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韩国政府对全国 5 万~10 万名拥有大量房地产的富裕阶层征收“综合房地产税”。从 2005 年开始,出售第二套以上房产的卖主需缴纳 30%的资本收益税,2007 年起这一税率将提高到 60%。

韩国政府此举本来是想使房地产投机无利可图。但“富人税”不仅没能抑制住房地产投机行为,最近房价上涨态势还扩散到了汉江以北和首都圈南部地区。一家不动产信息企业 11 月 6 日称,本月资金流向高级房地产领域的倾向更加明显。

(综合《北京晚报》、《世界新闻报》、新华社)

==========================================

2003 年 6 月 2 日,上任刚满百天的韩国总统卢武铉强调:“一定会抓紧解决折磨平民生活的房地产价格暴涨问题。”此后韩国政府相继三次出台各种政策,企图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

请注意时间。03 年前,韩国早就已经地价房价飞涨。

象俺前面说过的,一旦经济腾飞后,各国都经历过地价房价飞涨,

这是规律性的现象。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3-30 10:51

韩国房价暴涨建设部长辞职 副总理向无房平民道歉政府 3 年内出台 8 套措施抑制房价新政力推廉价房

----------------------------------------------- --------------------------------- http://www.sina.com.cn2006年11月16日04:37大河网-河南商报

最近韩国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房价被炒得异常高。韩国政府和执政的开放国民党 15 日举行党政协商会议,确定并发表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方案。韩国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和两名总统政策顾问因房地产政策饱受批评而递交辞呈。

新政政府要扩建低价房韩国财经部、建设交通部和环境部 15 日发表联合声明说:“政府将把政策重点放在以低廉价格供应大量保证质量的住房上,并将从速完成。”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方案内容说,从今年起至 2010 年,韩国公共宅地住房将追加供应 12.5 万套,增加到 86.7 万套;方案还决定从民间宅地供应 77.3 万套。从而使接下来4 年,全国新房供应量共达到 164 万套。

在金融方面,新方案要求,金融机构住房贷款额度不能超过实际市场房价的 40%,以遏制投机性购房。韩国副总理兼财经部长官权五奎说:“目前,利用贷款买新房存在高风险。”但为提高普通市民的购买能力,韩国政府决定,将住宅金融公社的长期抵押贷款利率下调 0.15%。韩国政府还计划加快新建卫星城,以遏制首都首尔等大城市房价的急剧攀升。

这些金融措施将从 11 月 20 日起实施。韩国媒体说,严格的借贷条件可能使住房相关的贷款每年减少 4 万亿韩元(约 42.6 亿美元)。

现状

首尔有房月涨 1 亿韩元路透社说,这是韩国政府 3 年来为抑制房价推出的第八套改革措施。目前,在首尔部分地带,房价上涨率最多达到通货膨胀率的 7 倍。

韩联社援引建设交通部的一份统计数据说,3 年中,被政府指定为“七大泡沫”地区的年平均房价上涨率最高为年租金上涨率的 21 倍。

韩国住宅都市研究员博士池奎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2005 年韩国家庭月平均收入为 322 万韩元(约 3400 美元),贷款购房可承受的房价为 3.366 亿韩元,而据韩国《朝鲜日报》14 日报道,首尔南部地区的房价“已经发疯了”,约102平方米的公寓平均房价为7.5亿韩元(约80万美元),比上月上涨了 1 亿韩元。如果没有足够储蓄,绝大多数家庭买不起那里的房子。

路透社说,房价高涨不仅使普通韩国人怨声载道,还影响了韩国总统卢武铉的支持率。韩国政府今年已多次对房价虚高泡沫现象做出警告。

引咎

主管部长辞职

青瓦台发言人尹太瀛 14 日下午在记者会上宣布,由于秋秉直和丁文秀分别是在内阁和青瓦台内主导房地产政策立案的官员,虽然此次是由他们主动请辞的,但实际上却是因政策失败问责性撤职。卢武铉总统即将提名有关后继人选。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将在15 日发表以扩大住房供应方案等为主要内容的房地产对策。

秋秉直作为负责房地产政策的政府主要部门长官,上月发表未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协调的尚不成熟的“新城市开发计划”,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因此被政界要求引咎辞职;经济辅佐官丁文秀总管青瓦台的房地产政策,最近公然宣称“我不是房地产专家”;青瓦台宣传首席秘书李百万在青瓦台网站上上传了“现在买房将来会吃大亏”的文章,文章说:“想买房的百姓再等一阵儿。房价暴涨要怪一些建筑商、一些金融机关、一些房地产中介商和一些媒体。”他的言论引发了不少平民的愤怒,韩国政坛人士批判其“根本就不知体恤老百姓的情绪”。

《韩国日报》13 日发表社论,称李百万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在政府呼吁国民相信政府政策时,他与政府政策相反行事,从银行贷巨款购入房产而尝到甜头。

表态

副总理代表政府道歉韩国副总理权五奎 15 日说,政府“向无住房平民表示歉意”,“政府将推进原来的房地产政策,同时全力推进此次准备的扩大房屋供给对策”。

权五奎表示:“如果原先的投机需求遏制系统和具有可信性的供给对策同时启动,相信房地产市场会尽快稳定下来。”他说,从今天开始,税务部门将对主要地区加强投机管理和税务调查,同时,金融监督部门将对金融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加强对住宅担保贷款的监督。

“有房就一切OK”韩国女性改变择偶观

据韩国媒体报道,房地产涨价狂潮正在改变韩国年轻人的社会形态。在结婚前先买房子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还产生了在结婚后也为了节省房钱而寄居在父母家中的“新袋鼠族”。一些女性则改变了择偶观念,一切以房子为准,“有房就一切OK”。

上班族林某(30 岁)在 2000 年继承了奶奶的位于首尔的一栋公寓。林某说:“在朋友们的聚会中,传出拥有一栋公寓的消息之后,受到了众多女性的关注。有个女性说‘如果拥有一栋江南的公寓,所有一切都可谅解’。”“我在江南有个房子。”一名 29 岁(男)上班族相亲时,一开口就说这句话。这名男性年薪也低,工作也不是很好。

对方女性金其善(女,26 岁)说:“起初认为条件很差。”但朋友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她称:“朋友们都说‘条件那么好,你就看一下好了’来推波助澜。人们说只要本人有房子,这就是择偶的最佳条件。”

家庭妇女热衷炒房倒房记者在韩国生活了两年多,不断会接到房地产中介商介绍各种房地产信息的电话。一位李姓中介商对记者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打电话联系各种人,最主要的是家庭主妇,她们有空闲时间研究房地产,并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

记者曾听说,一位 50 多岁的韩国家庭主妇,从 2000 年到 2002 年间一口气买下了 17 套汉城江南的重建公寓,她本人共拥有公寓 26 间,房地产投机情况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富人税”没挡住房地产投机亚洲金融危机曾使韩国房价下跌近一半。为扶植建筑业,1997 年韩国政府放宽了公寓转让限制,此举在成功搞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也助长了房地产投机。

据韩国国税厅对首尔等 9 个房价暴涨地区的调查显示,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的5年半时间内,上述地区公寓的平均售价上涨了 2.8 倍,而同期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仅增长 4%~5%。

2003 年 6 月 2 日,上任刚满百天的韩国总统卢武铉强调:“一定会抓紧解决折磨平民生活的房地产价格暴涨问题。”此后韩国政府相继三次出台各种政策,企图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

目前,韩国政府对全国 5 万~10 万名拥有大量房地产的富裕阶层征收“综合房地产税”。从 2005 年开始,出售第二套以上房产的卖主需缴纳 30%的资本收益税,2007 年起这一税率将提高到 60%。

韩国政府此举本来是想使房地产投机无利可图。但“富人税”不仅没能抑制住房地产投机行为,最近房价上涨态势还扩散到了汉江以北和首都圈南部地区。一家不动产信息企业 11 月 6 日称,本月资金流向高级房地产领域的倾向更加明显。

(综合《北京晚报》、《世界新闻报》、新华社)

==========================================

2003 年 6 月 2 日,上任刚满百天的韩国总统卢武铉强调:“一定会抓紧解决折磨平民生活的房地产价格暴涨问题。”此后韩国政府相继三次出台各种政策,企图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

请注意时间。03 年前,韩国早就已经地价房价飞涨。

象俺前面说过的,一旦经济腾飞后,各国都经历过地价房价飞涨,

这是规律性的现象。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1:48作者:拖家带口去游荡 回复日期:2010-03-30 14:48:12

补充一下,还看了一个单室套,42 平,大概 65 万,精装修,也在地铁附近,房龄新,不过是电梯房,估计实际使用面积更小,如果出租的话,租金能有 1200 左右。如果是这套房,那首付基本不需向亲友借钱了,就怕单室套以后脱手难一点。

咋办???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抉择。请指教!!!

--------------------------------------- 单室套惯例更好脱手些呀.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1:50作者:yostarli 回复日期:2010-03-30 16:43:04

有个问题请教晋朝兄,大城市郊区有的所谓小产权房或是集资房,卖的时候没有产权证,但价格比普通商品房低一半,这样的房子能买吗?谢谢

=================================== 这个我也不敢说呀,

但我觉得投资回报好的话,也可以考虑.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1:55作者:坠落人间天使 回复日期:2010-03-30 21:54:03

楼主,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人民币升值。房价就会降价。理由如下:

”因为目前很多是外资赌人民币升值,而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将会导致更多的境外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价还要涨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就会很多资金离开房地产市场,那么房价就会下来”他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他们还说楼市会崩盘,真的吗??

============================================= 中国房价主要矛盾还是供求关系,

外资也是因为房价要涨,才买,

而不是因为外资买才涨,两者因果关系不能搞反了。

热钱真有那么厉害吗?

俺站的层面太低吧,真感觉不到。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2:00

作者:沙鸥伴我眠 回复日期:2010-03-31 00:46:37

--------------------------------- 这个要看你的承受能力了。

压力不大的话,就可以。

记住,你后期有月供和装修的钱,不少哟。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2:03

作者:ltx2038 回复日期:2010-03-31 07:35:46

-------------------------------------------

我几乎没有卖过房子,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多。

你是不是可以要求把钱先压在中介处,过户后再转卖家,

过户不成,可退你。

好象一般都是这样作的。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2:13

作者:野战部队二 回复日期:2010-04-01 16:08:59

晋朝人,您好!

我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我是 09 年刚毕业的学生,在中建工作。近期家里打算在武汉中建康城买套房子(买那得房子能便宜 4%),买那的房子得花光家里的所有积蓄。我工作流动性比较大,买了房子也只能出租,父母在老家,工作也很稳定,到武汉来住也是 10 年退休后的事情。买完房子得我自己还月供,大概一个月 2500 左右把。我一个月收入在 3500 左右,每月花销 300 以内。(包吃包住,福利待遇较好。而且没女朋友)有 2 个问题请教,第一,我现在买这个价位的房子,是不是风险性很高,因为买完后家里就没什么积蓄了。

第二,我才一年不到的公积金,能否用公积金贷款呢?

============================================ 出租能租多少钱呀?呵呵。

公积金,武汉三处常常政策都不同,又随时变,

所以,你最好直接问你相关的公积金中心,

俺说的不算数,呵呵。

你这房貌似有单位的福利性质?很占便宜吗?

地点好不好呀?

说实话,俺有点不敢替你作这样的决定呀。

而且,又有太多情况不了解。

俺个人认为,关键还是看这房好不好,划不划算吧。

好的话,就咬咬牙。

能用公积金那你就轻松多了。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2:16

作者:铁板里脊肉 回复日期:2010-04-01 18:14:09

紧急求助晋朝大哥:我前几天定了一套单身公寓,首付 6.6 万,贷款 26 万,今天和银行签合同的时候,银行问我之前有没有贷过款,我说没有,这是我第一套房。

但我之前上大学时贷过几千块的助学贷款,后来因为刚毕业没钱,我推迟了一年才把贷款还给学校(和我现在的买房贷款的银行不是同一家银行)。这样的话银行有没有我的不良记录,这次我买房银行肯把钱贷给我吗?

如果银行因为我这次不良信用记录不肯贷款给我,我该怎么办呢?我今天刚交了首付款。

================================== 不是同一家银行也一样,有记录都会有。

我有朋友也有类似情况,最后都自己找的银行办成了,

只是利息会加 10%左右。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1 22:28作者:青椒块炒肉丝 回复日期:2010-03-30 18:44:02杯具的人生啊······

---------------------------- 小小年纪,坐拥豪宅,

还杯具人生?

你让俺们这些长辈,情何以堪呀?

呵呵.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18:27

第七回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18:32

一直想写一个这样的内容,一直不知道怎样去写。

最近上班好忙,只好前发个预告,

有闲时,慢慢写吧。

(以俺拖拉成性的秉性,不开个头的话,

估计会拖得比思想还要远了,呵呵。

写个题目,算个开笔吧,

也有迫使自己写下去的意思。)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34

作者:pj1220 回复日期:2010-04-08 23:30:00朋友推荐小弟来看这帖子,也是武汉的列,顶下。

我现住公司在大智路的房子虽然老板永远不会让我搬,但是总得结婚不是,还是要考虑买套备用婚房吧。

问下 LZ 大哥,现在武汉出手买房合适么?我想在汉口胜利街一线买套小房,这一带房价很高了吧,出手新房还是二手房合适呢?买来先出租的话能够勉强抵贷么?个人可支配买房金在一百万以下。

----------------------------------- 武汉的伙结?

那快买吧,呵呵。

新房二手,合适都行。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35

作者:辛茜娅 cici 回复日期:2010-04-02 19:35:41

关注楼主很久了,如今也想请教楼主。

我现在有部分闲钱,够买一处小户型的房子,可是我又觉得把这部分钱用来买一处房子好象不太划算。想用这笔钱交两套房子的首付,一套用商贷,第二套用公积金贷款。不知道这样可行不?请楼主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 非常好。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38作者:dzf24342 回复日期:2010-04-03 17:10:50lz 此文给我了很多的提示,有些已经知道,但是不懂,

1.而且 lz 改变了一个我的错误观念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会崩盘,且对我们这些无房之人是有好处的,呵呵现在我指望房价阴跌就好

2.lz 很少谈房屋质量的,现在好多房屋的质量不要说70 年,恐怕连 50 年都用不到,不知道 lz 对这个房子质量有多少了解

3.请问 lz 一下,长沙的房子是典型的供大于求的,这样的城市的房子的市中心的房子值得买吗(五一路啊,东塘啊)?买2手房大概5k多一点,80-100平2房的那种租金是 1200(全套家具,家电),租售比,不用您算了,肯定是很不划算的,想问问这样的,我能买来自住否(因为在市中心,买来住上班当然方便)?4.暂未定居长沙,定了的话,您过来一定请您吃饭

小弟拜上

===================================

自住方便就好,不要考虑租售比。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42

作者:li529 回复日期:2010-04-05 07:54:12请教各位大哥,兄弟我前几年在老家全资够了一个商铺,位置不是太好,能做的只有餐饮,收益 4%(租售比).不过到现在还没空租过。现在房价比元来上涨了 15%左右,我该出手卖掉吗。谢谢了。

================================== 你有更好的项目吗?

没有,就留着吧,只 15%的涨幅,太少了,

现在出手卖有点早了吧?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43

作者:铁板里脊肉 回复日期:2010-04-07 20:01:46

mark

======================== 你要武汉的,俺们一起吃个饭?呵呵。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46作者:主动求变 回复日期:2010-04-07 11:38:29

--------------------------------- 求升值,就换吧。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49作者:兰花上的蝴蝶 回复日期:2010-04-06 23:53:29

好久没上网了,补课暂且只补到前两页

看了各位“房友”的贴子,似乎东莞的租售比还算高的?

我一亲戚有套在郊区的较低档花园小区,70 平米,若出售的话大约 8 万,现出租价是 550/月。

----------------------------- 只 8 万?租 550,好象还划算哟。

毕竟,只需 8 万呀。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52作者:yangking1979 回复日期:2010-04-07 23:20:44

晋朝人楼主,再次请教了。

本人在北京工作,现在北京的房价太高。所以考虑在老家一个中部的省会城市买个二手房,租出去。也算是给自己留一个退路。

选定的位置是在市区比较繁华的地段。均价在 6-7 千。

希望买一个 70 平米的小两居。我是初次购房,想全款付了。

这样初次购房的优惠利率可以以后使用。

位置,户型确认了。但买那种新式小区,2004-05 年的,公摊大一些的塔楼,或者板楼?还是买类似单位宿舍 2000年左右,6 层低层房子?我还没想好。

租售比,这两种房子应该差不多。

这样想法怎么样?楼主给个建议吧。

其他网友也望不啬赐教。

我买这个房子是打算长期持有,除非有急用,5-10 年之内不打算卖。。

多谢 多谢。

------------------------------- 没实地看,好象新式小区潜力会大些吧?

单位房,不排除地点特别好,配套好。

那样就要比较一下了。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8 23:54作者:坠落人间天使 回复日期:2010-04-06 04:24:21

祝我好运!

祝楼主多赚钱钱!!!

============================== 果然是天使,呵呵。

谢天使祝福。:)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9 00:11作者:dzf24342 回复日期:2010-04-03 17:10:504.暂未定居长沙,定了的话,您过来一定请您吃饭

小弟拜上

-------------------------------- 记着请俺吃饭哟,呵呵,

长沙的美食诱人得很呀。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09 00:13

作者:青椒块炒肉丝

作者:铁板里脊肉

========================= 哈哈。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19 22:44

新政出来了,

让我再次对本届政府钦佩不已。

政策指向清晰、准确。

显然,中央对真实的情况是很了解的,

并没有被杂音、噪声而失去方向。

本质上说,政府采取的用压制需求的手段

来压制房价。

而压制的主要是针对改善型和投资型需求。

而对首次购房者,网开一面。

一打一拉,津渭分明。

房价这样的猛涨,并非好事,

既便是对那些投资者来说,

一味猛涨,也非幸事,那样会放大风险。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对大家都好,

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释放。

不知下届政府会不会有此眼光和能力?

真希望这届政府能干一届呀。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19 23:03

前面有朋友说,这次新政,

对俺这样的小资金者来说,打击很大,

确实如此。呵呵。

庆幸自己之前已经把贷款用足,否则,现在再想融资,就不那么容易了呀,呵呵。

国家的政策,不管主观上意愿如何,

客观上,打击了中小业者,

加强了大资金对市场的垄断。

现在,企业界不是总在说,

国进民退吗?

政策保护了国有大企业,

限制了中小民企。

这次新政,

对买房者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房价降大了,

对资金雄厚者来说,

也降低了它们拿货的仇码,

花更少的钱,买更便宜的东西,

而中小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了。

所以,富者更富,强者再强。

而穷人基本上被排除在游戏之外了。

他们们的上升通道再次被堵死,

升级的机会又一次变窄。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19 23:24

还有朋友预言,

俺将再写一篇:

“看一个穷人怎样失去多套房产的?---------财富可以这样失去。

呵呵,恐怕要让他失望了。

首先,几乎可以断言,

这种形势下,接下来的几年,

租金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

而俺这些年租金一直是年年上涨,

也就是说,俺的收入一直在增加,

所以,谈“失去”恐怕过于悲观了,呵呵。

其次,这样的新政下,

对俺虽有打压,但同样也提供了机会,

俺也等着用更便宜的筹码捡更便宜的东西哟。

年前,俺已经提前在银行筹集了一点资金,

随时可以调用,

俺也在盼着房价能下跌哟,呵呵。

虽然俺现在还是一个穷人,

但毕竟比当年要强一些了,

应该不会比当年更差吧?

嗯,这算题外话,其实很无聊的,

就说这么多吧。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0 00:14

如果这次新政,还不能“抑制房价过快增涨”,呵呵,那恐怕只好逼迫政府祭出"物业税"这记大棒了,那样的话,将是政府对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又一次侵害。

不少人认为,物业税只会伤及有产者,

那不过是他们无知的想法而已。

只要想一想,历年以来出的各种“调控”政策,

是谁有为之买单?

比如当年,好些人呼吁出台“交易税”降房价,

结果呢?谁在为"交易税"买单?

正是那些呼吁"交易税"的人,

而房价降下来了吗?

只要动一动脑子就能明白,

提高一件商品的成本,

会让商品的价格降下来吗?

所以,“物业税”也是同理。

有一个狐狸为两只小猪分饼的故事,

两只小猪因为饼分的不平均,

所以,狐狸为它们分,

左咬一口,右咬一口,

最后,小猪的饼都进了狐狸的腹中。

政府现在就在扮演狐狸的角色罢了。

所以,有些人一错再错,实在是因为他们的愚蠢。

可惜,他们一直认识不到这点,

也不愿承认,

结果,他们一次一次失望,

最终走向绝望。

“物业税”不仅不会让穷人买得起房,

反而会让穷人租不起房,

只好一次次降低自己的居住条件。

真到收“物业税”那天,

您就是送穷人房子,他们也住不起了。

他们付不起“物业税”。

如果穷人都付得起“物业税”的话,

这样的“物业税”,富人会当回事吗?

如果富人都承担不起了,

穷人就能承担得起了?

有贴子说,

“为什么说越穷的人越应该早买房?

诚不谬也。

政策年年都会有,

有什么大惊小怪得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个人是渺小的,

努力跟随着历史的潮流前行,

搭上前进的班车,不要被淘汰出局,

才出路。

历史的班车从来不会为某个人而停留。

过去不会,现在也不会,

将来亦是如此。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0 22:40

说到对这届政府的评价高,

那是有依据的。

其实,俺不仅对本届政府评价高,

而且,对这几届政府的评价都不低。

回想一下,上届政府与本届政府,

都经历了金融风暴,

而且,都安然度过,

且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涨,

这样的成绩,拿到全世界比,

都是出色的,不容易的。

要知道,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

应该用恶劣来形容。

而中国经济高速增涨近三十年,

取得这样的成绩,

是相当了不起的。

比如说,

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所带班的高考平均成绩是世界第一,而班里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一味抱怨班主任水平低,

恐怕这样的指责有失公允吧?

中国政府已经搭建了一个一流的舞台,

致于演员能不能演好,

恐怕就是每个演员自己的事情了吧?

俺并不是说,政府就没有问题,

世界冠军一样有问题,

但,一味指责他的缺点,

抹杀他的成绩,这样公平吗?

其实,上届政府所面临的环境比本届政府更加险恶,

更加复杂,

幸而有朱相国这样铁腕人物,

才杀出一条血路。

而本届政府更加关注民生,

一张一弛,相映成章。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0 23:16

俺想顺便谈谈关于保 8 的问题。

很多人骂温总,是温保 8,

说政府为了一味保 8,而不顾及民生,

俺听到这样的话,真是有种好人难当之叹。

如果这种言论出自一般百姓之口,

还情有可原,

可是,

这样的言论偏偏常见诸经济、房产这类经济相关联的论坛,。

那些骂温保 8 的人,谈起经济问题来,

个个活灵活现,口若悬河,

就不能不让人哭之笑之了。

难道说,他们就不知道保 8 的重要意义吗?

显然,他们不知道。

或者说,他们故意不知道。

如果是前者,俺们还能原谅他们的无知,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是可恶和可恨了。

有些人为了房价降下来,

让自己能够轻松拥有房产,

居然期盼经济崩溃、战争暴发,

愿意为美军带路,

俺觉得他们已经自私自利到了一种病态,

可偏偏这些人拿着民生、民主的当大棒,

指东打西,俺真视他们为俺的“偶像”----呕吐的对象。

如果说这样的人,也能成为财富的拥有者的话,

俺觉得,这个世界那才叫一个不公平。

试想,这种人一旦得势,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

还有什么龌龊、恶劣的事不敢干?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1 00:22

关于保 8 的重要意义,

只要稍稍有点经济常识,

或者说,只要肯花一小时就能明白的事。

百度一下也不难呀。

为什么那些谈起民生、经济口若悬河的人,

就视而不见呢?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

经济以 8%速度的增涨,是一种最良性的经济环境。

这样一种增涨,经济有活力、企业有利润,百姓有就业,大家有钱赚,有饭吃,而且,还是低通胀。

如果经济增涨低于 8,或不增涨了,

很快经济就会陷入低谷,许多真正的穷人就会面临失业,白领的收入就会缩水,

大学生就业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可是,有些人就是觉得经济保 8 了,

也保了房价的增涨,

使房价难以下跌,就仇视保 8 的经济目标。

可是,做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是选择经济保持良性增涨,

增加社会的总体财富,特别是保证尽可能多的真正穷人有工作,有饭吃,还是为了让一些城市白领轻松购买有产权的房产,

而牺牲大多数人的生存权力?哪种选择才是真正负责任的?顾及民生、民权的?

而实际上,经济一旦停滞不前,

保 8 目标失败,

那些本来就叫喊买房困难的人群,

不仅不会轻松买房,

反而收入要大幅缩水,甚至失业,

这次金融危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危机之初,大量民工失业,城市白领收入开始缩水,也开始面临失业的压力。

刚毕业的大学生如过江之鲤,东突西窜,

在求职市场上皇皇不可终日。

幸而中国政府举当机立断,举措得当,

在世界各国中,率先走出低谷,

让经济迅速恢复、进而增涨。

如果中国政府放任经济继续衰退下去的话,

那些曾经叫骂买房难的人,

恐怕又该叫骂吃饭难了。

俺常设想,如果俺是温总的话,

当听到有人骂俺温保 8,

俺是不会有那种好涵养,

俺会反骂:NND,狗咬吕洞滨,不识好人心!

袁崇焕的悲剧并不是历史,

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再重演,

不过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比如,骂经济学家茅于轼最狠的人,

多半都是他最想帮得那些人。

真不是知他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所以,保 8 很重要。非常重要。

比房价重要一百倍。

过去是,现在仍然是。

有些人常常让私利蒙蔽了双眼,

无法看清对自己真正有利的选择,

那么他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一错再错,

那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所以说:老天是公平的,天道如此。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1 00:54

谈到这次新政,

有不少人认为还应该加息,

认为加息就会让房价降下来。

其实政府做的比这个更好。

有人就是两眼只盯着房子,

心中只有房价,无视其它,

这样看问题太局限了。

加息只影响房价吗?

错,它会影响房价以外的所有经济问题。

我想,这个不用俺 一一举例了吧?

加息意味着资金的价值上涨,那些刚刚走出低谷的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怎么办?

再退一步,

就房产来说,加息打击的不只是投资者,

它还会伤及无辜。

那些真正购买了房产自住的贷款人,

真让这些小老百姓雪上加霜?

政府选择了第二套房第三套房利率提高,

不就是变相加息吗?

不是更有针对性吗?这样不是更好吗?

再说,加息真的能降下房价吗?

当年利息加到了 8 点几了(我记得好象是),

房价降了吗?

所以,再提让加息降来房价的话,

真的是很无知了。

实际上,政府已经加过了,

只是加的非常有针对性而已。

目标准确,又不秧及无辜。

高明呀。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1 01:04

息加的少,穷人能承担,

资金充裕的投资者更能承担,

息加的多,资金充裕的投资人不能承担了,

资金不充裕的购房自住人就能承担了?

所以,加息的考量重点并不是对房价的影响,

而且,对经济其它方面的影响才是考量重点。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1 01:07

作者:楚_容 回复日期:2010-04-21 00:48:29

来向楼主请安,欣赏您的态度,虽然并不是全部认同您对新政的解读;)

============================= 哪方面你不认同呢?你指出来,俺反省一下?呵呵。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1 01:36

作者:夜总会打手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0:22

作者:晋朝人 回复日期:2010-04-19 23:24:01

....几乎可以断言,这种形势下,接下来的几年,租金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

------------------------------------------- 大量闲置空置的“炒作房”被迫低价甩卖、或是不愿低卖而囤积费用又高被迫出租、断供房子被银行收回低价拍卖.....市场上水电读书为 0 的房子因而大为减少,房更多了,怎么租金反而“大幅度的提升”??

============================================= 俺是这样想的,

也许象前面的朋友说得,有主观愿意的影响,

辜且言之。

增加持有成本,会加快好、坏房产的分化。

地点好的房产,因需求刚性,

房东就可以将成本转嫁给下家,

而地点不好的房产,

因需求少,房东就只有自己承担新增的成本。

但这种差地段的房产,对租房者来说,

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而这种房产的自住成本和承租成本实际上也是很高的。

这就象当年的“交易税”,

基本都转嫁给了买家一样。

这样的事情仍然会发生。

当然,房东虽然转嫁成本了,

其实还是牺牲了利润的。

只是买家牺牲更大罢了。

政府是唯一蠃家。

买房的人少了,必然租房的人多,

而其中有些人,现在根本无力购房,是租房的刚需,

不得不租房。

再者,经济在增涨,生活必需品在上涨,

房租必然会跟涨。

而且,房租上涨是总趋势,

就跟生活必需品上涨是总趋势一样。

再者,就武汉的情况看,

这几年的发展加速,

租金跟进的冲动很大,

只是早晚而已。

实际上,租金已经开始悄悄涨了很久了。

作者:晋朝人 日期:2010-04-22 10:03作者:一个普普通通的 ID 回复日期:2010-04-2113:17:11

经济增长 8% ,如果这 8%不是由更多的实体经济创造的,而是由更多的房地产泡沫堆积起来的,那么它带来的“经济有活力、企业有利润”和工作岗位等等就变成了仅仅是一少部分与房地产密切的行业的活力、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和大量的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更多的资金流出实体投资,收入分配更加不合理,

试问这样的 8%保它是不是很不合理的呢。

保 8 本不是坏事,保什么样的 8,怎么样保才是问题。

我也很赞同楼主对这两届政府的评价,他们很不容易啊。

======================================== 房地产会拉动很多实体经济,这也是实事.

就房地产本身来说:它要拉动钢材厂、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玻璃厂、

运输业、设计行业、大量农民工、小饭店。。。等等,

以及相关行业的商家。

房子建好以后,每一间房都需

需要大量装修设计师、装修工人,

需要水泥、瓷砖、玻璃、木材、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