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达芬奇密码:房价十年暴涨为那番,

未来暴跌到几时

jh1998

现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其实在 2010 年已经写过。原贴在http://bbs.tianya.cn/post-house-199206-5.shtml 。不过当时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活动活动脑子,防止脑子生锈。

写的过程很随意,想到哪写到哪,所以条理性相当不足,阅读

起来比较困难。实际上,能够看懂的有,但极少。

最近看到不少年轻人为房子所困所苦,也看到不少所谓专家在极力忽悠,甚微感概。遂把过去写过的东西整理起来。

先发一个提纲,提纲的内容有时间再慢慢添加。一般人看基本能够明白个七七八八,如果等不及,就去耐心看原贴吧。原贴内容虽未条理,却有多年、多人的跟贴记录,也是个观察、思

考大众的一个好机会。

在写正文之前,先聊一下关于商品定价几个基本原理。

定律一:供不应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拍卖制”,价高者得。

定律二:供过于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投标制”,价低者中。定律三:成本和价格是什么关系?粗俗点:毛关系。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过去 10 年暴涨的达芬奇密码:

供不应求是基础。

独生子女财务杠杆是根因。

多种垄断谋大利。

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关于房价的若干谬误:

1、货币发行量过大,所以房价才会涨,不会跌。 2、中

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中国房价不会跌。

小城市有泡沫,大城市没有泡沫。

土地财政不取消,房价不会跌。

政府不该调控,应该完全市场化。

买房的人那么多,政府不会让房价大跌。

调控是为了降房价。

关于未来的预测:

供需合适平衡。

何时开始跌。

会跌倒到多少?

政府会做些什么?一些建议:

等不及的去看原贴吧。结论就是原帖的标题,没有修正。没有时间啊,要教娃写作业,现在的教育真是坑爹。

原帖标题,按可比价格,2015 年底前腰斩,2020 年再次腰斩。这个结论不做任何修正。

给还没有买房的 80 一代:

如果现在没有资金接盘,不要赶这趟浑水。

不必焦虑,房子很快就会大幅下挫,这是客观规律,不必信我,看我的话是否有道理。

未来恶性通胀的概率有,但极小,这也是客观规律,重度老龄化的国家很少会恶性通胀。

去旅行,去读书,去结交朋友,多关心财经,多陪陪父母。

投资健康,有能力多生个娃。未来孩子值钱,健康值钱。

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社会会变化。

一、关于商品定价的几个基本原理。

定律一:供不应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拍卖制”,价高者得。

定律二:供过于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投标制”,价低者中。

这两个定律适用于商业社会的各个领域,既然主要是讨论房地产,后面主要从房地产领域为例子。

房地产的终极购买者是普通大众,和普通大众交易的开发商。所以在这个层面,是开发商和购房者(普通大众)博

弈。

开发商为了制造房子,需要采购原材料:土地、设计院、建筑公司。

过去十年,因总体上房子供不应求。

在销售房子的过程中,是"拍卖制",是“房子只为有钱人制造的”(任志强语)。

土地来源于政府,政府直接采用了拍卖制。在这里是开发商价高者得,开发商通常会按照房价预估计算,这块土地我能够出多少价格。 而政府却不知道这块土地能卖多少,在过去,常常看到土地的成交价格高出底价太多,政府被讶异了。:)

设计院这块占比不大,实质上这块是“投标制”。

建筑公司门槛不高,建筑公司的数量很快上升,所以也基本上“投标制”,在十年盛宴,他们只能赚点辛苦钱。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垫支,承担很大风险。

建筑公司,需要采购钢筋、水泥、劳动力等。 在这里只谈论劳动力, 在十年的前半段,劳动力供过于求,所以在中国最赚钱的产业链里面,他们干着最辛苦的活,最只能拿着最微薄的收入。然而,最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劳动力(苦力)开始供不应求,价格形成机制变了,那个老板给的钱多跟谁做。一下子,这几年劳动力(苦力)价格暴涨。幅度远超房价。

那么,从这里有两件事情可以轻易得出结论:过去十年,这个大蛋糕里面谁应该分走了最大部

分?未来,一旦房子供过于求,整个价格形成体系该如

何传导?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12:44 一、关于商品定价

的几个基本原理。

定律一:供不应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拍卖制”,价高者得。

定律二:供过于求,不管表面上是什么交易形式,最终价格形成一定是“投标制”,价低者中。

这两个定律适用于商业社会的各个领域,既然主要是讨论房地产,后面主要以房地产领域为例子。

房地产的终极购买者是普通大众,和普通大众交易的是开发商。所以在这个层面,是开发商和购房者(普通大众)博弈。

开发商为了制造房子,需要采购原材料:土地、设计院、建筑公司。

过去十年,因总体上房子供不应求。

在销售房子的过程中,是"拍卖制",是“房子只为有钱人制造的”(任志强语)。

土地来源于政府,政府直接采用了拍卖制。在这里是开发商价高者得,开发商通常会按照房价预估计算,这块土地我能够出多少价格。 而政府却不知道这块土地能卖多少,在过去,常常看到土地的成交价格高出底价太多,政府被讶异了。:)设计院这块占比不大,实质上这块是“投标制”。

建筑公司门槛不高,建筑公司的数量很快上升,所以也基本上“投标制”,在十年盛宴,他们只能赚点辛苦钱。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垫支,承担很大风险。

建筑公司,需要采购钢筋、水泥、劳动力等。 在这里只谈论劳动力, 在十年的前半段,劳动力供过于求,所以在中国最赚钱的产业链里面,他们干着最辛苦的活,最只能拿着最微薄的收入。然而,最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劳动力(苦力)开始供不应求,价格形成机制变了,那个老板给的钱多跟谁做。一下子,这几年劳动力(苦力)

格暴涨。幅度远超房价。

那么,从这里有两件事情可以轻易得出结论:

过去十年,这个大蛋糕里面谁应该分走最大部分?实际上的结果可以看最近的新闻“全国工商联统计称房价中61%被政府拿走”。这是客观规律起作用。

未来,一旦房子供过于求,整个价格形成体系该如何传导?以上讨论的是宏观层面的市场,现在来聊聊微观的市

场运作。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12:49以上讨论的是宏观层面的市场,现在来聊聊微观的市场运作。

由于房地产天然具有的地段垄断性,在某个局部市场,供应是定量,而需求是个变量,如何让需求>>供应,这是房地产商的营销运作团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广告、分期开盘、开盘现场拉来很多托、公开销控表(开国际玩笑,这个是商业机密,为啥随便给你看??)、提前发放啥优惠卡......

这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让“拍卖”更热烈些...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13:07定律三:成本和价格是什么关系?粗俗点:毛关系。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相信大家都被马克思骗了很久了。 是的,没错,价格和成本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唯一有关系的是:亏本的事情没人干,没人愿意把商品以成本价卖出,于是,不干了,供应就少了,假定需求是个变量。

那么很快供应和需求很快恢复平衡。

然而,对于房地产市场,老马的规律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房子和其他商品有不同的地方, 房子有几十年的生命周期,这个远比一般商品要长很多。

新房子和旧房子的功能几乎一样。你可能不愿意用别人的二手手机,却很少拒绝二手房。

有人可以买几台电视、一台房客厅、一台放卧室;却很少有人上半年睡这个房,下半夜去那个房。

所以,房子一旦供过于求,就短期内很难恢复供需平衡。

这也就是 底特律的房子可以 一双鞋就可以买到的内在逻辑。

中国会不会出现底特律的价格?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19:10 二、过去 10 年暴

涨的达芬奇密码:

1、供不应求是基础。

过去的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就业机会出现在大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到城市谋生,随着大学的大扩招,

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大城市工作。

需求那一端:

在 2000 年左右,那时房改还不太久,时间上,当年的人们几百元工资是常态,商品房是绝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最开始,是比较富有的阶层,后来,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市民,再后来,是大学毕业生阶层。 截至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农民工兄弟对于商品房是想都不想的,他们并不参与商品房的游戏。(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不少专家老拿人口数量来糊弄人,其实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供应那一头:

这个有详细数据哈。可以度娘之。

这里面的数据也要特别区分。绝大多数农民工兄弟也并不参与商品房的游戏。城中村或者宿舍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

总之,在 2000~2010,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供<求。

这是十年房产盛宴的基础。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20:30

2、独生子女财务杠杆是根因。

90 年代,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大多数人毕业后去了国企或者机关,但统统都叫干部,今天流行的说法是公务员。那个年代,是国企开始下岗的年代,那个年代,是机关(政府部们)还多是清水衙门的年代。有不少人受不了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日子,按奈不住寂寞的心,下海南下打工生涯(这拨人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如小马哥那么幸运。多年以后,绝大多数人还是过着平淡的生活。回过头看看曾经的同事和同学,

却在那里享受着最大的盛宴。

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不管你智慧还是愚钝,不管你曾经勇敢还是懦弱。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20:42扯远了,这些和房产关系不大。只能说哥开始老了。

2000 年左右,南下的大学生大多心怀梦想,赚点钱要么存着,要么寄回故乡,帮助父母。即使有些许积蓄,大多想做些什么?对于房子,绝大多数人没有多少迫切的想法。房子,不是结婚的前提。 所以房子的需那一头,不是那么大。供那一头,虽也不多,然而也远非供需失衡。所以那个年代,北上广深的房子并不那么贵,2、3000 千的比比皆是,还有0首付。那个时候,从事IT行业的一般1个月工资可以买个 2、3 平米。那时白领打工者最好的年代,在中国估计永远不

会再回来了。

后来,80 后来了,这一代人,不少是独生子女。

70 后买房,问:多少钱,答:40 万。70 后摸摸口袋,最多只有 30 万,最终一定以 30 万成交。

后来,80 后买房,出 40 万,开发商说:不行啊,有个 80后出 80 万啊。80 后想了想,父母那里可以掏 100 万,开发商对另一个说:有人出 100 万了。另一个想:岳父母还可

以掏50万,150万。那最终一定以150万成交。

80 一代,注定了幸福的童年,悲惨的中年。(这也是时代裹挟着每个人)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20:46从某种意义上说,80 一代,不是别人,恰恰是你们自己才是泡沫盛宴的制造者,然后每个人又都被裹挟着。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6 22:34

这世界,愿意求知的人很少。这是悲剧。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7 19:59

3、多种垄断谋大利。

需求随着人口的城市化、80 一代人口进入婚育年龄,“刚需”蜂拥而至。

供应那头,其他所有的要素都是市场化的,供应很快上来了。

然而土地完全掌握在政府手里。 政府采用了拍卖制。

拍卖制抬高了单价, 更可怕的是,政府的收入是有计划的,在一年内不能增长太多,否则下一年就不好弄(做过销售的应该都很好理解这个啊,业绩太好,到了年底就要控制住,留到下一年)。 这下子,越垄断->越涨价->土地供应缺少->....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当房价开始下降是, 土地供应这块该如何传导??除了政府垄断土地以外,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天然就有地段垄断性。另外,政府还垄断了公共资源(铁公鸡、学校、医疗、甚至产业布局)的分配。大城市啊大城市啊,你不涨才怪哦。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竞争,所以政府唯一需要调控的是反垄断。

房地产是不动产,天然就有地段的垄断性。 十年调控,啥措施都搞过,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反垄断。(为什么??)。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来说,限购就是一种反垄断措施,所得税(累进)或者房产税其实都是一种反垄断特别税。资本

主义的故乡德国深知其中道理。

问题是:这些东西需要一开始就实施啊。到了泡沫后期,如何是好。

有意思的是:居然有人把这个措施解读成以后不让买了,就更要抢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8 17:44

欢迎拿出逻辑辨驳。回复第 51 楼(作者:@ll464 于2013-04-08 15:00)

一看喷老马的价值规律就知道楼主斤两了.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8 17:44

欢迎拿出逻辑辨驳。回复第 51 楼(作者:@ll464 于2013-04-08 15:00)

一看喷老马的价值规律就知道楼主斤两了.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8 17:44 欢迎拿出逻辑辨驳。回复第 51 楼(作者:@ll464 于2013-04-08 15:00)

一看喷老马的价值规律就知道楼主斤两了.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8 19:17这世界没有神,如果你认为有,那我很难跟你对话。任何理论都只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条件。我喜欢有人对我说的提出质疑。复第51楼(作者:@ll464于2013-04-0815:00)一看喷老马的价值规律就知道楼主斤两了.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9 21:18

4、投机资本推波助澜。

投机象山岳一样古老,那里有机会,投机资本就蜂拥而来。投机者并不在乎投机的标的物是什么,只在乎它是否在涨!!!投机在中国房市占多大比率,没有人统计过,实际上也不知道多少。十年单边上涨的市场,诸位可以自行判断有多少投机资本在里面。

如何定义房子的投机: 准确的多,超过你自住的那套就可以定义为投机。

有人说:我只是为了保值,钱不值钱,不买房子干什么?这话背后是什么?? 是房价降涨的预期。是一直在涨的

惯性,这就是投机。

更可怕的很多刚需其实也是投机者,带着房价还会涨的心理、超过实际购买能力去买房,这也是投机。SoCrazy!!!

大的投机就不去谈它。

谈谈小的。 股市 5000 多点的时候,每吨饭局,股票是笔谈话题,然而股市中小散最多波及到白领。

而这十年,房子一直是话题。街头巷尾,从城市到农村,每一个角落。

对于价格:投机资本只干一件事情,推涨助跌。临界点就是价格不动了(包括跑不赢银行利息)。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9 22:01这倒未必。后面会分析。中国的特色及社会现实决定了恶性通胀不大可能,后面会分析。复第 57 楼(作者:@jingyuanliu2010 于 2013-04-09 07:44) 恶性通涨会有,只是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09 22:30

@jh199855楼2013-04-0819:17:34这世界没有神,如果你认为有,那我很难跟你对话。任何理论都只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条件。我喜欢有人对我说的提出质疑。

========== ----------------------------- @ll464 58 楼 2013-04-09 09:57:11

太多喜欢以批老马哗众取宠的小丑.也不多你一个.

老马从来就不是神,他是社会科学家,所有的结论都是有社会实践基础的.

至于价格和成本的关系都不值一驳. 建议你好好看看高中课本里面价格和价值的区别,如果已经带了有色眼镜去看,存心挑刺,什么都学不到.

至于价值是不是社会劳动时间的凝结,无数批老马的都想找出其他的参照物都失败了,我看好你哦.如果还用沙漠里面一杯水价比黄金来反驳价值规律的话......

----------------------------对于评判和指正。一贯会 认真看。

不过看了半天,没看懂你想要表达什么。

另:我不认可阴谋论也不知道你从那段文字里面看出阴

谋论。一切都是客观规律。

关于价值,世间万物皆有价值,唯有交易产生价格。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0 21:10 关于房价的若干谬

误:

1、货币发行量过大,所以房价才会涨,不会跌。第一个误区:十年 M2 增长了多倍,快接近 100 万亿。

所以房价还要涨。

第二个误区:未来还会依照这个数据发行货币。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解释纸币和铸币税,关于它们的定义请 baidu 之。我这里想说的是:政府并没有想要刻意搞那么大 M2,想反一直未 M2 那么大发愁。

在 M2 暴涨的时候,中国政府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铸币税实际是美国政府收了,便宜是美国政府收了。中国政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货币是什么:

这个跟赌场一样。 你拿 100 元进去,就会给你兑换100 个游戏币。 游戏币在赌场内流通。进来的人很多。赌场老板就要多发行游戏币。

赢了 200 个游戏币,要走了,赌场会给你兑换成 200 人民币。 美国的游戏币全球流通。 中国的游戏币只能中国流通。 由于赌场永不关门,永远有一部分人在里面玩,那么理论上,有一笔人民币赌场老板可以拿出去花了,这部分略等同于铸币税。

中国政府由于想要就业及外汇,采用了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大量外汇入超->强制兑换外汇->被动发行人民币->货币乘积->M2。

中国外汇占款 3 万亿美元,约产生 20 万亿基础货币,在货币乘积的作用下,产生约 100 万亿的 M2。 几乎一毛钱铸币税都没有收到。

那么,谈这个和房价有什么关系呢?风雨下黄生有个观点: 不是 M2 推涨房价,而恰恰是房价大涨推高了 M2。

我认可这种说法。

其一:房价内在规律,老外的投机资本看得清清楚楚,热钱涌入。

其二:房价大涨,需要消耗 M2,政府被动加大 M2,否者就要通缩。

那么未来会如何变化?

房价停滞->外国投机者卖出->兑换外汇出逃->被动销毁人民币->M2 减少。

出口补贴的政策会变么?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0 22:01

印钞四万亿 推高了房价。

印钞四万亿,这是冤枉了央行啊。没有的事情。前面讲过,中国政府的发钞机制。

中央四万亿,以及地方十几万亿,其实全是借债,大部分投入了铁公基。(所以这几年银行日子才那么爽)。房价大涨跟四万亿其实没有多少关系,唯一有关系是,于此同时,政府放弃了以前的地产调控措施,放松了房市中的投机。由于房子供需内在因素的原因,上涨预期还在,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房

市。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0 22:03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中国房价不会跌。

这是个非常能忽悠人的大问题,实际上忽悠住了很多人。

有关这个的真相,请参见中山水寒的《大国空巢》一书。

针对一种观点: 大城市无地了。所以.....其实要了解真相,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识,只需要具备加减乘除的能力。

老家在农村的也可以自己算算。自行评估。和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深圳对对比。

中部典型农村:XX镇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3.4万。

密度:361 人/平方公里。

密度最大的城市:深圳 2020 平方公里 ,人口 1000 万。

密度:4950 人/平方公里。

4950/361=13.71 倍。这是个什么概

念??就是:不用把农村的院子种上房子,不用把坟地平了,不用把山推了,不用把湖填了。

只需要把 农村的房子加上 12.71 层就够了。可是你看到

深圳最近的房子有多少低于 14 层了?盖房子的地少么?

深圳是短期可以观察的好样本。

有好事者,统计近期搜房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大增。

Me:

抛盘量大增不奇怪。

奇怪的是: 好多 06/08 的房子现在以毛胚的形式出现。

这让 那些,忽悠深圳房子紧缺的专家们情何以堪。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1 22:14

瞎喷 m 2 的真多,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2 20:22

4、中国城市化率才刚过 50%,将来会达到 85%,按照 1%每年计算,每年 1000 多万人进城,至少还要 20 年。城市化率,中国官方的数据是 2012 年刚过 51%。

关于这个数据,是有不少人质疑的,曲子有篇文章指出,中国世界的城市化率实际在 70%。

李迅雷有篇文章写得不错,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8978 春节观感:十字路口的中国。中国的农村基本上只有老人和部分带小孩的妇女。能够出去打

工的基本全出去了。

我的观点: 1、中国的城市化在人口数量方面基本结束,

未来城市化率不会有太多的增长。

中国未来必然有一波逆城市化,现在在城市打

工的50 后、60 后的农民工绝大多数要返乡养老。

未来,根本就没有每年 1000 万人近城。

中国这样的面积的国家,城市化率不会到达 85%。

七成五是极限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2 21:20

@jh1998 84 楼 2013-04-10 22:03:22

3、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中国房价不会跌。

这是个非常能忽悠人的大问题,实际上忽悠住了很多人。

有关这个的真相,请参见中山水寒的《大国空巢》一书。

针对一种观点: 大城市无地了。所以.....

其实要了解真相,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识,只需要具备加减乘除的能力。

老家在农村的也可以自己算算。自行评估。和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深圳对对比。

中部典型农村: XX 镇 ......

-----------------------------

在深圳搜房网, 以关键词 二手房 毛胚 统计, 共找到106430 条房源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3 09:41 黄金一晚整这么多。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3 16:28 5、小城市有泡沫,

大城市没有泡沫。

每次泡沫盛宴,最终龙头都是跌得最惨的,犹如曾经的长虹、中远洋、中石油。

反而一些所谓垃圾跌得不是很多。(人家本来就没有怎么涨吗。:>)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3 21:31

6、土地财政不取消,房价不会跌。

这是很多无知者的常用的证据。典型的因果不分。

恰恰是内在规律使得土地财政成为可能。在过去 10 年里充当了“盐引”,被抽取了巨量的隐形税。

那么未来如何演进?? 一些城市,要么无地可卖。 二三线城市,鄂尔多斯的地你会去买么?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3 21:42 回复第 91 楼,

@jh1998

瞎喷 m 2 的真多,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

-------------------------- @与君共醉梦里他乡 108 楼 2013-04-13 18:16:42楼主这里说的没错,外汇占款才是中国货币增加的原因,而且池子不是房地产,而是提高存准。

----------------------------- 房子不是啥池子。 恰恰是房价过高是推高 M2 的主要原因

之一。

简单来说,是房地产有利可图,各方(个人、房产企业、地方政府)从银行大量贷款,促使资金紧张。 也就是所 其他

了货币乘数。

设想一下,房地产无利可图,就不会从银行贷款,银行的贷款贷不出去趴在银行。货币乘数就乘不起来。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3 21:43@成长中的人 109 楼 2013-04-13 20:32:07 天涯的大神还

真多啊,你的预测有有吗?因为你只有说话的权力,没有调控的权力,所以一旦形势有变,调控之手就不会闲。

我党希望房价大跌吗?大跌后,土地财政还能继续吗?几千万公务员吃什么喝什么?

真是大神啊!

----------------------------- 这跟党有啥关系,只不过党利用了客观规律而已。

客观规律发生变化了,情况必然变化。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4 20:13 7、政府不该调控,

应该完全市场化。

前面分析过,房子是不动产,是具有天然地段垄断性的东西。 如果不反垄断,那垄断它,就可以人为制造供需失衡,谋取利益。

从这个角度讲,政府调控应该是反垄断。(然而,十年调空,除了这个没有真搞,其他啥都搞过。 有意乎?无意乎?不懂乎?)

为啥囤粮、囤盐就被瞬间打击??教育、医疗一样具有某种天然垄断性的特征(时间上),没有想好就那么匆忙市场化??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4 20:14

买房的人那么多,政府不会让房价大跌。

这个没啥好说的,中石油的接盘者那么多? 也没见几个人跳楼。

客观规律谁又能真的挡得住?

调控是为了降房价。

调控是为了让散户接盘。这世界,只有散户(中国还没有个人破产法)不会跑路。金融就安全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5 21:56 四、关于未来的预

测:

1、供需何时平衡。

供应:按照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户均 1.02 套。据 201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会政府报告公开披露,2012 年底,

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32.9 平方米、37.1 平方米。

关于需求这端:新增需求前文分析过。有人说:户均跟我

有什么关系,有人 100 套,我一套也没有。

户均其实就是宏观供需的数据,犹如股市的大盘指数,犹如人均手机1个、犹如户均电视1台、犹如户均0.4部车。

基本上可以断定,供需平衡在 2010 年完成。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6 22:45中国房子和黄金一样,很多人把它们当货币,其实都不是了。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8 19:22

喜欢一句话。势比人强,逆势必亡。回复第120楼(作者:@都被占用 2012 于 2013-04-18 07:56)

@jh1998 感觉房价不会象先前那样大涨,要说跌估计 zf也不愿意吧!各个阶层的利害关系所致吧!

==========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8 21:23

@都被占用 2012 118 楼 2013-04-17 11:42:36@jh1998 你好,看了好久你的帖子,呵呵,感觉见识不一般!说说我的情况:我在西安,手里三套房子,前天出手了一套小的旧房子,不知道是对是错?LG 让卖,我不想卖,不过最后还是卖了,看看身边的朋友,手里三四套房子也没有出手啊。

谈谈你的看法,谢谢!呵呵。

-----------------------------

这么大额的投资/投机/消费。别人没法给你意见的。要自己做决定。

你要是问我什么时候才是房价的 6000 点。我其实也没有办法回答你。那是神才能干的事情。

在股市里面,有人喜欢吃最多的利润,在右边出货。

和股市不同的是,房子的流动性不是很强。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8 21:25 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 3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2441 万平方米和 352992 万平方米的在施工面积,按照人均30 平方米计算,足以解决 1.2 亿人口的住房问题。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8 21:26

2、何时开始跌。

如果市场的参与者都是“谢国忠”们,那么价格的拐点应该早于商品供需转折点(相对过剩),也就是要早于 2010 年。

然而,很遗憾,不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是普通大众,(尤其是丈母娘和女人)。现阶段,中国普通大众具有一个特色:无知而不求知,从众随大流,按照习惯行事。尤其是丈母娘和女人,这不是要骂人。孔夫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相处也”,小人,指小孩,无知、情绪化是也。犹太人也知道并利用这点,据说他们只做女人和小孩的生意,何也,无非是好

忽悠啊。

另外,十年单边上涨的现实,足以让思维习惯固化成宗教一样的信仰。谢国忠们一个个预言破产,任志强一次次说对,让大众的思维已经深深惯性,不愿去思考任何问题。 市场会继续亢奋,直到最后一个勇士来接盘,或者等到商品绝对过剩。

正是这种思维定势,让鄂尔多斯那个地方,不可思议,硬生生地建成了一个鬼城(这要怎么样的一群人,才能干成这个事情啊)。

鄂尔多斯泡沫破了,他们说:那是西部小城市。

温州泡沫破了,他们说:省会人会越来越多:贵阳现危机了,他们说:内地有可能,北上广深人那么多,怎么可能。

有一天,北上广深(深圳应该是最先)开始了,他们说:我的房子不会,地段好。

......唯一能够打破这种思维惯性的,除了血淋淋的现实的学费,就不可能有其他任何东西了。

然而犹如信仰破灭后,人会彻底奔溃一样,在这个时候,会出现过度恐慌。所以泡沫破灭一定是用“爆”来形容。我无法预测这天会是什么时候。然而,这一天终究会来,最晚也晚

不过 2015。

因为最后能接盘的勇士:80 后最小都已经 26 岁了。

90 后一是人口数量大减,二是要么父辈已经囤积,要么根本无力。

关于 80、90 年代的人口数量请参见人口普查数据。更详细的分析请见中山水寒的“大国空巢”。

深圳是短期可以观察的好样本。我一直认为犹如鄂尔多斯(温州)是资源城市典型、贵阳是内地省会典型一样,深圳会是一线城市的典型。

有好事者,统计近期搜房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大增。

我的观点:

在搜房网上,以二手房、毛胚为关键字搜索,是 10 万的天量数据(当然,这个数据需要认真考量),不少 06/08 的房子现在以毛胚的形式出现。

这让那些,忽悠一线城市房子紧缺的专家们情何以堪。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9 21:41 比特

币 非常有意思。

从比特币里面可以了解货币的本质。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19 22:01 读懂比特币;

就能读懂投机和投资。作者:jh1998 日期:2013-

04-20 23:01 3、会跌倒到多少?房价从十年前到

现在,大城市基本都在 4 倍左右。

10 年前供不应求,10 年后供过于求,按照可比价格,那里来回哪里。

今后几年总量过剩,用可比价格,价格更要低于 10 年前。这就是“2015 年腰斩,2020 年再次腰斩”的内在逻辑。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0 23:10

@mtianku 123 楼 2013-04-18 21:18:29

慢涨缓跌

-----------------------------

历史上,所有的泡沫几乎都是慢涨暴跌的。如果有意外的,请告诉我,让我涨涨见识。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1 11:34

[经验交流]房价将在 5 年(2015)内腰斩,在十年内(2010)年再次腰斩。 31347 530 房产观澜 2010-02-03

------------------- @mystock001 137 楼 2013-04-21 09:32:58楼主脸皮太厚了吧。2010 年你说 2015 年腰斩房价,现在2013 年了,怎么还涨了不少?

----------------------------- 从一开始,你看到我提过 2013 年不涨了么?从一开始,

我就提过即使 2010 继续上涨,我也不奇怪啊。

这世界没有神,没有谁能够预测明天下多大雨还是刮多大风, 但是正常的人都知道 6 个月之后是冬天。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1 11:44 关于调控,有几句

话想补充。

这世界,散户,炒股少有动用杠杆的。

但即便如此,开户时都需要做风险评估,测试你跌了多少,你会怎么反应。需要提示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评家即使吹牛没边,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都必须提醒的。

然而房子,这调控,那调控。却任由杠杆横行。没了任何风险警示。

任由各色 托家胡吹, 没有任何警示。 难道,有一天暴跌了,他们替你还款么?你要说没有任何阴谋,那至少是严重失职啊!!!!!!作

者:jh1998 日期:2013-04-21 11:51

对于普通人,必须修炼一双慧眼。看透这中间的门道。

该规避的就需要规避。

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替你承受风险。因为,你无力承受这

么巨大的风险。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1 11:54 房产泡沫破灭,这是神都档不住的客观规律。

泡沫破灭之后,会不会有大萧条时代,会不会大规模失业。

这一切都是是未知数。(后续若有时间,就专门聊聊这个话题)

哥活半生,看见过 当年下岗工人 的悲惨命运....没人会替你承担责任。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1 19:27

@861569893 144 楼 2013-04-21 12:17:47

现在 zf 根本不是在调控,如果像美国那样,由 zf 估价征房产税,有谁还愿意多持有几套住房?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乱象丛生,真正做到规范化的有多少?zf 不会压低房价,银行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参考国外的例子,遏制房价的措施有很多,只是 zf 不想用而已。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未来几年,年轻人还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为什么要相信 zf?它的利益和你的利益是一致的吗?为什么判断“zf 不会压低房价,银行要生存,经济要发展”

这就是思维定势。

为什么得出结论“未来几年,年轻人还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3 22:27 有时候,等待是一

种品质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4 22:36

@hedshan 151 楼 2013-04-24 14:32:54

只要不搞房产税,或只是象征性的(极低税率),中国房价真的会只涨不跌。

因为:1,各阶层收入在稳定增长,

2,国人特别是女人最喜欢房子,

3,国人勤俭

----------------------------- 房产税只是一种销售税而已, 对价格无直接影响。

至于间接影响前文分析过。

各阶层收入在稳定增长,

收入增长 和价格也没有关系。

国人特别是女人最喜欢房子,女人并不喜欢房子,她们只喜欢当下最贵的东西,最热门的东西。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冰箱、洗衣机。

女人是商人之友,未必是男人之福。 :)

国人勤俭国人并不是天生勤俭。 都是被逼而已。 莫非官员、富二代、官二代不是国人。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4 22:37房产税只是一种"消费税"而已,对价格无直接影响。

至于间接影响前文分析过。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5 20:57

@jh1998154楼2013-04-2422:36:02

各阶层收入在稳定增长,

收入增长 和价格也没有关系。

国人特别是女人最喜欢房子,女人并不喜欢房子,她们只喜欢当下最贵的东西,最热门的东西。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冰箱、洗衣机。

女人是商人之友,未必是男人之福。 :)

国人勤俭

国人并不是天生勤俭。 ......

----------------------------- @hedshan 156 楼 2013-04-25 09:00:38

1,全民收入稳步增长,导致民间闲钱增长,储蓄增长,通货稳步膨胀。中国投资渠道只有房产靠谱,所以房价上涨。

2,女人过去喜欢的贵东西都被更贵的取代,如摩托车,汽车取代自行车,彩电,液晶彩电取代黑白电视等,但房子在可见的将来没有东西取代。男人挣钱女人花这是生物学决定的。

3,国人比西方人勤劳节俭很多是事实。农民工租住城中村,群租等就是节省钱未在老家二三四线城市买房。农村人现在......

----------------------------思维惯性是个有趣的东西。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6 22:33 鄂尔多斯从媒体消

失很久。

其实,做投机/投资的,应该长期跟踪这个地方。这是个多么值得研究的事情啊。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8 19:35

@everdonkey 147 楼 2013-04-23 13:45:24确实存在一个这样的考虑,都是在说泡沫破了之后将会经济危机、社会大乱,是不是故意放出来的舆论?当年的股市大崩盘,有跳楼的,也没见谁跑到 ZF 去闹事啊。

现在如果舆论造起,如果泡沫破了将会后果如何严重,那么就是忽有所有人维护继续涨,甚至有可能是 KFS 或者 ZF 在造这个势,让游戏继续玩下去,至于是否真的如此,也未可知。

----------------------------- 房价的大幅下跌 和经济危机 是个什么关系? 这是个问题。

房价的大幅下跌 和社会是否会大乱是个什么关系?严格的来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确实有可能引发这些问题。

在中国,由于政府的特殊性:

最大最紧急的危机是大规模失业。 二是大规模的通胀。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8 19:43

房地产行业解决了很多体力劳动力的问题。 这些体力劳动力处于社会底层,一失业生活既无着落,这些劳动力就业如何解决?? 这也就是 为何开始继续鼓吹 新型城镇化的原因之一。 08 年外贸危机,立马狂拉基建,也是害怕大规模失业。

其二:债务问题会否影响金融动荡。(这是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问题)。

所以调控的目的之一是让刚需接盘,刚需一不会跑路,也不会引发危机。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8 19:49在中国,大规模的通胀 最直接的影响着是 底层的劳动人民。

过去十年,通胀不小:仔细看看政府的措施:农村底层劳动人民: 免了一些税收。 由于农村还是

自行解决吃喝问题。 通胀没有影响基本生活。

城市低保: 这个和通胀的涨幅基本同步,

其他族群:没有大规模失业。

未来:通胀会继续吗?

作者:jh1998 日期:2013-04-28 21:11政府会做些什么?在中国,政府是个非常强有力的一方,在房地产这个市场,政府更是如此。预测未来的变化,不能不预测政府的行为。政府可能有千百种策略和措施,我只预测真正对市场能够产生影响的,而

且实际能够起作用的。(难度系数:5 星。

期待预测准确度:6 成)

房产税

新型城镇化

小产权房

宅基地流转

(这些都还是 思考题, 如果有人想提出更合适的问题,也一并思考了 )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