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1:46

番外篇之:钢铁行业整体分析与剖析 3、

并且即使这样今后也可能无法保证盈利的稳定性。从全球刚才的高端产品占比来看,世界强国高端的特钢占比都很高平均都在 15%以上尤其是瑞典、日本、德国甚至达到 55%、21%和 24%。我国的同类产品则占比很低,仅占 6%多一点,这仅仅相当于日本 60 年代的水平。而更高端的合金钢占比上我国仅不到 5%。尤其是全国诸多的特钢企业,其真正生产的特钢产品占比甚至不到三成,特钢不特成为该行业的普遍现象。

而就以汽车业来说,其自身钢材占车身重量的 70%,其中近 2/3 是特钢构成。国内特钢的严重不足就造成了一方面需求量大利润也丰厚,但另一方当面供给不足。同类低端产品却产能过剩。这就要求钢铁企业不得不转变企业发展思路。

但就目前来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过多的低端产品生产线,另外有些钢铁厂因为行业利润不断下降,导致被逼用一些非正常手段降低成本,以量大低成本来保证利润。

有业内人士曾经介绍,有些厂家炼钢的转炉本来产能是100 万吨的,但是实际产能却可能超过一倍。转炉炼一炉钢要近一个小时,但是实际上却出现只不到半个小时的现象,另外的方法是超装铁水,也能达到高产量。就是透过这样缩短生产时间以产品质量作代价大量的生产,除了导致了产能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为产品带来的质量隐患……

从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来看,在政策上进行一些相关的限制与规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 将企业由恶性的价格以及产量竞争改变为正常有序的透过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销售获得的高利润主导行业发展是当务之急。因为从整个全国的钢铁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在未来数年内将必然面临着整个行业因为低端产品过剩导致的行业危机。如何转化这种危机,让低端加工的速度降下来,让高端产品的生产提上去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钢铁行业能否走出新的发展之路的最大考验。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2:19

@砖头党 833 楼 2013-08-03 11:33:21

收藏了。

等待移动联通互殴

三一中联你死我活。地方各级官僚打手参战。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LZ 能写吗?敢写吗?上述顶多是国际国内资本的商战。

多少还按照底限标准战斗。尽管“非咸非淡”网友早就看不下去了!

近几年的商战连地方政府都开始参战了!

河北某地电缆行业老板被抓了好几个!当然他们制假造假在先!

这个大环境,遵守规则的企业,遵守规则的人根本连生存起步都起不来,何谈什么商业......

----------------------------- 我们只能尽到自己的本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2:51

@经济小萌 820 楼 2013-08-03 00:55:44

今天再来顶一个

----------------------------- 感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3:44

@翻滚的秋刀鱼 839 楼 2013-08-03 13:40:28

血粼粼

----------------------------- 是啊~商场的战争就是这样~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5:48

当有人用了非正常手段的时候,为了生存有些企业也不得不做一些选择。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8:37

@非咸非淡 852 楼 2013-08-03 18:20:57

回复第850楼(作者:@小五一骑绝尘于2013-08-03 17:41)

楼上的不要再说了,再说估计楼主都不敢往下写了。

[来自手机网页版]

========== 不会吧,论坛就是来交流的。楼主心脏没那么脆弱吧?又不搞人身攻击。楼主说呢?

-----------------------------

不会的,只要不做人身攻击,正常的交流是好事~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8:53

@小五一骑绝尘 850 楼 2013-08-03 17:41:18

楼上的不要再说了,再说估计楼主都不敢往下写了。

----------------------------- 不会不会~谢谢您的关心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19:37

@xiao28411 844 楼 2013-08-03 16:00:21

坐等红罐子出现~~

----------------------------- 很快很快~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1:11

@小五一骑绝尘850楼2013-08-0317:41:18

楼上的不要再说了,再说估计楼主都不敢往下写了。

----------------------------- @xiaozhu909855楼2013-08-0318:53:17

不会不会~谢谢您的关心

----------------------------- @lushengkui666 859 楼 2013-08-03 20:12:21

与楼主保值一致!支持楼主!你是强大的!

----------------------------- 多谢多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1:41

@laohuz 861 楼 2013-08-03 21:04:55

果断收藏,顶起来接着看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2:15

@liweiran00 864 楼 2013-08-03 22:09:15楼主别出书,市场不好,还不如做成讲座类的资料,或者经融专业的辅导材料

----------------------------- 呵呵~多谢关心~不过我相信真金不怕火炼~不管怎么样好东西大家应该是喜欢的~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2:37@注册用户名都被用 865 楼 2013-08-03 22:10:33

做个记号

----------------------------- 多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2:53

@土匪甘 860 楼 2013-08-03 20:42:29说明问题存在现象(这种缺钱现象目前在企业很普遍),建议剖析产生问题根本条件。

-----------------------------

恩有的~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3:15

@土匪甘 860 楼 2013-08-03 20:42:29说明问题存在现象(这种缺钱现象目前在企业很普遍),建议剖析产生问题根本条件。

-----------------------------

这方面讲得比较多的是我上部作品《看得懂的经济内幕》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去看~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3 23:37

@种熏衣的老农 870 楼 2013-08-03 23:17:57

精彩,收藏了,顶一个

----------------------------- 多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00:25

@9426586 853 楼 2013-08-03 18:21:03

lzwokanwanle.nikuailaia,xiexiele!

----------------------------- 呵呵呵~感谢密码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00:57

@砖头党 833 楼 2013-08-03 11:33:21

收藏了。

等待移动联通互殴

三一中联你死我活。地方各级官僚打手参战。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LZ 能写吗?敢写吗?上述顶多是国际国内资本的商战。

多少还按照底限标准战斗。尽管“非咸非淡”网友早就看不下去了!

近几年的商战连地方政府都开始参战了!

河北某地电缆行业老板被抓了好几个!当然他们制假造假在先!

这个大环境,遵守规则的企业,遵守规则的人根本连生存起步都起不来,何谈什么商业......

----------------------------- 总之感谢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02:31

各位晚安~明天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2:43

今天是周日~继续发一个番外篇吧~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2:44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1、

从 2004 年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中国在石油供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能源紧缺、市场需求各方压力纷至沓来。国际原油价格也在逐步攀升。当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 1 亿吨。据国际权威资料显示,2004 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创 1976 年以来的新高。消费量增长了近 250万桶/日,这是过去 10 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全球石油生产也第一次超过了 8000 万桶/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增加了 220 万桶/日,达到 3290 万桶/日。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达到 1060 万桶/日,创历史新高。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就有了迫切“走出去”的要求。所以在 2005 年,中海油走出了第一步,有意收购优尼科。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也是一家拥有百年资历的企业。在北美洲墨西哥湾、得克萨斯以及亚洲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都有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有资料表明,截至 2003 年年底,优尼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储量共计 17.6 亿桶油当量,其中 50%位于远东。产量方面,远东占到该公司 2003 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46%,海外其他地区占 8%。该公司还向泰国提供天然气进行发电,并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拥有热电厂。但其时优尼科已经连年亏损,甚至向政府提出过破产保护。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当时看来不会有太大收购阻力。

其实中海油对于优尼科的收购意向很早就有传闻,从2005 年 1 月起,外媒就报道过中海油准备发出 130 亿美元收购要约,3 月达成了意向并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但 4 月初,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提出了以 164 亿美元现金和股票并购优尼科,并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这样,雪佛龙占了先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3:42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2、

在此期间,中海油一直是低调且非常慎重对待的,没有对外发布相关内容是否属实。直到 6 月初,中海油向香港联交所 递交了一份公告,才第一次确定有考虑收购优尼科的方案。其实中海油一直保持低调,也是因为对此次收购案顾虑较多,其 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对石油企业被收购的政治敏感性。就在中海油公布了意向三天后,美国联邦委员会批准了雪佛龙的并购协 议,机会正在一点点失去,这时已经不能再等了,因为雪佛龙只要通过反垄断法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查,中海油就没 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6月23日,中海油终于宣布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相当于 185 亿美元的价格,准备以全现金方式收购优尼科。

如此优 厚的条件,优尼科自然愿意接受,并宣布准备随时与中海油谈判。

当一切风向开始逆转的时候,美国政府进行施压。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表示如果中海油收购成功,将会从国家安全方面 进行审查。6 月 29 日,雪佛龙并购计划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对 布什政府施压,要求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行为进行彻底审查。7 月 2 日,中海油作出快速反应,向美国外资委提交通知, 主动要求其对此次收购审查。7 月 7 日,优尼科表示有条件考虑中海油的收购计划,条件是包括资产剥离要求和美国监管机构 的其他要求。7 月 19 日,雪佛龙迅速作出了反应,并把收购价提高到了 171 亿美元。

由于中海油认为自己的报价依然具有竞争力从而不再提高收购价。7 月 20 日,优尼科就接受了雪佛龙加价后的收购价, 并推荐给股东大会。这时候虽然压力重重,但也并非一点希望没有。不过最终还是政治压力让中海油彻底放弃。

7 月 25 日, 美国参众两院投票决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计划必须先通过国土安全部、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 120 天关于能源安全方面对美 国影响的审查。再经过美国外资委 21 天的研究,这样就使计划押后了 141 天之久。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4:12

番外篇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台前幕后 3、如此一来,收购计划已经回天乏术。于是,8 月 2 日,中海油撤回了收购计划,最终,中国首起对美国最大资金的并购案 宣告失败。但颇令人玩味的是,中海油退出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海油股票价格 2 日终盘上涨4.15 美元,升 至每股 73.49 美元,也就是说外界也并不看好此次中海油的收购。2005 年 8 月 19 日,雪佛龙并购了优尼科公司,并因优尼科在 东南亚的资源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热能源商。

其实中海油收购计划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中海油自身的原因。开始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中海油并 没有全力以赴。这样就拖长了并购时间跨度,让消息在美国政界扩散,吸引了政治家的注意力。其次,当雪佛龙有收购意向 的时候,中海油没有占先机做更多准备工作夺取竞争优势,让雪佛龙在时间上有缓冲并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海油对在美 国投资和参与并购事件的准备不足,没有做好政治应对,单纯地认为走程序即可。

另外,雪佛龙针对中海油并购采取的政治手段也令人始料未及。雪佛龙利用地利、人和优势,比中海油少出价十几亿美 元竟能并购成功,不得不佩服其政治手段。

时过境迁,中海油的内部人员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没有预估到,美国这个世界一流强国上百年来形成的极度自负、充满强烈荣誉感的民族主义自尊心确确实实受到了打击,美国国会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公司的收购表现极度的惊愕和恐惧。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其实即使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事后反思,中海油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4:33

今天都没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4:56

泡壶茶~等等大家~呵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5:42

@天堂 g 882 楼 2013-08-04 15:11:10

顶你,与你一起喝茶,看你聊

----------------------------- 多谢~呵呵呵一起喝~绿茶不错~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6:38

@砖头党 885 楼 2013-08-04 16:26:23中国海这种国企就是典型的在国内当婊子又立牌坊形成思维定势,以为境外也能按照想象中的规则办事。所以失败是注定的。和外企来到国内,快速转化身份,不可同日而语。

国内这些所谓的资源巨无霸,没有庞大的政策优势,以及财政补贴,倒掉都是分分钟的事。完全是政府权力的附庸。

----------------------------- 呵呵呵对~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7:48

@F嘟ck888楼2013-08-0417:18:26

获益匪浅,默默地支持着,,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8:15

大家不要那么重的火药味~喝茶喝茶~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19:46

该吃晚饭了吧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4 21:56

@xu0621_2008 892 楼 2013-08-04 21:14:36

难能不见资本运作案例。学习中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01:02

@xu0621_2008 896 楼 2013-08-04 23:04:27

好贴连连看,眼困明天来

----------------------------- 多谢支持~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01:34

各位晚安~明天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0:23

等下欢乐再继续~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1:31

33、

上演“二母夺子”的“王老吉”抢夺战(一):

王老吉品牌增值之“祸”说起“王老吉”,所有中国内地的消费者都非常熟悉。即使没怎么买过该饮料的人也对此品牌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在 2012 年受关注最广的恐怕就是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之间对于“王老吉”的品牌之争。

事情还要回溯到 1995 年,加多宝的领头人陈鸿道开始了首次与广药集团的合作,租下了广药旗下“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当时“王老吉”产品定位不是很清晰,市场渠道建设也不够完整,宣传力度更不尽如人意,整体品牌并不特别突出。而陈鸿道当时看重的是“王老吉”多年以来的生产基础、产品配方以及品牌的历史渊源。

“王老吉”的历史渊源颇深,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当时这种凉茶的配方由王泽邦配制。开始的目的是因为当地瘴气爆发疫症,而王泽邦用中草药配制了凉茶治好了民众的病,因此声名大振并开了间凉茶店叫“王老吉”。后人将其发扬光大,到 1949 年以后分成了两支,一支海外发展,一支也就是后来发展成为广药旗下的“王老吉”。虽然广药旗下的“王老吉”只能在内地发展,但对于陈鸿道来说,这个品牌的历史渊源深厚,可以用作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于广药来说,虽说该品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对于市场建设能力却不高。所以在与加多宝合作之后,到 1997 年正式再次签约,把“王老吉”品牌租给了鸿道集团,并将租期延至 2010 年 5月2日。

不过对于一个品牌来说,10 年的商标租约并不足以让人放心。因为在商场上,想要运作起一个品牌,即使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也需要 5 年以上的时间。到时,如果广药发难,提高商标使用费或者要回商标,那么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心里不落底的陈鸿道,在 2001~2003 年,用 300 万港币“潜规则”了当时任广药总经理的李益民,换得了以每年500 万元再续 10 年到 2020 年的合同。

“占了大便宜”的陈鸿道解决了后顾之忧,才开始认真运作“王老吉”。公道地说,当时的“王老吉”的商标使用费并不低。因为当时其品牌没有被运作,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陈鸿道没有用这些非法手段,那么到 2010 年续约的时候,必然要面对商标涨价。但用这种非法手段换来的合同,给陈鸿道带来的是更大的隐患。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2:05

@414471601 908 楼 2013-08-05 11:56:56

这楼主怎么这么忙的,大家都等着你呢

----------------------------- 快的~先吃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2:40

至于倾向,个人一直秉承较为客观的态度,当然任何人都不敢说自己绝对公正,只是希望尽量做到而已,如有不对之处,望见谅谢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2:41@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910 楼 2013-08-05 12:18:31雷士照明,楼主没写重庆南岸事件,这是核心事件,很遗憾。企业内迁,政府划拨土地,归家族,中间的利益输送。

吴长江典型的权贵交易,把上市公司当作私企。楼主是故意还是不知?以后其他的故事,就不值一看了,故事不真实,倾向有问题

----------------------------- 谢谢您的意见,不过每个人的看事角度不同,另外写事情的着重点也不一样,商业手法的剖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判断,就像雷士照明,其实不少媒体和个人也分析过,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敢说我的就高明,只是一个参考意见,对大家的观点做个参考罢了~总之还是谢谢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4:00

@草蛇 zrp 914 楼 2013-08-05 13:41:13

楼主速度,天天期待更新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4:44

出去一下~晚上继续~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4:51

顶完再走~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9:10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910楼2013-08-0512:18:31雷士照明,楼主没写重庆南岸事件,这是核心事件,很遗憾。企业内迁,政府划拨土地,归家族,中间的利益输送。

吴长江典型的权贵交易,把上市公司当作私企。楼主是故意还是不知?以后其他的故事,就不值一看了,故事不真实,倾向有问题

----------------------------- @xiaozhu909912楼2013-08-0512:41:36

谢谢您的意见,不过每个人的看事角度不同,另外写事情的着重点也不一样,商业手法的剖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判断,就像雷士照明,其实不少媒体和个人也分析过,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敢说我的就高明,只是一个参考意见,对大家的观点做个参考罢了~总之还是谢谢您~

----------------------------- @出轨撞豆腐 927 楼 2013-08-05 18:35:15

楼主的谦谦君子作风,更觉要赞一个。

----------------------------- 非常感谢您的抬爱~您喜欢就好~也希望今后多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19:11

34、

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拿到“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之后,就开始了细心雕琢的过程。在专业营销机构的帮助下,加多宝公司给“王老吉”找到了准确的定位。当年“王老吉”凉茶主要的作用是治病,从产品定位以及功能上都与现代发展不相吻合。而广药发展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

而加多宝给“王老吉”的定位是“预防上火”。

现代都市人工作生活压力剧增,逐步从体力上的压力转到心理层面的压力,所以更加容易上火。“王老吉”的准确定位就迎合了这部分人的消费心理。另外在配方上也做了些改变,从“治病”功能改变为“饮料”的功能,口味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在加多宝公司的努力下,“王老吉”逐步为人们所熟知。

应该说,陈鸿道在品牌营销方面非常有独到之处,甚至从他做人也可看出一二。陈鸿道向来以“佛商”著称,一方面,与一般的企业家不同,他在香港很少出席公众场合,却常参与佛学有关的集会。另一方面,在企业运作上特意加入了佛学元素,不主动辞退员工,并关心员工身体健康。

这些“人性化”的关怀,把“济世为怀,普度众生”的烙印刻在了他身上,更渗透进了其企业文化中。这样一来,不管他本人做的什么善事,都可以变成“王老吉”的品牌文化。介于“王老吉”的历史渊源加上陈鸿道的企业文化,逐步将企业文化与品牌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其实是需要相当的耐心的,并非每个品牌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也就是后来“王老吉”品牌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了。

有了逐步建立的渠道基础、准确的品牌定位、产业文化的渗透之后,王老吉开始在体育节目、网络、公益活动方面逐步确立品牌知名度与公信度。在企业努力运作下,2007 年王老吉销售量超过了 50 亿元。品牌基础已经确立,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品牌提升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在 2008 年到来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22:14

@龙中战士 934 楼 2013-08-05 21:08:27

楼主博学、谦虚、令人佩服

----------------------------- 感谢支持与鼓励~喜欢请继续关注,感谢~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22:22

@出轨撞豆腐 926 楼 2013-08-05 18:33:54

看楼主客观态度评价这十年国内私企大牌的得与失,收起,待十年后,指导下一辈。

----------------------------- 相信我们能成为好朋友~以后常交流~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5 22:59

@草蛇 zrp 933 楼 2013-08-05 19:38:56

天天来看更新!

----------------------------- 多谢一直以来的关注~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00:38

@相与为类 938 楼 2013-08-06 00:18:06

-----------------------------

作者:xiaozhu909日期:2013-08-0601:07

@出轨撞豆腐 924 楼 2013-08-05 18:19:14在外出差要债,债主找不到,闲着无聊,多帮楼主顶起,这么有质量的贴子少之又少。

----------------------------- 加油继续找吧~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01:43

各位晚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09:41

@龙中战士 943 楼 2013-08-06 07:49:29

楼主:你有电子版书出售网址吗

-----------------------------

最近已经洽谈出版问题,应该很快您别着急呵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09:44

35、灾难带给国人痛苦,但同时也孕育着不同的商业机会。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举国震惊,也引发了近 10 年来最大的一场募捐活动,大家踊跃捐款。对于“王老吉”来说,想要快速建立品牌地位,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在前后 10 年内,能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关注的事件只有这一次。而这次就是加多宝公司带领的“王老吉”品牌一次营销的最好良机。2008 年 5 月 17 日,陈鸿道拍板向汶川灾区捐款。5 月 18 日在央视举办的募捐晚会上,“王老吉”品牌的副总现场捐出 1 亿元。一石激起千层浪,“王老吉”的名字顿时为人们所关注。

但是,捐款 1 亿元虽然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却无法产生持续效果。而“王老吉”本身又不能把捐款的事做得太高调。

因为如果这么做,反而会引起公众反感,有借慈善打广告的嫌疑。而这个时候,网络论坛的功能就成为这时候产品营销不可缺少的阵地了。因为有时候“小道消息”往往会更加凸显企业“低调”和“不图虚名”的定位。

这个时候,一个“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横空出世。刚刚捐款就冒出这样的帖子,必然群情激愤。足够引起眼球效应之后,发现该帖子是说买光“王老吉”,让货架空起来的意思。这么一来,吸引了眼球之余,又把购买其品牌上升到了“爱国”的角度。毫无疑问,这么一来“王老吉”及其企业文化,与“爱国”“济世为怀”“低调”“英雄”相结合,快速确立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看似网友无心之举,却成就了“王老吉”的品牌价值。但事后回过头来看,其实很多事情却显得过于巧合。不过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灾区确实得益了,而“王老吉”也确实提升了品牌价值。这种双赢,其实也不是坏事。

“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像坐火箭一样蹿升。加多宝带领的“王老吉”品牌销售量很快突破百亿,成为首家超过可口可乐的饮料企业。而借着品牌运作的成功,广药所生产销售的绿色盒装“王老吉”凉茶,也达到了近 20 亿元。品牌带给双方的“共赢”效果开始体现。

但这个时候的广药想法却不一样了。一方面,商标使用权仅仅让广药每年获得 500 万元,相对于快速提升的“王老吉”品牌来说,心理落差极大。另一方面,已经多元化发展的广药集团,开始萌生想利用“王老吉”品牌做更多的事情的想法。有句话说得好:“同患难易,共富贵难。”这句话用在加多宝与广药两家企业上可以说恰如其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10:47

欢迎大家继续参与讨论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0:32

36、2010 年 11 月,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为 1080?15 亿元,成为目前全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并同时在全球招募新的合作伙伴。

广药为什么能够这么理直气壮地招募合作伙伴?其实正是由于当年陈鸿道用“潜规则”手段续约至 2020 年,让广药抓到了把柄。合同本身参与了非法手段,也就有机会不成立。另外,当年的广药总经理早已下台并被判刑,“拨乱反正”已经没了顾虑。而这个时候的广药,实际上也没有要跟加多宝谈的想法了。因为从加多宝的角度来说,“王老吉”就像是继母收养的孩子,好不容易培育成人中了状元衣锦还乡,这时候孩子亲妈要把孩子夺去,多年的心血白废了,所以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于是 2011 年 4 月,广药提出仲裁请求,并以国有资产流失作为依据。随后,与加多宝的和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能性了。2012 年 5 月 11 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贸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到了 7 月份,北京一中院驳回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2)中国贸仲京裁字第 0240 号仲裁裁决的申请。

由于此次是终审裁定,所以最终加多宝把多年运作的品牌拱手让给了广药。广药终于如愿以偿,将“王老吉”品牌揽入怀中“坐享其成”。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07

@36tiangang 967 楼 2013-08-06 14:15:33

写的不错

希望写写青岛啤酒 雪花啤酒 哈尔滨啤酒之间的商战

-----------------------------

呵呵呵刚好以前写过,并在我上部作品中出版。这样吧~等我把加多宝的连载完专门把青啤和雪花等竞争的文章加在这个帖子里,做成番外篇,满足您的需求~您看如何?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14

@佛本是妖 q 947 楼 2013-08-06 10:59:37

看了楼主的帖子终于把很多事件的来龙去脉理顺了,对商场上的竞争及企业发展变化有了初步的概念。不错,顶起来、顶起来

----------------------------- 多谢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27鉴于很多朋友对后面内容的期待,且有很多人也期盼一些研究课题,我把所有商业筹码狙击战的研究课题做成目录供大家参考,也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目录:

目录:

一、资本大鳄与企业创始人的厮杀博弈

雷士照明内斗危机(一):兄弟反目祸起萧墙

雷士照明内斗危机(二):掌控渠道暗度陈仓

蒙牛“与狼共舞”的迷失(一):“资本蜜月”凸显的危机前奏

蒙牛“与狼共舞”的迷失(二):国有化潜藏的“老牛智慧”

新希望“返璞归真”战略的成与败

“大胃王”中粮资本吞并路的消化不良根由

学会制造资本入侵的制衡“核弹头”

二、商标争夺战背后的鬼蜮伎俩

IPAD 商标争夺局中局(一):唯冠衰落真相

IPAD 商标争夺局中局(二):唯冠、苹果与破产诡道

上演“二母夺子”的“王老吉”抢夺战(一):王老吉品牌增值

之“祸”

上演“二母夺子”的“王老吉”抢夺战(二):市场品牌的输赢

谋略

家纺龙头“商标盗链”背后的市场危机

“娃哈哈”品牌保卫战的博弈智慧

商标争夺的“赢”与“输”

三、视听网站的生存与吞并大戏

优酷土豆合并的背后推手(一):剑拔弩张的前世今生

优酷土豆合并的背后推手(二):资本机器的强大推动能力

网络视频企业的同质化危机突破(一):正版突击战的赢家

网络视频企业的同质化危机突破(二):产业巨头的合纵连横

“美女主播”带来的品牌竞争力

音乐网站的产业链优化谋略

后危机时代视听网企的竞争与突围

四、网络电商的战争密码

家电商场巨头的网络布局与野心

京东商城孤注一掷的“物流帝国”

电商大战背后的商业诡略

凡客的生死劫与曲线自救谋略

网络图书电商的跨界疑云

电商教父的危机应激“太极式”自救韬略

电商竞争危机的破解密码

五、后危机时代演艺界的生存模式窥探

选秀节目的“复制”模式和市场新趋向变局

电视节目制作产业的转型竞争魔力

曲艺、相声的产业化新生商业模式探究

“小品王”的企业运营与人才掌控高招

婚恋节目的市场价值与“话题”营销谋划

“狼”和“羊”的产品设计突破与市场心理掌控

后危机时代演艺界的市场矫正突破

六、那些资本扩张背后的谋略

吉利“蛇吞象式”并购隐藏的自救“药方”

腾中并购悍马背后的“连锁增值”诡计

地产业生存淘汰赛与吞并的商业变局

解决兼并危机的“另类”法宝——家族连锁自救模式

后危机时代联想集团的“柳氏救赎法”

战略投资与企业并购的应对诡道根源

七、吃喝穿用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争霸赛

安利别样行销与产品新定位思考

东阿阿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争霸得失

白酒行业的渠道控制谋思

“李宁危机”带来的行业转型反思

手机争霸赛(一)华为中兴的商道对比

手机争霸赛(二)手机商业盈利模式比较与探索

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与争霸的核心竞争力剖析

八、后危机时代异军突起的商业发展与新思维

免费网游优势运营与“史式”营销的强力发酵器

网游产业链衍生行业的竞争优势剖析

单机游戏的逆袭:烛龙的绝地反击战

团购网站崛起、失落与再生

婚恋网站的发展态势和商业核心窥探

后危机时代的新商业环境中的思维变革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51

@9426586 1011 楼 2013-08-06 22:44:51

我来了 给 LZ 顶起。

----------------------------- 多谢多谢呵呵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56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910楼2013-08-0512:18:31雷士照明,楼主没写重庆南岸事件,这是核心事件,很遗憾。企业内迁,政府划拨土地,归家族,中间的利益输送。

吴长江典型的权贵交易,把上市公司当作私企。楼主是故意还是不知?以后其他的故事,就不值一看了,故事不真实,倾向有问题

----------------------------- @xiaozhu909912楼2013-08-0512:41:36

谢谢您的意见,不过每个人的看事角度不同,另外写事情的着重点也不一样,商业手法的剖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判断,就像雷士照明,其实不少媒体和个人也分析过,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敢说我的就高明,只是一个参考意见,对大家的观点做个参考罢了~总之还是谢谢您~

----------------------------- @出轨撞豆腐927楼2013-08-0518:35:15

楼主的谦谦君子作风,更觉要赞一个。

-----------------------------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949 楼 2013-08-06 11:23:47

哈哈。。确是

好吧,我做个坏人,专给楼主挑刺

权当作补充吧

----------------------------- 那也是很好的~您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2:56@走过还路过又错过 950 楼 2013-08-06 11:37:51

论坛高人好多啊 可惜来晚了

----------------------------- 您过奖了~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1加多宝带领的“王老吉”品牌销售量很快突破百亿,成为首家超过可口可乐的饮料企业

-------------------------------------------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952 楼 2013-08-06 11:49:10加多宝超过的是国内市场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而不是可口可乐的饮料(可口可乐的产品线很长的)

加多宝最成功的是把凉茶(岭南地区的药)转化为中草药植物性饮料。概念转变,整个市场神速的放大除了楼主所说的市场推广做的好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加多宝公司的销售团代有超强的执行力,据我所知他们有一个所谓的 365 口号,一家店必须有 3 个 pop,张贴在那里都有讲究的,6 个陈列位子,怎么摆放也同样有讲究。5 是什么意思忘......

----------------------------- 对,从渠道到宣传都是经过缜密筹划的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3

@四化江山列眼前 951 楼 2013-08-06 11:49:06

MBA 啊,神贴

----------------------------- 过奖了~多谢关注与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5

@生存诠释一切275楼2013-07-2520:36:46

顶一个,楼主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文章的每段话都思考咀嚼,不过希望能更新时保证质量。 很好的文章,喜欢!管理上的细节,不知道能否抽空写一下,3Q

-----------------------------

@xiaozhu909277楼2013-07-2521:05:02

后面会有很多方面相关的披露和分析~敬请期待~谢谢您的支持~

-----------------------------

@长征路上的假行僧 955 楼 2013-08-06 12:15:09建议楼主往更细,更全面讨论,不要太急于讲下一个,范围可以小

真实的才有参考意义

最好有业内人士参与进来,那就有意思了

-----------------------------

恩您的意见我会好好参考,这次的作品还是较全面的分析近几年较突出的商战策略,虽说没有讲得特别细,不过应该能否给一些参考,相对的也能多讲一些案例,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也比较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7

@才发现我帅 960 楼 2013-08-06 12:47:01广药要回商标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当加多宝将总部从长安镇迁移到北京后,所有的矛盾都出来了,这在另一方面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广高院一直在偏袒着广药

-----------------------------

地方保护以及行政干预的痕迹实际上是一直困挠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也绝对不是个别问题~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8

@七年之杨 961 楼 2013-08-06 12:50:36

楼主很有见解,学习了。

同患难易,共富贵难

----------------------------- 多谢您的支持~

作者:xiaozhu909 日期:2013-08-06 23:09

@出轨撞豆腐 927 楼 2013-08-05 18:37:16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