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2-27 05:56下一章谈谈可爱的匈牙利人与德国还有老仇人罗马尼亚、苏联的关系。哎,昨天陪朋友吃宵夜,吃坏了肚子,现在上吐下泻,痛苦死了,睡一觉,有空补上。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2 05:26连载 246

三心二意的匈牙利作为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匈牙利几乎失去了百分之 70%的土地和人口,沦为了一个东欧小国。重新修订凡尔赛条约和收复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治过的所以领土,是每一个匈牙利人心中的渴望。他们幻想,奥匈帝国的双冠国旗,将重新在维也纳上空飘扬!也许,这种强烈的怀乡症,只有希特勒才治得了。由于匈牙利人同样对俄罗斯民族及共产主义思想怀有深仇大恨。

这两种因素导致了匈牙利在一场对苏战争中站在了德国一边。

可是,罗马尼亚人同样也是他们的仇人(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夺取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1940 年夏末,匈牙利为了夺回这一地区,甚至不惜一战——在外交上,双方口沫横飞,吵得更是天昏地暗。最后,这场官司打到了希特勒那里。

照理说,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是很困难的。但元首先生处理问题总是那样潇洒——他大手一挥,你们都别争啦,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一人一半!据说,当结果出来之后,罗马尼亚外交大臣看到地图上要把特兰西瓦尼亚一半的地方划给匈牙利时,他晕了过去,趴在即将签字的桌子上不省人事。德国医生在用樟脑对他实施紧急施救,他才恢复了知觉。

哥们,字还没签呢,你可不能死啊!表面上看,这种处理方式似乎很公平。但实际上,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觉得不公平。领土纠纷怎能这样潦草处理?如果有人提议德国只能合并奥地利的一半,你希特勒会同意吗?然而,希特勒却认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在他撮合下,1940年11月20日及23日,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别在(三国公约)上签字,成为了轴心国一员。这次签约引起了苏联政府的恐慌。但斯大林并不打算与希特勒彻底决裂——苏联外交部强烈抗议了一番,就没了下文。

与罗马尼亚稍有不同的是,匈牙利对于加入轴心国的热情不大——他们的热情依然放在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上面。

当匈牙利人得知希特勒即将侵入俄国,并探清罗马尼亚已经全军动员的时候,匈牙利人竟高兴得心花怒放。他们设想,暂且按兵不动,等到罗马尼亚在战争中弄得筋疲力尽之后,再去消灭他们。

因此,他们一方面呼吁德国提供武器援助,可当得到这批武器之后,却又全部储存起来。无论希特勒怎样三令五申,匈牙利人仍然不肯出力。他们甚至向意大利人透露说,“苏联人军事力量有限,估计不出 8 个星期就会完蛋,我们真正的敌人是罗马尼亚”。

摊上这样一个三心二意的盟友,希特勒又气又恼(而且毫无办法)。因为他发现,自己援助的武器全部打了水漂,甚至连泡都不冒一个。当希特勒接见匈牙利国家首脑霍尔蒂,并要求他参加对苏作战时,这位海军上将竟然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是的,我们精神上已经武装好了,但物资上还没有武装好”。

偶买嘎,他简直太有才华了。这不由使我想起一个很八卦的笑话。(虽然真实性无从考证)话说珍珠港事变后,匈牙利对美国宣战,匈牙利大使面见美国国务卿并递交宣战书。美国国务卿有意刁难他说:我对你们国家不是很了解...你们政府首脑是谁啊?

匈牙利大使:霍尔蒂海军上将。

国务卿:那么你们国家的海军一定很厉害咯。

大使:我们匈牙利是内陆国家…国务卿:啊!那霍尔蒂海军上将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

大使:摄政王。

国务卿:那你们国王是谁?大使:其实我们是共和制。

国务卿:请问,美国人是你们国家的敌人吗?大使:NO,

我们的国家敌人是罗马尼亚。

国务卿:难道罗马尼亚在同盟国阵营?

大使:NO,我们都是轴心国。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2 05:35 作者:毛大大 123~~~晕死....这个笑话被你讲出来了,看来我

是炒冷饭了,真悲剧。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2 05:37 离写到

巴巴罗萨计划还有多远?

~~~~~~~~~~~~不急,一步步来,6 月 22 日前能写到巴巴罗萨是肯定可以的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2 05:38我认为德国败就败在一道不准撤的命令上,无论在苏联战场还是北非战场,不知楼主观点如何?

~~~~~~~~~~~~~~~~~~~~~~~~~~~~~~~~~~~~~~~~~~~~~~~~~~~~~~~~~~

你是指 1941 年冬还是 1942 年冬?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4 10:09 连载

投机者与“背叛者”(保加利亚与南斯拉夫)眼见身旁两个邻国先后加入轴心国,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三世却显得是那样悠闲和从容不迫。尽管鲍里斯三世发表声明说,“保加利亚人肯定会站在德国一边”。但实际上,有一点客观因素不容忽视——保加利亚人骨子里是亲俄的。

因此,鲍里斯三世口头上答应加入轴心国,但就是不肯签字。无论希特勒如何威胁,如何饶舌不休,鲍里斯三世却始终坚持说,“大部分保加利亚人拥有斯拉夫血统,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俄国公开闹翻。不然,政府就有倒台的危险”。

可是,到了1941年3月1日,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因是希特勒描绘出的一幅美好蓝图,他向鲍里斯三世保证说,“只要保加利亚允许德军过境,通往爱琴海的出海口就是你们的啦”。

这个美好的前景让保加利亚人感到眼花缭乱,鲍里斯三世当即同意了德军过境请求,并痛痛快快地在三国条约上签字。(由此看来,爹亲娘亲,还是利益最亲)。不过话说回来,希腊本来就是保加利亚的死敌,借希特勒之手去除掉敌人,何乐而不为呢?至3月5日,早已准备充分的德国李斯特军团(第12集团军)开始进驻保加利亚。德国军官和工程兵被派往保加利亚各地,他们修建桥梁,改善交通,为希腊战役做好准备。

对丘吉尔而言,这可真是一个“惊天噩耗”——他自己在巴尔干国家四处碰壁,而希特勒呢,他一下子就拉了 3 个国家入伙。在得知德国军队进驻保加利亚之后,英国政府很快就同保加利亚断绝了外交关系。3 月 10 日,英国大使也回国了。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发出正式照会,严厉谴责了保加利亚政府“懦弱行为”。

但懦弱的何况是保加利亚,苏联政府自己就很懦弱。你为何不去谴责希特勒呢?谴责保加利亚算什么本事。事实上,苏联人在过足嘴瘾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因为它只字不提德国政府。

现在,如果再当我们翻开地图就可以发现,在德国与希腊之间,只剩下一个南斯拉夫了。这个顽强的小国似乎还没有认清形式——它不过是想在这场战争中力求自保而已。可是,英国人三天两头前来游说,突然之间,德国人似乎也变得热情起来。

3 月 4 日,笑容可掬的希特勒把南斯拉夫摄政王保罗亲王请到贝格霍夫,向他施加压力。然而,保罗亲王唯唯诺诺,就是不肯给予一个痛痛快快地答复。它预料,这场战争“可能要与美国人甚至苏联人打”,但南斯拉夫即不愿意与苏联人打,更不想与美国人打。在临走之际,保罗亲王表示,“对于加入轴心国的建议,他会考虑之后,再给予明确答复”。

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保罗亲王实在拿不定主意啊!难道保持中立就这么困难吗?无奈之下,它把这个提议交给了内阁处理。3 月 20 日,18 位内阁成员就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的决议进行了投票,结果是这样的:10 票赞成,5 票弃权,3 票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4 10:52 连载

后果很严重3月25日,南斯拉夫首相茨维特科维奇博士达到维也纳,在一场希特勒为他举办的盛大典礼中,茨维特科维奇博士在三国条约上签了字。在落笔的那一刻,希特勒转过头来对齐亚诺及日本外交大使大岛浩说道,“太棒了,最后一个巴尔干国家被我争取过来了,这将有助于我们进攻希腊!”希特勒确实很高兴,在接下来的晨宴上,他同意了几近漫天要价的南斯拉夫人提出来的所有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1.德国将永远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2.轴心国军队不会在南斯拉夫过境。当然了,轴心国“也许”会利用南斯拉夫铁路运送一些军用品。

3.支持南斯拉夫对希腊以北一片土地的拥有权。并且,南斯拉夫不必在军事上予以轴心国任何援助。

正如一位德国史学家在他的二战史中所叙述地那样,“这些保证,才是南斯拉夫选择加入轴心国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条件很宽大(相对于丘吉尔提出的那些保证),希特勒开出的条件实在要诱人得多——同时我们也可以侧面看出,希特勒并不要求、也不希望南斯拉夫参战。他不过是想让南斯拉夫表示效忠而已。这样,丘吉尔所幻想的“巴尔干联盟”,就会迅速失去市场。

可事与愿违的是,这三条保证并未能持续多久——因为在两天之后,希特勒便违反了这些保证,其速度之快,简直骇人听闻。那是在 3 月 27 日下午,希特勒正准备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举行一次重要会谈时,一名副官走了进来,他递给了希特勒一封紧急电报,上面写道:“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首都)发生政变,前政府成员均被逮捕……”读到这里,元首脸上顿时血色全无,他觉得,眼看就到手的胜利在最后一分钟被人抢了去,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这一次,他真是发火了——他提高嗓门大声喊叫道:“戈林在哪里?里宾特洛甫呢?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呢?叫他们立刻到总理府报到!”然后,他突然闯进会议室,约德尔和凯特尔此时正趴在桌子上比比划划。希特勒大步走到他们身边,挥舞着手上的电报,咬牙切齿道:“我绝不接受这个现实,天啊,他们居然背叛了我,而且是以最不光彩的形式背叛了我”。

希特勒越说越生气,越说越激动。他发誓,他将立刻从北面和东面同时进攻南斯拉夫。

以糊涂著称的凯特尔此刻却保持着清醒。他反驳说,“这不可能!部队已经在苏联边界集结了,巴巴罗沙不能再延期了。另外,驻保加利亚的李斯特兵团即将开赴希腊战区,抽不出多余的部队去对付南斯拉夫”。凯特尔甚至抱怨说,“我们根本不可能指望从盟友那里得到什么援助”——事实上,只有傻瓜才会指望没心没肺的匈牙利人会帮忙。

但是,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兵力不够?这好办,大不了巴巴罗沙延期就是。希特勒大吵大嚷地回绝说:“不,我一定要消灭南斯拉夫,叫它永世不得翻身”。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4 12:04鄙人的意思并不是单指哪一年:在阿拉曼,希特勒来了一道不准撤的命令,让隆美尔瘫在了椅子上,虽然后者最后还是执行了这到与他意思相违背的命令,但德国丧失了几乎所有装甲。再加上对手是干什么事都喜欢准备好好的蒙哥马利,以致北非完全失利,隆美儿一退千里。在苏联,老希宁愿加官晋爵也不让保卢斯突围一步,最终 9 万人被俘。更有甚者,因为违抗了不撤命令,希特勒撤下了大批更优秀将领,换上了大批更听话的将领,德军最终变成了希疯子直接统帅的军队,从内部发生了退变,德军沦落了,败就必然了。个人认为这是主要原因,反观一下,斯大林基辅之败也是不让撤。难道仅仅是担心出现法国那样的溃退?希特勒要是曼施坦因那样就好了,顺便问一句,这篇强文楼主大概何时结稿?

~~~~~~~~~~~~~~~~~~~~~~~~~~~~~~~~~~~~~~~~~~~~~~~~~~~~~~~~

慢慢来,不是才刚刚写到巴尔干吗?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4 12:10事实上对于罗匈两国来说最大的敌人的确是苏联而不是德国

~~~~~~~~~~~~~~~~~~~~~~~~~~~~~~~~~~~~~~~~~~~~~~~~~~如果让罗马尼亚人自己选择的话,他们肯定会选择英国作为自己的盟友。从骨子里,东欧人大部分是亲英的,这是民族性使然。

但既然英国被赶出了欧洲,他们只能依附德国,罗马尼亚人虽然一再抱怨德国人缺乏教养,态度傲慢,但德国至少能保护他们不受侵犯,两下权衡之下,被人呼来唤去是不好受,但总比被苏联吞了强。何况还有那么多利益成分在里面。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5 17:39南斯拉夫政变虽然勇敢,但是现在看来很不划算。德国并不想吞并和灭亡该国,只是想让它表示效忠以壮门面,尤其是确保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南斯拉夫与苏联并不接壤,可与扩大后的纳粹德国相邻。希特勒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南斯拉夫可以象保加利亚那样作为斯拉夫国家,既然加入轴心国,又不必象罗马尼亚、匈牙利甚至意大利那样派遣部队上前线,正式和老毛子有血仇、撕破脸。等到德国大势已去时再翻脸倒戈,发动军事政变或起义,用生力军同德国作战,好整以瑕、事半功倍。从地理位置和战争方向上,南斯拉夫甚至比保加利亚更有利。这种墙头草的作风虽然不高尚,但的确是小国自保、利益最大化的作法,完全可以理解。与老毛子有仇的罗马尼亚和芬兰,真正法西斯的匈牙利和西班牙都急不可耐地上战场与毛子拼杀,南斯拉夫人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呢?现在看来代价实在太大!

~~~~~~~~~~~~~~~~~~~~~~~~~~~~~~~~说得好,归纳的实在太棒了!刚躺在床上读肖克版的希特勒传,还别说,希特勒先生推论出来的后果与你所言几乎惊人的相似。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5 17:44这段时间电脑总是死机,完整开帖也是一种幸福啊!11

~~~~~~~~~~~~

昨天 天涯抽风了 老打不开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6 13:24 连载

从地球上抹去南斯拉夫!是的,南斯拉夫确实出事了。数月以来,一部分铁杆亲英份子一直都在讨论,一旦政府倒向德国,便应当采取宫廷政变的方式,进行革命。他们的首脑人物是南斯拉夫空军司令博拉·米尔科维奇将军—— 一个公认对德国怀有敌意的塞尔维亚人。

3 月 26 日,南斯拉夫首都传开了关于首相等人签订三国条约的消息。由于保罗亲王不在首都,茨维特科维奇博士刚刚签订了协议,正在归国途中。因此,几乎在一夜之间,政变就取得了成功——在皇家近卫团引导之下,政变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皇宫,逮捕了保罗亲王的支持者。首相茨维特科维奇博士刚下火车,即被警察逮捕,被迫宣布辞职。

正在克罗地亚地区视察的保罗亲王闻讯大惊失色。他设想,皇太子彼得·卡拉乔尔杰还在自己手上,没有皇室支持,政变也许不会取得成功。可他哪里料到,皇太子早就跑了。这位 17 岁的小伙子在得知首都爆发起义之后,就逃过了摄政王官员的监视——他抱着一根雨水管道从三楼滑下,跑到政变者那边。3 月 28 日,在贝尔格莱德大教堂热烈欢呼的人群声中,彼得·卡拉乔尔杰宣誓登基,史称“彼得二世”。南斯拉夫新任首相嘛,自然是政变成功的米尔科维奇将军。保罗亲王在匆忙签署了一份逊位声明之后,就携带家眷逃到希腊去了。

人心向背啊,仅仅一天时间,起义就通过这种不流血的方式取得了成功。随后,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人是极度仇视德国的)兴高采烈地上街游行。在首都贝尔格莱德,愤怒的人群包围了德国大使馆。广场上,人们在跳舞,英国国旗随处可见——由英国大使馆散发。如今,塞尔维亚人围在德国大使馆门前,口中反复呼唤着:“宁要战争,不要协定;宁愿死亡,不做奴隶”的口号。并剪断电话线,向使馆内投掷石块。由于德国使馆紧锁大门,示威人群开始动乱起来,他们捣毁了一切与德国沾边的物品——譬如德国旅行社,德国商店。最有趣的事件是发生在一位瑞典商人身上,由于瑞典系北欧日耳曼人种,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他是德国佬”,旋即,这位喜欢凑热闹的倒霉蛋就被打晕过去。

而在柏林这边,纳粹高层已齐聚总理府。勃劳希契、戈林、里宾特洛甫以及他们各自的副官们,三三两两地前来参加会议。由于召开得极其仓促,他们都迟到了——哈尔德从东部前线赶来,当他落座时,哈尔德发现,元首声音嘶哑,几近歇斯底里。他听到希特勒说:“我们要通过军事上的手段,彻底消灭南斯拉夫”。

这个时候,里宾特洛甫插话了,他问道:“是否应当先给南斯拉夫发个最后通牒?”

希特勒冷冷地看着他的外交部长,反问道:“难道您就是这样处理外交事务的吗?南斯拉夫人善于颠倒黑白,他们当然会说他们没有反叛的企图,但一旦我们把军队开进希腊,他们就会背后插刀”。

因此,希特勒做出决定,“无论新政府如何保证,都应该以无情的军事行动粉碎南斯拉夫”。他接着下令说,“不要进行外交询问,不要提出最后通牒!不需要!”

那要什么呢?希特勒最后总结说:“我要一举横扫巴尔干半岛——是让人们好好认识我是谁的时候了!”军官们皆点头称是,顶啊,顶呀,元首大人说得太棒了!但另一方面,他们内心里又充满着疑惑,“巴巴罗萨”怎么办?延期吗?没错,延期。希特勒甚至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在今年之内放弃“巴巴罗萨”。因为他预料消灭南斯拉夫和打垮希腊需要两个月。那个时候,夏天都快过去了,在 1941 年

打垮苏联还有机会吗?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6 13:32 有急事,

匆忙码完,有空再补上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8 19:41

连载 250 代价在哈尔德等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希特勒勉强同意把“巴巴罗萨”向后推迟 4-5 个星期。这个至关重要、却谁也无法预料的决定,最终让希特勒失去了在战争中获胜的最后良机。这样说并不过分,当 1941 年 12 月上旬,百万中央集团军群最终突入到距莫斯科只有 25 公里之遥,并在大雪和华氏-32 度的寒冬下苦苦挣扎的时候,哈尔德将军方才痛苦地意识到,这个代价是多么昂贵。因为照他估计,要攻入莫斯科,所需时间不多不少,就差 3、4 个星期。

肯定有人会嘲笑这个导致德国战败的致命延误。但我不得不说,平息南斯拉夫叛乱也同样重要。据伊恩·克肖版的希特勒传记载,当那位纳粹元首稍稍平静怒气之后,他对在座的各位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多亏上帝保佑,政变现在就发生了,而不是在攻入希腊,甚至攻入俄国之后”。事实上,希特勒的判断并非毫无道理。他甚至怀疑,那个摇摆不定的土耳其会在英国干预之下最终改变立场。因此,以一次“闪电战”,“无情地”消灭南斯拉夫这个叛徒,将会得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这个论调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翻开《丘吉尔回忆录》互相印证一下,就会发现,当南斯拉夫叛变的消息传到伦敦之后,那位乐观得几乎令人发指的丘吉尔先生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致电土耳其总统,他写道:“现在建立反德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我已电请罗斯福总统,将美国物资的供应范围,扩大到巴尔干及东欧所有抵抗德国入侵的国家……所以,只要巴尔干三个国家能够联合起来,便可出现大好转机”。

看吧,丘吉尔总是想把那些不愿意参战的国家拉进来替英国卖命,我都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这个可爱的大胖子了。

嗯,还是不评价吧。

随后,丘吉尔又派出了帝国总参谋长迪尔将军,让他赶紧飞赴贝尔格莱德,与南斯拉夫新政府取得联系。丘吉尔甚至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他亲自写信给南斯拉夫新首相米尔科维奇将军,恳切地向他阐述了来自德国的巨大危险。照丘吉尔看来,南斯拉夫军队不应该坐以待毙,等着德国人来进攻。而是应当先发制人,率先发起进攻。丘吉尔写到:“你们应当在希腊军队配合之下,前后夹击,率先消灭阿尔巴尼亚地区的意大利军队”。丘吉尔用了一个词汇——“乱七八糟的意大利军队”。他设想,意大利人可没用了,只要计划成功,希腊与南斯拉夫的战线将连成一片,一个崭新的“巴尔干联盟”将会就此诞生……好了,好了,我不得不先打断一下丘吉尔这个不切实际的意淫。因为事实证明,“巴尔干联盟”不过是一个猪小肚—— 一捅即破。更可悲的是,当英国总参谋长迪尔将军抵达贝尔格莱德之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受欢迎。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迪尔也未能与南斯拉夫签订任何牢靠的军事协定。他在贝尔格莱德逗留几天之后,于 4 月 4 日心灰意冷地返回了希腊。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南斯拉夫居然不肯与英国结盟?说出来大家可别喷饭,真相是米尔科维奇将军此刻仍抱有幻想。他暗自寻思,只要南斯拉夫不与德国公开闹翻,希特勒或许会放过他。

因此,自始至终,米尔科维奇将军也没有公开宣布退出《三国条约》。他甚至还找来了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向他保证说,“南斯拉夫绝对没有退出轴心国的企图”。

得了吧,贝尔格莱德满大街都是反德游行,德国大使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出门的,他会相信一个塞尔维亚人的保证吗?

米尔科维奇将军也太天真了吧。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8 19:57宋宜昌的设想,占据伊比利亚半岛,让潜艇、袭击舰与轰炸机更深入大西洋,在米国没有准备好之前窒息英国

~~~~~~~~~~~~~~~~~~~~~~~~~~~~~~~~~~~~~~~~~~~~~~~~~~~~~~~~~~~不用这么累,封闭直布罗陀 或者兵临苏伊士运河都是至英国于死地的招数。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08 22:20另一个失误是没有与土耳其结盟,这本是牵制英、苏的一支重要力量。

~~~~~~~~~~~~~~~~~~~~~~~~~~~~~~土耳其承诺了,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战役即向苏联宣战。

另外,凯末尔临死前曾告诫继任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英国为敌,因为历史上英国还没有在欧洲上打输过一场战争。

英国人有一句谚语嘛,可以输掉几次战役 但不能输掉一场战争。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1 14:27 连载

第25号元首密令(惩戒行动)我们看一下地图就会明白①,实际上,丘吉尔那个大胆的战略计划是正确的。

既然南斯拉夫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先把背后的意大利人打垮再说。可是,米尔科维奇将军优柔寡断,仍然企图挽回一切。就在他徒劳地向德国表示效忠的同时,约德尔将军就已然完成了入侵南斯拉夫的作战方案——他只花了一个通宵时间。

为了使攻击南斯拉夫的计划得以实现,约德尔在极短时间内修改了进攻希腊和“巴巴罗萨”行动。在经过希特勒稍加润色之后,这份被称之为“第 25 号元首密令”的文件被散发三军。它还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代号,叫“惩戒行动”。这是一份典型的希特勒式文件——因为指令一开头就很能说明他的决心:

“南斯拉夫军事政变已打乱了巴尔干的政治局势,即使南斯拉夫表示效忠,也应将其视为敌人并予以毁灭……

看,这是多么昭然若揭的一句。

就这样,德国的战争机器又开始全速运转起来——大批轰炸机被调往罗马利亚;德第 12 集团军在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集结;德第 2 集团军在奥地利方向集结;罗马尼亚则奉命封锁边境;匈牙利也迫不及待地把 10 个旅交给德军指挥(因为希特勒承诺把一大片土地送给它)。

与此同时,德国在南斯拉夫的侨民也撤离了,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工作人员被减少为 5 名。这些举动已充分表明(就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可是,天真的南斯拉夫人仍然没有清醒过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苏联政府身上,他们设想,斯大林同志或许会拉我们一把。

① 图片有些模糊……但看得出来,南斯拉夫北部领土与奥地利接壤,东北部与匈牙利及罗马尼亚接壤,东面则是保加利亚……这些国家都有德国驻军。换句话说,南斯拉夫是三面受敌。因此,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集中兵力,首先打垮背后的意大利人。这个战略虽意味着要完全弃北部国土于不顾,从心理上也很难被南斯拉夫当权者所接受,但这实乃为挽救南斯拉夫的唯一出路啊。

《南斯拉夫的兴亡》上说得好,“南斯拉夫当权者还是犯了试图保卫全境的错误”。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0%2F3%2F11%2F18785037_22690445.jpg{EIMAGE}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1 14:43 连载 252

武装干涉?还别说,苏联人还真愿意“帮忙”。 4 月 5 日,当德国入侵南斯拉夫进入倒计时之际,苏联政府突然站了出来,异常高调地与南斯拉夫签订了一份《苏南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弹起了对南斯拉夫承担军事义务的旧调,并表示,苏联永远尊重“南斯拉夫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当它受到攻击时,苏联将采取友好的亲善态度……在莫斯科,一个南斯拉夫代表团还见到了斯大林本人,并探讨了关于军事援助的问题。

可以断定,这份《苏南互不侵犯条约》就如同定心丸一般,让南斯拉夫安心不少。从政治角度来看,此条约还包含着对德国的警告——德国人都要快进攻了,斯大林还同南斯拉夫签条约,这不是明摆着警告德国人不要轻举妄动吗?事实上,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由于希特勒对巴尔干国家不断蚕食,使斯大林逐渐认清了自己所要面对的威胁。因此,他改变了以往对德国一贯谦卑、讨好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这也使南斯拉夫人一度产生了幻觉,他们设想,如果希特勒胆敢入侵,苏联就会“武装干涉”。

问题是,希特勒向强硬的苏联政府妥协了吗?答案是绝对的,“没有!”当苏联与南斯拉夫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息传到柏林时,戈培尔博士正准备上床睡觉,这份条约让他深感不安,胆小怕事的宣传部长顿时没了睡意,他一溜烟跑到总理府去咨寻元首的“高见”。然而,希特勒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我可不怕俄国人,我早就准备充分了,如果斯大林想替南斯拉夫出头,那么越快越好”。

多么自信的表白啊!心情不错的希特勒还把戈培尔留下来聊天,4月6日凌晨5点20分,就在他俩座在总理府里喝茶的时候,德军开始进攻了。他们的空军从罗马利亚机场起飞,对南斯拉夫各机场、贝尔格莱德和其它城市实施轰炸。

驻保加利亚的第 12 集团军在 3 个地段同时越过南斯拉夫边境,直插南斯拉夫与希腊国境交界处,切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其他地段,德第 2 集团军开始在奥地利方向展开,并与驻匈牙利第 46 坦克军向贝尔格莱德方向实施向心突击(见下图)。

惩戒行动开始了!

与往常一样,德国人永远都是先斩后奏的。当进攻发起后不到 10 分钟,德国驻南斯拉夫及希腊大使分别向两国递交了一份正式照会,上面指出,“德国军队已被迫(怎么又是被迫?)于夜间进入希腊和南斯拉夫,以便把英国人最终赶出欧洲”。照会还指责了两国从 1939 年起,就采取了一系列敌视德国的活动。上面写道:“德国曾试图保障巴尔干的和平,但英国一直想破坏和平。罪恶阴险的丘吉尔集团正在南斯拉夫活动,希腊则明显同情英国,并给英国提供在欧洲开辟新战场的可能”。照会接着说,德国不打算与南斯拉夫和希腊人民为敌,但现在它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因此没办法了,德军只好“被迫入侵……”

事到如今,南斯拉夫政府方才“清醒”过来。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马上就跑到苏联人那去寻求援助,可苏联副外长维辛斯基却装傻充愣起来——尽管与南斯拉夫签订的条约墨迹未干,可这位苏联副外长却振振有词地回答说,“你们肯定是误解了吧,我们从来就没说过要进行武装干涉啊!”

{SIMAGE}http%3A%2F%2Fimg13.tianya.cn%2FPhoto%2F2010%2F3%2F11%2F18785641_22690445.jpg{EIMAGE} 作

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1 14:53

很热闹啊,对苏联战役暂不评价,我只负责发帖...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1 15:06网上流传,贝尔格莱德是被七个德军骗投降的,不知道真假。

~~~~~~~~~~~~~~~~~~~~~~~~~~~~~~~~~~

德第二集团军是划橡皮艇进城的啊?哪篇文章说 7 个德军骗投降的,给个传送门 我想去看看。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2 01:57

特意去百度一下南斯拉夫,没想到这么小的国家还分裂成了 5 个,地下铁托不知有何感想……

~~~~~~~~~~~~~~~~~~~~~~~~~~~~~~~~~~~~~~~~~~~~~~~~~~~~~~~~~~南斯拉夫一词已经走进历史了,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个国家了,真让人唏嘘不已啊~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 日期:2010-03-14 18:47

连载 253 棋子斯大林在下棋,这个棋盘,是欧洲大陆。而南斯拉夫,则是他巨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假设一下,如果希特勒慑于苏联人的保证,不敢入侵南斯拉夫。这样,南斯拉夫就会感激流涕—— 感激斯大林同志在危难之际的“慷慨相助”。

可是,希特勒完全忽视苏联人的存在,执意消灭南斯拉夫。此举虽然让斯大林丢了面子,但他并不懊恼,因为他幻想“南斯拉夫起码能把德国拖住两个月,并在英国援助之下,长期地在巴尔干战斗下去”。

换句话说,无论希特勒入侵南斯拉夫与否,对苏联而言都是无害的—— 斯大林当然知道希特勒是排犹反共的老手。

设想一下,一旦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没有了对手,那希特勒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呢?这个问题不用说,用脚趾头都能猜得到吧。

因此,既然希特勒没有对手,那斯大林就必须给他制造一个对手。去翻一翻我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上面写道:“西方国家绥靖政策是妄图祸水东引,期望德国与俄国之间爆发战争,而他们最后只有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呵呵,很欢乐呀,斯大林同志何尝不是这样,他难道不是妄图祸水西引,笑眯眯地看着资本主义之间拼得你死我活,然后再从中获益?

一位二战史学家曾在他书中这样分析道:“斯大林对外的基本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制度、两种势不两立的制度,它们永远不会共同存在,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其结局,必然是共产主义以全面的、彻底的胜利而告终”。换言之,只有战争,只有无限扩大、且又无法伤害到自身的战争,才能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斯大林这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资本主义国家狗咬狗的战争更欢乐的事呢?南斯拉夫希望苏联人为他们火中取栗,醒醒吧,斯大林怎么可能会在德国军事实力最为巅峰的时期出兵干涉?所以,斯大林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挑动和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并在双方筋疲力尽,相持不下的时候再出兵干涉。只有这样,苏联才能最终饮马莱茵河畔,并在资本主义国家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个崭新的共产主义国家。

因此,当苏联副外长维辛斯基说:“你们肯定是误解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