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分解了飞机被运到了圣迭戈的海军航空基地,在严密的警备中进行修理和装配,到了九月初,这架 4593 号零式战斗机已经可以飞行了。

(漆上了美军记号的 4593 号零式战斗机)

华盛顿边上的安纳克斯蒂亚海军工厂的王牌试飞员艾登·桑德斯海军少校受命赶往圣迭戈试飞这架神秘的日本飞机。桑德斯发现零战在进行空中格斗战的速度时能发挥最好的机动性能,转弯灵活,翼襟控制十分灵活,是一架非常好的战斗机。

但是桑德斯也发现了这架轻达 1680 公斤的战斗机在飞行速度超过 480 公里以后,运动性能急剧下降,翼襟的操纵性变坏,操纵杆也变得沉重了起来。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人发现零战的操纵席和燃料箱没有采取任何防弹措施。

日本海军作战飞机防弹能力差一直是个话题,这种怪事的原因在哪儿?为什么同样是日本飞机,陆军飞机则没有这个问题?零战的设计主任,战后曾担任防卫大学校教授,日本航空学会会长的堀越二郎在解释为什么在零战上没有采取防弹措施的理由的时候说出了这么一段让人哭笑不得

的往事。

零战开始设计时,海军提出的设计要求书上突出了对速度,续航力,空战能力和爬升率的要求,设计小组对这些要求提出了哪些是比较重要,哪些是比较不重要的质问。

海军也很认真,特地找了飞行员们开会讨论回答这些问题,那些老鸟飞行员们在争吵半天以后得出了一致意见,把设计组的设计师们雷的外焦里嫩:海军提出来的指标全部重要,第一,第一,还是第一,没有不重要的。

这飞机怎么设计?“从一千马力的发动机绞出最后一滴性能,甚至还要多绞出一滴,这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命令。当时我们没有满足设计要求书上没有要求项目的余力,其实就是有也不见得能够实现”。

堀越二郎教授的这段话是指设计要求书和飞行员座谈会上都没有提到防弹问题,因此设计组不可能去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不会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防弹?难道大日本帝国海军飞行员还怕死不成?这可是大是大非问题,含糊不得。

再者防谁啊?还有人能攻击百战锻炼的大日本帝国海军飞行员,这既是对帝国军人评价的政治问题,也是对帝国军人作战成果评价的政治问题,别人当然不会说,而那些老鸟飞行员们就更想不到这天下马上就会有人来专门攻击他们了。

美国海军使用了 F4F 野猫和 F4U 海盗测试和零战的对战方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身的美国国家航空局(NACA)的专家们参加了这些测试,最后在 12 月正式提出了机密报告书。报告书里详细描述了应该采取的对零战的航空战法,比如不能在 480 公里的时速以下和零战机作战,不能追踪正在爬升的零战机,应该从零战的上方对其进行俯冲攻击等等。而桑德拉少校则在圣迭戈开办了一个名为“ZERO 的弱点”的专题讲座,先后向 150 名海军飞行员详细地介绍了零战的特点,他的长处和短处。

总之,零战在瓜岛战役的中途开始对美军已经不成为神秘,这就是从瓜岛中期航空战开始日本战斗机开始大规模损失的根本原因,至于本来在速度上就胜过了零战的 F6F 地狱猫采取了这些战术以后就成了零战的克星,更不要说根据这些数据和后来不断缴获的后续零战而得到的新数据而生产的改进型 F6F 了。

日本感觉到这个防弹问题,要求堀越二郎教授修改已经是1943 年 11 月的事情了。而反映了修改的零战 52 型正式生产出来已经是 1944 年 5 月的事情了,距离美国破译零战已经过了两年。其实在最后瓜岛撤退时发生的罗塞尔群岛海战中,美国人还首次使用了一种意义不小于原子弹的武器——VT 信管,这个话题以后再说,现在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海军已经在所有方面都劣于了美国海军。

在这种劣势下,日本海军还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吗?

没有,所以日本海军全面加快了走向死亡的步伐。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4-15 10:12

(一百六十八)

三十三.瓜岛无穷尽,山本撒手了

1943年4月13日,肖特兰岛上的第11航空战队司令官城岛高次少将对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在发愣,这封电报的发报人是第八舰队司令长官三川军一,内容是这样的: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于 4 月 18 日依照左列(日文用直排方式,因此是‘左列’而不是‘下列’——笔者注)行程对帕拉雷,肖特兰和布音(Buin,布干韦尔岛南部的空军基地)进行视察

(一)0600 中攻(护航战斗机六架)拉包儿出发,0800抵帕拉雷,立即转乘潜水艇(第一根据地准备)0840 抵肖特兰,0945 乘猎潜舰肖特兰出发,1030 抵帕拉雷,(肖特兰准备登陆艇或汽艇作为交通艇),1100 乘中攻帕拉雷出发,1110抵布音,午餐第一根据地司令部(26 航空战队先任参谋出席),1400 中攻布音出发,1540 抵拉包儿” 下面还有(二),(三)……,这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对肖特兰,帕拉雷和布音的视察详细日程,精确到了分钟单位,下面省略掉的部分是参加迎送的人员名单和应该穿什么样式的军服,极其典型的日本式办事作风。日本海军用密码电报将其发到了所有有关各方,以便做好迎接司令长官的工作。

日本人的视察,会议什么的也就是个过场,其实一切都已经决定下来了,大家就是走一下形势。碰上日本人还特别讲究一个什么遵守时间,所以就一定要给有关方面这个时间表,因为人家还要排练,要不然打乱了这个时间表可不是开玩笑的。

日本人的风俗习惯是一回事,但是是不是应该采用无线电报公开拍发的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日本人本来就没有“凡情报就可能泄露”这种性恶论的思维方式,也没有从瓜岛撤退的意外顺利上面去探讨顺利的原因,加上对“大日本帝国海军就是好”这条清规戒律的盲目遵守,就不可能想到自己的通讯密码早就被美军破译了。

可是城岛少将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长官的行程被事前规定得如此详细,而且用无线电报的形式公开拍发,太不安全。

因此他自己飞往拉包儿向第八舰队诉说有必要取消这次视察行程。但拉包儿不会有人理他,理由也非常简单:谁说无线电报不安全?谁在怀疑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密码能力?谁在吹嘘美国鬼畜的能力?这简直是在鼓吹失败主义。大和民族是最有聪明才智的民族,美国鬼畜怎么可能破译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呢?这仗打得不顺利就是你们这些人成天在瞎吵吵鬼畜鬼畜的胆小鬼太多。

城岛垂头丧气地回了肖特兰,翻箱倒柜地找出指定的军服,让勤务兵熨挺了,接着就是指挥手下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们鸡飞狗跳地打扫卫生。

可是山本五十六一行所乘坐的两架一式陆攻于 4 月 18 日06:00 丛拉包儿起飞之后,没有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在 08:00 降落在帕拉雷岛,而是在 07:40 分在布干维尔岛南方的莫拉角上空遭到了从瓜岛亨德森机场起飞的 16 架被日本人称为“双身恶魔”的美军 P38 闪电式战斗机伏击,山本五十六长官乘坐的一号机被击落,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机组 11 人全部身亡,宇垣缠参谋长乘坐的二号机被击伤后在海面上迫降成功,宇垣缠及三名参谋负伤。日本人把这次事件称作“海军甲事件”。

这是美国人策划的代号为“复仇行动”(OperationVengeance)一次暗杀作战。

山本五十六是被美国人暗杀的,而在这件事情上美国人除了能夸耀他们在情报战和信息战方面的能力之外,对于暗杀敌方指挥官一事总是很不理直气壮,因此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山本五十六是自杀的”的说法有很大的市场。要反驳这种说法也很容易,根据山本五十六的为人,他要自杀有多种选择,在大和号的长官室里切腹是最简单的方法,没有必要再连累别人,带着联合舰队的幕僚们一起自杀。但山本自杀论之所以有市场的原因不在这里,而是这个论调点出了一个事实:即山本五十六在从珊瑚海海战以后犯下的一连串错误,使他处于一个即使选择自杀也不奇怪的境地。

当时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日军确实成功地从瓜岛撤退了。

但是瓜岛之后仍然是瓜岛的连续。

(南太平洋简图,朋友们可以对照着这张图看帖子,这样对形势的了解可以更加清楚,没有比例尺,但是从拉包儿到瓜岛的距离是 560 海里,大约一千公里)辻政信鼓捣出来的新几内亚作战又把新几内亚弄成了一个新的更大更瓜岛的瓜岛。

瓜岛一战,从日本人的角度看来美国人赢得心旷神怡。但美国人从来就没有这么想过。日本军队撤出瓜岛之后,美国各大报都刊登了捷报,华盛顿也举行了祝捷仪式,但在美国人的内心,这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胜利。所罗门方面的进展仅仅是尼米兹的“攻势防御”完成的不错罢了,离胜利,离能够为珍珠港报仇的胜利还差得远呢。

被日本人逼得只能坐潜水艇从菲律宾开溜的麦克阿瑟就更是报仇心切了,瓜岛作只是 1942 年 7 月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的作战内容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作战是由麦克阿瑟指挥,从巴布亚新几内亚把日本人驱逐出去,本来这个作战应该是在确保了所罗门战线,到后来也就是确保了瓜岛以后再进行。

另一边日本人由于瓜岛作战开始以后同时进行两条战线的补给而决定中止,但是被辻政信假传大命送上新几内亚岛的第17 军南海支队又成了孤儿。

陆士 23 期的堀井富太郎少将是第二师团长丸山政男中将的同学,没有陆大学历,是陆军内为数很少的“无天组” 将军之一。陆士毕业以后就作为陆军委托生被送到东京外国语学校(现在的东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去学中文,后来长期在关东军和上海派遣军担任情报工作,是个“支那通”,1940 年初晋升少将准备荣转预备役的时候,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给了他原属第 55 师团的步兵第 144 联队和山炮兵第55 联队组成“南海支队”,帮着海军到处打工,说当时南海支队是受联合舰队在指挥也没大错。

关岛,拉包儿都是他们打下来的,南洋平定了以后又到缅甸去打英国人,首先渡过伊洛瓦底江的还是这支南海支队,因此辻政信鼓捣去打莫尔兹比港的时候首先上场的就是这支挺能打的自由部队。

南海支队确实能打,海拔 4,000 米的斯坦利山脉愣是被他们翻过去了,麦克阿瑟指挥下的美澳联军没能阻挡住他们,最后9月16日前进了到离莫尔兹比港只有50公里的地方,都能看见莫尔兹比港的灯火了,眼看着就要完成作战,拿下莫尔兹比港,把麦克阿瑟再赶回澳大利亚去的时候,打不下去了。

还是那个问题,后勤补给不上。

日本海军几乎用了全部力量来支援瓜达卡纳尔,对新几内亚实在是爱莫能助,因此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弹药,而且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这时都全神贯注在瓜岛上,心无旁骛,南海支队只能撤退。

这时喘过气来了的麦克阿瑟就得理不让人了,除了一个澳大利亚师跟在日本人后面紧紧追击之外,美军 32 师也在瞄准东部新几内亚日本军背后的布纳,想切断日本人的退路,来个“一个不拉下”。

南海支队看起来要完了,新几内亚看起来也要完了,新几内亚一完蛋,拉包儿首当其冲地就无路可走。这就是摆在山本五十六面前的严峻现实,肩负着全帝国期望的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怎么办?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4-16 13:03

(一百六十九)大日本帝国陆海军的地狱可不是瓜岛,瓜岛上的第 17 军起码还有人在想着他们,也不是塞班岛,菲律宾,硫磺岛或者冲绳,那些地方战斗时间不长,玉碎的皇军们并不很痛苦,而这场很少被人提起,日本人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下坚持了两年的这场新几内亚之战才是皇军们的真正地狱。

(第 18 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在维瓦克向澳大利亚陆军中将荷拉斯•罗伯逊投降)太平洋战争中日军被打得最惨的地方就是新几内亚,惨到了什么地步?惨到了在1944年12月第18军司令部曾经发布过“禁止食用战友尸体,违者严惩”的布告。先后上岛的二十余万日本陆海军,战斗到最后向澳大利亚军投降的是 11,197 人。澳大利亚人对惩治战争罪犯毫不手软,但对一般军人非常人道。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本来就没有看不起这些已经投降了的败军,美国人的战史上把这次战斗称为“世界上最艰苦的战斗(thetoughestfightingintheworld)”, 因为日本人进行了“神奇的抵抗(amazing resistance ofJaps)”。但就是在澳大利亚方面全力救护下,在战俘营里还有 1,148 名因衰弱不治而死,最后能活着回到日本的陆海军军人和征用人员(日语是“军属”)总数不到两万。日本派出去的第一艘复员船巡洋舰鹿岛号就是去新几内亚接人,因为大家都知道那边最艰苦,鹿岛在快在长崎佐世保进港时还有上百名重伤病员在甲板上看到日本以后咽了气。

(这是美国海军在广岛拍摄的,坐着免费列车回家的日本军人)笔者在这里除了与海军有关的部分之外,不准备写新几内亚之战,那个题目太大,无法合在这里。其实日本和美国有关新几内亚战斗的东西都不多,日本能活着回来的人就不多,活下来的人一般都不愿回忆那段地狱经验。有关新几内亚资料最全的是澳大利亚,他们是新几内亚之战的主角,而且澳洲人也只打过那一次仗,还是大胜仗,所以连缴获的一张废纸片都认真地保存了下来。不少日本兵的后裔就是到澳大利亚去寻找澳大利亚方面的资料才能知道自己的父兄到底是何时死于何地。

言归正传,麦克阿瑟趁着联合舰队的注意力全被瓜岛吸引了过去的机会,也不管日本已经中止了 FS 作战,就毫无信义地向皇军发动了单方面进攻,而且在皇军已经后撤了的情况下,一个澳大利亚师依然不依不饶跟在后面追击,同时另一个澳大利亚团新几内亚岛最东头的米尔恩湾登陆,控制了拉贝第一机场。这时麦克阿瑟使用空中运输的手段,将部队用飞机从莫尔兹比港空运到米尔恩湾,再从米尔恩湾一边修一条宽达 12 米的柏油公路,一边沿着公路向布纳进攻,目标首先是布纳,最后是要拿下一开始皇军登陆的莱城。

皇军开了眼界,没见过这样打仗的。说是见过奢侈的,没见过这样奢侈的,打仗还要先修路,可是到了后来,皇军精锐部队发现岛上根本就没有路,上去的皇军机械化部队没法动单就也开始修路,这时候才开始佩服鬼畜居然有先见之明。

皇军见过怕死的,但没见过鬼畜这样怕死的,麦克阿瑟手下刚刚软磨硬泡愣要来的三个步兵师当时还全是菜鸟,根本不会打仗,麦克阿瑟看到前来报到这帮菜鸟觉得实在不行,还又在澳大利亚训练了一个月再拉来和皇军对掐。美国菜鸟对打仗的理解有点古怪,但却完全正确,打仗就是占地方,这个“占地方”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occupation”,这个单词有点“占空地”的意思,就是没有了人的空地他才去占,有人怎么办?用炮弹赶就是了。

日本人没有这种弹药观,开始时一起嘲笑鬼畜,这也太浪费了,出手就是几千上万发炮弹,打不到几个人,这也算打仗?算打仗,美国人的炮弹就算不能把你活活炸死,也能把你炸在战壕里出不来,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南洋新几内亚地方本身就潮气大,又老下热带暴雨,战壕里面都是积水,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人会得皮肤病,烂都会把你烂掉,当时在新几内亚岛上的日本人,就算逃过了疟疾也逃不过皮肤病。

日本人难受,鬼畜也不好受,那地方的气候就是地狱。美国人一来有点怕死,二来也不习惯那个气候,就躲在远处放炮,打仗全靠比较习惯那种气候的澳大利亚放牛娃。放牛娃直脾气,一看美国佬在磨洋工就乱吵乱闹,直接对麦克阿瑟说你们自己再不上俺们撤退回家,家里的牛下没下仔正牵挂着呢。

(攻打米尔恩湾的光膀子澳大利亚军,政治正确的说法是

骠悍,不正确的说法就是那个战场的地狱式气候)

麦克阿瑟急了,撤换了进展不力的美 32 师师长爱德温•哈丁少将,派出了最信任的心腹爱将,后来官至大名鼎鼎的美八军军长罗伯特•艾克尔伯格,当时还只是少将。

麦克阿瑟师傅对艾克尔伯格徒弟说话就是一股子东方味:“鲍勃,去布纳,拿不下来提头来见(Bob, I want you totakeBuna,ornotcomebackalive)”。怎么说话这个味呢?这师徒俩人都是东方通,麦克阿瑟的经历大家都知道,而那位艾克尔伯格当年在第一次大战后和日本人一起出兵西伯利亚时就是负责和日军联络的少校,从那时候开始艾克尔伯格和日本就有了缘。1921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艾克尔伯格是中国政府的顾问,帮着中国向日本讨回了山东的青岛,胶州湾和山东铁道。

杜立特轰炸东京时,不少美国军官都把自己获得的日本勋章给杜立特绑在炸弹上“还给日本”,有人问也得过日本勋章的艾克尔伯格准备怎么办,艾克尔伯格的回答是:“我准备亲自给他们送回去”。

艾克尔伯格是在新几内亚开始他的返还勋章之旅的。

但一开始并不顺利。

日本人上新几内亚岛的兵也赶巧,里面有一个完整的工兵联队,南海支队长堀井富太郎少将在 1942 年 11 月澳大利亚人攻打米尔恩湾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海里淹死了,现在在岛上指挥日军的是独立工兵第 15 联队长横山与助大佐。

这位大佐还是辻政信的铁哥们。独立工兵第 15 联队原来是第四师团的,马来战役时给了山下奉文,因为大阪的小作坊多,变态的能工巧匠也多,所以这个联队特别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整个马来作战中冲在最前面的是辻政信和佐伯静雄中佐带领的第四师团师部搜索队,接在后面的是谁?就是这支独立工兵第 15 联队。他们修桥的速度似乎比英国人炸桥的速度还快,更变态的是这个联队有几次是裹挟在溃败的英印军里面一起跑,修好了桥最先过去的居然不是日本兵,而是英印溃兵。

因为在新几内亚登陆去进攻莫尔兹比港需要翻越海拔四千米的斯坦利山脉,没有工兵测量探路不行,所以第 17 军在接到参谋本部的调查命令时就派出了这支老鸟工兵队,而辻政信假传大命要打新几内亚岛时,听说他老哥们横山大佐已经在布纳登了陆,现在正在爬斯坦利山呢,辻政信无论如何也要上岛去看望这帮老哥们,逼着海军出了一艘舰龄和自己年龄一样大的老爷爷驱逐舰“朝凪”号送他上岛,半路上遇到一架美军的菜鸟 B-25 来炸,炸来炸去船倒没炸沉,就辻政信的太阳穴被弹片一穿两眼,好在是上下而不是左右,要不然也用不着上医院,直接海葬就行了,这才是为什么辻政信是在医院里听到鬼畜上岛的原因。言归正传,横山大佐是工兵出身,打仗可能不是行家里手,但修共事绝对是权威,反正美澳军都在磨洋工,他有机会把布纳周围的阵地修的特别皮实,心想鬼畜三下五除二过不了这些工事,再加上布纳有一个海军飞机场,怎么着都能坚持到接上从斯坦利山上撤下来的南海支队。

当时横山手下还有大约 500 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要说明这些海军陆战队是干吗来的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个故事可以和瓜岛一起对照着来看。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4-17 21:29

(一百七十)瓜岛是日本人自说自话地建了机场,美国城管认为那是违章建筑,予以没收了,而日本人不服监管,这就打了起来,最后的结果是日本人干不过野蛮执法的美国城管,被美国城管打得满地找牙。

城管好,够威风。其实是人都想过一把城管瘾,日本人也想当过城管的。所以笔者在前面说瓜岛是公平对称的。第八舰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在美国都还没有开始在瓜岛搞城管行动的 8 月 4 日,从侦察机的报告中知道了美国人在米尔恩湾附近的那贝在修一个机场。

这个机场是麦克阿瑟在六月份开始修的,规模不小,日本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两条跑道,正在修第三条跑道。麦克阿瑟几次向海军借航母未遂,就想了个慢慢地把机场修到拉包儿的招,反正美军工兵干活快,修到新几内亚岛的北岸,跨过海就是新不列颠岛,从新不列颠岛的南头打到北头的拉包儿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拿下了不列颠岛,国内正在大造特造的航空母舰肯定会有溢出来的,弄上几艘航母,菲律宾不就在俾斯麦海的对面吗?“I shall return”。

三川当然不知道麦克阿瑟的如意算盘打到了那么远,但三川知道南海支队正在翻越斯坦利,不把这个机场废了他将来肯定对南海支队不利,反正这回是鬼畜们在搞违章建筑,必须予以拆除,或者是没收。

执法要有人,海军想当城管但没有执法队,三川军一就赶快通知陆军,催促陆军出兵,本来新几内亚岛应该是陆军的守备范围,但陆军当时正好要去打瓜岛,说腾不出手来来。

这样海军只能自己干了。

这时候瓜岛还没有开打,三川军一还没有想到城管活动也能打到惊天动地的。当时想想取缔一个违章建筑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你陆军不肯出兵,本官自己来,点了不到两千人的海军特别陆战队,由几个中佐带着,坐着一艘叫做南海丸的船,由第 18 水雷战队护航于 8 月24 日就去米尔恩湾拆房子了。第 18 水雷战队派出的包括轻型巡洋舰天龙,龙田和驱逐舰浦风,谷风,浜风,还有两艘猎潜舰。指挥官是第 18 水雷战队司令官松山光治少将。日本海军原来是没有常设陆战队的,到了要打陆战的时候由水兵临时组成陆战队,同时各镇守府也能编组陆战队,叫“特别陆战队”。8.13 淞沪抗战以后海军觉得陆军指望不上,各镇守府都准备了一些人组成特别陆战队,有点常设的意思。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这些特别陆战队都来了南洋,像这次派出去的人里面就有吴第五特别陆战队(吴五特)的 612 名,司令林鉦次郎中佐,吴三特 576 人,司令矢野实中佐,佐五特(佐世保)228 人,横五特(横须贺)200 人。司令安田义雄中佐,其中吴五特还有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佐五特还有三百多人是坐登陆艇准备在另一个方向登陆以后和主力形成夹击的进攻形式,后来被美国飞机炸到一个岛上进退不得,就只有这么几个人去攻打机场。

可以比较一下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城管行动,刚刚见识过美国人登陆的三川军一中将到底是怎么想的,美国城管队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五十多艘船,来了一个师,而日本人就去了这么几个人那不就是在找死吗?

一行人 25 日一上陆就有美国人的飞机来迎接了,人员倒没受什么损伤,但粮食弹药全被鬼畜炸没了,到了 27 日,两辆轻型坦克又陷入了沼泽地动单不得,只好放弃。

(被抛弃在米尔恩湾的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接下来就是大批鬼畜来袭,不是美国人,而是澳大利亚人。

克劳斯少将指挥的澳大利亚第七师的两个旅大约一万人正等着这帮人呢。美国人怕死,澳大利亚的放牛娃们可能是从小斗牛斗惯了,不怕死。也可能是乡下人没多少见识,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皇军百战百胜这句话,不由分说就上前拼命。

这些连地图都没有的皇军们算是遇上了第一百零一战了。

吴五特的司令林鉦次郎中佐挂了,吴三特的司令矢野实中佐受重伤被送回了驱逐舰,换个副官指挥,不到半天又身负重伤,还没送到驱逐舰上就咽了气,眼看着指挥官快死光光了,松山光知少将也来不及报告三川军一,9 月 5 日自作主张就撤了兵。

登陆时有一只被美国人炸在一个荒岛上的佐五特被撤下来以后和横五特的一部分就送去了布纳,这就是横山手下有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原因。

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特别陆战队本来就素质不好,都是 30 岁以上的应召兵,怎么能指望他们去打仗?”而英国元帅,战后的澳大利亚总督威廉•斯利姆子爵后来在缅甸战役时是这样鼓舞英国士兵的:“在新几内亚的米尔恩湾,澳大利亚军队在陆地上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如果当时的澳大利亚人可以做到,今天的我们也应该可以做到。有些人忘记了是澳大利亚人首先粉碎的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在缅甸应该回忆起来才对”。

米尔恩机场得到了确保,麦克阿瑟还一不做二不休,又修建了第二机场,第三机场,运输机成天源源不断地从莫尔兹比港运兵运军火,大轮船再从布里斯班往莫尔兹比运。

麦克阿瑟现在要布纳了。

如果布纳仅仅是陆军南海支队的前进基地可能三川军一还不会很急,问题是第八舰队的三川在布纳有个三无工程:无报批,无备案,无人知道的小机场。新几内亚岛是第八舰队,也就是后来的南东方面舰队的防区,三川在那建机场是分内事,不犯规,而且确实那个小机场在后来也起过点作用,但他没有向联合舰队报告,如果报告了或许能建得更大一点,日本人以后不至于那么惨。

鬼畜来了,从 10 月初开始,美澳联军开始进攻布纳。艾克尔伯格徒弟想到麦克阿瑟师傅的那句“提头来见”就背心发凉,指挥着手下的小鬼畜更努力地进攻,也就是更努力地放炮。

横山大佐手下是工兵联队,修建的共事质量还不错,所以皇军在一开始还有闲心帮鬼畜数炮弹,数得直心疼:“对面的八嘎可真阔气,那门炮一个小时居然打了 500 炮”。

什么?一门炮一小时就能打 500 炮?长官们一听知道不对了,这里面有问题。瓜岛上美军炮火强大很好理解,因为那是防御炮火,火炮位置不动单,边上就是炮弹。可是现在美军是在野战进攻,火炮的位置在动,慢说是鬼畜,就是阎王亲自来也不能有这么强大的炮火,因为弹药不可能跟得上,三川军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命令侦察机去看个究竟,这一看才知道原来美军在离瓦尼格拉又建了一个机场起来,现在鬼畜的弹药是从那儿来的。

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机场投入使用是在 10 月 14日,而日本人发现这个机场是在 11 月 16 日,整整一个月日本人不知道 80 公里之外的这个机场的存在。

11 月 16 日还是今村均大将的第八方面军成立的日子,不知道是应该怪鬼畜还是怪侦察机,今村均大将上任就不吉利。

和瓜岛一样,陆军本来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没有什么兴趣,正在想辙怎么糊弄海军的时候,自己的辻政信就先打了起来,现在南海支队就在岛上,这就使得必须过问这事。而且从前面给出的南太平洋略图大家可以看得到,新几内亚一丢拉包儿还就真完了,拉包儿完蛋以后的连锁反应不管是不是像海军所渲染的那样,但起码不是什么好事,至少菲律宾就受到直接威胁。本来参谋本部是准备在新几内亚岛上动用百武晴吉的第 17 军,但是天算不如人算,这第 17 军被鬼畜们钉在瓜岛上了,所以现在今村均大将的第八方面军时除了瓜岛上的第 17 军以外,还有一支准备用在新几内亚的第 18 军。

第 18 军军司令官是安达二十三中将。作者:俞天

任 日期:2009-04-20 08:41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

(一百七十一)安达二十三中将兄弟四人,其中三人是陆军将军,老二叫安达十六,是陆士 14 期的,和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是同学,但因为没上过陆大,最后只混上了陆军少将,应该说这个少将军衔还有点受两位弟弟的荣光;老三叫安达十九,陆士 18 期的,和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甲级战犯,驻德大使大岛浩是同学。安达十九没上陆大,而是被送到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学化学去了,后来搞军工,官至陆军中将。

老巴子安达二十三是最典型的皇军精英,从幼年学校升入陆士 22 期,同期同学中的名人有英帕尔的牟田口廉也,甲级战犯铃木贞一,哦,还有一位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是曾任国府行政院院长,国军参谋总长的何应钦陆军一级上将。陆大是34 期的,同学中有和战后和辻政信一起在南京帮忙的第 18 方面军(不是这个第 18 军)司令官中村明人,有帮蒋介石守金门岛的根本博,哦,还有一位也是陆大第 34 期的,就是那位在对面的瓜岛被辻政信炒了鱿鱼的川口清健少将。现在该知道辻政信能欺负川口的原因了吧,别人都是中将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了,川口还只是一个少将旅团长,就是说川口已经升官无望了,这种人还不去欺负一下也就不是辻政信了。

(第 18 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会不会有人觉得这家人养孩子怎么取名这么怪?十六十九二十三的,是不是连同堂兄弟表兄弟一气算了?不是,可能是他们家老爷子,陆军士官学校教授安达松太郎太懒,或者是因为太忙怕记不住孩子岁数——直接就用孩子们出生年份做名字了,安达十六是明治十六年(1883 年)生的,同理安达十九生于明治十九年(1886 年),这位安达二十三就是生于明

治二十三年(1890 年)了。

安达二十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只是最近时不时有有人提出他来和东条英机相比较来驳斥想为东条英机翻案的那些人。

战后澳大利亚人将安达二十三中将作为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判决是终身监禁。其实澳大利亚对安达二十三的判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安达的名声,安达在拉包儿审判中是主动把第 18 军被指控的所有战争罪行都大包大揽到了自己身上,在受审的第 18 军所有战争犯罪嫌疑人都定罪了以后再向澳大利亚军方提出要求赦免八名部下的请求以后再用一把不知怎么偷运到监狱中的锈迹斑斑的水果刀在腹部切开一个十字以后再割断颈动脉自杀。

所以现在时不时有人把在监狱里被人监管着还能想法子偷运凶器自杀成功的安达二十三和一人呆着三个星期都自杀不成,最后到美军宪兵上门以后再用一把打不死人得小手枪自杀的东条英机作对比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说安达二十三够义气,是汉子之前先要了解这么一个事实:对于中华他是真正的乙级战犯,最遗憾的是中华未能审判他。1937 年 8 月 23 日,第 12 联队联队长安达二十三大佐在进攻宝山时就使用了毒气,1940 年以后,第 37 师团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几乎和发生在山西的所有“焦土扫荡” 事件有关,对中华来说这个判决是理所当然的。

出任第 18 军司令官之前安达二十三是北支方面军参谋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的前任就是参谋次长田边盛武,再前任是关东军总参谋长笠原幸雄,再往前是山下奉文。派他到新几内亚来说明参谋本部确实在看重新几内亚。

第 18 军下面有三个师团,从山西太原抽出来的北支方面军的第 41 师团,从汉城抽出来的朝鲜军第 20 师团和原来就在拉包儿,准备增援瓜岛,从广东的第 23 军抽出来的第 51师团。其中最精锐的就是第 20 师团,有种说法是第 20 师团的战斗力就已经占第 18 军战斗力的一半。满洲事变时,和石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