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中西方的不同,西方的拖拉机是对外的,中国的拖拉机从来对的都是 p 民,对外基本比较忪。所以才有元和清,明明是外族入侵灭了国,还要把蒙古人和女真人一起拉进来统一叫中华民族,居然认为中华民族很强大,元朝时一直打到亚得里亚海。也不管蒙古人跟中华的两河文明有关系没有。

• 大吉大利的吉 2018-06-19 20:16

西方的拖拉机对外,这个说得太绝对太片面太武断了

• xzqnepal2018-07-02 15:00

这点也不赞成,东西方的拖拉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有人类的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机器是干嘛的。。。。。。

kkndme

2010-09-05 14:32

848 楼 这次调控与 08 年调控后的结果是有所区别的。08 年调控的结果是一线城市的暴涨;而 2010 年调控的结果是房价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全面上涨。不但是二三线城市,高房价甚至已经传到至四线及以下城市。 在二三线以下城市,无房户的需求其实并不大,真正的刚需来自改善性住房。城市升级使人们开始不满足过去老旧式住房的居住环境,开始追求大盘大开放商的品质住宅。房价也由此迎来全面上涨。这种全面上涨,不能理解为全面泡沫,而是有基础存在的。不能理解为全国炒房。特别是四线及以下城市尽管新盘价格高涨,老旧住宅却乏人问津,县级市二手房变现也比较困难。在 2010 年的调控的大背景下,却神奇的出现了二三线以下城市的刚需大量释放现象,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这神秘的幕后推手其实就是资金的规律。 对于在 2010 年初布局二三线城市的房开商和有远见的投资者,在这次调控中,无疑是受益者。

一线城市,这次调控给刚需买房者一个最好的入市良机,但是能够抓得住的只是少数。

849 楼

其实,几千年来,唱的都是同样的戏,只不过台上的演员变换而已。

______

赞赏这一句,呵呵,历史规律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城头变换大王旗。

• 难约 2018-02-28 04:49

赞赏 赞赏

• 看路者 20182018-04-24 13:07

做标记

剩余 4 条

kkndme

2010-09-05 14:56

852 楼 历史规律是不变!但他妈世界变了!~~ 中国采用资本主义制度了

还只参考中国历史?

————————————

你知道什么叫资本主义制度吗?

首先基础是三权分立。 早在 1748 年,孟德斯鸠男爵发表了伟大的划时代的巨著“论法的精神”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三权分立制度就是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讲的是法律 精神,讲得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而作为一个人治而非法制国家,怎么能说是资本主义呢?

• tz05012018-03-24 19:35

牛牛

• 155201982018-06-29 12:03 评论 kkndme:中国三个权利都是 DZY 在管,出错了都没人改

剩余 1 条

kkndme

2010-09-05 15:00

853 楼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kkndme

2010-09-05 15:23

856 楼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历史对现在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这就使毛说过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建的武装斗争及建国思想其实很大程度来自于朱元璋。 古代君主统治国家征服世界靠战争武器,现在则靠金融武器。 西方,我们所熟悉的具备最纯正贵族血统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经的德意志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家族成员曾经统治过欧洲诸国:包括波希米亚王国 、匈牙利王国 、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伦巴第及威尼斯王国 、奥地利皇室领地 、萨尔茨堡公国 、塞尔维亚及塔米斯-巴纳特公国等等无数欧洲国家。

而现在,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华尔街,继而通过华尔街控制着全球的经济。

历史是在继承的前提下发展的,特别是在西方,现在几乎每一个显赫的家族都能追根溯源。因为尽管西方也发生大革命,但是象文革一样彻底否定历史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我们有点英雄情结的人听到最多的西方中世纪十字军三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图案、医院骑士团;直到现在仍有两大骑士团存在。条顿骑士团总部现在还在德国,专门从事慈善事业。医院骑士团后来改名为马耳他骑士团,也就是现在的马耳他,世博会还来上海参展。只有圣殿骑士团灰飞烟灭,但现在仍有大量的修士组织自称为圣殿骑士团的继承人。

完全不懂历史,就等于完全不懂得社会。

• 霸王看帖 K2018-07-26 11:30

完了,说的就是我

kkndme

2010-09-05 15:33

861 楼

作者:四环四环 回复日期:2010-09-05 15:22:42

请教 LZ:

眼下商业贷款贷款 46 万。

分 20 年还,月供 3066

分 30 年还,月供 2562

朋友劝我贷款时间越长月供越少越好。

直觉判断我觉得也是这样。

有科学依据么?

————————

你的朋友考虑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当然是利息越少越好,20 年还的利息要少于 30 年还的利息。

但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我国是高增长高通胀的国家,每年的通胀率远远大于实际公布的数字,更远远高于贷款利息,所以贷款时间越长越好。 至于月供是否越少越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有条件当然买大房子,宁肯月供多一点。但是条件不够就买小的,量力而行。

• 噜噜噜 x2018-08-01 13:51 太厉害了,我就是。1:5 的杠杆买了小城 150 万的房子。

真想买更好的,无奈实力不够。

kkndme

2010-09-05 15:48

867 楼 银行贷款的年限越高,利息支出越高,但不会高过通胀。

你能贷 30 年就贷 30 年,这是你年轻的优势。年纪大点的就只能贷 25 年,甚至 20 年了。 所以说 40 岁买房的人很不靠谱,首先 40 岁的人不一定有钱,反而错过了最敢买房的黄金年龄。其次是 40 岁贷款年限就短了好多,相当于月供压力更大了。

• 睡了我上铺的兄弟 2018-08-01 12:39 评论 kkndme:不知道今天的鸡冻先生作何想法?

kkndme

2010-09-05 16:02

870 楼

以后,商品房本来就变成了富人间的游戏,普通人将不能卖进参与的门槛。 到多数人真的买不起房时也就安心了,也不用关心房价的涨跌了。

但是现在,房价还没有到那个高度,很多人还觉得有希望,所以对房价的涨跌才会特别关注。这个时期应该就是普 通人最后买房的机会。错过了,将不会再有。

• ty_烟雨江南 2882018-02-24 10:47

和天涯另外一个高人的观点一样!

• phuiyan2018-03-10 13:18

评论 ty_烟雨江南 288 :哪位高人?

剩余 19 条 2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革命

kkndme

2010-09-05 20:55

876 楼

最可怕的不是农民而是失去土地的农民。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那时的工人阶级是什么?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除了体力一无所有,所以他们才具备脑袋掖在裤腰带上,为了抢土地而玩命的动力。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宣传就是:“同志们,国民党要把分给你们的土地抢走,你们说怎么办?”于是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兄弟不干了,玩命了。 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选择南下和北上发生了分歧,真的为了北上抗日吗?1935 年抗日战争还没有打响,日本人在东北而不是西北。北上抗日的说法实在有些牵强。

我想真正的原因还是群众基础。 近几年多次在西南地区的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一个问题:解放前,即使如贵州山区的偏僻乡村,农民自给自足吃饱肚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别说富庶的四川平原。 那时参加红军要有不要脑袋的玩命精神,对于多数能够 填饱肚子的农民来说,主动参加革命显然是不现实的。红军在西南地区完全没有群众基础,战斗中的减员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所以人才会越打越少。 而西北地区完全不同,自然条件恶劣,农村耕地很少,存在大量食不果腹,无地可种的农民。李自成起义也是从陕西发起的,可以说具备了随时发动武装暴动的群众基础。所以毛选择了北上的正确路线。而张同志南下凄惨的下场印证了毛的正确判断。 北上延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苏联的支持,没有强大的后援是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 yowhoo2018-04-05 22:53

哈哈,我们上学那时候死记硬背的历史课本。让你分析的如此的鞭辟入里。惊呼原来如此啊。

• 01zrzyb2018-06-17 18:59

明白了 zy 精准扶贫的真实含义 一旦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又没有去处,那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农民工就业问题是 zy 最为关注的。甚至提出如何让农民工在城镇买房子置业,处理好农民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将来,有地可耕的农民将会成为都市中的底层群众羡慕的对象,农民有地有住宅有粮食。进可以在城市打工,有聪明的甚至通过经商迈进富人阶层,退可以回乡种田,虽然现钱不多,但是吃穿住行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真正一无所有的将是大量在都市中沦为贫困的人群。

在打拼挣扎的打工仔,如果没有能力购置房产,也没有得到向上爬的机会,在都市立足将变得困难,而又毫无退路。

• ty_波澜不惊 2462018-03-21 15:35

重点是有地可耕,拥有实际支配土地权力的各级村、镇领导将成为新地主阶级

• tz05012018-03-25 14:44

牛牛

28、国以贪立

882 楼

讲个故事,可能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看过,并且曾经多次被转帖: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 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

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

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 ’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 “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 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 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 29、西部城市

LZ 成都属于您口中的二三线城市么?

那么这次属于补涨阶段?

————————————

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武汉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典型代表。

• 爱贪睡的猪 2018-03-20 18:53

全中

• 璋浚 2018-03-22 14:03

评论 kkndme:少了杭州

剩余 2 条

请教楼主: 因为种种原因, 错过了很多买房的好时期,现在租房住,( 享受到了朋友提供的体制内的好处, 远低于市场价格租了一套房子)。 手上 200 万左右的现金, 在上海,想买房子保值增值, 1,有套著名大学附近的二手房子,57 平米, 130 万左右,估计租金大约是 2.5 万-3 万 之间, 2,在市中心成熟的商业区有个店铺, 124 万, 年租金 现在是 6.4 万一年。 2 个选择, 个人倾向于投资店铺, 因为在上海店铺的涨价远远低于住宅的涨幅,况且店铺的资金回报率也达到了 5% ,不知道楼主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 很多人不愿意投资商铺还是在于风险大,好位置熟铺是很少有人愿意拿出来卖的,谁愿意放弃生蛋的母鸡呢?而新开发的商铺要不然位置比较偏,不知道能不能做的起来,要不然就溢价太高,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好的商铺是市面上很难买到的。

如果经过考察确认商铺没有问题,还是首选商铺,但是一定要经过认真的考察。 而住宅的风险就相对小多了,而且投资不需要很多的经验,更适合一般投资者

kkndme

2010-09-05 23:45

897 楼

全国各地 一线二线三线 情况都有不同

楼主预测时点 怕不好预测啊

———————— 不但是不同城市情况有区别,同一城市的不同区位情况也有区别。就拿北京来说,过渡爆炒的通州房山等远郊区县,房价一定会有所回调,但是城市中心,特别是学区房是没有 下降可能的。 而对于多数二三线城市,均价下降的原因主要还是远郊区的房源投放量增加,城区内的房子不但不降,而且涨得还很厉害。 房产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位置,当远郊区县的房价远低于城中心的时候,一定会有补涨的要求,但当远郊区县的房价向城中心接近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城中心的补涨,当然在调控期也会体现为远郊区县房价的回调。

•曲径通G处2018-07-2709:47

评论 kkndme:道出了燕郊房价腰斩本质

• 棒冰爪爪 2018-08-01 00:06

马克

kkndme

2010-09-05 23:50

898 楼 中央 1 播的山间铃响马帮来,里面的女同志都比较养眼,推荐一下,呵呵

• 白衣走长安 2018-07-26 01:43

此条让我确认,楼主不是穿越过去的

• 读书少要恶补 2018-07-31 01:41

评论 白衣走长安 :是现在发的,日期可改动?

剩余 4 条 在成都,一环,二环内还有非常多的老公房,总量比商品房还多,这么多的房子都会拆迁吗? 我在想是否先买套老公房。。因为价格也便宜。新的商品房一般八九千。。老公房才 5 千多。买了后灯拆迁。

但这么多老公房都会拆迁吗?我觉得可能很多房子是不会拆迁的吧?否则只要现在买这些房子,以后都发财了。

是否拆迁的只是很少部分?

—————————————— 将来多数房都会拆迁,这是中国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在城市拆迁改造升级过程中,大量的老房拆毁,大量的新房拔地而起。而随着拆迁改造的成本的上升,房子也越来越贵。 现在拆迁改造集中建设 70-90 的小户型,将来会沦为新的城中村,通过二手置换,这类房子会变成新的贫民窟,而将来的拆迁改造建设的一定是追求环境品质的大户型。 因为 zf 官员任期的限制,决定了官员的短视,决定了城市规划的短视。

但是市中心的房子,即使在将来人口下降的过程中,仍然是稀缺的,房价高不可攀的。如果手有余钱首选的是市中心的大户型。

关于市中心老旧二手房的购买,还是有一定学问的,一 定要选择位置好,低密度的矮层住宅楼,因为密度低,便于拆迁。而密度高的塔楼拆迁非常困难,拆迁成本太高,开发商很难有利可图。现在住在市中心高层旧式塔楼的富裕人口,将来一定会二次置业,这些旧式塔楼逐渐会沦为新一代年轻中产阶层的过渡性住房。

• ty_刘振东 3812018-03-20 10:34

牛逼牛逼!

• ty_根号 26982018-05-02 10:59 十分正确,我们现在第一次买房就在郊区的旧式老楼里面。没办法,新房买不起了。

剩余 3 条

kkndme 30、新穷三代

kkndme

2010-09-06 09:00

915 楼

新穷三代。。。ORZ

我可不想做穷一代。。。。 房子真的让人抓狂,当跟你同样起点的人早你三年买房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我老公是 77 年的,他一个女同学 2007 年底在清河新城买了一套房,一百多平 100 多万吧,找家里东拼西凑的全款。

其实当时我老公也能拿出 100w 不用借钱的,可是他偏不听我的话,认为清河在五环外,那种地方还要 100 多万不可思议。结果北京经历了 09 年的疯狂以后他同学那套房子已经翻倍,借的钱也已经还清。

而我们呢,在犹豫和老公的优柔寡断中错过了时机,终于在 2010 年 3 月最疯狂的时候入手了,这时候即使首付 160多万,还要背负 100 多万的贷款,生活质量比他的女同学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犹豫和无知真的能让人付出很大的代价。

———————— 清河新城好像是 50 年产权吧。反正我对 50 年产权的都不感冒。 我一朋友 06 年买的水木天成,买时 5000 多,现在 25000,调控都不带降价的。

• rivergg2018-03-26 22:45

太神了,商住现在确实是没法出手了。

• cjq52012232018-07-30 13:53

水木天成现在 6 万+ 了 31、古代的房地产

kkndme

2010-09-06 10:02

917 楼 最早的房产交易,出现在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在公元前 919 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一百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带花的围裙。 周厉王三十二年又发生了一宗土地买卖。这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也被刻在青铜器上。

这次记录的是周厉王买地的事,周厉王为扩建王宫,买下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地,没有立即给钱。鬲从担心周厉王赖账,周厉王派人对鬲从说:“你别怕,我一定会照价付款的,如果我赖账,就让上天罚我被流放好了。”这是个很毒的誓。 周厉王买地花了多少钱,铭文上没写。不过李开周说,有人买地,有人卖地,说明当时除了有土地抵押,还存在土地买卖,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雏形。

隋唐时,有个叫窦乂的人,他生在陕西,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爹娘,无依无靠,跟着舅舅一块儿生活。他舅舅是个公务员,住在长安城。窦乂先通过卖鞋、卖树等生意赚了一些钱,后来有了 80 万钱的身家,于是开始向房地产行业进军。

当时长安西市有一个废弃的化粪池,面积不小,有十几亩,闲置七八年了,一直没人买。窦乂把它买了下来,雇人填平,在上面盖了 20 间店铺,租给波斯胡人做生意,平均每天都收上来几千钱的房租。

再后来,窦乂听说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斥资70 万钱买下一块地,又花 30 万钱把这块地建成一片马球场,送给了李晟。李晟很高兴,从此跟窦乂结成死党,有求必应。

有这种靠山保驾护航,窦乂发得更快了,不到 40 岁就成了长安首富,人称“窦半城”。 除了像窦乂这样的开发商,古代的业余开发商还有一些是公务员、退休干部等,甚至官府自己就是开发商。 比如在北宋,中央政府下面就有个专门搞开发的机构,叫做“修完京城所”。这个机构本来只能是修筑城墙和宫殿,后来城墙修得差不多了,宫殿也盖得够豪华了,这个机构就开始转型,开始给中央财政搞创收。怎么搞创收呢?修完京城所向朝廷请示,划拨给他们大片地皮,他们在上面盖住宅盖店铺,盖好了,有的卖给老百姓,有的赁给老百姓,给国库做了很大贡献。 古代是没有专业的开发商的。做开发商最需要的是钱。

买地、买建材、雇人、摆平关系,哪个环节都得花钱。尤其买地,流动资金不能少,钱不够,就得找同行拆借,或者找银行贷款。古代没有银行,但有钱庄,可是钱庄规模一般很小,即使有一些大型的全国连锁的钱庄,他们也不做开发商 的生意,都把钱借给别的老板了。史料上有这样两个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例子,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梁朝郡王萧宏,让人家拿着房契去贷款,一张房契最多只贷给几千钱;还有一个是明朝嘉庆年间山阴县的一个富户,名叫求仲,最多的一次才贷给 15000 文。这点儿钱别说搞开发,吃一顿大餐都不够。

直到民国时期,外国银行纷纷到中国开展业务,开发商们才能贷到大笔的贷款。所以中国的职业开发商直到民国才出现。

古代开发商如果大量囤地得挨板子 以唐朝为例。唐玄宗在位时,土地政策里有这么一条:“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意思就是说,政府给老百姓划拨宅基地,划拨的宅基地大小取决于家庭等级和家庭人口,如果是平民家庭,每三口人给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每五口人给一亩宅基。另外老百姓也可以购买宅基,但是购买的面积有限,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指标。 政府规定的指标是多少呢?平民家庭买地,每三口人,最多只能买一亩宅基;如果是贱民家庭买地,每五口人,才能买一亩宅基。

在唐朝,商人也属于贱民,再有钱的商人也是贱民,贱民老板去买地,即使是上百口人的大家庭,最多也只能购买 20 亩地,用这 20 亩地搞开发,一两年就倒腾光了。而如果超标大量买地会怎么样呢? 唐朝法律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意思是买地超过指标的,得挨板子,每超出一亩指标,挨 10 大板。 虽然古代开发商没有现如今的开发商这么“牛”,环境和政策对他们都不太有利,但是在拆迁问题上,始终还是开发商们占优势。就比如窦乂,他就知道要搞房地产,首先得朝上有人,于是傍上了当朝太尉。

古代拆迁过程更为暴力,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要用哪里就用哪里。当然,在古代,也不乏一些民主的君主。例如北宋元丰六年(1083 年),开封外城向外拓展,规划中的新修城墙要占用 120 户居民的住宅,宋神宗让开封府制定拆迁补偿计划,开封府写报告说,总共需要补偿款两万零六百贯,平均每户至少能拿到补偿款 171 贯。

关于契税、物业税或者房产税,其实也不是现在的创造或者纯粹的拿来主义。 早在东晋时期,就开始收契税,当时叫“散估”,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有据可查的契税。其后,几乎所有朝代都有契税。 唐初魏征等人写出了房产税的实质:“其实利在剥削也”——当时“剥削”没有现今这么贬义,与“增加财政收入”是一个意思。从税率上看,东晋税率为 4%,隋唐税率是 5%,宋代 4%,元明清三朝基本是 3%。我们现在的契税大户型也 是 3%。 万历三十三年,利玛窦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买了处房子,他在意大利、葡萄牙、印度都呆过,那些地方并没有“契税”这一说,所以他也没有去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大明律》规定:“凡典买田宅不税契者,笞五十,仍追田宅一半价钱入官。”好在利玛窦同志上面有人,托了户部官吏,最后交了一笔可观的滞纳金了事。 相比之下,“物业税”这税种兴起较晚,而且断断续续。

公元 783 年,唐德宗向长安城内拥有房产的市民开征物业税,叫作“间架税”,乃是按照房屋的等级和间架计税,上等房屋每年每间缴纳两千文,中等房屋一千,下等房屋五百。结果民怨载道,当年深秋五万军兵哗变,口号就是“不税汝间架”。迫于压力,784 年唐德宗废止了这个税种,也就是说,中国第一个正规的物业税仅仅活跃了半年就夭折了。 到了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的每一代帝王都曾征收物业税,不过鉴于“间架税”惹过乱子,改叫“屋税”。北宋物业税不是常设税种。南宋由于军费困难,每年两次向城乡居民征收屋税。元代,不叫间架税或屋税了,改叫“产钱”,按地基面积征稻米若干或折成钱若干。明朝,物业税不常设,江浙地区小范围征收过一段,叫“房廊钱”。清代,物业税也不常设,往往临时征收,比如 1676 年由于对吴三桂用兵,朝廷财政紧张,康熙下诏“税天下市房”,规定“不论内房多寡,惟计门面间架,每间税银二钱,一年即止。”算下来, 是只对门面房征税,二钱税额相当于两斗大米或七斤白糖的价钱,不多。总而言之,无论是间架税、屋税、地基钱、产钱、房捐,都是不折不扣的物业税。只不过,它们与国际上通行的物业税是不同的——不是为了调节需求,而是单纯地敛财。 然而物业税在中国并不能成为常设税种,因为这个税是纯粹的苛捐杂税,税又比较重,很容易激化矛盾,直接结果是百姓吃不起饭,太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所以很难持续征收。

kkndme

2010-09-06 10:17

921 楼

言及公房和廉租房系统,最是宋朝搞得好。宋朝原则上不分房,京官无论大小,一律租房居住,宰相那样的高干都是如此。偶尔有“赐第”,只照顾部级领导和有军功的将军。

算起来大家的住房自有率不高。南宋初年,大量流亡人口涌进杭州,三十平方公里的杭州城一度住了一百万人口,人口密度接近上海浦西。因人多地少房价高,居民普遍租住公房。

除了大规模公房出租,宋朝还有住房救济体制,一是灾年对租住公房的市民减免房租;二是政府建房(福田院、居养院)免费安置流民和赤贫民众;三是修建比公房条件要差的简易房,但是租金更低,堪称“廉租房”。此外,宋朝还有安济坊——慈善医疗,还有漏泽园——安葬无人认领的尸身,比 较有人性。

如果是公务员的话,生在元代也还不错。建国开始,就给半数京官和所有地方官分了房,叫“系官房舍”。一般分不到的市民以自主建房为主导,但是盖房不用买地,政府批给一块官地,然后每月交一次租金,时称“地基钱。”

满人刚进北京那会儿,也给领导们分房子。一品官二十间,二品官十五间,三品官十二间,四品官十间,五品官七间,六、七品官四间,八品官三间,不入流小军官每人两间。

按照每间十五平方米估算,从一品官的三百平方米、到小军官的三十平方米不等。

廉租房主要由寺观经营。土地由政府划拨,建房资金由民众捐献,房产维护可以从香火钱里冲销,僧尼道士理论上讲不以盈利为目的,再加上信仰需要,正适合执掌这项半慈善业务。大都市的庙宇常有上千间客房,供应试的学生、出门的商旅和遭了天灾的百姓临时居住。《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在山西停留一整月,在那永济县普救寺里,莺莺住西厢,张生住东厢,该故事充分说明:在廉租房里也可能发生爱情。到了明清两代,又多出个廉租房的来源,便是会馆。

在这异乡人建立的聚会场所里,客房租金相当便宜。顺治十八年建于北京的漳州会馆,福建人来租住,只象征性地收取租金:每月三文钱!

• 要脸没饭吃 2018-07-20 16:50

评论 kkndme:哈哈哈,西厢记,LZ 解说的很风趣。

• 兜兜不听 2018-07-27 20:08

楼主是把中国历史都背下来了么

kkndme

2010-09-06 10:22

922 楼

历朝历代,哪朝买房最容易呢?

南北朝最不靠谱,贫富相差极为悬殊,普通居民收入只有几千,房价则是几百万。谢灵运那样的大财阀“左江右湖,南北二山”,房价都被他们给炒上去了。 唐朝不用说啊,我们都知道“居长安,大不易”,而且士大夫时兴攀比,为了写诗题名好看,非得有个别墅不行。

比如王维有辋川别业,岑参有南溪别业,杜牧有樊川别业,就是白居易本人,后来也在洛阳买了十七亩地,修了个“履道园”。 宋朝文人叶梦得说:“人未有无产而致富者也。有好便田产,可买则买之……勿计厚值。”这话一再被地主老财们重复。有点闲钱,买房子置地,不惜一切代价。 明代买房也不是件容易事。《金瓶梅》第五十六回,西门庆的结义兄弟要买房,朋友帮他算了算帐,“一间门面,一间客座,一间床房,一间厨灶——四间房子是少不得的。

论着价银,也得三四千多银子”。小户型房子,要三四千两银子。而清河县县令,从七品国家公务员,每年薪水不过三百五十两。就是说,就算县长去买房,如果不贪污的话,需 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房钱。明代楼市虚火上延,与攀比之风分不开。尽管明 规定,任何人不得超越等级建房,例如居民门窗不得使用朱红油漆;庶民住房不得超过三间;功臣宅邸两边可以保留五丈空地;军民房屋不许建成五间或九间;寺观庵院不得使用斗拱。但如小说里所说,庶民西门庆“现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超标超大发了。

嘉靖年间,大家纷纷打肿脸充胖子,浙江人的房子必须带客厅了,江西人的房子必须带兽头了,江苏人的房子里必须摆上时尚家具和精美古玩了。明朝中叶,北京的地皮已经涨到每亩纹银两千两,就是折成人民币也有好几十万。

• ty_醉灯看剑 2018-03-21 18:43 西门庆什么时候成明朝的了哈,难道金瓶梅写的不是宋朝西门庆?

• ty_白云 1032018-03-22 07:39 评论 kkndme:楼上的,施耐庵不是明朝的?他对明朝不比宋朝更了解?您以为他真会穿越,了解宋朝的其实情况?那就不是小说了,是历史书了。

2010-09-06 10:29

923 楼

楼主旅行结束呢?

将来房租市场会如何演化?

房租涨的太多,如果大多数租客的收入承担不起该如何? 例如租客的平均工资 4000 元/月,你让他和别人合租一个小两室要 6000 元

他们承担不起恐怕就只能离开这个城市了

—————————— 公租房具有平准作用,zf 要敛财,不能定价太低,但也不会高的离谱。有了这个参照物,个人普通房出租应该保持在比公租房稍高水平,当然位置好的高端房精装房也可能租出天价。

中国的房价在未来将成为多数群众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不再关心商品房的房价涨跌。

未来,租房将成为常态,所以房子的位置环境装修的档次不同,房租的差距将会非常明显。但好房子一定只有中等收入以上家庭才租得起。 而买房子是富人阶层的事,中等收入家庭想都不敢想。

• Alice 没有如果 2018-07-30 14:20

评论 kkndme:这情况不就是现在的香港么

2010-09-06 10:58

926 楼

关键还在于体制外的中产,都是逆水行舟,一旦不能前进,就可能沦为赤贫。

• koala_lala20122018-04-13 13:36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呐,一旦没有下个单位发工资还房 贷,那就是活生生的赤贫。

商品房的土地证年限有多重要? 现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开发区,中心地段很多小区房子倒是新盖的,但地是 90 年代初拿的,有 40 年、50 年的,还有30 年 20 年的,大部分房子的土地证从现在算起只有 10 几年20 几年,有的房子土地证已经到期了,但由于位置较好所以房价一点不便宜。按 KFS 的说法,土地证到期将来再续就是了,没有大的影响。 LZ 给分析一下,这样房子将来的风险在哪?如果买来自住又如何?

谢谢!

————————

其实有无土地证都无所谓,无论有没有土地证,最大的风险都在 dfzf,人治社会法律文件其实就是一张纸,关键还是 zf 做得不要太过份。 即使你证件齐全 zf 想拆一定会拆,即使没有土地证拆的时候也会同样补偿。

这个东西实在没多大意义。

• 2017 小花豹 2018-04-19 18:47

书签

• ty_1366427022018-06-29 20:55

评论 kkndme:马一下

剩余 1 条 31、网友求教房产投资实操集锦

kkndme

2010-09-06 12:41

937 楼

楼主,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 家在南京,郊区有一套自住房,130 平,市值大概 150万左右。市中心有一套小公房,居住权,目前空置(刚分到的,还没有装修,而且单位也禁止对外出租)。现在宝宝一岁,想给宝宝买个学区房,很多名校都要求提前三年落户,所以必须要在2年内买房。一线的学区房单价在2万2-2万6 之间。一线小学的分校学区房在 1 万 5-2 万之间。我想买的是一个名小的分校,近几年的小升初成绩都非常不错,可以进入南京前三名。

我想买的一个房子位于这个小学的学区,是拆迁安置房,97 年的房子,小区环境比较杂乱,没有物管,停车也不方便。但是周围配套都非常齐全,菜场超市医院都很近,上学也不用过马路。今年年初,2 月份的时候我本来在这个小区买了一套,但因为房价上涨房主违约。当时买的房价是12500,现在看中一套,房主要 17000,挂了很久没卖掉,我出 15000,可能有机会成交。

这个隔壁有个新小区,物管环境都很好,但价格也上到 2 万一平了,如果要在这个新小区买房,我们家里的钱就不够了,如果要卖掉现有的房子去买,老公也不愿意。 还有个问题是,房主要求净得价,12 月的时候满五年,就不用付营业税。如果现在交易过户也可以,但要多付几万块。如果算上这几万的税,房价就差不多一万七一平了,我也不愿意现在过户多付这个钱。如果现在签约等 12 月再交易过户会不会有风险?另外现在是否是出手时机?请楼主赐教。

——————————

学区房即使在调控最严厉的时期也几乎不可能下跌。但是在上涨期就很难买到,因为房东会跳价。 12 月过户有一定风险,如果到 12 月时,房价上涨比较厉害,房东有可能违约。

kkndme

2010-09-06 12:55

938 楼

制约房东违约的方法就是签较高的违约金。

kkndme

2010-09-06 15:12

947 楼 作者:Peter_Takeshi回复日期:2010-09-0614:31:22

LZ 写的不错,有些意见不敢苟同。 LZ 既然熟读历史,又在安抚众人去接受被统治的命运,那能否告知最后的结局呢?

是否跟前几十个朝代一样?呵呵~

人性几千年从未根本改变,所以即使过程不同,结局仍旧是一样。

谁上台都改变不了这一切。

————————

历史上的结局三条路:

和平演变——在中国好像没发生过,今后也不可能,没有土壤

大革命——哪次也少不了

外来入侵——这个也比较靠谱

• guguaiderenABC2018-07-14 20:47

评论 kkndme:看来屁民需要美国来拯救了

• 熊猫是我 172018-07-31 17:18 评论 guguaiderenA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东有美帝解放怎么感觉他们过的更惨了

剩余 1 条

kkndme

2010-09-06 15:15

948 楼 作者:平静的房奴 回复日期:2010-09-06 14:33:22

看来楼主今天比较空闲,一口气发了这么多帖子。

有个问题想青椒哈楼主,我在武汉,最近武汉在全免清理个人和家庭住房信息,晚上调查人员还上门登记、记录,请问这是何意?是否在为出台房产税做准备。

——————————

人口普查。不但武汉,连穷山沟里也在忙这个,穷乡僻壤的支书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前面查过五次了

kkndme

2010-09-06 15:22

950 楼

楼主。。谢谢你的答复

我接着问 你说现在投资是投资一套新房好,,还是找个老公房投资?

新房,,一切都好,但价格贵。。 老公房,一切都不好,但价格便宜。。主要是等拆迁。。

但可能要等七八年。。(从我近 2 年的观察,一般都要这么久。。除非有内部消息)

——————————

有钱当然是新房舒服。 老公房如果是学区房,随着住着不舒服但是不影响小孩上学。至于啥时拆迁那真是有年头等了。运气好,三年五年,运气不好十年八年。关键是拆迁后,原地回迁是很难的,拆迁后安置一般都到远郊区县。如果碰上个铁腕书记,拆迁还真不见的能得什么便宜。条件还没谈好,推土机就开来了。

• 兜兜不听 2018-07-27 20:14 每次有什么新政策,都要想想我是不是又要吃什么亏了

kkndme

2010-09-06 15:25

951 楼 作者:買房難 回复日期:2010-09-06 15:16:40 樓主﹐麻煩你分析一下昆山的房價吧﹐先謝謝﹗﹗昆山是一個縣級市﹐原先是屬于蘇州的﹐離上海很近﹐動車只要 20 分鐘﹐現在高鐵也開通了﹐原先房價還算便宜的﹐現在連鎮上也貴到五千多六千了﹐市中心最便宜的也要七千多八千﹐09 年 10 月的時候一下子漲了很多﹐原先我看好的一套二手房 32 萬﹐現在要 50 多萬﹐太奇怪了

——————

昆山不能理解为县级市,要理解为上海的卫星城。相当于北京的燕郊。所以房子八千多一点也不奇怪。

• ty_英雄本色 3322018-06-21 13:26

评论 kkndme:厉害??

• 只是马甲还是马甲 2018-07-11 16:32 评论 ty_英雄本色 332:露珠真的好像是穿越回去的人, 可惜现在不露面了, 那会儿楼主也没想过移民出去吗

剩余 2 条

kkndme

2010-09-06 15:46

955 楼 作者:welldayzwb 回复日期:2010-09-06 14:49:26 作者:我爱的飞飞 回复日期:2010-09-06 02:15:12

虽然我是土著,也不缺房子,但是压力也不小,特别是还贷,连车也没敢买。有时候我跟 LG 也想,为啥我们买的房子首付了二十几万,装修十万,我们每个月还还着 2500的按揭款,租房客 2000 就租走了,那不是我们垫着钱给别人提供福利么?向楼主求解。

=============================================== ============================

同困惑,只能等租金明显上涨了,否则就是活雷锋了,呵呵

———————————————— 打个比方,假设你打算在某地开个游乐园,竞拍一块地,经过计算当时的门票定价 10 元一张,根据人流测算,你认为出 500 万投标这块地,5 年可以回本,于是你出了 500 万, 但是别人出到了1000万,你认为1000万要10年回本,风险太大了,于是你放弃了。你冷笑着认为那个傻子一定会赔钱。 结果过了 2 年,票价涨到 100 元一张了,人流量一点也没减小。人家 5 年就回本了,以后赚的盆满钵满。可是这个生意你却因为太能算计没有做成。

为什么房价租售比低?

其中原因之一是现在的房价预期了以后的租金。

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房价不够高,说明了很大一部分普通家庭都有希望买得起房,所以宁肯省吃俭用住合租房,为了攒首付。但当房价高到普通家庭不敢问津的时候,这部分中等收入的合租家庭就会放弃买房转而追求租住有一定舒适度的房屋,房屋租金就会上涨到合理的程度。

• 陈力 Clark2018-06-24 00:01

很赞!

• 共舞缘 2018-07-30 17:55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能储蓄的民族,在欧美文化中,提出 6 个钱包买房几乎不可想象,所以中国的房价上限可能更高,以几代人的努力,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去拿下一套房子。2018.7.30

剩余 2 条

kkndme

2010-09-06 15:49

956 楼 作者:買房難 回复日期:2010-09-06 15:39:13 謝謝樓主回復﹗昆山市中心的房子大一點的開發商開發的如世茂在一萬左右一平﹐這個價位算不算高啊﹖買房子要在市中心好點呢﹐還是城東靠近上海方向好些﹖昆山很小的﹐就那么几個鎮﹐現在火車站﹐汽車站﹐高鐵﹐人才市場都在城南﹐另外除市中心的玉山鎮外﹐其它的都是工廠很多﹐污染還是多。

—————————— 买在哪里合适,你要看 zf 规划,跟着 zf 规划走。比如房山,zf 打造的是长阳而不是老的镇中心,所以买房就应当买在长阳。道理是一样的。

• 小兔子的师弟 2018-06-23 04:56

评论 kkndme:牛啊!!!

kkndme

2010-09-06 15:51

957 楼

有钱当然是新房舒服。 老公房如果是学区房,随着住着不舒服但是不影响小孩上学。至于啥时拆迁那真是有年头等了。运气好,三年五年,运气不好十年八年。关键是拆迁后,原地回迁是很难的,拆迁后安置一般都到远郊区县。如果碰上个铁腕书记,拆迁还真不见的能得什么便宜。条件还没谈好,推土机就开来了。

。。。。。。。。。。。。。。。。。。。

楼主的意思是。。还是投资新房比较好?

——————

还是量力而行,买老公房也比不买强,有条件当然买新房。

kkndme

2010-09-06 16:13

959 楼

楼主说的以后大部分人买不了房的论题

中美在这个方面的差距 怎么这么大呢

现在产业转移 一部分人就业就有回乡的趋势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