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各家,之后我得知当天晚上那列列车在滑行到成都站前面的一处小站彻底停下了,然后当时已经有大量警力将那里包围,并与魁尸爆发激烈交战,装甲车跟重机枪都用上了,最后不敌,而且损失惨重,如果当时警方消灭了它俩,也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但上百武警、刑警还有重武器都无能为力,我这么一个平头老百姓就更没办法了,但又不能放任魁尸作恶而不管,毕竟它俩的出现,我本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所以我只好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老贺留下的笔记的第二条,而从大体来说,这一条就是让我去找两个‘专业人士’来解决这件事,后来此事能得以平息也多亏了这两个人,我在此后时常就在想,如果老贺一开始就找他俩,他是不是就不用死了呢?但又一想,以老贺的脾气跟性格,他把这件事的严重性只给我一个人说了,很明显是不想扩大知情圈,想在尽量少的人知道之前把它解决掉,可真正见识到魁尸的厉害之后,就算像前面说的老贺真有火箭筒,那也完全办不到啊,不知道是他高估了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手。”汪明洋说。

(未完待续)3015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5 23:32

楼主又来更图了,这次说一下贺炳芳使用的雷管,在前面的采访中汪明洋说那是开山用的雷管,我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它应该是一种使用起爆索引爆的雷管,因为炸山开石的雷管装药最起码也是硝化甘油,也就是 TNT,该炸药的安全性非常高,无法使用明火引爆,但汪明洋又提到最后贺炳芳在火车上是用打火机点燃了雷管并“杀身成仁”,这就说明这种雷管的装药应该是某种活性比较高的烈性爆炸物,虽然具体是什么楼主不好确定,但肯定不是 TNT。

不过楼主在这里想到了一个例子,就是在山东比较流行的“大白皮鞭炮”,楼主是山东人(注:之所以叫“大白皮”,是因为这种鞭炮常用报纸甚至是 A4 纸作为外皮,与通常是红色的普通鞭炮不同,其看上去是白花花的,故此得名),所以对这玩意印象非常深刻,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普通正规鞭炮及其它所有烟花爆竹在爆炸时产生的炸响剂是“高氯酸钾”,而“大白皮鞭炮”的主要成分则是“氯酸钾”,所以后者产生的威力、响声是前者完全无法比拟的,一根 20 厘米长,直径 3 厘米左右的“大白皮鞭炮”就能炸碎一块常见的红色板砖,如果集中起来同时引爆,破坏力虽然不及 TNT等正规炸药,但还是相当可观的,而贺炳芳的雷管从使用结果来看,楼主认为就极有可能是这种以“氯酸钾”为主要成分的装药,其性质就相当于一个超大号的“大白皮鞭炮”,这也正好可以与其能使用明火引信点燃的特点相吻合,介于此,楼主估计该雷管的外形应该与图 1 中所示的差不多,只不过可能不是图中的这种“双层结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双层结构”,说实话,其实楼主也不知道)。

而图 2 就是“大白皮鞭炮”与普通正规鞭炮的区别(图片截取自山东电视台相关节目介绍)。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098908.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098911.png{EIMAGE}

302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5 23:32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302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6 18:18

楼主来更新咯,今天比较晚,让各位看官久等了

3048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6 18:40

我一边记下汪明洋话中的重点,一边心想,他刚才的这番话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魁尸袭击列车的事件,与龚锦华的那个角度正好可以严丝合缝的对接起来,只是有一点让我不太明白,就是龚锦华为什么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没说当年报案时除了考古队的汪明洋以外还有两名列成乘警呢?而他们没把这三人的报案当回事之后又是谁传递出的信息引起重视才得以出动大批警力包围火车站的呢?第一个问题我思索了一下后感觉应该是龚锦华在事后知道了两名乘警是真的乘警,与汪明洋报案的内容也都是真实的之后,无颜提起一开始无视三人报案的错误决定,所以才在对我再提这件事的时候,在细节上进行了选择性的“删减”,把两名乘警的存在给人为的“忽略”掉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应该还是与那两名乘警有关,想汪明洋回到家里翻看贺炳芳留下的笔记本,这两个人也不是傻子,自己所负责的列车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可能没有行动,而且毕竟是公安系统里的人,报案对于他们来说相对于普通人还是有职业上的便利的,所以如果是他们俩通过某种方式成功的转达了发生在列车上的事情的严重性,那么武警与刑警等警力这么快的调动起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在三人分头离开市局后警方力量包围车站与魁尸交火在时间上也正好可以吻合。另外,汪明洋还提到了第一节车厢内跑出来了一些幸存者,包括一起跳车的那个列车司机,这些人之中肯定也有报案的,汪明洋、乘警再加上其他幸存者以及司机,三方面报案的内容肯定高度一致,如此一来,公安等相关部门肯定就不能再熟视无睹认为这事恶作剧或者是精神病以及报假警了,不管当年在报案的时候具体是怎么说的,总之事态严重的信息在众人多方面的努力下算是成功转达了出去,再加上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前后来回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而已,所以在记忆清晰的情况下,描述的细节肯定就比较到位,这也对警力的准确部署有很大的帮助。

想通了这些事情,我把笔夹在手里,说:

“那么之后您按照贺队长的笔记找到他所说的那两个人了吗?”

“找到了,这两个人并不难找,不是那种隐遁深山的世外高人,而是大隐隐于市的高手,他们俩平时都有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作为掩护,一个开了一家文玩店,一个有自己的一家家政公司,从外表看都是生意还算可以,能过着小资生活的小老板,如果不是有老贺这种‘自己人’的介绍,他们俩根本不会给我说‘内行话’,所以找人不难,难的是怎么跟他们‘搭上桥’(既搭线的意思,贺炳芳便是这其中的搭线人)。”汪明洋说。

“这样说来的话,贺队长应该是与这两个人有某种很要好的关系了?”我问。

“嗯,关系很不一般,我再后来整理老贺的遗物的时候看了很多他写的笔记以及大量照片,才知道这两个人的祖上与他的祖上就有交情,怎么形容呢,属于关系很好还互相捧场的同行吧,只是这两个人的祖上比老贺祖上要更生猛一些,侧重点也不一样,老贺祖上主要精通于看阴阳风水,而这两人的祖上则主要精通于驱鬼灭邪,到了他们这一辈,延续下来的传统也是如此。

说的再深一点,他们三家属于世交,起码有四到五代人以上的交情。”汪明洋说。

“那么您找到他们俩之后,他俩怎样对付魁尸的事情,或者说是具体过程您还知道吗?”我问。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见到他俩,以老贺的笔记本为证,他俩答应的很爽快,但同时也说后面的事就不要我管了,因为我不是这行里的人,再插手下去既没必要,也很危险。

又过了一个多月,这事闹得满城风雨之后稍稍平静了一些之后,我又拜访过他们俩一次,听说魁尸的事情的确是解决了,我也就放心了,毕竟之老贺的世交肯定不会胡扯,而且在那以后,魁尸的确就此再无消息了,这也起码算是给老贺报了仇,当天我第一时间就去老贺的衣冠冢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我俩那天都很高兴,足足喝了将近两斤白酒,还哭了一大场。

不过除了这些,你要问我消灭魁尸的这个具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的确是一无所知。”汪明洋说着,双手一摊,无奈的表示自己不知道我想问的问题,而他如此回答也在我的意料之内,随后在准备结束此次采访的结尾处,我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您与贺队长携带枪械、爆炸物、燃烧物在列车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虽然你们的动机是好的,但相关部门没有再找过你们吗?”“找是找过,比如市局里后来就派人还想追究一下我的责任,但有其它职能针对性更强的部门介入了此事,与我交流了一下,从哪儿以后市局就再没找过我,应该是他们从中做的工作吧。”汪洋明说。

“那是什么职能部门找的您,您方便说一下吗?”我说。

“这个没什么不能说的,当时找我的是国安局灵调科,来了一个三人工作组,一个主任,一个科长,还有一个秘书,这三个人交流起来的言谈举止都很低调,但来的时候派头却都大的很,市局的人本来拉着脸说要调查我,结果见了他们三个立马就不‘威风’了。”汪明洋说。

“明白了,那好,谢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此次采访!”我说着起身与汪明洋握手表示谢意。

“哪里哪里,我还是开头那句话,这些陈年旧事我几十年来也没向除了灵调科意外的第二个人讲过,你是唯一一个,今天说的这么透彻,我心里痛快多了,是我得谢谢你才对!”汪明洋见我起身,也利落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遍与我握手一遍说。

随后在谢过了他请我吃饭的好意之后,而这场采访从早上开始,一直说到几乎到他下午下班的时间才结束,对于我来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离开他的办公室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临时工作点,整理笔记与采访记录,并开始预约安排一场关乎到 1995 年成都僵尸事件最终结局细节的采访。

(未完待续)

305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6 18:54

而关于汪明洋提到的“国安局灵调科”,这里我感觉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两句:这个单位的全称是“中国国家安全局超自然及灵异调查科”,作为一名经常与“涉灵事件”打交道的内参记者,与他们这个单位“你来我往”属于家常便饭,对于他们的工作方式,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说的笼统一点,对于灵异事件,他们这种人负责处理,我们这种人则负责记录,而且这个单位的“面子”的确非常大,只要是他们介入的事情,几乎可以达到“说一不二”的程度,至于这样的底气是哪里来的,那自然就是与他们的“面子”一样大甚至是更胜一筹的调查权力与部门实力了,所以,汪明洋所说的并不夸张,摆平区区一个地级市的市局,在他们的调查权限里,说的好听一点叫“不在话下”,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里有一点要声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涉灵事件”都归他们管,比如在《越战诡事》中提到的散人大师伯,他隶属于军方单位,顶头上司是总参谋部,与国家安全局下属的灵调局是平行单位,两者“业务范畴”的相似度很高却有互不受对方管理,打个比方说,就有点类似海警局与海监局之间的关系,另外,正是因为两者这种谁也管不了谁,干的“活儿”又差不多的客观情况,导致双方没少了在内部进行“切磋”,但那又是另外一系列完全独立的事情了,与此次采访无关,这里就不赘述了,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而对于灵异事件,还有另一外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民间力量,比如现在网络上常说的“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其实最早形容的首先就是这些玄门中人,其次为武林中人,然后才是其他各行各业中的拔尖者,而民间的玄门高手当中,除了之前采访过散人意外,还有比如贺炳芳让汪明洋去找的这两个人,也就是我接下来要采访的这两个人。

而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得到的内容更加丰富详实,因为他们给我所展现的远远不仅仅是局限在 1995 年成都将是事件上,而是向我展现了一个有关于僵尸的“全套资料”,以及堪称波澜壮阔的同时,又错综复杂的“玄门江湖”。

(未完待续)

305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6 19:04(4)受访者:文玩店老板“肥桃”与家政公司老板“更夫”

①“僵尸大百科”:在本分节开始之前,有两个问题我感觉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第一个不算关键,就是“肥桃”与“更夫”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个很简单,与《越战诡事》中的散人一样,这是这二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而给自己临时起的采访“代号”。

正如汪明洋所说,这二位并不难找,但难是难在如何能让他们“敞开心扉”的说实话,不过毕竟这些问题再预约时就已经讲明白了,所以既然他们肯见面,我要问的问题,他们也基本都会说,这算是一种最起码的“采访礼仪”。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重点,因为本分节的内容访谈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杂,所以会根据内容的不同而再在分节的基础上划小节,每个小节都会有小题目加以标准,用来标注出本小节内容的主题,而第一个小节的题目之所以为“僵尸大百科”,是因为在本小节内容中,主要介绍了真正根植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僵尸,作为鬼怪的一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而这些内容之中有很多与本文中心所讲的 1995 年成都僵尸事件并无直接关系,但我感觉之所以有必要讲,主要还是因为多年来由于港片等流行文化的误导,导致人们对僵尸的认知非常狭义,将穿着清朝官服,面色灰白,长着两颗獠牙四肢僵硬奔奔跳跳的怪物与僵尸画上了等号,而通过上面的叙述,制造 1995 年成都僵尸事件的僵尸很显然并不是这种滑稽的东西,所以在这里我要表达的内容是:僵尸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完整、严禁的“鬼怪体系”,其层次的广度与深度都不亚于西方的吸血鬼体系,在各种形形色色的鬼怪之中独成一派,甚至完全具备了形成一种亚文化的潜质。

而行文至此,出于我个人的兴趣,也出于对大家科普的意愿,我便专门开设了这一小节来通过此次对专业人士的采访,还原一个我国真实的僵尸体系到底是什么样子,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切入主题:初见二人,“肥桃”的代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因为他就是个大胖子,但不是那种喝着“快乐水”(注:这是句网络语言,主要用来形容各种品牌的可乐)的虚胖胖子,而是那种五短身材但非常结实,堪称虎背熊腰的胖子,其说话粗声粗气,大半张脸都被络腮胡子所覆盖,因为是夏天,穿着的那件已经几乎被他肥硕身体给撑开的最大码衬衣,还露出了一巴掌的护心毛,可以这么说,如果他的外形再瘦再高一些,甚至就有点钟馗天师的意思了,而“更夫”则正好与其相反,是个瘦高挑,瘦到可以用“嶙峋”这种词汇来形容,而如果用民间常用的形容词来说的话,那么“肥桃”就是酒缸身材,而“更夫”则是麻杆身材。

与采访散人那次类似,我把采访地点定在了一家茶楼,这两位一胖一瘦,坐在我面前左右,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他俩同时出现在视线内,乍看之下竟然有种看到动漫人物走出屏幕进入现实的感觉,三人点了各自的茶水与点心之后,我们在闲聊几句之后便正式开始了采访。

(未完待续)3055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7 02:16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要更的就是港片文化中狭义的僵尸形象,比如图 1。这里倒不是要说僵尸中没有这个类型,而只是这种蹦蹦跳跳的僵尸只是庞“僵尸家族”中的一种而已,而且还是比较低级的一种。

而图 2 与图 3 则都是林正英主演的电影《僵尸先生 1》中的截图,图中的书是什么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该书为《茅山治邪秘本》,第二种说法则说该书是《万法归宗》,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这两种书都是真实存在的一本书,而不是电影杜撰出来的,而按照电影中的画面,这本书应该是前者,也就是《茅山治邪秘本》,另外,在书里出现于图 2 与图 3 中有关僵尸的记载,说的也是上述的这种低级僵尸。

而关于这种低级僵尸到底是怎么回事,后面的正文中会对此有详述,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图 4 就是《僵尸先生 1》中《茅山治邪秘本》封皮的截图。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151254.jp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151255.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151256.png{EIMAGE}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151257.png{EIMAGE}

3070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7 02:16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307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7 16:02“以二位的实际工作与经历来看,对我今天所要采访的话题相信会有独到的见解,在开始说当年往事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先提出来,不知道二位能不能以解之惑?”我开场道。

这两位谁也没说话,肥桃点了点头,更夫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我有什么想问的尽可以问,我见状便接着说:“可能是受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僵尸类型片的影响,现在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僵尸都是那种关节僵硬,穿着清朝官府,口中长有獠牙,以撕咬为主要攻击方式,并且会传播尸毒将抓伤或者是咬伤之后未死之人变成同类的这么一个形象,但在前期采访其他人的过程中,我发现在 1995 年出现在成都的僵尸,尤其是最厉害的那两个,与我阴险当中的僵尸完全不一样,论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登记上,那么我就想请教一下:真正的僵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或者......说是怪物呢?”“如你所说,这都是受到港片影响产生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实际上真实的僵尸自然没有这么多刻板的外在形象,而所谓穿着清朝官服,其中倒也有个讲究,在清代时期,文人举子读书主要就是为了十年寒窗,有朝一日高榜得中,从而步入仕途改变命运,但是真正能考中功名的,少之又少,所以在不停的赶考与落榜之间蹉跎几十年光景,从满头青丝变成白发也没有取得功名者大有人在,而这些人中有很多在临死时为了完成在人世间没有完成的遗愿,往往会让家属特别是后代为自己穿上官服然后入殓土葬,寓意自己在阳间做不了官,就到阴间去做官,这种行为用我们行内的术语就叫做‘做阴官’,与旧社会时某些大户人家喜欢搞的‘结阴亲’在本质上属于同类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个时代的寿衣店会有专门出售官服的买卖,文官武将的都有,官阶越高,做工越精美,售价也就越高,不过后来这种买卖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被官府所禁止,原因也很简单,把官服当寿衣,官府当然不高兴,不高兴了就得取缔,所以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康熙到嘉庆之间这段时间,嘉庆之后基本就没有了。

另外,这些穿着官服下葬的儒生变成僵尸的几率也比其他人更高一些,这里也有一个原因,主要是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他们当中但凡这样做的,基本都是赶考几十载未得功名的‘老秀才’,一生的大好年华都用在了这件事上却没有一个结果,换了谁,也容易心中淤积怨气,而怨气,是产生僵尸的必备因素,或者说是最关键因素,他们心有不甘,胸中有怨,假设在下葬时再遭遇了诸如‘活扑’,也就是动物接触到刚刚死亡的身体、或雷击以及被下葬到‘阴穴’之中等情况时,就容易产生‘僵化’,这里所说的‘僵化’是从一具尸体迈向变成僵尸的第一步,就好像从人的角度来说,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要从成功受精开始一样,‘僵化’便相当于是产生一个僵尸时的‘受精’,如果说再有人在怨气深重的情况下又被某种有意或无意的放进了‘养尸地’,那就相当于‘中了头彩’,这种地方出来的僵尸,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角色。

不过呢,僵尸的强大与否,除了与被葬地点有关外,和与其接受日精月华的时间长短也有直接关系,这两者加起来的因素说白了就是道行的深浅,在被葬地点一定的情况下,当然是时间越久就越厉害,而清代产生的僵尸因为距离现在相对时间较短,所以并没有什么厉害角色,我们兄弟二人还对付过更‘年轻’的僵尸,是在民国时期产生的,那基本上就属于不堪一击的水平。”肥桃坐在太师椅上不紧不慢的回答我的问题,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自己点的贵州毛尖,润了润嘴巴,我趁着这个机会,把刚才他回答中新产生的疑问提出来:

(未完待续)

3086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7 16:09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阴阳失衡而阴气重的地方应该就属于养尸地吧?被葬在这里的尸体久而不腐,就容易产生尸变,刚才听你把‘阴穴’与‘养尸地’分开来讲,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是有区别的,阴穴只是阴气重而已,但养尸地可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能当养尸地的地方,就肯定不能是普通的土地,从五行的角度上,要符合‘五行不齐’这一标准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是养尸地,而这种地方除非是有人人为使用邪术制造出来的,否则自然形成的少之又少,可以说的上是凤毛麟角,因为只要在地球上生存,‘金、木、水、火、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如果你了解算命看相的话,可能会经常听说有‘五行缺金’、‘五行缺水’之类的说词,但这里只是说‘缺’,而不是‘无’,即便再缺也多少有一点,并不是完全没有,而只有在五行之中某一项完全没有的情况下,这才能叫‘不齐’,你想想看,自然界中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金木水火土其中一项的地界儿,那太难了,当然,我不是说没有,而是很难很难找而已。

那么为什么五行不齐是养尸地的形成条件呢?我给你打个比方,‘五音不全’这个词基本都知道,这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因为先天原因,某某人掌握不了其中的一个发音,就会导致他唱歌难听或者是没有音乐天赋,那么这跟从五行不齐的地方‘长’出来的东西就与正常情况下五行齐全的产物不一样是一个道理,五音不全的歌难听,而五行不齐的东西基本都不是什么好货,比如说僵尸。

僵尸可以称得上是五行不齐的典型,而五行不齐的数量越多,其僵尸就越是凶残可怕,换句话说,从养尸地的角度来讲,五行不齐的种类越多的那养尸地就越加凶险,我们兄弟二人纵横江湖这些年,碰到过的养尸地之中,十之有久是缺五行少一者,金、木、水、火、土或少一样,但唯独见过一个五行少三的养尸地,那里可以称得上是养尸地中的极品了,从那里养出来的僵尸,几乎可以无视修炼时间的长短,只要被葬在里面,出棺既成魔,哪怕只有一天一夜。”肥桃说。(未完待续)3087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7 16:17

“那么有没有五行都没有的地方呢?”我这个问题自己都感觉问的有点刁钻,肥桃没想到我会这么问,听罢之后怔了一下,随后竟然一笑,回答说:

“这种地方只存在于理论上,就好像风水学中的‘九龙抬尸’与‘玄武拒尸’一样,前者是极品宝穴,后者是极品凶穴,这种地方我还是那句话,除非人为构建,要不然自然界中基本不可能形成,五行都没有的地方,我是想象不出地球之上会有这种存在,也许在地外空间才有吧。”

“嗯,风水的话题咱们暂且不谈,还是聊聊僵尸吧。”我把话题从养尸地上拉了回来。

“继续说僵尸的话,我要纠正你刚才话中的一个错误,就是你提到了‘尸变’这个词,首先,我之前说了,被‘活扑’或雷击以及葬入阴穴中会是使生前有积怨的尸体产生僵化反应,但僵化并不等于尸变。

比如说,在民间传说中经常会有刚死不久的尸体还未来得及土葬或者是火葬,被上面除了埋入阴穴之外的那几种因素影响到就会起身扑咬活人的现象,很多人把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尸体称之为僵尸,这是完全不对的,变成僵尸的尸体一定是经过尸变的,尸变就好像是一具尸体从尸体变成僵尸的‘毕业证’,没有这道最关键的‘程序’,就不算。而上述这种情况下的尸体只能称之为诈尸,与真正的僵尸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都不止,诈尸的尸体在产生反应之后,只要泄了身上的那口气,见到一缕阳光、听到一声鸡鸣或者是碰上狗,特别是黑狗的狂吠,这口气就会泄掉,然后当即便会恢复到死亡状态,但僵尸可就不同了,僵尸这东西,你不消灭它,它自己可不会死,而且不仅不会死,还会因为不断的修炼而变的越来越厉害。”肥桃说,我听罢之后顿感新奇,他的理论的确头头是道,把我以前一些在相关问题上想不通的事情都说通了。

“原来如此,长见识了。那么僵尸是分级别的吗?不同的僵尸除了因为时间以及尸变地点的不同以外,在文字,比如名称上有形成系统的区别了吗?”我说,这个问题是关于僵尸的一系列问题里,我比较关心的一个。

“当然有,你开始说受到港片影响的僵尸形象都是四肢僵硬以跳为主的,这些其实只是清代志怪小说中看到或听到僵尸中的一种而以偏概全得来的结果,比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还有袁枚的《子不语》里面对僵尸的记载大部分都是此类,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相比之下,《西游记》中对僵尸的记载倒是更准确一些。”肥桃说。

我一听有点发楞,心说《西游记》属于神话小说,其玄幻程度远超过《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一类的志怪小说,后两者还有民间传说“打底”,但前者几乎就完全是文学创造出来的了,怎么前者还能比后者更靠谱呢?而且《西游记》里有提到僵尸吗?估计肥桃看出了我迟楞之下的心思,不等我再说话,便接着说: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提到的白骨夫人你可知道?”“这个我当然知道,估计只要放过暑假看过电视的人应该都知道,‘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谁人不晓?”我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提起这一段,就静听看他怎么说。

“‘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按照文中的解释,就是一具僵尸,或者叫尸魔,是僵尸中级别很高的一种,你可以根据白骨精的特点来想象一下,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高阶僵尸,而那种蹦蹦跳跳的可笑玩意儿,只是不入流的低级货色罢了。”肥桃说。

被他这么一说我的确想起来了,相关原文中的确有:“唐僧但看时,却是一堆骷颅,行者道:‘他本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这里迷惑害人,我将她打死,所以现了本相。你看它的脊梁上还刻着字:白骨夫人’。”这么一段,但白骨精是白骨变化,跟肉身不腐的僵尸又不一样,算了,这是神话小说,不能深究,想到这里,我问:

“那你的意思是说,僵尸的划分非常宽泛,并不是局限于那一种?”

(未完待续)

3089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02:29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还是拿《僵尸先生 1》的剧情截图来说说,这张图是剧中人称“任老爷”的乡绅富商“任发”在刚刚被开棺时的样子,此人在设定上就是穿着清朝官服下葬的,这倒不是电影编排,而是正如肥桃在正文中所说,以官服作为寿衣的主要时间是在康熙到嘉庆年间,在这之后因为清政府的禁止而逐渐没有了,但在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区,这种情况直到民国初年还有部分存在,比如《僵尸先生 1》的发生年代就在民国初年,虽然这位“任老爷”在死的时候应该还是晚晴时期,不过不论怎么说,穿着官服入殓显得“有面子”,“做阴官”这种陋习和行为其实是贯穿了整个清朝,毕竟到任何时代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清朝统治者的一纸禁令没有彻底消除该现象,也在常理之中。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199828.png{EIMAGE}

310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02:29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3102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13:01

“是的,不过你也知道,《西游记》毕竟只是小说,不能当真,里面白骨成精的事情是吴承恩自己杜撰的,但他为了写成这部小说,走遍山川采风之时肯定听到了关于此类僵尸的传说,所以才有了灵感将其加入其中,并诞生了白骨精这个形象。

具体说来,就像你说的,僵尸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东西,就好比汽车这个词一样,卡车、越野车、SUV、轿车、房车、商务车、面包车等等都是汽车,但它们之间并不一样,僵尸也是如此,按照级别来说,其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八个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行尸、游尸、阴尸、不化尸、御风尸、金刚尸、魁尸以及无尸,这其中,最凶最难对付的就是无尸,你刚才不是问有没有五行皆无的养尸地吗?我说只有理论上有,而理论上五行皆无的养尸地里养出来的僵尸,便是这无尸,当然了,无尸与五行皆无之地一样,只存在于理论之中,所以在现实之中确实存在的,再严格一点说是我们知道的、遇到过的最强僵尸,那就是魁尸了,到了这个级别,基本就是僵尸的最高境界了,它有智商,有思维,有头脑,不在只是依照本能驱使而行动,会制定策略,会判断形势,在能力上,刀枪不入那是最基础的,更厉害的则可以幻化人形,可以口吐人言,可以乘风而行。”肥桃说。

“那么,能不能把这八种僵尸都简单介绍一下呢?”我说。

“当然可以,如果要从头说的话,那就从最低级的行尸说起吧。

1、行尸。此尸便是死尸在完成僵化的初期所变的东西,主要以吃老鼠、昆虫以及其它各类动物的尸体为食,但人的尸体除外,大一点的黑狗与公鸡都可以击退它,这种东西几乎没有攻击力,不过民国时期民不聊生,也导致这类东西在风水不好的乱葬岗非常多,比如曾经的北平城(注:既然现在的北京市)城外有个著名‘十三里坟铺’,那里算的上是新中国建立之前规模最大的乱葬岗了,据说从元末明初的时候就有,埋在那里的基本上都是死后无力安葬的穷苦人以及少部分客死异乡之人,其累计的无主孤坟有十万多座,在政府组织力量将其铲平之前,每到月满阴盛时,其深处的行尸就特别多,它们的活动范围一般不会超过自己产生尸变的位置太远,说的具体点就是十丈最多三十丈内,既 30-90 米左右,稍微强一点的则可以突破百米的界限。

它们的动作很慢,走起路来的样子就想喝醉了酒的人,一瘸一拐,外国那种丧尸电影你看过吗?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

而要杀死这类僵尸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几乎不用动手,用火把、手电筒等光源直接照它,就能让它动弹不得,时间久一点,便可以让它魄散而亡。

2、游尸。游尸相比行尸便要稍微高级一点,此尸的活动距离已经可以脱离尸变地的束缚,会到更远的地方‘捕猎’,只要到了日落之后,便会在四周不断游荡,以寻找猎物,故此得名。它在活动范围上虽有进步,但对大狗与大公鸡仍然十分忌惮,不过除了可行动的距离更远了之外,游尸同时还会以人的尸体为食,有些乱葬岗或者是其他无人看管的墓地经常莫名被外力扒开,里面尸体遭到啃食,基本上除了个别是食腐性野兽所为之外,就是此尸干的了。

另外,游尸虽然已经可以主动寻找并啃食人类的尸体,可还不是不敢攻击活着的人类,哪怕是未成年的,再小的幼儿以及年老体衰的也照样不敢,或者说凡是还有一口气在,还是活人的,它就不敢,因为人类是万物之灵,自出生那天起,身上就自带‘三味真火’,这是游尸这种僵尸所不敢也不能靠近或者是触碰的。

要杀死这类僵尸,壮年只要不心生畏惧,赤手空拳即可,它见了人类会主动逃跑,如果你追着它跑,跑到它身上的那股‘魄’散掉,它也就完蛋了。

3、阴尸。此尸的能力在游尸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除了上述的小动物和人类尸体以外,已经敢于攻击各类小型家畜,比如鸡鸭鹅狗猫外加猪羊等,其中凶恶一些的也敢攻击落单的妇女、老人或者是儿童,但一般不敢攻击阳气旺盛的壮汉,但这是在壮年男性清醒时,假设要是在入睡后不加以防范,它也是会乘虚而入发动偷袭的。

除此之外,阴尸还有一个比较让人‘挠头’的地方,就是它们已经进化除了群体行动的特征,如果有数量在 1 具以上的阴尸凑到一起,那么它们会识别同类,然后共同‘捕猎’,数量越多,它们的‘胆子’就越大,如果数量超过 5 具以上,那么就敢于攻击清醒时的壮年男性,这一点说起来还是比较危险的,民国时期发生过多起群尸夜晚围攻村庄的事件,基本都是大量的这种阴尸集结在一起行动,不过阴尸的集结行动并没有什么严密组织性,也更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完全是一种类似昆虫的不能行为,就这个来说,其实比蚁类的社会层次还要低级一点,毕竟蚁类的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

而要杀死这类僵尸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算得上是比较简单,刀砍斧剁,棍打棒砸都可以,只要下手够狠,将其头颅砍掉或者是击穿、击碎,都能将其彻底干掉。

4、不化尸。这种僵尸也就是你们在电影里常看到的那种穿着清朝官服一蹦一跳的僵尸,因为有身体僵硬,无法正常的摆动四肢,只能以蹦跳前进,故此此尸还有另外一个别称,既:‘跳尸’。

‘僵尸僵尸’,这个词用在此尸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就关节和动作而言,此尸是八种主要僵尸之中最僵硬的一种。

而僵尸到了这个级别,就已经不害怕任何活人了,也敢于攻击任何活人,并且可以传播尸毒置人于死地,但大多数情况下,尸毒只要不是太浓烈,就不会直接杀死中毒者,而是将中毒者一点点变为僵尸,其尸变之处的等级大概在阴尸这个层次,然后有机会还可以继续向上增长道行。

在能力上,该尸生有獠牙,10 根手指及其指甲全部角质

化,力大如牛,不论是獠牙还是指爪都可以轻易的洞穿人体和各类动物的身体。另外,此尸身体僵硬如石木,赤手空拳乃至普通的刀枪棍棒很难将其击伤或者是击杀,一般来说,对付此尸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开过光的初级法器,或者是枪械一类的火器,法器破坏掉其身上的尸气,火器将它的‘皮囊’打烂,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干掉它。

不过总的来说,这种僵尸出现一具还好说,假设数量较多的话,对人类的威胁还是相当大的。

(未完待续)

3111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13:275、金刚尸。到达此级别的僵尸,便不再以啃食尸体或者是活物为食,而是开始吸收天地之气,阴煞之气越重的地方它就越喜欢,自然界中所有的这类气息都是它的能量来源,并且达到这个层次的僵尸已经尸如其名,拥有金刚不坏之身,虽然同样是以坚硬著称,但与不化尸的僵硬如石木相比,可说的上是有云泥之别,此尸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低级法器对其完全无效,用常见武器基本没有杀死它的可能,包括枪械在内。

除此之外,个别金刚尸还有‘遁地’的能力,既可以在泥土中钻行,虽然无法钻透岩石,但任何硬度的土质地面都不在话下,所以遭遇拥有这种能力的金刚尸的时候,要防范它们‘从地下冒出来’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

6、魁尸。最后要说的这魁尸就很厉害的紧了,假设将白骨精作为一个参照物的话,那么这玩意就可以与白骨精这类化作一个级别,简单的讲就是‘尸魔’,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击穿铁石如若无物,而关于它的能力,除了我前面说过的那些以外,还因为它是至阴至煞的存在,所以其身上携带的随便一点点阴煞之气都可以将活物轻易杀死,一般死于这种原因的活物,死相都非常惨烈,而即便不接触,只是隔空被这种阴煞之气碰到,也会遭其重创并大病一场,且病情很难痊愈,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轻则在重病缠身中度过余生,重则便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最终不治身亡。

另外,对于魁尸来说,吸收自然界中的阴煞之气与日精月华已经不足以满足它们日益增长的胃口了,所以它们主要以吸人精魄为主,更将人世间的怨念为食,极其难以对付,中低级的法器与常见武器对它没有丝毫效果,即便是高级法器,往往也只是能抑制它的行动而已,连击退它都做不到。

想要杀死这类僵尸,必须要‘下狠药’,搞‘大阵仗’,用特殊手段才行,不过越厉害的东西数量越少,魁尸的数量就我们兄弟二人知道的,在神州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的全部加起来,两只手上的手指头也可以数的过来,反过来说,它们要是多起来,那还了得?8、无尸。这个东西我就不介绍了,因为它不仅没有实物,连相关传说都没有,完全是以前的前辈高人利用集各种风水及秘术之大成的理论推断出来的一种东西,还是那句话:它是存在于理论之中。

如果真有一具无尸现世,那‘乐子’可就大了,恐怕全天下的玄门修道之人一起上,想收拾它也有点够呛。

(未完待续)

3113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13:36

另外,这八个级别只是经典意义上的僵尸,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就是‘内八尸’,除了它们之外,还有其它的‘外八尸’,所谓内外之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典型与非典型的区别,‘内八尸’具备狭义僵尸所应该拥有的所有特质,而‘外八尸’则拥有狭义僵尸的部分特质,然后中间掺杂了一下与僵尸无关的元素,它们是广义上的僵尸,所以被分到了‘外’字之中。

‘外八尸’没有明确的高低强弱之分,具体厉害与否全看该尸本身的造化,也可以这么说,‘内八尸’是指的八个级别,而‘外八尸’只是八个种类,而且‘外八尸’的名字也没有规律,比如‘内八尸’都是叫‘什么什么尸’,但‘外八尸’就不一样,它们的命名很随意。”肥桃说。

“虽然本次话题其实与‘外八尸’无关,但我实在好奇,这‘外八尸’都是哪八种?既然‘内八尸’都讲了,不再讲讲‘外八尸’就感觉有些遗憾,能不能再多费点口舌不吝赐教一下?”我说,我这人有个喜欢将事物分门别类的癖好,所以一听他将僵尸的等级乃至是“内外”都分的如此详细,便忍不住发问。

“嗯,这属于‘外八尸’的八种从名称上分别是:霸王煞、红犼、子母凶、水恶、走影、伏骨、不化形、截气精。”肥桃答应了一声后如此介绍道。

“这八种的名字的确都‘不拘一格’啊,那么......”我说完“那么”之后拉了个长腔没在往下说,其实我是想让肥桃再像介绍“内八尸”一样挨个的详细介绍一下“外八尸”,毕竟问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满足了我个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更对于写内参稿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可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毕竟采访就是采访,问什么问题都是双方在事先商量好的,除非气氛非常好了,要不然不能乱来,如果乱问的话,触碰到了受访者什么忌讳的地方就更麻烦了,很容易惹人烦,当然了,这得看具体的采访对象是什么样的情况,有的人话多,喜欢多说题外话,而且这类人忌讳也少,与这种人对话,多问一些一般没什么问题,而反之亦然,那种阴着脸,“规矩”特别多的人,要是我那一句说岔了,轻则给我“甩脸子”,重则就是当场走人,以前我不是没碰见过这种情况。

而我之前对这二人的了解全部来自于汪明洋的只言片语,所以不知道他来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忌讳或者是规矩,便试探性的如此发问,一旦苗头不对,我就得立即把这句没说完的话的话锋调转一把八十度,把想问的问题给再咽回去,而经过这一段采访对话,我感觉肥桃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到时坐在他旁边的更夫显得更加阴沉,在期待与担心的双重心理下,肥桃的回答让我松了一口气,他说:

“今天风和日丽,茶水沏的正当好处,我兄弟二人闲来无事,讲讲也无妨,而且这也都是玄门中的常识类知识,没什么不能说的,既然你有心直到,那我说说便是。

不过关于‘外八尸’的事情比较繁杂,我要全说出来,你还得有点耐心听。”

我一听心中大喜,便忙说道:

“哪里的话,有兴趣的东西多长也不嫌长,而且还得劳烦你多费唇舌了,我洗耳恭听。”

(未完待续)

3114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8 13:435、御风尸。此尸算是低级与高级僵尸的一个分界线,在它以下,属于低级,在它以上就属于高级,所谓御风,就是形容它会飞,此尸已经完全脱离了在它之下的那些低级僵尸要移动还得靠双脚跑的状态,当然了,这个会飞并不是像鸟类一样真正的翱翔天空,而是弹跳力非常强,可以纵横在楼宇悬崖之间,到了这个境界的僵尸,人类、大型动物都是它最喜欢‘捕猎’的目标,屠牛杀马不在话下,曾经在西双版纳出现过三具御风尸,三具齐上,甚至可以宰杀大象,除了行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以外,此尸传播尸毒的方式也有进一步的提升,刚才说过不化尸主要以啃咬或抓伤传播尸毒,但御风尸则能喷吐尸毒,突破了接触传播的限制,隔空通过呼吸道就可以让靠近它的人类染毒,而且相比不化尸,它还多了一个‘新技能’,就是被它感染尸毒而产生尸变的人类,会听从它的指挥,这个行为就已经类似于蚁类的社会组织了。

而要杀死这种僵尸,刀枪棍棒亦不可为,低级法器虽然有效,但效果通常不佳,只能驱赶此尸,但不能将其消灭,而使用枪械的话,土制枪械基本上也是只能将其击伤,想要把此尸打掉,使用制式武器一类的犀利火器还勉强可以,但前提是火力必须要枪,手枪什么的,基本不顶用,有冲锋枪或者是步枪最好,大威力的猎枪要是能多人集中火力射击,倒也能把此尸打掉。

不过一旦此尸多具同时出现,像我刚才说过的在西双版纳的例子,三具同出,这个对于水平一般的玄门中人来说,基本上就应付不了了,除非是高手出面,而对于没有趁手武器的普通人来说,那就更是无法阻挡了。

————————3113 楼少了这一段介绍,所以序号也排错了,第5种是御风尸,第6种是魁尸,第7种是魁尸,第 8 种是无尸,这里特来补发缺失外加纠正错误,由此造成的阅读不便,还请各位看官见谅。

(未完待续)

311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9 02:40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更一张文字截图,是正文中提到的清代志怪小说《子不语》中对僵尸的分类,与肥桃的分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也有八种,不过这毕竟只是其作者袁枚根据乡野传说也自己的想象杜撰出来的,相比起肥桃所说关于僵尸分类的正统玄门理论,《子不语》里提到的这个分类在根据与可信度都非常单薄。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l%2F299239585.png{EIMAGE}

314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9 02:40

好了,今天的图就更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3146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9 18:11

楼主来更贴咯,让各位看官久等了

3165 楼

作者:有骨难画 日期:2018-09-09 18:44“口舌之事不打紧,既然如此我那就说说,这‘外八尸’的门道实际上比‘内八尸’更多,因为它们所涉猎的方面更加广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它们的事情比较繁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们形成的条件不像‘内八尸’那样固定,不一定非要有阴穴、养尸地一类的地方,而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因素都有,如果从头说起的话,先讲这霸王煞,此物就很特别,主要是它并非人所化,而是动物所化,以此为例,僵尸不一定非要是人变的才能是僵尸,也可能是动物僵尸,而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霸王’,是因为能变成这类东西的动物,其生前肯定是杀生众多的猛兽,说白了就是大型肉食动物,换句话讲,草食类动物基本没机会变成霸王煞,而杂食类倒是有部分有可能,比如熊类和野猪,但几率不大。

‘煞’这个字则体现的是说化动物生前杀生太多而积攒下的煞气,打个比方,一头刚刚成年还未捕猎过多少猎物的猛虎,它身上就不具备这种煞气,猎物对它的恐惧也仅仅出自于天敌对自身的相生相克,但一头年龄到了中年,已经有无数动物葬送在其口下的虎王就截然不同了,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气场就是这里所说的煞气,它可以让数里之内的猎物闻风丧胆,甚至可以让近距离的猎物因为无法抑制的恐惧而丧失逃跑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假设要对霸王煞这个名字做一个字面意思解析的话,那就是能变成霸王煞的猛兽,生前一定是自己领地内的王,没有天敌,任何猎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那种王,正因为此,才能称得上是‘霸王’,再加上杀生无数带来的煞气,便是这个名字,要凑齐这些因素,就好像‘内八尸’中的极品养尸地一样,条件非常苛刻,所以不是什么动物或者说是食肉猛兽都能变成霸王煞的,但一旦变成了,那就是动物僵尸中的魁尸,是一种纵横天地间罕逢敌手的存在。

这里给你说一个有关霸王煞的真实故事:在朝鲜,有一座山,叫智异山,传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那里有一头极其凶猛的猛虎,它吃掉的牲畜、野生动物不计其数,猎虎人上山捕捉它被它杀的七零八落,最惨烈的一次是 40 多人的队伍准备了半年有余准备进山围猎这头猛虎,但遭到它的袭击,最后无一生还。后来它更是将闯入其领地的日本兵咬死咬伤众多,日军将其围困在山中意欲把它击毙,但此猛虎智商极高,充分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与自己的悍勇绝伦和日军周旋,日军甚至动用了火炮都未能奏效,最终它杀死超过 70 名日军才被击伤跌落悬崖。

而后来,枪伤加上摔伤让这头猛虎在悬崖底奄奄一息,仅存的那一口气与身上的煞气相结合,并在智异山特殊的风水格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成就了一代‘霸王煞’,据说它会在每年冬季,最冷、风雪最大的时候出现,并横扫生前领地内的一切生灵,而它生前的领地,便是整个智异山,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存在已经对山中的山民、猎人造成了严重威胁。再后来,朝鲜有同道中人想要进山降服此物,但去了几波人,基本都是有去无回,别说是将其降服或者是消灭掉,去的那些同行能活着回来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几个日本人,据说是阴阳道的头头,估计是感觉自己有两把刷子,便带着一帮徒子徒孙二十多号人跑去要消灭这只霸王煞,其结局可想而知,当场就被杀了个片甲不留,一个都没回来,自此它的大名也威震朝鲜半岛乃至整个日本,就是我国东北地区很多马仙门人也对它的事迹如雷贯耳,由此可见其厉害到了什么程度。最后,降服不了又击杀不能,朝鲜在智异山下修建了一座巨型纪念碑,每月都会在那里以大量牛羊作为祭品,从此以后,这只霸王煞才消停了不少,而这个传统,到现在还有。

而我本人,一共知道有过三只霸王煞,霸王煞是它们的一个总称,一般以是什么动物所化,就叫什么煞来进行具体命名,比如智异山上的这个是猛虎所化,所以就是一只虎煞,除了它,另外两只,分别是熊煞与狼煞,其生前便是熊与狼,也都十分的厉害,而且这两个还都是在国内出现的,前者才西藏,后者在青海。”肥桃说。

听到此,我知道他所说的那座“智异山”,这座山在朝鲜半岛的韩国境内,而且韩国在 2015 年拍过一部名为《大虎》的电影,讲的就是智异山上的一头号称是朝鲜半岛上最后一只东北虎的故事,其中也有它屠灭猎虎队,重创侵朝日军并最终跌落悬崖的情节,后来被人尊称为“山君”,既智异山的山神之意,如此看来,《大虎》中这位“主角”的原型就是以肥桃所说的这头后来化为霸王煞的猛虎,而说到它干掉了几十名日军的事情,称它一声“抗日英雄”倒也并不过分。

还有,从公开资料来看,智异山下的确有一座规模庞大的纪念碑用来纪念这只巨虎,但对外的说法是纪念其重创日寇的历史、以及在这山中作为万兽之王的自然地位,可现在听肥桃所说,果然其中还有另一番隐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