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只样本股中,10年时间股价上涨5倍以上的有8只,占比逾四分之一;股价不涨反跌的 5 只,占比六分之一。涨幅跑输大盘的达 9 只,占比达到三成。
如果与公司的盈利增速相比,大部分公司的股价表现要逊色许多。如中粮地产 10 年时间净利增长了 19 倍,股价却只涨了 14.2%;两只银行股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净利分别增长了 72 倍多和 23 倍,股价都只涨了两倍多;宁沪高速净利增长 2.6 倍,股价反跌了 21%。
股市大起大落+融资无底洞 股民亏多盈少统计发现,30 只股票无论持有 10 年时间还是 5 年时间,绝大部分都赚了钱,有一半以上的股票还赚了一倍以上,但每年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似乎大多数股民都在亏钱。股市“七亏一平二赚钱”的魔咒始终挥之不去。
而最近一年大盘跌跌不休,能赚钱或保本的股民更是屈指可数。从去年 10 月 21 日收盘到周五收盘,上证指数的跌幅为 22.33%。结果发现,30 只样本股中只有 4 只股票上涨,占比只有一成多。表现最好的贵州茅台也仅涨了 29.07%。表现最差的新农开发跌幅达 48.73%。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投资者如果想在股市赚钱,首先要有好的眼光,包括行业前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估值是否过高等。其次,对选中的好股票,不顾短线涨跌,能长期持有。
但事实上,大多数股民之所以都在亏钱,“罪魁祸首”之一就是 A 股波动太大,造成投资者经常追涨杀跌。10 年间,上证指数从最低跌破 1000 点到飙升至 6124 点,涨幅超过 5倍;之后又暴跌至 1664 点,跌幅超过七成。如此大起大落,恐怕没有几个投资者有足够的定力能一直持股不动。
而股指期货去年上半年推出以来,A 股市场又掉进了融资的“无底洞”。去年初,A 股还在半山腰下徘徊,但在各国证券交易所 IPO 纷纷减速甚至急刹车的时候,A 股市场却打着“市场化发行”的幌子 IPO 逆向提速,融资额勇夺全球冠军。今年以来到周五为止,又有 236 只新股发行。
有网友调侃:“过去 10 年,打新股的赚走了 2 万亿,券商佣金赚走了 2 万亿,印花税赚走了 2 万亿,保荐机构、律师、会计、审计师等中介机构赚钱不计其数”, “围绕股市的都赚了钱,只有股民没赚钱”。这或许是对过去 10 年股市最形象的讽刺。
------------------------------------------
2006 年,市价指数 1750,流通市值指数 1790 点。2011年,市价指数 2300 点,流通市值指数 17061 点。股市规模扩大了:9.5 倍,市价指数增长了仅仅:1.32 倍。如果把时间休整一下,从 2001 年算起,正像散户说的那样,最近 10年一直投资股票的人,是这个社会最 SB 的一群人,如果抱着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念,它绝对是一个穷光蛋。因为此间,货币贬值了 10 倍左右。房价上涨了起码 3-10 倍,就算存银行都比这个收益高 2.5 倍。中国股市的发展是从规模上体现的,就像中国的 GDP,增长了 10 倍。大家发现了什么,中国的规模扩大了 10 倍,不仅 GDP,流通市值也扩大了近10 倍。但是货币贬值了 10 倍,创业机会基本萎缩到原来的1/10。P 民的篮子还是原来的大小,这意味着 10 倍的盘子里放着原来一样多的午餐,进入市场化的人还在原来的盘子里抢饭吃,体系的盘子增大了 10 倍,同时午餐数量也增加了10 倍,通过减员增效,体系内日子好过了,依附于体系内的吃白饭,吃软饭的群体则好过了 10 倍。如果把中国经济体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系内,一部分是体系外。我们对比发现,中国 10 年经济经济成长的成果基本被体系内获得,获得的手段是垄断定价,不可议价的垄断收税,收费,这个趋势一直在以每年 25-30%的斜率大跨度挤压向上,就像一架推土机。沉甸甸的压在 99%的中国人头上。中国的市场经济份额如果考虑剔除 CPI 造成的损失,事实上是 10 年一直从未变化的。而非市场经济的份额增至原来的十倍,体系外无法承担体系内掠夺时,则以对外贸易加以补充,全体承担高额逆差造成的对内货币贬值,就像:赚钱时没有你的份,赔钱时大伙一块分担。到了极端的数字化定量时,就如同股市一样,10 年收益为零。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哪,只是货币贬值了 10 倍,让你看不清楚究竟收益了多少。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0:13楼主可否解释一下为何流通市值和流通现价指数可以分别代表国有系经济和民营系经济?上市公司中不是也有许多民营公司吗?
---------------------------------
这个体系的供给一方既是体系内,为什么绝大部分公司挤破头上市哪?就是因为上市即可进入体系内,你见过国企破产清牌吗?极少,现在则是没有。因为可以在体系内进行重组。体系外进入体系内,算是体系内的靠外一层,只要稍加努力,不至连续亏损,就可以享用低于银行利率的低成本资金,而占用体系外资金。IPO,即可跳出 P 民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0:21上一页和最前面的几页已经分别说过茶叶商品和茶叶销售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1:34端午大哥麻烦你看看我的房产该怎么配置好点呢?
我在山东一个三线城市,目前有房产 4 套。
闹市区有一套 60 平小房子已出租。现在市价在 22 万左右。房子很老了,有旧城改造的可能。
在西部工业区(环境不好,污染大)有一套 154 平的房子,12 年 5 月交工已经交了全款。这一套好在空调和暖气是有福利在里的不用交钱,生活极其方便。小区环境在西部是最好的。目前周围的商品房价在 4500-5000 左右。
还有两套在东部开发区,都在一个小区,一套 160 平一套 104 平,160 的 08 年入住。
104 平的年底交钥匙。都已付清全款。小区离市中心 3KM,房价现在 6500 左右。
我该怎么配置我的房产呢?麻烦大哥了。
------------------------------------------- 154,160,二选一,住一套卖一套,104 卖掉,资金向市区中心集中,选择商住两用或者成熟商铺,均衡配置。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2:42
龙湖史上最负面事件: 上海楼市闹革命, 三百业主砸郦城.
龙湖华东区为实现 5 天 20 亿回款以弥补异地资金所需因而大降价,昨 300 名老业主聚集,即使警察到场还是砸毁了嘉定郦城售楼处,其另一盘好望山也有抗议并可能升级。
郦城对面的另一公司项目绿霞坊多名业主也在闹。上海楼市似有闹革命之忧。
---------------------------------
这还没有威慑到 2005 年的地产,P 民的底线就是留存的存钱罐,一旦被砸,和四川保路运动有的一比,还别不信,试试便知,问题是谁敢去试?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4:50
作者:木槿 1020 回复日期:2011-10-23 12:49:50
“准地王”底价拍出楼面地价 6000 三家公司联合竞得
昨天,创下珠海最高挂牌底价、曾在 7 月份流拍的唐家湾地块,最终由三家公司以每平方米楼面地价 6000 元的底价成交,总价为 29.96 亿元。
由YanlordRealEsta-tePte.Ltd(仁恒房地产PTE.LTD)、HoBeeInvest-mentLtd(和美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由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联合竞得该地块,以每平方米楼面地价 6000 元的底价成交,总成交价为299597.562 万元。
----------------------
这种时候拍出地王,开发商真的是疯了吗?大家觉得他们是疯了么?
中信曾以 7500 的价格拍出地王,现在卖 25000 以上一平,6000 的楼面价怎么着也不会低于 1 万 8 的价格吧。
----------------------------------------
拍地不是你想的那样,只要事先和政府“协调”过,盈亏都不会很多,想赚钱只能降低开发速度,等待土地升值。
在紧要关头帮政府,政府不会亏待它的。有些地拍出高价,很多都是截胡的,这些高价截胡的公司破坏了规矩,一旦地产有事,就是他们大难临头之时。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19:53
中国紧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欧盟国家债务危机,中国的金融问题,远远大于美国次级债对世界的影响。
2012 年,谁还穿着短裤,或者一丝不挂,是一个终极的比拼。
因为 2011 年降息和调减准备金率会帮助中国暂时避过,2012年,将是清算中国经济问题的最后时限,越看得清摸得到的资产,损失越小。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20:45作者:darkblue_liu 回复日期:2011-10-23 20:04:32
楼主说:"看得见摸得着的才能过冬",那 2012 年很多人建议现金甚或美金为王。不知道楼主怎么看。
----------------------------------- 估值“公认共认”,现金不是在所有时段都具备这种扎实的基础。现金拿在谁手里,如果现金拿在引领经济发展的领先经济体或者领先企业手里,它就具备这个基础,如果拿在落后的经济体或者落后企业手里,那么现金就是烂泥,你看现金现在在谁手里,一目了然了。中国是领先经济体吗?中国国企是领先企业吗?美国人拿现金了,高效高效率高创新企业拿着现金,你就拿着现金。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20:48不知楼主如何看这座号称世界第三的高楼建设,对小弟的置换计划可否给点意见?如能回复不胜感激!
--------------------------- 一看开发商实力,二看商圈统治力,三看未来该地商业成长潜力。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3 22:16
作者:轻灵的猫语 回复日期:2011-10-23 22:04:16
楼主有点过于看空了!虽然我很喜欢 142857 这组数,但既然你提到利空,那么短线指数可能再跌个百点上下就会迎接一波上扬了。是不是大底不好说,也该让这个池子发挥下作用了。
------------------------------
看看 2008 年,看看 1996 年的两次启动,通胀见顶到启动,都是 6 个月。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4 10:29作者:107 国道的小猪 回复日期:2011-10-24 09:25:19
三年哥您好,广西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为什么看好南宁呢,南宁的主业是什么呢?他的地段好点的都上每平万了,还有投资价值吗?如投资您觉得在南宁哪个区域比较有价值呢?
------------------------------
人民币对外开放的前沿,贸易最有活力的地方,关注对外商贸类相关地产。那片区域都穷,所有有上升潜力。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4 12:47
2008 年危机准环境,模拟环境搭建基本已经完成,大家是否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越像越好,甚至比 2008 年的表象更有危机的感觉,时过境迁,模拟准环境必定是模拟的,匍匐前进和被迎面一击,早已不是一种对策和结果。都是趴着,一种是主动卧倒,四蹄做奋起状,另外一种则是被迎面痛击,颓然坠地,四蹄朝上,无所依靠。很形象吧,装死和垂死是不同的状态。细分到房地产市场,没有这种环境,怎么能让赚了 10 年无风险利润的多头放弃持仓哪?尽管去选择放弃,这么重的利润让实体经济难以负载,总会让一部分人下去,不主动下去,就让你被动甩下去,有能力的坐稳,等待震荡。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4 21:17国内物价有短期见顶态势,下一步看石油价格是否下滑,如果不下滑,那么物价就是短期下降,今后随着生产转旺,仍有提升的空间(因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太大,只有国内物价下滑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工业品和工业占据我国经济的主要份额,而非第三产业)。一旦资金敢给中小微企业用了,那么就是说:通胀见顶了。这个判断依据:“体系内外的关系”而来,可提前预测经济走向。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4 21:23
长远看,摆脱货币依赖,依靠企业自身正常发展为经济提供动力,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本源,短期看,在收缩货币的前提下,依靠企业自身努力,摆脱经济增长下滑,是检验转型初期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我们经济的含金量很快就会得出一个检验结果。如果可以软着陆或者逆市小幅回升,那么可以说:我们的内生性增长仍然强劲,下一步就应该展开大规模的内需促进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4 22:48
作者:maxc2 回复日期:2011-10-24 21:45:08
三年兄,能否帮我分析下面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1、我本月内已经认筹一套 45 平米的小户型。地段为距离本市最核心的商圈 2 公里内,距离本市最好的中小学 3 公里内,预估每平售价在1万2至1万4,总价约60万,购买方式为 3 成首付,其余的以公积金贷款 30 年,月供约 2400。
(该楼盘一期的一居室小户型,租金为每月 2000 元左右)2、本人目前已购住房一套,还贷中,月供 2800。(该地段房价每平 5500)3、本人的亲哥 04 年已购住房一套,月供 1600,还剩余3 年还完(该地段房价每平 9000)。
4、目前父母手中有一套 25 年房龄的老房子,总价约 50万(该地段新房每平米 8000 至 9000,老房子每平米 6000 至6500),该地段目前正在建地铁,预计两年后通车后有 20%的提价空间。
5、我考虑本月将 45 平米的小户型拿住,并且同时将父母的老房子售出。以出售老房子的所得支付 45 平米小户型的首付,另外在老房子的同地段,以 6 成首付为自己的亲哥购入一套新房或者全款买入一套亲戚的还建房(80 平米 40万)不知这个方案考虑的妥当与否?还希望能听听你的建议。谢谢!
--------------------------------
我的意见是:这套既然利好尚未兑现,何必现在就卖哪?现在新房销售进度不佳,提价在二线城市可能性较低。
如果能忍受小面积住宅,可暂时性入住小户型。同时卖掉你住的房子,拿着现金,等待明年一季度末直接买入位置好的房产,这样置换就把房子都集中到核心地段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00:41不妨先拿股市开刀,偶的流动性大部分都囤积在这个市场,虽然持仓很低,可是仍然不敢离开。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09:04
@66 端午 88 2011-10-24 22:48:02
作者:maxc2 回复日期:2011-10-24 21:45:08
三年兄,能否帮我分析下面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1、我本月内已经认筹一套 45 平米的小户型。地段为距离本市最核心的商圈 2 公里内,距离本市最好的中小学 3 公里内,预估每平售价在1万2至1万4,总价约60万,购买方式为 3 成首付,其余的以公积金贷款 30 年,月供约 2400。
(该楼盘一期的一居室小户型,租金为...........
----------------------------- @maxc2 2011-10-25 06:48:11我考虑的是,以购入同地段的新房对冲出售老房子的利好损失。且目前亲戚的还建房(在建)每平售价约为同地段商品房的 60%,5 年后拿证,有可能一次性溢价。
当然,主要还是现金不足,如果有一丝可能,我绝不想出售老房子去盘另外两套。
-----------------------------
置换指的是从差的位置转移到好的位置,原地置换只会增加税费成本。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10:23
@马其顿方阵 2011-10-25 09:35:07
端午兄,经常观看你的观点,收益匪浅。
有个问题向你请教一下。
前段时间温州爆发了高利贷危机,温家宝总理实地去了一下。不久就出台了四个地区大致 200 亿规模的地方债。
这个地方债和那个高利贷危机有关系吗?如果有,那又是怎么样一种逻辑关系?
-----------------------------
前面已经说了,温州的问题只是代表了一部分地区问题,这些地区的信贷需求一直很高,他们表面上是地区问题,事实上是地区经济向外扩张面临的资金需求。地方债主要是解决另一部分城市的土地依赖问题,其次解决东部外贸下滑带来的财税减少问题。这是两种不同的问题,不宜采用相同的处置办法。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12:49
@66 端午 88 2011-10-23 19:53:38
中国紧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欧盟国家债务危机,中国的金融问题,远远大于美国次级债对世界的影响。
2012 年,谁还穿着短裤,或者一丝不挂,是一个终极的比拼。
因为 2011 年降息和调减准备金率会帮助中国暂时避过,2012年,将是清算中国经济问题的最后时限,越看得清摸得到的资产,损失越小。
----------------------------- @阿格衣布 2011-10-25 11:56:16
请教楼主,是不是因为 09 年释放流动性救市政策的教训,所以 11 年才不跟着美欧走了,不断收缩流动性?
-----------------------------
中国的资金注入是往实体经济中,通过体系内直接强行注入,实打实,摊成大饼(没有高度)。欧美的注入是往金融系统中注入,以虚务虚(没有基础)。中国的注入都是直接注入低效益行业和企业,拉低整个经济体的效益,欧美的注入,由于没有实体去承接,只是留在金融系统中,所以就造成实体经济中的现在这种结果,中国虚火,美国干冷。中国的低效经济加速增长,挤占了小规模的效益较高行业份额,而金融系统由于回收流动性,日益低迷,欧美金融行业火热,实体经济低迷。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15:15
@66 端午 88 2011-10-25 09:04:46
@66 端午 88 2011-10-24 22:48:02
作者:maxc2 回复日期:2011-10-24 21:45:08
三年兄,能否帮我分析下面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
我考虑的是,以购入同地段的新房对冲出售老房子的利好损失。且目前亲戚的还建房(在建)每平售价约为同地段商品房的 60%,5 年后拿证,有可能一次性溢价。
当然,主要还是现金不足,如果有一丝可能,我绝不想出售老房子去盘另外两套。
----------------------------- @maxc2 2011-10-25 13:39:12置换指的是从差的位置转移到好的位置,原地置换只会增加税费成本。
------------------------------------ 三年,谢谢你的详细解答!
最后一个问题,这种还建房售价低于老房子同地段的商品房价 40%,卖家是舅妈的亲戚,说 5 年后可以领证。这个有没有可操作性?
因为第一次操作这种还建房,很多问题没有面对过,只觉得风险和收益都很大。
----------------------------- 还建房,适合自己拿着,我们这里甚至还有改造入住后10 年都拿不到房产证的。如果是自己的,没事,是别人的难免担心着急,亲戚也靠不大住,除非不稀罕钱的亲戚,偶们这里出了 N 多这种事,法律热线直播的时候,90%的官司都涉及亲戚之间的房产问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18:23看看股市跌的,把混这碗饭吃的人逼到开始说真话了。
(转帖:张庭宾)20 日财政部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四地发行地方债,额度大概在 250 亿左右。然而地方债重启未被股市看成利好,上证指数连续两天下跌 2.07%,首次收盘跌破前期2319 点的低点。
这一消息确实难称利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额度仍然包含于今年 2000 亿中央代发地方债,即额度并未增加。发债资金的用途方向也是明确的,主要用于保障房、中央和地方重点公益民生项目。而增建保障房就会对商品房价釜底抽薪。
这表明,中国扭转货币紧缩的最后机会已失去,温州资金链断裂,地方大员赴京争取均无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19日即表态,银行可以承受房贷抵押品价格的 40%下跌,同时各地商业银行提高首套房贷利率。
诚然,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是否放松货币和信贷也是两难。如果放松了,又一轮房价上涨,又一轮地方债务规模扩张,难免会导致通胀再度上涨,前期宏观调控,尤其是房价调控功亏一篑。但是如果不放松,则难免在半年内出现四个中国经济的资金链断裂——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这个已经发生了);国民资金链断裂(表现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无力还房贷);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房产商破产倒闭潮正在爆发);地方政府资金链断裂(地方土地财政锐减,诸多在建项目将停工).
需要提醒的是,这四个资金链断裂一旦进入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势必发生硬着陆,商业银行系统也将蒙受重大损失。还要指出的是,倘若人民币停止升值,热钱流入减速甚至逆流,目前“维稳”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更紧缩。
目前中国已无既能免硬着陆,又能有效控制通胀的“两全其美”的方法了。其根源在于——多年来权贵和外资既得利益不断扩张,已经逼迫到中国民营经济,中国国民大众承受力的最后底线,产业中小企业承受不住,就是破产倒闭跑路;老百姓承受不住,就是房贷最后断供,银行系统危机。
权贵既得利益的不断扩张的主要表现为:一,政府财政收税的不断膨胀,公务员队伍的不断膨胀,政府部门不断自我授权,增加以权牟利机会,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扰乱民间企业的自由市场竞争。其最直接的表现是,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 GDP 增速,甚至达到 GDP 的两倍,更大大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二是国有企业垄断能源资源,其自身利益不断膨胀,导致资源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变相增加下游民营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其经营利润上缴财政的比例很低,能够直接纳入社会保障,补贴给中小企业和国民的更是微乎其微。三,国有垄断金融资源,其效率低下,存款负利率严重,导致了中国有着全球最高的储蓄率——50%的同时,却有着全球最高的民间借贷利率,常年在年30-50%,最近最高已达 180%。
外资既得利益不断扩张的主要表现为:一,中国企业的外贸盈余积累,即外汇储备,被法律禁止借给中国社保基金一分钱,却可以借给美国政府 1.16 万亿美元,借给欧洲各国政府 6000 亿欧元用于社保;不能借给中国政府一分钱用于建立保障房,却可以借给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 3760 亿美元,去买他们的垃圾债券,如今两房已经破产,债券严重贬值,回收绝望,却无人担责;二,外资企业在中国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占据最好的土地和政策资源,虽近两年来略有扭转,但外资企业在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市场垄断,而中国的反垄断法形同虚设,民间企业不得不依附于跨国公司讨生活;三,人民币不断升值加息,导致中国外贸企业不得不承担由此产生的成本上涨,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进行无风险套利,央行却以热钱流动性过剩为借口,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导致中国企业和国民的资金被抽到央行的水库中,由于热钱具备脱离银行系统赚钱的能力,紧缩货币收不了热钱,反而在民间翻云覆雨,借贷利率飙升,使热钱获得暴利信贷机会。
权贵和外资利益在近年既得利益扩张,尤其在股市和楼市上形成共谋。在 A 股上,权贵主导的不断加速的 IPO 和大小非减持,使 A 股不断资金失血;外资热钱主导的股指期货,使得热钱从二级市场上财富转移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楼市上,权贵主导的土地拍卖,是推动楼市价格上涨的一级市场推力;外资势力主导的人民币升值加息,导致巨量国际热钱涌入投机,在二级市场上推动楼价暴涨。两者具有共同动力在股市楼市高峰,影响和控制舆论,把中国国民大众积蓄套牢在泡沫顶峰上。
权贵和外资既得利益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膨胀,使得中国社会公众财富由增量减少,到存量受损,再到未来预期收入被剥夺,这在房产上尤有代表性。原来老百姓分的房子少,小,但还能分到一点;到后来分房取消,必须买房,要用已装到口袋里的钱去买房;再后来房价越来越贵,所有积蓄只够首付,要贷 10-30 年的款,用未来很多年的预期收益还现在欠下的债,而一旦房价大跌 40%,几十年辛劳积累就会变成负资产。
本质而言,土地资源的财富再分配严重不公,是中国一切社会不公正的源头——中国的土地和矿产这些天赋资源,本来是全民所有,人人均有份,按照这个道理,每个家庭在自己应得的那一块地上建首套房,应该最多只交拆迁成本的地价。现实却是,通过土地招拍挂制度,那一块本属于自己的土地,被拍到天价,民众不得不竭尽所能去购买。而拍卖土地得到的钱,很少投入社会保障房。矿产资源也是类似情况。
这种地方政府和房产商(矿产商)的权钱共谋,是中国出现大量暴发户的源头,而这些暴发户的肆无忌惮,藐视公众,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社会矛盾,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这一权贵和外资既得利益不断扩张的过程,最终必然表现为中国民营中小企业、中国国民收入被涸泽而渔,必然导致“两难”结果:放货币,老百姓承担不起高房价和高物价;不放货币,经济硬着陆,大量企业倒闭,老百姓失业还不起房贷,造成金融危机。
时至今日,所有表面的维持局面、缓和矛盾的措施均已失效。这就构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如果我们继续回避矛盾,不解决根本问题,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乃至社会稳定和政治危机难免会接踵而至。
未来三年之内是中国必须立志改革攻坚的最后机遇期了。改革攻坚有两条主线:一是扩大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由村级向上扩大直接民主选举,以对权贵利益扩张釜底抽薪;二是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意志,消除“中美国”思路的误导,扭转以送礼为外交主要手段的风气,靠自尊、自立、自强赢得世界敬重。而这两条主线有一个核心,即中国社会公众幸福最大化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主义、人民当家作主决定官员乌纱的人民民主要通过改革攻坚变成现实。
如果改革攻坚不能成功,则中国要么彻底沦为美国的政治经济附庸国,要么将走上对外战争以转嫁国内危机的道路。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20:26关于近期有业主因为房子跌价而去闹事,偶认为情有可原,首先:为什么会有这么贵的楼价,是因为我们这些在高价买了楼的人造成的吗?非也,是前面买的人多了,供求失衡而成,探究供求失衡问题,的确和 P 民无关,政府不给百姓预期,比如说:3000 块,只要是第一套,永远不涨价,你政府敢于承诺吗?其次:你若买楼后升值不卖,升不升便和你无关,卖掉兑现,实现涨价,为什么要收那么多税?楼价跌了给补贴吗?不给,当然要理论。不砸,或出于懦弱或者出于有涵养,是个人素质问题,砸了才是正常的。要拿懦弱来说事,买不起房子的干嘛不给丫砸了,他们应该更着急是不是,有无房的懦弱,便有有房不敢砸税局,央行的懦弱,不要50步笑100步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21:13那就是说中国政府把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以期摊大饼的意图,由于注入的是体系内的低效行业,反而导致体系外小微企业供血不足。而最近一段时间的银十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导资金投向小微企业。是这样的吧?
----------------------------- 小企业什么时候开始不行的,是开始收流动性时如影随形产生的必然结果。收流动性,收的是体系外流动性。现在发现了,定点补充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则调控又失效了,体系内的流动性是跟着项目来的,停了项目,流动性自然就回去了,可惜不能停,一停就是半拉子工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5 23:39
济南二手房本周终于出现下滑态势,报均价 8265(含长清),其中只有天桥区沿小清河楼盘,受益于小清河改造工程,均价上扬 0.5%,其它区域均呈现跌价态势,虽然是周数据统计,此次跌幅达到 1.16%,比 9 月出现的一次 0.1%的下滑,具有明显的转折意味,济南的房价终于开始调整了,这比偶的预测晚了大约 2 个季度以上,太能撑了。
按照品种统计,只有车位价格上扬,大幅上扬 11.3%,其它品种均呈现跌势。预期调整时间最长可至 6 个月,将对经济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考验中国经济的底气之试,由本周开始,料目前经济形势中,房地产问题是中国经济无法承受之重,拭目以待。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09:17作者:潜水浮出水面369回复日期:2011-10-2523:57:06
回复三年兄,本人想买山东滨州的一处房子,地处开发区,为单位自建房,我可以花 3000 一平买到,同地段商品房为4300-4500。目前该房尚在筹建中,先付 1/3 房款预订,待房屋封顶和交付再各付 1/3。
请帮助参考此房是否适宜此时购入?
盼回复,谢谢!
-------------------------
单位房没这么贵,我帮你算的成本在 2200-2500 之间(已含正常建设利润,不含开发利润),可以和你同事一块协商一下,要求单位降价。我们这里二类地域的单位房一般不到4000块。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0:49
@66 端午 88 2011-10-25 20:26:52关于近期有业主因为房子跌价而去闹事,偶认为情有可原,首先:为什么会有这么贵的楼价,是因为我们这些在高价买了楼的人造成的吗?非也,是前面买的人多了,供求失衡而成,探究供求失衡问题,的确和 P 民无关,政府不给百姓预期,比如说:3000 块,只要是第一套,永远不涨价,你政府敢于承诺吗?其次:你若买楼后升值不卖,升不升便和你无关,卖掉兑现,实现涨价,为什么要收那么多税?楼价跌了给补贴吗?不给,当然要理论。......
----------------------------- @乌鸦嫌猪黑 2011-10-26 10:00:12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睿智如楼主也不例外,(*^__^*)
----------------------------- 房价长期恢复理智并不难,开放私人自建房,开放针对个人的土地交易,政府承诺首套房施行国民待遇。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5:05今日签了明年的两套住宅出租合同,租金上涨 15%,对方无异议。:)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5:06今日实体公司大幅提高员工工资 40%,本年度利润尽失。:(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5:13
@都市穷人 2010 2011-10-26 13:29:48楼主怎么看待最近几天的股市上涨?楼市快要回暧的表现吗?
----------------------------- 一季度末见分晓,看看经济能不能撑住吧,经济撑不住只有放松房地产市场,别无它路。廉租房是无米之炊,商品房市场不旺,根本提供不出来建设资金。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7:20
今年赚米的希望全放在股票上了,击破 30 日线的转市信号已经出现了,今后几日应在 20 日线附近震荡,等待 5日线上来,并等待 60 日线下来,低吸不追高。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7:42作者:都市穷人 2010 回复日期:2011-10-26 17:20:04曹建海:【见不得房价回落的慈祥老头】 有个老头面目慈祥但心理阴暗:去年5月15日“新国10条”初显威力,地产股大跌,这个老头就不停地叫唤两难,导致下半年房价暴涨;今年各地房价出现拐点,这个老头又说准备多发些票子,还说要控制通货膨胀。他到底想干甚嘛?
------------------------------ 那个位置很尴尬,统计局那群人太能忽悠了,你没发现高层隔段时间就得下去调研吗。中间环节把趋势都过滤掉了,说不行时,那就是真不行了,而不是 2,3 个月前通告,所以,管理层采用了小步快跑的调控方式,跟着趋势进行微调节。
比如当处于动态平衡的陀螺,快速停下来,就会失去平衡,你使劲推一把,还得失去平衡,只能当它加快时,稍微阻碍一下,减速时,轻轻推一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7:47作者:都市穷人 2010 回复日期:2011-10-26 17:23:15作者:66端午88回复日期:2011-10-2615:06:30回复今日实体公司大幅提高员工工资 40%,本年度利润尽失。:(
。。。。。。。。。。。。。。。。。。。。。。
很多工厂减员。主要是因为没定单,也有此有定单不敢接。
-------------------------------------
前一年,生意都不好,大家也不好意思提涨薪的事。这阵子生意刚开始好转,就吆喝要加薪了,只好提了,唉,命苦,今年偶是活雷锋。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9:00
哥去年年底预测的三件事,全部兑现:1.提高个税起征点 1000 元。(结果被 P 民忽悠成了 1500)
2.全年加息至 3.5%。(照目前经济形势,3.5%到头了)
3.对营业税进行减税措施(增值税替代营业税),今日兑现。
增值税改革(一部分以人力为成本,缴纳增值税的企业获得税收优惠),今日兑现。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19:04
http://www.infivision.cn/bbs/viewthread.php?tid=111078&highlight=%2B%C8%FD%C4%EA%CE%DE%CE%AA忘了一条,淘宝做到零售份额的 3%,阿里巴巴 7 月份的半年报就达到 3%了。估计这一数字已至极限,再高就会导致税收流失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21:38哥的主业不赚钱,砍掉有点难舍难分,不砍就是个鸡肋,甚至还得倒贴。最近几年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干什么营生的了,利润都从房租和投机里面出,你说偶是干什么的?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是如此。用实业拼通胀,那叫胡诌八扯。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22:02研究了一下营业税转型试点,看看中海发展的布局如何,也许对当地的运输,服务行业都是大刺激,比如酒店,本地运输仓储,广告,文化,媒体都是大利好。这条明摆着是对着运输来的,所以运输是重要品种。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22:47
作者:edaoke 回复日期:2011-10-26 22:28:45
@edaoke 2011-10-26 22:22:36
@66 端午 88 2011-10-26 22:02:33研究了一下营业税转型试点,看看中海发展的布局如何,也许对当地的运输,服务行业都是大刺激,比如酒店,本地运输仓储,广告,文化,媒体都是大利好。这条明摆着是对着运输来的,所以运输是重要品种。
----------------------------- 三年,能否分析一下,为何不直接降低营业税率,而把营业税转成低税率的增值税?
----------------------------- 刚才查了一下,目前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营业税率分别为 3%和 5%;新增的增值税率为 11%和 6%,这不是变相的提高税率吗?
---------------------------------------- 3,5%是全额征收,增值税只收增值部分。6,10%不是营业增值税率,是增值税的新品种,估计是给劳务在售卖价格中含量高产品准备的税率,比如软件,劳务服务等等。以后你的成本可以抵扣了,万事要发票。扩大了税源,但是有经营成本的,可以计入成本直接扣除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6 22:49作者:潜水浮出水面369回复日期:2011-10-2622:43:37
@66 端午 88 2011-10-26 09:17:43作者:潜水浮出水面369回复日期:2011-10-2523:57:06
回复三年兄,本人想买山东滨州的一处房子,地处开发区,为单位自建房,我可以花 3000 一平买到,同地段商品房为4300-4500。目前该房尚在筹建中,先付 1/3 房款预订,待房屋封顶和交付再各付 1/3。
请帮助参考此房是否适宜此时购入?......
----------------------------- 忘了说一下,此房为 70 年产权,单位降价没有可能。
烦请楼主再帮我分析一下是否适宜投资。
-------------------------------------------
感觉自己用风险不大,要是投资,有一定风险,滨州的房租不高,且非人口流入地区,房价高了没啥花头。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17:10房子降点价就闹的不亦乐乎了,还敢全面征税,偶看他们是真的不想混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18:00
%85%的人口在农村时,出了个毛泽东。60%的人口在城市时,你说会出个神马人物哪?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18:43
体系内外是前进中动态平衡的划分,前提是体系内外相安无事,一旦引发重大利益切割,且极端不公,中国经济就会随着社会构架崩塌而解体,如同一个转不动的陀螺一样,颓然倒地。
如果一套不征,那么二套也不会征。P 民尽可以使用 LM对策对冲 LM 政策,如果每套都征,OK,四川护路运动开始了。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21:23作者:天眼冥瞳 回复日期:2011-10-27 20:21:05作者:阿格衣布 回复日期:2011-10-23 01:45:38
@66 端午 88 2011-10-22 21:05:44
这是流通市值和流通现价指数的复合图。
曲线起始点是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21日,流通市值和流通现价之间扩大的差额,可视作体系外向体系内流动的速率。
-----------------------------
楼主可否解释一下为何流通市值和流通现价指数可以分别代表国有系经济和民营系经济?上市公司中不是也有许多民营公司吗?
谢谢。
----------------------------- 拜托你有点分辨能力,别听 LZ 放 P!06 年以后是股改逐步全流通的过程,且大多数超级权重股也都是 06 年以后上市的,因此出现所谓扩大的差额很正常,不过是上市公司流通股权结构性的变化。同时代表民营资本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另设板块了,你那一张破图能说明什么?为什么不把每个市场指数都全贴出来?大宗交易平台你又统计过吗?名义流通的央企股权实际上有多少流动性?这两年还呆在股市的会不知道凶猛套现的主角都是民营企业股东?
----------------------------------------------- ------------
不流通只能视作非市场化,一下子市场化了,折价 30%就可以了吗?当时的股价折价 30%明显还是高估的多了。这个折价是 P 民说了能算的吗?相当于中小板的流通盘一下子都变成大盘股了。可惜 P 民没这么多流动性来支撑只折价 30%的市场化。这个破图,不是偶画的,是事实存在的。有不明白的问题请去问国资委和证监会。关于民企套现问题,早就说过了,上市即进入体系内。套现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管理层说的融资发展或者规范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高调标语。这叫给你一个枣,然后一巴掌等着你,或者说扔个芝麻,等着你交出西瓜。
股民投资是为了 30%的折价吗?有为了获取稳定股息而投资的吗?都不是,只是因为股价能涨才去买股票,这和投机买房是一路的操作方式。长期投资房产都是奔着房租而去的,就像买股票为了获得股息,标准的投资。国家不鼓励你获得稳定收益,按照国家的想法,你存银行好了,反正事实上是负收益,你们都负了,我就正了。就像期货市场,我庄家不赔,你们肯定都亏。
所以,你的想法比较弱智,可以把偶的这些字都抄下来,没事多背几遍,智商或许能提高点。:)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21:24
作者:木槿 1020 回复日期:2011-10-27 20:42:20
越是经济困难的年份,国家税收就增长越快,看看近几年的数据,哪年没有近 30%的增长啊?现在是结构性减税和增税。个人所得税减税了,但对企业的税收加重了。小企业应该还会继续减税,同时堵塞一些漏洞来增加税收。估计下个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应该蛮大的,改革的东西也许让很多人想象不到。
前阵子还听说出了个残疾人保障金,收得不少,不少企业上访了,搞得暂停征收了。鬼知道这个残疾人保障金是不是真用到残联去了啊。企业去残联要求提供残疾人聘用,残联说没有残疾人可以让他们聘了。那么残联每年要收这么多钱干嘛用啊?
-------------------------- 没有停收,只是减少了,降了 75%。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21:30
作者:MyStar_api 回复日期:2011-10-27 21:08:38
LZ 我老家浙江一小县城有一地皮,现在好象要拆迁,准备卖了,大概能有 7,8 十万吧,想在上海买房子,但位置好点的地方这钱不太够,帮忙分析下我是在上海偏僻点的周边买,还是在昆山买? 什么时间入手比较合适? 我自己不炒房 只是想有个住的地方,不想太多贷款。。
------------------------------------------ 等明年一季度末再考虑。北上广深杭,偶无语。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21:33
作者:__昨夜西风 回复日期:2011-10-27 21:32:16
任志强说了,2013 年房子短缺会出现,被 ZF 政策搞的
-----------------------------------------------
--和 P 民有啥关系,涨也不卖,跌也不卖,偶就只盯着房租。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7 22:57
http://news.house365.com/gbk/whestate/system/2011/10/26/020160124_09.html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8 01:23作者:天眼冥瞳 回复日期:2011-10-28 01:00:34
素质真够差,还是个女 TX,想不到啊,一个女 TX,嘴怎么塞满了便便。
作者:66 端午 88 日期:2011-10-28 10:22作者:stone806 回复日期:2011-10-27 21:52:27
回复
@天眼冥瞳 2011-10-27 20:21:05作者:阿格衣布 回复日期:2011-10-23 01:45:38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