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并不例外,但他的所作所为显然又比两广要磊落得多。

或者可以这样说,从“万县惨案”时杨森与英军对阵开始,四川人对洋鬼子还真没怎么含糊过。

4450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09-28 22:28:25--]

草鞋军团(297)日本在成都原来设有领事馆,不过“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关门大吉了,日本侨民也撤回了国,此后日本外务省又不断向南京外交部施加压力,要求恢复领事馆。

外交部长张群征询刘湘的意见。邓汉祥以刘湘的名义复电表示,成都既非商埠,又无日侨,要设立领事馆的话,也没有条约上的根据,当然最重要的是,自东北沦陷之后,川人仇恨日本的情绪甚为激烈,因此请外交部予以慎重考虑。

张群于是向日本外务省发出照会,予以拒绝。

日本人不管不顾,仍然计划派人潜入成都,横竖一定要设领事馆。

刘湘便与邓汉祥计议,密令全川各地舟车、旅店不许接待日本人,同时派出密探队,跟踪监视所有入川来蓉的日本人。

1936 年 8 月,日本派出四人先遣队,利用各种关系住进了四川的一家大饭店。

刘湘派人规劝未果,就策动了成都各界示威游行,以压迫日本人出境。按照他的要求,示威游行时,军警只能维持秩序,不得对游行队伍进行干涉。

很快游行就出现了失控现象,四个日本人被一顿胖揍,两死两伤。

死了人,便成了异常棘手的外交事件,这就是“成都事件”(又称“蓉案”)。在外交上已饱受日本逼压的蒋介石得知后,很是恼火,专门来电相责,说刘湘事前既未防范,事后又不缉凶,对蓉案应负完全责任。

不料这次刘湘有高人相助,游行前邓汉祥特地通过民间抗日团体,出面邀请了成都的复兴社对游行进行指导。

复兴社成员大多为黄埔军人,在蒋介石内部属于抗日主战的激进派系,与新政学系的相对低调保守完全不同。接到邀请,他们欣然同意参与其中,甚至没有向蒋介石进行报

告。

游行过程中,邓汉祥安排专人,用手提照相机将复兴社成员沿途活动的情形全都拍了下来。现在蒋介石要追究责任,刘湘就按照邓汉祥的建议,把当天拍得的照片函送南京,同时复电说,蓉案系由成都中央人员(复兴社)领导和发动,又是爱国行为,因此,“事前未便阻止,事后无法缉凶”。

本来要打别人扳子,没想到闯祸的却是嫡亲儿子,只得放弃追责,改由南京外交部直接与日交涉。

这也是暗斗,而且同样惊心动魄,刘湘差点因此翻船。在赤裸裸的事实面前,那些口头和文字上的“信任”、“倚重”全被击到粉碎,刘蒋矛盾也继续与日俱增,毫无调和的余地。

4471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09-29 09:35:15--]

草鞋军团(298)

1936 年秋,四川举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临时国大)代表的选举。两大阵营对此都非常重视,康泽把复兴社和别动队都动员起来,深入全川各县,扶助反刘拥蒋的人员参加竞选。

刘湘也亲自拟定各县候选人名单,邓汉祥将名单秘密发给各专员和县长,责成按名单选出候选人,同时还派出视察员,分赴各地监视选举。邓汉祥暗示那些专员和县长:如果你们不照名单选人,不管专员还是县长,过后一律撤职!中国的所谓选举,实在是个怪胎。从袁世凯时期的逼人投票,到曹锟的贿选买票,再到四川的“监视投票”,可称光怪陆离,但它又实在最快捷最有效,这么做的一方通常都会大获全胜。

临时国大的选举结果,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当选者,皆来自于刘湘拟定的那份名单。

康泽落败,无法向蒋介石作出交代,便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

以前有个杨永泰,现在杨永泰走了,贺国光便倒了霉。康泽公然向贺国光开火,说贺国光以刘湘的同学自居,平时依仗川军自重,一个劲敷衍,乃是此次选举失败的罪魁祸首。

作为重庆行营的实际负责人,贺国光担任的其实是一个两头受气的角色,他既要怀柔刘湘,又要承受康泽和复兴社的攻击,那个难受劲。

同是地球生,相煎如太急,贺国光思考一番,决定去拜访刘湘。他非常恳切地对刘湘说:“我为甫公借箸一筹,你和蒋委员长如能彼此推诚相见,则于国于川,两皆有利。如果相互对立,那大家都无好处。”邓汉祥此时也在座,未等刘湘回言,他便抢先说道:“刘原是拥护委员长的,委员长需衣,刘 可以解衣,委员长需食,刘 可以推食,但今天委员长要剥刘 的皮,人而无皮,又如何可以生存呢?”

贺国光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怏怏而归。

四川就是刘湘的“皮”,刘湘绝不会容许蒋介石来剥他的皮,这是关乎生存的斗争。

蒋介石暂时欲“剥”而力不能及,缘于北方麻烦不断,刘湘也因此把视线移向那里,开始寻找新的同盟者。

在曾经的北方诸侯中,刘湘对冯玉祥最为推崇。倒不是因为冯玉祥与四川有过那么一段因缘,而是他在练兵和军纪上着实有一套,所训练出来的西北军堪称超强军团,这让同为军人出身的刘湘羡慕不已。

4482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09-29 23:08:55--]

草鞋军团(299)刘湘视冯玉祥为偶像,可老冯却并不把他的粉丝放在眼里。

不光刘湘,在冯玉祥飞黄腾达之际,凡四川代表及其代表的主人,他一个都瞧不起。常驻冯玉祥处的四川代表,如果要拍发电报,都必须向冯玉祥交出密电本,或是经他派人审阅签署后才能过关,有一段时间,冯玉祥甚至还检查乃至扣留代表们与四川的来往信件。

不过那都是中原大战前的事,之后西北军被打到分崩离析,冯玉祥也退隐泰山,连小诸侯都当不成了。偶像一不小心落到了地面,但刘湘对冯玉祥和西北军始终还是敬畏有加。

某次,他在重庆与冯玉祥的谋士高兴亚偶遇,便请对方以第三人的身份,比较一下成都之兵与重庆之兵,双方孰优孰劣。

成都之兵,是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的军队,重庆之兵,是刘湘的军队,那个时候,刘湘正准备与刘文辉对决,他认为自己的军队起码在军纪上要比前面三位好得多,因此才有此问。

刘、邓、田三家分掌成都,三军同驻一地,彼此不能管辖,秩序当然很糟,往往还有白天发生凶杀案却不知道该属谁管的事发生,成都人称之为“三不管”。

高兴亚据实告诉刘湘:“你的军队在纪律上比那三不管的地方要好些,可是我见到你的兵,还是害怕,没有安全感。”这已经是隐晦的讲法,就是说刘湘的兵与纪律严明之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刘湘闻言甚为尴尬,尽管如此,他还是很谦虚地问高兴亚,可不可以将自己的军队训练到原来西北军那么的程度。

冯玉祥尽管落魄,架子还在,尤其是由于正在筹组“抗日同盟军”,随时可以东山再起,因此代表的口吻也俨然像个高高在上的贵族。

听刘湘说要把川军训练成西北军,高兴亚断然回答:“不可能!”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复制”西北军?你肺活量究竟有多少,能把牛皮吹到这么大。

高兴亚列举了几条练兵的标准,认为川军根本就难以做到,说得刘湘面红耳赤,沉默无言。

冯玉祥以为自己依旧很牛,可命运这东西,最是捉弄人的刽子手, “抗日同盟军”的台子虽然搭了出来,但没多久就散了。

老冯又成了孤家寡人,没了枪杆子,他只能耍耍嘴皮子,以“在野抗日领袖”的身份混迹朝野。

这时候,张斯可奉刘湘之命找上了门,冯玉祥成为刘湘需在北方借重的第一人。

4510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09-29 23:09:49--]

祝各位节日快乐,节日见

4511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09-29 23:10:23--]

祝各位节日快乐,节后见:)

4512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08 06:46:13--]

草鞋军团(300)刘湘对冯玉祥的练兵法始终念念不忘。虽然他已经实施了“新战法”,但还是觉得川军作风不够硬朗,若真的和蒋介石刀兵相见,必处下风。

你说标准高不可攀,那我就汤下面,因陋就简一点行不行,就算练不出正宗的西北军,能端出个“准西北军”也可以啊。

老冯早就今非昔比,刘湘一抛来橄榄枝,他便马上接了过来,并答应派人入川帮刘湘训练军队。

刘湘话语谦卑,表示完全拥护冯玉祥的抗日主张,并希望冯玉祥在这方面把自己当成他的直属部下。

冯玉祥的现状是他没了部下。尽管华北的宋哲元和山东的韩复榘都是他在西北军的部属,如今也发展得不错,可是冯玉祥对他们的影响力很有限,尤其韩复榘,和冯玉祥不像是老上司和老下级,倒像是几世仇家。

这时候有人口口声声要投至麾下,还是“四川王”,老冯那个高兴,认为自己今后又有了实力拥趸,跟蒋介石讨价还价,也再不愁没有筹码了。

刘湘当然不是真心要给冯玉祥做小弟,否则他又何至于跟蒋介石闹到剑拔弩张,你死我活?除了要引进冯氏练兵法外,冯玉祥能够吸引刘湘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通过冯玉祥为桥梁,与宋哲元和韩复榘联系,以作唇齿相依。

冯玉祥不仅一一应允,还授刘湘以计:同共产党交朋友!刘湘和谁联盟都可以,惟独对此顾虑重重,犹豫不决。

他说:“我跟红军打过仗,现在要化敌为友,如何让我的部下同意,这是一个大问题。再说交朋友不是一厢情愿的事,要双方都同意才行,共产党肯和我交朋友吗?”冯玉祥于是向自己的驻川代表高兴亚传达指示,让他以聊天的方式给刘湘“作对比”。

高兴亚依言告诉刘湘:“冯先生说,你是军人,你的军队质量和数量,与他在极盛时期相比,何如?”冯玉祥的极盛时期,也就是西北军的极盛时期,当时拥有若干方面军,三十二个军,八十一个师,而且全部训练有素,战力凶猛,乃名符其实的中原第一军团,哪里是川军能够比得上的。

刘湘连忙答道:“万万不如!”高兴亚又问:“冯先生的将领都是多年由行伍训练提拔起来的。他本人当旅长有八九年没有升迁,长期扎根于一个旅,与部下有长时间的感情培养,因此这些部下都对冯先生非常尊敬。你与你的将领的关系,比冯先生如何?”刘湘回答:“我的部属军官,多数是半途来归的,不如多矣!”

4579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08 18:48:09--]

草鞋军团(301)确实,刘湘的一些嫡系将领,像王缵绪、范绍增,都是从敌方营垒过来的,不是亲儿子,就难免隔着肚皮,这也成为刘湘的一块心病。

高兴亚引用了“冯先生”的话:“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以五百万元收买了韩复榘,三百万元收买了石友三,一下子拉走十来万部队。要是蒋介石来挖你的墙角,恐怕还用不着五百万、三百万这样的代价吧?”

刘湘老实承认:“很对。”高兴亚继续发挥:“冯先生与蒋介石是把兄弟,一块磕过头换过帖的,表面上他对冯先生非常推崇,即便决裂之后,还称冯先生为大哥。你同蒋介石有这种关系吗?”

刘湘回答没有。

不仅如此,高兴亚还提到了冯玉祥对蒋介石的“恩”:“知道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来又是怎么上台的吗?”随后他自问自答:“那一次,他是被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逼下台的。之后,冯先生认为白崇禧指挥无方,于是约阎锡山联名通电,请蒋介石复出担任总司令,统一军权。这虽然是战事危机下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蒋介石就是赖此才得以重新上台的。可以说,冯先生对蒋介石个人有着莫大的恩惠。你对蒋介石有这样的恩惠吗?”

刘湘只能回答:“当然没有。”按照冯玉祥和高兴亚的说法,冯玉祥对蒋介石这个把兄弟称得上是恩重如山,可是蒋介石却恩将仇报,不择手段地收买冯玉祥的部下,把冯玉祥给整得好惨。

高兴亚问刘湘:“蒋介石对有恩于他的把兄弟都是如此,对你,难道还会有所顾忌,不好意思下手吗?”这些话,差点就将刘湘予以当场秒杀。照你这么说,我不是注定要完蛋了吗?

高兴亚滔滔不绝,当然不只是为了恐吓刘湘。

冯玉祥以己及彼,对南北诸侯的心理都摸得很透。在高兴亚奉命入川之前,他就特意关照高兴亚,对着刘湘绝不要多谈革命的大道理,因为诸侯也好,军阀也罢,个人利害都是占第一位的,此辈即算嘴里也谈革命,其实不过是打官腔,说空话。

要谈,就谈个人存亡,并让刘湘在既怕“蒋”又惧“共”之间做出选择,不是多项选择,而是单项选择。

在做足铺垫之后,高兴亚终于进入了正题:“冯先生跟蒋介石打交道,吃够了亏,但是他跟共产党交朋友,就从来没有吃过亏。”

4606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09 07:44:35--]

草鞋军团(302)冯玉祥所说的这些皆有出处。比如他与张作霖、吴佩孚在南口大战时,曾经惨败到几乎溃不成军,后来在苏联的帮助下才得以重整旗鼓,而“抗日同盟军”更是直接得到了延安方面的支持。

高兴亚转述了冯玉祥的原话:“就以浅薄的眼光来看,共产党是与蒋介石争天下,不是与你刘甫澄争天下。现在蒋介石的刀已插进你的心脏,为什么对与共产党交朋友还心存顾虑呢?你是不是怕共产党比怕蒋介石还厉害,你看看我的情况,就知道不会吃亏!”在中国的国情之下,这哪里是浅薄,简直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真理,所谓革命云云,倒真是“打官腔,说空话”。

刘湘听完这些话,顿时茅塞顿开,兴奋异常,他用手在茶几上一拍:“冯先生真知我爱我者。我决定与共产党交朋友。”经过冯玉祥的说服,刘湘一改出道以来对共产党和红军的仇视态度,一面答应释放管辖范围内的政治犯,一面与延安方面建立了直接联系。

刘湘的代表自延安返回后,向刘湘汇报了毛泽东的话:“只有坚持抗日和民主,才能制蒋,譬如牵只老虎给他(蒋介石)骑在背上。骑上,他就不能有所作为,下来,就要被老虎吃掉。”

刘湘大为叹服,从此将这句话引为圭臬。

延安也向四川派出代表,四川地下党的领导人罗世文即于此时入川,他们与冯玉祥的驻川代表(部分也是地下党员)一起,被刘湘聘请为高级幕僚。刘湘虽然并没能如他所愿,训练出“准西北军”,但在地下党的建议和帮助下,却得以建立起一个神秘组织——“武德励进会”。

“武德励进会”的前身为“武德学友会”。学友会与蒋介石的黄埔同学会很是相似,虽然人数众多,但其内部结构极为松散,有的人交过会费,却从来没有去过会址,更有甚者,还不知道有这么个玩意儿。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学友会就相当于现在大学高校的同乡会,要做能做的事无非两样,一是联络感情,大家空下来打打扑克,推推麻将,或者吹吹牛聊聊天。二是办一本会刊杂志,也无非是证明尚有这个组织存在而已。

刘湘新办的励进会与学友会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二者并存,学友会属于外围组织,完全公开,励进会属于核心组织,对外始终保密。

4615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09 19:09:03--]

草鞋军团(303)励进会的入会手续很严格,必须由两个老会员介绍,并经刘湘亲自批准,才能成为正式会员。

入会之初,会员要宣誓,首要一条便是拥护“会长”,也就是刘湘。毒誓由每个会员自己填写,申明如有违反,须受的各种惩罚:有人填“枪毙”,有人填“杀头”,有人填“家破人亡,断子绝孙”……念完毒誓,还要按手印,整个程序弄得跟加入黑社会差不多。

刘湘最初发展的会员,都是营长以上的实职军官,后来逐渐推广到王陵基的保安队,最后连县政、财政训练班也被纳入其中。

参加过蒋介石峨嵋军训团的军官,被刘湘认定为有“中毒”嫌疑,这些人是不能马上介绍入会的,必须先要到他举办的军官教育团回炉再造。军官教育团名义上是上军事课,但主要仍是“精神讲话”,不过是跟军训团反着来,而且由刘湘亲自主讲,这叫“消毒”。

只有消过“毒”,再经逐个考察,才能拥有加入励进会的资格和机会。

在嫡系将领中,潘文华、王陵基得以被批准入会,成为刘湘暂时能信得过的“自己人”,唐式遵、王缵绪、范绍增则受到励进会的严密侦察和监视,因怀疑王缵绪加入了复兴社,每天负责在其身前身后盯梢的竟达二十人之多。

继“以神治军”过时之后,依靠励进会,刘湘成功地从“以神治军”过渡过“以会治军”。最盛时,励进会员达到八百多人,形成了以刘湘为中心的所谓“甫系”。

在刘湘的护持下,地下党逐渐进入励进会的核心决策部门,并在刘湘与蒋介石的暗斗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康泽的复兴社无孔不入,到处搜集情报,地下党就在励进会中设立情报训练组,专门训练反蒋特工人员。

别动队持有武器,并受过军事训练,一般人不敢惹,励进会便也相应成立了特务队,对别动队进行打击。

曾次有几次,特务队在深夜向别动队员发起暗袭,用麻袋罩住,捆绑后丢入沟内淹死。

别动队在明处,特务队在暗处,四川地方又大,以致于吃了亏后,都不知道应该找谁算帐。康泽气急败坏,找到刘湘大发雷霆,质问是怎么一回事。刘湘推说他会慢慢调查,就把这个不可一世的锦衣卫头目给打发掉了。

4635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10 09:45:33--]

草鞋军团(304)除发起情报和特工战外,地下党的舆论宣传也很有力量。

小说《红岩》中除罗世文外的另一个地下党著名领导人车耀先,当时就在刘湘手下担任杂志主编,进行抗战宣传。蒋介石发现要打入刘湘的军队,变得越来越困难。

参谋团成员去看望一位老友,此人便是加入励进会的少壮军官,他直言不讳地说:“中央入川帮助打红军,我们竭诚欢迎,但如果要征服四川,那将受到抵制。”

用“征服”二字,等于把“中央”等同到了异族或者外敌,其敌意可见一斑。在励进会的明争暗攻下,一贯叫得最凶的康泽率先支持不住,政训活动被迫停顿,并于年底自行撤销,他自己也被调去“禁烟缉私”。至此,除少数隐藏得较深的复兴社骨干外,重庆行营、成都军校以及宪兵团、别动队都偃旗息鼓,躲到了一边,蒋介石的势力在四川遭到了极大削弱。

刘湘能够“联共”,并不是真的对共产党和红军起了好感,说到底还是利害关系使然,但他却着实从中尝到了甜头。

“七七事变”以前,延安的物质条件非常困难。据说毛泽东曾亲自致信刘湘,说延安想办一个图书馆,可是缺乏图书资料,希望刘湘能予以帮忙。

众人议定送一万元,在没有通货膨胀之前,一万元不少了。

上报刘湘,刘湘说:“一万元未免太小气了,我们要同人家合作嘛,既然合作就得出点力。”

随手一批,便是五万。

在“联共”的基础上,刘湘再派张斯可赴广西南宁,那里也驻有延安代表,三方代表共同签定了“红(军)、桂、川军事协定”,商定要联合反蒋。

刘湘还希望将省外的这盘棋做得更大一些。

1936 年 9 月,他召集励进会骨干成员,在成都公馆举行秘密会议。刘湘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就如何交结更多的“朋友”,让众人支招。大家一番讨论,所提交的“朋友”名单中有山东韩复榘,山西阎锡山,还有陕西的张学良、杨虎城。最后刘湘选定联络陕西。因为根据情报,蒋介石要调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去福建,调杨虎城及其第 17 路军(又称小西北军或后西北军)去甘肃,另由胡宗南进驻西安,取代张、杨。

4646 楼[--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10 19:01:56--]

草鞋军团(305)陕西是杨虎城的地盘,张学良则是继“九一八”、长城抗战后便居无定所,只能在陕西寄食以存,蒋介石动了他们的窝,那二位能不跳起来吗?显然,现在联络张、杨反蒋,恰在其时,反倒是韩复榘和阎锡山,小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很难下决心“造反”。

经过物色,刘湘决定派黄慕颜完成这一使命。黄慕颜首先去广西,与李宗仁谈定了“川、桂、陕”合作反蒋的事宜,接着再由成都乘机去西安,对外则宣称前往洽谈川陕联防事宜,以避人耳目。

黄慕颜的大舅子在西安绥靖公署任交际处长,为杨虎城的得力助手之一。通过这一关系,黄慕颜顺利地见到了杨虎城,并交付对方一份关于“川、桂、陕”联合反蒋的电稿。

杨虎城说他和刘湘在见解和想法上“完全吻合”,但他要黄慕颜稍等几天,待他和张学良研究之后再行答复。

实际情况是,张、杨正在酝酿一起惊天大行动。 1936 年12 月 12 日,爆发西安事变,张、杨在华清池捉住了蒋介石。黄慕颜得知详情后,立即电告刘湘,并建议刘湘解

决在川的“中央”势力,以响应西安。

西安事变发生时,刘湘正在大邑养病。闻知消息后,急忙赶回成都进行处置。在接到黄慕颜的电报,确证消息属实,刘湘君臣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张、杨也太牛了,我们撑破天,也只敢打打擦边球,玩玩合纵连横,他们竟然能给老蒋来个瓮中捉鳖,瞧瞧人家这胆识,惭愧啊。喜的是,不用自己费吹灰之力,嚣张一时的老蒋已经束手就擒,眼看着连小命都要保不住了,真应了那句话,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

当天,四川发出两封通电,一封出自于国民党四川党部,一封出自于刘湘,前者声讨张、杨,后者看似态度模糊,实质是寓支持于模糊之中。

刘湘举止暧昧,弄得贺国光惶惶不安,一再找刘湘和邓汉祥探问,并竭力劝说刘湘拥护南京政府,但收效甚微。

刘湘尚保留着一丝模糊,是受邓汉祥之谏,采取观望态度,多看几天再说。

4662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11 09:57:29--]

草鞋军团(306)先看南京。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要举兵讨伐张、杨。早已倾向于蒋介石的孙震闻讯,

立即附和,并要开拔入陕,刘湘电令其撤回川境,不准

擅自行动。其他如邓锡侯、李家钰、刘文辉,一看事情

这么复杂,马上都不动了。

再看西安。“讨逆军”已攻入潼关,并拟派飞机轰炸西安。

刘湘一合计,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张、杨恐怕不会再留着蒋介石做人质了,只会将其咔嚓了事,就算“讨逆军” 暂时攻不进西安,飞机炸,也得把老蒋给炸死。

那还等什么,动手吧。

正要下达进攻令,有幕僚劝止:“西安那边激战正酣,如此做法,会把“讨逆军”的注意力转移到四川来的,那样四川就要吃苦头,何必呢。如果能确证蒋介石真的完蛋了,到时再动手也不迟。”

刘湘认为有理,于是决定:先布置包围,然后再动手。

刘湘随即以潘文华为总指军,傅常为副指挥,将成都军校和重庆行营完全包围起来。

蒋介石在川的主要武装力量就是成都军校,另外还有宪兵团和别动队。发现自己被包围后,他们当然不甘于坐以待毙,所有大小官员全都自动自发地出来抢筑工事,昼夜和衣不睡,且不论文武,全部持枪在手,欲作困兽之斗。

成都市区由此一片肃杀,街上连行人都看不到几个。

刘湘等着老蒋毙命,便好下达进攻令,但黄慕颜那边又迟

无消息。

1936 年 12 月 16 日,刘湘召集高层会议,以便敲定最终立场。会上,傅常、潘文华主张立即响应张、杨,对成都军校和重庆行营发起进攻。

听完傅、潘之言,刘湘问邓汉祥以为如何。

邓汉祥说:“策之上者,莫若静观其变。蒋败,不过是瓮中之鳖,万一事有反复,则我未轻举妄动,大可免遭嫉恨。”邓汉祥不同意此时发动进攻:“如果张学良杀了蒋介石,军校、行营就能搬得走吗?南京政府必不会善罢甘休。又假设张学良放了蒋介石,到时候我们怎么下台?”有了“两广事变”时的教训,刘湘已不敢再随便头脑发热,他认为邓汉祥分析有理,遂力排众议,采纳了其建议。

邓汉祥立即出面安慰贺国光及其他在蓉人员,刘湘对外也换上一副新面孔,宣布就任川康绥靖主任,领着邓锡侯等人,口口声声要“营救领袖(蒋介石)”。

4677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 时间:2012-10-11 18:32:02--]

草鞋军团(307)这当然都是做给人的表面文章,如果是真心“营救领袖”,他也犯不着把孙震给硬拉回来。

最好是张、杨把蒋介石给杀了,那得省多少事啊。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的调解

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并陪送

其回到南京。

刘湘既失落又诧异,但又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对重庆行营和军校全部撤兵解围。

邓汉祥说得是对的,依靠他的远见卓识,刘、蒋的关系才未达到公开破裂的程度,继“两广事变”后,刘湘又躲过了一次莫测风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