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提醒一下,问题的分析离不开理论支撑,但不是理论堆积,更不是理论显摆,这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考题。

避免故意挑衅式的提问时基本的素养,抱歉,这句话有些重。

133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30 06:36:57--]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ahyhw 2013-04-29 20:44:41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 @ahyhw 129 楼 2013-04-29 20:46:43

我说的这些是我深入研究过的,是研究房价必需的理论基础,之所以问你就是看出你根本不懂。

----------------------------- @mini_hostess 131 楼 2013-04-29 21:38:23另外,提醒一下,问题的分析离不开理论支撑,但不是理论堆积,更不是理论显摆,这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考题。

避免故意挑衅式的提问时基本的素养,抱歉,这句话有些重。

----------------------------- 可能有些话是有些重,那是因为你没有入门。现在可以告诉你一些实际的东西。先说第一条:一百年前只要会说供给和需求,连鹦鹉都能成为经济学家。一百年后,经济学进步了,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现在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供给和需求背后深刻的原因。不懂这一点,经济学水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的马歇尔时期。看懂并且理解这一条,我可以耐心教你一些东西。经济学不是仅仅只有供给和需求那么简单。你也算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的传统,这一点我很欣赏。

134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30 06:42:50--]

@mini_hostess 115 楼 2013-04-28 12:31:28回复第 109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46)

@mini_hostess 47 楼 2013-04-26 11:18:33

十二、

你们……

========== 如果你的论证能像你的漫骂一样犀利,那么,我想我会看好你哦!

----------------------------- @ahyhw 128 楼 2013-04-29 20:44:41你算老几?我要你看好?想当年我考上南开的经济学博士我没去,是因为我根本瞧不起那些博导,做我学生都不配。国内经济学家我就没瞧上几个,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你又算老几?

----------------------------- @mini_hostess 130 楼 2013-04-29 21:28:32

首先,我承认南开经济学时不错的,我有朋友在某省奥数前三的成绩就是保送到南开经济学院的。你看不上,证明你还是有相当实力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来看,大学之道不在于谋生,甚至不在于求知,而在于谋道。

如果一个人缺失独立的理性思考能力,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基本情绪控制能力,没能培养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空有一身谋身本领,那又与职业学校出来的人何异?

正如孔子所说:“子曰:‘小子......

-----------------------------

我十分怀疑你为房地产泡沫张目的动机,说话当然不客气。

135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30 06:59:38--]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古典主义除马克思外基本都主张放任自流,现在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然而,宏观经济并不像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否则 29年的大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就都不会爆发。我和凯恩斯一样不相信宏观经济的效率,我又不同意凯恩斯的干预主张。

我认为需要干预,只是还没有找到有效干预的办法。绝对不干预是非常荒唐的,不要以为任何干预都会损失效率。

136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137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30 10:53:31--]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暗地里蔑视你:大学白读了。

第二:楼主可能也猜测你确实是够得上上南开经济学博士的考试能力,也可能是某著名大学的博士,但楼主认为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楼主认为诚如你一样的人照样缺乏价值判断力,楼主认为即使这样,也只能说明你是一个读了博士的“技工”而已,当然,技工也是值得尊敬的,但读博士的技工可惜了--虽然楼主最后申明:这在中国大学是普遍现象。正如网上传的耶鲁校长:中国大学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笑话。

138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4-30 10:59:33--]

@ahyhw 134 楼 2013-04-30 06:59:38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古典主义除马克思外基本都主张放任自流,现在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然而,宏观经济并不像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否则 29年的大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就都不会爆发。我和凯恩斯一样不相信宏观经济的效率,我又不同意凯恩斯的干预主张。

我认为需要干预,只是还没有找到有效干预的办法。绝对不干预是非常荒唐的,不要以为任何干......

----------------------------- 另外,我自己补充一两句:这个世界确实有狂妄的牛人,正如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人家确实有牛 B 的资本。

但并非狂妄的人都是牛人。

谢国忠牛吧,屡次都预测错误(当然,并不一定是水平问题,也可能是人品问题)。

任志强非经济学专家出身,但其对经济走势的把握能力在中国是无出其右的。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要挑战楼主,就要拿出自己的真正的经济分析能力、辩论水平与楼主 PK。

光说自己牛,然后用谩骂代替辩论,除了让楼主暗自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呢?

13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4-30 21:31:36--]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圣人甲 136 楼 2013-04-30 10:53:31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

-----------------------------

你说这些话除了让我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我牛还是不牛我自己都不上心,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如果是狗的话,我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讨论,降低身份。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论战时,双方言辞激烈。鲁迅说要痛打落水狗,战斗的时候顾不得姿势优美。谢国忠水平很高,我非常佩服。你没资格。

预测错有什么奇怪的?我可以举出大师级人物更加荒唐的错误。任志强那个小丑不值一提。

140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08:49:24--]

楼主怎么不出来了?我在这等着你。我是怀疑你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即便不是,你的观点还是有些迷惑性,需要认真严肃的批驳。也许你可能自认为是什么武林高手,我要让你知道你不敢只会些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我会逐条批驳。

141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09:04:45--]1、你的所谓研究方法有问题。你的方法和凯恩斯之前的古典时期和新古典时期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将微观经济学的结论简单推广到宏观,即认为既然微观经济是有效率的,宏观经济也肯定是有效率的。无疑是过于简陋和错误,原因在于宏观经济比微观经济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将微观结论推广到宏观。凯恩斯的功绩恰恰在于打破错误的分析方法,从总量而非个量研究,建立了宏观经济学。我不否认人的行为在微观和宏观中是一致的,但宏观是由众多微观个体组成的上一层的系统,由于微观个体的相互作用,宏观系统具有微观系统不具备的新性质和新行为,微观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绝非“寻找微观基础”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不能将微观结论简单推广到宏观的原因。你仅仅在微观层次分析,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难道不知道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比重很大,房地产不仅是产业本身的事,同时,房地产价格也影响资源在各个行业的分配,对资源分配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国民收入,是个宏观经济问题。下面的批驳慢慢说,我不着急。

142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09:11:46--]2、你的文章的第一、二部分是说计划经济是没有效率的,然而你又非要将计划经济和调控往一块扯,将两者划等号。你这是在混淆视听,计划经济和调控没有任何关系,调控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行为,计划经济中没有调控,只有绝对的计划和控制。

143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09:18:51--]3、你的文章第三、四部分是说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这还用你说。楼主很博学是吧?我可以举出至少在唐朝政府采用市场经济原则治理经济的例子。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和宏观经济效率不充分,需要政府干预两者逻辑上有什么关系,是否是一方绝对排斥另一方?楼主没有说明,也没有解释清楚。

144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09:31:32--]4、你的文章第五部分更是不知所云。你将调控和市场经济绝对对立起来,可能是认为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

调控只是采用了行政和经济手段以引导经济更加良好的运行,它可能是引导向资源配置更优的方向,即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也可能相反。楼主如何肯定调控一定是反市场经济的?那你如何解释新古典综合派微观上承认市场经济有效率,宏观上又主张干预,它的干预相对于现在的调控有过之无不及。

146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15:40:13--]5、你的文章第六、七部分是说房地产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看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长期则不会。逻辑也是错误的。

你说的理论上是如此,实际却并不如此,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个短期和长期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实际的短期则可能不短,长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由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所致。在短期中就已经可以制造泡沫和衰退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付出的代价将相当巨大。其次,你的观点也只在微观层次发生作用,宏观层次无效。经济学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是:个人理性不能直接上升为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或者说是有残缺的。“囚徒困境”和“商店选址”等模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即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虽然在宏观层次鼓吹完全理性,但也没有说宏观层次人就一定是完全理性的,货币冲击模型中还存在“货币幻觉”。你如何保证房地产在宏观层次就一定不存在效率损失?再次,即使在微观层次也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绝对有效率,例如“蛛网模型”,由于房地产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和投机性,就更加复杂了,实际微观也没有效率,我以后会慢慢说。

14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15:41:56--]

我这是在挑战,楼主敢应战吗?

148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15:55:57--]

你的潜台词是: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你如何解释公开市场操作?

14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1 15:57:46--]

是不是落水狗打跑了,变成了丧家犬?

150 楼[--作者:zhanxinglian-时间:2013-05-01 16:04:38--]

[图:http://img3.laibafile.cn/p/m/140678421.jpg]

151 楼

[--作者:猪颜 2010-时间:2013-05-01 16:41:04--]

孩子,中国压根就不是纯粹市场经济。你用经济规律说什么呢?中国首要的是讲政治。其他所有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政府的调控主要目的是让房价处于可控范围内,涨与跌根本不在乎。你所说的都对,但目标错了。你的意思其实就是完全市场化,那房价就可能失控,推高到了最顶点,然后自由落体。这正是政府要极力回避的事情。即所谓的崩盘。

因此,在中国,只要经济继续发展,房价每年涨幅不要超过收入提高幅度,涨 10000 万年,老百姓也不会闹。社会和谐了,统治可以继续了。那管什么房价呢?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152 楼

[--作者:huanhanmu-时间:2013-05-01 17:40:21--]

呵呵,五年内,小城市的房子的价格肯定要跌的,但是也不可能跌太多,一平跌 200 撑死。大城市打死都不会跌,除非特殊情况。另外,过了这几年就不好说了,那时候的需要买房子的青年人就会少很多,国内的人口红利模式走到一个拐点了。奉劝那些刚需的,该怎么买了怎么买,那些投机的呢,最好还是控制一下,下一部,被宰的基本上是你们这一批了。153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5-02 20:34:01--]

@ahyhw 134 楼 2013-04-30 06:59:38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古典主义除马克思外基本都主张放任自流,现在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然而,宏观经济并不像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否则 29年的大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就都不会爆发。我和凯恩斯一样不相信宏观经济的效率,我又不同意凯恩斯的干预主张。

我认为需要干预,只是还没有找到有效干预的办法。绝对不干预是非常荒唐的,不要以为任何干预都......

----------------------------- 1、首先,我要申明的是:你根本没看懂我的帖子--当然,你可以申明说你不屑于看懂。经济是否该干预,不是本帖讨论的内容,本帖讨论的是这种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利弊。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也应该能看出,我在这个帖子里至少列出了四种类型的调控:以政府退出为主的西德式的经济调控,以中国全盘干预、大包大揽为特色的计划经济式的调控、以围追堵截、干预市场、政府强力介入为特色的中国房地产调控,以及前几年的中国部分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而我对这几种干预的态度差别显而易见,不知你从哪里得出我反对干预的?2、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这么宏大的主题,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无数顶尖经济学家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我的这个帖子既无意也无力班门弄斧,本人也没有持赞成或反对的能力,我想,你也一样。但既然你提到这个问题,我倒可以谈谈政府干预在中国产生的问题:凯恩斯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人的“动物精神”的假设。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调控者本身是不是人?如果是的话,那么,他也一定有“动物精神”。问题是,如果个人的“动物精神”影响是局部的,而调控者的“动物精神”可是会影响到经济全局啊!你可能为告诉我,政府作为市场的裁判员,那他下场踢球时也一定是绝对理性、中立的。真的是这样吗?且不说计划经济时代猫一个人的“动物精神”搞得中国鸡飞狗跳、民不聊生。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资产泡沫、以及美国本世纪以来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泡沫无不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写照。

当然,政府的过度干预还有其它问题,中国这十几年经济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朱时代大刀阔斧改革开创的市场自由不无关系。但遗憾的是,温时代却出现了大幅度倒退,如果说朱时代是国退民进的时代,那么温时代无疑是国进民退的时代,国有垄断企业高歌猛进,民营企业夹缝求生。过度的货币发行导致物价飞涨,一边是垄断国企大量的资金不知道怎么话,只好到土地市场呼风唤雨,导致地价飞涨,而另一边民营企业却无法通过政策金融渠道融资,只好求助于地下金融机构,靠危险的高利贷维持资金周转。继而导致腐败盛行、房价飞涨、过度投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贫富两级分化。显而易见的是在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或经济权力的情况下,必然有巨大的寻租空间,寻租必然导致腐败,腐败必然增加市场运行成本,从而牺牲经济运行效率--难道房地产市场能例外?诚如你所说,“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既然没有研究清楚,在一个权力不受限制、法律机制不健全的社会里,对经济的干预尤其要慎重,而不是根本没搞清楚到底有什么巨大负面效应的时候,匆忙出台调控政策。

当然,在我看来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是次要问题。政府对市场的随意干预、任意征税,开创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侵犯 RQ,如果在未经任何授权的情况下以保证一部分人利益为借口而随意侵犯另一部分人的权利,那么意味着,任何人的权利都可以被侵犯,任何人的自由都可以被剥夺,这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一次巨大倒退。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某擅长“仰望星空”的人,独独没有望到这个,真是匪夷所思!154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5-02 20:36:31--]

@ahyhw 134 楼 2013-04-30 06:59:38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古典主义除马克思外基本都主张放任自流,现在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然而,宏观经济并不像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否则 29年的大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就都不会爆发。我和凯恩斯一样不相信宏观经济的效率,我又不同意凯恩斯的干预主张。

我认为需要干预,只是还没有找到有效干预的办法。绝对不干预是非常荒唐的,不要以为任何干预都......

----------------------------- 1、首先,我要申明的是:你根本没看懂我的帖子--当然,你可以申明说你不屑于看懂。经济是否该干预,不是本帖讨论的内容,本帖讨论的是这种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利弊。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也应该能看出,我在这个帖子里至少列出了四种类型的调控:以政府退出为主的西德式的经济调控,以中国全盘干预、大包大揽为特色的计划经济式的调控、以围追堵截、干预市场、政府强力介入为特色的中国房地产调控,以及前几年的中国部分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而我对这几种干预的态度差别显而易见,不知你从哪里得出我反对干预的?2、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这么宏大的主题,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无数顶尖经济学家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我的这个帖子既无意也无力班门弄斧,本人也没有持赞成或反对的能力,我想,你也一样。但既然你提到这个问题,我倒可以谈谈政府干预在中国产生的问题:凯恩斯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人的“动物精神”的假设。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调控者本身是不是人?如果是的话,那么,他也一定有“动物精神”。问题是,如果个人的“动物精神”影响是局部的,而调控者的“动物精神”可是会影响到经济全局啊!你可能为告诉我,政府作为市场的裁判员,那他下场踢球时也一定是绝对理性、中立的。真的是这样吗?且不说计划经济时代猫一个人的“动物精神”搞得中国鸡飞狗跳、民不聊生。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资产泡沫、以及美国本世纪以来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泡沫无不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写照。

当然,政府的过度干预还有其它问题,中国这十几年经济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朱时代大刀阔斧改革开创的市场自由不无关系。但遗憾的是,温时代却出现了大幅度倒退,如果说朱时代是国退民进的时代,那么温时代无疑是国进民退的时代,国有垄断企业高歌猛进,民营企业夹缝求生。过度的货币发行导致物价飞涨,一边是垄断国企大量的资金不知道怎么话,只好到土地市场呼风唤雨,导致地价飞涨,而另一边民营企业却无法通过政策金融渠道融资,只好求助于地下金融机构,靠危险的高利贷维持资金周转。继而导致腐败盛行、房价飞涨、过度投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贫富两级分化。显而易见的是在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或经济权力的情况下,必然有巨大的寻租空间,寻租必然导致腐败,腐败必然增加市场运行成本,从而牺牲经济运行效率--难道房地产市场能例外?诚如你所说,“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既然没有研究清楚,在一个权力不受限制、法律机制不健全的社会里,对经济的干预尤其要慎重,而不是根本没搞清楚到底有什么巨大负面效应的时候,匆忙出台调控政策。就如一副西药,在还没弄清楚到底能不能治病,还没弄清楚到底是不是都要,在还没有做小白鼠实验,还没有做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就匆忙给所有人服用(更荒谬的是,连健康人也必须陪同一起服用),这样的医生能是合格的医生吗?你敢把自己健康托付给这样的医生吗?当然,在我看来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是次要问题。政府对市场的随意干预、任意征税,开创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侵犯 RQ,如果在未经任何授权的情况下以保证一部分人利益为借口而随意侵犯另一部分人的权利,那么意味着,任何人的权利都可以被侵犯,任何人的自由都可以被剥夺,这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一次巨大倒退。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某擅长“仰望星空”的人,独独没有望到这个,真是匪夷所思!155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5-02 20:47:57--]

@猪颜 2010 150 楼 2013-05-01 16:41:04

孩子,中国压根就不是纯粹市场经济。你用经济规律说什么呢?中国首要的是讲政治。其他所有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政府的调控主要目的是让房价处于可控范围内,涨与跌根本不在乎。你所说的都对,但目标错了。你的意思其实就是完全市场化,那房价就可能失控,推高到了最顶点,然后自由落体。这正是政府要极力回避的事情。即所谓的崩盘。

因此,在中国,只要经济继续发展,房价每年涨幅不要超过收入提高幅度,涨 10000 万年,......

----------------------------- 我不得不说,在很多人眼里。“政治”这个垃圾桶真的是万能的,任何难解的问题--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正常的或荒谬的,有疑问的或没疑问的--凡是这十年目睹之调控怪现状,只要扫进这个垃圾桶,一切问题都似乎有了答案。

每个人对于无法解释的经济问题都一股脑地用政治问题来解释,仿佛都得到了圆满的答案--即使是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本帖中有人从当局攫取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当局在不停地制造泡沫,根本无意控制房价。而也有人也从政治的角度推理:房价的高企已经导致民怨沸腾,再走一步可能影响到当局统治的根基,所以他认为,20%个税已经体现了上面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一定要把房价打下来,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156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5-02 21:08:52--]

@ahyhw 147 楼 2013-05-01 15:55:57

你的潜台词是: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你如何解释公开市场操作?

-----------------------------

第一,正如我上面所说:你的前半句完全是臆想。

第二:

针对你的后半句:我想说的是,自由的市场固然会促进市场效率,但市场本身不能产生货币,所以公开市场操作就是提供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否则市场就无正常运行的可能。

在一个市场机制健全的国家里,其中央银行是准独立于中央政府和国会的,理论上说来,他们的决策不受政客短期利益诉求的干预,另外,他们的权限不是无限的,无力是联邦储备体现还是欧洲中央银行,其权力并不都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有限的,其货币政策的首要长期目标都是物价稳定。

反过来说,公开市场操作有限价的权力么?公开市场操作有限购的权力么?公开市场操作有征税的权利么?公开市场有指挥银行实行歧视性贷款的权利么?

157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06:47:56--]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圣人甲 136 楼 2013-04-30 10:53:31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

----------------------------- @ahyhw 138 楼 2013-04-30 21:31:36你说这些话除了让我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我牛还是不牛我自己都不上心,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如果是狗的话,我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讨论,降低身份。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论战时,双方言辞激烈。鲁迅说要痛打落水狗,战斗的时候顾不得姿势优美。谢国忠水平很高,我非常佩服。你没资格。

预测错有什么奇怪的?我可以举出大师级人物更加荒唐的错误。任志强那个小丑不值一提。

----------------------------- 你上不上心,你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你。

158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06:52:28--]

@ahyhw 147 楼 2013-05-01 15:55:57

你的潜台词是: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你如何解释公开市场操作?

-----------------------------

正如楼主所说,在市场健全的国家央行是准独立机构,其操作权力受到限制。

即便如此,国外央行依然经常受人所诟病。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很多人认为是格林斯潘当年不恰当低利率引发了资产泡沫。

159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07:00:33--]

@mini_hostess 58 楼 2013-04-26 20:31:08

你我关于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分歧,我想根本问题在于对市场经济的界定不一样导致的。

中国古代没有计划经济理论一说,当然难言会有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也确实有些影子,比如始于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无疑是对市场的打击。

另外,历朝历代的盐铁专营制度(不仅盐铁,凡是有力可图山林川泽资源和产品都有过官方专营的影子),据考证,形成明确官方的制度的也是始于法家的商鞅变法,其后专卖制度成......

----------------------------- @散户凡人 63 楼 2013-04-26 21:04:28

你这里明显的把国有企业经营和计划经济混淆了,即便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中一样存在国有企业经营。

前面,偶就说过历史上出现过典型国有企业经营,但主流是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是两个概念。从汉代开始的盐铁专营就是国用企业经营的一个典型。在英国历史后期的特许经营比盐铁专营各有千秋。

你对中华历史的经济了解需要补充,而且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也没有把握住。建议看看哈耶克......

-----------------------------

一个观点准不准确,总要拿到放大镜下看是否能经受住检验才知道。

这往往要经过问题的确定,提出见解或假说,提供额外事实形成说明性假设,由假设推导进一步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检验等过程。这往往需要反复提供事实(包括正面事实和反面事实)反复修正观点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完成往往有赖于激烈的论争,诚如眼界宽广如你的人,不喜欢参加争论可惜了。

160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07:43:03--]

@ahyhw 145 楼 2013-05-01 15:40:135、你的文章第六、七部分是说房地产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看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长期则不会。逻辑也是错误的。

你说的理论上是如此,实际却并不如此,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个短期和长期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实际的短期则可能不短,长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由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所致。在短期中就已经可以制造泡沫和衰退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付出的代价将相当巨大。其次,你的观......

----------------------------- 你拿集体非理性作为反驳的证据是非常可笑的。

是否有集体非理性,这本来就是个争论不休的待论证的问题。正如耶鲁大学一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后得出结论:美国的经济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率变化对经济杠杆的放大缩小的反应。

另外,你在提“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实际暗含了一点,你在假定政府是完美理性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是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己的偏好--既如此政府可能是完美理性的。这个问题在一个人治国家更是恐怖,一个人的非理性往往导致一个国家整体的问题,比如房地产调控。

161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07:46:13--]

上面有的地方错了,这里重新回复一下:

你拿集体非理性作为反驳的证据是非常可笑的。

是否有集体非理性,这本来就是个争论不休的待论证的问题。正如耶鲁大学一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后得出结论:美国的经济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率变化对经济杠杆的放大缩小的反应。

另外,你在提“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实际暗含了一点,你在假定政府是完美理性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是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己的偏好,有自己的思维局限性,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既如此政府怎么可能是完美理性的?这个问题在一个人治国家更是恐怖,一个人的非理性往往导致一个国家整体的问题,比如房地产调控,又比如解放后 30 年的时代,某一个人的非理性,把几亿人都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62 楼[--楼主:mini_hostess-时间:2013-05-03 10:47:44--]

十九、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土地资源垄断本身确实是个问题,但因此就推出房地产市场必然垄断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上游垄断并不必然得出产业下游的垄断,相反,还可能是过度竞争。而且就土地资源本身的垄断而言,我觉得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知道,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主要采用的是土地招拍挂制度,而招拍挂是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完成的,从一个城市来看,土地确实被垄断了,但从全国的大范围来看,各个城市也在互相竞争,吸引开发商的购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难言绝对垄断的。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如果没有限购,各个城市争夺的将是全国的客户,从一定层面上看,面对的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可惜,限购将竞争限制在本城市范围内,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导致市场沉淀的大量资金如法流动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以实现钱尽其用,这也导致了像温州这样的城市,大量剩余资本被限制在本城市,从而推高该市地产价格,形成地产泡沫,而不是被自由配置到其它更需要温州资本的地方--别忘了我曾经说过,房地产的投资、投机是以基本的居住属性以及相关附加属性的稀缺性为基础的,忽略了这个基础,任何投机都不可能成功,正如没有人会对空气进行投机一样(虽然它远比房子重要)。既然上游垄断并不必然导致下游垄断,那开发商的暴利从何而来?其实这个我们需向前追溯,根源来自于“限购”,而且是计划体制内的极端限购,即“禁购”。我们知道,在住房体制改革之前,我国采用的都是福利分房制度,其结果是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有改善住房的强烈需求,这是第一个“堰塞湖”;另外,1998~2000 年以后的广大农村大学生以及广大进城务工的、经商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福利房,这是第二个“堰塞湖”;当然还有其它的,比如城市间流动的毕业生、工人、经商者等等。1998 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长期被“限购”堵在上游的两股洪流被开闸放出,而下游供给又无法提供足够宽的河道来容纳这两股洪流,既如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洪水泛滥、价格暴涨。所以,房价暴涨最最根本的原因完全应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极端限购措施--“禁购”,故怀恋毛时代的“房价”是没有道理的--那只是极少数既得利益者的“低价”,是当时绝大多数人以及后世如我辈的灾难。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163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1:43:10--]

@ahyhw 145 楼 2013-05-01 15:40:135、你的文章第六、七部分是说房地产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看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长期则不会。逻辑也是错误的。

你说的理论上是如此,实际却并不如此,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个短期和长期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实际的短期则可能不短,长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由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所致。在短期中就已经可以制造泡沫和衰退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付出的代价将相当巨大。其次,你的观......

----------------------------- @圣人甲 159 楼 2013-05-03 07:43:03

你拿集体非理性作为反驳的证据是非常可笑的。

是否有集体非理性,这本来就是个争论不休的待论证的问题。正如耶鲁大学一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后得出结论:美国的经济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率变化对经济杠杆的放大缩小的反应。

另外,你在提“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实际暗含了一点,你在假定政府是完美理性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是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己的偏好--既如此政府可能是完......

----------------------------- 集体非理性是经济学公认的事实,当然不是绝对的,只是说可能,楼主只是在微观层次分析,微观的结论不能直接上升到宏观,逻辑链条是断裂的。我并没有说政府完全理性,否则逻辑是不自洽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政府一定比公众更有理性,但也不能因此说政府所有调控都是非理性反市场的,政府在某些时候是有可能纠正集体非理性,要具体分析。

164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1:58:15--]

@ahyhw 147 楼 2013-05-01 15:55:57

你的潜台词是: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你如何解释公开市场操作?

----------------------------- @mini_hostess 155 楼 2013-05-02 21:08:52第一,正如我上面所说:你的前半句完全是臆想。

第二:

针对你的后半句:我想说的是,自由的市场固然会促进市场效率,但市场本身不能产生货币,所以公开市场操作就是提供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否则市场就无正常运行的可能。

在一个市场机制健全的国家里,其中央银行是准独立于中央政府和国会的,理论上说来,他们的决策不受政客短期利益诉求的干预,另外,他们的权限不是无限的,无力是联邦储备体现还......

----------------------------- 我通读了楼主的文章,没有找到一句说调控可能是不反市场经济的,怎么成了我臆测?

对公开市场操作楼主犯了常识性错误。我懒得批驳,也让你少丢点脸。

至于你说的:“反过来说,公开市场操作有限价的权力么?公开市场操作有限购的权力么?公开市场操作有征税的权利么?公开市场有指挥银行实行歧视性贷款的权利么?”我的回答是:公开市场操作和房地产调控都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本质上没有区别,公开市场操作确实没有那些权力,但政府有,房地产调控有。政府确实有限价的权力,有调节税收的权力,有限购的权力。至于银行实行歧视性贷款只要不违法,不是政府的干预范围。

165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02:32--]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圣人甲 136 楼 2013-04-30 10:53:31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

----------------------------- @ahyhw 138 楼 2013-04-30 21:31:36你说这些话除了让我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我牛还是不牛我自己都不上心,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如果是狗的话,我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讨论,降低身份。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论战时,双方言辞激烈。鲁迅说要痛打落水狗,战斗的时候顾不得姿势优美。谢国忠水平很高,我非常佩服。你没资格。

预测错有什么奇怪的?我可以举出大师级人物更加荒唐的错误。任志强那个小丑不值一提。

----------------------------- @圣人甲 156 楼 2013-05-03 06:47:56

你上不上心,你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你。

----------------------------- 是吗?我要出名早就出名了,我不愿和学术界那些蠢货

为伍。166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11:20--]

@ahyhw 134 楼 2013-04-30 06:59:38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古典主义除马克思外基本都主张放任自流,现在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然而,宏观经济并不像自由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否则 29年的大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就都不会爆发。我和凯恩斯一样不相信宏观经济的效率,我又不同意凯恩斯的干预主张。

我认为需要干预,只是还没有找到有效干预的办法。绝对不干预是非常荒唐的,不要以为任何干预都......

----------------------------- @mini_hostess 153 楼 2013-05-02 20:36:31

1、首先,我要申明的是:你根本没看懂我的帖子--当然,你可以申明说你不屑于看懂。经济是否该干预,不是本帖讨论的内容,本帖讨论的是这种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利弊。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也应该能看出,我在这个帖子里至少列出了四种类型的调控:以政府退出为主的西德式的经济调控,以中国全盘干预、大包大揽为特色的计划经济式的调控、以围追堵截、干预市场、政府强力介入为特色的中国房地产调控,以及前几年的中国部分农产......

----------------------------- 我的回答是:

1、我看懂了。

2、是这话是说我们要在宏观层次考虑问题而不是微观层次。

3、你的观点类似公共选择学派,是有些道理,但是公共选择学派只是支流,财政经济学主流仍然是公共财政理论,你好好反思吧。

16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13:33--]

@ahyhw 147 楼 2013-05-01 15:55:57

你的潜台词是:所有调控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你如何解释公开市场操作?

----------------------------- @圣人甲 157 楼 2013-05-03 06:52:28正如楼主所说,在市场健全的国家央行是准独立机构,其操作权力受到限制。

即便如此,国外央行依然经常受人所诟病。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很多人认为是格林斯潘当年不恰当低利率引发了资产泡沫。

-----------------------------

经济学没有人说因为央行干预错了就取消干预。错误是难免的,干预仍然是必要的。

168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18:41--]楼主:你最主要的错误是:你仅仅在微观层次分析,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6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22:55--]

@ahyhw 145 楼 2013-05-01 15:40:135、你的文章第六、七部分是说房地产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看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长期则不会。逻辑也是错误的。

你说的理论上是如此,实际却并不如此,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个短期和长期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实际的短期则可能不短,长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由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所致。在短期中就已经可以制造泡沫和衰退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付出的代价将相当巨大。其次,你的观......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