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老师您好! 我所在的城市是浙江省的一个海岛,刚被省里列为海洋开发试验区。现在我持有三套商品房,估计市价 240 万(自住房购入满 2 年,出租房购入已满 5 年,一套尚未交房),银行贷款 60 万(公积金,每月还贷 3000 元),手头现金还有30万。家庭年收入约25万左右(不固定,确保20万,也可能 30 万),年支出 10 万(包括还贷)。双方父母均为农民,无社保。

最近,我想在老市区或新城区以父母的名义(他们还能 再贷款 8 年,属于首套)再购入 60 平米左右的小套二手房,总价控制在 100 万以内(目前单价在 12000-15000 元之间),用于保值增值。但这个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 1、如果再购入,只能贷 8 年,每年光还本就要 13 万,再加上利息,年还贷总额估计在 15 万以上,压力太大。 2、小孩子已近一周岁,而我们还没有汽车,出行不方便,所以希望购一辆家庭用车。 3、目前房价已处高位,涨跌不确定,风险太大。 再次请教 KK 老师,我是否真的有必要再购入小套二手房?

———————— 现在这个阶段,对于刚需和无处可去的闲置资金有合适的房子还是应该买的,长期跑赢通胀。但是拿手头上需要用的钱投资房产,太占资金。有了孩子汽车就是必需品,还是应该买车。

kkndme

2011-03-11 13:04

8655 楼 作者:春天的门外汉回复日期:2011-03-1111:31:49 作者:春天的门外汉回复日期:2011-03-1111:14:39

楼主好,一直跟随你的帖子,获益良多,先谢谢。 我发现你对云南的情况比较了解,想请教一下,昆明呈贡新区的商铺有投资价值么?你对呈贡的发展前景怎么看?因昆明也限购了,住宅我已经买不了了,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投资?因本人虽住在市区,但工作在呈贡,所以在这里投资也算是比较方便打理的吧。

谢谢,请不吝赐教。

——————-

靠呈贡的商铺追求投资回报,怕是比较难,已经过度炒作了。

----------------------------------------------- ------

那在目前昆明住宅被限购的情况下,楼主能给我一些建议么?是否像您前文中所提到的,关注昆明周边的旅游地产?

—————————— 这个我已经反复说过了。不过与上次说过的时间,过了没多久,大理的房价又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弥勒的湖泉湾1号的湖景房也从5000多已经涨到了6500以上。且好点户型已经很难买到了。

这种优秀的旅游地产一定要下手得早才行啊。

kkndme

2011-03-11 13:05

8656 楼 作者:春天的门外汉回复日期:2011-03-1111:31:49 作者:春天的门外汉回复日期:2011-03-1111:14:39

楼主好,一直跟随你的帖子,获益良多,先谢谢。 我发现你对云南的情况比较了解,想请教一下,昆明呈贡新区的商铺有投资价值么?你对呈贡的发展前景怎么看?因昆明也限购了,住宅我已经买不了了,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投资?因本人虽住在市区,但工作在呈贡,所以在这里投资也算是比较方便打理的吧。

谢谢,请不吝赐教。

——————-

靠呈贡的商铺追求投资回报,怕是比较难,已经过度炒作了。

----------------------------------------------- ------

那在目前昆明住宅被限购的情况下,楼主能给我一些建议么?是否像您前文中所提到的,关注昆明周边的旅游地 产?

——————————

这个我已经反复说过了。不过与上次说过的时间,过了没多久,大理的房价又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弥勒的湖泉湾1号的湖景房也从5000多已经涨到了6500以上。且好点户型已经很难买到了。

这种优秀的旅游地产一定要下手得早才行啊。

现在请教:

---------------

1、我在这个时候,在香河买房,买对了吗?

2、香河有发展前景吗?

—————————— 我在帖子里一直提到,2010 年的调控的实质是压制一线城市的需求,引发了二三线城市的快速上涨,2011 年又紧急限购二线城市住房,再次引发三四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限购调控的结果就是原来一线城市承担的高房价,现在全国都要承担。很多抱着在一线城市打拼几年然后回家买房过日子想法的人们会突然发现,也许他在北京打拼的积蓄回家后依然买不起房。

河北打造大北京概念,也算选对了时机,香河作为大北京概念受益板块,会成为炒作的重点。 大北京概念对香河是有实际支撑的,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打造成大北京高端家具、奢嗜品批发的集散地,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以香河目前的房价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至于高铁没有正式规划出来之前,谁也说不准,这是地方能量的大比拼,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朋友说他的一朋友打算将自己的一瓶 1991 年的茅台酒以 8 万元的价格出售,想请高人给指点下,这个价格靠谱吗?我对这种年份酒的价格心里一点没底,多谢了!

———————— 91年都8万,那我那两瓶80年代的茅台得卖多少钱?

15 年以上茅台市价 3-5 万,你这个价格显然高了。 前两天开了一瓶 2000 年的茅台,居然已经挥发了将近一成,茅台厂的包装也真够瞧的。

kkndme

2011-03-30 21:02

8857 楼

现在还有很多自住需求的朋友站短询问该不该买房的问题。体制内的,特别是公务员不妨等等,这么多保障性住房一定会分到,时间有先后。

至于体制外,除非运气特别好出门经常能拣钱包的,能买就赶紧买吧,保障房跟绝大多数体制外人士无关。 41、符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品种,都具有收藏价值

kkndme

2011-03-30 21:14

8858 楼 保值增值的不止是房子,玉石,黄金,邮票,纪念币,茅台酒,只要有稀缺性,又让人喜欢,符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品种,都具有收藏价值。

机会无数次的从人们身边溜走,而是否能够抓住,最终取决于人的性格。所以才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

• 海边小鱼 2018-03-26 14:17 评论 kkndme:看到这儿忍不住赞下,楼主真神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写入十九大了~~怎么七年前没看到本帖啊

• superpanda52002018-03-30 09:49

评论 kkndme:真是神人啊,前几年看到就好了。?? 42、崇祯

kkndme

2011-03-30 21:28

8860 楼 崇祯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可是由于他 本人性格上的权限,他走上了死路。 保住他和他的明王朝的最好办法就是南迁,把京城迁到南京。李自成老哥的主力雄踞西北,而山东以南是没有像样点的农民军队伍的。如果崇祯学习南宋,至少可以保住半壁江山。 崇祯也很想南迁,但自己又不愿背上丢弃祖宗基业的罪名,于是鼓动大臣提出南迁的议案。南迁可以保住明王朝的半壁江山,但生死确实也是要背负骂名的,这个骂名,崇祯想让大臣背。 但是大臣却装聋作哑,好容易有人提出了南迁的提议,却有人建议崇祯留守北京,让太子去南京。这个主意非常损,意思就是崇祯你就以身殉国吧,我们保你儿子继续当皇帝。

这是崇祯最不愿意听到的方案,当时大怒,再也不提南迁的事情,选择了在北京等死。 大臣们明明知道崇祯的真实想法是南迁,为什么这麽不给崇祯面子呢? 原因还在于崇祯的性格比较变态,生性多疑,刻薄寡恩。

自己不肯担任何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大臣。如果哪个大臣提出南迁的建议,大家随崇祯到迁都南京后,崇祯一定会把丢失祖宗基业的罪责推到这个大臣脑袋上,下场可想而知。 为什么李自成进北京后,很多大臣都表示愿意归降一个西北的农民,这根崇祯的刻薄寡恩有很大关系。

kkndme

2011-03-30 21:39

8862 楼

崇祯的第二个机会来自李自成。

李自成从来就没想过做皇帝,他的目标是做西北王。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意识: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李自成打进北京就是为了回到家乡人前显贵,从来没想过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做一个皇帝。所以才有李自成进京烧杀掳掠,京城百姓无不恨之入骨,由一代英雄沦落为流寇蚁贼。 李自成却不知道,揭竿而起当老大自古以来就是个不归路,没有在家乡安享富贵的可能,大一统的思想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二主,这个游戏一开始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李自成的大军列队在北京城下,他却没有立刻攻城,而是选择了与崇祯议和。条件是崇祯还做他的皇帝,而他李自成做西北王。

对于崇祯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可是崇祯有一次放弃了机会。

原因还是崇祯希望大臣们提议:同意议和。 与李自成议和对于皇帝来说也算丢面子的事,所以这个提议要由大臣发起,黑锅也应该由大臣来背。

大臣们早就对崇祯的伎俩再熟悉不过了,谁也不肯出头。而且李自成进京,大臣们不一定死,通常情况下投降就可以了,而只有皇帝死的概率比较大。 崇祯看见大臣不上当,自己宁可吊死也终于没有做出同意议和的决定。与其说崇祯选择了尊严的死,不如说崇祯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灭亡。

其实崇祯完全不必上吊。

在崇祯上吊之前,李自成从来没想过杀死皇帝,甚至都没想过把皇帝赶下龙床。他希望的仍然是崇祯继续做他的皇帝,而自己做个西北王就可以了。

李自成对崇祯的自杀,很诧异,也很不解。

李自成做不了皇帝,从另外一件事上能够看出来。 这件事跟一个美女有关,不错,你猜对了。就是那个“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的陈圆圆。 抢走了陈圆圆,抓了那位“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的吴三桂的老爸的,是权将军刘宗敏。 李自成对待吴三桂的态度起初还是比较诚恳的,但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军权旁落,事实上在李自成军中,刘宗敏拥兵自重,完全可以和他分庭抗理。尽管李自成对权将军对待吴三桂家人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却是毫无办法。

李自成不是朱元璋,不仅没有朱元璋平定天下,做天下之主的气度,甚至在军中的权力也是有限的。这一点,他很像洪秀全。 当时三十三岁的管宁铁骑之主,吴三桂,正值风华正茂, 可以说他对陈圆圆的爱情是真挚的。

突然其来的明王朝覆灭,让吴三桂无法尽忠。父亲被蚁贼抓去拷问,又让吴三桂无法尽孝。陈圆圆被人抢去做老婆,更让青年时期的吴三桂感受到无法忍受的痛苦。

把吴三桂说成十恶不赦的汉奸,我个人认为是不公平的。 吴三桂和他的三万关宁铁骑,面对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选择了背水一战。寡不敌众,吴三桂无奈之下向满清请兵。

他并没有想到投降而是请兵。辫子军抓住了历史赐给他的最好机会,将大军屯于山海关外,逼迫吴三桂投降。 当吴三桂站在山海关城头,眼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关宁铁骑兄弟将要被蚁贼屠戮殆尽,无奈选择了向满清投降。

在满清贵族与蚁贼流寇之间,吴三桂选择满清贵族。至少满清贵族还是讲信誉的,不会无缘无故抓降将的老爸,抢降将的老婆。

kkndme

2011-03-30 22:05

8866 楼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我以为吴梅村对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2011-03-30 22:51

8870 楼 作者:还原事实真相回复日期:2011-03-3022:38:26

kk, 我上次问过问题你没答复我啊。 深圳从去年年底就在说二手房要按评估价过户? 但到现在还没出这个政策。 你觉得这个政策短期内有可能出吗? 出这个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

评估价这个东西起码近期内推出是不大可能的。

谁来评估?需要多少人投入评估?对评估有争议怎么办?商品房怎么定评估价?评估标准什么时候拿出来?评估标准怎么出台才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争取到强势群体的支持?

你认为这些问题是几个月能解决得了的吗

评估的实质是什么?

大家都看过鉴宝节目,往往专家给出一个评估价。这个价格通常是近期专家知道的成交价格,如果没有成交过,专家会和相似的东西比对,给出一个价格。比如专家知道你这个东西去年拍卖过,成交价是 10 万,专家觉得怎么也得比去年贵点,就给了个评估价 12 万。假如有人出 20 万从你手里买走了。专家再估价时就会评估成 22 万。

这其实不是评估价,而是参考价。

评估则不同,评估这个东西是带强制性的,其实质就是zf 强制定价,如果不具备强制性,把评估价写入政策就完全没有意义。这个强制性的价格如何定才能权衡强势群体的利益,如何定才能让多数人接受不至于大规模反抗,是一定会慎之又慎的。

kkndme

2011-03-30 23:03

8873 楼 我们现行采用的评估价其实就是 zf 自行制定的价格,并不是真正的评估价格,目的只是为了规避阴阳合同。以现在评估价的制定方案为基础,制定政策,肯定是不可行的。

这不仅仅是二手房过户问题,还涉及到未来的房产税。在郭家不能拿出一个可行的评估标准之前,以评估价为基础的任何政策都无法大规模推行。

• 秋天的北斗星 2018-07-26 15:54

阴阳合同看来这几年都存在了 43、公元 1644

kkndme

2011-03-31 19:48

8891 楼 作者:一杯柳橙汁 回复日期:2011-03-31 08:07:06

又没侯到 KK

KK 啥时来啊?那个公元 1644 我看了两遍

性格决定命运!!

—————————— 公元 1644 是很好的纪录片,史料非常真实,视角也非常独到 很长时间没上来了,实在太忙了,居然又出了个 kk,好玩。最近还在忙,一段时间上不来,不过没有弃楼。等过一段腾出时间继续。

以前跟大家提到的琥珀,南红等有谁参与投资了,现在已经涨得惊人。涨得最快的当属珊瑚了。祝大家有个好收益。

如果有人刚刚进入这个圈子,一定要擦亮眼睛,高科技造假手段越来越高了。目前,特别是翡翠造假已经达到令行家打眼的程度。

• sunshinelinbo2018-07-27 22:47 细读了三天,楼主是世间少有的高人,期待楼主回归!不过我估计楼主应该已经升入内阁大臣了,以后怕是不能给大众做指导了,因为已经是郭嘉机密了,再见吧!

kkndme

2011-07-10 09:21

9185 楼 作者:混蛋炒饭 回复日期:2011-07-07 18:55:29 回复

kk,你对北京通州区的房价怎么看。 我去年新政前接手了个高价二手房,当时打算自住,但是因为离单位太远,一时又搬不过去,我市中心还有一套,但房子较老,居住环境不好,我以前对政治经济一向不关注,目前是被迫关注,还望指点一二,如何操作能保证生活质量,又能让资产不至于大福缩水(现在已经缩了,通州那边现在降了 20%多),盼复盼复。

——————

通州是资金炒作的重点区域,调控期受影响最大,但是一旦行情到来,涨势会非常凶悍。如同强庄关照的股票,容易暴涨暴跌。狡兔尚有三窟,豺狼何止十穴,何况人呢 有个三五套房产自住刚需并不奇怪,有个十套八套房产自住也很正常。 一个外地来京家庭起码需要四套房,为父母准备一套,为岳父母准备一套,为子女准备一套。自住一套。 另外,如果财力够,4 套买在城里,郊区还要有一套别墅用于周末渡假。象海南,昆明,这些著名的渡假胜地,也都应每个地方要有一套或者两套房产,才能过的舒服。 如果有婚外情的打算,城里和郊区还要各置一套房产,比较方便

如果有小的养着,起码一个小的要有一套房子 鲁迅说的好:如果不能给她名份,就给她一套房子

所以人的刚需三五套房子,甚至十套房子是很正常的 傻空们担心多军空着房子是没道理的。就好象农民担心皇帝用金锄头锄地不好使一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