:“快,准备上奏稿子,明天一早进宫报告”;《机密作战日志》这一天的第一行就是“日美决战,陆战初阵皇军胜利”。

可是仅仅高兴了半小时,瓜岛的第 17 军来电修正了那个“万岁”,改为“尚在激战中”。熟悉日军军语的人一听就知道“激战中”不是一个客观描述战斗激烈程度的中性名词,其真正意义是“我方受阻,而且处在失败边缘”。这一下从东京到特鲁克全部安静了下来。

而这个“万岁事件”才真正说明了日本陆海军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以后从来没有失败过的经历,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开战以后泡沫化了的胜利让军部上层,特别是那些精英参谋们产生了一种幻觉,就是天照大神真的与他们同在,皇军真的无敌,有了这样的先入观之后就无法客观观察战场和敌情。

这个事件的起因是东海林的 230 联队向通信中转站报告了“看起来一部分右翼部队突入了机场”,实际上呢?那部分部队仅仅是下了山,进入了机场边上的草原,连美军的防御阵地都还没有到呢。

陆战一师当时已经在亨德森机场周围设置了三道防御工事,而事后判明的事实是东海林联队的位置离第一道防御工事起码还有一公里。因为事先没看过地形,日本兵也分不清楚草原和野战机场的区别,起码日本的野战机场也就只是一块略平一点的平地而已,所以才有“看起来一部分部队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机场?”的疑问。而通信中转站在中转时又把疑问语气改成了判断语气,再贪污了“一部分部队”这几个字,就成了“右翼部队看起来已经进入机场”。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19 07:53

(一百四十八)

从当时的纪录来看,起码第 17 军司令官百武晴吉还没有完全头昏,他的反应是:“立即确认一下事实,有多少部队进入了机场?是单纯进入还是占领,占领了机场的多大部分?是不是完全占领了,然后再向大本营报告”。但手下人并没有去确认,有这个必要吗?百武司令官太罗嗦了,万把多皇军夜袭六七千(此时美军股价已经从开始的两千经过五千以后上涨至六七千了)只会嚼口香糖,连正步走都走不齐的美国少爷兵还会有问题?偶们可是拥有世界纪

录的皇军部队诶。“万岁”的暗号就这样送出去了。

日军的火力不如美军,人数上也不占优势,这些都是短处。

但在美国人开始攻势防御的 1942 年中期以后,日本军队最大的弱点是对美军完全认识不足。比如在这次总攻以前,辻政信发出的电报还绝对相信自己的战术行动和目标未被美军发现,根据是没有发现美军派出的侦察队,而且自己就亲眼看见还有“为数众多的美兵在机场内打网球”。

如果把全世界的军队按照“怕死度”来排一下名的话,美军大概可以当之无愧地进入前几名。但是反过来看美军的战绩,似乎也没有什么对不起人的地方,这种现象似乎与“战争属于那些勇敢的人”这句话有点冲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把军队怕死和军人怯懦画等号是引起这种冲突的唯一原因,怕死和怯懦不是一回事。“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一对矛盾,但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决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那种扯皮问题,当然消灭不了敌人就保存不了自己,而自己都不能保存还扯什么消灭敌人?但是战争的最终目标是保存自己而不是消灭敌人。只要自己能活得下来而且能够活得更好就行,因为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或自己所属团体抱有敌意的人”实在太多,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就会重韬“神风特工队”,“一亿总玉碎”之类的覆辙,而美军却不是这样,说美军怕死并不是说美军的士兵怕死,而是作为一支军队,美军不让士兵们去做无谓的牺牲,这超出了喜欢用士兵的尸体来堆砌胜利的日本人能够想象的范围,美军没有派出侦察队仅仅是因为陆战一师的小菜鸟们的羽毛还没有长到能进入到原始热带雨林里去执行侦察任务的程度,但美军能够用电子技术上的优势来弥补作战经验上的不足:周围的密林里全部安装了高感度拾音器,日军休想靠近美军阵地,至于靠近了以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盲射,用钢铁买安全。

所以美军很知道日军的动向,知道他们要发动总攻,至于为什么在知道日本人要总攻以前还有人在打网球,那仅仅是因为美国人没有日本人那种闲来无事给自己上上弦的那种古怪毛病罢了。而日本人马上就能目瞪口呆地看到战斗刚刚结束的美国大兵们居然以营单位轮流跳进伦加河游泳这件怪事了。原来美军喜欢嚼口香糖和走不整齐正步很让皇军看不起,这件事终于让皇军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在死亡面前不怎么皱眉头的并不只有自己,而且别人可能还更加轻松些。

和直到现在都还坚决拒绝研究和理解对手的日本人相反,美国人很愿意甚至是喜欢研究和理解对手,华盛顿的海军历史中心(U. 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所保存的庞大的《ICPOA 报告》(IntelligenceCenter,PacificOcean Area 太平洋地区情报中心,这原来是太平洋舰队的情报机关,后来发展到海军,陆军,空军和陆战队的联合情报中心JICPOA(Joint Intelligence Center, Pacific Ocean Area太平洋地区联合情报中心)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看到这篇幅达 41 卷的微缩胶卷就能知道美国人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战场之外还作了多少工作。

ICPOA 报告的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句子:“战前我们在惧怕日本兵的同时过小评价了他们,以后在新几内亚和瓜达卡纳尔,我们又把日本兵过大评价成了超人,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总算知道了日本兵是什么”。

日本兵是什么?“首先日本兵不是超人,他们只是一批身长短腿的小个子男人,他们有聪明的地方,也在很多地方表现得相当于愚蠢。

确实他们最强之点在与忍耐,但和其他国家的士兵比较起来缺乏想象力,也不更加勇敢”。

“使日本军队的战术能够成立的是一些由武士和武士道凝聚起来的军官,他们最重视的是个人的勇气和技能,日本军官用军刀和操纵部队的能力来表现他们的技能和勇气,而士兵们则用刺刀来表示”。

“对日本兵说来,无论是机枪还是坦克都只是装饰品,并不是取得胜利的手段。我们使用这些武器来防止无谓的损失,而日本兵的最终神圣武器只是步兵手上的刺刀,其余的全部都仅仅是刺刀的辅助”。

“日本军队坚信只有步兵才是真正的武力,武器只是辅助用的道具,他们的战术基本原理确实在中国大陆通用,也在马来,菲律宾得到了证实,然而现在他们发现他们的战术基本原理已经不再继续通用,可能他们还没有找到对应的方法”。

以上文字的成文日期是1943年2月18日,瓜岛日本撤退以后的第 11 天。

ICPOA 报告是对日本陆军的评价,但是把“刺刀”换成“巨舰大炮”,就能拿来形容日本海军而不需要做更多的改动。所以在这里再给点篇幅给日本陆军对进一步理解日本海军可能也有帮助。

10 月 24 日第二师团发动的所谓总攻,其实真正投入了战斗并且攻进了亨德森机场的就只有左翼古宫正次郎大佐指挥的第 29 联队的一部分,而等待着古宫大佐的是什么呢?陆战一师的战斗报告中只有 105 毫米和 75 毫米两种榴弹炮的炮弹消耗量。在对一木支队的战斗中炮弹的消耗量是 75 毫米炮375发,105毫米30发;在对川口支队的时候则为75毫米炮878发,105毫米1992发;这次打到第29联队头上的是75毫米炮 6164 发,105 毫米 2719 发。就是说这次日本人所挨的炮弹几乎是一木支队时的 10 倍,川口支队时的三倍。

而日本方面则没有提供任何炮火支援,当时在步兵后方的野炮兵第二连队的木村竹治中佐在 1993 年 92 岁高龄时对日本 NHK 电视台这样说:“一发都没有打,本来就是夜袭,师团不下命令炮兵师不能开炮的,要等步兵突破了以后再打击敌人的火力点。但当时步兵离敌人可能有五公里,我们就更远了,根本看不见敌人的位置,无法射击,就是说炮兵根本没有参加战斗”。

没有炮火支援,单方面被美军炮击的第 29 联队的命运可想而知。因此在 23:00 左右丸山师团长想停止进攻,先撤回出发点进行调整以后再进行第二次进攻。然而那须少将坚决反对撤退,主张再进行最后的努力。其实那须的主张是货真价实的“垂死挣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第 29 联队都已经达到了极限,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但是就此撤退这个联队也已经彻底残废了,与其把这支已经残废了的联队撤下去,还不如再绞一把干毛巾,把这支联队彻底牺牲,能够拼掉一点美军,为师团的下一次攻击换来一点希望也值得。

那须的想法就是美军所指责的那种过了时的旧传统步兵概念。那须当然错了,第二次大战改变了很多传统的作战概念,包括步兵作战。现在他所面对的不是他面对过的国府军和抗联队伍,在美军那种强大的变态的火力面前日军根本就没有拼消耗的资格。结果半小时后从前线传回来了“那须少将身负重伤,处于昏迷不醒状态”的消息,再过了几分钟,正式确认了那须少将已经战死。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20 10:41

(一百四十九)左翼指挥官那须少将战死是件大事,而左翼战场上还出了更大的事,负责左翼作战的第 29 联队长古宫大佐失踪了。

古宫大佐的失踪可比那须少将的战死要严重得多,因为第 29联队的联队旗和联队长在一起,从大本营开始,第 17 军,第二师团一直到第 29 联队的残余都急了,后来一直到全师团都撤上了奥斯汀山以后,第 29 联队还有人在机场周围游弋寻找他们的联队旗,西南战争的时候乃木希典丢了联队旗几十年以后还要自杀,这回联队旗要是落到了外国鬼畜手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不知道多少人得自杀了。但这面旗一直没有找到,成为了一个悬案。

这个“第 29 联队联队旗事件”一直到战后才由日美联合进行的调查才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美国人没有缴获过任何日本陆军联队旗,当然也没有第 29 联队的联队旗,但美国人掌握了古宫大佐战死的事实。陆战一师是在瓜岛第一次进行实战,瓜岛的胜利是陆战一师的第一次胜利,所以陆战一师在瓜岛的战利品保留的特别齐全,而且当时的瓜岛不仅仅是战场,还是美国军方研究日本军队的研究所,所有的战利品都由专家进行过鉴定。美军把第二师团第一次进攻失败留下来的尸首,埋在了亨德森机场 角的一个“棺材角”(COFFIN CORNER),对每一具尸首都检查过所持物品。

美军在一具尸体的口袋里发现过一枚署名为“古宫大佐”的纸片,内容是这样的:“我的手表给铃木大尉,军刀给山川军曹留作纪念”。经专家鉴定这是参战的第 29 联队联队长古宫大佐的遗书,但事后在当时发现古宫大佐尸首的地方再度搜索时没有发现其余物品。因此可以推定,古宫大佐在战死以前来不及焚烧联队旗,而是用军刀撕碎了联队旗,砍碎了旗杆。但因当时的美军作战部队对日本陆军那种对联队旗的那种莫名其妙的崇拜缺乏认识,因而丧失了一个找回联队旗碎片再拼起来的机会,但是古宫大佐并没有丢失联队旗。

上瓜岛两个月,已经废掉了两个半联队,挂掉了两个大佐,“拜烧”了两面联队旗了。

古宫正次郎大佐的日记后来也找到了,从日记里知道,古宫在美军的包围中坚持了两天,最后 26 日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无益地丧失了众多士兵,得到这么个结果真对不起。

不能看不起火力,有了火力就士气高涨,而没有火力就十分困难。精神力永在。” 古宫大佐总算在火力面前知道了火力的重要,但最后还是莫名其妙地在高呼政治口号,说明这些旧日本军人就是在血与火的面前还是不肯放弃他们赖以存在的那种虚无缥缈的所谓精神力量。

第二师团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失败了,打得最苦的的第29联队在参战的2、554人中战死552人,负伤失踪者480人,整个联队损失率达到 40%,按照损失率超过 30%就算丧失战斗力的准则,这个联队就算完了。

决不能这样善罢甘休,第 17 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也好,第二师团长丸山政男中将也好,大本营陆军部(参谋本部)作战班长辻政信中佐也好,当然还要来第二次。这次被打残了的只有 29 联队,第 16 联队还没用上去,东海林联队也没受什么损失,于是就决定第二天,25 日晚上重来。

25 日的进攻计划是投入第 16 联队,把右翼进攻阵地再往东移动,攻击美军新修的战斗机机场,指望新修的机场可能防御工事薄弱一些,有可趁之机。左翼让川口支队的 124 联队再玩玩命,对美国人的压力在加大一点,估计也还是能拿得下来。

但是没有可趁之机,反而连战连胜的小菜鸟们信心大涨,再也不是盲射了,经常打皇军的回头。两次打下来第二师团总算才知道了原来川口说的话是对的,美军确实很强。不但火力强,甚至在勇敢和不怕死这两个皇军最引为自豪的方面,美军士兵们也不输给他们。25 日晚上第二师团第二次进攻以后,美国少爷兵们看出便宜来了,开始了局部反攻击,英勇的皇军开始防守了。第 16 联队的两挺重机枪火力在压制美军的进攻,但是不久这两个火力点就哑了。不是被美军所擅长的迫击炮打哑的,是被美军的一个“业余敢死队”愣拔掉的。

米军又没有神风攻击队那样的“专业敢死队”,这个“业余敢死队”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个“业余者”组成的敢死队,19 名传令兵,炊事兵等非战斗人员在热气腾腾的战场边上觉得自己的生活太不拉风,就组成了一个敢死队在 上尉的带领下拔掉了这两个火力点。日本陆海军的参谋们在战后从美国人那里知道了这个战例以后才第一次知道“世界很广阔”,其他军队和日军一样会有长官发出“死也要冲上去”的命令,而士兵们也会执行这道命令,所不一样的只是其他军队没有“冲上去死”这道命令罢了。

第二次攻击还是失败,继 29 联队长宫古大佐之后,第 16联队长广安寿郎大佐也去了靖国神社,第二师团上岛只有十天,两个联队长就没了。一个少将,三个大佐,到现在为止皇军在瓜岛上丧失的高级军官已经和诺门罕相比毫无逊色之处了,当然不应该逊色,因为指挥诺门罕和瓜岛的都是那一对精英活宝——辻政信和参本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而且这个第二师团的第 16 联队是参加过诺门罕战斗的,当时第16 联队是增援诺门罕的部队中最早进入阵地的,在被号称为“名将”的宫崎繁三郎大佐的指挥下是唯一没有受到损失的联队,当然当时第 16 联队正好面对的不是苏军而是蒙军,加上当时战事已经接近尾声,苏蒙联军也没有积极进攻也是 16联队没有什么损失的原因。

宫崎繁三郎在诺门罕的阵地上居然埋下了界碑,在后来的日苏划界谈判中老毛子对于这块突然冒出来的界碑手足无措,糊里糊涂就承认了,这样外蒙古也就变小了一点。

这位在英帕尔作战中跟随第 31 师团长佐藤信德中将一起抗命撤退的步兵团长宫崎繁三郎少将最后官拜第 54 师团中将师团长,战后在东京开一家很小的店卖自己家乡岐阜出产陶瓷谋生,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发表任何言论。1965 年在临死之前一支支地清点着各中队的番号:“XX 中队撤下来了吗?,XX 中队呢”,身边的部下们知道这是还在被英帕尔噩梦缠绕。

诺门罕,瓜岛,英帕尔,日本陆军没有一点长进。

和以前的诺门罕和以后的英帕尔不同,这时候单纯计算人员的伤亡是没有意义的,第二师团的伤亡率并不大,还远远没有达到丧失战斗力的地步,但是这个保持着世界纪录的师团已经无法作战了——他们断粮了。因此第二师团只能撤上奥斯汀山,借着天险和美军不愿冒险发动攻势的因素和美军展开了对峙。和喜欢用士兵的生命换土地的皇军不同,美军占地从不采用用士兵的生命去换的方式,从来是先用钢铁清场,然后再上人的方式,看不到美军在无法确认清场效果时就贸然进攻的战例,其实这是后来日军还能从瓜岛撤下来的原因,因为美军一直没有能够确认他们的战果,所以也没有过全线总攻的计划。

日本军人是怎样看待这个战果的呢?辻政信在写给参谋本部的报告里是这么写的:“作战失败的原因是我军没有跳出沿用攻击野战阵地的方法,没有认识到机场已经要塞化这个事实”,杉田一次在报告里也是这么写的:“没有把握敌军阵地的真相是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

辻政信和杉田一次都看出来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他们原本在诺门罕应该已经看到了的啊,怎么还要路远迢迢到瓜岛来重新接受一次再教育呢?

大本营现在把瓜岛看成“日美决战”的战场,陆海军全体出动准备大干一场,瓜岛的陆上战斗打得这么热闹的时候,海上又出了些什么事呢?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21 07:52

(一百四十九)日本军队经过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而从这两场战争中日本人很莫名其妙地把战争和战斗给混淆了起来,认为只要取得一次关键战斗的胜利,整个战争就算胜利了,这就是日本陆军和海军共有的“决战”概念。

从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日本人就一直在寻找这种“决战”的机会,这次大家都确认了这个瓜岛就是日美决战的舞台,日本只要赢得了瓜岛,美国鬼畜就必须低下头来乖乖和大日本帝国谈判,在第二师团准备进行看起来是囊中探物的总攻时,海军主力的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全军出动准备摧毁亨德森机场和歼灭敢出来的美国海军。

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的阵容是:战列舰金刚和榛名,航母隼鹰,重型巡洋舰爱宕,高雄,妙高和摩耶,轻型巡洋舰五十铃,外加第 15,第 24,第 31 驱逐队的黑潮,亲潮,早潮,海风,江风,凉风,长波,卷波,高波这九艘驱逐舰。

南云中一中将率领的第三舰队的阵容是由航母翔鹤,瑞鹤和瑞凤,重型巡洋舰熊野和第 4,第 16 驱逐队的岚,舞风,初风,雪风,天津风,时津风,浜风和照月这八艘驱逐舰组成的本队和由第 11 战队司令官阿部弘毅少将指挥的第 11,第7,第 8,第 10 战队的战列舰雾岛,比叡,重型巡洋舰铃谷,利根,筑摩,轻型巡洋舰长良,还有第 10,第 17 驱逐队的七艘驱逐舰秋云,风云,卷云,夕云,浦风,矶风和谷风组成的前队。

前队排成了一字横队,航母主队跟在后面大约 100 公里,主队的后面 200 公里左右是第二舰队,整个队形就这样往南走。

海军这次从一开始就不顺利,本来第 17 军预备在 22 日晚上开始的总攻就推迟了两天,弄得已经无法随身携带加油船而老是要担心还有没有燃油的海军在海上进退两难。总算在24 日晚上第 17 军开始了总攻,25 日零点传来了“瓜岛机场已经胜利占领”的好消息,顿时全部舰艇开足马力向南猛奔。

第 17 军在误发捷报半小时以后就向大本营订正了,可是这个订正传到海上却花了五个小时,25 日 05:00 左右大家才知道原来陆军在胡说八道,眼看着天就亮了,亨德森机场的飞机该上班了,大家又赶快回头向北跑。

07:00 分左右,第三舰队发现头顶上有美军的 PBY 卡塔利娜侦察飞艇在转悠,从侦听到的水上飞机的通话中,第三舰队知道自己已经全部暴露了,接着就肯定是大群美军飞机的蜂拥到来,问题是从浮动的航母来还是从那倒霉的不沉航母亨德森机场来。

11:15 分,从拉包儿起飞的侦察机报告说在瓜岛东南海面发现由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美军舰队在北上行动。接到报告的近藤信竹要求南云出击,但南云以距离太远(据推算有 340 海里),不易捕捉和尚未发现敌人航母,此时攻击敌军水面舰艇太危险,有中敌人埋伏的危险。中途岛和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以后,南云绝对知道被敌人航母突然袭击是什么意思,在没有切实发现敌人航母所在的情况下决不贸然进攻,这是五艘贵重的航母买来的教训。

所以大家还是北上回家。

但是第 17 军又来联络了:“25 日晚上一准再打,这次肯定能赢”。

虽然南云和近藤心里不一定相信,但也只好转过头来又朝南走,准备去接应,心里在七上八下地猜想美军大概什么时候出来。

美军当然会出来。

其实陆战一师上岛当时并不认为能够守住这个兔子不拉屎的荒岛,范德克罗夫特将军自己对瓜岛就很不感冒,面对的是日本超人军团,这边海军只管亨德森机场的飞机,根本就不管他和他手下的丘八,上岛后居然三十八天不给他补给,要不是好心的日本人给他留了点粮食,他和他的小菜鸟们早就饿死了,所以他老是吵吵着要从瓜岛撤退。

可这撤退太丢尼米茨的脸了,麦克阿瑟会怎么说?堂堂美利坚海军能被那帮土老冒笑话吗?不如说范德克罗夫特少将的牢骚反而更加坚定了尼米茨的决心,本将就是要定了这个瓜达卡纳尔岛。他炒了范德克罗夫特意见最多的南太平洋战区司令罗伯特•格姆利中将的鱿鱼,换上了公牛哈尔西。

哈尔西找到范德克罗夫特直截了当地问:“瓜岛到底能不能守得住?现在是不是只能撤退?咱们这次不讨论,就完

全按你说的办。”范德克罗夫特眼睛一翻:“谁说守不住?守得住啊,但海军得全力支援。”哈尔西安了心:“那行,本将会尽力提供你需要的东西”,无论如何哈尔西总不会把范德克罗夫特扔在岛上 38 天不管,不仅不会,哈尔西什么都给范德格罗夫特弄了来,不仅是吃的和喝的这些物质食粮,哈尔西还管精神食粮。在哈尔西的帮助下,陆战一师连电影都盖了起来。光看电影不过瘾,哈尔西又弄来了通信队和野战医院,顿时瓜岛上出现了不少裙裾飘飘,扭着小蛮腰的女兵,眼看着陆战一师士气乱涨。

最后到了冲绳战的时候,陆战一师已经被娇生惯养成一只油腔滑调的老鸟了。在打得那么惨烈,陆战六师被打得一千多人神经失常的冲绳战场,陆战一师居然有闲心盖电影院,养兔子,因为据说海军运来的冷冻肉的口味不好,肉不吃新鲜的不行。

当然现在陆战一师还没有那么油腔滑调,只是羽毛开始见亮了,一切都在走上正轨,这个时候尼米茨和哈尔西就肯让日本人从陆海两路轻轻松松把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亨德森机场给抢回去?当然不肯,就算船的数量比你日本人少也要来和你玩一把。第 16 特混舰队的企业号和第 17 特混舰队的大黄蜂在金凯德少将的指挥下就出来了。这就是被日本人称为“南太平洋海战”,被美国人称为 “圣克鲁兹群岛海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日美海军航空母舰之间势均力敌的较量,从此之后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就再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美军航母交战了。

(南太平洋海战图)

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南来北往几个来回以后,25 日 16:00 分左右又重新开始南下,但在 26 日午夜 00:50 分,航母瑞鹤的边上莫名其妙地腾起了四条水柱,虽然没有击中,但把人吓了一跳。原来这是利用明月夜出来寻找日本舰队的美军搜索侦察机的恶作剧,飞机在返场以前先要把带着的炸弹扔掉,正好下面就有日本舰队,扔下去再说。万一击中了就是上帝保佑亚美利加了。

这一下把南云炸醒了,南云中一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而且美国航母可能就在附近,继续前进很可能会被对方敲上一级闷棍,得赶紧离开这个危险的位置,于是又一次调转船头北上。

02:15 分第三舰队的前队起飞了七架水上飞机,30 分钟以后本队起飞了13架97式舰攻总共20架飞机对南方海面进行两层搜索侦察。

金凯德出动的搜索侦察机比日本人稍微晚一些。

04:50,翔鹤号出动的侦察机报告“发现敌一艘航母,十五艘其他舰只”,方向南云舰队东南,距离大约为 250 海里左右。

就在同时,企业号出动的两架道格拉斯 SBD 无畏者也捕捉到了日本舰队。

05:25 分,南云忠一出动了 21 架零战(翔鹤 4,瑞鹤 8,翔凤 9),鱼雷攻击用 20 架 97 式舰攻(翔鹤),俯冲攻击用21 架 99 式舰爆(瑞鹤),指挥官是翔鹤号飞行长,原赤城号飞行长,珍珠港时候的第一波鱼雷攻击队长,被称为“雷爆之神”的村田重治少佐。

五分钟以后的 05:30 分,企业号的第一波飞机起飞了,8架F4F野猫式战斗机,15架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和6架TBF 鱼类轰炸机。

06:00 分,企业号又飞起来了第二波飞机,这回是 8 架F4F野猫式战斗机,3架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和8架TBF鱼类轰炸机。

06:15 分,美国的第一波飞机从大黄蜂起飞了,7 架 F4F野猫式战斗机,9架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和9架TBF鱼类轰炸机。

日本的第二波攻击队也在 06:10 分起飞,翔鹤出动了 5架零战,19 架舰爆,指挥官翔鹤号飞行长关卫少佐;30 分钟以后瑞鹤出动了 4 架零战,16 架舰攻,指挥官是瑞鹤号飞行长今宿滋一郎大尉。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23 09:06 (一百五十一)南云手下有三艘航母,怎么在前面的出击单子上除了从瑞凤出动了 9 架零战以外就没有看见还有飞机从翔凤上起飞?是不是南云接受了以往航母战的教训,把瑞凤作为专门守备用,全是舰队直掩战斗机了?不是,翔凤结果没参加战斗,现在正在回特鲁克环礁的路上。

都怪企业号出动的那两架美军侦察机。那两架飞机的飞行员人品太差,发现日本航母舰队以后没等大队人马到来就无组织无纪律地自己私下筷子偷嘴吃起来了。把带的两颗 545公斤炸弹朝着瑞凤就扔了下去,赶上这两位的技术还超群,在瑞凤号的后甲板上砸了个大洞,放了一把火,命中率达到50%。

这是 05:40 分左右的事情,火灾不久后就被扑灭了,但航母废掉了,飞机无法起飞降落,所以瑞凤号只能打道回府。

06:30 分,村田重治少佐带领的第一波攻击队和大黄蜂的第一波攻击队擦身而过但谁都没有发现谁,还是各赶各的路。十分钟以后又遇到了从企业号出来第二波攻击队,这次是仇人正面遭遇,分外眼红,大家就咬了上去。一场混战,F4F野猫掉了6架,8架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全没了,但瑞凤号起飞的9架零战中也栽了4架,其余5架也打光了炮弹,只好回家,护航就只有依靠翔鹤和瑞鹤的 12 架零战了。

07:00 左右,村田攻击队发现了大黄蜂,但大黄蜂西北20 公里左右的企业号正好被一阵热带暴风雨包裹了起来从而未被发现,村田攻击队朝着大黄蜂就扎了下去。

大黄蜂上空有 30 家 F4F 在掩护,但是日本舰攻和舰爆还是扎进去了,命中了五颗 250 公斤炸弹和两枚鱼雷。大黄蜂轮机停止,通讯中断,船体了出现倾斜。

(09:14,一架受伤了的日本舰爆向大黄蜂扎下去)

(几秒钟以后,这架舰爆扎上了大黄蜂)战果不小,但是日本海航的损失也不小,丢掉了 9 架零战,17 架舰攻和 17 架舰爆。村田重治少佐也回不来了。

击落了村田,美国人总算报了仇。上个世纪最早攻击美国军舰,杀死美国军人的日本人可不是参加奇袭珍珠港的那批人,而是这位第 13 航空队大尉分队长村田重治。1937 年 12月 12 日,在南京江面上击沉美国炮舰帕纳伊号的就是这位村田重治和那位在中途岛海战之前兵棋推演时负责掷骰子的奥宫正武。这个事件不是简单的“误炸”,完全可以说是日本海军有意制造的事件,当时美国向日本遣支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大将,参谋长杉山六藏少将通报了帕纳伊和其余三艘油船作为撤侨船的存在,但长谷川大将发出的作战命令却是“攻击南京江面上所有船只”。帕纳伊事件以日本谢罪,赔偿损失的方式处理,但肇事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在村田开始攻击大黄蜂的同时,这边大黄蜂的第一波攻击队中的鱼雷轰炸机和企业号的第二波攻击队残余发现了第三舰队的前卫部队,莫名其妙地开始了攻击,而大黄蜂的第三波攻击队也赶来凑热闹。第三舰队的前卫部队以对空炮火和机动规避来应付,结果除了重型巡洋舰筑摩受了中等程度的伤害之外,其余丝毫未损,考虑到前卫部队没有战斗机的掩护这一点,不知道是应该称赞日本海军的操舰技术还是应该批评美国海航的投弹技术。

这时大黄蜂的俯冲轰炸机终于发现了第三舰队本队。在本队上空掩护的战斗机只有翔鹤的十架零战和瑞鹤的五架零战,有 11 架无畏者穿过了零战防线,向第三舰队旗舰翔鹤发动了攻击,翔鹤号被四颗炸弹命中起火。11:00 分左右火灾被扑灭,但是还是日本航母的老毛病——飞机无法起飞降落,航母的机能废掉了。好在轮机还未受损失,在护卫舰艇的伴随下往西北后退,第三舰队的三艘航母到现在就只剩瑞鹤一艘了。

这时候北方两百公里左右的第二舰队的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官角田觉治少将从隼鹰号航母上起飞了 12 架零战和 17 架舰爆由志贺淑雄大尉带领着前来助战来了。在知道了第三舰队的情况以后,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中将将二航战的指挥权交给了第三舰队。

近藤信竹是一个巨舰大炮主义者,不懂航空。但他的运气比安错了位置的南云好,太平洋战争以后他一直在第一线战斗,作为一个水雷战专家,他犯的错误不多。尼米茨对近藤的印象比南云要深,尼米茨回忆录中有好几次把南云弄成了近藤,这次近藤主动交出二航战的指挥权就是近藤识大体的一个举动。

二航战司令官角田觉治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巨舰大炮主义者。他在担任海军兵学校教头(教导主任)时最看不起的就是源田实,他对源田实的主张的航空主兵论的评论是:“胆小鬼的理论,海军魂就是没有飞机也要战斗”。而山本五十六的爱将“炸光光”源田实又怕过谁,回敬以“石头”,“过时的铁炮屋”等对上官极为不敬的言辞。

(二航战司令官角田觉治少将)源田实骂的不对,海兵 39 期的角田其实并不顽固,相反思想异常柔软。1940 年 11 月被任命为三航战长官以后,他照样能指挥航空兵,而且还把战列舰的一套作战思想弄到航空战里来,指挥的怪里怪气。开战时指挥龙骧号航母轰炸菲律宾达澳机场的就是他,最早弄出“远程攻击法”的是他,这是从战列舰思想里出来的,但是有时候因为飞机航程不够而把航母弄到尽可能最前面的也是他,这又是从驱逐舰思想里面出来的。甚至他在这次南太平洋海战中的表现甚至被人比作抱着长矛骑马往前冲的骑兵将军,经常有人把日本海军的山口多闻和角田觉治和美国海军的哈尔西作比较,但日本海军由于其僵硬的人事制度,40 期的山口多闻和 39 期的角田觉治不可能受到破格重用。

角田现在就在冲锋,但第二舰队在第三舰队的后面,而且二航战的战力不足,另一艘航母飞鹰号在 10 月 23 日轮机发生故障回了特鲁克。航母少了一艘,但飞机少得不多,隼鹰号尽可能地把飞鹰号的飞机接收了下来,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角田大叫着:“什么太远不太远的,赶快起飞,起飞,航母向前冲,赶上去接飞机”。隼鹰号航母不是正规航母,是从正在建造中的豪华邮船橿原丸改造来的,排水量虽然有 24,000 吨,但最大速度只有 26 节,和受了伤在往后退时还能开出 34.5 节,连护卫驱逐舰都追不上的翔鹤根本不能比。

08:00 分,关少佐和今宿大尉带领的第二波攻击队发现了在大黄蜂北方大约 36 公里处的企业号,开始了攻击。

舰爆的俯冲轰炸将三颗炸弹投上了企业号,但舰攻的鱼雷攻击没有奏效。一架抱着鱼雷舰攻在被 F4F 击中以后朝着驱逐舰波特号(USS Porter (DD-356))扎了下去,击沉了波特号,但企业号还在。

这次攻击,以关少佐和今宿大尉为首的两架零战,10 架舰攻,12 架舰爆回不了母舰了。

09:20 分左后,隼鹰号的攻击队也发现了企业号,舰爆机进行了俯冲轰炸。但隼鹰号的飞行员的技术和“两鹤”的精英飞行员不能相比,对企业号本身没有造成损害,只是击中了护卫企业号的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和轻型巡洋舰圣胡安号(USS San Juan (CL-54))。

(南达科他号受到俯冲攻击)美国舰队的防空炮火极为猛烈,隼鹰号的 17 架舰爆损失了 11 架。

(企业号周围的对空炮火防护壳)第三舰队就只有瑞鹤这一艘航母了,隼鹰号还没有上来。

最见鬼的是司令部和翔鹤号一起在撤退,这样正在激战的第三舰队没有了司令部,全部指挥现在由瑞鹤号舰长野元为辉大佐在执行。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3-24 09:54

(一百五十二)第三舰队的第一波和第二波攻击队损失惨重,挣扎着回来的飞机又发现翔鹤和瑞凤已经不知去向,但多出来了一艘隼鹰,管他是谁,先降落下去再说,可是刚刚落稳接到的命令是:“快去吃饭,吃完了饭再出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