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很少分福利房,所以均价不好控制。

以后控制房价就靠限制交易。不让买卖,看房价还怎么涨。等着大跌抄底的,肯定是不可能了。

昆明就搞的挺好。新盘都不发预售证。想要预售证是有条件的,要给体制内配发福利房。市场价 12000 的房子,体制内福利房不能高于 5000 块。

昆明现在市场价没有低于 7000 的房子,但给体制内团

购也就3000多。

房价一平均下来,也就 5000 多,属于低房价城市。可是一般群众买房三环外至少也要 7000 多,二环内则上万了。

异地到二三线买房,对当地情况不熟悉,风险还是不小。

小开发商卷钱跑路的屡见不鲜,大开发商的提前认筹排号,拿了认筹卡等一年两年也不一定开盘,而且好点户型没有关 系是根本搞不到的。

很有心想到二三线城市买房投资的可以提供一个思路:选择外国人喜欢扎堆的城市,专挑高品质的景观大盘,买了精装后只租给外国人。租售比相当的高。

房价的问题讨论的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呵呵!

调控中所谓的限制买房只是为了顺利换届,不可能长期执行,然而置业门槛会越来越高倒是千真万确的,保持较高的首付比例会是常态。

房地产的实质就是大型城市的准入证。当大型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个准入证办下来一定越来越难。

降低北京房价的最好办法就是只允许北京户口的家庭买房。房价一定会降。但房价降了,对渴望来京工作的外地人又有什么意义呢?北京市缺了全国性人才的流入也将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高房价和高门槛一定是大型城市防止过度膨胀的最有效选择。无论 zf 走多少弯路,最终还会回来。

一线城市,人才扎堆,人才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只有人才中的顶尖才能够立足。

而大量的人口(在中小城市觉对算得上人才)怀揣着有朝一日发黄腾达的梦想,却始终挣扎在金字塔的底层,不得不忍受着高物价,高房租,为精英人士的富足生活,挥洒自 己的血和汗。

只有这种模式,一线城市才能得到高速的发展,金字塔的中上层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不可能全国精英都扎在一线城市。二三线省会级城市未来也会走这个模式。而且二三线城市的法制程度更低,权贵阶层牟取暴利更容易,也更不容易被关注,底层群众也更容易被压榨。

问:楼主终于又现身了,楼主提了西三旗的枫丹丽舍 硅谷先锋 森林大第 富力桃园。枫丹丽舍看了看,五年了,没有税,我不要求什么学区房,只想自己便利些,觉得也还可以,不知道楼主对那块还能分析些么?西三旗那块好点的地方全是部委的福利房。

答:枫丹丽舍的稀缺性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3-4 层的多层花园洋房,相比高层塔楼价值不是高个一点半点。但西三旗一直是价值洼地,枫丹丽舍的真正价值还没有被发现。

硅谷先锋缺乏景观和物业,均价大概 2 万,比枫丹丽舍要低,性价比还是不错。

森林大地属昌平,不是海淀,这是最大的问题。物业也不好。

富力桃园是次新盘,总体还可以,但是价格已经与枫丹丽舍接近了,不如买枫丹丽舍

只是枫丹丽舍户型偏大,总价较高,还要考虑总价是否能承受。

4520 楼:看了燕同学贴的其他网站转载我的帖子,居然还真不少,很有成就感。有些帖子里的回复,骂的可比燕同学厉害多了,满篇对有房人的刻骨仇恨啊,对本人基本定性为 zf和开发商的走狗。

说走狗我还真没这个资格,一个屁民而已,只是不想被通胀绞杀,投了几套房子保值而已。

我也不是什么恶人。现在什么是恶人已经基本定性了:凡是跟 zf 对着干的,都叫恶。

我向毛主席保证:我是个顺民。

关于和我一样,投资几套房子为了保值,避免被通胀收割的屁民,对七七八八的抽风政策完全不用担心,只要是土地垄断不改,房价就没有真正下跌的可能。除非我们的土地真正市场化了,房价才会有泡沫一说,泡沫才会有破的一天。

但我们的土地会市场化吗。

让傻空们耐心的等待房价的暴跌吧。谁住在出租房里被房东涨房租,谁自己清楚。

买房子不是投资股票,为的是对抗通胀,保值增值。房 产投资,只要位置户型尚可,中长线是一定会远远跑赢通胀的,不能用逃顶抄底的思维,当然纯粹炒房的除外(纯粹炒房的最重要的是资金链不要断掉,博取的是短期收益,也要承担政策变化的风险)。

其实买房抗通胀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换届左派上台

从傻空圣地的老大,到权力的巅峰

发动群众斗群众

对普通中产进行一次大清洗,

然后权贵大搞土地兼并

将是全民的悲哀。

中产跑不了

底层一样跟着倒霉。

社会稳定荡然无存。

问:支持楼主,顺便请教一下,真存在有钱就是不买房的人吗?

感觉不可思议,谁有钱还不自然的想到买房改善居住环境。

我的一位朋友说买了大房子,精神面貌都不一样,每天都特有精神,都特想回家,租房能有这种感受吗?至于那月供相对于具有定所的安定感,根本不算什么。

答:这个我身边就有,70 年代的人了,还在租房住。此 人 03 年就有 100 多万现金,执着于股市,坚定看空房地产,07 年现金最高峰达到 700 多万,现在大概还有个 300 多万现金吧。至今带孩子住出租房。

还有一个更惨的,04 年年薪就二十多万了,06 年年薪50 万,但此人有多少花多少,到现在存款也没达到 100 万。

08 年事业高峰期过了,岁数也不饶人,薪水直线下降,一直没买房,现在想买也买不起了。

2000 年谁手里有个 100 万,绝对算富裕人口了,现在有个 500 万资产的勉强算个中产。钱只能越来越毛,贫富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厉害。从 2005 年开始调控,就说是为了保护穷人,不让穷人入房市,一直说到现在,结果呢?穷人越来越穷。

既得利益者是不希望看到有人说真话的,穷人越多,既得利益者才会越有钱。所以牛刀才会大热,任志强才会不招人待见。

如果用钱能买个官做。

一定要买一个。

比买房要保险得多。

前提不但要有钱,还要有关系。

大多数人参与不了。

空圣地的房价只会越来越高。

雷霆手段是为了降房价吗?

结果被傻空圣地某区级领导道出了真谛。

用人不查啊。

何必跟几个刷屏的傻子打口水战。

是买了房的倒霉还是没买房的倒霉,每个人自己都很清楚,05 年手里有个一两百万的,但凡在一线城市买个几套,哪个资产没上千万?

傻空骂的那么厉害,无非是犯红眼病。实际上悔得肠子早青了。

你们先聊着,今天出个远门,走得比较远。时差也比较大,得过些日子进来聊了。

终于回来了,怎么那么冷啊,居然不适应了。

我们解决了吃的问题,纠结于住的问题。

很快,又将要翻回头来解决吃的问题。

这一天很快就可以看到。

问:楼主终于回来了,赶快发表一下近期政策感言吧!

答:呵呵,没啥感言。

今天上午打电话跟几个小城市的同学聊了聊,不少西部地级市的房价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翻倍了,租金也翻倍了,这个房产调控政策的实质结果是全面的通货膨胀。

一线城市被搞得象压紧的弹簧,资金则推动物价全面上涨,真是什么样的水平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得不感叹一下。

问:北京出台地方规章,规定商品房预售金存入专用账户,优先用于建设,不会对开发商资金链造成重大影响么?另外,我觉得北京这两个月的的价格确实有所降低啊。

我8月在北三环买的3.5w的期房,现在出来特价3.3w了,搞得我小郁闷了。虽然长期肯定涨,不过我多少还是会纠结于短期的涨跌。

答:呵呵,买房毕竟不是炒股,只要坚定持有就可以了。

不必在意短期涨跌。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调控还会持续,起码要过了政治斗争关键期。这个时期正是欠发达城市、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过了以后,一线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二三线城市将陷入一段时间的滞涨。只是这个时期有点长,二三线欠发达城市和中小城市会涨的比较厉害。

08 年我有个同学在西二旗买的房 14000,结果后来跌到10500(但只是内部价,外面人买不到),这个同学伤心了很长时间,结果 09 年底涨到 25000。

开发商门槛越高,房价供应量就会越少,限购执行力度越大,相当于弹簧压得越紧。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将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改革开放 N多年,反而是管理水平越来越低。

48、法币=白条

问:楼主终于回来啦!

最近物价涨的有点恐怖,油价昨晚也调高了。

答:法币=白条,毫无信用。物价上涨才开了个头,好戏还在后头。

以后要解决的是大量底层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不是中产的房价问题。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了,坐稳了以后,翻回头来必须解决温饱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民生问题。

问:楼主,请问物价涨的这么快,如何保证解决低层群众的温饱?是不是要多发工资了? 那多发工资的钱从何而来?

答:解决民生问题是有保有牺牲的。

保的第一是农民,拥有土地就拥有财富。政府鼓励农转非,将来是谁转谁惨,农转非很容易,转了的会很后悔。非转农将难于登天。有了土地就有了饭碗。

保的第二位,是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升,解决这批人的饭碗关乎稳定。

牺牲的是无特长的都市小白领,这些人将会最困难,涨工资会导致大批人失业,保证就业就没办法涨工资。而且农民和劳力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以牺牲这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至于金字塔的中高层仍然会越来越富,解决民生不会牺牲这些人的利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