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限价房的这个例子,非常典型,道出了经济适用房(含限价房)在楼市下跌周期中遇到的尴尬。曾经的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如今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如果楼市持续调整下去,价格回归本位,它也有可能变成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如果房地产回归正常化,经济适用房,有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27 12:55前一阵子,看到茅于轼提的主意,经适房不修厕所,人为地把住房质量降低,让喜欢享受的富人对经适房失去兴趣。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想法有点扯了,完全不像一个经济学家的严肃建议。那些去搞经适房的人,几人会进去住呢?他们的目的是转手套现,既然是别人去住,有没有茅房,他怎么会在意?对穷人来说,如果全国的经适房都没有茅房,那他们也只能被迫接受,该买的还得买。

现在看来,茅于轼也不用为这件事发愁了,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经适房已经开始降温了。

如果商品房的价格合理,经适房要了又有何用呢?真买不起房子的穷人,再经济的经适房,他也无法问津,满足这些人的基本需要,只能是由政府提供住房。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27 18:58作者:冲关吹羽 回复日期:2009-05-27 15:38:46

楼主,怎样看待此消息?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中国证券报:物业税对地产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物业税会取代土地出让金吗?杨志勇:我认为,物业税的开征,能够对地产运营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将彻底改变地产运营格局之希望寄予物业税,则未免夸大了物业税的功能,而忽略了其他真正有能力撬动地价的关键因素。地产运营格局的彻底改变,物业税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

现在官方包括财政部门所谈的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是两回事。决定土地转让总成本的更为根本的制度因素——土地批租制度,不会因为物业税的开征而消失。土地批租制度是独立于物业税制的。

=============================================== ============================================== 答 关二爷: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上面已经说得够多了,如果不清楚的话,我不妨再啰嗦一遍。

(1)首先要说的是,我完全赞同杨志勇的观点,觉得他说得很对。物业税的作用并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那么强大,物业税和土地出让金也没有直接关系,不会轻易地取代后者,肯定可以同时并存。

(2)物业税对地产行业的影响是,从道理上说,它可以整合很多前期的税费成本,放在后头逐年收取,因而降低了房屋的“初次购买成本”,从而拉低了当期的房价。同时,它也抬升了住房持有环节的成本,抑制了炒房者的投机热情,从而减少了住房投机。这应该是它降低房价的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的中国,决不能高看了这个尚不完备的物业税,一是它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完美无缺,可能最后出来就是个山寨版;二是,物业税拉低房价的效果,可能被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向动作给抵消,弄到后来,也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物业税收了,房价没有实质性的下降,但买房人高价买了房,还得年年交税,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所以,你不要太高看它了,不然会非常失望。

(3)物业税和土地出让金没有直接关系,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事物。物业税就是财产税的一种,它的征税对象是房屋。只不过针对房子的财产税,被我们称为“物业税”罢了。

征这个税的前提,是国家承认你对物业的所有权,应纳税物业是你的合法财产。这个基于物权关系,国家通过它的行政权力对公民的合法财产进行强制征税。而土地出让金就不同了,土地不是你的财产,你想要取得土地使用权,就要向政府(即国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人)支付“对价”,这个对价就是土地出让金,这是个买卖关系,是债权上的关系,政府不会强制你去买地,你完全可以不买。所以,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也毫不搭界。收了你的土地出让金,照样能收你的物业税。二者不是替代关系。

(4)只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土地出让金太贵了,实质上是政府通过高额的地价,提前透支了你的物业税,如果再对你的高地价房子征物业税,等于是一套房子收了两次钱,这有点不合情理了,太不厚道了。

但不合理的事就未必不合法,如果真的征收,从法律上看,是没有什么障碍的。我的猜测,物业税开征后,那些交了高额地价款的房子,肯定不会全额征收,肯定要区别对待,不会一刀切。不然,有多套房子的人要造反了,有房子的人,是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的。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3:13谢谢楼上的各位朋友,座谈会开得还挺热闹的。在下因家庭事务,消失了三天,回来先给诸位报个到,问个好。打油诗一首,切入正题。

龙舟赛罢粽香飘,偷闲三日暂逍遥。

错把此身许天涯,楼市还须继续聊。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6:52楼上两位仁兄,你们盯着,偷懒不敢,慢了一点,俺就补上进度。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6:54

先答这位朋友的问题吧。

----------------------------------------------- ----------------------------- 作者:abc510781 回复日期:2009-05-27 22:48:57

看了兄弟的文章,受益匪浅,我也来谈谈地震重灾区绵阳的房价。

绵阳地震后到年底房价下降了些,从原来的均价 3200降到 2800 左右,但从今年开始,基本恢复到 3200,城中心的电梯基本 4000 左右。原因如下:1、周边地方的重灾区有条件的基本都考虑到绵阳置业,主要是为了小孩读书;2、年轻人的刚需;3、一部分人换抗震更好的房子。

在城中心买了一套二手房,应该是 2000年的,均价 3000,顶楼带装修,总价 40 万。这里的人均工资在 1500/月左右,目前绵阳的租金基本是两室 80 平米 5000—7000 一年,售价大概为 25—30 万,都是市中心的。

再说说绵阳的二手房的基本情况,贫富不均严重,很多享受房改房及福利房的基本都有两三套,房子也是可卖可不卖的,把房子卖了再存在银行也赚不了多少。

最后再说说我的家庭收入,两人大概 6—7 万一年,收入稳定,公积金两人合计 14000 左右,家庭开支 3 万,买房后对生活可能影响不大,但可能影响后续投资。

请楼主分析下绵阳的房价,以及我的买房行为是否合理。

----------------------------------------------- --------------------------------------------------- -------------------

作者:laserwto 回复日期:2009-05-27 23:58:23

我来分析一下绵阳房价的合理性,同时请楼主点评:

(1)按照资产估值原理,每年两居室的现金流入 7000元,考虑市场平均利率 5%,那么一套两居室的房屋价值是14 万。

(2)用租金价格与如果买房放弃的利息收入来比较。

一套两居室 25 万,按 5%的利率计算,每年可以收入 12500元,而实际租金支出只有 7000 元。

所以,在不考虑房价上涨的情况下,现在买房是很不合适的。

看了一下周围的人,只所以非常愿意买房,目的很明确:保值和增值。认为房价会永远上涨。我个人也会认为未来房价会上涨,但趋势可能和现在投资买房人的观点不同,大多数人认为房屋仍会像过去十年直线上涨,而我个人认为房屋价格会是一个斜 W 型的变化(后一个谷底大于前一谷底),目前仍处于从顶峰向下的调整过程中。因此,如果投资者长期有余钱,而也不懂其他投资的话,现在可以买房投资,如果要保值和增值要做好长期持有的思想准备。

----------------------------------------------- --------------------------------------------------- -------------------

● 答 ABC 兄:看了你的问题,也仔细看了“激光世贸”的答复。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没去过绵阳,对绵阳楼市没有直观感受,可能仅仅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我的说法你姑且听之。你说绵阳房价均价在 3200 元左右,和我了解的情况差不多。我查了近几年的历史数据,绵阳的历史走势和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两样。2006 年之前,总体上还相当便宜,1500 左右的房子还到处可见,那时的地价,郊区、高新区还在 50 万/亩以下,可见城市的外延扩张并没有显著拉高地价和房价。但过了 06年,特别是 07、08 两年,地价、房价都有了显著增长,甚至可以说是飙升,08 年的地价水平就很高了,中心城区不少地方都上 300 万了(折合楼面地价快 2000 元了!),郊区也要 100 万以上。可以说地价翻了两番,房价当然也跟着翻了一番多,上了 3000 元的大坎,4000 以上的高档盘也出了不少。同时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新区、新城建设速度很快,当然房价涨的更快,早几年买入新区房子的投资者,大都实现了收益翻番。

总体上来说,绵阳这一波的上涨是迅猛而凌厉的,属于短期内的飙涨,价格本来就有点虚。而且,相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内地三线城市来说,这个价格也就有了不少泡沫了。

绵阳虽然号称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但四川的发展格局和其他中西部省份一样,是省会成都一家独大,省会是绝对中心,内聚力太强,绵阳距成都不到 100 公里,交通很便利,在成都的辐射范围之内,所以成都的资源吸引力大了,对绵阳反而是一种不幸,把本该属于绵阳的东西给“吸”去了。绵阳市下辖只有两个区(涪城、游仙),代管一个县级市,其他都是比较穷的县,这和其他东部省份的第二大城市(如大连、青岛、无锡、苏州、宁波、厦门等)动辄六七个市辖区相比,是很弱的。而且两个区的总人口 118 万,真正属于城区的,只有 70 万左右人口规模偏小。绵阳建成区面积大概也是 70平方公里(成都建成区有 400 多平方公里),这在一个大省的第二大城市里面,也是很“秀气”的了。无论是人口、市区规模、还是辐射力等,绵阳这个川中第二大城市,都有点底气不足,所以我说,它的房价已经超出了城市发展水平,官方硬拉的成分比较大。

至于多高的价格才算合理,上面的 laser 也算过了,我觉得他算得没错。从房价租售比说,如果中心城区二居室 80平米,月租金 600 元,按 250:1—300:1 的比例测算,总价应该在 15 万—18 万,单价在 1875—2250 元比较合适。如果按 5%的平均租金回报率,年租金为 7000,则总房价应该是 14.4 万。如果按照家庭收入房价比测算,假设普通的职工家庭月收入 2500 元,年收入 3 万,房价是家庭收入的六倍,总房价是 18 万。所以,以普通的二居室来说,绵阳主城区的房价应该在15万到18之间,单价在2000元上下,高端楼盘不高于 3000 元,郊区楼盘在 1500 元以下。当然,这是“应然”状态,不是“实然”,没有考虑非市场因素,比如土地价格炒高、比如政府在托底、比如当地投资者的炒作,比如外来购买力等。

事实上,肯中国市场不能只看市场因素,看绵阳的房价,我觉得还要关注几个因素。一个就是“四川省老二”的城市定位,这个“第二大城市”虽然比较弱,但比四川其他城市要强,四川的“十五计划”里头也说了,要建设“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这一点不容小觑,这是省级发展大战略,也是绵阳当地政府推动城市发展、房价上涨的重要动因,单这个概念就可以炒好几年,可以支持房价向上走。第二个,绵阳还是个“科技城”,是西部地区的科技重镇,国家级别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驻在此地,两院院士 26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800 多人,科技从业人员 18 万人,这些人的钱不是来自本地,收入也相当可观。科技实力也会转化为产业优势,可能出现产业集群,带动房地产上涨,这也是个比较大的因素。

第三,绵阳市GDP规模偏低,07年643亿元,08年740亿元,基数较低,而且财政收入被老三德阳给超过了。上有成都难追,下有德阳紧逼,地方上的压力肯定比较大,搞发展的任务十分迫切,科技城的优势在短期内也难以变成产业化的现实,所以应该不会放弃其他手段,包括大搞房地产撑面子。所以,有了这些关键因素,绵阳的泡沫还会存在下去,起码政府不能让它随便破裂。

至于你自己的情况,家庭收入 6 到 7 万,收入稳定,公积金 14000 左右。在城中心买装修的二手房,均价 3000,总价 40 万。买房后对生活可能影响不大,但可能影响后续投资。我觉得从价格上说,你的房子有点贵,从面积上说(130平米),也有点大了。所以总价挺高的。40 万,如果让当地普通收入的人买,那得不吃不喝 15 年了吧。不过你们的家庭收入可以,房价比也就是 6—7:1,尚在你们的可承受范围内,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我虽然认为贵点了,但也没法说你的决策是否合理,个人情况不同,适合的就是合理的,你能买得起,又没有多大压力,买了后觉得幸福感增加,这就可以说是合理的。这个没有统一标准,比如那里的一个贪官吧,一年贪了 50 万,觉得烫手,那么他买一个 5000 元的房子,100 平米,作为礼物送给二奶,以转移自家过多的资产,那么这个 5000 块,对他来说也是很合理的,只是需求不同罢了,他的目的是逃避监察、哄女人开心,而不是居住。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7:14

作者:最爱麦兜 206 回复日期:2009-05-28 01:50:02

又见一强人,从 23 点到宿舍熄灯一直看楼主的文章,虽然我还没步入社会还是一名学生,但是我可以看得出楼主才华横溢,谦虚严谨,尤其是思路明确很有说服力,三拜,在经济论坛里,你是我的第四个偶像,前三个是海神,三高的浪人,ethosmark ,佩服,希望以后自己有不懂得地方楼主能不吝赐教,谢过...

=============================================== ===================================================

===

麦兜的最爱者,你们宿舍熄灯可够晚的啊,从半夜 11点可以“一直”看下去。虽然我早已步入社会已经快心如止水了,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地收下来自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真诚的恭维,因为我相信,“你们”说话远比“我们”的要真诚得多。

我有幸成为你经坛里的“第四个偶像”,惶恐之余,仍要请辞不受,因为以前一个朋友也说过,我是其偶像,但没过多久,ta 就把我这个偶像给抛弃了,所以这事告诉我了一个道理,偶像那可不是容易当的,是明白人都应该坚辞不受,哈哈。另外,如果你不把这些所谓的偶像放在眼里的话,你未来可以轻松地超过他们,偶像算个啥涅?——偶尔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人。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8:37作者:nxiangyi 回复日期:2009-05-28 02:00:07我认为,中国自今年至以后几年保增长对百姓毫无意义,中国这几年就是不增长都行,关键的任务应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现在政府寄希望于房地产的再度繁荣来保经济增长与带动就业,本身就是非常荒谬的决策。这相当于给一个非常疲惫的人打兴奋剂,其结果必然是死亡。“爬得越高,跌得越惨”,这就是当今中国房地产的现实与命运。

=============================================== ============================================= 这位仁兄:

保增长当然不是毫无意义,其目的主要有三:1)经济增长了,生产服务规模扩大,才能提供就业岗位,才能安排中国大量的就业人口,保持他们不闹事,不上街,安定团结,这是头等大事,不增长那不满街都是盲流了么?所以,不增长,根本就没法稳定;2)改革就是个经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你动谁的奶酪,谁都跟你急眼,中国的问题很多,不改不行,乱改也不行,已有的奶酪都有主了,当然不能乱动,所以就要做新的奶酪给饿着的人吃,所以就要不断地增长,不断增加社会总财富,让大家都有口饭吃。这就是“增量改革”的本义。所以说,不增长根本没法改革,只能抢别人碗里的饭,抢来抢去,那不就乱套了吗?3)既得利益集团是要获取利益的,并且要长期坐稳位置的,经济不增长了,利益从哪里来?怎么满足自己的的需要?而且,不管什么组织来执政,都有个合法性的问题。在很多国家,民众投你的票数多,认可你,觉得你行,你就上去干,这就是“合法性”的来源,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怎么取得合法性呢?难道只凭一张嘴自己说,凭电视台天天说,那肯定都不行。最后的答案就是经济增长,是发展,总设计师说了,社会主义就是“共同富裕”,是达到“小康社会”,那么谁能让共同富裕,谁就能让经济增长,谁就是社会主义,谁就取得了这个“合法性”,解决了合法性的来源问题。

明白了这个,你就知道在当今的中国,经济增长有多么重要了。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改变外需依赖和投资依赖。——这都是很对的,都是大实话,都是紧迫的任务,但如果这些目标和经济增长发生了矛盾,就要忍痛割爱,果断地放一放,先抓增长和发展。别的不说,现在沿海的农民工几千万没事干了,如果经济不高速增长,不保住 6%以上的增速,让民工继续大量失业,那09 年真的要不太平了,这个后果可想而知,孰轻孰重,相信谁都可以看出来。

说到房地产,不管它多么不合理,有多大的罪过,它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发动机,它为地方财政提供了接近一半的资金,是地方的金库,所以,不论如何,它还是不能死的,也死不了。这就是当前的现实,合理不合理,我们只能接受。当然中阳从来没说过保住房价,高层关心的,是行业投资保住增速,这样才能消化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严重过剩的产能。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8:56

我忍不住要抗议版主了,我写的帖子没有什么过激言论吧,

刚回答了麦兜兜的两个问题,说美国经济史的事情,

怎么还给我删帖了呢?还有一个是回答麦兜兜的提问,普通的问题,不管政治,怎么也删帖呢?

这是对别人劳动的极度不尊重,删帖亦有道,原则我是知道的。所以一直比较小心。

你们这么做,通知也没有一个,实在是说天涯无道啊!

看起来天涯也不是久留之地了。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5-31 18:58

愤而走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6-01 08:50

作者:angellala 回复日期:2009-05-31 20:17:26

同情 LZ

但还是等看下文

与天斗,与地斗,与版主斗……其乐无穷……囧

----------------------------------------------- -------------- 谢谢来自天使的鼓励。我会遵从毛爷爷的教导。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6-01 09:39

谢谢楼上兄弟的耐心和鼓励。再次致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6-01 09:42

作者:你色故我射 回复日期:2009-05-31 17:51:09

顺便凑凑热闹,问几个菜鸟级的问题:1、楼主觉得 D 的政策基调是什么?打压房价,拉高房价,还是稳定房价?D 考虑到了老百姓的住房需求了么?还是做个样子看?

2、按说 D 非常关心百姓,连续调控房地产,好像是从03 年开始吧,为啥越调越高?是 D 的本意如此,还是 D 的策略失误了?

3、我有幸经历了中华民族 5000 年以来的最红火的房地产行情,是不是值得骄傲一下呢?估计这样的行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 --------------------------------------- 色射兄:

你的问题惹怒了欧阳骆驼兄,他好像很生气,还建议你去别处避暑。我在这里先安慰下欧阳兄,无论是何问题,有趣无趣,我们都不必生气。百家争鸣么,内涵之一就是百无禁忌,什么话应该都可以说,当然斑竹不愿听的除外。

我倒是觉得你的问题挺有意思,所以我愿冒着再次被河蟹的危险,斗胆回答你的问题。

1)说到政策基调,那就是两个字:稳定。其中包括行业投资稳定增长,房价合理稳定增长,住房消费稳定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大概不用我啰嗦了。大宗投资和大宗消费对中国经济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对于 LBX 的住房需求,当然是一直放在心里了。你看啊,以前是分房子,几乎是免费提供,那可是无微不至的关怀;98 年之后全国各地大造房子,这是对全国百姓的全面系统的关怀,要做到“居者有其屋”;2000 之后又开建经济适用房、搞了限价房,这是对重点群体的重点关怀,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需;这些年来搞产品多样化,别墅有了,豪宅有了,这是对先富起来群体的特别关怀,让人家投资有道、生财有方;去年以来又开始大手笔规划廉租房、9000 亿元投资大建保障房,这是对“待富群体”的贴心关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沐浴在社会主义的恩泽之中,快乐无忧地生活下去。综观这些年来的住房发展史,不就是一部关怀史么?2)D 当然是非常关心老百姓的,这个不用论证了。2000年以来,房地产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到 03 年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央行发布 121 号文件,提前发出了警示,说已经存在信贷风险了,而后密切观察形势的发展,到了 05 年,国家就有了动作,国八条、国六条出来了,开始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之所以调控,那是希望这个新兴行业健康发展,是“治病救人”,不是“治死病人”。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小病及时治好了,那时的调控是必要的,是及时的,也是成效显著的,是英明的决策,有了那时的调控和纠偏,才使房地产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开创了 05 年到 09 年长达四年的高速发展,又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如果从 2000 年开始算,这一波高速发展持续了 8 年多的时间,与国外的动荡波折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奇迹啊。这怎么能说策略失误呢?不是失误,是非常准确、精确以及正确。

至于你说越调越高,行业如此繁荣,价格能不高点么?这是繁荣的副产品。再说了,根据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房价的年均增幅远小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幅,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居民收入,这些年的房价实际上是在下降啊,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3)说五千年来最红火的行情,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很可能是事实,因为前面的 4950 年,基本没有这个市场。所以我们亲身经历,应该骄傲,躬逢盛世,更应该庆祝。复旦大学有位姓谢的大教授不是说过了么,他说我们这代人幸福啊,赶上了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我听了也感觉两眼发酸,几度落泪,我真想跑到复旦找他喝上几杯,庆祝一下,同乐一番。至于你说这样的行情是前无古人,这个我是同意你的,但要说是后无来者,我就不这么看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再地创造人间奇迹,取得了惊世骇俗的伟大成就,这说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无穷,想象力也无穷,怎么能说后无来者呢?长江后浪推前浪,谁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变化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6-01 09:49上面的这个回复(即:回复日期:2009-06-01 09:42:18),乃是我的肺腑之言,望斑竹大人细察之,明鉴之,体谅之,不删之。谢谢。

作者:loujinjing 日期:2009-06-01 15:53

作者:kasal 回复日期:2009-06-01 09:55:37

5 月杭州主城区一手房成交量疯狂破万。

正如人居展前众多业内人士对红透半边天的楼市的预判一样,这个 5 月注定是疯狂且不平凡的。截至昨晚 20:30,透明售房网杭州主城区的一手房成交量定格在 352 套上,再加上5月前30天9706套的总成交量,杭州楼市史上最牛的月成交纪录至此被狠狠刷新——10058 套!

都说 2007 年的杭州楼市是疯狂的,那一年,杭州主城区的月成交纪录是在 6 月份——6532 套,这一纪录的地位也无人能够撼动,一直保持到2009年的4月。而这个5月让人有些瞠目结舌的 10058 套的天量成交,却将此前这一 6532套的纪录远远甩开了好几条街。10058 套,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摊到每一天,相当于 5 月平均日成交量约为 324 套;如果和2007年的6月相比,那么5月成交量是它的1.54倍,两相比较,疯狂程度高下立判。

----------------------------------------------- ------------------

lz,这个情况怎么解释啊,是不是投资客太疯狂了?md,过两年,杭州都是温州人的天下了。

=============================================== =============================================== 【答 kasal:】

这个世界的确是疯狂。但在我们这里,疯狂似乎已经是常态了,有这么多疯狂的人,疯狂的组织,有这么多导致疯狂的因素,如果不疯狂,那反倒显得有点不正常了。但凡事皆有因,疯狂的背后肯定有疯狂的原因,我也疯狂一把,试试说出几个原因。

1)首先,这个时候成交量创了新纪录,远远高过 07 年的巅峰时期,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不正常的,背后的原因也肯定是疯狂的;2)杭州楼市历来是个高价市场,水平堪比京沪深,价格泡沫比较大,因而在下跌调整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压力也比较大,高处不胜寒嘛,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天堂不能随意贬值,这也是“很多人”取得的共识,所以在抵御下跌过程中,这些人就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费尽心机来抵御这一波调整压力,“适当地”采取一点非正常的手段,甚至看起来有些疯狂的做法,这种迫切的心情,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什么样的做法,比如让统计部门多开动脑筋啦,对开发商进行“窗口指导”啦,让 SoE 们进场买卖啦(可以去查查上*区的投资公司高价拍地的有关报道)……,这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