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人甲 159 楼 2013-05-03 07:43:03
你拿集体非理性作为反驳的证据是非常可笑的。
是否有集体非理性,这本来就是个争论不休的待论证的问题。正如耶鲁大学一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后得出结论:美国的经济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率变化对经济杠杆的放大缩小的反应。
另外,你在提“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实际暗含了一点,你在假定政府是完美理性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是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己的偏好--既如此政府可能是完......
----------------------------- 至于你说的经济周期和利率问题,我还在做研究,不想和你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我只告诉你一点,类似观点早就有人提出了,例如米瑟斯,不是新东西。
170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39:44--]你的第八部分是照搬经济学所说的投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投机有利于价格发现。原理是不错,那只是一般的情况,生搬硬套到房地产市场则大错特错,你根本不懂投机产生的根源。
投机不以价值为依据,只想赚取价差,他的价格先验概率分布与市场的不同,也就是说他主观认为自己赚钱的概率比实际的大,否则也就不存在投机者,最典型的是买彩票。
价格是投机的主要依据,特别是价格的变动趋势,具体机制我已研究清楚,不知楼主有何研究,我们探讨一下。投机者不断将新价格纳入先验概率分布的预期体系不断加以修正,价格的趋势将强化投机者的预期。例如 2006 年至 2007 年股票市场,股价泡沫大得惊人,仍然有投机者前仆后继进入,原因说白了就是赚钱效应,价格存在趋势。
投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只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市场,例如股票、期货、一般的商品市场,长周期的房地产则完全不同。
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周期很长,投机者起到的是扭曲供求关系,减弱市场流动性,加剧价格波动的作用,根本不是楼主所说的熨平波动、发现价值。在房地产价格上涨初期,投机者蜂拥进入,价格上涨越快,投机者越多,投机者提供了暂时的虚假的需求。之所以说暂时的是因为投机者根本不需要房子,他持有一段时间后最终会变成供给,即要卖出去。之所以说虚假的是因为投机者的需求是在真实的供求关系之外产生的,实际并不存在,然而在当时却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扭曲了供求关系。房地产价格周期长,当价格持续上涨时,投机者不断提供虚假的需求,而暂时不会提供供给,只有在价格周期的末期才会,更加扭曲了供求关系,减弱了市场流动性。
更可恶的是很多投机者房子既不出售也不出租,造成空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就凭这一点也应该打击投机。
投机当然不是房地产泡沫的主要推手,但是主要帮凶,是泡沫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次调控只针对投机者,可谓是精准打击。调控的效果我以后会说。
171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172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3:10:23--]
楼主到处搬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知半解,到处胡乱套用,说你不懂经济学,冤枉你了吗?
173 楼[--作者:00222653-时间:2013-05-03 13:17:18--]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174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3:36:18--]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175 楼[--作者:00222653-时间:2013-05-03 13:44:06--]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意的去调控供需两端,维持提高价格,为自己的垄断牟利。
176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3:59:17--]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00222653 174 楼 2013-05-03 13:44:06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
政府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有些部委也是混账,中央政府的调控没有错,也不是在加剧泡沫,你的板子要打对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不一致,谁胜谁负很快就见分晓。真能调控供需两端,高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我以后会说。
177 楼[--作者:hecx0127-时间:2013-05-03 14:08:00--]以前也曾思考过类似问题,但是总是无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调控政策。后来我换了一个假定,即要实现让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的目的,那么,换成了解经济学的楼主,会用什么样的政策实现这一目的?
178 楼[--作者:00222653-时间:2013-05-03 14:17:03--]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00222653 174 楼 2013-05-03 13:44:06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 @ahyhw 175 楼 2013-05-03 13:59:17政府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有些部委也是混账,中央政府的调控没有错,也不是在加剧泡沫,你的板子要打对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不一致,谁胜谁负很快就见分晓。真能调控供需两端,高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我以后会说。
-----------------------------
请你列出历次的调控政策,我给你说说这些政策对供需的影响你就清楚了。其实为什么任志强他们老是能说对,因为他们从政策出台的时候就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对降房价有多少作用。其实像首套房打折这种政策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其实是助涨的白痴政策。还有类似 9070,这次国五条 20%房产税这种不需要什么数据稍微分析想深一些就能明白了。所以说看政策不能只看标题,要看内容,要看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179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3 15:11:38--]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00222653 174 楼 2013-05-03 13:44:06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 @ahyhw 175 楼 2013-05-03 13:59:17政府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有些部委也是混账,中央政府的调控没有错,也不是在加剧泡沫,你的板子要打对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不一致,谁胜谁负很快就见分晓。真能调控供需两端,高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我以后会说。
-----------------------------
@00222653 177 楼 2013-05-03 14:17:03请你列出历次的调控政策,我给你说说这些政策对供需的影响你就清楚了。其实为什么任志强他们老是能说对,因为他们从政策出台的时候就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对降房价有多少作用。其实像首套房打折这种政策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其实是助涨的白痴政策。还有类似 9070,这次国五条 20%房产税这种不需要什么数据稍微分析想深一些就能明白了。所以说看政策不能只看标题,要看内容,要看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
我以后会简要列举调控政策。首套房打折是鼓励自住房,限购和二套高首付和惩罚利率是打击投机,20%我以后会说的。你看看股市上调印花税就知道了。
180 楼[--作者:00222653-时间:2013-05-03 15:40:15--]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00222653 174 楼 2013-05-03 13:44:06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 @ahyhw 175 楼 2013-05-03 13:59:17政府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有些部委也是混账,中央政府的调控没有错,也不是在加剧泡沫,你的板子要打对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不一致,谁胜谁负很快就见分晓。真能调控供需两端,高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我以后会说。
----------------------------- @00222653 177 楼 2013-05-03 14:17:03请你列出历次的调控政策,我给你说说这些政策对供需的影响你就清楚了。其实为什么任志强他们老是能说对,因为他们从政策出台的时候就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对降房价有多少作用。其实像首套房打折这种政策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其实是助涨的白痴政策。还有类似 9070,这次国五条 20%房产税这种不需要什么数据稍微分析想深一些就能明白了。所以说看政策不能只看标题,要看内容,要看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 @ahyhw 178 楼 2013-05-03 15:11:38我以后会简要列举调控政策。首套房打折是鼓励自住房,限购和二套高首付和惩罚利率是打击投机,20%我以后会说的。你看看股市上调印花税就知道了。
----------------------------- 不管是首套还是多套,只要是鼓励就是增加需求。你都拿股市做比较了,如果第一次融资买股票利率打七折而同时以严格审查上市公司资格为名减少发股票,你看股票涨不涨?关于 20%也很好解释,如果股市印花税增加,而同样的股票买卖新股或者另外一个一样可取的股票的市场不收这个税的话会造成什么情况?
181 楼[--作者:00222653-时间:2013-05-03 15:51:07--]
@ahyhw 170 楼 2013-05-03 12:58:58楼主不要把问题往价值观方面扯,经济学主要是实证的,尽量规避价值判断。如果调控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侵犯了某些人的人权,不调控不是同样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侵犯了另一些人的人权。
----------------------------- @00222653 172 楼 2013-05-03 13:17:18
请问你,损害了另外一些人什么利益和人权?请说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分辩清楚,谢谢。
----------------------------- @ahyhw 173 楼 2013-05-03 13:36:18不调控会造成泡沫加剧,破灭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损失,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除了投机得利者。
----------------------------- @00222653 174 楼 2013-05-03 13:44:06明明是调控在维持泡沫加剧泡沫,如果没有政府人为的干预泡沫早就破了,何至于此。。。这些年红木普洱茶小到大蒜绿豆哪一个泡沫没有破?为什么地产没有呢?因为每次要疯狂地往崩溃上走的时候政府就出来降温了,结果就是泡沫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如果真的要房产下跌的话,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的垄断者直接放弃垄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肯放弃土地收益,那就随便让地产商去搞,高到离谱也就崩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 @ahyhw 175 楼 2013-05-03 13:59:17政府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有些部委也是混账,中央政府的调控没有错,也不是在加剧泡沫,你的板子要打对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不一致,谁胜谁负很快就见分晓。真能调控供需两端,高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我以后会说。
----------------------------- @00222653 177 楼 2013-05-03 14:17:03请你列出历次的调控政策,我给你说说这些政策对供需的影响你就清楚了。其实为什么任志强他们老是能说对,因为他们从政策出台的时候就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对降房价有多少作用。其实像首套房打折这种政策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其实是助涨的白痴政策。还有类似 9070,这次国五条 20%房产税这种不需要什么数据稍微分析想深一些就能明白了。所以说看政策不能只看标题,要看内容,要看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
@ahyhw 178 楼 2013-05-03 15:11:38我以后会简要列举调控政策。首套房打折是鼓励自住房,限购和二套高首付和惩罚利率是打击投机,20%我以后会说的。你看看股市上调印花税就知道了。
----------------------------- @00222653 179 楼 2013-05-03 15:40:15
不管是首套还是多套,只要是鼓励就是增加需求。你都拿股市做比较了,如果第一次融资买股票利率打七折而同时以严格审查上市公司资格为名减少发股票,你看股票涨不涨?关于 20%也很好解释,如果股市印花税增加,而同样的股票买卖新股或者另外一个一样可取的股票的市场不收这个税的话会造成什么情况?
----------------------------- 另外房子和股票很大的不同是,股票的流通性要比房子大很多。很多房子一旦卖出就不会再流入市场了,这点必须搞清楚。而另一个不同是房子是必须品而股票不是。把二者叠加起来就是在一个原本流通率就低的市场加重税会更减少流通量,供应必然减少。而同时作为必须品某些人是必须要买的,那就只有转向新房或者接受更高的价格。而新房和二手房是有比价效应的,二手房又如何能大跌呢?
182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3 20:45:53--]
@ahyhw 145 楼 2013-05-01 15:40:135、你的文章第六、七部分是说房地产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看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长期则不会。逻辑也是错误的。
你说的理论上是如此,实际却并不如此,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个短期和长期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实际的短期则可能不短,长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由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所致。在短期中就已经可以制造泡沫和衰退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付出的代价将相当巨大。其次,你的观......
----------------------------- @圣人甲 159 楼 2013-05-03 07:43:03
你拿集体非理性作为反驳的证据是非常可笑的。
是否有集体非理性,这本来就是个争论不休的待论证的问题。正如耶鲁大学一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后得出结论:美国的经济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率变化对经济杠杆的放大缩小的反应。
另外,你在提“集体理性是没有保障”实际暗含了一点,你在假定政府是完美理性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是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己的偏好--既如此政府可能是完......
----------------------------- @ahyhw 162 楼 2013-05-03 11:43:10
集体非理性是经济学公认的事实,当然不是绝对的,只是说可能,楼主只是在微观层次分析,微观的结论不能直接上升到宏观,逻辑链条是断裂的。我并没有说政府完全理性,否则逻辑是不自洽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政府一定比公众更有理性,但也不能因此说政府所有调控都是非理性反市场的,政府在某些时候是有可能纠正集体非理性,要具体分析。
----------------------------- 收到你的辩论邀请了,马克一下,有时间再来码字。
183 楼
[--作者:旗舰 Ali88-时间:2013-05-03 22:06:34--]
务虚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84 楼
[--作者:zxl13119240-时间:2013-05-04 07:14:21--]
你太有才了,!让我毛色顿开。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85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4 10:57:35--]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圣人甲 136 楼 2013-04-30 10:53:31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
----------------------------- @ahyhw 138 楼 2013-04-30 21:31:36你说这些话除了让我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我牛还是不牛我自己都不上心,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如果是狗的话,我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讨论,降低身份。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论战时,双方言辞激烈。鲁迅说要痛打落水狗,战斗的时候顾不得姿势优美。谢国忠水平很高,我非常佩服。你没资格。
预测错有什么奇怪的?我可以举出大师级人物更加荒唐的错误。任志强那个小丑不值一提。
-----------------------------
@圣人甲 156 楼 2013-05-03 06:47:56
你上不上心,你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你。
----------------------------- @ahyhw 164 楼 2013-05-03 12:02:32
是吗?我要出名早就出名了,我不愿和学术界那些蠢货为伍。
----------------------------- 既然你发私信要我跟你 PK,对于你,那我也发表一些看法。
实际说我的看法也不准确,应该是对楼主言论的“翻译”或“解读”,鉴于楼主有些话说得比较隐晦。我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做一回恶人,把楼主的话翻译出来。
由于打字比较慢,所以先写写提纲,后面有时间再针对你的每一点慢慢展开。
1、正如楼主 131 楼所说,你从头到尾都是理论堆积。
你无视楼主从头到尾严密的逻辑推理,妄图用你的理论成立,楼主的理论不成立来驳倒对方。这样能行吗?楼主其实给出的理论非常基本,作为市场经济的主流思想,从它诞生以来经过了几百年的考验和市场的洗礼,已经证明了其真理性,岂是一句过时了能否定得了的?--对于后面诞生的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你别急,我会慢慢给你展开。
2、正如楼主在 130 楼所说,你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力,鉴于这个词比较抽象,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我只说其中一点,你缺乏基本的推理能力,你通篇的辩论除了“理论堆积”外,哪怕有一点逻辑推理吗?在你与“00222653”的辩论中也看得出来,充满了想当然。这个我后面也会逐一展开。
3、你缺乏基本的逻辑知识--虽然你一直在说这个,当然,也不能这么说:更准确的说:你的逻辑是"中国式逻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通篇在谩骂楼主水平不行、动机不纯。
这个在辩论中是非常忌讳的,当然,中国人都这毛病,在辩论中不是针对辩论本身,转而攻击辩手的品德、修养、动机、水平等,似乎从道德制高点上把人压垮了,自然也把对方说服了。换句话说,我只要能在气势上说你人不行,那你的观点也一定一文不值。岂不知,某个人怎么样,本来就是待证明的命题,怎能直接就当真理使用?而且辩手人怎么样怎么可能与辩题本身有直接的逻辑联系?虽然中国人在辩论中都是这么干的,但那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是普通人,而作为经济学博士或准博士的你也这么干,那就是缺乏基本逻辑学修养的问题了。
4、你通篇都在强调实证分析,可是你做了吗?没有任何事实、没有任何案例、没有任何数据。而对楼主帖子里的数据、案例居然视而不见,对我在“2013-04-27 21:00:54”举出的杭州的案例视而不见,居然攻击我们没做实证分析,颠倒黑白如斯,不可救药也。这个后面可能也会展开。
5、不知是有些东西你们看懂还是故意的,你在与楼主和“00222653”辩论时,经常避重就轻,对于别人陈述的主要观点不予反驳,而是抓住一些看起来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或看起来并非辩手本意的东西来攻击。这个我也会在后面展开。
当然,在与我辩论前,先把“00222653”观点驳倒了再说,不要当逃兵,要拿出你在“2013-05-01 15:57:46”的“痛打丧家犬”的气势来。
186 楼
[--作者:zxl13119240-时间:2013-05-04 13:34:03--]
回复第 108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38)建议楼主回去重学经济学,从初级学起,打好基础。==========你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看看你的学问。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8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7 07:40:24--]
这几天太忙,过几天回来,该回复的回复。我提出的关键问题楼主和圣人甲都没有回答。
188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07 07:41:12--]
@zxl13119240 185 楼 2013-05-04 13:34:03
回复第 108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4-27 23:38)建议楼主回去重学经济学,从初级学起,打好基础。==========你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看看你的学问。
----------------------------- 用不着,我不屑在天涯发帖。
189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8 11:05:46--]回复第 186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5-07 07:40)
这几天太忙,过几天回来,该回复的回复。我提出的关键问题楼主和圣人甲都没有回答。
==========
有时间一定会回答的,你可以先琢磨一下我对你的总结。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0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8 11:09:00--]回复第 186 楼(作者:@ahyhw 于 2013-05-07 07:40)
这几天太忙,过几天回来,该回复的回复。我提出的关键问题楼主和圣人甲都没有回答。
========== 看看楼主,再看看你。
楼主的帖子发了才多久,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就为楼主背书了。当然,在你眼里,社科院算个屁。
社科院有关报告称我国房价面临全面失控
关键观点节选:在目前的商品房市场调控政策方面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用错误的计划性调控手段对待相对市场化的房地产商品住宅交易市场,只能造成失调,根本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
调控是没有打在房地产的“七寸”上,只靠行政上的对策与方法,肯定会造成“屡调屡高、屡高屡调”的现状
目前这些计划性措施,实际上反而起到了让房地产开发商卖出更高价格的作用。政府用错误的计划性调控手段对待相对市场化的房地产商品住宅交易市场,但在关键的土地供应市场上没有限价,土地供应规模也没有放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销售价格人为限底,银根又持续紧缩,反而加剧了供应短缺,限价变成了刚性涨价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央地博弈的原因,市场化相对成熟的房地产行业正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目前这些计划性措施,实际上反而起到了让房地产开发商卖出更高价格的作用。”王路认为,“正是十年调控的结果,而这种方式明显违背市场规则,为开发商们提供出供求失衡的涨价理由。”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1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8 11:11:33--]
社科院有关报告称我国房价面临全面失控
第一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 年 3 月,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中有 68 个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上涨。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公布的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全面反弹,表明住宅市场重调控、轻改革的思路需要做出全面调整。
报告警告称,住房供求已经失衡,房价面临全面失控,如果不及时推进改革,那么市场还将出现大起大落。只有在坚持调控不放松的同时,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制度的综合改革,才有可能走出“屡高屡调”的历史怪圈,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
然而,《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对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业内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商品房市场调控政策方面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用错误的计划性调控手段对待相对市场化的房地产商品住宅交易市场,只能造成失调,根本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
方向反了
调控面临“空调”尴尬进入 5 月,多个城市“国五条”细则陆续满月。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开始下行,但房价仍呈上涨之势。
5 月 2 日,中指院发布 4 月份房地产市场“百城价格指数”。数据显示,百城住宅平均价格自 2012 年 6 月以来连续第 11 个月环比上涨,涨幅缩小 0.06 个百分点;同比则是连续第 5 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 5.34%.来自中指院数据显示,4 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 10098 元/平方米,环比 3 月上涨 1.00%.其中 76 个城市环比上涨,24 个城市环比下跌。
此外,本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增加 8 个,环比上涨的城市则比上月减少 8 个,其中涨幅在 1%(含 1%)以上的有40个,较上月减少11个。
从严厉的程度上,可以看出此次政府调控的决心,然而,为什么结果仍然是房价不降反升呢?
“又成‘空调’。”卓达集团副总裁、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主席助理柏文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只回复了简单的四个字。“‘国五条’经过差不多两个月市场的适应期,现在负面影响已经被市场逐步消化,市场已经进入了原有的理性,从结果看,总体的房价,仍然在持续上涨势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迟疑,又恢复了缓慢上涨的势头。”在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时,柏文喜认为主要是三个因素,第一,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倒逼,让其以各种方式消解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压力。从结果看,目前只有北京市一个城市在执行 20%的交易税规定,其他城市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规避。第二,从长期因素来看,决定房价因素主要还是供求问题。他认为,中国基本实现了一个家庭有一套住宅居住的状态,但房产持有不均衡,经常是有房子的人持有两套到三套以上,没房子的人、刚需一族仍然是规模巨大,而且城镇化的趋势让刚需一族保持了比较坚定的市场基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因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中城市集中,还是让刚性需求有较大的市场,另外,改善性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市场。第三,中国房价还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房价受中国货币发行量的影响,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又受制于西方主要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在西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要保持资金不外流,也被迫采取相应的量化宽松的政策,这样会导致大量的人民币释放出来,进入货币市场,引起资产价格上涨。房产作为中国人持有的财富里面最主要的价值形式,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价格当然不会下降,而且还会上涨。
美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芮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同样提到了“空调”说,“从现在情况看,房价还会涨,新的‘国五条’,如果能强硬实施坚持好长一段时间的落实,还要有各地政府坚定的落实,肯定能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关键是,地方政府的态度。”刘芮东认为,从总体来看,调控是没有打在房地产的“七寸”上,只靠行政上的对策与方法,肯定会造成“屡调屡高、屡高屡调”的现状。
中国旅游地产服务集团副总经理王路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则用了调侃方式婉转地提醒政府一直在商品房市场调控方面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目前这些计划性措施,实际上反而起到了让房地产开发商卖出更高价格的作用。”他认为,是政府用错误的计划性调控手段对待相对市场化的房地产商品住宅交易市场,但在关键的土地供应市场上没有限价,土地供应规模也没有放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销售价格人为限底,银根又持续紧缩,反而加剧了供应短缺,限价变成了刚性涨价。
刚刚过去的 4 月,CRIC 监测的十大重点城市中,除了杭州和武汉的成交面积环比出现 10%以内的小幅增长,其余 8个城市环比全线下跌,平均跌幅达 3 成以上。其中下跌幅度最高的四位为广州、成都、北京和上海,跌幅依次为 61.06%、55.89%、47.52%和 40.64%.可见,在经历了 3 月赶末班车式的集中释放后,十大重点城市的交易量在 4 月出现了一波明显的集体回落。CRIC 认为,这种回落是市场在 3 月爆发式的增长以后一个正常的回调,而不是像外界想象中新政见效的产物。数据显示,十大重点城市中除了北京、广州和成都 3个城市外,其余 7 个城市 4 月的交易量均高于该城市 2012年的年均水平。
CRIC 研究中心认为,本轮以“国五条”为标准的调控正面临失效的尴尬。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2 楼
[--作者:圣人甲-时间:2013-05-08 11:12:25--]
社科院有关报告称我国房价面临全面失控
第二部分:
央地博弈,房地产企业夹缝求生
从近日公布的2012年报表看,房地产行业108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5492.28 亿元(+2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02.16 亿元(+19%),行业ROE14.1%(+0.6%)。13 年 Q1 房地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914.50亿元(+4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4.72 亿元(+44%),行业 ROE2.2%(+0.4%)。
中投证券李少明认为,从2012年及2013年1季度的财务数据来看,行业最坏时期已过,处于恢复性发展中。由于近期房价持续上涨,政策压力大,地方政府依赖预售证价格监管控制房价,受此影响开发商延迟推盘,成交短期内或将小幅下滑。但中长期来看,全国性及开发普通住房优质开发商受调控影响小,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因为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设法出让更多的土地,从土地出让金中获得财政来源,如果房价下跌,出让土地就不会太顺利,会造成地价下跌。”柏文喜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所以地方政府在打压房价方面是没有积极性的,最多就是让价格保持合理范畴,不要暴涨,也不要暴跌。”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央地博弈的原因,市场化相对成熟的房地产行业正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目前这些计划性措施,实际上反而起到了让房地产开发商卖出更高价格的作用。”王路认为,“正是十年调控的结果,而这种方式明显违背市场规则,为开发商们提供出供求失衡的涨价理由。”
“现在看来,政府控制的目标,只是希望房价不要过快地上涨,只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让房价下跌,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将是灾难性的,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柏文喜认为,“从目前各大地产商入市拿地的态势看,现在又恢复了相对的活跃,说明市场目前已经把‘国五条’的利空已经消化了。”据介绍,目前拿地一线城市仍是房企争夺焦点,而二三线城市则更多面临去库存压力。
而刘芮东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地产商拿地总体观望的状态,个别城市热情高,总体上二三线城市库存量还没有消化完。他认为,二三线虽然有小城镇政策的刺激,都在做小城镇建设的模式探索,但其实因为土地财政问题,地方政府早已经开始了小城镇建设试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在这些地区没有疯狂拿地,是已经拿了很多地,大量土地在消化过程中。
刘芮东同时向记者透露,美林香港正在北京全面布局。
一直专注于赤峰这个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开发的中瑞恒基(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崔振凯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调控对于他们企业影响不大。
据崔振凯介绍,因为赤峰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在前几年大量释放土地,因此,当地房企去库存压力也不大,“调控肯定有影响,政府调控是打压房地产投资,不是打压刚性需求,房地产有居住的属性,也有投资的属性,原来老百姓买房,有投资愿望,现在把投资属性放大了,所以调控是打压投资属性。但现在我们的房子都是满足刚性需求的。”
崔振凯也同时认识到,房地产行业面临洗牌,将来房地产门槛相对会提高,对于产品研发能力、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资金的运作能力、品牌影响力都将有一定要求,“房地产行业肯定会由客户被动接受产品转向如定单式地产的趋势,像欧美国家一样。”与此同时,另一个趋势是,房地产企业一直在试水多元化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房企纷纷高举产业地产大旗,转战经济潜力较好的二三线城市。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内,包括永泰、首创、华远、万科等在内的十多家公司纷纷宣布进军商业地产。
“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休闲地产……地产不得不与产业结合了!”皇家驿栈酒店董事长刘少军感慨。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不断细分是这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产业的细分化是必然趋势。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3 楼
[--作者:atance-时间:2013-05-08 21:15:39--]如果不调控,房价早回归了,就因为政府调控,反而成了保护手。加税无疑加重了成本,推高房价。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4 楼[--作者:qiudc126-时间:2013-05-09 13:36:19--]
楼市泡沫人人心中有数,什么时候破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就如传销一样,死得很惨的必是后面那些人,但沉迷的人没有一个会相信自己会是死得很惨的那一批人。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5 楼[--作者:qiudc126-时间:2013-05-09 13:43:15--]
楼市泡沫人人心中有数,什么时候破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就如传销一样,死得很惨的必是后面那些人,但沉迷的人没有一个会相信自己会是死得很惨的那一批人。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6 楼
[--作者:vivian20129696-时间:2013-05-0918:50:53--]
M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197 楼
[--作者:ahyhw-时间:2013-05-10 20:48:43--]
@ahyhw 135 楼 2013-04-30 07:08:01如果楼主仅仅是糊涂、没天分、没才气,能力问题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狗,品德问题就不可原谅了。
----------------------------- @圣人甲 136 楼 2013-04-30 10:53:31
本人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
说句公道话,你量出自己的所谓学历、出身,试图通过身份标识来压倒楼主纯粹是自取其辱。
楼主上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有隐晦的客气,但实际是异常尖刻的。
鉴于你根本没看懂,我就代楼主翻译一下。
首先,楼主认为:你几斤几两已经通过你的回复看出来了,本人也以外,你仅仅停留在谩骂的层次而已,楼主列出孔子的话,实际在暗指你根本不具备“兴观群怨”的素质,换句话说,楼主在......
----------------------------- @ahyhw 138 楼 2013-04-30 21:31:36你说这些话除了让我鄙视你还能收获什么?我牛还是不牛我自己都不上心,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如果是狗的话,我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讨论,降低身份。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论战时,双方言辞激烈。鲁迅说要痛打落水狗,战斗的时候顾不得姿势优美。谢国忠水平很高,我非常佩服。你没资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