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11:36摘要:其实,在中国当下危害最大的是金融业的过度繁荣,除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金融之
外,稍有规模的实业公司都在做金融,因为金融回报率高。这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相当于皮肤下面长了厚厚一层脂肪,脂肪包裹心脏等,这些脂肪过度,就会引发心血管和脑部疾病。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14:56
五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下降 5 至 7 成 观望气氛浓厚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2017-06-07 13:37刚刚过去的 5 月,上海二手房市场继续深陷观望局面。
今天,记者走访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少
区域呈现供需皆淡的状态,成交普遍下降 5 至 7 成。价格方面,挂牌价与实际成交价的落差进一步放大
。
刚刚过去的 5 月,对房产中介来说,有些难熬。在江宁路板块,供需皆淡,看房的客户没有起色,挂
牌的房源直线减少,成交自然大幅滑坡。
房产中介:平常的挂牌量能接近十几套二十套这样,但目前的话 也只有八套在挂牌。主要是因为客
户的观望情绪比较浓重,跟去年相比的话,下降三分之二左右。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15:24突然背上房贷后是什么心情?房贷是贷 20 年还是 30 年划算?
?
金投网-cngold.org
2017-06-07 14:19
人人都说我是百万富翁,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只是百万负翁。一切,只因为我买了套房。从此过上
月供一万的生活。
?
连本带利欠了银行 300 多万,从刷完首付款开始脑壳就一直都是方的,每个月工资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丢房贷卡,公积金一到账就划走,医保卡里的钱都没放过,以前天天下馆子,现在天天吃加班
餐……
你问我贷款买房前后有什么差别?我来跟你们说说。
贷款买房前:房价怎么又涨了?这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活?哎呦,iphone 又出新款了,买一个玩玩,公司发的笔记本有点慢,影响我工作心情,要买就买个好的,macbookpro 顶配吧。DOTA 水平越玩越厉害了,今晚通
个宵,把二狗他们杀到拔线。
贷款买房后:房价千万别跌啊?这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活?再跌要跳楼了。哎呦,iphone 又出新款了,看看就好,自己的手机不算卡,还能坚持一年。一年后,手机坏了,还是买台千元机吧,MTK 也不赖嘛。笔记本好慢啊,还是拆开清理下散热风扇吧,咦,公司的 CPU 居然不是 BGA 封装,去网上淘个二手 CPU 换上去升级下也不错,200 块一个前 2 代的 I5,算了,好贵,还是等 2 年后公司换电脑吧。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15:29
银行竞推理财最高收益超 8% “夜市理财”重出江湖
深圳商报?2017-06-07 08:21
6 月份年中 MPA 考核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给予市场压力,资金利率上行明显。面临“钱紧”局面
下,各家银行陆续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揽资。
“银行自有理财‘夜市理财’重出江湖,PR2 级,90 天5%,182 天 5.1%,手机银行每日 20:00~22:00 晚
间购买,5 万起购,销售日期:6/6~6/7,仅限 2 天”。
近日市民赵女士不断收到银行理财产品推销短信
,收益率也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某国有大行在 5 月下旬推出多款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之后,6 月初该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度上涨,最高可达 5.7%,期限 365 天,起点金额 50 万元。其他国有大行中,收益率接近 5%水平
的理财产品已经很常见。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19:01有一种观点,楼主必须反驳一下:那就是『有钱的人,有房的人,可以把自己现在的住房在高位卖掉
。每月拿出 2 万,租房住,可以生活得很好』。
1,每个人的生活理念不同,追求的生活品质不同;2,自己的房住起来的感觉和租别人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随意装修;3,中国人爱面子,没房可能会受人瞧不起,尤其是在自己的亲戚朋友面前(尽管楼主不会看不起租
房的人,但这点国情相信大家不会否认);4,别人租给你,你可以住,哪天别人不租给你了,不续约了,折腾去吧,有没有逃难的感觉?
综上所述,楼主认为,如果原本就没有房,又确实高位接盘时买不起房,租房挺好(不得已);如果原本有房,为了钱,高位抛掉现住房,然后再租房,我认为是靠降低生活品质来赚钱,不可取,因为
人们赚钱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显然本末倒置。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19:37
呵呵,开始了。
微博发布公告:卓伟等 19 个低俗追星账号被封
网易娱乐?2017-06-07 17:14
?网易娱乐 6 月 7 日报道?7 日下午,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全明星探等一大批微博八卦账号被封。随后,微博发布了“关于关闭炒作低俗追星账号的公告”。
全文如下:
为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用户账号管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主流舆
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微博
根据《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微博社区公约》等法律文件和社区规则,对存在严重编造传播谣
言、诋毁他人名誉的 19 个低俗追星账号予以关闭。
微博中的明星群体及其粉丝是微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为明星与粉丝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高参与感平台。这一生态和平台的健康发展不需要急功近利的炒作,更要摒弃低俗媚俗和造谣诽谤
。微博一贯对重视对包括明星在内的公众人物的权利保护,既关注他们在微博平台的体验,也支持公
众人物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整个互联网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低俗追星内容产生和存在有相当程度的原因是不同平台
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模式显然在娱乐资讯领域已经出现了偏差。维护整个娱
乐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也需要不同平台各自承担起主体责任,在低俗追星账号的问题上,微博作为传播渠道加强治理,同时也希望各内容生产平台运营策略有所调整。
所以,微博坚决支持遏制追星炒作低俗媚俗之风,并将这次整治行动作为娱乐资讯领域健康发展的
契机。同时也希望加强分策施治的治网方针,有主有次解决低俗追星等问题。
关闭账号名单:
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明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狗仔大圣@Live 全明星直播@长春国贸@
娱乐圈揭秘@娱乐圈大表姐@娱乐圈门卫赵大宝@娱乐圈八婆@娱乐圈社长@八组兔区每日爆料@Go 硬工作室@小浪花 XD@八卦_我实在是太 CJ 了@星扒皮@明星那些事儿@愚公愚乐。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7 22:34
@影子经理
你说的话可能是开玩笑,但楼主当真了。必须澄清。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26857.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2686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26870.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39姜超:经济高点已现 短期现金为王 股市布局未来
海通证券?2017-06-08 05:54
?
破而后立——2017 年下半年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
摘要:经济高点出现,通胀预期逆转。指标高位回落,经济高点已现。4 月工业增速从 3 月的 7.6%回落到6.5%,发电、钢铁、汽车等产量 3、4 月增速见顶。5 月发电耗煤增速下降。受高基数制约,年内经济同比增速的高点大概率已经出现。从消费看,4 月汽车销售增速转负,5 月乘用车零售负增,预示消费走
势难言乐观。从投资看,虽然地产投资增速仍高,但地产销售已连续 3 个季度大降,对地产投资的拖累
或下半年显现。此外棚改货币化安置对三四线地产销售的贡献也开始下降。工业库存上升,库存周期尾声。本轮去库存从14年3季度开始,到17年2、3季度,随着需求回落,工业品库存逐渐上升,库存周期已近尾声。商品价格筑顶,通胀预期逆转。17 年以来商品价格筑顶回落,油价徘徊在 50 美元/桶附近
,钢价、铜价大幅下跌。本轮通胀预期源于商品价格大涨,但随着商品价格见顶,4 月 PPI 环比 10 个月来首次下降、同比降至 6%。年初以来食品价格大幅下跌,2 月以后 CPI 降至 2%以下。因此无论从食品还
是非食品看本轮通胀都已走到拐点。
货币持续收紧,金融正去杠杆。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连续两次上调逆回购招标利率,相当于已经在金融市场开始了加息周期。美国加快紧缩,中国稳定汇率。
过去两年,虽然美国在加息,但中国维持低利率环境,结果是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而今为了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难再贬值,必须跟
随美国提高利率。美国 17 年的加息节奏明显加快,因此,央行在 3 月跟随美国加息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汇率。金融过度繁荣,地产泡沫膨胀。过去几年,中国的银行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负债端,银行
越来越依赖非存款负债,新增负债中只有一半是传统的存款,另外一半主要是向央行和同业的借款。
在资产端,16 年银行业新增 30 万亿的资产,有接近 1/3是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行业过度繁荣,
货币严重超发,15、16 连续两年地产总融资增速超过50%,从而推动了本轮房价上涨。去杠杆势在必行
,地产凛冬将至。随着中国银行业负债结构从存款转向金融市场借款,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出现了巨大的风险,因此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根据国际经验,金融去杠杆的短期目标是银行资产增速下降,而终极目标是银行破产重组。17年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基调下,货币收紧的最大
风险在于房地产市场,随着房贷利率的回升,以及对房贷增量的调控,房贷增速将从历史高位大幅下
滑,并导致地产销量和房价的下跌。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39短期现金为王,布局未来资产。融资增速回落,经济前高后低。17 年 3 月,全社会包括政府融资总量同
比下降6500亿,降幅创15年4月以来新高,而4月融资同比仍降,这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存在较大下行风险。17 年下半年,存货周期应已结束,地产投资或面临大幅跳水,而去杠杆将传导进实体经济,届时
经济下行风险将明显增加。投资时钟停摆,短期现金为王。17 年以来,现金收益率大幅上升,经济步入滞胀期,源于央行货币紧缩,经济开始减速,现金为王是短期主要策略。现金并不是纯粹的持币,而是配置货币类资产,而今年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限,也可以借着市场回调的机会,布局中国的优质资产。债市等待机会,股市布局未来。债券类资产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与欧美日相比,中国 10 年期国债仍具有投资价值,且当前国债利率高企,主要源于金融去杠杆导致的被动抛售,因而仍具备长
期投资价值。股票市场则寻找结构性机会。一是聚焦有全球竞争力、定价权的中国制造业公司,将受益于海外复苏,比如家电龙头;二是寻找技术创新、进口替代空间巨大的行业,比如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飞机等;三是传统周期性行业,或是民企占比高,实现剩者为王,比如水泥、化工,或是
政府主导僵尸行业并购整合,实现瘦身健体;四是金融业大浪淘沙,主动收缩业务、压缩杠杆的银行将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五是消费、服务业相关行业,中国经济正从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型,服务和
消费类资产是未来希望所在。
正文:
1.经济高点出现,通胀预期逆转
1.1 指标高位回落,经济高点已现
总量指标高位回落。统计局公布17年1季度GDP增速达到 6.9%,创 1 年半反弹新高,而 3 月份的工业增
加值增速也跳升至 7.6%的高位,但 4 月工业增速降至6.5%,出现明显回落。
工业品增速:普遍见顶回落。从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来看,除了水泥以外,3、4 月发电、钢铁、金
属、汽车等产量增速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
?
经济高点已经出现。而在 5 月份以来,我们监测的发电耗煤增速仍在下降,考虑到去年 6 月份开始发
电增速大幅跳升,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受到高基数效应的制约,年内经济同比增速的高点大概率
已经出现。
消费:汽车销量增速转负。而从消费来看,4 月各种口径的汽车、乘用车销售增速均已转负,5 月份
的乘用车零售增速仍是负增长。而汽车消费占据中国耐用品消费的近 40%,是决定中国消费走势的核心
因素,这意味着未来消费走势难言乐观。
?
投资:地产销售下滑、投资难以持续。而决定投资的核心变量是地产投资,目前的地产投资增速仍
处于过去两年以来的高位水平,但由于从 16 年 10 月份开始地产调控日趋严厉,地产销售已经连续 3 个季度大幅下滑,即便考虑地产销售到投资的滞后传导期从半年延长到 3 个季度,其对地产投资的拖累也将
在下半年明显体现。
?三四线地产:棚改政府出资,贡献开始下降。从 2015年开始,政府启动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模式,通
过央行直接给国开行提供 PSL 贷款,然后由国开行给地方棚改定向贷款,其中大多数资金用于当地商品房购买,而且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目前 PSL 余额已经超过 2 万亿,因而三四线地产繁荣背后有着政府力量的巨大支撑。但是目前无论是货币化安置的比例、还是当年改造的棚户区数量,均已达到历史顶峰,其对地产销售的影响也开始下降,我们测算过去两年棚改对商品房销售增速的绝对贡献达到 10%
,而今年只有 4%。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0
1.2 工业库存上升,库存周期尾声
库存周期已至尾声。随着需求的回落,工业品库存开始逐渐上升。本轮经济反弹时间较短,属于典
型的库存周期,过去中国一轮典型的库存周期持续时间通常在 3 年左右。从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看,本轮去库存从14年3季度开始,补库存从16年3季度开始,到 17 年 2、3 季度库存周期已经步入尾声。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来看,已经恢复到过去 5 年的高位水平。
在经济长期趋势下行的背景下,目前的原材料库存水平难以进一步上升,而原料购进价格的见顶回落也意味着补库存接近尾声。
?
1.3 商品价格筑顶,通胀预期逆转商品价格筑顶回落。从商品价格来看,17 年以来呈现筑顶回落的趋势,油价始终徘徊在 50 美元/桶附
近,近期钢价、铜价等出现大幅下跌,也从侧面印证商品需求正在放缓。
通胀预期逆转。本轮通胀预期源于商品价格大涨,但随着商品价格见顶回落,4 月 PPI 环比出现 10 个
月以来的首次下降,PPI 同比增速也从 8%左右高位降至6%。由于年初以来食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 2 月
份以后 CPI 同比就降至 2%以下,因此无论从食品还是非食品价格来看本轮通胀都已经走到了拐点。
?
2.货币持续收紧,金融正去杠杆
货币持续偏紧,“加息”周期开始。目前,无论是从经济还是通胀走势来看,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
,从过去的经验来说货币政策将会趋向宽松。但今年以来恰好相反,与 CPI 走低相反的是货币利率持续走高,而中国央行已经连续两次上调逆回购招标利率,相当于已经在金融市场开始了加息周期。
2.1 美国加快紧缩,中国稳定汇率
美国加息节奏加快。美国 17 年的加息节奏明显加快,此前两年都是每年年底加息一次,而 17 年从 3 月
就开始加息,从期货市场来看,目前预测 17 年还有两次加息,而且 6 月份加息的概率仍在 80%以上,意
味着 6 月份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0
利率上调稳定汇率。过去两年,虽然美国在加息,但中国维持低利率环境,中美利差扩大,结果是人
民币汇率持续贬值。而今为了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难再贬值,必须跟随美国提高利率。因
此,与历史相比,本轮货币收紧的重要变化在于政策目标从经济和通胀目标增加了汇率目标,央行 3 月
跟随美国加息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汇率。
?
2.2 金融过度繁荣,地产泡沫膨胀
M2 增速貌似下降。从广义货币 M2 增速来看,16 年为11.3%,17年4月降至10.5%的历史低点。但是M2增速的回落很难解释 16 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房价普涨,到底哪个指标可以准确刻画中国货币的真实走
势?
?
商业银行变身投资银行。什么叫 M2?按照央行的定义,M2 包括所有的银行存款,而存贷款代表的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但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多种约束,比如说存款要缴纳 20%左右的准备金,因
此货币扩张存在 5 倍的上限,此外银监会对许多中小银行有着严格的地域约束,不能够异地吸收存款,
也就很难跨越式发展。而在贷款方面,由于每一笔实体贷款都要占用足额资本,也就使得银行的扩张
速度受到了资本充足率的严格约束。所以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非存贷款业务,逐渐变身为投资银行
。
?融资转向同业市场。比如说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的兴起,意味着商业银行开始向金融机构借钱,其
好处在于一是可以突破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无限制地创造货币,比如 17 年 2 月份单月同业存单净发行
达到了 1 万亿。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突破地域的约束,很多中小银行可以利用同业市场向全国的金融机构
举债。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过去两年的新增负债中只有一半是传统的存款,另外一半来自金融市场
,主要是向央行和同业的借款。
?资产绕道同业投放。而从银行的资产投放来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6 年银行业新增 30 万亿的资产,其中只有一半是传统的对实体的贷款,包括政府、居民和企业,另外有接近 1/3 是银行对金融机构的
贷款,但是金融机构本身不创造价值,主要是作为通道来逃避监管,因为实体贷款通常要占用 100%的资本,而通过金融机构放贷只需占用 25%的资本,这样就可以极大增加银行资本利用效率,使得银行利用 13%左右的资本充足率就可以实现每年 50%以上的增长。
?货币增长暗度陈仓。所以从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来,在过去几年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存贷款增速相对缓慢,其增速都在 12%左右,但是非存贷款业务的增
速都在 20%左右,这就使得银行资产负债的总增速高达16%。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1金融行业过度繁荣。而除了银行以外,16 年的金融子行业扩张速度没有一个低于 20%,其中信托规模超
过 20 万亿,同比增长 24%,保险规模 16 万亿,同比增长 24%,银行理财规模 30 万亿,同比增长 28%,公私
募基金 34 万亿,同比增速 30%,券商资管 18 万亿,同比增长 50%。
M2 是“假货币”?货币严重超发。因此,考虑了各个金融子行业之后,16 年中国金融行业资产总增
速高达 20%,即便考虑到各种互相持有重复计算,金融行业资产增速也不会低于银行表内资产 16%的增
速,这就远高于13%的M2增速目标,远超10%的GDP和CPI 增长需要。
?
货币增长远超经济需要。从结果来看,就是 16 年仅中国银行体系就创造了 30 万亿的货币,其中 25 万亿是流向实体的信贷,但是创造的 GDP 只有 5.5 万亿。
?
货币超发、泡沫之源。从货币的角度来看,本轮房价上涨源于影子银行大发展,导致货币严重超发
,远超经济增长需要,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银行一方面通过贷款、非标、债券借钱给地产企业拍地
,另一方面贷款给居民买房,而银行又通过金融市场大规模举债来支撑这些借贷,就使得货币创造失
控、地产泡沫越滚越大。我们统计去年开发贷款、债券信托、居民房贷和公积金贷款、央行 PSL 合计提
供约 10 万亿地产融资,15、16 连续两年地产总融资增速超过 50%,这也使得本轮房价涨幅远超以往。
?
房贷增长失控。在 13、14 年,中国地产相关新增融资只占 GDP 的 6%,但经过连续两年的跨越式发展,
到 2016 年已经占到 GDP 的 12%以上。而从银行信贷投放结构来看,16 年居民房贷占比已经接近 50%,也意
味着房贷增长已经失控。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1
2.3 去杠杆势在必行,地产凛冬将至
美国利率市场化:银行成本上升、投机地产。在过去几年中国发生的金融和地产泡沫并不是新鲜事,在历史上早有发生,其共同的背景叫做利率市场化。
美国利率市场化从 70 年代开始,到 86 年基本完
成,在 80 年代美国银行的负债结构从一般存款转向同业借款,导致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在利润的压力
下其资产开始持续投向高风险的房贷领域。
?金融部门扩张过度,储贷危机。在 80 年代,美国金融和银行部门的负债高速扩张,推动了地产行业的繁荣,但好景不长,随着美联储加息刺破地产泡沫,美国银行倒闭数量激增,出现了储贷危机。
?日本利率市场化:银行追逐地产。日本利率市场化从 70年代开始,到 90 年代中期完成,在 80 年代开放了可转让存单和货币市场存单,期间商业银行主动增加非存款负债,同时其信贷资产持续向房地产和居民倾斜,而其投向信托和保险业的信贷也间接投向了房地产,最终导致了地产泡沫。
?金融加杠杆、危险的游戏。但随着中国银行负债结构从存款转向金融市场借款,其实使得整个中国
金融体系出现了巨大的风险。过去中国银行的负债以存款为主,而存款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哪怕在 98
年中国银行体系的一半资产都变成了坏账,但是只要大家对政府有信心,不是同一天去银行提款,就
不会发生任何危机。但 16 年中国金融业非存款负债已经超过 GDP,中小银行的非存款负债已经占到其总负债的 1/3,由于同业存单期限较短,一般都不超过 3个月,意味着许多金融机构靠每天融资才能存活
,万一哪一天借不到钱就会引发金融风险。
?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国内最大的风险在于地产泡沫,而地产泡沫的源头在于金融杠杆,因此为了抑制地产泡沫,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从银监会接连发布的 6 号文、46 号文和53 号文,结合央行 MPA 考核趋严,去杠杆政策意图明显。
而金融去杠杆的核心是抑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扩张,手段之一是约束银行负债扩张,最直接的是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来考核,所有同业负债不
能超过银行总负债的 1/3,这意味着中小银行超常规发展的终结。
?
MPA 考核:降低融资增速。手段之二是抑制银行的资产扩张。从 17 年起,表外理财被正式纳入 MPA 考
核,而 MPA 考核的核心要求是银行广义资产增速不能超过 12%的央行社融目标增速,否则会有各种惩罚
。而银监会要求投资资产必须“穿透”,这意味着假道同业逃避资本占用的游戏也结束了,资本充足率成为银行资产增长的硬约束,过去中小银行动辄 50%以上资产增长时代终结,商业银行将面临增量缩
表甚至存量缩表的考验。
?
金融去杠杆短期目标:银行资产增速下降。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金融去杠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金融
部门负债率,由于金融部门负债率等于负债/GDP,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降低金融部门债务扩张的速度,使得其与 GDP 名义增速大致接轨,这意味着去杠杆的短期目标是使得银行总资产
增速降至 10%的 GDP 名义增速附近,这样金融部门负债率就会不再增加。截止 4 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已降至 13%左右,按照目前的速度,大约还需要 3-6个月时间降至 10%左右。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2
金融去杠杆终极目标:银行破产重组。另一个方式是债务减记,也就是放开金融机构的破产。从日本
、美国、欧洲先后处理金融行业危机的经验来看,美欧从金融危机中的复苏都经历了银行倒闭、政府救助,利率下降,然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但是日本迟迟不愿放开银行倒闭,也就错失了救助银行的时间,以致于利率下降都收效甚微。所以去杠杆的终极目标是放开银行破产,给银行业足够的教训,改
变银行只会向地产放贷的行为。
?反思利率市场化: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在过去几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大力推进,不仅取消了存贷款
利率的上下限,还放开了大额存单、同业存单等多种融资工具,但结果是中小银行、中小保险的全面崛起,而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依靠的并不是更有效的投资,而是高息举债,假借金融机构不能倒闭的国家信用,把金融资源投向高风险的房地产领域,制造了巨大的地产泡沫。因此,为了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补上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个环节,亦即金融机构的破产,将政府信用
和金融机构切割开来。
?
美国去杠杆:先金融后经济,失业问题严重。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其去杠杆是在 09 年初从金融部门
开始,随后在 09 年下半年引发了实体经济中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去杠杆,这一过程中失业率一度攀升至
10%,引发了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很多人担心金融去杠杆的力度不能过大,否则实体经济承受不了失
业的压力。
中国去杠杆:先经济后金融,企业利润改善。但从中国过去两年的实践来看,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从 16 年初开始实体经济中的企业部门率先开始去杠杆,并带来了企业利润的改善,而从 17 年初才开始金融部门的去杠杆。这意味着中国并非不去杠杆,而是去杠杆顺序与欧美有明显差异,我们是
先去实体经济的杠杆,在大幅改善了钢铁、煤炭等落后产业的盈利之后,再开始去金融领域的杠杆,
同时政府部门还在加杠杆对冲,这样就不会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也意味着金融去杠杆可以加大力度
推进。
?
房贷额度收紧,房贷利率上行。目前的地产市场极其类似两年以前的股市,都是靠金融杠杆在支撑。按照央行年初表态,17 年房贷占信贷的比例会从 45%降至 30%以下,16 年商业房贷总量约 6 万亿,这意
味着17年房贷总量约4万亿,比去年减少2万亿。目前很多银行的一半负债来源于同业市场,而同业存
单利率已从 16 年的 3%上升到 4%以上,这意味着增量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大概率都会持续上调。
?房地产凛冬将至。因此,我们认为 17 年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基调下,货币收紧的最大风险在于房地产市场,随着房贷利率的回升,以及对房贷增量的调控,房贷增速将从历史高位大幅下滑,并导致地产
销量和房价的下跌。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2
3.短期现金为王,布局未来机会
3.1 融资增速回落,经济前高后低
融资总量同比大降。在 17 年 3 月,全社会包括政府融资总共是 2.53 万亿,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 6500
亿,降幅创下 15 年 4 月以来的新高,4 月份社会加政府融资同比仍降,而融资的回落是经济未来的真正
风险所在。
去杠杆经济趋降。而货币是决定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核心指标,从融资到经济通常存在 1 个季度左右的滞后期,这意味着下半年中国经济存在较大下行风险。
?17 年经济增速前高后低。总结来说,我们预测 17 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压力有限,因为地产销售对投
资还存在滞后传导、存货周期还在发生作用,去杠杆影响还不明显。但到 17 年下半年,存货周期应已
结束,而地产投资或面临大幅跳水,而去杠杆将传导进实体经济,届时经济下行风险将明显增加。
3.2 投资时钟停摆,短期现金为王美林投资时钟停摆。从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角度观察,16 年中国投资时钟转得飞快,年初市场还在讨论经济衰退与通缩,债券是投资首选,到了下半年就变成商品与股市齐涨,而这是经济步入过热期
的表现。但从 17 年以来,现金收益率大幅上升,货币基金收益率接近 4%,比去年几乎上升一倍,这是
经济步入滞胀期的表现,源于央行货币紧缩,经济开始减速。我们认为当前投资时钟短期停摆,因为经济下行对股市商品不利、但是央行货币紧缩对债市不利,所以现金为王是短期主要策略。
?短期现金为王。目前市场对于现金为王有着诸多争议,但我们认为配置现金有以下优势:一是现金
并不是纯粹的持币,而是配置货币类资产,目前货币基金收益率约 4%,比去年的 2.5%左右大幅提高。
二是今年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限,过去中国实际货币增速接近 20%,货币严重超发,所以要把现金换
成房地产等资产,否则就会被动贬值。但如今央行去杠杆收货币,房价、股价下跌,持有现金的机会
成本大幅下降。同时持有现金并非看空中国资产,而是可以借着市场回调的机会,布局于中国的优秀
资产。
?
3.3 债市等待机会,股市布局未来
等待债市机会。首先是债券类资产,尤其是无风险的利率债。从目前主要经济体的 10 年期国债利率
水平看,中国在 3.6%,美国只有 2.3%,欧元区 0.4%,日本只有 0.05%,所以相比较而言中国的 10 年期国
债最具有投资价值。而且和美国相比,其加息周期下长期国债利率不升反降,反映经济处于弱复苏状
态。而当前中国经济通胀开始下行,而国债利率仍处过去几年的高位,源于金融机构去杠杆导致的被
动抛售,其实意味着国债利率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而今年以来国内保险股的上涨,其实反映的保险作
为负债期限最长的机构可以配置更高收益的债券,从而获取更高收益。
?
海外复苏、中国制造。其次是从股票市场寻找结构性机会。一是聚焦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公司。目
前海外经济复苏虽然缓慢,但是趋势向好,中国出口增速也由负转正,所以我们可以聚焦于有全球竞
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公司,比如美的集团之类,出口占比达到 50%以上,有全球定价的能力。
?
技术创新,进口替代。二是寻找技术创新、进口替代的机会。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和
手机市场,第二大航空市场、原油消费国,而在这些领域中国存在着大量的进口,16 年光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就达到 2200 亿美元,原油进口额 1165 亿美元,汽车相关进口 447 亿美元,飞机进口 204 亿美元,这意味着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飞机等产业存在巨大的技术创新和进口替代的机会。
?
周期性行业:剩者为王,提高效率。三是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如果不能通过提高出口占比扩大需求蛋糕,就必须面对存量经济,提高效率,剩者为王。其中有两类企业值得关注。一是在民营企业占比
高的行业,其退出会更加彻底,去过几年的水泥、化工(氨纶、粘胶为代表)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另一种是由政府主导的僵尸行业并购整合,从而实现行业“瘦身健体”。目前看,这仅可能发生在
钢铁、煤炭、电力行业。
?06/07 年:富国银行主动收缩。再从金融行业来看,将会出现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些没有节制,疯狂扩张的银行将会吃下苦果,但是能够逆势而为,主动收缩规模的银行,将有希望发展壮大。美国金融
危机前后的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就形成鲜明反差,花旗银行危机前激进经营、杠杆高企、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而富国银行主动收缩业务,压缩杠杆,结果最早从危机中复苏,股价创出新高。
?寻找中国的富国银行:谁在收缩。从上市银行的报表来看,2016 年四大银行中的中行、工行和农行,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农商行中的无锡银行、张家港行增速在 10%以内。2017 年 1 季度中信银行已经
开始主动缩表。
?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7:43
从工业投资到服务消费。最后从今年以来中国相关资产在全球的表现来看,表现好的资产主要可以归功于两大类,一是和消费有关,比如家电、家具、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二是和服务业有关,比如社交、教育、互联网零售、快递、旅游度假、保险等等,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从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
转型,服务和消费类资产是未来希望所在。
?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09【北京二手房冰封】5 月,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 10801套,是最近 27 个月的最低点。此外,北京二手房均价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调,多个区域的千万级二手房,降价幅度甚至超过 200 万元。业内认为,调控
政策的效果在 5 月进一步深化,市场降温导致业主预期开始扭转,供需矛盾明显缓和,加上信贷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预计未来北京二手房市场仍将保持低温运行。(北京商报)(来自华尔街见闻 App)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11
【六月同业存单发行或再现量价齐升】随着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同业存单“量跌价升”的背离进一
步加剧。6 月以来,同业存单“供需缺口”继续扩大,收益率升破 5%。分析人士指出,伴随同业链条的
逐步清理,未来市场整体杠杆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同业存单有望逐渐进入“量价齐跌”的阶段。但 6 月同业存单可能重回“量价齐升”的局面,短期内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再次波及资产端的风险值得警惕。
(中证报)(来自华尔街见闻 App)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13
房子租不出去,急了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35007.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20别再瞎传播央行大放水来吓人了,能有点道德吗?
原创 2017-06-07 樱桃 樱桃小房子
?
昨天央行进行了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投放 4980 亿。
有公众号就大做文章,说央行大放水。大概内容是:按照 5.33 的货币乘数放大倍数,对市场可以产生 2.7万亿的 M2,力度接近 0.7 的降准。
6月6日、7日分别将有1510亿元、733亿元MLF到期。
即便是对冲掉这部分到期的 MLF,央行的放水规模也达到了 2737 亿元。仍然可以产生 1.46 万亿的 M2,相当于 0.4 次标准规模的降准。
然后此文被疯狂传播,尤其是那些看涨房价的死多头,中介,好似又吃了春药一样亢奋。
我想起来了,这个公号作者在 5 月份的时候也写过一篇央行大放水的文章,5 月 12 日,央行也是通过MLF 操作了 4590 亿,然后他又通过货币乘数算了下要放水 2 万多亿。
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央行打左灯向右转,说大放水是别有用心。】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一次又一次,写这些令市场恐慌的假东西有意思吗?自媒体的阅读量和眼球是赚足了,但给别人带来的损失你想过没有,会导致很多人担忧放水,房价还要上涨,在高位冲进去接盘。
杨红旭的读者早两天跟他说,在燕郊投资的 86 平米两房,2.5 万买的,因为月供只够撑三个月了,只好割肉平仓,燕郊限购后市场迅速变冷,2.2 挂牌没人要,1.8 万甩卖没人要,最后 1.78 万成交的,一
平米亏了七千多。当时市场太疯狂,抵不住诱惑跟风入场没想长期持有,只想短炒一把走人,结果总
共亏了六十万,四年多的积蓄没有了。
做人,追求商业利益,最起码要有点道德,有点底线!不要做误导人的害人精。
因为老百姓对 09 年的 4 万亿大放水有刻骨铭心的恐惧,凭空的放水必然导致房价上涨,但如果是正常
的补充市场流动性,也说成是大放水,那又会让人无端恐慌。
什么叫放水,可能大家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只有多出市场正常货币需求,无端多出来的钱,才叫放水,比如市场没有项目需要资金,多出的钱要重新去开发项目,如果是前期项目已经投下去了,后续
开发需要银行再贷款的资金,怎么能叫是放水呢?这是经济正常运转需要的货币,否则就会死一片企
业项目。
不要选择性失明,只看到 MLF 操作,而忽略到期的数量,就说5月那次,5月3日到期2300亿时未续作
,而5月16日也有1795亿未续,减掉这些,净投放就很少了。
再说这一次,6月份有4313的MLF到期,6日、7日已对冲 2243 亿元,那文章直接无视,标题居然还说
放水 2.7 万亿吓死人,醉了!剩下还有两千余亿到时候是否续作现在还不知道,如果不续作,现在计算
出的放水就是放屁。
这次央行很可能是提前操作,引导市场预期,因为目前市场流动性比较紧张,没看到多个城市的各
大银行都说没钱放贷,在不断提高房贷利率吗?而且每到 6 月份,银行的二季度 MPA 考核来临,避免再
次出现 2013 年 6 月那样的钱荒,央行提前释放缓解流动性,再正常不过。
而且,美联储 6 月很可能加息,好不容易汇率稳定下来,喘过气来了,人民币 5 月底还大涨了。央行
还敢大放水?嫌活的太长了?希望读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不要被这些信息误导你做错误的投资决策。
我查了一下央行货币净投放数据,如下图。
?5 月份货币总共净投放也就 200 亿,而且货币松松紧紧,公开市场操作都是很常规的,而现在总的货币环境是趋紧的,今年 2 月、3 月资金净回笼 8100 亿、6000 亿,怎么没人说货币大收紧了,眼睛瞎了吗
?
而且不光是 MLF,还有其它货币工具操作啊,其它如逆回购等是净回笼呢?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很多人来问,我真是头大,货币政策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收紧!收紧!收紧!可能收紧节奏会比较慢,但方向已经确定,再被这种信息误导的是傻瓜。真要是大放水,货币政
策转向了,我会发文提醒的。
另外,我看那篇文章还列了这两年来,MLF和PSL的余额,截至目前,MLF 余额 42245 亿元,截至 5 月末
,PSL 余额达到 23473 亿元。央行这两年来通过 MLF 和PSL 共发放了 6.5 万亿的基础货币,如果按照惯例乘
以 5.33 的货币乘数,相当于增加了 34.6 万亿的 M2。
其实查一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知道,从 2015 年 1 月以来,基础货币从 28.83 万亿,增加到今年 4 月的
29.94 万亿,总共只增加了 1.112 万亿。
而同时期,影响央行基础货币最重要的外汇占款,从27.07 万亿,降到了 21.58 万亿,总共降了约 5.5
万亿。
大概算一下数据,就是央行通过 MLF、PSL 投放的货币6.5 万亿,减去降的外汇占款 5.5 万亿,就是 1 万
亿,与 2015 年以来基础货币净增加数额差不多吻合。(还有少数其它工具没算进来)
所以我们在看货币供应多少时,不能只看到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货币,就说是放水了,而忽
略持续下降的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减少的影响。
M2从2015年1月的124万亿,增到今年4月的159.6万亿,增加的 35.4 万亿,主要是因为银行拼命扩张
资产,钱空转的次数多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而不是基础货币增多了(基础货币只增了 1.11 万亿)。
现在银监会在整顿金融乱象,银行资产扩张估计是扩不下去了,货币乘数预计也会下降,现在的5.33,估计会下降到 5 以下。4 月份的 M2 环比下降,其实已经有迹象说明了。
你简单想想,如果真是放水,银行怎么会资金紧张呢,现在有的城市,房贷放下来要三五个月,甚
至是半年,这对开发商的资金回笼会有明显影响,这个链条收紧对货币乘数都会有影响的。
那个 PSL 的增加,是定向宽松,我昨天的文章说了,主要是用于棚改资金,所以棚改项目多的城市,
估计今年明年房价还会上涨,哪怕三年后会因棚改大跃进计划的退场而跌的很惨,而已经严厉调控的
一二线,等着调整吧。
其实人很容易被周围的情绪干扰,感染,有时候看到大部分人都看多房价,有各种理由,我也会怀
疑自己的判断,但一个人冷静的时候,还是相信内心的直觉。
对很多城市而言,现在有多疯狂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35196.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28
市场是敏感的,是真实的,SO 那些说央行放水的,出来走两步?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435439.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8 08:51
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 5 月购房者信心指数年内首降
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2017-06-08 07:35
伴随着密集的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已开始趋于平淡。安居客发布的 5 月国民安居指数显示,受政策抑制,多个重点城市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房价上涨增速呈放缓趋势。经纪人信心指数持续下滑
的同时,购房者信心指数也出现了自去年 12 月份以来的首次下跌。
据安居客《5 月国民安居指数》中的数据显示,5 月份购房者信心指数从 4 月份的 103.67 微跌至 103.04,出现年内首次下滑,经纪人信心指数也从 4 月份的 111继续下跌至 107.3,与前者呈现双跌态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