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次这个妖人应该是彻底死了吧?”我问,我想如果他要说再不死,那我就不是像前面一样去期待一段精彩的打斗经过,而是该从记者的角度怀疑一下他的话的真实性了,不过这次他回答的非常干脆,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这次是死了,死的彻底的不能再彻底了,我师父常说,作恶之人死后的灵体容易变成孤魂野鬼,而尸身不全的恶人,一般连鬼都做不成,直接魂飞魄散,不过也有万一,就是他如果有极强的执念,那么就能化成一只非常难对付的厉鬼,毕竟这个妖人非等闲之辈,所以师父为了以防这个万一,还在四周用罗盘感应了好一阵子,发现他的确是魂飞魄散,四下里已经没有灵体的痕迹了,这才把心放下。

虽然以前不认识他,但看他修炼的手段就知道他往日里肯定作恶无数,现在他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也算是恶有恶报吧。”散人说。

(未完待续)

502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6 12:54

“那之后的事情是怎么发展的?你们搞清楚了这个妖人的具体身份了吗?说实话,抛开采访记录的工作原因以外,我个人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他是从哪儿来的?又是为什么替越军卖命的?”我问。

“事后我们把那个妖人被炸碎的尸块,还有被师父用金如意打烂的脑袋都收集了起来,再用侦察排携带的固体燃料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净,按理说骨头皮肉这种东西应该是比较好烧的,更何况军用固体燃料的温度还非常高,但烧他的尸块时,烧了好半天,用掉了两罐半还多,将近三罐固体燃料才彻底烧干净,当时很应景的是正好在完全烧完,火焰自行熄灭只剩下一团残渣的时候,东边刮起一阵清风,把那股臭味以及残渣全部刮跑了,看着在风中飞散的灰烬,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场景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灰飞烟灭。

然后就是清点伤亡人数,其实打起来的时候没空算,等打完了再一算,损失还是很大的,伤的不多,就排长一个人,他后来到后方野战医院检查的时候,检查结果就是大面积内出血,而且脊柱还被那一脚踢的错位了,不过幸好出血的面积虽然大,但深度较潜,而脊柱错位的程度也在可手术修复的范围之内,听说他后来从野战医院转院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大医院里去,养了大半年才把伤给养好。

不过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在‘飞头’围攻的时候,牺牲了整整 10 名战士,跟妖人交战的时候,最后又牺牲了 2名,36 个人的侦察排,牺牲了 12 人,重伤了 1 人,战斗减员超过了三分之一,牺牲的人数正好是一个班。而且这还都是在对付一个目标时产生的伤亡,算得上是损失惨重了,不过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是,那些跟着我们走这一趟的那 12 头大‘轿驴’,都毫发无损完完整整的回来了。

至于这个妖人具体是谁,一开始我们也没弄清楚,此战胜利结束之后,又回去摧毁了他的那个祭台和大锅,同样是一把火给他烧了个干净,然后撤离,一直顺着原路撤回了老山后方,也就是我们当初出发的地方,这一路上倒也算是相安无事,几次跟小股越军遭遇过,也交了几次火,不过他们貌似无心恋战,打上几枪就自己溃退了,反正我们在回来的时候是没有伤亡,还在这几次交火中断断续续的击毙了起码10 名以上的越军,我原以为回去之后就能见到大师伯,师父好把这边的事给他说一下,结果回去了发现他不在,一打听才知道他在我们走之后也立马出发了,执行的任务规模比我们要大得多,这个就是他在老山与我们临分别时说的‘更重要的任务’。

然后就是在当地停留了两天作为修整,修整结束后再坐着军车回到来时的机场,住了足足一个星期,才等到大师伯赶回来,当时看他一脸的征尘,满身都是杀气,我大师伯这个人在我印象里一直都是一副挺慈祥的样子,他的这种状态,我自认识他以来到现在为止就见过那么一次。

在部队给我跟师父安排的临时招待所房间里,他大致给我们讲了讲,他这段时间干什么去了,其中也提到了之前我们干掉的那个妖人是个什么来路。

话说在我们出发的第二天,他就跟着一大帮同道直接坐着直升机来了一个大范围迂回,跑到越军的大后方去了,大概位置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越南和柬埔寨接境的位置,他们一共去了 40 个人,这些人与我们那支队伍不一样,里面除了大师伯等几个挂着军衔为国家效命的玄门中人外,其他人都不是军人,更没有像侦察排那样的纯粹的军人,他们全部都是玄门中的顶级高手,而去的任务就是对付越南那边请来的‘援兵’。”散人说。

(未完待续)

50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6 13:32“去越柬边境消灭越南的‘援兵’?那他们这是深入敌人腹地去作战啊?”问。

“是的,我大师伯带着这么多高手去,就是先下手为强,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趁他们当时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消灭掉。”散人说。

“那么如果用的到你大师伯带着这么多玄门高手去对付的话,我想这肯定不是一般常见的军方力量,应该也是类似妖人的那种吧?或者说,那这股援兵和妖人是什么关系?”我问。

“具体说来,这股援兵是妖人帮越南方面请来的,大概来了 20 多号,不到 30 人吧,这帮人都是东南亚地区,尤其是缅甸、泰国以及马来西亚那一片的玄门高手,不过跟我们法术种类众多不一样,他们虽然门派也各有区别,但主力大致上就三种:降头师,放蛊师,还有养鬼师,修炼的都是些比较阴毒、残忍的法子,像这个妖人,他就属于降头师,在东南亚那块地儿,如果从宏观的风水格局角度上来说,属于多山多水多气但整体‘阻滞’的格局,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因为终年湿热,地势低洼外加风水位的原因,其很容易产生阴气但又不容易散出去,久而久之积攒的越来越深,最后渗透到了每一寸土壤里,是一块比较‘凶’的所在,在这种氛围的土地上产生的地方法术,也跑不了就是走阴毒的风格,不过呢,不论是降头术还是蛊术亦或者是养鬼术,都是从我国这边传过去的,被他们当地人经过二次发展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它们与我国术法的关系就好像是,《辟邪剑谱》与《葵花宝典》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的一种发展。

而这个妖人姓甚名谁已经无从可考,但有个很有名的‘江湖诨号’,叫做‘大柏郎’,我刚知道他这个诨号的时候还笑了半天,后来才清楚这是他们同行之间对他的一种尊称,或者说是表达畏惧的称呼,跟我们中原玄门的江湖名号一比,不得不说别看都是在亚洲,但这一南一北的地域差异造成的文化区别还真是大。

在法术方面,这位‘大柏郎’的主要修炼的便是降头术,那些‘飞头’就是在原有飞头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叫做‘群头降’,可以看做是飞头降的‘升级版’,除了降头术外,他还修炼蛊术,蛊术一般以用药下毒为主,所以我在前面还提到过他是个用药方面的高手,他不仅用药攻击敌人,同时也长期自己服药,并给自己下一些能提升个人能力但副作用很大的蛊,其服药下蛊的历史起码有 30 年以上,这些药物与蛊物给了他非常强大的生理能力,这也就是他跑的特别快,跳的特别远,力量特别大的原因,还记得我说他在大心脏下面还长着一颗跳的特别快的小心脏吗?那个器官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虽然我不清楚,但据我所知,也是他多年用药、用蛊的结果。他本人除了道行高深以外,这人在东南亚一片的玄门中地位还非常的高,是当地的‘降头三圣’之一,旗下门人弟子无数,势力大的很,有一个自己的组织,因为他的法术多与尸体有关,所以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拜尸会’,其在当地影响力颇大,特别是在他经常混迹的国家里,那些当地的‘官家’当权者,都对他忌惮三分。

另外,据说他并不是纯粹的越南人,而是父亲为泰国人,母亲为越南人的泰越混血,并且还是个无国籍人士,他的父母,也是当地的玄门中人,但道行一般,远没有他这么高,而且在他到老山来作怪的时候,他的父母早已经‘归位’(‘归位’就是死了的意思)了。

关于他与越南方面的关系,其实跟他母亲是越南人关系不大,而之所以他去帮越南做事,主要是因为越南对他许以重金,听大师伯说那是真金白银的交易,直接用千足金的金砖作为报酬,为了请他来,越南方面还动用了仅存的那点外汇储备黄金,并且许诺他如果能帮忙把老山拿下来,就给他个官儿,官职我记不住了,反正很高,用咱们的话说,就是类似‘宗教部长’,或者用武侠小说、电视剧里常说的‘国师’比较确切一点,比如《神雕侠侣》里金轮法王不就是蒙古帝国的国师嘛。

而他找来的那些援兵则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已经出去自立门户的徒弟,还有的是与他平辈的同门,请人的原因当然也很简单,他的道行再高强,那也不可能对付的了坦克飞机大炮一起上的军队,所以仅靠他一个人想颠覆老山的战局,那是不现实的,最多用一些常人之前没见过以及无法理解的手段制造一些战场混乱,增加一些伤亡而已,对大局产生不了根本性的影响,所以他在老山前线的浅纵深,也就是我们跟他决战的那个地方作恶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一个人独木难支,便开始四处找帮手去了,而这个事情被我军的情报部门所截获,直接送到了有关部门再传达到我大师伯那里,最后‘官家’直接下的命令就是让大师伯带人去先下手为强,趁着这些人还没有机会发挥各自手段的时机下将他们一网打尽,万万不能等他们到了地方站稳了脚跟再动手,因为到那时候,凭着这些人的本事,虽然 20 来号也不能颠覆战局,但可以造成的负面后果可就太大了,人员上的伤亡先不说,在前线产生的恐慌是最严重的,169、142 号阵地上发生的事情时候被严密封锁了消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旦外泄,再被以讹传讹,甚至是被居心叵测的敌特势力所利用,那产生的负面影响几乎就是不可估量的,而一个妖人都兴风作浪到了这种程度,他们这一帮要是都折腾开了,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绝对可以说是不堪设想,所以我大师伯领到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打掉他们。”(未完待续)507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6 21:53

楼主又来更图了,这 4 张图都是当年我军对越作战时参战侦察兵的合影,从这些照片中大家也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我军那个年代侦察兵的装备与装束,话不多说,上图: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38755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387560.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38756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387578.jpg{EIMAGE}

52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6 21:54

今天的图比较少,就先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52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3:36

“那我有种预感,这场由你大师伯主导的战斗肯定比你们师徒二人对付那个妖人的更加精彩激烈。”我说。

“这是自然,他们那边的战斗规模摆在那里,双方 60多号高手对打,肯定不是我们 2 打 1 能比得了的,至于战斗的细节,大师伯没有讲的太细,只是说打的非常激烈,这可以说得上是数千年来,中原大地上的玄门中人与东南亚地区玄门中人的第一次组团大规模对抗,而且不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参与人员的水平,几乎都是高到无法复制的,在我们行内来说,怎么形容跟宣传这件事情都不为过,通过大师伯的讲述,我总结的是我们这边在宝物上占优势,但经常受到对方一些我们不清楚、不了解,甚至是完全闻所未闻的术法的攻击,一时间找不到方法来有效应对,因为这个产生了一些被动,不过还好,他们都是行内的顶尖人才,经过几次较量之后也就大致适应了对方的打法跟手段,再发起反击的时候还是打的比较顺的,况且大师伯那边足足有 40 多人,而对方只有不到 30 人,人数上我们这边也占着很大的优势,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大斗法持续了两天多,将近三天,战线拉的很长,我们这边才打了几个小时而已,相比之下就可以看得出对抗强度的区别了。”散人说。

“那结果如何?”我问。

“那毫无疑问是我大师伯这边赢了,以对方全面溃败而结束,要不然我大师伯也不会提起此事时还说的这么痛快,不过既然是战斗嘛,那双方自然就各有损失,大师伯这边一个跟他平辈的同道,带来的一个外形是个白瓷瓶的宝物被打碎了,这就是个不小的物质损失,人员方面万幸的是大师伯那边虽然受伤的不少,但没有死人,而对方足足被打死了 5个,重伤了好几个,再加上请他们来的妖人被我们给干掉了,所以他们一看再打下去既打不过也没有必要拼命,就跑了。”散人说。

“听你说了这些,因为我平时爱看电影,所以我还是忍不住联想到电影,如果可以,不论是发生在 169、142 号阵地,以及你们铲除妖人,特别是你大师伯带人集体会斗对方援兵的事情给拍出来,那绝对能拍出一个‘现象级系列片’来。”我笑着说。

“那还得等到彻底解密以后再说咯。”散人也笑着回答。

“那好,谢谢你的合作。”我说。

“应该的。”散人说。

在采访的最后,我向散人提出一个要求,要求他给我稍稍的展示一下自己的玄门功法,他欣然接受,说只要在行规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散人所说,凡是玄门中人,不论是何门何派,都有一个不成文但很有约束效力的规矩,那就是不能在常人面前随意展露术法方面的能力,但有一个‘门槛’,这个‘门槛’是只要不会引起大范围人群关注与恐慌的术法,适当展示一下也并不是完全禁止)就可以,我便四下寻找一点“道具”,看看他到底有没有他自己所说的那么厉害。

采访地点是一家茶楼,不过在距离我们所坐的角落位置处的隔壁,有一个以中餐为主题的自助餐厅,中间由一道透明的玻璃门相隔,看样子与这家茶楼是一个老板。而在自助餐厅摆放餐具的地方,整齐的排列着很多崭新的木筷子,我便起身拿过来一双抽出一支回来将其放在桌面上,对散人说:

“就用这根筷子吧,让我开开眼界。”说这话的时候我心想我这人涉猎比较广泛,平时也算是个手法魔术爱好者,诸如经典的“三仙归洞”以及扑克牌、香烟一类的魔术我已经司空见惯,对其中的原理更是了然于胸,所以如果他只是摆弄把这根筷子“变没”变没之类的把戏的话,我是很容易就能看出破绽的,那么他的话不能说完全不可信,但至少也要挤掉很多的“水分”。

散人此时也不言语,他看着我把筷子推到面前的桌面上之后,伸出一只手指轻轻向自己的方向做了一个“勾”的手势,并同时说了一声“起”,那根筷子便真的与他手势的动作相同,从平躺着变成了就这么直挺挺的立在了桌面上,不等我说话,他先对我说:“你可以试试能不能把这根筷子弄倒,如果你能弄倒它,就算我这几十年的道行,白修了。”

我一听这话甚是不服气,心说虽然我不知道你这里面是什么原理,我作为一名记者也不是什么身强力壮之人,但也是常年去健身房,属于“撸铁”(注:这是健身圈的一句“行话”,意思是使用杠铃、哑铃等金属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大军中的一员,我会弄不倒一根立起来的筷子?这也太小看我了吧?如果这用的是魔术手法,我就不可能弄不倒,除非这真的是传说中的法术。

想罢我就先是拿着另一根筷子去打这根筷子,果然打了几下就像打在墙上一样,立着的筷子毫无反应,还是在那里直挺挺的杵着,我放下拿着的筷子,直接伸手去拨,试了几次,仍然拨不动,接下来索性用手攥住筷子往一边掰,结果是掰不动,然后上两只手,最后我直接站起来压上全身的体重,去掰这根筷子,前后左右几个方向我都试过了,这根筷子照样纹丝不动,一通忙活下来竟然出了一身汗,散人就坐在对面静静的看着我,一言不发。

(未完待续)

54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3:51

之后我又徒劳的尝试了几次,最终只能无奈放弃了,盯着那根依然“屹立不倒”的筷子,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散人看我没脾气了,抬手一摆,说了句“倒”,那根筷子就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啪”的一声轻响,便自行倒在了桌子上。

“厉害。”我搓了搓手,缓解一下尴尬的场面后对散人说。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散人不以为然的说。

到这里,我对于散人的采访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只是在最后的最后,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与散人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我消费了两盏铁观音,而散人则是两盏西湖龙井,各自免费续杯了一次,临走前我正要起身去结账,却在恍惚之间发现散人已经不见了,对面的座位上空无一人,消失的无声无息,就像他从来都没来过一样,只有那根被他当做道具来战士法术的筷子还躺在那里作为他刚才还在这里的“证据”,而我到了前台付账时却又被告知已经有人付过了,我以丢失财物为由,要求这家茶楼给我看之前我所在座位附近的监控录像,想要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消失的,通过观察录像,根据时间上推算,我发现我在最后起身要付账时扭头的那一瞬间,他还在我对面坐着,但随后屏幕就闪动了一下,出现了大概 0.5 秒钟左右的雪花,随即又恢复正常,再看对面,便已经是空无一人,看到这里我深吸了一口冷气,顿感脊背发凉,心说这就是所说的世外高人吧,之前对他的质疑的确是显得我有些见识短浅了,他先付了账,然后不辞而别,也许也是想表达对我这种并不高明的质疑的一种不满吧,不过更重要的是我想像他这种人,幸亏是正直的,如果要是阴暗的,比如那个被他们师徒二人消灭的妖人,利用自己所绘的法术站在了社会对立面的,那可以造成的危害简直无法想象。

以上,就是对当年老山前线浅纵深剿灭敌方重点目标主要参与者的口述回忆及一点小插曲,他所讲的这些事情,对于整理、揭秘老山战役时那些隐藏在幕后不为人知的战斗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他提到其大师伯率领人马通过直升机群越境渗透的方式出其不意到达指定地域与对方同类援兵展开大战的地方,让我兴趣倍增,感觉十分有必要将其深入挖掘并像今天这样通过互动采访的方式整理出来,并形成文字稿件,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军方支持下,以玄门术法作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大规模跨国“特种战”,不论是从探索国防力量组成结构、研究战史、还是总结经验,甚至是对经典物理学、化学乃至人文科学等领域来说,这都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而对于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实力,更是意义非凡。

事后,我辗转多地,终于找到了散人所说的大师伯,并成功的预约他进行了一场类似的采访,在他口中我更加直观与震撼的了解到了当年越境斗法战的全貌,其过程更加的波澜壮阔,不过那就是另一篇采访实录了,这个在以后我会根据那次的采访实录详细做一期像这次一样的专门的采访稿,力求把它完整、详实的整理并展现出来,以饕各位看官。

(未完待续)

543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4:41

(三)

冷兵器、热兵器、“温兵器”

在 169、142 号阵地上的“活体生物兵器”是玄门术法的产物,用前文中散人的解释,这属于他们“该管”的范畴,那么在第三个出现“活体生物兵器”的 149 号阵地上出现的巨型“杀人蜂”与巨型老鼠是何来历,在对他展开具体采访之前,我咨询过,他明确的说那不是玄门之物,他不了解,所以解释不了,我在查阅了大量内刊资料后,终于找到了一名对此事所涉及的领域有权威发言权的国防大学高级研究员,他叫何树华,在采访中我才得知,在 149 号阵地上出现的两种“活体生物兵器”的确不是玄门产物,不仅不是,而且还是当时最新的生物科技的产物,换句话说,169、142 号阵地上的“活体生物兵器”可以用玄学来解释,那么 149 号阵地上的“活体生物兵器”就只能用科学来解释。

以下,是经过整理、润色后,我与何树华研究员的采访稿对话:“你好,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当年老山战役中,149号阵地上出现的两种‘活体生物兵器’,可以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一下吗?”我并不客套,直奔主题。

“你好,这个事情要讲清楚还得从老山战役开始再往前追溯几年,而且涉及到的国外力量也不止越南一个,老山战役爆发的时间是在 1984 年,而要讲起它的源头,就得说说1981 年的阿富汗。”何树华说。

“阿富汗?阿富汗地处西亚,与远在东南亚的越南远隔千山万水,两者之间在这件事上有什么交集吗?”我问,他说此事还牵扯到阿富汗让我比较意外,毕竟两者之间不论是地域文化还是地里间隔亦或者是军事、政治、经济上,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意思。

“没有直接交集,但间接的还是有的,而且是具有决定性的间接交集,如果没有在阿富汗发生的情况,也许也就不会有后来老山战役上发生的那些事情。

1979 年 12 月,前苏联大举进攻阿富汗,长达 10 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开始之初,苏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但随着战争发展的深入,也陷入到了无法自拔的游击泥潭之中,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形复杂,山洞众多,抵抗组织多如牛毛,其中最被外界所熟知的,就是后来在 1996-2001 年间掌握阿富汗政权的塔利班。

而这些抵抗组织被统称为‘圣战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地方部落提供掩护,他们利用地形特点与游击战术相结合,对苏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这种情况持续到 1981 年初时,数个阿富汗反政府抵抗武装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拥有稳定而大量的先进武器及活动资金支援的圣战者们对苏军的各种打击已经愈演愈烈,苏军为了解决圣战者的袭扰,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当时拥有的几乎一切武器种类与型号,但仍然难以彻底铲除抵抗组织,同年,苏军决定投入使用一种研发已久但刚刚成功的新型武器来对付这些神出鬼没的圣战者。”何树华就像是一位战史讲师一样,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娓娓道来的说道。

“新型武器?难道是——‘活体生物兵器’?跟巨型杀人蜂还有巨型老鼠有关?”我说。

“是的,第一批投入阿富汗的‘活体生物兵器’,就是你所说的巨型‘杀人蜂’,只不过当时投入的那种型号还不算完善,相比老山战役中越军使用的那种还不太成熟,至于巨型老鼠,那则要更晚一些,不过叫巨型老鼠不太严谨,按照当时苏军内部的官方称呼,应当称之为‘食人鼠’。”何树华说。

“那这么说来的话,越军在 149 号阵地上所使用的这两种‘活体生物兵器’是由前苏联提供的?”我问。

“是的。”何数华的回答相当肯定。

(未完待续)

546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5:20楼主又来更图了,既然提到了阿富汗战争(前苏联发动),那楼主就来几张图应景一下吧,图 1、2、3、4 为侵阿苏军的历史照片,图 5、6 为活跃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圣战者”们,也就是当地的反苏抵抗武装。

(注:图 6 中“圣战者”们扛的是进行过“粗分解”(既大部件拆开)后的 DShK(德什卡)-38/46 型 12.7 毫米大口径机枪,这样便于在山地这种复杂地形下进行徒步机动,方便转移以及打完后的撤退)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53.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55.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59.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62.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7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280.jpg{EIMAGE}

54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5:27

下面继续更对越作战期间的我军历史图片,这两张图是我军对越作战时两支战功显赫的劲旅各自某部的合影,其中图 2 摆在战士面前的武器中从左往右数可以看到 3 种不同的武器装备,分别是:56 式 7.62 毫米班用轻机枪、67 式系列7.62毫米通用机枪、65式78毫米无后坐力炮、69-1式40毫米火箭筒。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35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09360.jpg{EIMAGE}

54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7 15:27

好了,今天的图楼主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54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5:07

我听罢此言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便赶紧记下了这段话中的核心内容,甚至都来不及再次提问,何树华见我“奋笔疾书”,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下说,等看我写的差不多了,这才再次开口:“具体说来,当时经过在阿富汗的数年实战后,苏军内部通过总结实战经验开始了二代‘杀人蜂’和‘食人鼠’项目,在 1981 年首先投入战场的则是第一代,而 1984 年老山战场上越军使用的那些则就是第二代。”何树华说,他的这番话算是彻底解开了我之前采访老兵时心中的一个疑团,也是刚才我有恍然大悟的原因:

越南作为一个国力贫弱的国家,如何有能力研制这种水平的“活体生物兵器”?要知道使用大型生物作为生物武器的难度要远高于释放致病微生物的原始“生物战”,但即便如此,想要研制以致病微生物作为生物战剂的生物战技术,最起码也要拥有一整套相关的研发体系,这套体系不是小国可以负担的,如恶名昭彰的二战期间日军 731 部队,以及不太出名但同样罪恶滔天的 185 部队(注:如果各位看官要想在搜索引擎搜索后者的更多详细信息的话,那么在搜索时请用“一八五”的文字字样搜索,数字搜索效果不好),都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细菌战,即便如此,其背后也还有一整套相关科研系统作为支撑,并且旧日本时期为了发展这套体系耗费了几十年的光景与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越南在老山战役期间,不过刚刚从对美作战中解脱出来而已,再往前则在进行抗法战争,大大小小的战争反复蹂躏着这片土地几乎从未停歇,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刚刚统一全国不久的越共政府又如何能建立一套这样的体系?更遑论现代的先进生物战剂的必备研制基础中就有 P4 级别的生物实验室(关于“P4”的含义与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等级划分,我会在下面附加解释,有兴趣了解的看官可以看一下),这更不是小国可以负担的,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一种先进生物战剂的研制成本,不次于核武器,相比之下,生物战剂与大型生物兵器(既“活体生物兵器”)又是两个时代的产物,直接使用生物战剂作战与研制大型生物兵器作战之间的代沟就像前装药枪械发展到自动武器一样,有着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中牵扯到的领域十分广泛而深入,所以当初我想不通越南为什么会有此类技术,但现在牵扯到了前苏联,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前苏联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在国力上具备研制“活体生物兵器”的基础,而且也的确有不少资料显示前苏联的确进行过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俄罗斯也没有停止。而早在 1979 年,越南为了对抗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三大领域全面倒向前苏联,前苏联也因为边境及意识形态问题和我国水火不容,这种矛盾到了 1984 年老山战役期间,更是达到顶峰,在这个大背景下,越南获得前苏联的此类援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这里我加一点刚才关于 P4 级别生物实验室的题外话——“P”的含义为英文“protect”的简称,意为“保护”,“4”则为该保护级别的第四级,同时也是目前的最高级别,下面是这 4 个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简介(如果有看官有兴趣阅读更加详细的资料可以自行搜索):

P1 实验室:

实验室具备跟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相同等级的设备。其研究与处理的致病微生物典型代表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P2 实验室:

符合 BSL-2 实验室建设要求,既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是一些已知的中等程度危险性的并且与人类某些常见疾病相关的物质。其研究与处理的致病微生物典型代表有:流感病毒。

P3 实验室:

全称叫“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跑到外面而造成污染,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一般都是本土或者外来的有通过呼吸传染使人们致病或者有生命危险可能的物质。其研究与处理的致病微生物典型代表有: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狂犬病毒。

P4 实验室:

P4 实验室是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是一些极高危险性并且可以致命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现今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来处理,作为各类传染病菌(毒)研究操作的基本单元,实验室必须有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人体防护措施;不同危害群的微生物,必须在不同的物理性防护条件下操作,一方面防止实验人员和其他物品受污染,同时也防止其释放到环境中。其研究与处理的致病微生物典型代表有: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

(注:目前对外公开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四大级别,便是上述四种)

(未完待续)

580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5:20

“那么我想前苏联为越南提供这类‘活体生物兵器’除了是支持它和我国进行对抗以外,更多的也是想用中越战争作为新型产品的试验场并以此来搜集作战参数吧?”我问。

“对,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也很准确,前苏联军方之所以这么做,如何给我国制造麻烦倒还是次要的,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对新型‘活体生物兵器’进行试验。”何树华说。

“那么自然界中具有强大攻击力的生物种类这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蜂类和鼠类呢?”我问。

“因为要作为一种在战场上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武器,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必须是群居生物,独居生物的个体战斗力以当时的技术,提升比较有限,在实战中的效费比比群居动物低得多,然后就是目标生物还要尽量满足三大条件,既‘小、快、多’,也就是前者要求目标尽量要小,不容易被敌方击中。中者要求速度尽量要快,一是进一步降低被打击的几率,二是缩短进攻全程。后者要求数量尽量要多,可以尽快大量的投入战场并对敌方造成覆盖面广泛的打击,这最后一条说的再深入一点就是‘活体生物兵器’这种当时的新兴产物在那个年代还属于比较低端的消耗品,既然要作为消耗品,那么数量庞大就是其基本特点,或者说是必须达到的刚性要求,而当年前苏联在进行生物筛选的时候,还考虑过蚁类,但最终因为蚁类虽然数量庞大,但移动缓慢,且体积太小,个体攻击力严重不足,并因为行动过于集中,容易遭到敌方多种方式的集群杀伤,所以最后在具体方案的竞标中被淘汰掉了,最终进入试验乃至投入实战阶段的,就是‘杀人蜂’项目与‘食人鼠’项目,因为这两者完全满足了我上面说的那三个基础条件,都是目标小,速度快,数量多的典型,而且繁殖能力还超强,只是繁殖能力强是柄双刃剑,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数量失控并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在一代‘食人鼠’投入阿富汗山区进行作战时,虽然凭借着超大的数量与强大的攻击力,以及优秀的可控性,硬是啃下了一个多次使用传统手段打击都无法摧毁掉的塔利班大型营盘,能啃掉这块‘硬骨头’,苏军军方自然是非常满意,认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遂继续加强研制这类以数量取胜的‘活体生物兵器’,但是因为战斗结束之后未对战区的‘食人鼠’进行繁殖干预,导致大量新生‘食人鼠’诞生,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食人鼠’接受控制,但繁衍出的第二批属于‘自然鼠’,完全不受控制,而且鼠类的繁衍速度极快,所以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繁衍出多批完全新生的自然‘食人鼠’,结果当苏军再次进入该区域执行任务时,遭到了当初第一批‘食人鼠’后代们的围攻,其直接结果就是人员与武器装备都遭到了非常重大的损失。

所以在投入越南的第二代‘食人鼠’上,除了其它方面的改进以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第二代‘食人鼠’都是‘无性别食人鼠’,它们不具备繁殖能力,这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大量繁殖后失控的问题。

不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苏军曾经考虑过将繁殖能力非常强的第一代‘食人鼠’提供给越军,意图让这种害处极大的生物在中越边境附近快速繁殖,特别是那里的亚热带环境潮湿、多植被,比多山、植被烧、干燥的阿富汗高原更适合‘食人鼠’的种群扩张,苏军深知以越军的实力断不是我军的对手,而在这种前提下,有这样的用心就像当年的日军 731 部队在撤离之前将细菌武器深埋地下是一个道理,目的是即便不能达成阴谋,也要尽可能的给我方造成麻烦与伤亡,但所幸经过多次论证,苏军内部最后认为如果使用第一代‘食人鼠’并导致超量繁殖的话,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我军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注:国际定义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主要为三种非常规武器,既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进行‘区域清除’,为了防止事态的失控,再加上更重要的是为第二代‘食人鼠’提供技术验证的机会与场合,所以最后出现在老山前线上的是没有繁殖能力的第二代产品,也就没有发生我上面说的那种繁殖失控的情况。”何树华说。(未完待续)582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5:42“看来当年党中央强调的打倒‘苏修美帝’是没错的,大国沙文主义主导下的前苏联,因为地理原因其对我国造成的威胁要甚于美国。”我说。

“是的,对待敌人,不能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象。”何树华说。

“那可以讲一讲这两种‘活体生物兵器’的发展史吗?”我说。

“可以,如果先从‘杀人蜂’说起,那么我们还得把目光投放到美洲的玛雅文明的身上。”何树华说。

“玛雅文明?关于它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2012 世界末日预言,还有用于活人祭祀的金字塔,从地理角度上说,玛雅文明远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而从历史学角度上说,玛雅文明的内核还没有脱离石器文明的发展阶段,严格的讲,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阶段,那么这样一个形态非常初级的文明又能与发生在欧亚大陆上且技术含量极高的‘活体生物兵器’有什么关系呢?”我问。

而在问这段话的时候,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是比较复杂的——我当时一听他这么说,那会儿的表情用现在的网络流行文化来形容的话,就绝对是一张“黑人问号脸”,因为这比在此事上把阿富汗和越南拉上关系更让人无法理解,不过我这次采访的对象不同以往,他可是在相关领域经过高等教育且科班出身的人才,用一个带点时代感的词来形容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说话我想应该不会有夸张事实的毛病,而且从前面的对话来看,的确相当严谨,但这些无法打消我的疑问,所以我便搜肠刮肚把脑袋里那点关于玛雅文明的几个知识要点连带着说了出来,以加重我问话中“不解”意思的分量。

“与玛雅文明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与玛雅文明所分布的区域的一种当地特产有直接关系。”面对我的疑问甚至可以说是质疑,何树华面不改色的说。

“——这个恕我直言,玛雅文明所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这些地方有什么特产我虽然不太了解,但能涉及到作为‘活体生物兵器’的‘杀人蜂’的,我实在是想不出两者在什么地方能有交集点。”我说。

“玛雅文明虽然是新石器时期文明,但在天文学、数学、艺术、原始农业、艺术、文字以及建筑学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涉及到建筑学中的玛雅金字塔,在外界各种涉及到玛雅文明的读物中,往往会有一座大型的灰白色石制玛雅金字塔作为封面,这种建筑物也就成了除了末日预言以外玛雅文明的另一大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在封面中‘出镜率’最高的那座玛雅金字塔,位于‘奇琴伊察’,那里是玛雅文明当年最繁华的地区,相当于它的首都,占地方圆 25 平方公里左右,在这个地区的中央,建造有一座最大的玛雅风格金字塔,被命名为‘库库尔坎’,这座金字塔在被发现以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国际考古界较为统一的主流认知上,一直将其作为玛雅文明的一个高级祭祀平台,以及具有玛雅人所崇拜的天文中的天文学象征意义来看待,比如它的四周各有 91 层台阶,台阶与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 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则象征着玛雅日历中每 52 年的一次轮回年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表象,可以这么说,这世界上最热衷于发掘各类神秘事物的组织或者说是力量,各国军方绝对是位居第一的,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些神秘事物中找到可以提升自身实力的元素,在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那个冷战正酣的时期更是如此,当时前苏联和美国除了在正面进行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角逐等全球争霸之外,更是下了大力气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类古文明遗迹及相关神秘事件进行了大范围筛查,双方都想捷足先登,所以也就形成了一场以军方为主导的类似军备竞赛的‘考古竞赛’,这种考古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考古截然不同,它不以研究文化历史为目的,而是以发掘事物背后有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或者用我们的话说叫非常规力量为目的。”何树华说。

“这么说的话,‘杀人蜂’项目牵扯到了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我问。

“这倒也不是,只是在这场考古竞赛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物质,对‘杀人蜂’项目起到了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推动作用,或者说,没有这个发现,就不会有‘杀人蜂’项目的出现,而且这个发现也可以说是‘活体生物兵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突破了当时在相关领域上的众多瓶颈,单纯从学术与技术角度讲,该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何树华说。

(未完待续)

58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5:57楼主直接来更图了,这里提到了“库库尔坎”金字塔,那么楼主就感觉有必要贴几张高质量的相关图片来给各位看官看看,要不然单凭文字,不够直观。

图 1、2 为位于玛雅城市“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图 3 为该金字塔阶梯下方两边的“羽蛇神”雕像,这是一种中美洲印第安文化普遍崇拜的神灵,在玛雅文化的设定中,它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好吧,我承认,从“主宰开始到保护神”结束的这段话我是直接复制的百度百科)。

比较有趣的是羽蛇神的形象与中国龙非常相似(比较明显的差异是羽蛇神没有龙一样的角),而关于玛雅文明是华夏文明分支的推论也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殷人东渡论”。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186.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438.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449.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454.jpg{EIMAGE}

586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6:01这两张图是特奥蒂瓦坎庙上的羽蛇神头部石像,保存的相比库库尔坎金字塔石阶底部的羽蛇神雕像来说要完好的多,磨损比较少,在这种状态下更可以看出其与中国龙的相似之处。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681.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5690.jpg{EIMAGE}

587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6:11

最后还是再贴两张我军对越作战期间的历史照片,毕竟这才是本篇采访实录的绝对主题。图 1 为当年老山战役期间成都军区的某指挥所内讨论前指(“前指”为简称,全称为“前线指挥”)侦查作战计划的情景,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后面那张写有“老山地区地形”字样的沙盘。

图 2 为当年携带火焰喷射器正在匍匐前进的我军官兵。

图 3 为对越作战期间我军集中使用火焰喷射器猛烈打击越军的历史照片(图中集中出现了至少 2 具火焰喷射器)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6091.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6094.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2F296446101.jpg{EIMAGE}

58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6:16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关于“杀人蜂”与“食人鼠”项目来源的文字可能会比较枯燥,因为没有激烈的战斗场景,更多的是一些学术名词的解释,如果各位看官感觉看之无味,楼主表示万分理解,不过既然写了,楼主想还是发出来的好,既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尊重各位看官对内容完整性的基本要求,不过枯燥的内容不会太多,楼主会尽快发完,然后展开一篇全新的、更精彩的故事(亲身经历)。

最最后,还是那句话:谢谢各位的支持。

(未完待续)

590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9:06

今天更新的第三段被吞楼了,补发一下:

59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7-08 19:07

“看来当年国家强调打倒‘苏修美帝’是没错的,大国沙文主义主导下的前苏联,因为地理原因再加上其专横跋扈的作风,它对我国造成的威胁要甚于美国。”我说。

“是的,对待敌人,不能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象。”何树华说。

“那可以讲一讲这两种‘活体生物兵器’的发展史吗?”我说。

“可以,如果先从‘杀人蜂’说起,那么我们还得把目光投放到美洲的玛雅文明的身上。”何树华说。

“玛雅文明?关于它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2012 世界末日预言,还有用于活人祭祀的金字塔,从地理角度上说,玛雅文明远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而从历史学角度上说,玛雅文明的内核还没有脱离石器文明的发展阶段,严格的讲,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阶段,那么这样一个形态非常初级的文明又能与发生在欧亚大陆上且技术含量极高的‘活体生物兵器’有什么关系呢?”我问。

而在问这段话的时候,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是比较复杂的——我当时一听他这么说,那会儿的表情用现在的网络流行文化来形容的话,就绝对是一张“黑人问号脸”,因为这比在此事上把阿富汗和越南拉上关系更让人无法理解,不过我这次采访的对象不同以往,他可是在相关领域经过高等教育且科班出身的人才,用一个带点时代感的词来形容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说话我想应该不会有夸张事实的毛病,而且从前面的对话来看,的确相当严谨,但这些无法打消我的疑问,所以我便搜肠刮肚把脑袋里那点关于玛雅文明的几个知识要点连带着说了出来,以加重我问话中“不解”意思的分量。

“与玛雅文明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与玛雅文明所分布的区域的一种当地特产有直接关系。”面对我的疑问甚至可以说是质疑,何树华面不改色的说。

“——这个恕我直言,玛雅文明所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这些地方有什么特产我虽然不太了解,但能涉及到作为‘活体生物兵器’的‘杀人蜂’的,我实在是想不出两者在什么地方能有交集点。”我说。

“玛雅文明虽然是新石器时期文明,但在天文学、数学、艺术、原始农业、艺术、文字以及建筑学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涉及到建筑学中的玛雅金字塔,在外界各种涉及到玛雅文明的读物中,往往会有一座大型的灰白色石制玛雅金字塔作为封面,这种建筑物也就成了除了末日预言以外玛雅文明的另一大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在封面中‘出镜率’最高的那座玛雅金字塔,位于‘奇琴伊察’,那里是玛雅文明当年最繁华的地区,相当于它的首都,占地方圆 25 平方公里左右,在这个地区的中央,建造有一座最大的玛雅风格金字塔,被命名为‘库库尔坎’,这座金字塔在被发现以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国际考古界较为统一的主流认知上,一直将其作为玛雅文明的一个高级祭祀平台,以及具有玛雅人所崇拜的天文中的天文学象征意义来看待,比如它的四周各有 91 层台阶,台阶与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 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则象征着玛雅日历中每 52 年的一次轮回年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表象,可以这么说,这世界上最热衷于发掘各类神秘事物的组织或者说是力量,各国军方绝对是位居第一的,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些神秘事物中找到可以提升自身实力的元素,在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那个冷战正酣的时期更是如此,当时前苏联和美国除了在正面进行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角逐等全球争霸之外,更是下了大力气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类古文明遗迹及相关神秘事件进行了大范围筛查,双方都想捷足先登,所以也就形成了一场以军方为主导的类似军备竞赛的‘考古竞赛’,这种考古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考古截然不同,它不以研究文化历史为目的,而是以发掘事物背后有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或者用我们的话说叫非常规力量为目的。”何树华说。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