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学习西方经济
学的人。
林毅夫说,“我近年来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功失败经验的基
础上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和当今主流经济学理论把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看发达国家有什么发展
中国家就补什么不同,新结构经济学倡导的是先看发展中国家有什么、能做好什么,再把它们能做好
的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竞争优势。”
个人觉得,这其实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的最大经验,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
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说白了,就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今天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中国经济问题中又一次出现了和西方经验完全不同的内容,而且演变得越来越显著,这个现象就是楼市的“定向加息”,大家可能不以为然,但是,这种“定向加
息”绝对是中国特色的。
最新的消息,根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地区的银行房贷利率再传涨声,部分城商行需在基准利率的水平上上浮 5%-20%才能放款,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的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上浮 20%,民生银行则在基准水平上上浮 10%,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执行的利率为在基准水平上上浮 5%。
而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北京部分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 1.1 倍;二套住房按揭贷款最低为基准利率的 1.2 倍,另有部分银行虽未明确上浮首套房贷基准利率,但是由于额度极为有限,在实际执行中需要议价,也相当于利率有所上浮。另外,某上市股份制银行上海地区早在 5 月初即开始执行首套房 1.1 倍利率,杭州多家银行从 6 月开始首套房房贷利率几乎都没有折扣了,个别银行已将首套
房贷利率上浮 10%。
其实,这种房贷利率上的“定向加息”早在 5 月初就开始了,现在则是星火燎原越加越重而已,你要说这是在钱紧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也行,但是你要把它看作是监管层为调控楼市泡沫而祭出的
必杀技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早在 5 月初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就发文表态了,“房贷利率上调给市
场预期降温”。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3:36再次提醒一下小白们,当然,以下文字,那些房托们和无良中介们可以无视。
小白们可以不用关心那些神马所谓的酸辣粉(SLF)、麻辣粉(MLF)、逆回购,更不用理会那些心怀叵测的所谓『放水』的谣言,只要每天关注以下两个数据:
1,宝宝类(货币基金)每日收益率上涨情况;
2,银行房贷『定向加息』利率、房贷收紧情况。
如果以上两个指标,总体都是上涨趋势,就说明货币政策是在越来越紧缩,就必须看好你的钱袋子
。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3:52
未来开发商转型做"房东" 租房住比买房更划算?
大洋网-广州日报?2017-06-09 07:42
自去年 10 月起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出台后,市场进入调整期,人们发现,开发商进行调整,转型
做起了“房东”。本周,万科花了 25.3 亿元买下佛山南海一宗 70 年 100%自持地块,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大品牌房企真的要转型做“包租公”了吗?
记者观察
自去年 10 月起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出台后,市场进入调整期,人们发现,开发商进行调整,转型
做起了“房东”。本周,万科花了 25.3 亿元买下佛山南海一宗 70 年 100%自持地块,在市场上掀起轩然
大波,大品牌房企真的要转型做“包租公”了吗?第二天,世茂又以 24 亿元+3.9 万平方米配建+8.28 万
平方米自持拿下佛山一宗地块,自持部分只能出租不能销售,这意味着珠三角正式出现新的拍地方式。开发商转型做“房东”,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租房观念。
“自持地块”的拍地方式不仅佛山的开发商关心,东莞等其他城市的业内人士也极为关注,未来这
种拍地方式是否会在东莞出现,近两天引起东莞许多业内人士的讨论。显然,能够做“房东”的开发商不会是小开发商,越来越严格的拍地政策只有资金实力雄厚、有影响力的品牌房企才能参与,实力不足的中小房企只能出局,市场资源向品牌房企集中。
与佛山相比,东莞土地市场要平静得多。东莞已经连续4 个多月没有商住地供应。在拍地方式上,东
莞出台政策提出,探索采取“限地价、竞配建人才房(保障性住房)”“限房价、竞地价”等新型房地
产用地交易方式。未来东莞是否会与佛山一样也实行拍地自持的方式很难说,但可以预测的是,像
2016 年一样疯狂拍高价地的现象将很难重演。
“拍地自持”的方式受到许多人欢迎,有人希望能够引进东莞。有人认为,购房者买房为的是享受房子附带的公共配套和服务,如果开发商成了“房东”,购房者只需花低于月供的租金就能享受到相
关的配套和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将愿意接受租房住,而不是花大价钱买房住,徒增压力,降低生活品
质。当房子价格不再成倍上升,投资炒房的人自然就会减少,住房也将真正实现“自住”的功能。
可以想象,未来,开发商成为“房东”,政府的住房保障制度日渐完善,人们能够以更加便宜的价
格租住到好的住房,租房也不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租房的观念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责任编辑:何倚华_NW6010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5:51
"六月流动性风暴——中国金融市场迎来“钱紧”大考\n38分钟前??\n\n张少华文章总数?273?篇\n+ 关注\n6 月是中国金融市场习惯性“资金紧张时期”。
今年在金融去杠杆、美联储加息压力下,市
场对半年末时点“钱紧”的担忧更甚。\n\n6 月资金面有多紧张?可以从以下 3 个现象中看出:\n\n1、6 月初至今,30 天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大涨 51 个基点,是 2013 年以来同期涨幅最大的一次。\n\n2、中国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6月8日涨6个基点至 3.66%,超过 10 期国债收益率的 3.65%。自2006 年以来,国债收益率曲线仅出现两次倒挂;第一次是在2013年6月“钱荒”时。\n\n3、6月2日以来,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内的各类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全部都出现了预期收益率 5%以上的产品。公开信息显示,部分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超过 5%的,占比已经超
过 70%。"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6:25金岩石投降了: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
2017-06-09 深圳壹地产
?
来源:地产号、券商中国编者按:近日媒体最近又关注了金岩石的言论,他在近两年前曾说:未来五年之内,卖掉所有投资
性房产。现在又重申言论。要知道,他曾是房地产的死多头,一度长期唱多,现在转身唱空,为什么
?
?虽然盛夏来临,但资本市场“寒冬论”此起彼伏,真是投资的冬天?投资者是否有机会穿越?又该
如何穿越?日前,在“第二届中国股权投资人大会”上,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经济学家金岩石、东方港湾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斌等人悉数到场,对减持新规、IPO减速、房价、股票投资等热门话题分享了各自观
点,有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好不热闹。
毫无疑问,房价走势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当前房价处在历史高位,买、卖、还是持
有,市场众说纷纭。
券商中国记者选取了会上部分精彩内容:金岩石:我再重复一遍,未来三年之内,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不问价格。
但斌:对一般的老百姓,最好的财富保值的方法就是买房,真正买到好的地段的房子,千万不要卖
。
盛希泰:3 年锁定期太短了,最起码要 5 年,要用各种方法限制主发起人套现,包括股权质押。
金岩石:未来三年卖掉投资性房产
金岩石说:我再重复一遍,未来三年之内,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不问价格。今天我给大家提个醒
,三年到五年时间,金融海啸就在我们的身边。
金岩石表示,过去 30 年,获得的财富是城市化福利。
?房地产本身不会创造价值,房子永远是房子,100 万买了房子,现在升值了,但房子没有变,它本身只会贬值,升值是来自于房产的交易。交易的不是房子,而是预期,是空间的价值,这才是房子升值
的原因。
当人口集中积聚趋势即将完成的时候,楼市投资的黄金时刻结束。极少数城市会出现豪宅,鬼城、
鬼区也在出现。?金岩石称,去年 6 月份,他正式发布卖房信号,因为去年是城市化的元年,城市圈的元年。
2016年5月11日,长三角城市圈落地,该城市圈占22%的国土空间,12%的常住人口,21%的 GDP;今年粤港澳大亚湾延伸到三亚,珠三角城市圈即将落地,该城市圈占 2.5%的国土空间,15%的常住人
口,25%的 GDP;明年会看到京津冀城市圈落地,该城市圈占 2.2%的国土空间,12%的常住人口,21%的 GDP。
三大超级城市圈落地,结果就是,7%的国土空间,容纳35~40%的常住人口,70%左右的 GDP。未来三年将看到,一方面,15%的国土容纳 70%的常住人口,创造将近 90%的 GDP;而另一方面,80~85%的空间集聚不到 30%的常住人口,创造不到 10%的 GDP,个别地区就接近等于无人
区,这些无人区的房产还以资产抵押在银行,银行坏账短期还没有付出水面,但这些鬼城、鬼区不断占领,风险就不不断暴露,金融海啸可能会拔地而起,北上深的豪宅价格或将一夜腰斩。
金岩石认为,经济学原理是非理性繁荣,必然会伴随着断崖式下跌。
过去百年,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韩国,非理性繁荣维持 10 年以上。30 年代的美国,60 年代的
欧洲,70 年代的日本,80 年代的台湾、香港、马来西亚,90 年代的新加坡、香港,所以未来三年,卖
掉所有投资性房产。
?对于家庭资产配置,金岩石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家庭财富的配置从房地产未来五年转向全
球配置,证券投资主导。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6:59再论放水谣言,没有金融常识,以后请别再装懂误导人!
原创 2017-06-08 樱桃 樱桃小房子
?樱桃小房子昨晚发了文章【别再瞎传播央行大放水来吓人了,能有点道德吗?】后,今天一早有特
殊的人找我了,肯定了我普及金融常识的这篇文章,同时也解释了金融政策的一些问题,不过应对方
要求,我不方便把对话发出来。
很多人今天又转发了一篇文章给我,环球冷眼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货币没放水吗?你眼瞎了,还是将良心卖给了魔鬼》。主要是与别的公众号文章针锋相对,里面也顺带批判到我昨晚写的文章。
本来我是懒得反驳了,但为了大家不被误导,我还是再啰嗦一篇。
仔细看冷眼的文章后,发现其实我们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在一条道上,他说的是过去,都是在大放水
,M2 余额快 160 万亿了,其实这个我们又没否认,从09 年开始,中间好几年都是大家理解的大放水,
2015 股市加杠杆出现牛市,去杠杆终结牛市,楼市加杠杆导致暴涨。
而我说的是现在,从今年开始,货币的龙头明显在收紧了。如果现在还在乱说,看到一个 MLF 操作,
就说是大放水,明显是胡说八道,误导大家。
下面反驳他几点。
1、他嘲笑我上篇文章提到的项目需要资金的问题,以为我说的是货币发行以项目为瞄来发行,呵呵,
我对他的理解也是醉了,人民币主要以外汇为瞄发行基础货币,这个谁都知道,用得着他来解释?我
以项目为例子,是说明经济运行需要资金,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投放,是很正常的,而非突然无端大放水,货币不可能突然卡死,否则过去放那么多水出去,已经在市场上形成的一些项目,比如房地产,你突然截流,那大家不都要干渴死项目要烂尾吗,打个通俗的比喻而已。
2、他说外汇占款减少的 5.5 万亿,应该注销而没有注销,我不知道他说的注销是啥意思,难道是要用火烧掉这些货币吗?哈哈,太搞笑了。外汇占款缩减了 5.5万亿,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就相当于资产端少了 5.5 万亿,同样的,在负债端也一定会回收相应的人民币,比如按 7 计算,那就回收了 38.5 万亿
人民币。
怎么理解,我打个通俗的比喻,某外贸企业原来通过出口服装赚了 1 亿美元,在国内到银行换成了人民币 7 亿元,用于国内生产,现在看到形势不好了,又想拿手里存下的 7 亿元去换成 1 亿美元,到国外去
投资,这个过程中,虽然是到银行是换的,其实银行只相当于中介,简单起见,你就忽略掉银行,相当于外贸公司直接跟央行交易,把 7 亿元还给了央行,这样,央行的账上就少了 1 亿美元外汇,那相应的,央行从外贸公司手里拿到的 7 亿元人民币,就是回收了。
至于央行再通过别的工具,比如 MLF,把这 7 亿再投放出去,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总之,外汇减少了多少,央行就回收了多少人民币,这是确定无疑的。
3、
他说从2015年1月来外汇占款减少的5.5万亿,没注销,反而放水增加基础货币 1.2 万亿,前后相差
6.5 万亿,相当于市场多出了 36 万亿的货币量。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总共是发行了 6.5 万亿,主要是因为外汇占款减少,这个相当于对冲了。
他说这两年多来大放水,央妈超发了 6.5 万亿基础货币,乘以 5.5,就是 36 万亿。他的意思是,2015年1月M2是124万亿,到今年4月份M2是159万亿,这个多出来的 35 万亿全是超发的,对吗?
看到他这里,我只想说,你翻看下宏观经济学好吗?或者百度一下什么是货币超发也行啊!自己无
知,还要充当专业人士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科普下,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
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
在基础货币投放上央行还是很节制的,但是货币创造这块儿,却因监管不到位,放任资金变相流入
房地产,对市场的乱象没有控制好,导致银行资产大扩张,M2 高速增长。
冷眼认为这两年多的 36 万亿不应该出现,M2 应该停止增长,维持在 124 万亿,晕死,如果突然收缩 36
万亿,那我们的经济完全无法运行了,经济完全不会增长了,经济马上就崩溃了,明白吗!
如果按过去每年 M2 余额和 GDP 算,比值已超过 2,也就是说每投放 2 块钱,才能产生 1 块钱的 GDP,过去每年都有货币超发肯定是无疑的,但这不代表一年中所发行的货币全部是超发的啊!经济每年都在增
长的啊!增长就需要伴随货币发行。
如何计算每年货币超发多少,比如去年,GDP 是增长 6.7%,CPI 是 2%,正常的货币供给(M2)增长率
就是 6.7%+2%=8.7%,而 M2 实际增长是 11.3%,那超发的 M2 就是 11.3%-8.7%=2.6%。
怎么可能全年的货币都是超发呢!
现在当局已经意识到货币超发的问题,所以 M2 增速开始放缓,但你不能突然停止 M2 增长,那就相当于走到悬崖直接跳楼身亡,而不是改走一条斜路慢慢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外汇占款一直减少后,央行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补充这部分流失的钱,维持经
济增长运行。
4、
至于为什么基础货币只有 1.2 万亿,M2 多了 36 万亿,主要是因为银行创造货币的速度加快了,加上存
量的货币累积的货币乘数上升导致,而不能仅仅看这1.2 万亿的基础货币创造出的 M2。
另外,货币乘数高低,也不是像他文章所说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外汇占款,还是 MLF,谁的成本更低,货币乘数跟他们有毛关系吗?创造货币乘数的是银行,只要对银行的监管加强了,银行创造货
币的能力下降,货币乘数自然就降了。
不用扯那么多数据,显摆自己专业,其实放不放水,大家看余额宝的利息就知道了,如果是大放水
,利率必然下降,怎么可能会是上涨呢?这一点就完全暴露了他文章的硬伤。
相信未来 M2 的增速还会继续下降,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M2 总量这么大,如果还是 2 位数增长的话,那后续积累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其实回归到正常的增长,也是合理的。
其实只要金融监管持续下去,M2 就会下降的。市场已经感受到了金融监管的方向,商业银行内部也在进行有序的调整,一些不规范的也就不敢做了。
对于楼市的影响,也会是一个稳中有降的方向。
版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7:33只想问一句,他出此言论,如果别人满仓,结果赔了,他给赔偿么?高送转填权股从 69 至 23 元,李大霄:抄底满仓干,目标 66 元!
?
老牛分析
2017-06-09 14:00
记住成为赢利的交易者是一个旅程,而非目的地。世界上并不存在只赢不输的交易者。试着每天交易的更好一些,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乐趣。聚精会神学习技术分析的技艺,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而不是仅
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易输赢多少上。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7:35
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区别在哪里?
?
蜂融网
2017-06-08 11:06投友@蜂融君: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呢?货币型基金投向货币市场,以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为主;而
债券型基金是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
?
货币型基金的特点:第一,风险小。货币型基金投资于风险很小的短期金融投资产品,这就决定了它的低风险。第二,流动性好。货币型基金赎回,资金一般 T+1 或 T+2 个工作日到账,资金到账时间较快。第三,货币型基金没有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只有年费,所以总成本很低。
债券型基金的特点:第一,.投资范围比较灵活。第二,投资债券型基金,可使普通投资者方便地参与银行间债券、企业债、可转债等产品的投资。第三,.总成本较低。短债型基金及部分普通债券型基金没有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但有销售服务费,其他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一般
比股票型基金要低。
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的区别:第一,债券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泛。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品种如中央银行票据等都是在银行间债市进行交易的,是普通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的;第二,债券基金通过对不同种类和期限结构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组合,可较单只债券创造更多的潜
在收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部分利率和流动性风险。
第三,货币基金的收益仅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但没有利息税,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
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
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为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媒体,不代表蜂融网立场
,风险请自担!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9:37
收入不够还房贷,穷得只剩房的中产,未来是亏是赚?
?
热点精选
2017-06-09 14:30
被房贷绑架的青年,无暇谈论诗与远方。91 年出生的老广阿霞深感赞同,她入手了老家花都的一套
100 平两房。除了父母帮忙给的 30 万首付,她需每月还3400 元房贷。为了还房贷,她对生活做出了种种让步:换工作、开启“双城生活”、 半年几乎没买新衣服……对她来说,每个月 8 号的还贷日,是“
抽血日”,“刷拉”一下,就把辛苦打拼了一个月的工资划掉了。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19:43
保汇率 or 保房价? 最艰难选择题有答案了
?
平说财经
2017-06-09 15:36
?
自去年底开始,是保汇率?还是保房价?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近期人民币汇率的逆势走强,特别是 7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六日调高,以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刷新了
七个月高位,这也印证政府部门已下定“保汇率,弃房价”的决心。
可能有人会问,汇率和房价为啥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原因很简单,高房价泡沫必须要在一个
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环境下才能维持和推升。而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则意味着市场上的人民币越来越多
,那么人民币出现贬值就不足为奇。如果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并加上严厉的资金监管,虽能稳住汇率
,但是对房地产意味着是“严重失血”。
自进入 2017 年后,决策层的“保汇率,弃房价”的意图开始清晰,一方面中央明确提出“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各地也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之前的北京上调首套房贷和二套房贷利率。到最近保定、珠海等地,出台史上最严限售政策,购房者要等“10 年后”才能出售。所有的严厉政策都已表明,中国已进入房地产“去杠杆化”的时代。
另一方面,决策层并不希望人民币汇率走长期贬值的通道。年初我们还在讨论人民币汇率会否持续大跌的问题。而过了半年,我们发现人民币走势相当稳定,并没有出现大的调整。
这主要受益于美元指数的下跌,以及我国央行出手通过上调中间价、加强外汇管制、打击离岸沽空
人民币势力、抛售外储等手段来稳定汇率。决定层希望人民币走国际化道路,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又一国际性货币,而汇率保持强势则是必不可少的。
对此,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与贬都是双刃剑,人民币适度贬值对国内的出口有利,也没啥不好。而国内部分城市的高房价一旦出现崩盘,那有可能会成为日本那样,经济长期衰退不振。所以,国内高层不应该效仿当年日本主动去戳破房地产泡沫。
那么,中国的决策层为啥会在汇率和房价两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在经历了犹豫不决的权衡后,最终狠下决心选择保汇率的呢?这背后又有何难言之隐呢?
第一,国内 M2 规模太大,已不可持续。2008 年我国的M2 规模只有 47 万亿人民币,而到了去年年末,
M2 规模已经突破了 155 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我们国家GDP 的两倍还要多。如果 M2 增速每年还是以 13%的速度增长的话,那么要不了多久,M2 的规模会突破 200万亿。显然 M2 的高增速难以再持续下去了。
而 M2 规模之所以这么大,这主要是给房地产无限制的加杠杆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正是庞大房贷的需求推高了 M2 的总规模。而全民加杠杆的后果很可能重蹈 2015 年股市的覆辙,当年我们给 A 股市场加杠
杆,结果股市在去杠杆时,指数出现闪崩,给股市和投资者带来难以抹灭的创伤。所以,决策层开始对房地产的“降杠杆,控风险”高度重视,如何将房价的高杠杆降下来,同时还要将其对经济的影响
降到最低。
第二,自 2005 年汇改至 2015 年,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的高房价呈现“同步共涨”的趋势。这主要是欧
美各国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当时推出了 4轮量化宽松政策,而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调整至零。大量国内游资流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
推高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资产泡沫。
而自从 2016 年美国进入了加息周期后,各国也纷纷跟进。中国的决策层也面临两难决定,要么跟着
美联储一起收紧货币,这意味着国内的资产泡沫可能破裂,要么继续搞货币宽松政策,维持资产泡沫
,那样汇率重挫肯定难以避免。
如今,决策层之所以选择保汇率,弃房价,就是即使房价泡沫出现破裂,只要我们将汇率稳定在一
个区域内,再加上中国对外汇进行严厉管制,国内外游资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量流出中国的现象。而
如果只保房价,不保汇率,能保多久却是个问题,而一旦保不住,汇率又没守住,那境内外游资离开中国的步伐将加快,最终产生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将会难以避免。
第三,保汇率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而保房价不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自 5 月 25 日以来,在岸人民
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接近 1.5%,离岸人民币更一度升值超过 2%。实际上,决策层是希望人民币汇率在
一个大箱体内稳定运行。人民币汇率的大起大落都不利于中国出口的稳定。保汇率的意图很明显,既
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想通过稳定的汇率,给中国出口提供便利条件,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腾
挪出时间。
实际上,国内部分热点城市的高房价,对民间消费和投资都起着较大的挤压作用。当前国内经济还严重依赖房地产业,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民间消费和投资来拉动,而目前,民间
消费的能力被房地产所挤压,而民间投资也因为房地产畸型繁荣,都将资金投了进去。这就造成,民
间消费和消费都无法对经济增长提供支撑。所以,继续保房价泡沫,是没有前途的一条不归路。
在“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两者之间,决策层最终还是理智的选择“保汇率”,所以我们看到央行近期将短期利率往上调,而将长期利率压着不动。
这种“锁短放长”的方式,既保持了短期汇率
稳定,又通过对长期利率的压制将房价泡沫稳定住,慢慢使其“软着陆”。尽可能避免房价泡沫破裂
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20:46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单周发行量破 5000 亿创 11 周新高
?
Wind 资讯
2017-06-09 13:37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时隔十周,同业存单单周发行规模再度突破 5000 亿。截至发稿,本周同
业存单发行规模 5194.2 亿,最近一次同业存单单周发行规模超过 5000 亿,还是在 3 月底。业内分析,市
场流动性改善预期增强。
周五(6 月 9 日),Shibor 悉数上行,跨月品种涨幅较大。隔夜Shibor涨0.76bp报2.8275%,7天Shibor涨0.10bp报2.8949%,1个月Shibor涨7.8bp报4.5854%,1年Shibor涨0.56bp报4.4116%。
?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同业存单发行量的回升,市场认为其含义深远。
招商证券徐寒飞研报分析,同业存单发行开始放量,对债券市场意义重要:
(1)是流动性边际出现改善的重要信号。
(2)尽管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仍然有可能继续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会相比前期大幅减小,预计会很快
见顶回落。
(3)利空开始不空了,债市有短期大涨的可能。
本周之前,同业存单净融资已连续 6 周告负。同时,同业存单利率持续攀升同时,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
?Wind 资讯统计显示,周五,同业存单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发行利率分别报 5.2848%、5.1940%、
5.1258%,均为连续 4 个交易日超过 5%。不过,周五农商行同业存单 3 个月、1 年期发行利率分别报
5.2838%、5.0000%,分别较前一交易日下滑 0.9BP、42.5BP。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09 21:13
说句大实话吧。
楼市涨跌,确实与楼主无关。那些质疑楼主这句话的人,爱信不信。
楼主 1999 年在天涯注册了第一个 ID,那时天涯还没有绑定手机的功能。此后一直没登录过天涯。
今年 4 月,楼主有闲,想登录原来的 ID,可因没绑定手机密码找不回来了。
于是,4 月份重新注册了现在这个 ID。
看到经坛大家都在讨论楼市的话题,于是楼主也不能免俗,心血来潮,关心起『楼家大事』来了。
话题始于对访美结果的关心,这中间一波三折,遂有此贴。
楼主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最后,祝房多的房子能卖个好价钱,实在是卖不到好价钱的话,能不上天台,咱尽量不上;祝没有房子的涯友们能早日居者有其屋;祝手拿大把现金的涯友们,看好自己的钱袋子,趁现在钱贵,用钱
多多生钱!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1 09:25
不做评论,只发图片,是涨是跌自己判断。
图 1 和图 2 为同一个楼盘,深圳市南山区花园城三期。
图1为安居客5月份发布的信息,93平,总价817万。
图2为南山某真实房源群6月发布的信息,也是93平,总价 680 万。
脑筋慢转弯:680 万-817 万= ?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59371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593716.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1 09: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594112.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59411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594116.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1 21:44
楼主最近弄了个新玩具——无人机,鉴于楼市下跌的趋势已成定局,下周开始楼主开始玩无人机了,
无人机玩熟练之后外出使用无人机采风摄影。
下周开始,边玩,边看大戏。
感谢贴中一直以来理性支持楼主的涯友们。
PS:天涯的生态环境现在太恶劣了,小广告肆无忌惮,不知为何,再不改善,危险。
就到这里。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2 19:47
第一现场。台风来了,黄色预警,房贷暂停。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562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5629.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5630.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2 20:20
边玩无人机,边等看下半年好戏。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734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7350.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735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7360.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677361.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3 13:00
已经到现在的份上了,所以,根本不用关心房价是涨是跌了,也不用关心是否放水了。
只需关注房贷定向加息的城市在逐步扩大就够了。
福州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10% 二套房贷利率上调 20%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08:21
银行额度紧"劝退"购房者 有北京学区房 2 月降 200 万
?
新京报
2017-06-14 01:01
?6 月 12 日,方庄,一房屋中介公司门店外,中介人员在聊天。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
6 月 11 日,金融街一家房屋中介门店门口张贴的承诺书和暂停营业公告。新京报记者 金彧 摄
某股份制银行个贷客户经理李明(化名)说,他所在的银行在监管全面趋严的形势下,目前基本没
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额度,已经到了主动“劝退”购房者的地步。“如果购房者主动愿意承受上浮利
率,放贷速度会快一些,否则要等很久。”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08:46
多地银行房贷利率继续上浮:北京二套房贷升至 1.2 倍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06-14 07:37
6 月 13 日,多地银行房贷利率上浮。广州市内部分商业银行 6 月初起把首套房贷利率上调 5%-20%,北
京市部分银行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二套房贷款利率也全面调升至基准利率的 1.2 倍。福州地区,部分银行上调了首套房贷利率,其中上浮比例高的达到 10%,二套房贷利率也首次调升至基准利率的 1.2 倍
。
多地区房贷利率上浮
2017 年 6 月首周,在北京地区个别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 1.1 倍后,又有银行跟进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二套房贷款利率也全面调升至基准利率的 1.2 倍。
北京市一大型房产中介的经纪人告诉记者,除了民生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 10%外,广发银行通知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 5%,并且额度有限;平安银行也通知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 1.1 倍,但是
具体开始时间另行通知。
目前,广州首套房贷的利率水平相比 5 月份进一步上升,折扣优惠已经基本消失,部分银行执行的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 5%-20%。其中,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的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上浮 20%,民生银行则在基准水平上上浮 10%,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执行的利率为在基准水平上上浮 5%。不过,广州市内五大行首套
房贷款利率均以基准利率为最低标准,二套房则最低按照基准利率的 1.1 倍执行。
福州地区银行房贷利率调整步伐加快,部分银行上调了首套房贷利率,其中高的上浮比例达到了 10%,二套房贷利率也首次调升至基准利率的 1.2 倍。
据福州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首套房贷利率已上调至基准利率的 1.1 倍,即在基准
利率基础上上浮 10%。与此同时,福州另一家股份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也从原先的上浮 3%调整为上浮
10%。
从今年 5 月份的成交均价来看,北京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经突破 4 万元,但是受到新政的影响,成
交量同比明显下降。2016 年 5 月北京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为 8505 套,2017 年 5 月的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
量仅为 4082 套,大幅下滑。
据房王数据中心统计,5 月份广州 11 区网签一手住宅6409 套,环比微跌 1.76%,同比大幅缩水,下跌
超 50%;5 月录得成交均价 16251 元/平方米,环比微跌2.94%,同比则上涨 5.63%。
据房天下数据中心统计,2017 年 5 月福州五区住宅成交量 823 套,住宅成交面积 213124.32 ㎡,套均面积 258.96 ㎡,成交套数环比上涨 4.44%,成交面积环比上涨 188.60%。
银行面临流动性紧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期资金成本不断上升,使得商业银行需要控制房贷业务的成本,对资金的流
向和使用作出新的规划。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过去两年,大部分银行吸收了过多的房地产抵押物,目前,房贷出现了收紧现象,贷款折扣减少,放款时间明显延长,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产生的作用。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持续上升,贷款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市场成交已经全面降温,降价开始出现。
对于利率优惠上调的原因,张大伟表示,随着资金成本继续上升,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固定理财收益
年化资金成本已经接近 4.1%,这种情况下,叠加管理成本,按揭贷款 4.9%的基准利率对于大部分银行
来说,已经属于低利润产品,预计后续银行将逐渐上浮基准利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从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成本来讲,已经出现了上升趋势,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印证了这一点。所以,部分商业银行基准利率上浮的现象,我认为更
多是从商业银行本身角度出发,也就是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把控可能会有所强化。对于房贷这种
较大的一类资产,会率先进行收紧。
作者:(江钰铃 吴勇)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08:50
安邦确认吴小晖无法履职 姚大峰代为主持工作
?
网易财经
2017-06-14 07:57
?网易财经6月14日讯?安邦集团14日凌晨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
晖先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集团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76757329.jpg{EIMAGE}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15:56
保险行业冬天来临,不知道会踩到什么地雷。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17:10中国5月M2货币供应同比9.6%,预期10.4%,前值10.5%。
(来自华尔街见闻 App)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17:10中国 5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1 万亿元人民币,预期 10000亿元,前值 11000 亿元。
中国 5 月社会融资规模 1.06 万亿元人民币,预期 11900亿元,前值 13900 亿元。(来自华尔街见闻 App
)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17:16央行: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 0.9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 M2 增
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来自华尔街见闻 App)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17:49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降薪、减员,过冬天,聪房企开始,当仁不让。
万科员工薪酬恐下调 公司中层近期频接猎头电话
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2017-06-14 08:07在大股东变更为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地铁后,万科集团也开始着手薪酬体系的调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万科一些分公司已准备下调员工的工资,奖金部分的降幅则超过了工资。有消息则称,某分公司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将从 18万元下调至 12 万元,有些员工季度奖和年终奖
预计的降幅甚至超过了一半。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4 22:05
【收益率榜单 6.13】全国新发 45 款年化收益率破 5 的银行理财
?
金智塔
2017-06-14 09:46
理财年化收益率哪家高?
金智塔数据排行榜来告诉你!
今天的主题主要在银行理财产品!
昨天周一!
“
全国银行新发布了 226 款银行理财产品!
其中有 45 款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破 5!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6:54"美联储如期加息:金融股应声上涨 标普下跌\n2 小时前??\n\n朱一天文章总数?2555?篇\n+关注
\n 美联储如期加息,并公布缩表计划。耶伦表示通胀走高的条件仍在。美股盘中一度下挫,纳指跌 1%,但此后低位拉起,最终道指收创新高,标普纳指跌幅收窄。?\n\n 虽然通胀近期表现疲软,但美联储
依然宣布加息 25 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0.75%~1%调升到 1%~1.25%。这是美联储 2017 年的第二次加息
。\n 此外,美联储还就表示在年内加息。"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7:25
【香港金管局:加息至 1.50%】香港金管局宣布,将基本利率从 1.25%上调至 1.50%。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8:00
深圳多家银行上浮表内贷款利率 信贷额度愈发紧俏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06-15 07:10
流动性收紧情况下,银行信贷额度愈发紧俏,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一贷难求”的紧张局面。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8:08深圳人民发来贺电,热烈庆祝美联储 6 月加息如期而至。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8:38
收益率最高涨逾 6% 货币基金成现金理财新选择
?
中新经纬
2017-06-15 07:18
“我所有的闲置资金都放在这个货币基金里。”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电商部人士拿出手机,页面是其
所在基金公司推出的 APP 首页。
作者:熊鞍 日期:2017-06-15 09:10
姜超点评 5 月经济数据:经济缓中趋降 房贷同比大降
海通证券?2017-06-15 07:25
?
经济缓中趋降,房贷同比大降——5 月份经济与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姜超、于博、梁中华)统计局和央行 14 号公布了 5 月份的所有中国经济数据,到底 5 月份经济如何,未来经济是回升还是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