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找到了那位姑姑,她表现的很紧张。说那天本来是侄子陪着自己参观,后来侄子有事情走开了,她就一个人逛。

因为听侄子说有些别墅没人住,她就大着胆子走到窗户那往里看看,也是好奇没见过。后来,走到一户别墅前,又往前凑,这是窗户里突然出现一个男人的面孔说:“你找谁?”把她吓一跳,也是怕给侄子惹麻烦,就慌忙跑掉了。警方就问她是在那个别墅看到那个男人面孔,姑姑说想不起来了,因为这些别墅造型都一样,她分不出来。采集了这位女士的脚印、指纹,但是和现场都比对不上。证明凶手不是她。但有可能她看到了凶手。

被害的夫妻两个是南方人,做酒类生意。出事以后,男的弟弟从南方赶了过来料理后事。并且把侄子带走了。

后来小区里有传言说,那对夫妻所谓酒类生意就是个幌子,实际上这一家人都是干走私发家的。家里书房被翻了个底朝天,好像找什么东西。但是小区的保卫一直很严格,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呢?后来调查,这个业主曾经在当天清晨很早开车出门,上午 10 点左右开车回来,凶手应该在车上,也就是说,被害人和凶手是认识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夫妻二人杀了,又要找什么,估计是利益纷争吧。

楼主同学那个亲戚自从出了这个案子,每次上班在别墅里呆着都有些害怕,总觉得背后站着人看着她。后来就辞职不干了。这个案件最后结果也不知道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18 10:41 说一个案

件,总结就两个字“杀熟”。

有个老总,年轻时候也是在国企工厂工作,后来下海经商,也是经营有道吧,几年下来也小有积蓄了,于是买了一辆汽车。那个年代,有私家车也是件挺了不起的事情,这个老总当时住在工厂分的房子,他们厂区宿舍没什么收入高的人。所以,突然某个人有辆私家车还是很醒目的。没过几个月,这个老总家就被盗了,他们全家出去旅游,回来发现被盗了。不过损失不是很大,毕竟出门旅游,家里没有放很多现金。不过,有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这个贼把家里的电视机遥控器拿走了。这台电视是日本进口的,贼不偷电视,反而拿遥控器,这个举动让人无法理解。那个遥控器离开电视就是个废品。

这件事情也让老总意识到自己在这片宿舍区的确有些招眼了。于是卖了旧房,又在一处比较高档地方买了新房。没想到的是,搬进新居不到两年,家里又被盗了。这次损失就很大了,家里有不到三万的现金,是老板娘取来明天要给付的货款,同时还丢了两块表,那是准备送人的,算下来大概是将近 7 万多元的损失。这次,警方在现场提取到了一枚比较清晰的指纹,可能是贼要找东西的时候心急,把手套拿下来,不经意间留下的。

又过了一年多,这个老总的女儿上高中,为了离学校近一些,老总又买了一套房子靠近学校。原来这套就租出去了。

新家也是住进去一年多,再次被盗。因为之前两次被盗经历,老总在防盗方面还是做足了功夫,而且家里只留下少量的现金,但是这次失窃比较吓人的地方不是财物的丢失,而是在他们女儿的房间床上发现一些液体痕迹,一开始以为是窃贼在上面撒尿了,后来化验发现是窃贼在他们女儿床上自慰留下的东西。一时间,让老总夫妇惊恐不已,怕是什么变态,赶紧把女儿送到爷爷奶奶家去了。

这次失窃过了不到一年,公安局来消息,说老总家的被盗案破案了。而那个窃贼让这位老总大吃一惊。不仅认识,还非常熟悉。

这个贼是老总在工厂上班时师傅的儿子。以前在厂区宿舍住的时候,老总和师傅就住上下楼。以后虽然搬走了,但是老总人不错,每年过年还去师傅家里拜年,自然闲聊天也会提到自己现在住在哪里等等吧。

那个师傅的儿子人很腼腆,跟人说话脸都会红。像个大姑娘一般。真没人把他和窃贼联系在一起。公安局的警察说,这个人一直是单独作案,没有同伙,而且一直没有被抓住过。

所以没有案底。这次是作案时被户主堵在屋里了。而后通过指纹比对,他才招认了几次作案。

老总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偷自己,和他们家关系很好,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他。后来警察说这个人第一次作案就是偷老总家,算是练练手,为什么要拿那个遥控器呢?是因为有一次这个男的去老总家,拿着遥控器看看,老总的女儿那时年纪不大,但是说话很冲,就一把夺过来说:“看什么看,又看不懂。”结果这个人就记在心里了,把那个遥控器偷走扔到河里去了。

老总的师傅后来还来过他的家,求他放自己儿子一马,他的损失师傅可以弥补,虽然师傅也没什么钱。可是老总说:“即使我可以不追究,您也不用给我弥补,可那些被盗人家怎么办?你都能弥补吗?”最后,那个师傅无可奈何地走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18 22:11前几天翻看自己收藏的剪报时候,有一侧旧事,虽然不是悬案,但是还是想说一说。

不知道天涯上的人还知不知道胡志明这个人。他是越共领导人。曾经在 40 年代时候,那时越南当局也是到处通缉他。

后来胡志明就悄悄来到中国广西。当时中共地下党的负责人觉得他一个单身男人活动会不方便,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就安排了一位女同志和他假扮夫妻。这个女的姓吴,不过也不一定是真实姓。两个人假扮夫妻协助胡志明的革命活动。

过了一阵子,胡志明在和中共方面的领导人见面时候说:“我和这位吴同志相处很好,她人很不错。现在时间也有空闲,不如就把我们的事情办了吧。” 当时中共方面也是乐见美事一桩,就同意了,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位吴姓女子失踪了。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

就怀疑是不是被敌人抓走了。而胡志明在越南工作也要他赶紧回国。虽然很不放心,但是还是回国了。

后来,胡志明成为了越南的领导人。还特意找机会询问那位女同志的下落,中国方面给出的答案是一直再找,但一直没有下落。

胡志明去世的时候,终生未婚。

又过了若干年以后,才有人说出当年的实情。

那位女同志并未失踪,而是被组织调走了。原因是当时越共方面的人找到中共方面,说胡志明同志是越共的领导人,曾经有一句誓言:越南革命不成功,他不结婚,现在革命还没有成功呢,如果他结婚,那会让很多还在为革命而努力的同志伤心的,因为结婚的行为说明胡志明对于越南革命成功没信心了。他的婚姻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越南革命的事情。

而当时有的国内地下党成员认为,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层意思越南方面没明说。如果胡志明找了一位中国女子结婚,特别是这个女的还是中共地下党成员,担心在中国面前,越共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那位吴姓女子据说长得端庄大气,知书识礼,能让越共领导人念念不忘,想必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子,后来这位女士也是终生未嫁。

读到这则文章时候,楼主年纪不是很大。胡志明给我的印象就是个白胡子老头,没想到还有如此深情。而那位女士,可能一般男人也入不了她的心里吧。

若干年前,法国拍过一部电影《中南半岛之恋》当然这部电影是从殖民者的角度解读越南的革命。如果有人要是以胡志明和这位女士的经历为蓝本拍一部电影《越南之恋》,应该很好看吧。可能越南方面是不会同意的。毕竟胡志明是越共的象征。

不过,这件事情让人挺感动的,两个生逢乱世的男女,最后没能在一起。这一世虽不相见,却不相忘。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0 10:24 楼主说个

长一点的事情。

之所以说这个事情,是因为早上看新闻,那件事情还上过《今日说法》。有个女的因为自己不能生育,和丈夫违法代孕生了一对龙凤胎。后来,丈夫急病去世,留下的不仅有这对双胞胎,还有上千万的家产。这个女的虽然是遗孀,但是这对龙凤胎卵子不是她的,专门找人代孕,所以她和孩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丈夫的父母都还健在,就为了这对龙凤胎打官司,不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几千万的遗产。《今日说法》那次判决是爷爷奶奶胜诉,这次新闻是女方上诉中院,中院这回判女方胜诉,要回了孩子的抚养权。

若干年前,有部美国电视剧,由真人真事改编。但那个事件主人公名字楼主真记不住了。万能的涯友如果知道还望告知。

有位夫人,家里三个女儿,个个貌美如花。这些女儿的男朋友也不是普通人,不是哪一国的王子,就是什么名门巨富的继承人。

三女儿后来嫁给一个富商,那个富商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过两个人还是生了一个女儿。可没过几年,那个富商就死了。

好像是富商的遗产按照遗嘱,妻子不能继承,孩子可以继承。

当时这个小女儿可以继承 800 万美金的财产,在当时美国的二、三十年代,这可是笔巨款。按理说这个遗孀就成为自己女儿的监护人,同时也是 800 万美金的实际控制人。

可是,死去丈夫的妹妹不同意,围绕这一大笔财产,周围有关联的人迅速分成两个阵营。女的身边有个姐姐站在她一边,而对方,就是孩子的姑姑,最后竟然把女的亲生母亲拉到自己阵营。连亲生母亲都反对自己女儿争夺抚养权,对方胜算大增。这个遗孀虽然不是傻白甜,但是毕竟经验不足,加上请的律师也不是很给力。而且自己的母亲都站在对方一边。印象特别深的就是遗孀的贴身女仆出庭接收律师询问,问及对女主人的印象,女仆就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她人很和蔼。只不过,有一次,某位夫人(也是个社交名媛)来访,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去送早餐,出来关门时候,看见她们两位象情人一样亲吻。”结果,一听这话,法庭旁听的媒体记者就跟疯了似的往门外冲,赶紧回报社发消息,当时的美国对于同性恋可不是现在的态度。

最后,遗孀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只能是在节日或者假期见到女儿。而且孩子的姑姑一天到晚跟这个小女孩说她母亲的坏话,搞的母女关系一直很紧张。

过了很多年以后,事件中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位老奶奶。有记者采访她,最后一个问题是:最珍惜的东西是什么?她说:“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照的照片。”那张照片被放在一个很精致的相框里,放在案头。电视剧的结尾也就定格在那张照片上。

钱是个好东西,有时候钱太多了,反而让家庭反目成仇,最后分崩离析。

楼主以前单位有个同事,家里兄妹五人。本来相处很不错。他们大哥是武汉大学毕业的,算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后来分配到市政府工作。大概是 30 几岁时候,大哥要下海经商,一开始生意做得不错,有一次大哥要扩大经营,需要筹资,家里人就都拿了些,楼主这个同事当时出了 4 万。

可没想到生意竟然赔了,而且赔的很惨。大哥就把自己房子卖了,都不够还债的。那些债还是先还的外面人,自家兄弟还是先欠着。后来,大嫂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大哥则是一直居无定所的漂在外面。一面给人打工一面挣钱还债。

过了几年以后,楼主同事的父母住房拆迁了,当时不给房子,给拆迁款。那住房是父母的私产房,最后给了将近 200万吧。按理说这是父母的财产,如何分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结果父母就把钱拿出一部分给大哥还债了,后面买了一个两居室的房子写的也是大哥的名字,父母意思就是,你们其他人已经有房了,可是大哥还没有呢,他还有个儿子,将来也需要房子。

可是,这下其他孩子不干了。都盯着这 200 万呢,结果一下子没了,什么都要不到,除了把当初借的钱还了,可当初 4万能和现在 4 万相提并论么!几个兄弟姊妹还咨询律师了,可律师说那时父母个人财产,怎么安排是他们的事情。告也没法子告。

但是还是气不过,因为大哥从小就很得父母宠爱,学习好,以前也不说什么,但是觉得这次过分了。于是几个孩子过年谁也不去父母那。后来母亲得病住院,因为大哥还要上班,就雇了护工看护。就这样大女儿还跑到医院冲着自己母亲就说:“你还住什么医院,早点死了不就完了吗!害的现在大家分摊医药费,我可没钱,都让你那个好儿子掏钱吧。”本身做化疗的人更需要加强营养,楼主的同事狠不下心,最后买了点排骨给媳妇,说熬点汤送过去吧。结果媳妇把排骨全给自己儿子吃了,煮了一锅粥送了去。这件事情是同事后来才知道的,他父亲说:“五个孩子,对得起这个就对不起那个,实在是分不开了。别再为了这件事情让你们夫妻闹别扭,家庭不和了。”后来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和大哥一家住着。依旧是过年谁也不去,而且和大哥不来往。

同事有时候也挺感慨的,以前没钱的时候虽然苦,但是还是很快乐,现在一家人谁都不理大哥,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大哥儿子后来结婚,男方这边谁都不去。本来大哥挨个打电话请,可是大姐接电话就说:“去可以,到时候我就把桌子全掀了。”

为什么呢,还是为了钱。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1 14:40以前有部电视剧《公关小姐》,能看过这个戏的人都是暴露年龄的。电视剧的片尾曲当年风靡一时:当我遇见你的那一瞬间,爱海就升起风帆......“。不要说那年月大家对公关不理解,前几年有个公关公司的老总做客访谈节目,说公司新招聘的女员工租房,房东一听是做公关的,立马不租了。

对这个职业还是有误解。

以前明星出事不知道什么公关,但是也会有一些其他办法或洗白、或博同情。

曾经有个歌星叫红豆,当然这是艺名。算起来和腾格尔、那英是同时期的人。小伙子人长的不错,北京人。唱歌也很好。曾经红过几年。后来被北京警方抓获,罪名是”猥亵男童“。当时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都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看起来清新健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这么恶心的”爱好“,人被判了刑。

后来,过了一阵,有篇文章说到他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登台演出,他的父亲负责演出事宜。每天的演出很多,那时年纪小,偶尔会有情绪不高的时候,他父亲一言不合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导致他有些心理疾病,总是会在那些小男孩身上寻找安慰。其实是个挺可怜的人。同时也说他在服刑期间认真改造,积极参加文艺演出等等,获得减刑,表现很好。

看完之后,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心里多少让人有些心生同情。出狱以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可是过了没多久,又让警察抓住了,罪名和以前一样,这次事情一出,算是从此销声匿迹了。

94-96 年,中国原创音乐井喷的时候,有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笑脸》,歌手是谢东。虽然不是帅哥,但是随着歌曲的传唱度,也算是暖男的标签吧,还是很受欢迎的。结果过了很多年,很多人都不太记得他了时候,爆出吸毒。关于吸毒这件事情,谢东母亲说法是儿子交了一个很不靠谱的女朋友,言外之意是被女朋友带坏了;朋友的说法是谢东有很多的好的想法、思路,但是最后都没实现,很苦恼,最后找毒品解脱。这个节骨眼最大的新闻是王朔爆出谢东是侯耀文的弟弟,当时好多人都不信,可是王朔说出来了,侯家兄弟毫无反应,也没说栽赃、也没说造谣,看来是真的。从戒毒所出来,谢东一度回到公众视线,甚至还做了戒毒宣传大使,可没过几个月,又复吸了,大使头衔也没了,这次谢东母亲说的是:我也不管他,我得先顾我自己。保重好自己身体是第一位的。于是,这次算是彻底消失了。

张默第一次吸毒,张国立给媒体发的通稿说的是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没能教育好儿子。其实,楼主觉得张国立捧儿子的心普通人都看得出来。张默演的《济公》里面,张国立找来很多好友给做配,什么大电影都带着张默,张默也不是一点演技没有的人,可是,就是不红。等到张默第二次吸毒被抓,张国立连话都不说了。一言不发。是啊,还说什么呢?不过,张默倒是也不发愁,只要不作,他父亲已经把孙子辈的钱都挣出来了。

明星犯错,一回还可以找很多理由说说,讨得大众同情。

但再犯错,就很难翻身了。哪个圈子都很功利,演艺圈表现得比较明显,觉得明明自己起点比别人高、比别人有才华,可是却不如人家红。心里难免会不平衡。女的吧,相夫教子的也就这样了;男的不行,还要养家糊口呢。

记得有个男演员后来有些名气时候接受访问,他说自己最落魄的时候,都不让媳妇看电视。因为认为那些电视里的演员演的都不如他。直到慢慢有人找他演戏,有些名气了,这种状况才结束。

心理落差太大,难免会找别的东西作为情感宣泄和寄托。

毒品有时候就是个很好的对象。吞吐之间,很多烦心事也就忘了。

进了演艺圈的人,谁不想红。可红这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都未必会红。有时候是个人经营、有时候真的是命。所以,为什么演艺圈很多人最后信佛,不找毒品,总要有个排遣心中郁闷的法子吧。

其实楼主觉得演艺圈的人心理已经够强大了。明天要是有人给我机票、礼服让我去戛纳蹭红毯,我都不去。多难为情,怎么好意思站在那,谁都不理你。但是人家很多人就有这个本事,回来还得说得恨不得整个戛纳都被我倾倒。

想想也是,就和你挤公交车一样,你不使劲往上挤,谁会主动给你腾出地方来。所以,要拿出一副我上不来车大家都别走的气势来。所以,过去老话说:吃开口饭是最难的。你红吧,人家妒忌,巴不得你翻船;不红吧,踩着你,冷落你。

红也不能犯错,多年努力就付之东流了;不红也不能犯错,让人通过这种方式知道你,真是 loser 中的 loser 了。

唉,活着真是不容易啊!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2 09:56 说这个案

子之前要先科普一下。

以前读过作家冯骥才先生的小说《三寸金莲》。书里对于三寸金莲是这样说的:大概女孩长到 7、8 岁就要开始裹脚了。

家里的大人做些软糯的东西给她吃,意寓小孩的骨头也像这些吃食一般柔软。这当然是求个心理安慰,不顶用的。然后把女孩的脚只留大脚趾,剩下的四根脚趾斜着生掰下去到脚心处,人为的做一次骨折,然后拿裹脚布一层一层缠,一边缠还要一边勒紧,这样脚越小长大以后嫁人就会越好。

裹脚从何时兴起楼主没查过。但是裹脚的女子脚越来越小,可是身体还在发育,那样小的脚要撑起一个发育良好的身体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不要说跑了,就连正常走路都不可能大步流星。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前蹭着走。但是,某些男人喜欢,觉得这才是端庄女子应有的模样,走路不快、颤颤巍巍、哆哆嗦嗦,犹如弱柳扶风一般,真是美啊!现在说回这个案子。发生地是在北京的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后来楼主小时候常听大人闲聊说起这个案件,那是小,还有些害怕。现在又问了问母亲,整理一下来说一说。

北京那时胡同里有很多上年纪的老太太,是经历过裹脚的,不过后来社会开始放足,就也跟着不裹脚了,但是那个脚还是有些畸形了,比三寸金莲大,比正常脚要小。当时有商店还卖一些专门给这些老太太的鞋,但是绝大多数的鞋都是自己做的。

某一个冬天的傍晚,天已经黑下来了。有个老太太出门上厕所,回来时走在胡同里,突然从后面有一股巨大的撞击力把老太太推到了,脸朝下摔地上了,老太太有点摔懵了,过了几秒钟才开始喊救命,旁边邻居应声出来,赶紧把她扶了起来,这时才发现老太太脚上的一双鞋没了,裹脚的人是没办法穿袜子的,都是自己做的所谓袜子。这时家里人也过来了,把老太太扶回家,只是手有些擦伤,并无大碍。也就算了。后来有个街道的居委会主任无意当中和派出所民警提起来这件事情,才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事件了,这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三起袭击老人的案件了,共同点都是丢了鞋,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这些老太太之前都是裹脚的。可是,这些人都没有受很严重的伤,丢的鞋也根本不值钱。所以警察也没立案侦查,就是私底下跟街道居委会的人说一下,让大家多注意。怀疑是个流氓干的。

当时,首都的治安还是很好的,象楼主家所在的胡同最严重的案件就是有个男的扒女厕所。尽管私底下也提醒了,但是还是出了件大事。

有个 80 多岁的老人,冬天到外面上厕所,回来时遇到了袭击,而这次力度非常大,老太太摔倒的时候头正好撞到了一块凸出的砖头上,毕竟是 80 几岁的人了,结果送到医院抢救了三天,还是去世了。这一下事件性质就不一样了,上升到人命案了,而且这个去世的老太太一个亲戚是个著名翻译家,也算是有点影响力的人。警方就开始全力侦查,可是案子一直没破。成了悬案。

那时外公是街道的治安积极分子。还从街道领回来很多彩纸,用毛笔写上什么防火、防盗之类的,挨家大门上贴上。

然后再和家里有这种小脚老太太的重点说一下,所以那时要是有条件,晚上这些老人去厕所都得跟着人。

到了 80 年代中期,外公也是听片警说那个案件破案了,非常巧合破的案。

派出所最开始有人来报案,说是辖区有个独居的男性死在房间里了,不知道是自杀、他杀、还是意外。这个人是副食商店的员工,那天没来上班,单位派人去家里看见窗帘拉得很严实,一切都是还没有起床的迹象,可邻居说觉得奇怪,这位每天都起的很早,于是开始敲门,一直没有反应,可昨天晚上大家是看见他在家的,这才来报案,怕真出什么意外。

警察赶到把门打开,当时正是春天。不存在什么煤气中毒。

人已经去世了。现场要勘察一下,分析他杀、自杀等其他原因。

这是一间不到 20 平米的房间,去世的人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另过了,爱人七、八年前去世了,他也没有再婚,一直一个人住。小屋的里面有一个柜子,像是放一些衣物的地方,不过上面有一把锁。把锁打开以后,一开柜门,警察都惊呆了,整整一柜子全都是码放整齐三寸金莲,而且还不是什么很好的、做工精美的,全都是有人穿过的,柜子里的气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爽”。

这个独居男子的去世老婆肯定不是小脚,这一柜子鞋是谁的?警察想起来几年前那个袭击人抢鞋的案件,就把情况上报了。

这一柜子的鞋被公安局全部拿走了,但是问题是那些反映情况的人没有立案,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比对的证据。但是,这里面有一双鞋是那个遭袭击去世的老太太的,家人辨认证明是她的。但是,这也不能证明就是这个人是凶手。

走访这个人生前单位,他是正式职工。平时就是卖这些油盐酱醋。后来,单位也是为了便民,做了一辆小推车,这个人就每天上午 10 点左右推车到附近胡同去卖些东西,什么火柴、肥皂之类的。方便那些出门不便的人。而那些遭到袭击被抢鞋的人,全都是在这个人行走的范围之内,而且大家对他印象很好,说有些小脚老太太走路不方便,他还特意上门服务,把东西给人送到家去,很受大家欢迎,为此,还被评选为系统内的先进个人。

虽然这些证据也不能完全证明这个人就是凶手,但已经很接近了。只是他人已经死了(据说是突发脑溢血),只是把情况通报了去世老人的家属。这个案子状态还是个悬案。

整理完这个案件,脑子里出现一个画面:深夜,男的将窗帘全部拉严实。然后昏黄的灯光下,这个男的悄悄打开锁,很小心的取出一双三寸金莲,慢慢凑近鼻子,轻轻嗅一下,表情很是享受,再把口鼻深深埋进去,不行啦,太污了!什么时候,什么社会都有变态的存在。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3 12:25征婚当中的诈骗已经不新鲜了,但是今天说的这两个案子都是比较另类的那种。

第一个是有位母亲,着急女儿的婚事,就天天在婚恋网上浏览。刚好看到一位男士资料,男的 35 岁,硕士学历,现役军人。目前在国防部工作,而且资料里似乎很多语句暗示这个男的是个红三代。薪水、工作都很令人满意,关键是这个男的在最后内心独白中也说了一直单身的原因:首先是工作忙,曾经在基层工作,又是海岛、又是雪山哨卡的,其次是这个男的承认个子不高,还不到 170,可是他又不是随便凑合的人,所以就一直单身。

这位母亲觉得这个男的言语很诚恳,就在网上和这个男的聊了起来,感觉还不错。就向女儿推荐,虽然个子矮,但是其他条件太好了。婚姻嘛,综合考虑。这个女儿就也开始跟这个男的在网上聊,后来见面,男的确实不高,白白胖胖,挺和善的一个人。而且见面聊和网上聊感觉都很一致,男的人很风趣,讲了很多自己在部队的趣事,女的觉得还不错。

后来,两个人还一起出门旅游,女的都已经做好同居一室的准备,可男的还是开了两间房,对女的非常有礼貌。这让女的和父母一致认定这个人了。

过了没多久,男的忽然说自己有个同学突然病了,急需一笔钱,可是他出来时没带那么多钱,女的一听二话不说就给了男的一万,后来又陆续以其他借口要了几万走,再后来,男的就消失了,联系不上。

女的也没胆子去国防部问去,就找了警察。可是警察调查下来,这人是个骗子,身份信息、学历、工作单位等等全是假的。最后也抓到男的了,一开始他还很是嚣张:你们考虑过抓我的后果吗?警察心里有数,自然不怕他。但是,这个案件最让警察大吃一惊的是这个骗子不是个男的,而是货真价实的女的。

认定的诈骗数额也随着报案人的增多而增加。一个女的冒充男的,竟然还骗了这么多钱,有些“神奇”。

犯罪嫌疑人说她从小就很能打架,男的都打不过她,所以有好多女生都需要她罩着。但是长大以后,她这个土肥圆是不得男人喜欢的,没人追求她。她的学历也不高,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打工,社会经验倒是很丰富,而且经常有人把她误认成男的。

最后,干脆,她就假扮男的,专门骗那些征婚网站里渴望婚姻的高收入女性。一方面是骗钱,一方面也是得到了一种似乎在童年那种被人崇拜和依靠的感觉,但是,这个女的又不是个拉拉。

有个心理学家分析说,作为女人,她觉得自己很失败;但是最为男人,觉得自己很成功。于是在现实与幻想中间,选择了幻想。这样让自己会过得更快乐,不过前提是,不应该骗人。

第二个案子是楼主这个城市的。

有七个女的陆续到公安局报案,说是在网上征婚遇到了骗子,骗钱后就玩消失,这个人冒充是个富二代。

虽然知道这个人留的姓名和工作单位肯定是假的,但是警察还是要根据现有信息调查。但是,没想到的是,调查结果是这个人在网站登记所有信息全是真的。

他是单身,是个富二代,而且家里还不是一般的有钱,在网站登记的千万还是保守的,其实家产是过亿的,展示的照片里房、车、别墅也都是真的。

既然所有信息都是真实的,这不能说是诈骗。于是警方就到了男的家里,他父亲听了事情来龙去脉很生气,赶紧让助理准备好钱,请民警把那几个事主叫到公安局,一一赔偿并且道歉。

七个女的在公安局听完民警关于情况的介绍,只有一人同意赔偿拿钱走人了。剩下的六个就开始互相打架,都说对方勾引自己男朋友。原来坚不可摧的受骗联盟瞬间土崩瓦解。

一看打得不可开交,公安局就先把这六个女的分开,一一做工作。最后,还是有两个女的不要赔偿,坚决要这个人:“我们不是要他的钱,一定要他当面说清楚。”没办法,公安局就只好说:“既然你们一定要说法,我就可以告诉你们。”原来,警察也好奇,这个男的条件如此之好,不缺人追。

没必要跑到网上来征婚。后来这个男的说,他和另外一个富二代的朋友打赌,说要是他在网上征婚能骗来几十个女的跟他上床,结果最后能上床的只有 12 个,既然输了就要给人家钱,可是家里管的严,手头没有钱,就只能和这些上过床或者还没上床的女人“借”。

说起来,还是偶像剧害人不浅,总是有什么富二代冒充穷二代,最后遇到灰姑娘的故事。弄得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会是女主角,其实,也就是个群演。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4 11:48奇怪,忽然看不到评论和回复了,是楼主出了问题?还是天涯出了问题?还是贴子出了问题?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4 17:19 微博上看来的一句话:口袋里的钞票最薄情寡义,身上的肥肉最

不离不弃。

其实都是说自己一不努力赚钱,二不努力减肥。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6 08:37昨天电视台看到一个案子,因为这个案子忽然又想起南大碎尸案了。

昨天播的案子发生在 1999 年,山东枣阳,有个 14 岁女孩失踪了。过了几天在村边的河沟里发现了一些人体残肢,最后经过验证就是失踪女孩的。由于尸体被肢解,警方就怀疑是屠夫干的。把这个村子和附近几个村子 20-40 岁男性筛了一遍,重点是做过屠夫的。可是一点结果也没有,于是这个案子就成了悬案。

到了今年年初,这个村子又发生了一起杀人案,手法和17 年前一模一样。不过这次由于有了监控视频,最后找到了凶手,就这这个村的一个村民。为了劫财把一个 43 岁的妇女给杀了。

警方怀疑 17 年前的案子也是他干的,但是 17 年前这个人只有 17 岁,想不出能那么残忍。而且警察手里一点证据也没有,只能是诈一下,结果这个人很干脆的承认了。

起因是 17 年前,这个 17 岁青年是村里的治安员,一个雨夜碰到放学回家的女孩,结果两个人发生了口角,男的一气之下就把女的掐死了,回家拿了刀和几个化肥袋,顺着骨头关节方向开始肢解,然后抛尸。

这个人说自己家庭里面母亲溺爱、父亲是棒打。所以一方面做事时候有恃无恐、做完事有恐惧父亲责骂,反复纠结中造成了他爱逃避、不想负责任却又喜欢享受的性格。

忽然想起南大碎尸案。当年分析这个人是男性、独居、有可操作的空间、职业是医生或者是屠夫。但是象这个案子中的凶手,年纪不在当年警察调查范围,职业也不是,属于跟本没进警察视线的人。

南大那个碎尸案的嫌疑人可能内心深处无比希望警察抓住他,让身边人都大吃一惊,原来这个人就是凶手,平时看不出来啊,很忠厚老实,看他抛洒碎尸方式,觉得这个人是一个希望“一鸣惊人”的人。但是,当年可能他也错过了警察的调查,或许警察根本没怀疑过这个人。

美国“黑色大丽花”的凶手去世都很多年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对一个女子。或许是对妓女的憎恶。当年,手贱搜索了“黑色大丽花”的照片,女尸那“蜜汁微笑”真的让楼主彻夜难眠。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7 11:29这几天楼主这里都是高温,天气热得真是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正好周日有个亲戚来做客,就是楼主的舅舅,听他闲聊说了个事情,不是案子,就是那种“好心有好报”的故事。

不过,这故事可是真实的。时间是在 90 年代初。楼主舅舅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工作。事情的女主是他的同事。这个女的是外地人,原来从医学院本科毕业以后就分配在当地医院临床工作,后来考研究生考到我们这里。毕业以后就留校任教了。户口也落在本市。

后来这个女的结了婚,丈夫是药物研究所的,算是在本市安了家。可是这个女的结婚两年一直不怀孕,检查发现是女的问题,就开始治疗。也就是治疗期间,男的出轨了,小三挺着肚子,带着两个哥哥来学院找她,意思就是你自己不生孩子,就不要赖在这里不走,那两个哥哥一脸横肉的样子,跟流氓似的。女的在本市也无亲无靠的,最后还是单位出人直接跟药物研究所商量,这是男方有过错,理应赔偿。男的单位从男的工资里按月扣除给了女的一些补偿吧,但是很少。

离了婚,这女的多少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主动申请去附属医院工作。可是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几天,医院那帮小护士就传开了这女的感情生活。经常背地里议论人家。其实这女的人不错,性格也很好,可惜就是不能生孩子。中间几年也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各种原因最后也没成。

那时,医院经常夜间急诊排这个女的班,反正你单身,也没事,更何况还住在单位宿舍,下班连医院大门都不用出。

这女的也不说什么,倒是很敬业,那时楼主的舅舅还感叹,这好人都没什么好结局。

一晃女的 38 岁了。有一天她休息,下午出去办事。结果在医院门诊大厅看见一个女的抱着孩子,那女的一看就是个农村人,土里土气的。医院那时候也没有导诊,这女的似

乎不太了解看病的流程,问人家也都爱答不理的。

女医生就过去问是不是看儿科,这农村女的就跟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粘着女医生,结果从挂号、看病、划价、拿药都是女的帮着弄好的。最后,那农村女的千恩万谢的,两个人就一路出了医院,一问才知道原来坐车居然顺路,这女医生就说:“干脆我把你送到住处吧。”等到了地方,才知道,别看这女的农村人,原来是给一个副市长家做保姆的。这次她女儿带着外孙子来看她,结果两个人都病了,女儿病得轻些,就让她先带着孩子去看病。保姆就说,既然您是大夫,能不能看一眼我姑娘,要紧不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