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00:54--]楼主:mini_hostess 来自:手机版时间:2013-04
此文要阐明的是:这种调控手段绝不可能达到目的(包括控制房价不要暴涨)。
----------------------------------------------- ---------------------------------------- @sj3456789 87 楼 2013-04-27 19:05:26
这是巨大的分歧之所在,也是方向性的选择.
大方向错了,奔跑得再快也没用的。
多军以为,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楼价可持续的稳定性的上涨。所以,涨得太快时,经济过热了,就要对楼市打压一下,涨得太慢或下跌时,经济下行了,就要对楼市刺激一下。
空军以为,调控的目的:调低楼价,让空军买得起??
关于你所说的暴涨,不知你是如何理解的?比如说,全国好多个城市,现在楼价近一万一平米,每年上......
----------------------------- @mini_hostess 91 楼 2013-04-27 20:14:57
所谓暴涨确实没有绝对标准。
但没人可以否认(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官方除外),房地产调控的十年就是房价暴涨的十年,至少在中心城市尤其如此。
以我所在的杭州为例,2000 年前后遍地都是 2000 左右的房子,而如今,要找的两万的新房(老房是另外一回事),已经要到相当偏的地方才有了,10 倍的价格不算暴涨吗?当然,如果要用收入增长、通胀来和稀泥,恩,这个我也同意。
-----------------------------
楼主关于杭州房地产的案例我觉得是比较典型的。
杭州 10 年来在杭州的暴涨是有目共睹的。
2009 年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在火爆楼市的刺激下杭州做了件全国知名的大事:土地出让金额 1200 亿,全国第一,超过人口规模远大于杭州的北京、上海。
后来就赶上了 10 年开始的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
随后,杭州当然也经历了两年的楼市低迷期。
但从去年初开始,杭州跟全国一样,由于被压抑的需求在降价的刺激下,商品房成交量暴涨。一直持续到现在。
但是,杭州跟北上广却有一个显著差异,即虽然成交量暴涨,但库存下降却不是很明显,所以除部分板块价格暴涨外,杭州整体楼市成交价格跟 10 年初比,上涨并不是非常过分。
原因很简单:09 年以及 10 年火爆的土地市场,给杭州今天的商品房供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所以持续喷发的市场供应给不断的价格上线冲动提供了足够的压力。
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楼主的推理:即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最好调控即是市场本身。因为,土地成交与市场交易量、价格上行是相匹配的,而相匹配的土地交易量又会对未来的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从而有效抑制房价上行。
而不得不说,当局在 2010 于 2009 年的昏招的基础上,又除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昏招:祭出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
实际上,如果按 2009,2010 年的土地供应方式,如果没有如此变态的调控,土地的成交可能与市场的走势是相匹配的,按杭州的模式看,房地产市场回归了正常也未可知。
另外,杭州目前的成交量依然保持非常恐怖的量,没有下降的趋势:一手房在 600 套左右,二手在 200~300 套左右,这与杭州的城市规模是严重不相匹配的--这种恐怖的结果已持续了一年,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而土地交易又不能强势启动的话,后续供应和价格均不容乐观。
这个也算是印证了楼主的推理吧。
97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06:12--]楼主:mini_hostess 来自:手机版时间:2013-04-2712:34:02
你们低估了即将卸任的人对政治荣誉的追求(毕竟失败了十年)。
----------------------------------------------- ------------------ @sj3456789 81 楼 2013-04-27 16:58:55
对于你所说的,那是在空军的世界里,调控才失败了十年.在执政者的眼里,调控是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是非常完美的.呵呵,分歧太大了呀.
为什么说完美呢?通过楼市调控,各大目标基本实现或完全实现,哪有失败之说.
唯一的遗憾就是 2008 年,因为国内经济的需要,国家短期内严控楼市,用力有点过猛,另外又与全球危机产生叠加,形成共振,那时,楼市有崩盘的危险,或者说已经崩盘.
那个时候,有点危......
-----------------------------
你举的 2008 年的例子,我认为正是在印证楼主的观点。
说 2008 年用力有点过猛吗?说猛也猛,说不猛也不猛,因为,它猛,能猛过 2010 持续到今天的调控吗?
既然 2008 年的问题因前期调控过猛所致,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在远比 2008 年猛的今天的调控手段面前,未来不会出现另一个 2009 年?
所以,这也是调控的潜在风险或问题之一,符合楼主的逻辑推论,而你举出的例子无疑是在为楼主提供证据。
98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08:09--]
当然,目前毕竟换人了。
从新首辅这一两个月的言行来看,貌似在有意淡化调控问题--毕竟是学经济学出身的。
所以,这也算未来调控的不确定性吧。
99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18:11--]楼主:mini_hostess 来自:手机版时间:2013-04-2712:34:02
你们低估了即将卸任的人对政治荣誉的追求(毕竟失败了十年)。
----------------------------------------------- ------------------ @sj3456789 81 楼 2013-04-27 16:58:55
对于你所说的,那是在空军的世界里,调控才失败了十年.在执政者的眼里,调控是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是非常完美的.呵呵,分歧太大了呀.
为什么说完美呢?通过楼市调控,各大目标基本实现或完全实现,哪有失败之说.
唯一的遗憾就是 2008 年,因为国内经济的需要,国家短期内严控楼市,用力有点过猛,另外又与全球危机产生叠加,形成共振,那时,楼市有崩盘的危险,或者说已经崩盘.
那个时候,有点危......
-----------------------------
说"在执政者的眼里,调控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是没有意义的,你什么时候看见在执政者的宣传机器里声称自己失败过?--当然,自己掌自己最否定过去那不算,因为这也是他们处于当期政治正确的需要的一贯风格。
100 楼
[--作者:老船长烟斗-时间:2013-04-27 21:59:00--]
20%必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01楼
[--作者:老船长烟斗-时间:2013-04-27 22:03:40--]
增税。这是最可笑的调控手段。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是打入买卖双方的楔子,无论这个税是由谁出的,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双方共同分担的,谁分担多少是由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决定的。所以,所谓 20%的个税,单纯说是由买方或卖方承担都是不准确的--即使钱是由其中一方掏的,但这只是表象。税必然是供应的成本,这么简单的道理连菜市场卖菜的都知道,在赋税或摊位租金或管理费用增加时,必然要将一部分税或相关费用加到菜价里转嫁给消费者。虽然每一次加税都伴随着疯狂的抢购浪潮,人们在用实际行动对增税降低房价的谬论说不,但我也悲哀地看到,包括增税在内的每一次调控都引起一片幸灾乐祸、大力拥护的欢呼声。
而如今,人们为自己的幸灾乐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刚需在背负了差价 5.6%营业税之后,后来者又被迫抗起了全价5.6%的营业税的沉重负担,难道这次要再次背负 20%的个人所得税?到底是政府在分享炒房者的收益,还是要把消费者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想想吧,房价太高的原因不在于税太少了,而在于赋税成本太高了。
-----------------------------------------------
--------------------------------------------- @老船长烟斗 35 楼 2013-04-25 23:59:21lz 太绝对了,如你分析,赋税加到消费中,增加了交易成本,由于现在是卖方市场,所以房价就涨,这个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是房价已经快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这样做是为了屏蔽一些例如炒房的不确定因素对房价的干扰。最终制造一个炒房没有暴利的环境,让房价不能再往上走。
其实现在情况就是,房价太高,已经超出了大家的实际购买能力,如果炒房没有暴利的话,现在买房,以后升值的风险就大了。就会......
----------------------------- @mini_hostess 38 楼 2013-04-26 07:48:28
从你的回复中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1、你承认在卖方市场,赋税必然由买方承担,并且会导致房价上涨。这个时候加税是否不合时宜?2、你认为在房价临界点上,税的增加会抑制炒房。问题在于,既然已到临界点了,再抑制又有何必要?
----------------------------- 抑制是为了不要大多的群众,特别是一些工薪阶层在这个时候介入,接最后的一棒。你看股票套牢的最后都是那些大妈,大叔。
如果这些人都套进去了,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国家是让一些有闲钱的人来分担风险,当然有风险必然有高的回报。
所以环境是这样,个人的际遇却有不同。
但是现在的 20%必然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02 楼[--作者:敲城管的烂沙罐-时间:2013-04-2722:06:15--]
@00222653 4 楼 2013-04-24 20:32:15lz,别浪费时间了,傻空们看不懂,看懂了也不会承认。
他们只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 100%的投机,根本没有刚需,卖房的都是骗子,买房的都是傻子。
----------------------------- @mini_hostess 8 楼 2013-04-25 07:09:42
嗯,目前还没有空军进来反驳,我们耐心等待。
-----------------------------
首先;我觉得杭州政府政策制定集体专为炒房团、权贵、房氏家族、地方政府就是应付中央。(无法推脱);上海的房产税征收幅度小,所以对房价没有很大的影响,杭州现在要按上海的做法来做,结果可想而知了。隔靴搔痒-达不到中央合理房价;
1;人均免税面积 60 平米;------有点浪费;小康家庭人均 30 平方米足够;2;人均 60 平米以上普宅 4‰、豪宅 8‰,-------太低;会转嫁给租房者(会隔成房中房压断楼板)分租,导致大量危房。
3;存量免征。-------地方政府为房姐、房妹、房警、炒房团、权贵、房氏家族保护;
4;前车之鉴-----2008 年房价一有些下降的苗头;这些炒房团的利益相关者、房姐、房妹、房鼠、房祖宗、房警等等相互勾结;他们就开始威胁共 C 党的手段‘阳奉阴违’,集体反对下跌,甚至制造事端;(砸售楼处、退房、堵路什么的等等)要把房地产的泡沫继续往上吹大。汹吹泡沫;只允许房价越高越好;他们的狡诈、我们值得警惕!!!看透他们的阴险的嘴脸!!!(现在房产税扩大试点、他们这些房氏家族权贵,也不允许从存量房征收保有房产税);群众、老百姓也看透了这些‘黑手党’!!!
[图:http://img3.laibafile.cn/p/m/137257129.gif]
103 楼[--作者:猫王在此-时间:2013-04-27 23:05:29--]回复第34楼(作者:@毁灭战士 2012于2013-04-25 23:46)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学习了!==========有道理个屁!完全是盲人摸象,房价高的根原在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和土地财政,房价的 75%都被政府卖地和各种税费拿去了,开发商不过是打工的,政府和银行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没有办法调控房价,问题是想不想做,政府要的是稳涨不崩盘,调控不过是哄哄老百姓的把戏!当年对一斤粮一尺布尚能做到凭票供应,公平分配…不要说这么大的房子!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05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7 23:30:06--]
@mini_hostess 13 楼 2013-04-25 11:01:11
回复第 12 楼(作者:@散户凡人于 2013-04-25 08:50)
楼主是女性?很不错哦。
看问题有条理,有深度,这样长篇大论是费精神的。
德国的经济以及统……
==========
谢谢!确实比较费脑细胞,不过我觉得它是一种乐趣。
正如米尔顿·费里德曼所说:
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然而,真正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 遗憾的是你不是这少数人,你不懂经济学。
106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7 23:36:38--]
@mini_hostess 25 楼 2013-04-25 19:17:21
八、从而正如我上面所说,所谓投资、投机、囤积居奇未必就该千夫所指,未必最终就会推高房价。实际上投资、投机有助于熨平商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差异,他们在商品充裕、价格相对低廉时买进,而在商品紧缺、价格高昂时卖出。投机者经由这种方式去消除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在事实上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移植到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有投机,必然是预期未来房子会供不应求、房价会上涨,是以卖出为目的的购买,本......
-----------------------------
你懂微观金融吗?你懂投机品定价机制吗?你懂产业兴衰理论吗?你懂经济泡沫理论吗?你的观点貌似有理,实际浅薄。
10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7 23:38:37--]
建议楼主回去重学经济学,从初级学起,打好基础。
108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7 23:46:03--]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你们尽管祈盼把,这个税被招来的时候,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你们自己,那将是超越个税的你们终身将背负的大山--即使你没有房,市场总成本上升的传导机制将使你成为房产税的必然的买单者--而且是终身的,正如燃油税的推出,并不是你没有汽车就与你无关。
西方经济学中有个观点,”在一个自由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中,在进入过程和退出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经济利润必定为零“。实际从我们上面的分析也......
----------------------------- 你判断现在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进入过程和退出过程结束”,如果没有结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投资过度?投资过度有什么危害你清楚吗?这样避免你知道吗?你的水平初级经济学还不及格,只会搬弄书本上的知识,而你没有真正理解。
10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7 23:50:15--]
楼主我说你什么好,如果你还未满 30,你可能还会有点出息,如果过了 30,你最多就是在大学里混个教授。
110 楼
[--作者:sj3456789-时间:2013-04-28 08:14:00--]作者:ahyhw 时间:2013-04-27 23:46:03@mini_hostess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你们尽管祈盼把,这个税被招来的时候,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你们自己,那将是超越个税
----------------------------- 你判断现在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进入过程和退出过程结束”,如果没有结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投资过度?投资过度有什么危害你清楚吗?这样避免你知道吗?你的水平初级经济学还不及格,只会搬弄书本上的知识,而你没有真正理解。
----------------------------------------------- ---------------------------------- 呵呵,楼主,看看别人是如何说的.
建议楼主看一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最好读一下原著。在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残酷革命斗争中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两者会产生强烈冲突。历史表明,只有把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把队伍发展壮大。
亮剑里的李云龙,就是强烈的实用主义代表,
111 楼
[--作者:sj3456789-时间:2013-04-28 08:34:51--]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00:54
----------------------------------------------- ---------- 关于你所说的杭州楼价,我是这样看的。
我没有详细数据,只是盗听途说来的,以下观点,供大家参考。
在现有的背景下,如果惯性前行,全国真实楼价涨幅,应为 GDP 的年增长率+CPI,即大约七年翻一翻。一线城市,因为是资金多,所以只需五年就要翻翻,而四五线城市,因为资金流出,可能要十年才能翻翻。
2009 与 2010 年,杭州的楼价涨得过快,可能三年就翻了一翻多,显然涨得过猛,所以要调控,让它停涨一下或微跌。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只是阶段性的调控,从整体看,其仍然受束于五年翻翻的规律。
所谓的调控,其实也受束于以上理论,中国式的调控不能解决楼市涨幅,调控的目标是涨幅不变,但是能减缓涨跌的波动,防止楼价上窜下跳。所以,人们才说,调控是保驾护航。
当然,调控的本质还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这是调控的精髓之所在。另外,我们可以换一角度来看调控,调控的时机就是逆向思维,当大众一致看多时,调控的方向就向下调,当大众看空时,调控就向上调。目的就是防止大众一哄而上,大家都抢房或抛房时,对经济的影响过大,中国经济受不了的。
有时,我想,如果杭州楼价五年要翻翻,那么,在杭州的某一地区,现在均价是 4 万一平米,十年后,就要 16 万一平米了,从现在的眼光看,这是难于想象的,仍史上最大的泡沫,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但是,换个角度,我们之所以还是小人物,仍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回望历史,杭州楼价 2000 到 3000 元的岁月,似乎近在眼前,这才多少时间,就涨到数万一平米了,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只是我们想不到或不敢想罢了。
112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2:24:40--]回复第 112 楼(作者:@sj3456789 于 2013-04-28 08:34)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27 21:00:54
---------------…… ==========
呵呵,如果你认为 10 年 10 倍的价格尽在当局的掌控之中的话,我确实无话可说。
我倒有兴趣看看,对于“老船长烟斗”与你完全相反的看法,有有什么高见?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15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2:27:55--]回复第 102 楼(作者:@老船长烟斗于 2013-04-27 22:03)
增税。这是最可笑的调控手段。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是打入买卖双方的楔子,无论这个税是由谁出……
========== 这些年来,牛刀先生每年都言之凿凿地喊“这是最后一根稻草”,而且不惜笔墨长篇论证。
我关心的是你的稻草与他的稻草有何本质的差异?
最后一根稻草的依据是什么?
愿闻其详。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16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17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2:34:33--]
十六、下面我们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调控的问题,即从我上面提到的帕累托最优的角度来看待调控。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也即在该状态下,每个人的境况都是相对最好的,已经没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至少在市场里是很罕见的。但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充分接近这一状态,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要实现帕累托改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交换最优;2、生产最优;3、产品混合最优。这个可能有些抽象,下面用个不太恰当的通俗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假设在一个封闭地区的市场上只有三个生产者(同时消费者也只有这三个),一个只生产大米、一个只生产蔬菜、一个只生产肉,如果他们不拿到市场上交换,那么,每个人只能吃到自己生产的东西,即每个人都只吃米饭、肉或蔬菜,肯定没人会受得了,显然这种结果对他们都是不合意的,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理想的方式是,他们把自己生产的一部分拿到市场上去交换,那么,每个人可以同时吃到米饭、肉和蔬菜,这样对他们每个人来说,满意度都上升了,也即市场交易能增进市场的总福利。而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他们每个人通过市场而获得的米、肉、菜的份额是最合理的状态。如果大米生产者,在市场交易结束时,只换到了一点的肉,没能换到菜,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显然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他们必须在市场上充分交换,也即我上面提到的交换最优条件。那什么是生产最优呢,即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也即在给定的单位时间内,生产肉的、菜的、大米的都发挥了他们最大的生产潜能,他们每个人都生产了力所能及的最多的肉、菜和大米。产品混合最优也即每个人通过交换得到了自己能得到最好的满足自己偏好的市场结果,比如上面的某个人,他觉得自己希望一顿吃 1 斤米饭、半斤肉、半斤菜,如果他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了这个结果,那么对他来说是最合意的,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但是受市场条件的限制,可能他无法得到这个比例,但通过充分交易(即帕累托改进),他能够尽可能地达到他的目的。如果每个人都达到了受市场条件限制范围内的最大程度的目的,即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18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6:56:24--]
十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推出,房地产市场要实现整体福利的最大化,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即交换最优:人们能够自由地买卖,同时交易成本(如税)要尽可能地低;生产最优:即允许开发商开足马力盖尽可能多的房子;产品混合最优:即允许每个人通过市场交易尽可能满足自身需求--刚需买到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的理想的房子,改善型实现合意的改善;开发商获得合理的利润;建筑商、工人获得充分的报酬等等。但看看我们的调控怎么做的:限购、限贷、交易壁垒(如日益变本加厉的营业税、个税等),从而为市场交换设置巨大障碍;种种调控措施,导致开发商购地、商品房开发受限,房地产市场无法充分进行再生产,被束缚的巨大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调控导致的市场交易障碍也导致刚需、改善型无法顺利买到理想的住房,同时新房、二手房无法实现顺利销售,开发商、二手房东无法获得用于再生产的急需的资本(比如钱)。从调控的手段来看,明显是反帕累托改进的,即由于调控设置的种种障碍,导致人们无法顺利通过市场交易改善自己的境遇(如买更好的房子、赚更多的钱等等),这是以巨大的生产力损失和市场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必然导致每个人的幸福感下降,也即导致市场总福利的损失。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醒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个土地垄断的市场,因此,他们想当然地推导出:“房地产调控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真是这样吗?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19 楼
[--作者:婵之-时间:2013-04-28 17:49:25--]
楼主博古通今,贯通中西,不管房价涨跌,我都看好你哟:)
120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8:56:10--]
@猫王在此 105 楼 2013-04-27 23:05:29回复第34楼(作者:@毁灭战士 2012于2013-04-25 23:46)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学习了!==========有道理个屁!完全是盲人摸象,房价高的根原在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和土地财政,房价的 75%都被政府卖地和各种税费拿去了,开发商不过是打工的,政府和银行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没有办法调控房价,问题是想不想做,政府要的是稳涨不崩盘,调控不过是哄哄老百姓的把戏!当年对一斤粮一尺布尚能做到凭票供应,公平分配......
-----------------------------
是的,土地垄断确实是问题的根源,但却不是唯一根源,关于垄断的问题,我后面也会花一定篇幅来尝试论证。
121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8 18:57:00--]
@婵之 118 楼 2013-04-28 17:49:25
楼主博古通今,贯通中西,不管房价涨跌,我都看好你哟:)
----------------------------- 呵呵,谢谢。
122 楼
[--作者:爱网人-时间:2013-04-28 21:48:33--]
是个好帖但还有点异议第一:我是反对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针对问题的轻重政府适度的干预是应该的比如前几年光伏利润大各路资金都进入供方结果呢?再说个小的香港英法不都对奶粉实施限购了吗?就这么个小问题还没造成大问题他们不也是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干预了?他们为什么不等奶粉厂家扩大生产?同意 sj3456789 的看法“在一小部分人的眼里,调控是彻底失败的。在政府的眼里,调控是基本成功或者说是非常成功的。”而楼主的看法是“我想,如果没有错误的调控,房地产市场也能向帕累托最优状态接近。”如果说 2010 年前有失误的话那 10 年后的调控还是合理且有效的不过做得还不够比如全国限购对多套征税第二:按楼主的意思加税就是加成本必然导致交易价格上涨?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亏钱的商家了也许在供求平衡的商品上加税会是导致价格普遍上涨但是目前的房价犹如拍卖价已经是买方的最大承受力了可能比拍卖还疯狂至少拍卖没有贷款分期付款的按空军的意思欢呼的房产税是从第二三套起征的而多军一厢情愿的认为房产税必定是普税
123 楼[--作者:p40 战斧-时间:2013-04-28 22:55:49--]现在的房地产业变成了地方政府直接变现的金融产业,而高昂的房价,压得国民没有办法去想别的,只能一心去还房贷,却为了银行利息做长工。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岂能有的创新与发展真正的产业?试想,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岂能专心致志搞创新,搞研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在的土地财政,说得不好听,不过是搜刮民财与民争利,好让那些高官权贵们大手挥霍奢华度日罢了。
许多地方官员们总爱睡在土地财政上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无视经济的良好发展。地方政府现在大多都靠卖地为生,以扶持房地产业来维持高 GDP 获得政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全面内需动力不足。如果不改变这一发展状况,势必使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然后巨大的泡沫在中国经济中蔓延,直至破灭,然后堕下深渊。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24 楼[--作者:p40 战斧-时间:2013-04-28 23:05:30--]房价为什么会飙升?第一,由于国内整体通胀的拉动,什么都在涨,房地产更有涨价的理由;第二,开发商找政府盖章太多,每盖一只公章官员都把他们扒一层皮;第三,政府不让房妹房姐房叔房爷爷了,加上没有征收固定资产税,有钱人又敢囤积房源了;第四,政府打击小产权房,小款不敢投资房地产了,一家一户那几间地皮也不敢开发了,单位集资的自建房也不敢动工了;第五,土地供应不足。政府低价批发高价零售,俨然马戏团里的驯兽师,把土地掰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刺激动物的兴奋神经。——你看,这五条哪一条都沾了政府的影子,要想房价降,除非政府走远点儿,房价就真的下来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125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9 11:50:55--]
@p40 战斧 123 楼 2013-04-28 23:05:30房价为什么会飙升?第一,由于国内整体通胀的拉动,什么都在涨,房地产更有涨价的理由;第二,开发商找政府盖章太多,每盖一只公章官员都把他们扒一层皮;第三,政府不让房妹房姐房叔房爷爷了,加上没有征收固定资产税,有钱人又敢囤积房源了;第四,政府打击小产权房,小款不敢投资房地产了,一家一户那几间地皮也不敢开发了,单位集资的自建房也不敢动工了;第五,土地供应不足。政府低价批发高价零售,俨然马戏团里的......
----------------------------- 你说得都对,这些都是问题。
我们讨论的是调控本身到底是恶化了这些问题还是解决了这些问题。
126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9 15:05:06--]
十八、面粉市场的垄断并不一定导致油条市场的垄断。我们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例子。国内石油市场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垄断了,但并没因此导致日化行业的垄断。世界铁矿石供应也基本被几大巨头垄断,但我们并没有看到钢材市场的垄断,众所周知的是,钢企经历了并正在经历惨烈的价格竞争和持续的价格下跌。展开中国的经济地图,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角度来看,相当多的实体经济行业都存在上游的“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路桥)”高度垄断,而处于产业下游的企业过度竞争,利润微薄的问题。
12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9 20:37:39--]作者:ahyhw 时间:2013-04-27 23:46:03@mini_hostess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你们尽管祈盼把,这个税被招来的时候,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你们自己,那将是超越个税
----------------------------- 你判断现在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进入过程和退出过程结束”,如果没有结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投资过度?投资过度有什么危害你清楚吗?这样避免你知道吗?你的水平初级经济学还不及格,只会搬弄书本上的知识,而你没有真正理解。
----------------------------------------------- ---------------------------------- @sj3456789 111 楼 2013-04-28 08:14:00
呵呵,楼主,看看别人是如何说的.
建议楼主看一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最好读一下原著。在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残酷革命斗争中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两者会产生强烈冲突。历史表明,只有把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把队伍发展壮大。
亮剑里的李云龙,就是强烈的实用主义代表,
----------------------------- 笑话,还跟我谈哲学,一句实用主义就可以把自己的无知掩盖过去吗?我说的是你并不真懂经济学,不要不懂装懂,在这丢人现眼。
128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9 20:39:31--]作者:ahyhw 时间:2013-04-27 23:46:03@mini_hostess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你们尽管祈盼把,这个税被招来的时候,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你们自己,那将是超越个税
----------------------------- 你判断现在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进入过程和退出过程结束”,如果没有结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投资过度?投资过度有什么危害你清楚吗?这样避免你知道吗?你的水平初级经济学还不及格,只会搬弄书本上的知识,而你没有真正理解。
----------------------------------------------- ---------------------------------- @sj3456789 111 楼 2013-04-28 08:14:00
呵呵,楼主,看看别人是如何说的.
建议楼主看一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最好读一下原著。在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残酷革命斗争中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两者会产生强烈冲突。历史表明,只有把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把队伍发展壮大。
亮剑里的李云龙,就是强烈的实用主义代表,
----------------------------- @ahyhw 2013-04-29 20:37:39
笑话,还跟我谈哲学,一句实用主义就可以把自己的无知掩盖过去吗?我说的是你并不真懂经济学,不要不懂装懂,在这丢人现眼。
----------------------------- 抱歉,看错了,看成是楼主回的。
12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9 20:44:41--]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130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29 20:46:43--]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ahyhw 2013-04-29 20:44:41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 我说的这些是我深入研究过的,是研究房价必需的理论基础,之所以问你就是看出你根本不懂。
131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9 21:28:32--]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ahyhw 128 楼 2013-04-29 20:44:41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 首先,我承认南开经济学时不错的,我有朋友在某省奥数前三的成绩就是保送到南开经济学院的。你看不上,证明你还是有相当实力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来看,大学之道不在于谋生,甚至不在于求知,而在于谋道。
如果一个人缺失独立的理性思考能力,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基本情绪控制能力,没能培养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空有一身谋身本领,那又与职业学校出来的人何异?正如孔子所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大多被后人理解为文学的标准,但更一步理解,可看做人生境界。
当然,我承认中国大多数大学称为职业学校更合适,包括我上的学校。
132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4-29 21:38:23--]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ahyhw 2013-04-29 20:44:41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 @ahyhw 129 楼 2013-04-29 20:46:43
我说的这些是我深入研究过的,是研究房价必需的理论基础,之所以问你就是看出你根本不懂。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