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内海面上的美军船只)美军 18 日以后一个月内在莱特岛登陆的兵力达到 10 万名,每天需要的军用物质达到两万余吨,所以需要这么多船。
更为重要的是,麦克阿瑟发表完了他的讲话以后,又回他的旗舰轻型巡洋舰纳什维尔(USS Nashville (CL-43)去了,当金凯德向他报告情况危急让他上岸去躲避一下时,麦克阿瑟的回答还是典型的麦克阿瑟:“我还没有看过海战呢”也不知道是大将风度还是反映迟钝。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推出“如果栗田健男进了莱特湾,就……”呢?不一定,现在的栗田不一定比莱特湾里面的第七舰队战斗力量强多少。确实奥登多夫舰队还在苏里高海峡,但也在回来的路上,哈尔西舰队也在回来的路上,留给栗田健男能够自由奔放地炮击运输舰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而且栗田健男本人就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能够无拘无束地对运输舰展开炮击,不要忘记还有两个完好无损的护航航母群就在附近,栗田健男如何走完剩下的 45 海里?在这个问题上菲尔德拉开了第一嗓子,他拼命渲染第七舰队战列舰没了炮弹,驱逐舰没了鱼雷,先不去说情况并不是像菲尔德所渲染的那样,从菲尔德少校从来不提那就在边上的两群十艘护航航母总共拥有 400架左右的飞机这一事实实际上可以看出菲尔德的心理状态是有点不正常的。
所以“为什么回转”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日本海军内并没有成为什么大问题,捷一号作战是失败了,但本来也没有谁指望成功啊。从理智上联合舰队确实在为第二舰队寻找坟地,但从感情上来说那些大奸巨炮的崇拜者们潜意识中就真的没有一点庆幸的心情吗?所以这件事就以端掉栗田健男的顶戴花翎,改任海军兵学校校长的方式处理完了。栗田健男本来不是干这种核心舰队的料,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欲望。
栗田健男平时很低调的,在 1943 年 5 月晋升中将,七月被提升为第三战队司令官,带领金刚和榛名两艘高速战列舰之后,栗田从自己缺乏海大学历这一点出发就认为他做官已经做到头了,再接下来就应该是当个什么镇守府长官然后被编入预备役了,谁知道 1943 年 8 月被晋升为几乎是联合舰队仅剩战斗力的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对他来说,这副担子似乎太重了些。
在伊藤正德的《联合舰队的最后》有这样一段栗田健男的自白:“当时倒没有感到疲劳,但连续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使用神经,可能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都已经不好使了”,这句话一直被栗田健男的拥护者们拿来作为为栗田健男辩护的证据。
但是这不是理由,如果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就无法指挥的军官是不能当舰队司令的,事实上就在林加锚地训练时栗田健男就不止一次地三四天没有休息,事实上根据日本著名历史作家儿岛襄从栗田健男得到的查证是伊藤正德以诱供的方式从栗田健男处得出的那句话,因为在当时为栗田健男辩护是要冒相当大风险的,而伊藤正德和栗田健男是发小,伊藤一定要为栗田讨一个公道。
其实伊藤没有必要采取这样的手法来为栗田讨公道。这件案子是战后才出来的,发案人是菲尔德少校。菲尔德少校对所有的人的发问几乎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为什么放走了斯普拉格舰队,为什么掉头北上”。从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菲尔德提问的原因应该是由于出于死里逃生所产生的侥幸感觉而引起的反复确认已经安全了的下意识行为,菲尔德教授在著述中过分强调了栗田健男收拢舰队转头北上的意义,因为这两个动作对于菲尔德教授本人非常重要,而事实上在作战上是不是有这么重要就很难说。由于菲尔德少校和莫里斯少将这些美国战史学家本人就有实际参战经验,加上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战史研究上绝对是占据了主流地位,所以这件事就越弄越大。
现在国内挺流行穿越小说,不知道其源头出于何处,反正日本在战后这种穿越小说和幻想小说也曾经兴隆一时,不需要问也知道题目都是太平洋战争。幻想小说写得好的是桧山良昭的《日本本土决战》,这位在假设美国原子弹的开发延迟了一年的条件下任命预备役中将石原莞尔当首都防卫总司令官来和鬼畜干,应该说在写巷战上有独到之处。穿越小说里面写得好地的是一位叫高木杉光的流行小说家在 1971 年出的《联合舰队终于胜利了》。按照高木的观点,日本海军打错了四仗,中途岛海战,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和这场莱特岛海战,但是这本书好就好在他说明了即使这四场海战打出了最好的结果的话,大日本帝国也不会就会好好地竖着,照样还是玩完。其实现在的情况相当清楚,就算把麦克阿瑟手下的兵力加上第七舰队全部消去,从文莱湾出发的日本舰队发毫无损日本人还是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别的不说,要一滴一滴地算油的仗怎么打法?所以栗田健男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死,起码是不认为这种死有什么重于泰山的伟大意义。当然这一点并不是说栗田健男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栗田确实很难消去给人的“避战派提督”的印象,泗水海战,中途岛海战,炮轰瓜岛亨德森机场,马里亚纳海战,一直到这次的莱特岛海战,栗田健男似乎总能给人找到畏敌不前。能溜则绝不留守的事例出来。
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事情在事发当时似乎没有人指出,这些顽劣行为也没有影响栗田的 仕途,栗田以一块没上过海大的白板,照样出任第二舰队司令,就是说栗田并没有玩出线,这些行动还都在海军省,军令部和联合舰队能够容忍的限度之内。
实际上批评栗田的是美国战史家和从战后初期到 80 年代的日本历史学家,反而很喜欢唠叨的日本海军军人基本上都是栗田的拥护者,批评过栗田的日本海军将领就只有那位发明家四航战司令官松田千秋一个人,1966 年底小泽治三郎去世之前曾经拉着去看望他的栗田健男的手说:“给你添麻烦了”。就在当时栗田下令掉头北上的时候,第二舰队司令部内也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就第一战队司令官宇垣缠中将指着前方说了一句:“长官,敌人在那边”,而栗田健男的回答则是“行了,北上吧”。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有争议的海战还有过几次,比如奇袭珍珠港,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但那两次当时在司令部就有人对长官的命令提出异议,而这次没有。明明知道栗田的决定是在抗命,但大家都默不作声,或者不如说栗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南云忠一和三川军一的决定之所以当场就有人反对是因为如果他们再努把力就可以使以后的作战方便得多,而现在这些人都知道大势已经去了,再努力也没有用,想想如何把一万多下级军官和水兵们带回家才是正经。
捷一号作战栗田打得很不光彩,但整个捷一号行动有谁打得光彩呢?西村舰队全军覆灭,志摩舰队就是去苏里高海峡入口处晃了一圈,小泽舰队的航母全完了。活到战后的这些司令们包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在内都是异口同声:“美国的航空力量太强了,日本没有了航空力量,所以打不赢”。
可是一直到 10 月初才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一点仅有的航空力量又去了哪儿呢?不就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阁下一时冲动全部投进了台湾近海海战吗?其实捷一号作战的失败是从丰田长官的胡乱指挥开始的。
西村只管找死,志摩见势就溜,栗田功亏一篑,捷一号作战的四路人马中就数小泽治三郎干的不错,不但基本上完成了预定作战目标,把哈尔西钓了出来,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在他带出来的十七艘军舰中,居然回去了十艘!按照菲尔德少校的说法,那是哈尔西的耻辱。拥有那么强大的空中和水面力量居然不能全歼日本舰队。
但是如果从全局来说呢?小泽治三郎根本就没有理解他在干什么,也没有想让别人知道他在干什么。第三舰队的先任参谋大前敏一大佐就认为没有认识到航母瑞鹤上所发生的通讯故障或者没有预料到通讯故障的责任应该由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负,因为这次作战过于复杂,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通讯能否畅通,而小泽似乎没有这么想,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去注意那份报告他受到美国舰载机全力攻击的电报会不会没有发出去。
当然再往上说,本来这个捷一号作战本身就只是一个扯淡,只不过是日本人行为方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我很努力,可是我并不知道我的努力会不会有结果,但我还是很努力” 的表现。
在多方参加的努力中,结果不是一个数量和,而是一个矢量和,有时候这种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是一场空,栗田健男只不过是帮大家背起了这个黑锅罢了。
现在能作战的海军没了,日本真要亡国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0 08:01 (二百四十)
四十六.最后的日本海军提督日本海陆军有点很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陆军比海军迷信。
一般来说渔民比农民要迷信些,所以各国的陆军都是忌讳少一些,而海军则规矩多。可是日本海军却不太有迷信。
比如说“亡国”这两个字在陆军那是绝对的反逆,连失败都是不能说的。石原莞尔的师傅,和秋山真之齐名的那个佐藤铁太郎有个三女婿是大佐,叫大井笃,终战时是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参谋,这位是海兵51期的,吊床号是255人中的第9名,成绩还不错,但后来差点被海大34期开除,就是因为废话太多。
大本营在1943年9月30日的御前会议上提出了一份《世界形势判断》,当时是军令部作战部战争指导班班长的大井笃在判断了德意在欧洲战场的不利以后加了这么一句话:“到明年春天就可知道战争的大概走向了”,总理大臣兼陆相东条一见这话气得一跳三尺多高:“这是不是在说大日本帝国明年就要失败?你们军令部里面怎么有这样的失败分子?”,楞逼着他的副官,海相岛田繁太郎把大井赶到海上防卫总司令部去了。
后来这位大井大佐在1945年8月17日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就向全护卫舰队发出“向美国海军投降”的命令,正好被军令部的柴胜男大佐看见,那位可是坚决反美的,一看就不乐意了:“喂,大井君,日本还没有失败哦”。
大井瞥了柴胜男一眼:“陛下不是都说了投降吗,你又算个鸟啊?”
柴大佐火了:“大元帅还没说呢!”
大井也不含糊:“陛下比大元帅大你这个八嘎都不知道啊?”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大元帅就是天皇陛下,但是从这种对天皇称呼的文字游戏中似乎可以看出来两种不同类型的海军军人。
对于陆军来说亡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但对于海军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从开战以前海军就一直在咕哝“亡国” 这两个字。弄得陆军和陆军的粉丝们到现在还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阴谋论说法是“海军亡国革命论”。说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这三驾马车为代表的海军内一部分民主自由派,对陆军独揽日本大权不满,有意不明言开战亡国的危险性,怂恿陆军扩大战争,直到日本亡国,来实行海军所希望的日本革命。
好像李宗仁在解释国府为什么失败时也是采用这种逻辑,因为蒋介石不愿意被美国人换了马,哼,老爷不要大陆了,看你换去。
其实海军中真正第一个在正式场合说出“亡国”这两个字的倒还不是那三驾马车或是支持者,而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当时的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元帅海军大将。时间是1941年11月 30 日,地点是在皇居。昭和天皇那天召见海相岛田繁太郎和军部总长永野修身询问海军到底对开战是多少信心,而永野修身在肯定地表示了“海军对作战有信心”以后又说了这么一段话:“开战有可能亡国,但不开战肯定亡国。不战而亡国是丧失灵魂的亡国,而即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亡国,我们的子孙也肯定会继承我们的精神,东山再起”
不管永野修身说这句话是什么用意,反正在海军中说说“亡国”这两个字没事。
除了战死“特进”成将军的之外,海兵最后能晋升到将军的是47期毕业的。这里面有位叫横山一郎的少将及其有名,青史留名。这位吊床号不坏,海兵毕业时是 115 人中第 7 名,后来又是海大 28 期的首席军刀。但他有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会读书或者会打仗,而是因为他会投降,具体承包大日本帝国海军一切有关投降事宜。
昭和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后陆军派了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去马尼拉找麦克阿瑟投降,可是海军的军令部次长大西泷治郎自杀了,没了人派,只好临时抓这位壮丁去马尼拉投降,有关那件事的详细可见笔者没填的一个大坑《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在伊江岛转机前往马尼拉的横山一郎)好不容易谈成
了买卖,到了正式签合同的时候,军令部长丰田副武大
将就是不去,没办法只好由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
“大日本帝国大本营”和“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去签合同,这时候横山一郎又代表海军省上了密苏里号战列舰。
(密苏里号上的横山一郎)后来这位和渊田美津雄一样去做了传教士,不知道怎么回事海军看破红尘的特别多,做传教士,做和尚的不少,就连那位“仙人参谋”黑岛龟人少将也跟着一个有夫之妇去研究生和死的哲学问题。
横山一郎大佐在开战的时候是驻美海军武官,开战以后就被美国人拘留了,到 1942 年 6 月才在瑞士的斡旋下实现了外交官和新闻记者交换,横山一郎等人跟着野村吉三郎大使经过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横渡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横穿印度洋经过新加坡回到日本已经是 1942 年 8 月了,刚在横滨下船就接到了一个研究课题,说是军令部要进行日美舰队决战图上演习,因为横山一郎不在国内,不知道日本海军的现状,所以由他来担任日本海军指挥官最合适。横山一郎就在目黑区的海军大学校里关起门来准备这个演习,但两个星期以后后突然接到通知说演习取消了。原来预定担任日军指挥官的军令部作战部长富冈定俊大佐反对这次图上演习,因为他作为作战部长,总不能把日本海军实力藏着掖着,这如果输了,身为海兵 45 期的先辈面子倒还在其次,主要的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面子怎么办?要知道军令部作战部长其实对这场战争没有多大信心。
后来在瓜岛打得正紧的时候,横山一郎又接受了一个课题,让他预测一下如果瓜岛落入美军之手以后的战局会如何发展。
这次横山一郎绞尽脑汁做出了一个美军从新几内亚开始,经过马里亚纳,菲律宾,硫磺岛和冲绳,最后在九州登陆的作战计划交了上去。
横山一郎在转任巡洋舰球磨舰长之前正是所罗门战役已经快要结束,美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向中部太平洋进攻的时候,这时候他又接了一个名为“这次战争将以何种形式结束”的研究题目,这次横山一郎想都没想,直接就写了就一句话的结论:“最好的结果是回到甲午战争之前”,没有添加任何证据和说明,因为反正这种结论是通不过的,何必多做无用功。
结果又是横山一郎对了,日本没有能够回到甲午战争之前:冲绳被美国人拉去了,南千岛群岛的北方四岛被俄国人端走了。冲绳是还了回来,可是没有人知道北方领土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怎么扯到了横山一郎呢?这是因为横山一郎接受的这三项研究课题都是同一个人交代下来的: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中将。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有些东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比如
如果山本五十六和伊藤整一不死的话,笔者有 80%以上的把握敢说这两人肯定会被押上市谷的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台,根据是美军的轰炸实绩。伊藤整一家在东京杉并区的大宫八幡,那时候那一代就是农村,伊藤虽然不是农民出身,但不知怎么的喜欢种自留地搞资本主义自发。他那院子大概 600 坪,2000 平米左右,一群美国飞机准确地找到了这个院子,扔下了 300 颗燃烧弹,这里没有笔误,就是这个数字。连永野修身都想不通,伊藤家挨炸的第二天永野去看望,想了大半天说是不是美军用了过时的地图,本来是想炸离那不远的一个高射炮阵地的。但这个推论无法解释高射炮阵地绝不会这么小的事实。
这个谜一直到战后在莱特岛上被美军俘虏了的日本兵回来了以后才揭开,原来美军逐个提审过战俘来弄清楚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的家究竟在哪儿。新泻县的长冈市就一个乡下小镇,可是这个连红绿灯都没有的地方也被美军数次轰炸,80%以上的建筑被毁,当地人知道,这是因为长冈是山本五十六的家乡的缘故,这就叫遗祸乡梓。
美军轰炸长冈还不仅仅是因为那是山本五十六的家乡,美军要挫骨扬灰。但美军的情报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好,当时山本还没有分葬回去墓地还在东京的多摩灵园。而美军轰炸伊藤整一的院子也是在1945年5月25日,当时伊藤整一已经战死一个半月了。美军对于军人和战犯,尤其是得罪过美国人的战犯是分得相当清楚的,别指望美国人会轻饶了他们。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1 12:19
嗯?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1 12:21 怎么就是发不出
来呢?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1 12:25
(二百四十一)
(大和号甲板上的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伊藤整一在从1941年9月1日到1944年12月23日这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担任军令部次长,就时间的长度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中间换了三任军令部总长,从永野修身到岛田繁太郎再到及川古志郎,就从来没有人对伊藤的次长位置发生过疑问。这倒不是伊藤整一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因为日本海军在起用伊藤整一的时候实际上出了问题。
军令部次长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例外基本上都是中将,而海兵39期吊床号是148中第15名,海大21期军刀组的伊藤整一在上任时却只是少将。这不是伊藤的问题,因为伊藤的前任近藤信竹和前前任古贺峰一分别是海兵 35 期和 34 期,就是说伊藤被提拔得太早了,这是因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和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都很欣赏伊藤,这种欣赏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没人有资格来接任了。伊藤上任就开战了,同期或稍后点的都在战场上独当一面,调不回来,军令部里剩下来的中泽佑,富冈定俊,高田利种等精英参谋们又都是43 期到 46 期的,接 39 期的任有点太早,因此伊藤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下来。
和陆军省人事局只管作战主官,不管参谋军官的陆军不同,海军的所有人事都是归海军省人事局管,现在的海军大臣是当初坚决反对对美开战的米内光政,伊藤的位置很自然就成了问题。但伊藤的吊床号金光铮亮,年龄也只有 54 岁,当然没有编入预备役的道理,也不随便能弄到哪个镇守府去。
正好这个时候捷一号作战失败,败将栗田健男还带回来了几艘军舰,这么一来第二舰队还在,还有一艘世界最大的战列舰,这么一来伊藤整一的去处就有了着落。
伊藤本人也知道是去最前线的时候了。开战以来的三年里,身为军令部次长的伊藤整一把几十上百万的人送到了回不来的几千上万公里之外,现在这场战争已经彻底失败,他不上战场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且联合舰队所剩下的基本上也就只是第二舰队了,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基本上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分量已经差不多了。
日本海军的来往电报上都有一个“士官序列号”,就是说明一下发报人或者收报人在海军里面算老几,到了 1944 年 9月的时候,伊藤的士官序列号已经上升到了 35 了。这 35 人中有 20 位是海军大将,剩下来的 15 名中将中,扣去各镇守府长官,各舰队长官和技术将校,身体不好的之外,伊藤整一排在第一。所以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出现了空缺,补缺的首先就是伊藤整一中将,这已经不需要人事局伤脑筋了。
伊藤还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离家赴任之前除了更加卖力地伺弄家里的菜园之外就是写遗书。伊藤家里是农民,但从小就以“神童”而闻名,专心读书的伊藤却不像农村出来的孩子那样种过田,甚至没下过田。可能是出于一直被冠以“非农民出身”的污名的反感,在盖房子的时候找了一块宽敞的院子,别人在院子种花种草种树,这位把整个院子全部种上菜,显得很没品位。
海大 21 期的首席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开战时的海军省军务局长冈敬纯中将。东条英机垮台,米内光政卷土重来以后,冈敬纯吃不开了,现在被发配去了朝鲜,担任镇海警备府司令长官,后来到 1945 年 6 月干脆就编入了预备役。伊藤整一是次席,就他们两人是有恩赐军刀的所谓“军刀组”,伊藤整一去第二舰队赴任很自然地要带那把和他形影不离的恩赐军刀。但那把军刀现在下落不明,不知去向,大和号从德山基地出发之前伊藤把那把恩赐军刀送下了船,德山基地的海军公务部也向伊藤的副官出具了收条,但最后伊藤家收到的伊藤遗物中没有这把军刀。
这把军刀被第五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宇垣缠私吞了。德山基地归五航舰管,这批东西送去了五航舰司令部所在的鹿岛基地,宇垣缠留下了这把军刀,拿着这把刀在 1945 年 8 月16 日去进行对冲绳方面的“最后的特攻”。
伊藤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伊藤只留下了给太太和三个女儿的四份遗书,但没有给独生子,海兵 72 期的伊藤叡中尉留下遗书。伊藤叡在五航舰的特攻部队,现在还不是特攻队员,只是担任掩护任务,但伊藤知道儿子参加特攻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么远了。但很可能伊藤整一没有想到自己会比儿子更早地参加特攻。
第二舰队的主力是大和号战列舰。捷一号作战时的大和号舰长,那位以“海军第一的操舰家”闻名,带领大和号逃出来的那位森下信卫少将现在晋升了第二舰队参谋长,还是在大和号上,但舰长换成了有贺幸作大佐。
(战死后特进两级为海军中将的大和号最后一任舰长有贺幸作大佐)应该说有贺幸作大佐是一个很典型的日本海军军官的悲剧,实际上他和森下信卫一样是海兵 45 期,森下在半年前就已经晋升少将。而森下晋升并不算快,军令部作战部长富冈定俊在一年半以前就升为少将了,而有贺现在是“海军最先任大佐”,就是说大佐里面数有贺资格最老。
有贺人不坏,战功也还行,中途岛海战时他是第四驱逐队司令,带领荻风,岚,舞风和野分四艘驱逐舰,击沉了航母赤城。瓜岛战役以后有贺一直在最前线走耗子,据说在参加走耗子的船游子驱逐舰长和驱逐舰队司令中唯一任劳任怨的就是有贺幸作中佐和丛云号舰长东日出夫少佐,东日出夫也是有名的雪风的最后一任舰长。
1943 年 3 月,有贺被提升为第八舰队的重巡鸟海的舰长,后来又被编入栗田健男的第二舰队,但在马里亚纳海战之前染上了登革热,一直不见好,最后只好换人。鸟海在 1944 年10 月 25 日捷一号作战的萨马岛海战中被美军飞机击中以后被驱逐舰藤波击沉,而藤波后来也被击沉,这两艘军舰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当然有贺的继任田中穣大佐也活不下来。
1944 年 7 月,好不容易病好了的有贺幸作被调到水雷学校去当教头(教务主任),当时的日本海军有了个坏毛病,不管是什么原因打不了仗的军官全弄到学校去,像井上成美,栗田健男等都是这样,所以有贺也以为自己走到头了。
但这时候大和号出了空缺,森下信卫晋升少将以后就不能当舰长了,这时候海军想起来最先任大佐有贺幸作来了,就这样有贺幸作当了大和号舰长。
有过日本企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日本企业最受不了的就是“转勤”,没事就把人调来调去,没结婚或者孩子还小的还方便,孩子上了学以后遇到转勤就只能一个人到外地甚至外国去打光棍,这叫“单身赴任”。这个规矩是从日本军队来的,当年的日本军队一来为了公平合理,二来为了防止派阀的出现,没事就把军官调来调去,叫做“定期人事异动”。
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陆士或者海兵毕业分到个小单位,那岂不是一辈子不得出头?有了这条定期人事异动制度就可以指望过一两年换到某大单位去,这样人人都有公平的晋升机会,同时人人也都要到基层去工作,现在日本企业的转勤制度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但是出发点再好的制度如果一旦形成了铁的制度,坏的一面也就肯定会暴露出来。人事异动成了铁定的制度,到时就得换,不管什么场合什么环境,海军还稍微好一点,陆军有大队长(营长)在长沙战役打得正紧张的时候异动的例子。
海军也只是稍微好一点罢了。比如为什么大和号这样的超大型战列舰不包括服役前的兵装舰长宫里秀德,从 1941 年12月16日服役以后到1945年4月7日被击沉中间三年半时间总共换了高柳仪八,松田千秋,大野竹二,森下信卫和有贺幸作五位舰长,平均每任舰长任期九个月不到。
而要是让松田千秋阁下来说的话,像大和这样的巨型怪物,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就玩不转他,几个月就换一人舰长的结果就是大和根本就没有舰长。
当年最支持大和型战列舰造舰计划的松田千秋,到了战后终于想通了,说日本亡国就亡在了大和和武藏上、“穷人家的姑娘,勒紧裤腰带去买漂亮衣裳,还买了好几件,平时又不舍得穿,又想和财主家的小姐去比臭美,成天想着这些破事,考试怎么可能及格?” 当然日本不是那么简单就亡了在这两艘战列舰上,但是松田描绘的日本海军的心理状态倒也确实是栩栩如生。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2 08:56
(二百四十二)
四十七.能干的就只有神风攻击了
大和型战列舰本来应该有四兄弟:大和,武藏,信浓和纪伊。但日本海军身体不好,营养不良,纪伊难产胎死腹中,信浓又切这个接那个地动了变性手术,成了个男不男女不女的人妖,结果刚出世就见了阎王。
1944 年 10 月 5 日,将信浓改装为航母的工程结束,可是船还没有被拉出船坞,就因为注水时发生了忘记要先给锁船坞大门的扉船注水从而造成注水中船坞的大门被水压开,信浓号和船坞发生碰撞,船头撞瘪了。好在纪伊号船头部分材料还在,赶快用驱逐舰从建造纪伊的吴海军工厂把材料送到建造信浓的横须贺海军工厂,这样又赶了一个月,到了 11 月11 日这艘命名为“信浓号”的航空母舰总算下了水,浮在横须贺湾的海面上了。
(当时世界最大的航母信浓)可是下水的这一天横须贺上空来了一架 B-29,这架 B-29没有投炸弹,就是慢悠悠地在天上转呀转,可把地面上的人吓得冷汗横流:这是一架侦察机,信浓的秘密保不住了。
和没事喜欢炫耀武力的美国人相反,日本人喜欢把事情弄得神神秘秘。比如说1940年8月8日早上8点整,吴军港上空响起了空袭警报,顿时宪兵和警察封锁了所有路面交通,海军陆战队封锁了吴的所有海面和海岸线,
顿时街上没有一个人,海上没有一条船。
一小时后警报解除,这是一场演习,大和号就趁着这无人之际,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水,日本人也无聊得紧,没事就要凑八,连一艘战列舰下水都要看风水,这种行为实际上也说明大日本帝国海军对这艘举世无双的战列舰的战斗力实际上毫无信心,只能祈求于神灵。
看过《Rogue Trader》的人都还会记得那个有 233 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巴林斯银行新加坡分行的经纪人尼克 •里森,由于错误地估计了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的经济走向,在买空日经指数期货时失败,亏空 10 亿美元,导致那个女皇陛下的御用银行破产倒闭的事情。尼克 •里森所使用的那个最后导致老牌英国银行巴林斯倒闭的秘密帐号就是8888,这么看来好像“八”和“发” 也没什么关系哈。
言归正传,回到日本海军的保守秘密上来。日本海军在整个战争的全过程上始终胜过了美军的就是鱼雷,现在都知道这种一开始就在泗水海面把第 16 军司令官今村均打到大海里去游泳的是纯氧鱼雷,可是当时日本的作战部队里居然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鱼雷,除了极少数设计人员以外,连鱼雷操作人员所知道的也就是“这是 93 式鱼雷所使用的特用空气”,不知道这是纯氧。
为了保密,大和型战列舰所配备的 18 英寸 460 毫米大炮的口径不但对外是号称 16 英寸 406 毫米,对内也是这样。
大和上就是 16 英寸大炮,操炮手要有“怎么比边上长门的16 英寸要粗出那么多?”的疑问的话,长官就要骂了:“八嘎,告诉你这是 16 英寸,谁让你去比了,要比去澡堂和本官老爷来比”。
其实这种貌似成功的保密有日本人到战后才发现的一个很失败的地方:保密是成功了,但造成了鬼畜们的“无知者无畏”,根本就没把什么大和放在眼里,另一方面是这种变态的保密措施又使得日本海军毫无胜算,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大炮口径比人家大,射程比人家远,栗田健男以下参加捷一号作战的第二舰队司令部的全体人员没一人知道,别说他们,就连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在询问主炮口径等参数的时候也被打了回票,日本海军在一边敞开密码让别人读的同时,对自己人却干这种为了保密而保密的变态勾当。
所以那架 B-29 的出现当然地引起了军令部的恐慌:这艘被发现了的还没有完成工装,兵装的空壳巨舰怎么处理法?几天后军令部作战参谋井泽丰中佐赶到横须贺,向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大佐通报了捷一号作战完全失败,帝国海军已经几乎没有了可以使用的航母的消息,并且通知他信浓号必须尽快投入作战,现在信浓已经被敌人发现,横须贺不是安全地方,必须立即到安全点的四国的松山基地去接受工装和兵装。
阿部大佐不同意,哪有造出来了一条牛舰还担心没地方藏的道理?再者说了信浓号的 12 台锅炉中还只刚安装了 8 台,甚至连水密实验都还没有进行,按照大和号的经验,这样的巨舰在机装兵装完成以后起码还要在海上转悠一年左右才能找出所有机械轮机方面的故障,才能找出有没有地方漏水漏气,才能被操舰人员所掌握,不然实在太危险了。
但所有的理由都在井泽中佐的一句话面前败下阵来:“有贺大佐,现在是什么时候?你知道帝国海军没有一年的时间。”在井泽那儿打了败仗的阿部大佐在护航的驱逐舰舰长们那儿找回了场子。护航的只有浜风,矶风和雪风三艘驱逐舰,少了点,但是考虑到日本海军当时的实力和油料储备,这也是海军能拿得出来的最大兵力了。
因为护航舰队里有最优秀的驱逐舰雪风,其他舰长都是唯雪风号第五代舰长寺内正道中佐马首是瞻。大家知道跟着雪风没错,但海兵 46 期的阿部大佐怎么会能听海兵 55 期的寺内中佐的指挥呢?寺内提出的路径是因为美国潜艇从东京湾口开始沿着日本本州海岸排开了在值班,所以信浓的路径应该避开外海,尽量沿着陆地走,到底这是家里,大家对这一带的海底情况了如指掌,就算鬼畜潜艇有雷达有声纳也不敢随便接近海岸,而且离海岸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有所不测也可以抢滩搁浅救人,将来拖船也方便。
但阿部不同意这种路径,一来这种路径行走困难,太费燃料,二来信浓不是小艇,必须有一定深度的水道才能通行,这种吃水对美国潜艇不是十分困难,因此不存在美国潜艇不敢来而信浓能通行的通路,所以他提出的路径是沿伊豆群岛南下,到北纬 33 度转向西直接驶向丰后水道。
这就叫命运。阿部也不是混球,他也是没上过海大的驱逐舰出身的船油子,他说的在一般情况下不错。当时在日本沿海展开的美国潜艇除了封锁日本海上通路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救人。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的 B-29 如被击落,飞行员会尽量往海上跑,等待潜水艇的救援,培养一名 B-29 的机组人员需要两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美国人绝不会坐视一名机组人员遇到危险而不加以救援,这点不像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飞行员们一直在愤愤地回忆马里亚纳海战中为了让小泽治三郎转移旗舰而命令驱逐舰停止打捞落水的飞行员的事情。所以美国潜水艇的活动区域比日本人想象中更加靠近日本海岸。
但是阿部忘记了这个建议是寺内正道中佐提出来的,有些事情没有道理,只有运气。他对面的这位大汉就是有运气,正常情况下阿部的路径可能反而安全一些,但 1944 年 11
月28 日晚上在寺内提出的通路上就是没有美国潜艇!笔者在《世界军事》上打过信浓号航母的传奇八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这里再没有篇幅展开了,总之最后在 29 日 10:55 分,“不沉的航空母舰”信浓号终于沉没在北纬 32 度,东经 137 度的太平洋海面,成为是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军舰,也成为历史上被潜水艇击沉的最大军舰,船上 2,400 名官兵中有 1,400 左右淹死在海水里。
大和三兄弟就只剩下了老大大和号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3 09:40
(二百四十三)
1944年10月20日,美军开始在莱特岛登陆,12月15日,美军在民都洛岛登陆,1945 年 1 月 9 日,美军开始在吕宋岛登陆。整个来说日本军在菲律宾全土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就是在美军最早登陆的莱特岛也一直有小规模的战斗,但整个来说没有日本人还会乐观到对菲律宾抱什么希望,从大本营的战略上来说菲律宾也是一个强行使美国人出血的战场。
1945 年 2 月 16 日,美军开始在硫磺岛登陆,兵团长栗林忠道中将指挥下的第 109 师团和混成第二旅团共计一万四千人和在市丸利之助少将指挥下的在美军登陆以前就被美军舰炮和舰载机把飞机全部给敲了沙罐的七千人的空手海军航空队在进行了四十天的抵抗之后除了被美军抓了一千名左右的俘虏之外全部玉碎。
(阿林顿墓地上的硫磺岛雕像)这时候大本营还在为美国的下一个进攻对象是谁而伤脑筋,是台湾,中国大陆,还是冲绳?到处都要照顾,谁知道鬼畜从什么方向来,所以作战部长宫崎周一扣住了原本答应给冲绳的第 84 师团,而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又把从关东军里抽出来的原来准备给冲绳的最精锐的第 9 师团调到台湾去了。
1945 年 1 月 22 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宫崎周一中将特地飞到南京,向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传达大陆命(大本营陆军部命令):“支那派遣军的主要任务是击破进攻支那大陆的主敌美军,因此战备强化的重点在于保持中南部支那特别是扬子江下游,向西进攻仅仅限于小部队进行”。
冈村宁次的梦想就是进攻重庆,但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参谋本部批准,这次本来是想就着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余威干脆打到重庆去,反正现在只能破罐子破摔,和蒋介石谈判的可能性既然已经降到了零,不如拼个鱼死网破,大家一起玉碎,玩不过鬼畜总不能说连蒋介石也玩不过了。
但参本不干,不准再向西了,给我回东边来,断了冈村宁次西进的梦。
(45 年的华中华南战场)其实参本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救了冈村宁次的命。如果冈村宁次再向西进攻的话,蒋介石没了面子,不管战后冈村宁次是如何合作可能也活不成,蒋介石随随便便就能找个理由枪毙了他,要知道蒋介石没少枪毙皇军的阁下。皇军的阁下们还是落到先帝爷手里最安全,绝无性命之忧,太平洋战场同盟国参战各方唯一不杀皇军阁下的就是先帝爷。
但在战略上这些个动作是完全错误的。日本人一直就没有弄懂美国人绝不卷入中国大陆地面作战的心理,还深陷在领土最大主义这种已经过时了的殖民主义思维方式的日本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日本人也不懂代理殖民统治的方法,一直到现在日本企业的海外法人还是无法使用当地人来管理企业,所以他们不懂当时的美国人甚至都无法选择在中国实行代理殖民统治的方法。国民党太腐败了,如果要单个的美国人在当时的国共两党之间选一个来支持的话,恐怕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会像当时的中国人那样选择共产党,但美国人的政治信仰又不容许他们支持共产主义,所以美国人只能选择避开中国大陆。
另外除了政治意义之外,当时的大陆战场在军事上对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形势毫无影响,马里亚纳群岛和硫磺岛落入美国人之手以后中国大陆的那些经常受到日本陆军威胁的 B-29机场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美国人起码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人来威胁关岛和硫磺岛。
就这样,按照一直用到现在蛙跳原理,美国人开始进攻冲绳了。
1945年4月1日,25万美国陆战兵力使用564艘登陆舰艇和 1213 艘其他支援辅助舰只开始在冲绳登陆,为之提供掩护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盎格鲁萨克逊五兄弟的海军拥有 20 艘战列舰,40 艘各种航空母舰, 32 艘巡洋舰和 200 余艘驱逐舰,各种舰载机 1,500 架,全部兵力超过了 62 万人。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里面讲到过冲绳战役,那是陆军。
而海军在干什么呢?严格地讲这时候已经没有海军了,不错,还有几条船,甚至还有世界最大的战船。但是先不讲数量,这些船因为没有油已经死了。正常情况下日本海军一年要用200 万吨重油,开战时日本海军拥有 600 万吨的重油储备,开战以后由于美国人在海上开展城管行动,日本人非但无法增加储备油,反而只能坐吃山空,靠这些储备油过日子,到了1945 年以后就只剩下了 34 万吨,不要说训练,就连知道美国人要来空袭了都没有油料把船疏散到其他方面去。所谓健在的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也就是一个摆设。
不用说,把大和派去冲绳这种特别眼熟的主意还是军令部的神重德大佐的主意,出发点也不难理解,除了进行自杀攻击之外日本海军已经没有其他的作战能力了,而且自杀攻击也有一定的效果。
捷一号作战时首次采取了神风特别攻击,10 月 21 日大和,敷岛,朝日,山樱四个特攻队总共 24 架零战出击以后由于天气不好视界不良而返航,以后的 22,23,24 日接连三天都没有战果,一直到 25 日敷岛队队长关行男大尉在 25 日捕捉到了刚刚逃离栗田舰队攻击的第三护航航母群,结果击沉了护航航母圣洛号(USS St. Lo (CVE-63)),击伤加里宁海湾号(USS Kalinin Bay, CVE-68),同时第一护航航母群也被捕捉到,护航航母桑提号(USS Santee, CVE-29)和苏旺尼(USS Suwannee, CVE-27)被击伤。
(圣洛号被神风攻击击中爆炸)当时日本人不知道美国人有一种叫“护航航母”的山寨东西,以为被击沉击伤都是正规航母,这样神风攻击的作用就被更加夸大了。
实际上美国人计算神风攻击不是从 10 月 25 日开始计算,美国人把 21 日一次来历不明的攻击算成第一次神风攻击,那次攻击撞上去的是澳大利亚的重巡澳大利亚号(HMASAustralia (D84)),船倒没沉,死人也不多,才三十多人,但里面包括了舰长埃米尔·德夏努上校。反正澳大利亚号好像特别招神风攻击队,从那以后澳大利亚号被日本人撞了六次,死过八十几个人。
(澳大利亚的重巡澳大利亚号)(手叉着腰的舰长埃米尔
·德夏努上校在舰桥上,一会日本人就要来了)为了准备冲绳战役,1945 年 3 月 18 日开始,在斯普鲁恩斯的指挥下,米切尔的包括 12 艘正规航母的第 58 特遣舰队的大约 1,400 架舰载机在日本沿海出现,对日本列岛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的和歌山进行了轰炸,这天日本海军反击的主力是包括神风攻击队宇垣缠中将的第五航空舰队 ,神风攻击队击中了无畏号(USSIntrepid,CV/CVA/CVS-11),约克城和企业号,造成了小损害,可是五航舰的 200 架左右的飞机只剩下 40 架不到了。
(无畏号被击中的瞬间)第二天的 19 日,美军开始靠近四国岛的松山航空基地,攻击濑户内海和吴军港,轰炸因为没有油料而不能动但的日本海军舰只,日本人能还击的还是神风,这回神风击中了航母富兰克林,胡蜂和埃塞克斯。日本人付出的代价是源田实指挥下的 343 海军航空队被打残了。
(被打斜了的富兰克林号航母,死者多达 832 名)受了伤的美国人回了乌利希环礁修整,可是几乎变成赤贫了的日本人只能在绝望中等待着美国人下一步的行动。
无论如何神风攻击是一种战争犯罪行为,这既不像一般的冲锋那样是为了胜利而牺牲生命,也不像玉碎冲锋那样是集体自杀。神风攻击是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为了牺牲生命而牺牲生命。屠杀就是屠杀,并不分是屠杀他国人还是屠杀本国人,也不管所使用的屠杀工具是机枪,军刀还是拖拉机。
人和人不一样,指挥和下令神风攻击的人中后来有像大西泷治郎,宇垣缠,神重德那样自杀的,也有像源田实那样战后一直官至空自幕僚长,当选参议员的。
(大西泷治郎中将的遗书)言归正传,当时海军能干的也就只有神风攻击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9-24 09:36
(二百四十四)
四十八.菊花凋零在太平洋的水面上冲绳战役中的神风攻击行动的代号是“菊水行动”,这个代号的来历是出自十四世纪日本的武将楠木正成家的菊水家纹,据说楠木正成在现在的神户为了后醍醐天皇而同从九州打过来的足利尊氏,足利直义兄弟拼死一战直至全军覆灭。
(现在神户正中心的凑川神社就是楠木的神社)
(凑川神社门口的菊水纹)接受了捷一号作战失败的教训,这次是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亲自带着作战参谋三上作夫中佐来宣布作战命令。其实草鹿参谋长对这个任务很不满意,当初决定菊水作战的时候草鹿并不在场,现在这个挠头的任务倒要他来。而他还不能不来,因为昭和天皇问过军令部总长及川古志郎:“海军是不是没有战舰了?”,这句话是太平洋战争中一段很大的公案,就是说天皇要对第二舰队的被全歼负责,在战后的东京审判庭上澳大利亚牛娃子们就想扯这个皮把天皇扯进来。后来遵循麦克阿瑟的指示以军令总长及川大将“假传圣旨”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但还是有不少人不服的。前几年有部日本电影《男人的大和》又翻了一次那件事,可还有不少热血青年说那是“右翼”电影,笔者可实在有点为导演佐藤纯弥抱屈。
草鹿准备做困难的说服工作,开篇就是大道理:“根本就是你们要去死,一亿总特攻的时候到来了,要你们作为模范光荣地去死”。
笔者始终无法理解这种“一亿总特攻”,不管正义不正义,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种族的生存也好,为了从别的种族那儿抢点什么东西也好,可是怎么说也不是为了自己种族的灭绝吧?当然草鹿们并不缺后来人,前些时候不也有位阁下在高呼“西安以东的中国全部撕拉撕拉”吗?还很自信地宣称“必将在大战中得到真正复兴”,这种论调没有什么拉风的,永野修身元帅大将在他六十几年前就已经潇洒过了。
伊藤整一的回答非常简单:“谢谢,知道了,请安心,这下舒服多了”,说完脸上真的展开了几年来都看不到的笑容。
其实那也只是草鹿开篇的大道理,在接下来的谈话里草鹿代表联合舰队给了伊藤整一以“裁量权”,就是说途中和美国舰队决战也好,冲到冲绳去打鬼畜也好,抢滩搁浅当海上炮台也好,甚至实在不行回来也好,你看着办。
但伊藤整一已经下了决心,作为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和指挥着之一的伊藤整一中将,不能在败战以后再活下去,环境也不容许他再活下去。连在赴任第二舰队司令长官的那天早上,他太太伊藤千岁在送他到门口最后的一句话都是:“打了败仗是不准进这个家门的”。
他只能去死。
可是下属们呢?下属们不干了。参加这次菊水作战的是战列舰大和和第二水雷战队下面的第 41,21,17 三个驱逐舰队的冬月,凉月,朝霜,初霜,霞,矶风,浜风和雪风,二水战旗舰矢矧。
参谋长训示以后,这批中佐少佐舰长们炸了窝,他们可不是自觉对战争负有责任的伊藤整一,看不出自己有什么应该做一亿人表率的地方,雪风号舰长寺内正道中佐对着参谋长就嚷上了:“口口声声联合舰队最后的作战,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参谋长您呆在日吉台的防空壕里呢?难道不应该从防空壕里出来,亲自指挥我们出击吗?”
伊藤站了起来,摊开双手,掌心向下对部下做了一个手势:“但是我们有了一个死的地方”。部下们不说话了,这位长官上任时间不长,但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上都已经让部下们信服了,长官说了去死,那就去死吧。
但是大和号的前任舰长,现在的第二舰队参谋长森下信卫少将在战后作证说,当时第二舰队的参谋们甚至准备对联合舰队参谋长提出停止出击,立即解散第二舰队的意见,因为傻子也明白这大和号无论如何不可能裸奔到冲绳去的,真要是不舍得将大和交到鬼畜手里,现在就炸了他。
但是长官这么一说,所有人都闭上了嘴。还有什么好说的,起码伊藤长官也和大家一起去死,联合舰队的大长官们不来也就不寂寞了,所以说伊藤没有反对这个菊水作战,也要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一起负起对第二舰队丧失的四千人命的责任。
可是寺内正道还是不服,从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开战那天雪风舰参加急袭菲律宾莱加斯皮开始,雪风就没有离开过最前线,泗水周围的系列海战,中途岛海战,瓜岛一系列海战,所罗门系列海战,马里亚纳系列海战,捷一号作战,为信浓护航……,帝国海军那次作战行动少了雪风?没有大作战行动的时候雪风也要为舰艇或运输船护航,三年半的作战中,回国修整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四个月,几乎从来没闲过。
可是在这全部大大小小 30 次作战护航行动中,雪风的战损人数是多少?只有 6 人!第四任舰长菅间良吉中佐的任期正好是瓜岛战役期间,从护航,走耗子一直到最后撤兵,大半年里只死了一个人。
寺内正道接任以后到捷一号作战之前没有一人战死,捷一号作战也就死了一个人,所以寺内正道不听那套“我们一起去死”的鬼话,他的信条就是“雪风上不能死人”。
这也是所有雪风舰长的信条,后来这次随大和出击,死了三人,后来到了第六任舰长古要桂次中佐手里,雪风的日子更难过了。雪风去了日本海的舞鹤,那时完全没有了油料,雪风就是一条靶船在宫津湾里给美国飞机炸。可是在古要舰长的指挥下只有把鬼畜飞机打下来的,没有被鬼畜炸着的,从 1945 年 6 月份开始几乎给美国人炸了两个月,可船上就死了一个人,不佩服雪风不行。
(雪风的历任舰长)这张照片以前发过,有人问里面怎么没有七袋长老,这里面有个原因,七袋长老桥本以行中佐上任只有 7 天(1945.11.20-1945.11.27),时间太短是一个原因,而且他根本就没有上过雪风舰。
(雪风的第七任舰长桥本以行中佐)被任命为雪风舰长第二天的1945年11月20日,桥本中佐就被美国宪兵抓了起来,这位比东条英机之类的甲级战犯还要牛,居然被直接押解去了华盛顿。桥本以行中佐原来不是玩驱逐舰的,他是玩潜水艇的,这位是击沉第五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USS Indianapolis (CA-35))的英雄,印第安纳波利斯在冲绳被神风攻击队击伤了螺旋桨,修理舰在修理时又不当心把螺旋桨弄到海底去了,这一下印第安纳波利斯只好吧旗舰让给战列舰新墨西哥,自己回了加州的马尔岛海军工厂(Mare Island NavalShipyard)去修理,修完以后又顺便把两颗原子弹捎来了提尼安岛。卸下了原子弹以后在从关岛去莱特岛的路上被桥本以行的伊-58号潜水艇拍上了砖,时间是1945年7月28日。
(1945 年 7 月 10 日离开马尔岛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桥本发射的六枚鱼雷命中三枚,印第安纳波利斯几乎是被轰沉的。12 分钟以后海面上就没了军舰的踪影,舰上官兵 1,200人中最后活下来的只有 316 人,实际上这里面只有 300 人左右是真的被鱼雷打了,其余的人是因为印第安纳波利斯是单独航行,没有人救援,直到五天之后救援队才赶到,那一带海域鲨鱼出没,不少人葬身鱼腹。
这是日本人击沉的最后一艘美国军舰。
二战当中美国海军沉掉了 700 艘船,够多的了,但不知怎么的这次认了真,把麦克维三世抓起来问罪,这次把桥本押到华盛顿去就是上军事法庭去作证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