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这医生心眼好,就同意了,跟着进了副市长家,帮着保姆的女儿看了病,到没大碍。正要走,结果副市长回来了,保姆和副市长是拐了八道弯的亲戚,就跟副市长说了今天这位医生热心帮忙。

那位副市长很热情,就说了几句客套话。本来要走了,结果保姆说要不要给副市长也看看,自己姑娘来了就病了,可千万别传染给副市长。这女医生就又给副市长看了看,没毛病。同时还说保姆女儿和儿子主要是水土不服,不会传染的,或者如果实在担心,就从饮食上多注意一些话。

这是她和副市长的第一次见面,后面两个人怎么发展的大家不知道了。这个副市长夫人去世好几年了,两个孩子都在国外深造,家里就他和那个保姆。反正最后这女的嫁给这位副市长了。不过当时没人知道,女的很低调,副市长没有从政之前是在大学教书的,所以这女的跟单位人说自

己二婚的爱人是个大学老师。当时她 39 岁,副市长 53 岁。

就这样一年多,这女的还是该上急诊上急诊、该值班值班,没有流露一丝一毫自己是个官太太的样子。

有一次,又是这女的值夜班,那天正好是她生日。结果晚上,副市长特意来医院看她,院领导这时都下班了,可是保卫处的一个人认出那个车牌号了。当时单位保卫处的人必须牢记市领导的车牌号。

这个副市长是主抓文教卫生的,没多久,院长、党委书记一干人等就都从家赶回医院。看见副市长就说:“也不知道您这么晚来,咱们会议室吧,我们向您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那副市长一摆手:“误会,误会。我今天不是以领导身份来的,主要是今天是我夫人生日,过来陪陪她。”院长和书记一听眼都直了,没听说市长夫人在我们医院工作。后来一看这女的,这才明白。赶紧让女医生回家,可是副市长不同意:“别影响你们工作,该值班值班,我这也就回家了。生日年年都过,不在这一年。”说完就走了。

可是院长和书记不行了,赶紧让女的回家,用院里的车送。

至于今天女医生的班,他们顶替了。

从此以后,每天上班,院长和书记必定先到女的办公室请个安再开始一天的工作。那些背地里议论她的小护士,一见面就“姐姐”叫个不停。全院都把她当菩萨供着。

过了一年多,那位副市长调中央某个部委去了,她就跟着去了北京。

人走了,但是传说还在。当初她热心帮助那位保姆的事情会经常被人说起来。可是,就算想做好事,也不能先问人家:“你认识市委市政府的人嘛?是亲戚吗?保姆也行。”所以说,这个女的是好心有好报。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8 12:20现在高考也结束了。下面说的这件事情得从某一年的高考题目引出来。

1962 年高考作文题是两个:《说不怕鬼》、《雨后》。

大部分人都选择《说不怕鬼》,因为议论文比较好写;《雨后》写成散文吧,用词不当会被人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毕竟是 1962 年。

当时有个笑话,任何时候都有考试紧张的学生,一个考生把《说不怕鬼》愣是给看成《说不怕兔》,在那绞尽脑汁想为什么人不能怕兔子。后来出了考场和同学分享考试心得,这才发现自己看错考题了。不过,那位学生学习很好,还是考上了名牌大学。楼主以前有个同事,90 年代初住在单位分的宿舍里。那个宿舍其实就是一间平房,在一个大杂院里面,住的基本都是一个单位的人。

冬天的时候,靠着一进大门那家的女的在家里洗澡。当时条件不比现在,冬天洗澡要么去单位的职工浴室、要么就是去外面国营的大众浴室。最后就是把自己家炉子火烧的旺旺的,然后倒上热水,热蒸汽一起来,洗澡也不是很冷。

这个女的洗完澡可能是热,也没穿衣服,就那么裸体在屋里洗衣服,可是她忘了屋子里长时间处于密闭状态,结果煤气中毒了。如果倒在地上可能还有救,但是她是蹲在地上洗衣服,人就一头栽倒洗澡盆里了。没一会她丈夫回来,开了门才发现大事不好,赶紧站在院子里叫人。

因为情况不明,有上年纪的人就说赶紧把人抬出来过过风,可是院子里有别的女的胆子小,不敢进屋,她丈夫就拿了一床被子给她盖上,这时楼主那个同事和另外一个男的进去帮着她丈夫把人抬出来了。楼主同事还说,那女的其实并不胖,可是三个男的抬她竟然很吃力,忽然想起以前家里老人说:死人只会越来越沉。心里就已经觉得这女的不行了。

抬人的同时已经有邻居去公用电话那叫救护车了,没一会医生来了,一看就说人没了。当时大家都有点接受不了。一个院子住着,可能刚才还说话呢,转眼人就没了。

办完后事,男的带着孩子去了父母家。这间屋子就空着了。

尽管去世的人是死于意外,平时和大家关系也都很好。但是每次回来晚了,路过那件黑漆漆的屋子,心里还是有些发毛。

过了快一个月,大杂院里有个人家里来亲戚,自然要聚一聚,喝几杯。闲聊时候当然就说了邻居女的煤气中毒身亡的事情。那个亲戚起身要上厕所,那时公共厕所一般都在胡同里,走出去要很远。这个亲戚有点图省事,就在靠近大门的地方,也就是那件空屋子旁边解决。谁知尿了一半时候,忽然听见空屋子里面传来一声:”唉“是女人很哀怨的叹气声,这个人虽然喝酒了,但没喝多,刚听完这空屋子里死人的事情,猛地听见这一声叹气,吓得立马坐地上了。后半泡尿差不多全弄到自己裤子上了。

邻居听见声响就出来了,扶起这个亲戚,听他哆哆嗦嗦说完刚才听见的,都吓得汗毛倒立。赶紧各自回家。可是这间屋子闹鬼的事情就传开了。那时晚上娱乐活动也不多,冬天大家也经常串门打牌、聊天什么的,这一下子,没人敢来这个院子了。越发的阴冷吓人了。

楼主这个同事胆子大,就和其他邻居商量:“那有什么鬼?估计是那亲戚自己听错了。不行咱们晚上几个人一起守着那房子看看,有什么鬼!”后来,晚上还真是几个人守在那,可什么动静也没有,很安静。

快过年的时候,一天晚上有个人回来很晚,路过那间屋子的时候隐约听见屋子里有动静,这个男的胆子也大,顺手抄起一个煤铲,大声说:“哥几个赶紧出来,鬼又来啦。”喊这一声不要紧,一会儿出来好几个男的,手里都拿着家伙,大家很紧张盯着那件黑洞洞的屋子。屋子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站在最前面的人顺手一拉门,那件屋子的门竟然开了,一群人立刻退后好几步,有人就拿着手电筒往里照,屋子面积不大,一开始也没发现有什么,但屋子门是怎么打开的?这时,屋子里突然有个声音传了出来:“别打我,别打我,我自己出来。”没一会走出一个人,大家一看认识,就是胡同口那家的小儿子,那年也就 18、9 的样子。

把他爸爸找来了,一说终于明白了。哪里有什么鬼,这小子整天不务正业,手里没钱花。听说这家女主人出事以后房子空着,就想着来偷点什么。大杂院的大门基本上没有锁的,只是很晚的时候院子里的人排个班轮流把大门带上而已。

那天这小子进来时候也没人看见他,那家的锁是碰锁,很容易就打开了。可是摸黑在屋子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值钱东西,这个贼就不由自主的在黑暗中叹了一口气,谁想到外面有个撒尿的主,刚听完女主人意外身亡事情,以为有鬼呢!外面一阵忙乱着实让这个贼心慌不已,可是一会就没动静了。于是就悄悄开门溜走了。

听说大家都认为是鬼,这个贼也就放心了。快到过年了,结果他忽然想起来那天在屋子里好像摸到一件皮袄,若真是拿去卖了换点钱花也好。就又去了。而且他觉得即使自己弄出声响别人也会以为是鬼,所以有些放肆了,谁想到遇到了一

院子不怕鬼的人。

这贼的父亲跟大家都认识,虽然来偷了两次,但是也没丢什么东西。(这是事后本家来了确认的),就没把他送派出所,让父亲好好管教去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9 11:49甘肃白银案子,那位层主写的很细致。其实中国很多案子刚发案时候是不会向社会公布的。

警方的说法是中国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旦公布会引起社会的恐慌,谣言四起的局面,倒不如不知道的好。

而且,一旦公布,会给警方很大的压力,可能有些案子真的限于很多条件的缺失而破不了案,那时,警方怎么向群众交代呢?《重案六组》里有个案子是劫杀出租车司机,那个人连续作案,后来出租司机就说,再破不了案子我们就用出租车把公安局大门围起来,一起按喇叭,告诉他几天没破案。后来,总算是被领导和各方面给压下去了。但如果那种局面真出现,让警方颜面何在呢!楼主小的时候,经常听说哪个区出现“杀人狂”的说法,说的有鼻子有眼,可是多年来也没人对此澄清是谣言还是真有此案。

其实,公开案情对那些普通民众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大家能警惕些,而犯罪分子说不定看到也会有所收敛。现在不同过去,自媒体很发达,有些事情捂是捂不住的。

很多年前的法制节目说过一个案子,有个小城市接连发生好几起深夜杀害单身女性的案子,一直也没破案。后来破案是两个联防队员深夜碰到一个单身男子,看见他觉得形迹可疑就上去盘问,男子口音是本地人,19 岁,在一家工厂上班,也没什么问题,之所以深夜在街上游荡,他说自己刚下夜班,想去大排档吃点东西再回家。联防的都已经让他走了,错身的一瞬间发现这个人上衣那好像有东西,近看才能看清楚,于是又叫住他,搜查时这个人开始反抗,不过还是被制服了,上衣里放着一把细长的匕首,深夜带着匕首在街上,肯定有问题。

带回去审问才发现这个人就是好几起命案的嫌犯。他确实在工厂上班,不过不是夜班。晚上去看黄片,有点欲火焚身,就带着刀到处找女人,可是那些女的肯定反抗,结果就把人给杀了,看完黄片就去,去了找到人想强奸,但是一旦对方反抗他就杀人,几起案件下来,一个人也没强奸,都杀了。

这个节目当然是说警方锲而不舍的查案,联防队员的细心,可是如果发生案件两起以上,能够并案处理,适时向社会公布,其实可以挽救一些人的性命。楼主也不是上下两院的议员,要不然就写个折子递上去,比如警方办案的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案件、性质到了什么程度、预期危害有多大、条件能满足就向社会公布,让犯罪分子陷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估计即使有这样的提案,公安部那就通不过。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29 17:49@hggg1234 2016-06-29 17:00:04 一直追贴,终于看完

了。

我也说一个我家族里的凶杀案 。案件发生在 90 年代初的小县城,当时我上小学几年级记不清了。受害者是我表姨,在我模糊的印象里长得至少一米七的瘦高个,白白的特别漂亮,案发时已婚有一个 1 岁多的女儿,两口子都是法院的,家住在法院家属院,一墙之隔就是看守所,我小姨当年在她家帮她看孩子。我回忆起来,当年经常听我妈表扬我表姨,还有我表姨夫平常对我表姨有多么的好。

当天两口子不知为何......

-----------------------------

层主最后那句“深夜两点,和凶手一起走了 20 分钟”,让楼主想起很多年前一个案子。具体案情忘了,主要是有个情节和这句话很相像。

当时是夏天,那时空调不是很普及。所以天气炎热难耐的晚上,很多人都在大街上呆着。有个男的大概是 50 几岁,凌晨 2 点多还在外面街上站着,光着膀子,扇着扇子。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也就他一位。

这时候,过来一个男的。夜深人静,突然过来一个人,自然很引人注意。而且那个人径直朝这个 50 几岁的男的过来,开口问路,这老头用大蒲扇一指,也没说话,男的也没说谢谢就走了。事情就过去了。

没过几天,警察找这个老头,询问那天深夜是否有个男的问路,老头一回想说,有这个事。警察就问,你没注意到男的有什么异样吗?这老头一摇头:“没有,挺正常的一个人。”后来才知道,这个人是个杀人犯。那天问路之前刚杀了一个人,据说被杀的人是欠债不还。问路的时候这个人身上有一大片血迹,可能那个老头近视,还是心大真没看见。按说事情到此为止了,可是那老头细思恐极,从此以后,晚上只要天一黑立马回家,坚决不出门了。

不过楼主倒觉得,这样的人乍一看有些可怕,其实应了那句古话“冤有头,债有主”,他和欠钱不还的人有仇,杀了人,但是路人与他无怨无仇,所以不会再举刀;那个表姨夫和表姨有仇,杀了她,但不会因此迁怒小姨,所以一起走20 分钟,甚至时间更长也不会有加害的念头。

虽然杀了人,但是基本上的理智还有,怕的是那些失去理智的人,或者心理变态的人,随时随地都能举到杀人且毫无理由。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30 10:26楼主有个亲戚曾经在一家大型军工企业工作,大概 80 年代中期参加工作的。进了厂就是个小学徒。

当时他们车间里有个工人,年纪有 50 了吧,整天闷头干活,少言少语的。日子长了,就听说这个人曾经是个军人,从老家参军以后因为在部队表现很好,就提干了。后来转业地方,进了这家企业。当时还是 60 年代的事情。

楼主亲戚就问师傅:“他在部队就已经提干了,怎么这些年过去了,还是在车间当工人,是不是犯错误了?”

他师傅就说:“以后有时间再跟你说他的事情,复杂着呢。”这个人在 60 年代初转业到单位,最初进的是管理设备的部门,是干部指标。当时按照政策,这个人老家的妻子孩子都可以跟过来。于是这个人就给家里拍电报,让她们一起过来。

接站的那天,单位怕东西多,还特意派了一辆车去的。开车的司机回来说,这个人的妻子长得身高体壮,皮肤黝黑,要不是没有一巴掌宽的护心毛,真以为是黑旋风来了。当时他媳妇背着两个大包袱,那司机一个大男人,就一个包袱愣是没拿动。

车上那个女的就说,孩子不肯来,又哭又闹,婆婆也舍不得,所以自己先来了。司机走的时候,这个女的还给了司机自己家摊的大煎饼,当时可是困难时期,给几个煎饼挺不容易的。

两个人住在单位分的平房里,因为孩子没跟过来,所以平时也没有那么忙。夏天的时候,这个男的带着妻子去公园划船,结果不知怎么船翻了,别看妻子人高马大,但是不会游泳,丈夫倒是会游泳,可是没看见他在哪。不过那年代群众的觉悟都很高,没一会就有几个小伙子跳入水中,大家齐心把女的救了上来。算是有惊无险。

转眼到了冬天,某天晚上,男的要去单位值夜班,临走时把炉子弄好。早上起来时,媳妇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她自己心里明白是煤气中毒了,可是一下地人就已经摊在那了,挣扎着爬过去,拔开插销,好在他们家的门是向外开的,猛地一推,门就开了。这时别的邻居也发现了,赶紧过来施救。

虽然煤气中毒不深,但是冬天衣著单薄,受了寒,大病了一场。

这样到了转年的初夏,这女的突然开始跑肚拉稀,一天要好几趟,男的就说我送你去医院,女的怕花钱,就说吃点药看看吧。可是情况越来越重,最后送到医院过了刚两天,人就没了。后来这个丈夫说,他媳妇是个节俭的人,那天吃了半块已经发霉的窝头,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可能就是那半块窝头要了她的命。就在大家都在为他媳妇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时候,女的妹妹从老家赶了过来。手里拿着好几封信。

径直找到厂领导,说她姐姐是被男的害死的。

原因主要是她姐姐给自己写的信。这个女的在老家也认识了几个字,偶尔会给妹妹写信,其中内容也提到了前两次的遇险。在她妹妹看来,就信中的描述,很令人生疑。

第一次落水那天,天气情况很好,无风。两个大人划船,周围也没有别的船只发生碰撞,怎么会翻船?第二回煤气中毒,女的信中说自己丈夫太粗心了,走的时候把炉子风挡堵死了,而且盖火镲上面的小孔也被堵住了,这些很能说明男的是别有用心,蓄谋已久。

虽然说法确实让人心生怀疑,但毕竟缺少证据。单位也没报案,找了保卫处的人先去公园和邻居那调查。公园里的人对那件事情印象很深,他也觉得奇怪,那天没风,居然会翻船,而且翻船以后女的在那扑通着,几个人跳下去把她就上来,而这时她的丈夫也不知道从哪就冒出来了,当时就站在岸边看着那些人救自己老婆,不知道还以为他和水里那个女儿毫无关系。

邻居方面说的就有些含糊了,出了事情大家忙着救人,没人注意到那个炉子。再说,即便是很多有经验的人都难免在晚间封火时候出了岔子,所以很是说不好。

最后,又找到医院,医院给出女的死亡原因是“中毒性痢疾”。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是说病人送来的有些晚,但并没有发现什么让人怀疑的地方。

事情的调查算是告一段落。也没有什么结论。仅仅觉得这么多的巧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确实让人怀疑,但要说这个人害死自己妻子,没有确凿的证据。

虽然没证据,但是单位挡不住死者妹妹的闹,最后就说干脆让男的去车间劳动去,降为工人身份,算是惩罚吧。

过了一阵,文革开始了,单位领导被打到,换成革委会。

乱哄哄的闹了好几年,这件事情也没人提起了。

到了 80 年代初,这个男的给单位新领导写信,反应自己个人情况,说如果自己有问题,就把他送到公安局,要杀要剐随便;如果他没问题,恢复他干部身份,补偿他这几年的损失。

但是,也没人管这件事情。这个人就一直在车间当工人。

而且出了事情以后,也没人敢给他介绍对象了,觉得如果是真的,这个男的心思太缜密了,太吓人了。最后找了一个寡妇,带着 2 个孩子。

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真的如果规划很久,实施好几次谋杀,那可能心里确实是不爱吧,而且想着媳妇肯定是不会同意离婚的。

所以婚姻当中两个人彼此相爱也要彼此独立,有问题千万要沟通。别一言不发就下狠手。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6-30 18:03早上看新闻说北京地铁 6 号线,有位乘客突然晕倒,其他人纷纷出手相救。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是天涯的副主编,不过很遗憾没能救过来,只有 34 岁,真是英年早逝啊!都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可是太过拼命,身体就盯不住了。一路走好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1 14:29

@陌上小可 2016-07-01 12:53:51

时间:八十年代中期,地点,华北平原某小村。

人物:精神病患者某甲及一系列乡亲某甲已婚并有三个女儿,大概其精神病原因,总臆想邻居小媳妇儿某乙要跟他搞暧昧,三番五次骚扰某乙,事发时某乙和丈夫已有八个月大的儿子。

事发是个傍晚,某甲一个胡同的邻居看到某甲的大女儿喊着救命从家里跑了出来,看到邻居说她爸爸把妈妈杀了,还要杀她们姐妹三个,正在追杀她,这时候某甲拿着把菜刀,一丝不挂的追了出来,......

-----------------------------

说到精神病,以前看过一个关于中国精神病人的纪实报告。

其中提到一个女的,刚结婚的时候挺正常一个人,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背着丈夫找了个情人,这个女的家里是开小旅馆的,她就在前台接待。某一天,丈夫出差了。这个女的又去找情人厮混。早晨起床,发现情人就死在她旁边,脖子都快给砍断了,这女的在情人的血液里泡了一夜居然毫无察觉。

出了人命只好报案,如实说明两人关系。警察也觉得奇怪,她就睡在情人旁边,什么样的凶手能在女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男的,开始怀疑女人与丈夫合谋。后来调查丈夫没有作案时间。

最后发现作案凶器,开始指向这女的了。女的就说自己没有杀人,但是凶器上有她的指纹。但是这女的表情是真的很无辜。最后给她做了精神鉴定,发现她是个精神病,有那种妄想症。

这女的外婆就是个精神病,而且她小时候居然是外婆照看。

她神志清醒的时候说,外婆在她小时候夜里总是出去,她觉得害怕,就从厨房拿一把菜刀放在枕边,觉得安全。

既然是精神病发作时期,也不承担刑事责任。过了一阵,这女的又回家了。不过,她丈夫坚决要求离婚,说妻子出轨对自己不忠,而且老丈人家欺骗他,没有说明女儿是个精神病。

他们邻居都说,这男的肯定要离婚。出轨事情放一边,谁还敢和这女的一起睡,到半夜拿刀给你脑袋砍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1 16:09@看帖专业户 2008 2016-07-01 15:11:05 第二个是我大三时候去亲戚家串门,一进楼道就能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声,楼上各种人的哭声,我还以为谁家老人去世了。亲戚告诉我,三楼夫妻俩的 13 岁男孩跳楼了,跳楼之后警察在调查跳楼原因时,发现了孩子留下的遗书,大概内容就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了,放学之后他不想去各种补习班,只想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感觉自己力不从心,达不到父母期望的样子,自己解脱了,父母也解脱了。

亲戚还拿出一本相册给我看跳楼男孩和我弟弟一帮

小......

-----------------------------

这位层主说的很让人深思。以前楼主有个同事,她的儿子其实已经很优秀了。可是每天上班听她说的就是如何让儿子学习再提高,怎么才能考上清华北大。一味的压力最终孩子精神崩溃了,每天很恐惧出门,觉得外面全是坏人。而且精神病一旦发作,就把家里所有能摔的东西全摔了。一年的时间,家里几个月,精神病院几个月。后来同事退休了,一个在家陪着孩子,一个外出补差挣点钱补贴家用。

同事几乎不和认识的人来往了,有一次街上碰见了,她扭头就走了。想着还是理解她吧。估计已经后悔死了。

以前人们说这世界上谁的野心最大,答案是:准妈妈。孩子没有出生就已经想着未来的他是什么样子了。可是最后到了生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他健康;孩子小的时候自然望子成龙,其实最后的心愿还是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快乐的过完一生。

幸福走了,才发现其实幸福一直在身边,我们都忽略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2 18:01前面有位层主提到保密工作。楼主有个邻居,他的女儿是外国语大学毕业,专业是日语。大学期间交了个男朋友是她同学。

后来那个男的就被一家单位招聘走了。据说是保密单位。

待遇非常好,去了就分一套房子。但是邻居的女儿好像不太喜欢男朋友的工作,最后分手了。

若干年前,看过报纸上一个采访。那个女的说谈恋爱的时候,男的就说他的工作比较特殊,会有时候消失很长时间。

不过因为女的喜欢这个男的,还是结婚了。

男的单位有个服务机构,算是后勤吧。如果男的不在家,有什么困难可以和那个后勤联系。那时候,条件不像现在,买米麦面这么方便,都是一个电话,单位后勤就给送来。诸如什么孩子入托、上学都是单位后勤给安排。生活上还是真是排忧解难的。就是这个男的经常回来一两个月,然后就不知道去哪儿了。也不能问,问了也不会说。对外只能说丈夫是做外贸的,经常外派到国外去。

楼主以前认识一个在税务局工作的人,他是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当时还让他进安全部门,但是他不去。

后来一次吃饭时他说,其实进了安全部门,也不一定让你从事什么危险工作,深入敌人内部,就像电影里看到的。

大部分人是给你一个假身份,然后你就在某个地方开始生活,象平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就这么过日子。也不给你什么经费。只是有任务或者某个事件需要你配合的时候,才会“唤醒”你。

据说 97 年前后就是这样去了很多人到那边,没有任务,就是生活过日子。但是会定期报告当地人的一些思想什么的,也是提供给当局做出判断的一个重要根据。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3 15:07前面层主提到的南方日报社记者诱奸女实习生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有快 10 年吗?有个全国连锁教育公司老总,也是强奸单位女员工,后来那个连锁牌子就看不见了。

那个教育品牌名字看上去特别象一个日本引进名字:叫山木还是一木。

他们的老总还是央视春晚的常客,有几年春晚老看见一个大胡子戴眼镜的男人在春晚会场正襟危坐。

事情一出来的时候,也是否认的,但是陆续又好几个女的开始报案。而且那个老总好像有点生理问题,每次都要用到按摩棒。当时有个刚招进公司的应届生,这个老总好像言语间知道小女生还没有男朋友,马上对人动了念头,设法叫到自己的住处。后来这个女生因为是个处女,没有一点性经验,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射还是没射。

看完事情的整个报道,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央视春晚现场观众都是些什么人?

后来这个老总是被判刑六年还是几年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5 14:43最早前面说过那个中条山军工厂工人掉烟井的事情。那是她们军工厂三大悬案之一。

楼主也是听这位老人说的。她是 1969-1979 年在那家军工厂的医院工作。掉烟井和另外一个悬案是她工作时候发生的,还有一桩是在她还没来军工厂时候发生的。也是后来听同事说起来。

军工厂地处大山深处,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有些事情传来传去难免会添油加醋,她说的是最被人接受的一个版本。

这家军工企业当时属于总后勤部。下面是四个分厂和一个库房,简称四厂一库。别的厂子主要都是生产领章帽徽、军用地图。但是唯独有一个分厂很神秘,具体生产什么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生产最新的坦克零件。但是这好像是应该属于总装备部管理。

军工企业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比如书信都是要检查的。可能平时写信自己不注意,会跟家里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难免被一些敌特发现什么。比如你说今天车间生产了多少领章,有些人根据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出有关军队人数的一些情报。

在 50 年代末期,军工厂来了一批新人。其中一个男的很不简单,是个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英雄。据说这个人胆子很大,而且打仗不按常理出牌。比如行军,一般人为了不让美帝发现,都是走小路、隐蔽地方,可这个人就不是,专挑大路、山梁走,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他命好,从来没出过事,都圆满完成任务。

这个人到了工厂以后,有时候大家也会让他讲一讲在朝鲜战场的战斗故事。他讲得很好,很感人。当时有几个女的还挺喜欢他的,不过人家已经结婚,媳妇在老家呢。

最早发现这个人有些不对头的是他的邻居,当时大家都住在单位宿舍。可是这个人是个战斗英雄,级别比较高,所以享受一个人一间房的待遇。他的邻居是四个人住一间屋,偶尔会去他那闲聊。关系不错。

有一天夜里,一个人起床喝点水。无意间看了一眼外面,当时是夏天,天亮得早,看见对门那位战斗英雄站在门口,正在开门。一看手表,快早上 4 点多,不过有人起得早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位英雄的动作,让人感觉鬼鬼祟祟的,好像周围有人在偷看他。而且还往他们屋里扫了一眼,当然隔着窗帘也看不见什么。这个人心里虽然觉得怪,但是也说不出什么来,事情就放下了。又过了一阵,宿舍几个人晚上闲聊,其中一个人就说,那天晚上起夜看见对门的男的凌晨才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新工作要加班到那么晚。这一提不要紧,这几个人竟然都看见过他凌晨或出去、或回来,一时间几个人来了好奇心,反正也没事,一商量不如我们跟踪他,看看到底做什么,要真是机密工作,那我们就承认错误好了。

可是跟踪了三回,全跟丢了。想来也是,人家是在朝鲜战场上历练过的,如果被你们随便就跟踪到了,那战斗英雄的称号岂不是太水了。最后,几个人就放弃了。可毕竟晚上不睡觉,白天就没精神。有个人上班打盹被领导抓住了,就问原因。这个人就很神秘地说了跟踪对门那位英雄的事情。

他们领导是干保卫出身的,警惕性很高。虽然到没怀疑,毕竟人家是战斗英雄。可还是汇报了。如果他真是在执行什么秘密任务,那提醒一声,邻居注意到你了;如果不是,也问清楚原因,没事最好。

军工厂的领导听了也觉得奇怪,没听说这个人是带着任务来的。为了以防万一,还和这个人曾经服役的部队取得联系,人家说没有什么秘密,这个人就是正常的转业。于是,单位就找他谈话,也没说这件事情,就是从生活上表示一下关心,问问他有什么困难之类的,这个人表示没困难,生活工作都很好。

可是这以后,对门宿舍的人反应他还是经常凌晨出去,于是单位保卫处的人就跟踪他,也跟丢了几回。但是他每次

出门就是边走边看,手里也没带什么东西。很让人搞不懂。

最后,单位趁他上班时候,对他住的地方来了个秘密搜查,这一搜查可不得了,发现了这个人手画的一些图纸,主要是军工厂的平面图和一些重点区域的标注。

真是没想到,看来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敌特迷惑我们的一些招数,主要还是为了赢得信任,然后开始破坏活动。二话不说,先把人抓了。

由于事情很严重,军工厂就上报了。从北京来的人亲自审,可是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北京来的人审了以后,又看了他画的图纸,说这个人不是敌特。

首先他画的图纸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为画的非常拙劣,根本不是受过训练的人能画出来的。其次,审问的时候也是语无伦次,而且还真不是装出来的。最后,建议单位带他去医院看看病。

单位就带他去了医院,结果是,这个人有精神病,从他的言语中,这个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军工厂是敌人开办的,而他是深入虎穴,想办法搞到情报,至于要交给谁,他说是要亲自交给毛主席的。

后来又派人带着他去了北京,最后鉴定也是精神类疾病。

说这个人不适应和平环境,只能打仗,他的整个思维模式还是处在战争状态,这种平淡的和平年代他受不了。所以,敌人的工厂、别有用心的同事、险恶的环境,只有这样想他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最后这个人就留在北京治病了。但是单位的人议论才开始,有的当然是很唏嘘他的经历、可有的人认为这个人就是来执行任务的,不过是任务被发现了,国家给他找了个理由,说有精神病就算了了。

不过,说起这件事情的人还是倾向于这个人有精神病,因为军工厂有个车间就是生产军用地图的,其中一个人被叫去看了他手绘图纸,说太粗糙了,要是这样的敌特水平,那倒也不必害怕了。

第一次完整听完这件事情,觉得这男的有点象《禁闭岛》的男主,也是老兵,受到战争创伤摧残,最后精神失常,而且习惯给自己编造一个假象环境生存。

以前斯皮尔伯格拍摄《兄弟连》时候,找了个老兵训练演员。这个老兵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在战场上,你的战友牺牲了,你怎么想?演员答案无外乎:难过、愤怒、麻木。这个老兵就说:“你第一反应是高兴,因为死的不是你。”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有些人的神经其实是承受不住的。

最后,在和平环境反而到崩溃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5 16:04楼主记得去年东方之星客轮沉没,后来把整个轮船给扶正以后,让武警吧,去进入到客轮里面,也不能叫搜救了,但是,我觉得那些武警进去看到的景象是很考验一个人的神经的。毕竟被水泡了许多天,而且将死之人的

很多表情是扭曲的。

好像以前有个恐怖片说的就是类似情节,那个男主每次做恶梦都是会梦到水里飘着的人,面目狰狞冲着自己或哭或笑的样子,甚至伸手去拉他。

希望那些搜救的人心里能过关吧。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5 17:45楼主也得给自己的书做做广告,别人的书都到楼主这里做宣传了,也得积极一下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7 10:12楼主有个同学在一家国企。后来这家国企改制成了股份制企业。改制过程中走了不少人,也进来不少人。其中有个女的,入职时候大概不到四十岁,工作岗位是办公室,就是具体负责企业的证照年审之类的,平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这个人喜欢串岗,经常各部门去聊天。国企的老底子,对这种人已经司空见惯了。

这个女的说自己母亲是那种“热心阿姨”,喜欢帮别人保媒拉纤,如果单位或者同事身边有单身的人,可以把资料给她,或许就能找到喜欢的人。

后来有个同事跟楼主的同学说,他去了,就是街道上借了一件很小的房子,那位老太太倒是很热情,一个劲儿地夸那位同事条件好,在她这保证能找到,说得人心里很暖。

但是,男女双方见面是要交纳手续费的,每人 10 元。也确实见了几个人,可是条件说得并不像之前那样好,觉得审查也不是很严格,见得几个人很多信息都对不上。这个同事就跟这位阿姨说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阿姨口风一转,说同事个人条件并不好,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和第一次见面时大相径庭,说得你,夸张点,死的心都有。这个同事也就明白了,人家其实就是开了家婚介所,指着你们挣钱,后来也就不去了。

有一天,这位热心阿姨的婚介所来了一个男的,说是希望入会,填写资料一看,这是个优质男,名牌大学毕业,后来赴美留学,先是在一家美国企业工作,后来去了香港工作,最近才回到大陆。

条件这么好怎么会一直单身呢?这个男的就说,自己原来就住在这条街道,后来上大学全家搬家了,但是父母还和以前老邻居有来往,听说这里有个婚介所不错,就让他来看看。

他呢虽然一直在海外,但是希望可以回国发展,所以在外面也交往了女朋友,最后当然还是地域和空间的距离不能克服,就一直单身到现在了。

这位阿姨看见这样一位优质男到了他这,立刻动了心思。

因为这家国企有位领导的女儿还一直单身,这女的条件很好所以要求也高,虽然没来登记,只是私下跟女儿说过。如果自己把这件事情管成了,那女儿在单位不就更有靠山了吗!这位阿姨还是很谨慎,特意跑到街道办事处打听,结果是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当时在他们这很出名,因为考的是名牌大学,他父母也确实和邻居有联系,知道这个男孩后来去美国留学事情。

看来万无一失,这位阿姨就跟献宝似的介绍给领导的女儿。

一见面,双方还都很满意,就开始交往了。这下,那位办公室的大姐更是牛哄哄了,楼主同学的话说,就跟得了精神病的狗似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过了不到半年,那个领导的女儿忽然找到媒人,说男的很突然的失联了,问怎么回事情。这位老太太当然也找不到那位优质男了。关键不是男的失踪,而是男的还向女方以各种理由拿走不到二十万的钱。

最后没办法,只能报警了。警方调查时候说,这个男的在好几个婚介所都登记了,受骗的不只是这一个女的,金额相加有 100 多万,目前正在侦办中。而且这个男的身份是假的,他冒用一个人的姓名,那个赴美留学的人确实有,但是那个人在美国深造期间出车祸去世了,这是和对方的妹妹取得联系后证实的。

案子还没有破案,但是那个女的一下子就变得小心谨慎了,在单位每天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生怕找个理由开了她。

因为单位人戏言说:“你妈给人家介绍了个鬼丈夫”。而她母亲经过这件事情,大病了一场,那个婚介所也不开了。

其实整件事情,那位领导的女儿也是有责任的,怎么如此轻率就借钱给对方?但是人家说,是媒人打了包票,说男孩是自己认识的,品格没问题才会相信。而且那个女孩出了这件事情觉得很没面子,从单位辞职一个人跑到深圳去了。

那时候就问同学,这个案子很难破案吗?既然那个骗子冒用了那位去世的学霸姓名,而且言语间似乎对那家人很熟悉,应该是那位学霸的邻居或者是同学,怎么会一直没破案呢?很多事情都是换汤不换药。现在实体婚介所少了,网上婚恋网站多了。但是主体思想是一样的,都是让你入会,交钱,然后在给你配对几个人,不满意,可以升级,接着交钱,最后找不到,原因也是你的。

前两年,我们这里报道过一件事情,有个女的在某个婚恋网站注册,那个红娘就一直打电话让她交费,说现在有个条件很好的男的,只要交费成为会员就可以马上介绍给他。这个女的一听开始还犹豫,后来还是交费了。那个红娘就把男的信息给了这个女的,让两个人在网上先聊聊看,可是那个男的基本都是不在线,女的发了信息也不回,后来那个男的突然联系女的了,说他早就退出了,可是那家网站一直把他的个人征婚信息还挂在那。结果这个女的就去投诉,要求退费。但是钱交了,再想要回来就极其艰难,即便反应到了报社,最后还是没能要回来。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8 16:21

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案子。是个灭门惨案。

报案人具体怎么发现的,时间久远,想不起来了。后来破案以后,很多人对于这个凶手和作案过程一直很质疑。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有个女的步行时被一个骑车人碰了一下,也没大碍。但是女的就质问那骑车男的,怎么不说声“对不起”。骑车人说女的走路地方不对,不是人行道,双方就有些口角,最后被人劝开了。

可是这女的不死心,就跟着男的看他进了一个楼洞口,还和旁边人打听了一下,知道他是几楼几单元的,回家以后就和自己儿子说了,准备带着儿子接着去理论,后来是儿子自己去的。

那一家是四口人还是五口人最后都被这个小伙子杀了。当时大家质疑的就是一个人怎么能杀掉 4、5 个人,除了一个孩子以外,另几个都是成年人,而且男主人(就是和凶手母亲发生争吵)也在家,随便一个人呼救,邻居都可以听见,可是案发时间很安静,最多就是有些响动,大家都没在意。

那个凶手就说自己敲门时对方立刻就开门了,他都没想到能这么顺利。本来是想好好谈谈,让对方跟自己母亲道歉,可是最后还是谈崩了。那个人就往外轰他,这下把他惹恼了,在门口看见厨房里的菜刀,就举刀先把男主人砍死了,另外几个人好像被他吓到了,都愣在那看着他不说话,结果他就过去把那个女主人也给砍死了,还有个老婆婆已经摊在地上了,说不出话来,于是也一刀结果了。只有那个小孩子一直在哭,最后让他给勒死了。

但是这个案子一直有很多疑点,邻居说这家人平时很厉害,曾经为了楼下一块空地放东西和别人打过架,全家出动,动静可不小。一般街里街坊都会让一下他们,觉得惹不起。

所以觉得这个案件是不是另有隐情,凶手没说实话,也许是隐瞒了帮凶。当时都认为帮凶是男孩母亲,可是确实有证人证明案发时间男孩母亲有不在现场的证明。是不是男孩还带着别的人去了,调查一圈,也没有证据。而且现场勘察,也没有发现还有别的人留下的指纹或者脚印。

最后男的被判处死刑。

对于这种一个人单枪匹马杀了很多人的案件,一直有质疑。

比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北京一个男的杀了邻居八个女的;还有更早恒安集团副总一家四口被一个人杀了,都曾经备受质疑。

只要有一个人喊一嗓子,也许邻居帮不上忙,但至少知道出事了,能帮着报警。

平时我们看电视也好,或者看个法制节目也罢,一看到被害人在那一副束手待毙的样子就说:“笨死了,你倒是跑啊!打啊!”等等吧,其实普通人真不禁事,楼主以前有个同学说,有一次家里就他一个人,母亲出差,父亲在单位值班,夜里睡觉忽然觉得屋里有响动,恍惚间看见一个人影飘过,当时想着屋里进贼了,心里这么一琢磨,四肢立刻就软了下来,好像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大脑一片空白了,这时那个黑影咳嗽了一声,是他父亲的声音。立刻,软下来的四肢有了力气,很小声说:“爸,你怎么回来了?”他父亲说:“单位没事,我就回来了,把你吵醒啦?”我们没有遇见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可以这样或者那样。

真是事情就在眼前了,能冷静、机智对待、处理的人才是真英雄,有大智慧。

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不过是句形容语。洪水来了不跑的人又有两种:一是吓傻了,二是不想活了,三是想跑来不及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09 17:59前几天看到论坛里一个帖子是说欧洲王室的公主,其中提到那些公主在当时有束腰的习惯,每个人的腰都细的不得了。

有点类似中国的裹脚。

想到前面提到的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可能涉及封建糟泊,没人把这部作品拍成电视剧,高度概括这部作品,算是小脚版的《甄嬛传》吧。

故事是在天津,有个小门小户的女孩一心想嫁入豪门。于是就拼命裹脚,脚越小嫁的越好。后来还真是如愿嫁入豪门,可惜老公是个傻子。而且由于出身低微,嫁进去以后在豪门所谓的赛脚大会上屡次吃亏。这女的就想着自己能生个儿子,算是能在豪门站稳脚跟,可最后生了个女孩,

这女孩在 3 岁的时候被丫鬟带着出去玩,结果丢了。

可是这女的非但没沉沦,反而逆袭,成为了豪门的掌门人。

这时候,放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了,但是也有很多人主张女人必须裹脚,这女的好像还是什么裹脚协会的会长,还在报纸上撰文说,你们这些人说中国人裹脚是陋习,那法国人还束腰呢!听说为了束腰有的人腰都变形了,怎么你们就不说那时陋习呢?总是洋人的东西就是好的,自己国家的东西就是陋习,说的还听起来很有道理。

这时,那个放脚协会的会长就在报纸上说,既然这样,我们来一场公开辩论赛如何?这女的也同意了。辩论赛是公开的,那天去了很多人看热闹,这女的带着家里的女眷,一再嘱咐她们一定要把自己最漂亮的小鞋穿上,走路的时候鞋要半露不露的,这样才能让那些放脚的人看看,小脚的魅力在哪!到了辩论会场,裹脚协会的已经坐好,这时放脚协会的人也来了,就一个女的,很年轻。主持大会的人就说:“你们谁先发言,陈述观点?”放脚协会的女的就说:“我先来。”底下的观众就听着,看她说些什么。可这女的一言不发,把鞋一脱,袜子一脱,把大脚不丫子一举,然后看着裹脚协会的人。底下那些观众热闹起来,不时说:“裹脚的,也把脚丫子亮出来吧。”裹脚协会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怎么露,光是那裹脚布就好长呢?最后悻悻而归,算是败下阵来。

这女的也是脾气大,回去以后就不吃不喝,最后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死后不久,正式不允许女子再裹脚了。

结尾,是女的丫鬟去见了那个放脚协会的会长,其实她就是那个女的若干年前走失的女儿,不过不是真正丢了,而是这女的悄悄联系人,让丫鬟把女儿送给一对外国人,因为她不想让女儿再裹脚了。

以前看的时候,觉得这女的很伟大,为了女儿不裹脚,能狠下心来送人。后来一想,也不对,你不让自己女儿裹脚,却担任什么裹脚协会会长,还撰文支持裹脚,是不是太自私了!

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10 11:19解放前的北平有家德国医院,这家医院有个很出名的规定,就是女职员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只要结婚就必须辞职走人,不再使用。中国很有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就在这家医院工作,因为舍不得医院的那些先进设备做研究,所以就一直没结婚。

楼主的外婆有个小姨妈,当时也在这家医院做护士。她也没结婚,倒不是为了什么研究工作,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不能没有她这份收入,于是为了家里,她就放弃了一生的

幸福,终生未婚。

解放以后,这家医院就回到人民手中,更名为北京医院了。

不过老人还是习惯叫德国医院。那位小姨妈也很要求进步,后来入了党。那时总有党员生活会,主要内容也是学习讨论或者揭发批斗资本家。

当时主要说的就是资本家歧视已婚妇女,不让已婚女性工作。后来,这个小姨妈和楼主的外婆说,他们医院曾经失踪过一个护士,一直没找到。那位护士当时准备结婚,虽然有人不结婚,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要结婚的。这个女的就写了辞职信,工作到月底就走了。

有一天,这个女的也是正常上班,但是到了下午人就找不到了。一开始医院以为她有急事回家了,就派人去她家里找。

可是家里没有。到了晚上还是不见人影,医院觉得问题严重,就报警了。

德国医院也是很有名的,警察厅也很重视。调查下来,最后一个见到这个护士的人是在下午 1 点左右,在医院楼道里碰到她,当时说了几句话,从这以后,就没人再见过她。人就失踪了。这个女的在医院工作还可以,性格有些内向,不是很爱说话。所以也没有与谁结怨,而且医院面积也不大,组织人找了很多遍,也没找到她。但是她的家庭有些不一样,父亲是当时北平“一贯道” 的坛主,所以家里挺有钱的。未婚夫是个小报记者,专门写点明星的花边新闻。医院里的人一直感觉这个女的和她的家庭还有这个未婚夫都有些格格不入。

最后调查一圈下来,也没有这个女的半点踪迹,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当时医院里小道消息满天飞,可最后证明全是谣言。

解放以后的 50 年,这个女的父亲被政府枪毙了,罪名当然是封建迷信。而且还有一条就是贩毒,她父亲人非常不好,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是她父亲是专拣邻居下手,谁要是有病或者牙疼什么的,他就热情邀请人家去他那抽大烟,有的人最后上瘾了,然后就开始高价卖人家大烟。

公审大会时候,这位小姨妈还去了。后来和楼主的外婆说起来,觉得是不是她父亲得罪人,最后人家把他女儿给害了。

既然是邻居,可以到医院找她,编个理由骗她出来,然后把人杀了。

可是如果真的有人找她,这个女的也要和单位说一声,不可能一声不吭就跟人走,这时违反单位纪律的。

父亲作为反动分子被镇压了,他女儿失踪的事情更没人理会了。最后到底这个女的是生是死,是个悬案了。

楼主之所以想起这个事情,是因为前一阵不是播了黄轩主演的《猎人》,其中有一集就是说一贯道害人的案子。不过事发地是在上海,想起来这个一贯道在当时的中国势力确实不小,要不是解放之初我党重拳出击,还真不一定能把他斩草除根。

以前楼主住的胡同里就有一个一贯道的人,他也常常发展邻居入会,不过这个人倒是不强迫,就是整天在家做法,神神叨叨的。50 年的时候也被抓起来,后来审查发现他也没做什么坏事,认定是被蛊惑的群众,关了几年放回来了。可文革时候,红卫兵批斗,这个人还是上吊自杀了。作者:老虎不是猫 007 日期:2016-07-12 12:12

楼主上初二的时候,年级来了一个转校生。当时进了 3班,是个女的。开学来了转校生很正常,可是,这个女的可不是个一般人,没多长时间,学校里就已经人尽皆知了。

楼主对她还有点印象,姓刘,个子很高,身材也很好,相貌倒是一般。在原来学校是练跳高的,来了我们这也是进了校田径队。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