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越南战争,州兵们在美国参加的所有对外战争中都上过战场。1940 年美国还没有参战就已经动员了 19 个师和19 个飞行中队的国民警卫队准备大干一场了。

一般讲起来,州兵总不如国军,国民警卫队上阵以后一般都要更换指挥官。但这位罗伯特•贝特勒少将是唯一一位在整个战争中指挥了自己的国民警卫队的师长,由于贝特勒的出色指挥和第 37 师的出色作战,战后第 37 师升格为合众国陆军,要知道在韩战中被中国军队打残了的第24 师可是立即就被降格为国民警卫队的。

在几乎四十年中一直有人在告诉我们说日本鬼子是被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打跑的,就是现在还有位很肥很肥的小老人家在说日本鬼子是他爷爷打跑的。真正打过鬼子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没有人提,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了火烧日本列岛的李梅将军,但是知道贝特勒少将的人还是不多。

布干维尔岛上以第六师团为中心有大概陆军四万人,海军两万人,分别在岛的南头和北头,想往中间打又没有路,只好一边开路一边向岛屿的中部移动。布干维尔岛的中间是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山,根本就不是开展军事行动的地方,所以从一开始哈尔西就没有要占领这个荒岛的打算,就是在皇后海湾附近修个空军基地就行了。

机场修起来了,飞机从这里成天飞去轰炸拉包儿,抽空也在岛上转来转去炸日本人玩。海上被美国城管全部封锁,岛上的皇军连一粒米的给养都得不到,疟疾,伤寒等病菌也怕皇军们太孤单老跑来和皇军作伴,皇军只能成群结队地上路去靖国神社。

以前简称为“ガ岛”的瓜岛因为谐音被皇军改名为“饿岛”,而简称为“ブ岛”的布干维尔岛则被皇军改名为“墓岛”。因为还在皇军手里的大半个岛基本上被皇军的坟墓填满了。哈尔西找好了修机场的地皮以后就忙别的去了,机场归第 37 师管,哈尔西临走时交代说岛上的日本人就别去管了,成天剿匪也怪累的,饿得死就饿死他们,饿不死就让他们退化回猴子去,所以一开始贝特勒少将对剿匪也不是很卖力,由得日本人去“自活”。

说起来自活简单,可是怎么自活法呢?种东西从种下去到能收上来是要时间的,水稻种不了,只能种红薯,但种的红薯不够吃,还是要接二连三地修墓地。其实老老实实种红薯还是能活下去的,但那位神田正种师团长不肯老老实实种田,老是琢磨要修路去打机场,人都吃不饱怎么修路法呢?后来一直到死人死过了饥饿平衡点,剩下来的活人就这那点红薯地正好能活才不饿死人了。在岛上的 6 万多皇军最后能活着向牛娃子们投降的只有一半人不到,其他的全被饿死了。

日本人不投降,那也得分时间分地方。瓜岛上的皇军还有点傲劲,不投降。新几内亚岛上的是被美国人指挥得团团转,见不着美国人,还不容易见到了人家用大炮打招呼,来不及投降。就这布干维尔岛上想投降的皇军还特别多,但贝特勒少将不喜欢俘虏,这个第 37 师上过瓜岛,那是瓜岛已经平定以后去训练去的,训练的内容之一就是进山剿匪,猎杀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日本人,现在这个打猎活动被带到布干维尔岛来了,还是老传统:不要俘虏,见了日本人一律猎杀。

后来第 37 师去了吕宋岛,机场的防守交给了澳大利亚牛娃子。牛娃子们还是照样进山剿匪,但澳大利亚军战后被澳大利亚人 fuck 得死去活来,因为在剿匪过程中死了 500 名左右牛娃子。澳大利亚军方的解释是说首先偶们解放了不少土著人,第二消灭了不少日本人,但国内的牛娃子们不爱听,说首先土著人自己就会投奔解放区,用不着你去解放,第二澳大利亚人的生命多珍贵啊。是日本人的命能够换的?哈尔西没让你们去剿匪,你们自作主张,牺牲了那么多澳大利亚人,fuck you。

(神田正种中将向澳大利亚人投降)最后再加一句,在向盟军投降的日本军队中,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俘虏受到的待遇是最差的。全体日军俘虏被澳大利亚人集中在弗洛岛企图从中找出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但非常非常遗憾的是,澳大利亚人的善意和努力没有得到中国国府的合作以至于让残存的南京大屠杀的凶手逃脱了。

同样,麦克阿瑟在莱特岛也企图在被消灭了的第 16 师团的俘虏中找出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没有进行下去。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19 09:31

(一百九十二)

俄亥俄是美国的一个州。

俄亥俄州的特产是一种名叫“buckeye”的鸡。因此美军第 37 步兵师就叫做“Buckeye Division”,因为它的前身就是俄亥俄的国民警卫队,俄亥俄的民团嘛,当然要弄点地方土产来表明身份了。

其实俄亥俄除了鸡之外还有别的活物,比如出产总统,美国 44 名总统中居然有 7 个是俄亥俄人,其中包括第一位访华的尤利西斯•格兰特。俄亥俄还出军人,比如格兰特就是军人,而太平洋战争时期尼米兹的老板,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恩也是俄亥俄人。

俄亥俄州的军人都比较彪悍,比较喜欢弄“光光”,比如当过美国陆军总司令的威廉•谢尔曼在南北战争中就一路走一路烧,把个亚特兰大变成了一个大炉子。因为这事,八十年以后的二战中美军中还有不少出身南方的兵坚决拒绝“谢尔曼式”坦克,在南方人看来,过去的谢尔曼和现在的希特勒东条英机没什么两样,宁死也要和那个恶魔划清界限。

还有位大家更加熟悉的光光——“炸光光李梅”也是俄亥俄人,这位把大半个日本给精光。但李梅的口碑似乎比谢尔曼好,不仅美国人不说李梅坏话,连日本人还给了他一个大勋章,想知道那块勋章后面的狗肉帐的朋友可以去看笔者写的有关李梅的东西。

下面这张照片是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在布干维尔岛上劳军的时候和第 37 师师长罗伯特•贝特勒少将在一起。

(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和 37 师师长罗伯特•贝特勒少将)这位在战后当过冲绳军事总督的贝特勒少将也是个怪人,在是一位军人的同时,还是一个土木工程师。这种身份方便:打仗的时候只管炸,打完了本官重新盖新的就是了。可能是老在建筑工地混的原因,这位特别彪悍,钢盔上两颗白星,手里却端着一支卡宾枪,他在给装甲部队指路:“碾了那帮狗娘养的”。

(罗伯特•贝特勒少将在布干维尔岛)不少中文里的现代军事名词来自日本,也有一些有自我知识产权,可能托军国主义的福,中文中自有的名词其实不如日文准确,比如这个“National Guard”的中文翻译“国民警卫队”就没有日语的“州兵”那么简单明了,这个就是各州的军队。简单地说来美国的正规军队归联邦政府管,这就是各个州的武装力量。

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儿不是介绍美国武装力量体制的地方,但是州政府或者州长使用州兵和联邦政府对抗的意图不是没有过。最有名的一次就是 1957 年的“小石城事件”,当时在联邦最高法院已经裁定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中央高中拒绝 9 名黑人学生入学为违宪的情况下,阿肯色州州长奥弗尔•法布斯(Orval Faubus)就使用州兵来阻止黑人学生入学。

激怒了的艾森豪威尔总统立即下令将阿肯色州兵编入合众国陆军,以合众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的名义命令他们回军营,阿肯色州的州兵们服从了这个命令。艾森豪威尔还是觉得不过瘾,又派了 101 空降师武装护送黑人学生上学。法布斯州长也不含糊,干脆下令关闭了小石城中央高中。

这件事闹得非常大,法布斯州长在阿肯色州也同时成为“最受爱戴的人”和“最受憎恶的人”,但是不管怎样,没有人指控他是在武装叛乱,这就是“国民警卫队”这种怪里怪气的武装力量结构带来的副产品,别看现在什么事没有,到什么时候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打了起来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大家都有陆军空军俱全的州兵。

除了越南战争,州兵们在美国参加的所有对外战争中都上过战场。1940 年美国还没有参战就已经动员了 19 个师和19 个飞行中队的国民警卫队准备大干一场了。

一般讲起来,州兵总不如国军,国民警卫队上阵以后一般都要更换指挥官。但这位罗伯特•贝特勒少将是唯一一位在整个战争中指挥了自己的国民警卫队的师长,由于贝特勒的出色指挥和第 37 师的出色作战,战后第 37 师升格为合众国陆军,要知道在韩战中被中国军队打残了的第24 师可是立即就被降格为国民警卫队的。

在几乎四十年中一直有人在告诉我们说日本鬼子是被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打跑的,就是现在还有位很肥很肥的小老人家在说日本鬼子是他爷爷打跑的。真正打过鬼子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没有人提,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了火烧日本列岛的李梅将军,但是知道贝特勒少将的人还是不多。

布干维尔岛上以第六师团为中心有大概陆军四万人,海军两万人,分别在岛的南头和北头,想往中间打又没有路,只好一边开路一边向岛屿的中部移动。布干维尔岛的中间是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山,根本就不是开展军事行动的地方,所以从一开始哈尔西就没有要占领这个荒岛的打算,

就是在皇后海湾附近修个空军基地就行了。

机场修起来了,飞机从这里成天飞去轰炸拉包儿,抽空也在岛上转来转去炸日本人玩。海上被美国城管全部封锁,岛上的皇军连一粒米的给养都得不到,疟疾,伤寒等病菌也怕皇军们太孤单老跑来和皇军作伴,皇军只能成群结队地上路去靖国神社。

以前简称为“ガ岛”的瓜岛因为谐音被皇军改名为“饿岛”,而简称为“ブ岛”的布干维尔岛则被皇军改名为“墓岛”。因为还在皇军手里的大半个岛基本上被皇军的坟墓填满了。哈尔西找好了修机场的地皮以后就忙别的去了,机场归第 37 师管,哈尔西临走时交代说岛上的日本人就别去管了,成天剿匪也怪累的,饿得死就饿死他们,饿不死就让他们退化回猴子去,所以一开始贝特勒少将对剿匪也不是很卖力,由得日本人去“自活”。

说起来自活简单,可是怎么自活法呢?种东西从种下去到能收上来是要时间的,水稻种不了,只能种红薯,但种的红薯不够吃,还是要接二连三地修墓地。其实老老实实种红薯还是能活下去的,但那位神田正种师团长不肯老老实实种田,老是琢磨要修路去打机场,人都吃不饱怎么修路法呢?后来一直到死人死过了饥饿平衡点,剩下来的活人就这那点红薯地正好能活才不饿死人了。在岛上的 6 万多皇军最后能活着向牛娃子们投降的只有一半人不到,其他的全被饿死了。

日本人不投降,那也得分时间分地方。瓜岛上的皇军还有点傲劲,不投降。新几内亚岛上的是被美国人指挥得团团转,见不着美国人,还不容易见到了人家用大炮打招呼,来不及投降。就这布干维尔岛上想投降的皇军还特别多,但贝特勒少将不喜欢俘虏,这个第 37 师上过瓜岛,那是瓜岛已经平定以后去训练去的,训练的内容之一就是进山剿匪,猎杀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日本人,现在这个打猎活动被带到布干维尔岛来了,还是老传统:不要俘虏,见了日本人一律猎杀。

后来第 37 师去了吕宋岛,机场的防守交给了澳大利亚牛娃子。牛娃子们还是照样进山剿匪,但澳大利亚军战后被澳大利亚人 fuck 得死去活来,因为在剿匪过程中死了 500 名左右牛娃子。澳大利亚军方的解释是说首先偶们解放了不少土著人,第二消灭了不少日本人,但国内的牛娃子们不爱听,说首先土著人自己就会投奔解放区,用不着你去解放,第二澳大利亚人的生命多珍贵啊。是日本人的命能够换的?哈尔西没让你们去剿匪,你们自作主张,牺牲了那么多澳大利亚人,fuck you。

(神田正种中将向澳大利亚人投降)最后再加一句,在向盟军投降的日本军队中,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俘虏受到的待遇是最差的。全体日军俘虏被澳大利亚人集中在弗洛岛企图从中找出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但非常非常遗憾的是,澳大利亚人的善意和努力没有得到中国国府的

合作以至于让残存的南京大屠杀的凶手逃脱了。

同样,麦克阿瑟在莱特岛也企图在被消灭了的第 16 师团的俘虏中找出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没有进行下去。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20 07:53 浩瀚的大洋是赌

场(一百九十三)美国人上了布干维尔岛,也不管日本人的牢骚就自说自话地修起了一个飞机场,准备从这里起飞去炸拉包儿。

日本人当然不会光发发牢骚就算了,古贺峰一马上派出了栗田健男带着第二舰队赶赴拉包儿,但栗田健男刚到拉包儿就被弗雷斯特•谢尔曼带了两艘航母给炸得遍体鳞伤。这地方不能呆了,当场栗田健男就得出了结论,带着人回了特鲁克。

其实就在 11 月 5 日栗田健男挨炸的时候,13:00 分一架日本侦察机在拉包儿 145 度 230 海里处找到了“运输舰两艘(酷似航母),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五艘”,因为飞行高度太高,舰种和数量有点问题,但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可以肯定这确实是谢尔曼带领的航母舰队。第 11 航空舰队在 15:15分出动了 14 架舰攻在“瑞鹤” 分队长清宫钢大尉的带领下去报仇去了。

瑞鹤的分队长怎么会在拉包儿了呢?这要问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大将了。

古贺上任以后被美国人闹得除了到处玉碎就没有别的可选项,要形容古贺长官的心情那就是“郁闷”,或者是“悲愤”。这次一听说美国人在布干维尔岛附近出没要打拉包儿的主意,一时激动,满腔悲愤就弄得神志不清了,下了一个命令说拉包儿的飞机不够?这回砸锅卖铁去和鬼畜拼命去,“ろ号作战”现在开始。

从日文计算顺序所用的“いろはにほへ……”来看,这个“ろ号作战”应该是是山本前长官弄的那个“い号作战” 的后继,实际上也是这样,或者说就是以前的那个“い号作战”的翻版,“ろ号作战”和“い号作战”一样,也是把舰载机弄到拉包儿去,从那里起飞去炸美国鬼畜。

大本营海军部的发表当然“い号作战”是战果赫赫,但是古贺长官不可能不知道内情。知道了内情又能怎么样呢?东条内阁没有在寻找和谈的道路,当然就算东条想和谈,人家美国人是不是就肯呢?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除了继续作战没有别的选择,作战的方式可以讨论,但可以坦率地说所有的作战方式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

必须保卫拉包儿,否则菲律宾和马里亚纳就直接受到威胁。

但如何保卫拉包儿,古贺长官也不知道。瓜岛的亨德森机场在美国人手里的时候日本人无论如何攻不下来,而现在拉包儿机场在日本人手里则无论如何看不到能守住的迹象。

所以古贺峰一只能倾其所有了,从11月1日到3日,第三舰队一航战的瑞鹤,翔鹤,瑞凤三艘航空母舰上的 82 架舰战机,45 架舰爆机,40 舰攻机,6 架舰侦机共计 173 架飞机和 363 名飞行员全部到达拉包儿,进行“ろ号作战”。这就是瑞鹤的飞行分队长怎么会在拉包儿的原因。

清宫钢大尉起飞以后的 16:16 分,又有两架侦察机报告在拉包儿 130 度 240 海里处发现美军航母舰队,这次是很肯定地说了“航母舰队”,两次报告差出这么远,让拉包儿的指挥部很为难。根据多数表决的民主原理,应该是后来的报告为准,因为有两架嘛。所以清宫钢大尉们又转了一个头。

其实后面两架侦察机发现的是两艘美国的坦克登陆舰 LCT(Landing Craft,Tank),那玩意上面也是平的,在高空看来和航空母舰差不多。

(装满了车辆的 LCT)

(坦克登陆舰 LCT 远远看来也有点像航母哈)17:00 分日本攻击队找到了美国 LST,但因为天已经黑下了,飞机只能进行无照明鱼雷攻击,结果如何也不知道,反正包括指挥官在内的四架舰攻没回来。

日本攻击队不是一无所获,除了击伤了一艘 LCT70 之外,他们还真炸沉了一艘鱼雷艇 PT167,大目标好炸,灵活小巧的鱼雷艇本来是很难被飞机炸沉的。

第二天大本营海军部的发表是:“击沉大型航母一艘,中型航母一艘,大型巡洋舰两艘,巡洋舰或者大型驱逐舰两艘”。

瞧这战果多大?但也有人不相信,就那昭和天皇。天皇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上奏说击沉了萨拉托加以后,呆了会儿突然说了一句:“那萨拉托加好像已经被击沉了六次了,怎么那么能浮啊?”,把永野修身弄了个目瞪口呆。

这就是所谓“第一次布干维尔岛空战”。

这种空战一共进行了六次,第三次结束后,第三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中将立即不由分说带着所剩的 39 架舰战,7架舰爆机和6舰攻机共计52架飞机和182名飞行员打道回府,这地方不能呆,三场空战打下来,飞机损失了 70%,人员损失了 50%,刚刚喘上了一口气的一航战又完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航战损失率达到 70%,而这些损失大部分是在第三次航空战中一次出来的。那次战斗的来由是哈尔西发现用舰载机攻击拉包儿很有趣,又找来了蒙哥马利少将指挥的埃克塞斯和碉堡山(USS Bunker Hill (CV-17))和轻型航母独立号(USS Independence (CVL-22))这三艘航母和原来谢尔曼的萨拉托加和普林斯顿在 11 月 11 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拉包儿攻击,估计这样可能更加有趣。但是实际上参加攻击的只有蒙哥马利,谢尔曼的飞机由于天气原因半路上回家了,就这样拉包儿港内的“凉波”完了,长波,阿贺野,浦风,若月受伤,草鹿中将从这次空袭中得出的结论是船再也不能呆在拉包儿了,于是决定把船全部撤回特鲁克环礁。

进行空袭的是蒙哥马利被一航战抓住了,于是一航战和第11 航舰能出动的飞机全部出动去攻击,结果是连一颗炸弹都没有能扔上去,反而参加作战的 14 架舰攻全部被击落,23 架舰爆被击落 17 架。

攻击的时机非常好,当时蒙哥马利舰队正在回收拉包儿空袭回来的飞机,在雷达发现日军飞机以后匆忙起飞战斗机,因此美国舰队的空中掩护力量并不强,防空力量主要是两艘航空母舰上的 16 门五英寸高射炮(独立号没有高射炮,只有26挺40mm高射机枪)和16挺40mm,92挺20mm高射机枪。

但是美国高射炮使用的是 VT 信管,这种在瓜岛战斗后期开始使用的超先进武器比原子弹还要更加确实地把大日本帝国送上了末路。

VT 信管是美军的绝对机密,因为害怕有未爆炸弹落到日本人手里而泄露秘密,美军禁止在陆地上使用这种武器。问题在于日本军队的情报管理水平上,尤其是海军对于情报的重视还在陆军以下,瓜岛末期只是小规模使用 VT 信管,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很正常,但是这次战斗的结果没有引起联合舰队以及第三舰队的注意就很不正常了。正因为这种疏忽,才有以后马里亚纳海战那种闭门造车的作战计划。

其实有些东西也就是名声在外,本人就在拉包儿亲自指挥空战的小泽治三郎中将本人也从来没有解释过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布干维尔空战结果的不正常。

小泽拉走了一航舰残余,此后就是拉包儿航空队独自作战了,到1943年12月3日第六次布干维尔岛航空战结束后,拉包儿也就没有航空兵了,所罗门战斗结束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21 08:21

(一百九十四)

拉包儿没有了航空兵,没有了军舰,都还有些什么呢?

有“阁下”。

日本人的“阁下”不能随便用,现在只对外国人用,对内讲民主了,不用这个尊称。原来用,这是个只能对大臣以上的官员,将军以上的军人和有爵位的贵族用。

最后一名甲级战犯铃木贞一在 1989 年 101 岁的高龄死去,据说铃木贞一临终前最喜欢的孙子喊“爷爷”都没有反应,一边的护士突发奇想喊了一声“阁下”,铃木贞一顿时又睁开了眼睛。

从陆军大将今村均,海军中将草鹿任一开始,拉包儿全加起来有 30 多个“阁下”。将旗飘飘,将星璀璨,气派非凡啊。

就是野蛮的鬼畜们不讲文明礼貌,对这么多阁下居然没有一点敬意。成天来用炸弹和阁下们来致意。有阵子咱中华大地搞三敬,就是早晚和中饭时有早敬,晚敬和餐敬,手挥着红宝书高喊“万寿无疆”,不喊完不准吃饭。其实鬼畜们在南洋就搞过那玩意,每天早中晚三次来和皇军亲近,天没亮飞机就来下蛋了,中午还来,天都已经黑了还要来,好不容易走了天倒又要亮了。

其实本来中华三敬就是从基督教学来的,信上帝的鬼畜们准时去拉包儿下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鬼畜们在瓜岛上就有 600 架飞机,在新几内亚岛上还有600 架,拉包儿周围的小岛基本上都被鬼畜们占了,皇军造了机场鬼畜用,皇军没造的地方鬼畜们接着造。

海上还有航空母舰呢。

那么多飞行员们可能实在是太闲得慌了,所以没事就拿着拉包儿取乐。把整个拉包儿周围的景观都炸的变了样。

所以皇军的阁下们也只好端起镐头铁铲和大头兵们一起挖防空洞,到底挖了多少防空洞没有准确数字,海军参谋们回忆说加起来有 200 公里,能从东京铺到静冈,而陆军参谋们说起码有 300 公里,能从东京铺到名古屋。其实现在日本各大城市的地下城那么发达很可能与当时全民挖防空洞有关系。

那些防空洞也各有千秋,简单的就在火山岩上那硬打,讲究的在洞里还铺上椰木地板,打上蜡,说是防潮,不会生皮肤病。最扯淡的是今村均大将住的陆军司令部防空洞,隔不了多远还装上公共电话,说里面四通八达的不好认路,有了公共电话系统就不要到处去找人了,这叫信息现代化。

今村均和草鹿任一提出来的口号是:“建设南海上的新日本帝国,坚持百年抗战”,他要干一百年。

今村均从哈尔西还没来就作好了“自活一百年”的准备,说来凑巧,一次日本国内往拉包儿送来的大米里有三个麻袋的错包,里面装的不是大米而是稻谷。本来是应该骂一顿装船的八嘎然后让运输船带回去的,碰巧被今村均知道了,今村均就问能不能种出来?种的出来也就不需要国内再送了大米了。

于是两个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部的教授就带着人搞起了科学种田实验。南洋气候好,水稻一年多熟,几次失败以后就种出了挺不错的稻谷。这个经验还得到了推广,从此以后皇军下南洋的时候都要带上水稻蔬菜种子,不带就得活活饿死。

皇军走到哪儿种到哪儿,现在南洋的水稻种植据说就是日本陆海军开始的。

有一种甜食的原料叫“西米”,就是“珍珠奶茶”里面的那种东西,有趣的是日本人对这种叫“Tapioca”的东西一点不陌生,原来全是当年在拉包儿,布干维尔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向土著人学来的。市贩的西米泰国产的多,用的是木薯淀粉,下过南洋的日本人会告诉你那不好吃,真正的西米是用一种叫做 sago palm 的椰子树树干里洗出来的淀粉做,好吃多了。不过笔者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那是饿的,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

(甜食的原料西米)在南洋被哈尔西麦克阿瑟们抽中了当蛙跳落脚点的岛上的皇军是遭了殃,基本上除了玉碎之外美国人不给别的出路。

但是没被抽中的那些稍微大点的岛上还是能过日子的。孟加拉湾口上的大小岛上的皇军甚至还造过肥皂洗澡,那是一位海军兵学校的教授被陆军抓了壮丁,送到来了,这位教授借来海军守备队点探照灯用的发电机电解海水做烧碱,然后加上南洋多的有卖的椰子油就做成了肥皂。

海兵的教授怎么被陆军抓了壮丁?不好理解是不是?这事很简单,那位教授是文职,其实本来只要申请转为海军军官就不会被抓了,但那样那身二尺半就脱不下来了,所以这位教授就不转海军军官。但不是海军军官,陆军就按着户口本子抓壮丁,这位教授也无所谓,壮丁就两年,两年完了就能回海兵,再也没人能抓他了。结果被人送到了印度洋上,一直到战争结束才回来,这要是美军登一下陆,也就玉碎了。

人活着光是碳水化合物不行,动物蛋白质也是必须的。南洋不缺动物蛋白质,首先就是鱼,抓来的壮丁里不缺渔民,打渔不成问题,但是没有船,仅有的几条登陆艇太宝贵了,不能随便用,于是就钓鱼。

再有就是养鸡。养鸡有一个问题,就是鬼畜们不让皇军修鸡笼,地面上不准有东西,又不能把鸡也弄到防空洞里去,于是鸡都成了野鸡。成了野鸡以后的最大问题是找鸡蛋,鸡挺聪明,知道躲空袭,鬼畜来了会找安全地方,但是下的蛋不会自己走路,天上的铁蛋蛋一下来地下的鸡蛋就没了,于是空袭的间隙皇军们就到处翻地找鸡蛋。

1943 年 12 月 15 日,美军在新不列颠岛上登陆,开始向岛东南头的拉包儿进攻。麦克阿瑟不知道怎么的非要拉包儿不可,但是八月份在美英法加在魁北克举行的会谈中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了不要拉包儿,这样马歇尔上将就愣把麦克阿瑟给压了下来,但是麦克阿瑟就是不要拉包儿也要在新不列颠岛上登陆,要不然出不了这口气。这就是新不列颠岛登陆的由来,最后在 1944 年 2 月阿德莫热尔蒂群岛被美国人占领之后拉包儿就给彻底孤立起来了。于是新不列颠岛上出现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奇观:鬼子鬼畜互不打扰相安无事,在当时的几个日本将军中今村均之所以现在的评价最高就是他老老实实地把手下的十万人带回了日本,而新几内亚的安达二十三和布干维尔的神田正种最受批判的就是干嘛没事老是去招惹鬼畜,自找不自在。

据说拉包儿的日本人除了生孩子什么都能干,就是没女人。

拉包儿也不是完全没女人,有三个女人。一个是征集的渔船船老大的老婆,当时日本能够征集的船全部被军部征集了,到最后连渔船都征集到南洋去了,打渔给军人吃,还可以跑跑短途运输什么的,一条渔船被军部征集的时候一家人都来了,结果渔船被美国人打沉了,一家人就剩了一个女人,还有两个是慰安妇,拉包儿最热闹的时候有几百个慰安妇,战事吃紧以后都送回了国,但最后一班船被美国人打沉了,捞起来这两个慰安妇。

这三个女人由第八方面军宪兵地全副武装地保护。不这样不行,就这样那三个女人在的防空洞附近还经常有枪击战,憋不住了的皇军们会武装争取性自由的。

速战速决的美梦是已经破灭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知道已经没有任何的胜利可能了,这时候开始流行的就是“百年抗战”。可能实际上坚持这个“百年抗战”到最后的是直到1974 年才在菲律宾卢邦岛投降的小野田宽郎少尉。

(小野田宽郎少尉)小野田宽郎不是一个普通尉官,他是陆军中野学校毕业的职业特工,此人被抓壮丁以前在汉口的田岛洋行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抓壮丁以后因为语言天才被看中送去作为特工培训。实际上负责小野田们配置的是参本作战部的朝枝繁春中佐,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在菲律宾“百年抗战”。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小野田保持这和外界的联系,他通过短波收音机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小野田知道东京奥运会,知道日本人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是小野田的结论是:日本已经被美国占领,现在东京的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政府,而真正的日本政府还在满洲坚持着抗战,所以只要他再坚持下去,就能等到皇军再来。

一开始小野田过了几年灰心丧气的日子,但后来的越战又给他打了一针鸡血,不少轰炸北越的美军飞机是从菲律宾起飞的,所以小野田就认为“满洲的正宗日本政府还在抗战,而且开始了反击”,至于电台广播里的“越南战争”那只是美国人的“扰乱宣传”而已,回来的美国飞机经常有伤痕累累的,这就更使小野田坚定了对“满洲日本政府”的信心。

所以小野田最后投降了以后也还是无法接受现实,一气之下跑去了巴西,眼不见为静。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22 09:32

(一百九十五)

三十六.这次是真的反攻了日本军队是一支很古怪的军队。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设独立空军的国家就只有日本。对日本的军事组织影响上极深的英国和德国是从一开始就有了独立空军,美国在一开始虽然没有独立空军,但航空兵力量的区分也十分清楚:除了舰载机是海军的以外,其余陆基航空兵不是陆军就是陆战队,和海军没有什么关系,领导权握在后来战后改编为美国空军的美国陆军航空军手里。

日本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有一支独立的空军,而且还想过起码三次。第一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1920 年,第二次是德国空军独立的 1935 年,第三次是陆军航空总监山下奉文中将考察德国以后的 1941 年。

但都没有成功。

简单地说来,因为这三次都是陆军提出来的建议,所以海军不干。其中第二次的空军独立行动影响最大,那次是在后来在中途岛海战中殉舰的飞龙号大佐舰长,当时是海大教官的加来止男中佐和后来的第六航空军少将参谋副长,当时的陆大教官青木乔少佐联名提出的。因为这两人在陆海军中都以航空专家而闻名,所以即使是海军当时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了。但是海军航空本部长山本五十六中将最后还是不负众望地粉碎了这个空军独立的阴谋。

为什么海军决不能能容许有独立的空军存在呢?这得到陆海军的高级精英军官们仕途晋升上的不同上去找原因。陆军大,海军小,因此大陆军的军官们加官进爵比小海军要快,到了将官级会有两三年的差别出来。比如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是1890年生人,海兵40期毕业是1912年,吊床号第9名的宇垣缠晋升中将是1942年11月,而陆军这时晋升中将的人是 1892 年生人,1914 年毕业的陆士 26 期。海军高级军官们能够更快地晋升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海军弄得更大,所以决不肯交出航空兵这一块,海军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航空兵,怎么能再分出去弄得大家升不了官呢?结果还是各干各的航空兵,各有各的飞机。

1944 年 1 月 6 日,在拉包儿的海军航空兵几乎已经绝种的时候,陆军在干吗?陆军动用了 750 架各种飞机在东京举行了大检阅,想告诉国民们:日本的天空是安全的,有陆军航空兵在呢,除了这些飞机,陆军在满洲还存放了大量飞机,至于南洋的海军处境怎么样与陆军有什么关系?南洋是海军的守备范围,陆军就是管国内防空的嘛。

前文说到过的情报参谋堀荣三的父亲堀丈夫当过航空本部长,是陆军航空的大先辈,堀丈夫的后任是山下奉文,再接下来是东条英机。堀丈夫认为山本五十六就是日本航空兵力的癌,就是有了山本五十六,海军陆军的航空兵兵力才无法合并。

不但合并不起来,而且各自的飞机好像还就是为了不合并才造出来的,比如相当于海军的零式战斗机,陆军有一式战斗机“隼”。可是除了没有任何零件能够通用之外,这两种战斗机的区别比任何人能够像出来的都要大:要抬起机头,零战是向后拉操纵杆,而一式战斗机则是向前推,这样飞零式的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就飞不了一式。从瓜岛战后期开始陆军航空兵进驻拉包儿以后,在南太平洋不少地区有陆海军的航空兵同时存在,但是陆海军航空兵从来没有过协同作战,原因不仅仅在陆海军的不和上,就算陆海军想进行协同作战都无法进行——因为零战和隼之间没有任何通讯手段。

还有一个由于陆海不和而产生的日本军队特有的奇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海军没有什么像样的陆战队,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日本陆军则有一支很具规模的海战队,这就是日本陆军的所谓“船舶工兵”部队。

这支后来干脆又从陆军工兵里独立出来成为“船舶兵”的独立兵种在最后战败时拥有 30 万人,再稍微努把力就能够赶上真的海军了。

山本权兵卫在甲午战争开展以前还知道海军有运送,掩护和支援陆军登陆的任务,但后来海军忙于八八舰队,把这个任务给忘了,到再一次想起来的时候,已经干不了了。1937年 12.8 淞沪抗战的时候第十军的第六,第十八和第 114 这三个师团是 11 月 5 日在杭州湾登陆的。日本海军无法支援那次登陆,结果是陆军船舶工兵用了近两百艘被称为“大发” 的登陆艇才把这三个师团的 11 万人运上岸。

(能运载 70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 12 吨物资,被称为“大发”(大发动机艇)的日本陆军用登陆艇)而这个“船舶工兵”的由来还是在上海,1932 年 8.13 淞沪抗战时,日本的第 11 师团在七了口登陆时就遇到了兵力如何从运输船上运到陆地上的问题,陆军自己到是有这种被称为大发,中发和小发的各种登陆艇,但怎么把这些登陆艇弄到登陆现场又成了一个问题。而海军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热情,于是陆军就准备自己干,海军一听陆军自己要干就很开心地提供技术支援,因为这样能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是登陆艇,无法下锚,所以大发的靠岸方式是稀罕,很变态的,不用锚,而是用两个人趴在岸上拉,叫做“人间锚”)

这一干就直接干到了变态的地步。

日本人有一种喜欢在东西上加入所有能够加上的功能,而不去管其有用无用或是到底有多少用的习性,现在的家电汽车全是这样,当年搞船也是这样。

本来陆军只是想搞一种装登陆艇用的船,搞到一半发现这种船大,飞机都能装,那就再装上几架飞机,飞机不好卸,就再加上火药弹射器,飞机能够直接从这种本来的名称是“上陆用舟艇母船”的玩意上起飞。这么一来不就是航空母

舰了吗?也是也不是,算半个航空母舰。飞机能从这号“舟艇母船”上起飞,但不能降落,因为设计思想是飞机起飞以后在已经被己方控制了的陆地飞机场降落的。

还有个掩耳盗铃的笑话,这种“舟艇母船”不是可以运载飞机吗?所以船上有飞机仓库,但不知怎么回事皇军又想起来了保密问题,说是不能让敌人探子知道了,那个飞机仓库的正式名字是“马栏甲板”,意思是那地方是拴军马的,根本不是放飞机的,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想糊弄谁。

(“上陆用舟艇母船”神州丸,能看到边上像母鸡边上的小鸡似的特大发,大发和小发什么的)下面就是“秋津丸”和“岛根丸”的照片,是不是怎么看怎么都是航空母舰?

(秋津丸)(岛根丸)太平洋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系列的登陆战,从马来,菲律宾,香港一直到爪哇,这些扛着登陆艇到处走的舟艇母船也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除了在泗水海战时神州丸被重型巡洋舰最上发射的 93 式鱼雷给误中了一下,打搁了浅以外还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

但是从麦克阿瑟前进到了莫尔兹比港,而且修起了一个机场,没事就开始在新几内亚岛及其周围开始执行城管巡逻任务以后,形势就开始不一样了。不但母船有危险,而且这种速度只有 9 节,除了乘船的陆军携带的轻武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防空炮火的登陆艇也就是美军各种轰炸机和战斗机的目标,起码可以拿来练练手。支援瓜岛的川口支队一半人就是坐大发去的,结果被鬼畜逼到一块礁石上去练静坐去了。

到了日本已经丧失了全部制空权,而且能够使用的驱逐舰也几乎见底,且喜移动距离还比较近的中部所罗门战斗时,再加上目标小,因此大量被使用的就是这些大发登陆艇。

1943 年 9 月 30 日最后决定了所谓“绝对国防圈”之后,从新乔治亚岛向科隆班加拉岛,而后再从科隆班加拉岛向布干维尔岛的撤退全部都是由大发进行的。

因为不知道还有没有海军。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23 12:23 浩瀚的大洋是赌

场(一百九十六)海军到还是有的,就是没了航空兵力的日本海军在那么大的太平洋上找不到安身落命之处。拉包儿的海军舰艇全部撤回了特鲁克环礁,而现在特鲁克环礁又被尼米兹盯上了。

在8月11日至8月24日的魁北克会议上美英法加决定了在中部太平洋的进攻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吉尔伯特群岛和瑙鲁。

2. 马绍尔群岛,威克岛以及库萨伊(kusaie)岛。

3. 波纳佩岛

4. 特鲁克环礁和加罗林群岛。

5. 帕劳岛和雅浦岛

6. 马里亚纳群岛。

实际上 5 月份丘吉尔访美的时候和罗斯福就有过一次华盛顿会谈,内容和魁北克会议差不多,但魁北克会议增加了马里亚纳群岛,去掉了拉包儿。而实际上拉包儿那边还没有开始轰炸呢,就已经看起来不是问题了,这倒霉鬼畜的气焰有多么嚣张,增加马里亚纳群岛是因为尼米兹也想到日本去观光。这样从吉尔伯特,马绍尔,加罗林,帕劳到菲律宾以及从马里亚纳,小笠原一直到日本本土的两条路线就正式定下来了。

接下来的就是美军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登陆作战。8 月份美军占领了现在被称为图瓦卢的埃利斯群岛,9 月份又占领了一个叫做贝克岛(baker island)的无人岛,修起了机场开始轰炸瑙鲁和吉尔伯特群岛。与此同时,从已经极度泡沫化了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甚至炸到了威克岛和南鸟岛。

11 月 21 日,美 27 师在马金环礁,陆战二师在塔拉瓦环礁和阿帕马马环礁登陆,开始了吉尔伯特战役。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人立即占领了吉尔伯特,时间是奇袭珍珠港两天后的1941年12月10日。但日本人当时还不知道这些个环礁有什么用处,所以占领了以后也没怎么去管它,就是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在上面。1942 年 8 月,大约 220 名美国陆战突袭队(Marine Raiders)乘坐潜水艇对只有 70 名日本守备队的吉尔伯特群岛马金环礁进行过一次侦察攻击,在消灭了大半日本守军之后,第二天又撤退了。

这次侦察攻击才使日本人认识到了吉尔伯特群岛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和防守上的脆弱性,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整修防守工事的计划,在美军发动登陆的时候马金环礁上还有 340名作为设营队员的朝鲜劳工,而塔拉瓦环礁上则有 2,000 名设营队员。

美国人开始在中部太平洋发动攻势的时候不是不能指责的。

首先美国人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了日本屯有重兵的所罗门前线,对中部太平洋这些零散的只有少数日本人守备队驻守的环礁没有十分注意,而从瓜达卡纳尔岛开始的胜利又使得美国人开始自负了起来,没有认识到瓜岛不是一切,最重要的没有意识到中部太平洋的这些珊瑚环礁和所罗门群岛在地质构造上的不同。

美军从航拍照片上得出的日军兵力估算基本上算准确,出入不大,在使用兵力上也放有充分余量。对于估计有 4,500 日本守军的塔拉瓦投下了参加过瓜岛战斗的陆战二师 15,545 人,没有轻敌大意。指挥官更是能拿得出手的全拿出来了,整个战役由斯普鲁恩斯扛把子,11 艘航空母舰(其中正规航母六艘)分成四个航空母舰群分别由波纳尔,拉夫德,蒙哥马利和谢尔曼指挥。作战由海军两栖作战专家里士满 ·特纳指挥,负责实际登陆的第五两栖军军长是美国陆战队长老,陆战一师首任师长的霍拉德·史密斯(Holland Smith)少将。

据说在美国史密斯是大姓,上哪儿都能遇到几个。你看参加吉尔伯特战役的阁下中“史密斯”就有三位,另外两位是负责攻打塔拉瓦的陆战二师师长朱利安·史密斯(Julian C. Smith)和负责攻打马金的陆军 27 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Ralph C. Smith),合着整个登陆作战就是给史密斯一家承包了。

(左边是霍拉德·史密斯,右边是朱利安·史密斯)

虽然俗话说同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但那是五百年前,五百年后就不一样了,你别看现在霍拉德·史密斯和朱利安·史密斯勾肩搭背的挺亲热,那是因为天下陆战是一家,而霍拉德·史密斯和另一位拉尔夫·史密斯就是仇人了。

(拉尔夫·史密斯)塞班岛时指挥的也是霍拉德·史密斯,拉尔夫 ·史密斯也在跟着掺和。可是进展不顺利的时候霍华德把拉尔夫拉出来当了替罪羊,撤了拉尔夫的职。

就算拉尔夫就算是王八蛋那也是陆军的王八蛋,要杀要剐是陆军的家务事,轮不到陆战队的王八蛋来教训陆军的王八蛋。护犊子的陆军急了,为了这事差点和陆战队火并起来。

霍拉德·史密斯的绰号是“疯嚷嚷”,是陆战队元老,也是最早开始接触两栖作战的,1939 年开始他就带着陆战一师的前身陆战一团在关塔纳摩开始了两栖作战训练。可是霍拉德本人却向雪风是日本海军的祥瑞一样是美国陆战队的祥瑞,有他在美国陆战队肯定死人多多,吉祥。但斯普鲁恩斯和他投缘,特地从哈尔西那儿讨了他来,不管上哪儿,没了霍拉德保驾总觉得心里没底。

后来在硫磺岛,最后统计下来的美军伤亡居然超过了日本人,这一下谁也保不了霍拉德了,从此以后霍华德再也没有指挥过实战。这时候陆军反而帮霍华德说起话来了,说是霍华德是被人当了替罪羊。后来冲绳战役打得非常艰苦,陆军说主要陆战队怕死畏战,不敢上前。“要是霍拉德那个疯嚷嚷在,陆战队的裤裆里肯定会有睾丸”。其实这里面没霍华德多少事,就是陆军看海军看陆战队都不爽,逮着机会就要恶心他们。

甭管替罪羊不替罪羊,反正尼米兹就是不喜欢这个霍华德。

最后在确定出席在密苏里号战列舰受降仪式的名单时,尼米兹的参谋们看到没有霍拉德·史密斯四星上将的名字觉得有点不是那么回事,想提醒一下尼米兹,没准长官只是忘记了,谁知道尼米兹的记性没问题,就是讨厌这个 fuckingbastard。

陆战二师这次确实是遇到了问题。驻守塔拉瓦的第三特别根据地队司令是四个月前刚刚上任的柴山惠次少将,他把防守力量全部收缩在了环礁西南端的东西四千米,南北 700 米的贝蒂欧岛上。柴山手中有大小 42 门炮和 33 挺机枪,还有14 辆轻型坦克,加上长期用椰木,水泥和钢板修筑的地堡工事,虽然知道不太有可能得到支援,但柴山在玉碎之前也想要鬼畜多出几滴血。

田纳西,马里兰这两艘从珍珠港的海底重新浮起来的战列舰加上科罗拉多,总共 17 艘美国军舰加上航母舰载机对贝蒂欧岛进行了时间长达三小时的轰炸,一艘美军战列舰所携带的舰炮炮弹的重量是一千九百吨,就算只将其中的一半用于对地面阵地进行舰炮射击,其破坏力也已经相当于日本陆军五个师团火炮的总和,这种轰炸的威力是可想而知的。其中一发炮弹直接击中了日军的弹药库,引起了使整个环礁摇晃了起来的大爆炸,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贝蒂欧岛上已经不可能存在什么抵抗能力了。

乘坐着登陆艇和两栖牵引车 LVT 的陆战二师是有点像去参加一次郊游似的踏上塔拉瓦的。

但是陆战二师不知道珊瑚礁和他们以前的瓜岛等战场不同,日本人这次修筑的工事也和以往的陆军不一样。如果不是被炮弹或炸弹直接命中,掀起来的珊瑚砂反而加强了工事的抗弹能力,所以在三小时的话的轰炸中被破坏的日本防守工事很少,日本人只是在静静地等待着美国人来。

舰炮和空袭都停止了,三个营的陆战队乘坐 LVT 开始登陆,每个营的登陆正面大约是 360 米,分别被命名为红一到红三地区。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按照美军野战条令的登陆战部分在顺利进行。但是在海岸线前面 450 米的地方,有一道珊瑚暗礁挡住了登陆部队的去路。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7-24 08:42

(一百九十七)美军在乱乱哄哄地想办法使两栖牵引车 LVT 越过珊瑚暗礁,最后找到了一个口子,全部 LVT 从一个地方上了岛,结果就是三个营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分散在 1,000 米宽的正面,而是挤在了一起,这时岛上的日军突然开火了。美军轰炸了三小时,除了破坏了两门 200 岸防炮之外几乎对日军火力没有造成破坏。

这下把正在登陆的三个营钉了在海岸上。朱利安•史密斯师长日后心惊肉跳地回忆说:“一个团就要在我的眼前消失了,舰炮和飞机都救不了他们,只要日本人用上迫击炮,这个团就没有了”,而上去的第四个营乘坐的是登陆艇,珊瑚暗礁水深只有 60 到 90 厘米,而登陆艇需要 1.2 米以上的水深。

(在红一区域被日军击毁的美军 LVT)美军士兵只能跳下登陆艇涉水向海岸冲锋,可是过了珊瑚暗礁又是深水区,这下鬼畜们就在水里扑腾了起来,成了日军机枪交叉火力的活靶子。

可是上了岸的美军没有被日本人全歼,连日本陆军都缺乏迫击炮,日本海军就更加没有迫击炮了,没有办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三个营的美军全歼在海岸上。反而登陆了的美军在岸上就近指挥舰炮进行高精度射击来打击日军火力点。

(陆战二师的士兵在向日军火力点射击)日本人不但缺乏迫击炮,还没有了通讯手段。日军从日俄战争以后在作战中就一直是使用电话,到太平洋战争还没有普及无线报话机,美军的一阵炮击,对日军的防御工事没有造成多少破坏,但是全部的电话线全部被打断了,所以现在日军的抵抗只是按照平时的训练在进行,没有统一的指挥。

也没有人在统一指挥了,最高指挥官的第三特别根据地队司令柴山惠次少将已经挂了。柴山少将阵亡这件事其实能够说明不少问题。日本海军没有专业的陆战队,现在的什么“特别陆战队”,“守备队”,“根据地队”这些组织都是些山寨到的玩意,没有陆战经验,指挥官也没有陆战经验。

海兵 43 期的柴山少将一直在船上或者海军机关里混,一直到 1941 年 9 月不知怎么回事给封了个“上海特别陆战队参谋长”的官,于是就成了陆战专家给弄到了塔拉瓦环礁来了。

柴山的指挥部使用了钢板,相当坚固,舰炮就是直接打上去都能扛得住。但是美军舰炮在上岸美军的指挥下进行了第二次精确射击以后日军伤员急剧增加,所以柴山让出了指挥部作为伤兵急救所,而自己则转移到了更靠前线的一个掩体,这个掩体不久被美军舰炮直接击中,柴山少将阵亡,岛上日军从此就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各自为阵。

如果是陆军就不会出现这种看起来挺“爱兵”的 250 事情,陆军和海军的思维方式不同。海军上阵,将军并不比大头兵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海军挂将军就像玩似的,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海军将军大多都有点二杆子脾气,真的不怕死,特别是玩大舰巨炮的旧式海军,一开打司令官冲在最

前面,从不考虑自己死了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而陆军军官从进陆士的第一天开始受到的教育就是:“作为军官,你不能随便去死”,教官们会举大量的例子告诉他们指挥官死了以后的部队是多么悲惨。从本文中的瓜达卡纳尔岛上围绕着亨德森机场的几次争夺战就可以知道,指挥官一死这支部队就真的完了,指挥官不死这支部队不管怎样还能坚持。所以日本陆军如果指挥官带队去冲锋了,那就是说这次是玉碎冲锋,大家去集体自杀,像阿图岛上的山崎保代大佐,还有诺门罕的高喊着“东中佐本年 49 岁”,带领17 名军官向苏军坦克作最后的自杀冲锋的第 71 联队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

国共辽沈战役时有过一场塔山阻击战。老冰对这场战役中最觉得迷惑不解的是国军 62 军曾组织过军官冲锋队,当然 62军是广东军阀余汉谋的部队,不能拿来当作国军代表,但还是可以从这件事看出国军的军事素养不足:进攻的一方怎么玩起玉碎战术来了?如果军官冲锋队真的冲上去了,以后的作战到底是准备怎么办呢?言归正传,美军在进攻的第一天战死人数居然就达到了五千名,而日本人由于指挥官阵亡,通讯指挥系统瘫痪,没有在夜间发动日本人最擅长的夜袭战,仅仅是在夜间重新进入被美军破坏了的地堡重整防线,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动作是登上了海岸上触礁了的一艘运输船“齐田丸”设置机枪火力点,准备着美军天亮以后的进攻,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海军的陆战队没有训练过夜袭战,柴山上任以后加强了守备队的训练,但也是以早朝进攻为主,如果日本人在当晚进行了夜袭的话,很可能美军的损失还会进一步加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