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户不紧不慢地回答说:“陛下的旨意。”东条不相信,立即提出以参谋总长的身份进宫见驾,然而昭和天皇说的比木户还不给面子:“统帅权不能就这样下去,一定要确立统帅权,从朕的几个兄弟那儿也听到这种说法”。

“朕的几个兄弟”是指昭和天皇的二弟,海军大佐高松宫宣仁亲王和小弟,陆军少佐三笠宫崇仁亲王。昭和天皇的大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患有肺结核,虽然是陆军少将,但是一直在家休养不上班,这二位一位在军令部,一位在参谋长本部。还正好一位和海军省神重德大佐的阴谋有来往,一位和津野田知重少佐的阴谋有牵连,天皇问起时局来,这两兄弟不可能会说一句东条英机和岛田繁太郎的好话,肯定是什么难听挑什么说,所以天皇正对东条满脑门子官司着呢,怎么可能给东条好脸色。东条这一下可慌了,回到家仔细检讨一下自己的能耐,发现不够本钱和天皇玩的。自己能指挥宪兵,可估计宪兵可能不会听逮捕天皇的命令;自己会抓壮丁,可是人家天皇是神,不是人,既没有姓又没有户口,上哪儿去抓壮丁去。这下没治,只能老老实实听天皇的话。

东条没治了,只好找到岛田劝他辞职。第二天 7 月 14日东条再度进宫向天皇保证自己辞去参谋总长,岛田也辞职,内阁也换马,接着就赶快出宫找马来换。

东条的意思是自己再接着兼任陆相,参谋总长让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智郎来干,再找吴镇守府司令长官野村直邦来干海军大臣,正好这两位还都是官迷,都乐呵呵地答应了,东条见海军没有趁机不出海军大臣,以为这就算过了关了。

冈田启介米内光政这些老海军才不会让东条过关呢,知道东条满脑子就想着海军会不会不出海相,把宪兵派得满世界都是,去监视那些可能有异动的人物,所以根本就没有去动这个脑筋,野村直邦想过官瘾就让他去过,毕竟大臣不是什么时候都当得了的,重要的是理解。冈田和米内这回打了东条一个盲点。

重臣要入阁,但一个内阁不能弄得像菜市场似的人潮汹涌,有人进就要有人出。东条的如意算盘是让当时任国务大臣级军需次官的亲信岸信介让出这个位置,东条太相信岸信介了,做梦也不会想到岸信介那儿会出乱子,冈田就是看出了这点,让女婿去做岸信介的工作——好好的大臣干嘛辞了,不能给东条当擦屁股纸。

岸信介被说服了,就是不辞职,你有能耐撤掉本官,东条傻了。

还有让东条傻的呢,东条让后来的两个甲级战犯,陆海军两个军务局长佐藤贤了和冈敬纯两人来请米内光政入阁,谁知道米内光政的回答是:“入阁可以,但是本官要做海军大臣”,这不捣乱吗?早说啊,这边刚刚任命了野村直邦大将当海相,一转身就端掉人家乌纱帽?俺东条这一下岂不是从八嘎升级成九嘎了?其实啊,这些重臣比东条能想象的还要坏的多,17 日晚上这些重臣在前总理大臣,前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家里开了黑会,商定了重臣们全体不入阁,那东条可是在陛下前面拍了胸脯接纳重臣入阁的,这下一个重臣没有看他东条怎么向天皇交代。

东条交代不了,只能在重臣会议的第二天满怀着对重臣们和岸信介的愤怒带着包括岸信介在内的内阁宣布总辞职。最可怜的是那个野村直邦大将,一直到后面兼任的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来上任交接为止总共当了 5 天大臣,这是日本大臣的最短任期记录,到现在为止还无人能够打破。

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呢?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8 10:19 (二百一十五)

四十一.重要的是要加大改革力度

反东条集团胜利了,东条被赶下了台。

可是赶走了东条该怎么办谁都不知道,甚至为什么要赶东条下台都有点说不清楚了。不管是近卫文麿还是冈田启介都只是把目标定在赶走东条这一点上,至于东条赶走了以后怎么办?谁都不知道。要知道美国人可不是在和东条开战,是在和日本开战,有没有东条做首相,和人家美国人没有关系。

首先要考虑谁来当总理大臣。举出了一大堆名字,比如就在座的米内光政,陆军长老宇垣一成大将,海军长老铃木贯太郎大将,内大臣木户幸一等一大堆名字被举了出来,谁都好像能行,谁也好像又不行。这回完了,没了东条的现在连能干总理的人都找不出来了。

这时枢密院议长原嘉道就出了个主意说俺们哥儿几个人联合起来一起干怎么样,也被“现在非常时期,不准开玩笑”的理由给否决了。

这位原嘉道没什么大名气,但有一个日本之最的名声,他是日本最后一个华族。这件事没过几天,8 月 7 日这位就死了,天皇给追封了个子爵,从那以后天皇就没心思也没时间封人爵位了,麦克阿瑟来了以后又不准封了,所以他就成了日本最后一个华族。重臣们开会开了四个小时,就是找不出人来当总理,但好歹理出了几个头绪,首先现在是战争时期,这总理大臣只能军人来干,第二是如果军人当总理的话,不是陆军可能不行,那几百万土包子一旦发起飙来可是谁都挡不住的。

陆军又找谁呢?当时光是现役的陆军大将就有 22 个,于是赶快派人找来了《武官名簿》来看名单。按军衔来。最合适的当然是元帅大将寺内寿一,其次是元帅大将畑俊六,但这两人一个是南方军总司令官,一个是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走不开。就这样凡走不开的全部消去以后就只剩了一个正在当着朝鲜总督的预备役大将小矶国昭。

就只剩一个了,再消去就没了,这时候大家突然想起来这位特别不起眼的人的一大堆优点来了,这个说他虽然在陆大毕业时只是 55 人中的第 33 名,可人家居然当过陆军省的军务局长和次官,可见此人其实挺聪明诶,可能只是当年读书不用功而已,那个说人家编入预备役以后连拓务大臣都干过,干政府工作不是白丁,平沼骐一郎的理由最搞笑,说别看小矶个不算大,可到神社去参拜的时候特别认真,还听说他嗓门特好,特会唱歌,这样演说肯定有人听。就这样小矶国昭突然成了最合适当首相的人了。

就近卫文麿觉得不放心,老琢磨就这么一个在朝鲜那穷山僻壤呆了好几年的乡巴佬就这么回来就能当总理了?他知不知道城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了?好在从朝鲜回来花时间,近卫突然想起来了原嘉道的“联合执政”的怪主意,找到内大臣木户说还是搞道双保险,让米内光政和他一起干,就这样最后弄出来了个“小矶,米内联立内阁”。说是联立,实际也是扯淡,总理不能有两位,是小矶国昭,米内光政任海相,算副总理级,实际上还是小矶做头。

小矶国昭为人不太引人瞩目,但实际上相当会混官场,他是陆大22期的,陆大22期55人中就出了四个大将。其中两个是元帅,首席的畑俊六和杉山元,还有军刀组的西尾寿造,在畑俊六之前担任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的,你说他会不会混?据说没人能恨得起他来,东京国际军事审判时,美国检察官想找他茬子,问他为什么有个“朝鲜之虎”的绰号,这位咧嘴一笑:“历任朝鲜总督,算下官长得最丑,根本就不像个人,‘朝鲜之虎’的外号其实是别人在讽刺下官的长相”,说的美国检察官乐了:“嗯,这么一说还真有点象。”

(“朝鲜之虎”小矶国昭)小矶国昭现在就把他混官场的精神来混战场了。刚刚进城的时候听到战况汇报吓了一跳:“什么,已经输成这样了”,那时候小矶国昭曾经考虑过重新起用老下级石原莞尔的问题,想重新征召石原莞尔回现役然后启用为陆军大臣,还专门派人去听取了石原的意见。石原的意见是放弃所谓菲律宾决战的计划,立即和蒋介石谈判,这样可以在手头还有点兵力作为讨价还价的资本的条件下同美国实行停战谈判,可以争取到一个好点的条件。但小矶不这么看,世界万事的精髓在一个“混”字,混的好就能蒙混过关,谁说菲律宾打一仗日本就一定输,这不还没打吗,你怎么就来泄气来了?难怪这几年越混越惨。再说现在提出和蒋介石谈判未免有点太自欺欺人了,太平洋战争以前蒋介石都不肯谈判,到现在日本败象尽露的今天用脚趾头也能想出谈判结果,战争既然打到了这儿,除了在败中求胜之外已经无路可走了,拒绝了石原的建议。

可能石原太聪明,和小矶不是一类人,小矶这回改找陆军有名的笨蛋,或者是山下奉文,或者是阿南惟几,但是都被东条给搅黄了。山下奉文是皇道派,有人说过“翻案不得人心”,不能搞复辟,那个阿南也不行,新几内亚的皇军还没死绝呢,你把阿南从荷属东印度调来东京,新几内亚岛上的安达二十三们怎么办?最后小矶找了一个看起来笨,实际上聪明绝顶的同班同学杉山元来当陆军大臣,但忘掉了杉山元的聪明也就表现在一个“混”字上。

小矶也混过参谋本部,当然混不了作战课,在编制动员课混过,但是作战课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那个经历,再加上已经退出现役七年了,说话跟本就没人听,参谋次长秦彦三郎中将就敢在那个原来叫“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现在叫“最高作战指导会议”上对小矶说:“不懂现代用兵法的总理对作战别开口好不好”。小矶国昭这些人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但是实际上相当多的日本人还是在到处找路子想和美国人谈和,陆军有,海军也有,但基本上都是驻外武官和驻外记者们的个人行为,有低级别的,也有高级别的,有认真的,也有胡闹的。最认真的高级别谈判可能是驻瑞士海军武官藤村义朗中佐和杜勒斯机关进行的接触,但因为没有内阁或者军部的坚决支持以及藤村本人在技术上的失误而没有得出结果。

应该说美国从珍珠港事件发生参战以后的真正目标就是打到东京去,消灭日本帝国,基本上就是要日本人无条件投降,这一战略目标没有过什么变动,看这张帖子看到现在也看不到现在美国人有什么必要改变他们的战略目标。和美国人谈和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但还是值得去努力,起码想和谈总的去和美国人谈才是正经。

反过来最胡闹而且谈不上级别的倒是小矶内阁本身进行的“缪斌工作”了。石原建议立即和蒋介石谈判被小矶国昭拒绝,但小矶国昭上了台以后朝日新闻社副社长出身的国务大臣级情报局总裁绪方竹虎莫名其妙又找来了个汪伪政权的考试院院长缪斌,说这位能和戴笠,进而与蒋介石说上话,于是小矶内阁就开始了到现在都弄不清楚究竟的和平工作。

(汪精卫) (缪斌)

(发现缪斌的绪方竹虎)缪斌工作不是此书内容,反正就是像皇军无数和平工作一样,蒋介石闲来无事涮日本人报仇玩。整个日中战争中,蒋介石不是没有想过和日本人和谈,但基本上就是两种结果。

从开始的蒋介石想和谈被日本拒绝到后来的日本人想和谈被蒋介石拒绝,两者好像一直找不到共同点。战后被蒋介石枪毙的第一个汉奸就是缪斌,因为缪斌太不识好歹,还真的把议和工作作为他的功劳了,到处嚷嚷。

言归正传,海军准备怎么办?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0:10 俞天任

被吊销了执照?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0:13 版主大人诶,为

什么贴不上去?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0:14 靠,还怀疑老冰

灌水。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0:16

作者:萧夜桥 回复日期:2009-08-19 10:13:42作者:冰冷雨天 回复日期:2009-08-19 10:06:16 怎么

回事?

老大要分页了 字节过多 你发不出来而已 ^_^

------------------------------------------------- ---------------------还是贴不上去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2:42

作者:LFNB88 回复日期:2009-08-19 12:29:10冒昧地帮老冰贴了下,想看看到底有什么敏感语汇原来罪魁祸首是老冰文中有“weiguangzheng”(发不出来,汉语拼音)这三个字,我用 XXX 代替才发出去

----------------------------------------------- -------------------- 谢谢,哈哈,也真荒唐。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2:46

(二百一十六)海军要抗战到底,或者说先抗战到底再说,因为没人说过能不抗战,所以大家就只能顺路往前抗。

现状大家都知道,所罗门完了,中部太平洋败了,马里亚纳群岛也丢了,整个外太平洋都成了美国湖,日本海军的航空力量就算还不是完全为零,但也可以几乎忽略不计了,虽然战列舰舰队还是几乎完整如新,但现在谁都知道没有了空中掩护的战列舰队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光是“没有了空中掩护的战列舰队”了,日本人惊恐地发现鬼畜们在塞班岛上修的飞机场已经不仅仅是像以往那样为了下一个作战目标比如菲律宾什么的所用,而是能起降一种大的像八嘎样的飞机 B-29,一次能装四吨以上最多九吨炸弹对日本搞知识产权还是归日本人所有的“战略轰炸”,谁说美国人不搞山寨?

前几天有朋友在解释马里亚纳群岛对日本的重要性的时候提到从关岛起飞的 B-29 的威力。但这只是事后的事实,在马里亚纳海战以前日本人仅仅是在考虑“绝对国防圈”,想的是面子问题,还没有想到 B-29,这是因为 B-29 在一开始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缘故。

说到底战争就是一种赌博,但因为赌本不同,下的注也就不同。历史上能像美国陆航司令官阿诺德将军进行豪赌的可能没有——B-29 超级空中堡垒的试飞成功一年以前的 1941年 5 月阿诺德就和波音公司签下了 250 架的合同,这个合同在珍珠港受到袭击以后增加到了 500 架,飞机还没见着呢,合同就签了,整个赌注是30亿美元。在1942年9月试飞成功的同时,1900 架的生产计划已经出来了。

(正在播撒着死亡的 B-29)这种最大载弹量九吨,升限 10,000 米,续航距离超过 5,000 公里的飞机在原本是准备用于欧洲战场的,但飞机生产上了轨道的 1943 年夏天以后欧洲战场形势已经趋于明朗,于是这些怪物就跑到亚洲来了。其实 B-29 在远东战场的表现一开始是很不好,甚至很糟糕的。1944年6月5日,98架B-29从印度的克勒格布尔(Kharagpur)起飞轰炸泰国曼谷的铁路工厂,半路上 14 架发生故障返航,参加投弹的有77 架飞机,落到目标区域的炸弹只有 16 枚,造成损害为零,回程中还有 5 架不知去向。

(太平洋战争时美军向日本播撒的恐吓传单)第二次的 B-29 是从中国四川出发的,轰炸的目标是九州的八幡制铁所。去了 68 架,参加投弹的有 47 架,被击落一架,六架不知道怎么的没回去,落到目标地区的炸弹只有一枚,击中了一个变电所,但是按照美军的记录,这枚炸弹实际上偏离了瞄准点 1,200 米。

胜利者一般都比较坦然,美国人的这些菜鸟臭事到处都看得到,没什么一说,所以日本人在一开始不知道B-29是如此可怕,再加上根本想不到那万恶的鬼畜居然学了日本对日本来日本还不付 royalty(版税)。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菜鸟向老鸟不断进化,另一个是老鸟向火鸡持续升华,到了美国控制了马里亚纳群岛以后,一边的菜鸟就变成了老鸟,而一边是连火鸡都没有了。

有关“战略轰炸”,笔者在《世界军事》上曾经写过那位后来和空中自卫队幕僚长源田实空将成了磕头拜把子的 “炸光光”李梅将军的奇遇,有的朋友大概看过,这里不再多废话。

(“炸光光”李梅)

反正就是这样,“天是鬼畜的天,海是鬼畜的海”,加上

马里亚纳又归了美国人,不要说“绝对国防圈”了,日本

人的战线从南到北全部正面暴露无余。菲律宾,台湾,冲

绳,本土当然最重要的是本土了,但是掉了菲律宾台湾冲

绳这里面的任何一块,本土也就是死路一条,但要守住菲

律宾台湾冲绳其中的任何一块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说怎么

说都是除了投降之外就是死路一条,怎么办?当然没有人会公开地说“投降”,甚至连要不要和谈,和谁去谈,由谁去谈都糊里糊涂地没有个说法,能够肯定就还是继续挣扎继续混。其实如果早知道反正是个混,当初又何必那么费尽心机地去赶东条下台呢?让东条去操心大家伙不还省心嘛。

就这样,昭和天皇在1944年7月24日裁决了大本营弄出来的《陆海军而后作战指导大纲》,大纲指出:“为了持续击破敌战力,确保国防要域,摧破敌继战企图,本年(1944 年)后半期对于美军主力进攻的对策为破催其企图,预定决战在本土(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联络区域(冲绳,台湾和南海)以及菲律宾方面。

在敌来攻方面极度集中陆海战力,要求必杀敌航母及运输舰队,必灭敌登陆兵力,抓住时机,预定区域待机的部队在航母部队的协力下予敌以极力反击”。

这就是 7 月 26 日开始实施的“捷号作战”的主旨,“捷号作战”又分成从一号到四号作战,一号对应菲律宾,二号对应九州南部,冲绳和台湾,三号对应本州,四国,九州北部和小笠原群岛,四号对应北海道。

但这只是纸面上的东西,能实现吗?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家老参谋总长东条阁下说得好:“皇军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字”,不是说现在作战离开航空兵力不行吗?“捷号作战”对于四个方面的航空兵力在 8 月份以前做好了如下的部署,美中不足的是不太充分。

一号:第一航空舰队 350 架。

二号:第二航空舰队 330 架(10 月份争取达到 500 架)。

三号:第三航空舰队 230 架(10 月份争取达到 330 架)。

四号:第十二航空舰队 200 架。

先别说这全部航空兵力照账面数字加起来也就是和美国的舰载航空兵力差不多,就是这些数字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鬼才知道。比如负责菲律宾方面的第一航空舰队不就是刚刚在马里亚纳海战之前就已经被美军全歼了的嘛,连司令长官角田觉治都挂了,怎么可能一转眼又冒出来了 350 架飞机?那个从菲律宾游击队手里买回来的福留繁中将当司令长官的第二航空舰队的飞机数目可能能够凑上去,但要知道那原来是第三线作战航空兵,机场是有但除了跑道之外就没了,作战用的防空掩体,防空火力,防空宿舍,通讯设施等一切为零,谁没有想到这第三线一转眼就成了第一线,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土建。现在还不只是只有镐头和铁锹的问题了,就这些镐头和铁锹以及用镐头和铁锹的人怎么运到冲绳和台湾去都是一个似乎不可克服的问题,剩下来的第三航空舰队和第十二航空舰队的问题只会比第一和第二航空舰队更大而不可能会更小。

军令部作战部航空参谋源田实出了个主意,他把海军航空兵力还能挑出来的高手集中起来组建一个 708 航空队,俗称“T 部队”。这个“T”字来源于台风(typhoon),这支部队的宗旨是针对美军拥有发达的雷达技术,日本航空兵一般的奇袭基本上无效的现状,利用日本人对台风的丰富知识,在从七月份开始的台风季节里利用台风作为掩护来实施奇袭和夜袭。

708 航空队的攻击队刚开始的时候拥有配备了雷达的一式陆攻,银河等 148 架飞机,还有由 10 架二式大艇,10 架彩云舰载侦察机组成的侦察队,配备了气象支队。日本军队,特别是日本海军在利用气象武器方面是比较积极主动的。这是因为在从甲午战争以来的历次战斗中,日军占天时之利的战例不少,从无意的遇上到有意寻找这种战机,比如日俄战争中的黄海大海战的薄雾还可以说是偶然遇上,到了奇袭珍珠港的时候就是有意地研究潮流和气象的演变规律,有意地使用对己方有利的气象条件了。同时为了不让敌方利用气象条件作掩护,气象信息已经作为了军事机密,每天早上广播电台里在广播体操以后播送的天气预报从1941年1月8日奇袭珍珠港,开始太平洋战争以后已经停止了三年多了。

708 航空队除了海军飞机之外还有陆军飞机参加,陆军航空兵的第 97,第 98 战队也归属海军指挥。陆军的四式重爆飞机和和百式侦察机无论在速度还是运动性能都超过了海军飞机,所以在海军的要求下第一次编成了陆海军混合部队,针对陆军飞行员不会在海上飞行的缺点,海军派人手把手地教陆军领航员使用六分仪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

一切都好像在计划中进行,这次能不能弄出一个好点的结果出来呢?说实话现在没有人在踅摸能消灭鬼畜了,人人都知道被消灭的是自己,所谓结果就是鬼畜是不是也会出点血罢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19 12:47哈哈,真的,去掉了那三个字,真的太谢谢兄弟们了。

靠天涯,靠敏感字。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8-20 08:07

(二百一十七)不管所谓秘密的 T 部队能否达到源田实大佐的目标,那支部队总还是一支辅助部队,不是能够指望的主力作战部队,真要进行有效的捷号作战的话,关键还在在于那几支航空舰队,特别是担任美国进攻可能性最大的菲律宾正面防卫的第一航空舰队。

1944 年 7 月 31 日,以角田觉治中将为首的一航舰司令部全体玉碎,8 月 7 日练习联合航空舰队司令官寺冈谨平中将被任命为一航舰司令长官,带着手下幕僚到菲律宾达沃上任的寺冈司令长官看到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从整个中部太平洋地区找到的飞机只有 100 架,离大本营规定的 350 架飞机的距离相差实在太远,国内只好绞尽脑汁瞒着美国城管大队为寺冈偷偷地空运海运飞机,还是凑不满所需数字,只好把拥有 191 架飞机的陆军第 15 航空队也划给一航舰才总算让上上下下都很开心地超额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就是搞土建了,好在民工有的是。第十四军已经改称第十四方面军了,但来菲律宾前就被石原莞尔触了一记霉头“要被美国人捉得去了”的山下奉文司令长官还没来,现在在马尼拉管事的还是天天只管打高尔夫球的黑田重德中将。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日本陆海军已经一败至此了,陆军还是有点捐弃前嫌,支持海军了,现在海军要修飞机场,陆军也派人去帮忙,但是陆军的好心被海军当了驴肝肺那是后话了。

飞机凑齐了,飞行员的人头数也凑齐了,寺冈就开始练兵了,日本海军从学英国开始,现在改革学美国了,投弹练的是美国式的跳弹轰炸。职业海军轰炸是讲究俯冲轰炸或者水平投放鱼雷,但是现在已经找不到能进行俯冲轰炸和水平投雷的了,临时抱佛脚,当年鬼畜们就是这样训练陆军菜鸟的,现在皇军也照葫芦画瓢。

但是寺冈无法专心用功,美国的 B-17 见天来巡逻,而大本营又有严令,一航舰是为了将来的菲律宾决战用的,不准他们上天去和鬼畜打架,于是只要是空袭警报一响,大家就都往防空洞里躲,等警报解除了以后再出来。但是 9 月 9 日不对了,来上班的不是大 B-17 了,是小舰载机,就是说美国航母到边上来了,大家顿时紧张了起来。

第二天 10 日,舰载机又来了。到中午前后,突然从达沃湾外面的小岛萨马儿岛上传来消息,说看见数不清的小艇正从撒马尔到前面经过向达沃方面冲了过去,鬼畜要进庄了。

鬼畜要进庄了,赶紧逃难吧,在达沃的第 32 根据地队长官代谷清志少将赶快把密码本什么的一烧就往山里跑,寺冈中将一看就也把一航舰的指挥权赶紧交给了马尼拉的第 26 航空战队司令官有马正文少将,然后带着一航舰司令部赶紧逃跑。

也有不跑的,152 航空队 901 飞行队有个叫美浓部正的大尉觉得不对,都说鬼畜来之前要彻底的轰炸,怎么今天这么几架舰载机来转了转登陆部队就要来?别是弄错了吧。找了架正在应急修理的零战飞上天去达沃湾看看究竟,结果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万里无云风平浪静,哪来的美国登陆部队?再一查说可能是萨马尔岛上站岗的新兵把菲律宾人的渔船看成美军的登陆艇了。

是个大丑闻不是?但更加要命的是这个丑闻还极其富有生命力,还要继续成长壮大。10 日寺冈在逃难之前不是把指挥权转移给了有马正文吗,有马正文为了以防万一,把当时在吕宋岛上的 201 航空队的飞机转移到了宿务岛,就是原来福留繁参谋长出事的那儿。那地方游击队多,反正美国人就知道了这个消息,12 日大批美国飞机就到宿务岛去围观去了,结果 201 航空队 100 余架飞机就这么没了,100 多架诶,好不容易有了点模样的一航舰的三分之一就这么没了。

再接下来就是从丑闻进化为噩耗。铸成大错的有马正文少将后来在 10 月 15 日乘坐一式陆攻从克拉克空军基地出发去找美国人报仇,这一去就没回来。航空兵少将上战场这是头一次,上飞机以前有马少将摘掉了少将领章,很仔细地用小刀把望远镜上的“司令官用”的字样全部刮掉,他没准备回来。有人说有马正文是什么特攻第一号那是误传,有马正文少将是在为一个月以前犯下的错误而谢罪自杀。

那么“特攻”又是怎么回事呢?海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想活下去就只有搞改革了。

这个改革就是“特攻”。

1944年10月20日早晨,马尼拉克拉克空军基地第201航空队本部前面,脸涨得通红的原军需省航空兵器总部长官大西泷治郎中将站在一个木头箱子上用颤抖的声音对以第201 航空队分队长关行男大尉为首的 24 位飞行员发表演说:“现在日本处于危机之中,能够挽救日本的不是大臣,不是军令部总长,也不是我这样的长官,而是像诸位这样纯真有力的年轻人,遗憾的是你们不知道你们撞击的结果,但是天皇陛下知道,请诸位代表一亿国民,拜托了”。

这是日本海军部队长官第一次对部下正式下达特攻命令,25 日,关行男大尉带领由四名部下组成的敷岛队冲向美国航空母舰,这是第一次神风特攻,所以大西泷治郎被称为“特攻之父”。

1945 年 8 月 16 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第二天,军令部次长大西泷治郎中将自杀。大西在自杀时既没有使用短剑,也没有介错帮忙,自个足足折腾了 15 个小时才算死成。

(大西泷治郎自杀用的军刀,笔者摄于靖国神社)海兵 40 期的“特攻之父”大西泷治郎中将没有进过海大,连考两次都落榜,第三次是最后一次机会,但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带着部下去横须贺的料亭喝酒的时候觉得艺伎招待不周,一时火起,狠扇了那个艺伎两记耳光,正好被新闻记者看见,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就是:“海军士官对艺伎乱暴”,这下也就别去考试了。

(“特攻之父”大西泷治郎中将(照片上还是少将))事后大西写了一份材料到处散发,说事实不是那么回事,你们都不明真相,但压根就没人理他,因为大家都觉得大西就是那号人,报纸上说的肯定大错不会错。因为这位三杯黄汤下肚绝对找不到北,别说带着部下去喝花酒了,就连别人帮他做媒的酒席上,这位当时已经是少佐了,还是喝得醉醺醺地就系了条兜裆布还带着几个艺伎跑到那家佐世保第一流的料亭里去了。脸上青一道紫一道,别人帮他打圆场,问他那是不是战伤,这位一乐:“刚刚在外面和几个小混混打了一架”,就这样未来的丈母娘反而满意了,说海军士官就应该是这样的豪杰,楞逼着吓得在一边瑟瑟发抖的女儿嫁了这位会打架的酒鬼。

和任何有关大西的传说一样,这件怪事也有两个版本的解释,除了醉鬼之外,一种说法是大西出身于海兵的航空科,航空科学生死亡率太高,和大西同期的航空科 15 人中有 5 人因事故而死,至于大西所指导的航空学生死亡率就更高了,所以大西不愿意结婚,一来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二来觉得对不起学生。

这种说法也有道理,起码大西后来的自杀方式和留下的“以死向旧部下的英灵以及遗族谢罪”的遗书和这种说法能和上拍起来。

作为航空战的专家,大西应该知道飞行员的贵重,大西为什么要选择特攻的方式呢?用大西泷治郎为人很疯狂性,还有战局,还有作为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到菲律宾赴职所看到的一片惨景等等等等似乎可以说明。

真的可以说明吗?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