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日本人上了岛以后美国人来了,5 月 4 日从第十七特遣舰队的两艘航母列克星敦和约克城上起飞的 93 架飞机转过来转过去,对登陆日军整整炸了三个来回。结果驱逐舰菊月等三艘船沉了。
到现在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支攻略部队为什么没有配备防空武器,反正他们就在滩头叫救命。听到呼救的 MO 水上部队也没治,眼看着他们登陆顺利完成以后看看实在没有事了才离开的,怎么刚转身美国舰载机就来了?靠自己的小航母恐怕没有用,只好赶快呼叫 MO 机动部队,让他们出动大航母来消灭这帮打仗不按招数的鬼畜。
这时 MO 机动部队还在所罗门群岛以北,听到噩耗赶紧加快步伐往前赶。这个 MO 机动部队实际上是由五航战和第五战队这两支舰队组成的,拥有空母翔鹤和瑞鹤,还有妙高,羽黑两艘重型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曙,潮,有明,夕暮,白露和时雨。本来从任务的性质来看,应该由五航战司令官原忠一少将来指挥,但是原忠一是海兵 39 期,吊床号是 85,只能让他的同期同学,吊床号 17 的第五战队司令官高木武雄少将来指挥。这位高木将军就是在爪哇海指挥远距离丁字战法的那位。
同日下午由梶冈定道指挥的莫尔兹比攻略部队也按照预定计划从拉包儿出发,旗舰是轻型巡洋舰夕张,外加朝风,望月,睦月,弥生,追风五艘驱逐舰和 12 艘运输船,同时那支 MO 水上部队也从肖特兰岛出发去支援攻略莫尔兹比。
为什么还要死守这个计划就是井上成美的责任了。珊瑚海已经出现了美国航母,机动部队正在寻找其踪迹,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出动莫尔兹比攻略部队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做法最终就是送掉了MO 水上部队的航母。
莫尔兹比攻略部队出发以后一直受到美国陆军 B-17 的骚扰。陆军和海军不同,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也不同,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陆航一直很积极,见到日本船就炸,但是在刚开始时战绩平平,这是因为陆军航空兵没有供给活动船只的训练科目,所以虽然积极,也就只能起到一个骚扰作用。
美国的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很好区分,在船上的就是海航,在地上就是陆航,所以陆航比海航多,如果陆航永远是只能骚扰的话,美国人也拿不到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了。后来是陆军和战略空军的双料五星上将亨利·阿诺德从英国人那儿得到灵感发明了挑弹攻击法以后美国陆航才真正成为了日本海军的噩梦。但当时美国陆航还很不怎么样,两个月以后还是在这一带海面,参本作战课作战班长辻政信中佐乘坐的一条舰龄 40 年的老式驱逐舰“朝凪”号被一架 B-25纠缠了大半天,结果受伤就只有辻政信一人就是一个例子。
日本陆航干脆就不攻击美军船只,因为反正打不中,这也是在战后陆军挨骂的一条理由。日本船只虽然没有受到损失,但从拉包儿监听到的美军无线通讯中可以清楚地判定美军对日本船队的构成和去向非常清楚,这才使井上开始嘀咕了,下达了让攻略部队暂时回避的命令。
5 月 6 日原忠一少将率领的五航战进入了珊瑚海,开始寻找美国航空母舰。那天一大早从图拉吉岛上起飞了一艘九七式飞船在找美军舰队,飞船找到了美军,但根据飞船报回来的数据原忠一发现美军离他还有七百多公里,够不着。原忠一的表现是很奇怪的,他为了保持无线静默,没有对飞船作任何指示,而自己也没有出动侦察机,最后那艘飞船在中午左右燃料快用完了回了图拉吉,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美国人在什么地方。
但要知道船是在动的,五航战往南,而美军舰队在往北,实际上两军相隔最近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左右,居然只有 130公里。但由于双方都不知道,接下来美军往东日军往西双方又错开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原忠一一听到距离700 公里就被“今天打不起来”这种先入观念给捆住了,只盘算第二天的作战计划,根本就没有去主动寻找战机。
第二天 7 日,一大早双方都出动侦察机搜索,04:00 原忠一在180度到270度方向,22.5度单位划线,派出了12架侦察机沿六个方向侦察,而弗莱彻中将则同时出动了陆基和舰载飞机对正面 180 度进行分方向侦察。双方侦察机的报告都是发现敌航母舰队,双方都立即出动舰载机进行攻击,可是双方还都犯了眼花的毛病。
日本舰队在 05:22 接到报告发现美国空母舰队,飞机到了地头一看,哪有什么航母,就一艘油船尼奥绍号(USSNeosho,AO-23)和一艘护卫的驱逐舰(USSSims,DD-409)。
在周围找了好一阵确认附近没有其他船只以后才相信是侦察机看走了眼,从高空用肉眼看油船和航母确实不太好区别,两者的共同之处是甲板上全部空空是也。俗话说贼不空手,既然出来了没有把炸弹再带回去的道理,再说带回去也降落不了,于是就对这两艘倒霉的船展开了攻击。
只用了十分钟,那条倒霉的驱逐舰就从正中间一折两段,油船也不能动,只能漂了,后来由美国驱逐舰自己打掉了,满肚子怨气没处出的日本飞机悻悻然地往回赶。
比起这些日本同行,美国飞行员们要走运的多。08:10分,美国侦察机报告发现“两艘航母,四艘重巡”,弗莱彻顿时从列克星敦上出动了10架F4F野猫,28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2 架 TBD 毁灭者鱼雷轰炸机,同时约克成上出动了8架F4F,25架SBD,10架TBD,共计93架。
飞机起飞以后,侦察机回来了,一问飞行员才知道情报有误。飞行员想说的是:“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但是用错了密码,成了两艘空母,四艘重巡。
正确的情报来得太晚了,这时候飞机编队已经飞出去了,当然在指定的位置上找不到日本航母。但是好运的美国人在东南方向 30 海里的位置上发现了那支正在撤退的 MO 水上部队,而里面就有航母翔凤。
本来是作为“剑崎号潜水母舰”,就是给潜水艇加油的船建造,后来才改成航空母舰,既没有速度又没有什么舰载机(全装只有三十架的运载能力)的翔凤当然经不起 93 匹恶狼的轮奸,不到十分钟就中了七枚鱼雷,13 颗炸弹,反正海面上已经找不到翔凤了。
原忠一少将急于报仇,12:15 分在飞机兵装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不顾幕僚们反对从瑞鹤出动了六架舰爆,九架舰攻,翔鹤出动了六架舰爆六架舰攻共计 27 架飞机去寻找美军舰队。
这次方向是对的,但是由于天气太差,编队和列克星敦擦肩而过而没有能够发现美军,反过来这支没有战斗机护航的编队却被美国人的雷达捕捉到了。从列克星敦上起飞的 F4F 在16:00 左右一下子就打掉了 9 架日本飞机,剩下的飞机也只好慌慌张张扔掉鱼雷和炸弹往回逃。
这些飞机也逃的太慌张点了,傍晚六点钟左右把位于机动部队西面只有 30 海里不到的约克城当作自己的的母舰,正好美国和日本所使用的起飞降落灯光信号还一样,这些糊涂虫们和约克城还联系上了,于是就很日本人地老老实实地排在正在回旋下降着舰的美国飞机队列里准备降落,结果被美国人发现了而没当成俘虏,还又被击落一架,侥幸活下来的飞机眼看着航母就在眼前也只能郁闷——全空着手呢,接着再逃,这些糊涂蛋中还有一位名人,奇袭珍珠港时第二波的指挥官,瑞鹤号飞行队长岛崎重和少佐。
等逃回真正自己的母舰时,天也已经全黑了,只能能明天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3 10:08
(一百一十五)第二天天还没亮,MO 机动部队和美军第十七特遣舰队分别出动了 7 架和 18 架飞机进行侦察。06:20 分,翔鹤号起飞的侦察机发现了美国航母,几乎在同时,列克星敦号起飞的侦察机也发现了日本舰队。
07:10 分,日本舰队出动了 18 架零战(翔鹤 9,瑞鹤 9),18架舰攻(翔鹤10,瑞鹤8),33架舰攻(翔鹤19,瑞鹤14)总共 69 架飞机,指挥官是袭击珍珠港时第一波俯冲轰炸队队长,翔鹤号飞行队长高桥赫一少佐。但从出动的飞机数目上可以看出前一天损失的十架飞机是多么无谓,原忠一少将居然没有想到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就是等着战斗机打的活靶子。
07:15分,从约克城上起飞了8架F4F,24架SBD和9架TBD,10分钟以后列克星敦上也起飞了9架F4F,12架SBD和 12 架 TBD,总共 76 架飞机。
先找到目标的是美国飞机,08:30 左右美国人就找到了日本舰队,但由于热带暴风雨把瑞鹤裹了起来,美国人就只能看到翔鹤,于是就对翔鹤进行了集中攻击。翔鹤是最新型的航空母舰,舰上有密集的对空炮火,空中有掩护的战斗机,而且还有速度。航速 10 节左右的航空鱼雷对翔鹤没有造成威胁,但先到的约克城俯冲轰炸机有两颗 450 公斤炸弹直接命中了甲板,后到的列克星敦一颗命中舰桥后部,船虽然没有沉,但飞机已经不能起飞降落,作为航空母舰的机能是丧失了。
这时候正在赶路的高桥编队正好遇上回家的侦察机,侦察机是菅野兼藏飞行曹长的 97 式舰攻,菅野见到自己人,也不顾自己的燃油将尽,自告奋勇带队,后来就不知道这个菅野曹长到底是被美国人打下来了还是燃料耗尽栽下来了。
反正 09:20 左右日本舰载机编队穿过了美国舰队的圆形防守圈,对防守圈中心的两艘美国航母开始进行了攻击,攻击重点在列克星敦号,因为 41,000 吨排水量的列克星敦比25,500 吨的约克城要大,如果能够击沉的话当然对美军的打击更大,而且吨位大也好瞄准。
但是吨位大到底结实,日本的 12 架九七式舰攻从左右两边攻击,最后两颗鱼雷击中列克星敦左舷,19 架九九式舰爆也击中了两颗 250 公斤炸弹,但列克星敦还没有沉没,而且在轮机部门的努力下还恢复了自立航行能力,飞机也能正常降落,甚至飞行员们都没有注意到母舰已经受伤。
一开始只有三架九七式舰攻对约克城进行鱼雷攻击,但都被约克城巧妙地避开了,但后来赶到的 14 架九九式舰爆机的攻击中被一颗 250 公斤炸弹击中,但也没有影响飞机的起落。
和一艘航母已经阳萎不举,在向特鲁克撤退,原来的舰载机都只能在海上迫降,手中只剩下 18 架零战,32 架舰爆,18 架舰攻的原忠一少将相比,弗莱彻的处境要好得多。
但是 10:47 分和 12:45 分列克星敦发生的两次大爆炸把这个优势扭转了过来,被鱼雷击中引起燃料管道泄漏,弥漫的航空汽油蒸气充满了电梯间而引起爆炸,最后在当天下午18:00 左右在全员弃舰以后被美军驱逐舰自己击沉。虽然直接击中约克城的只有一颗炸弹,但是几颗“至近弹”,就是虽然不是直接命中,但是由于海水的反弹而在近距离爆炸的炸弹所造成的管道损害使得一时都无法自行行驶了,后来阿诺德就是利用这种战法来对付日本舰船的。弗莱彻甚至考虑过怎么把这么个大家伙拖回珍珠港的问题,当然最后约克城还是自己摇摇晃晃地回了珍珠港,但是手头只剩下 8 架F4F,12架SBD和8架TBD,而且鱼雷和炸弹都清仓见底了的弗莱彻在请示了尼米茨以后退出了战场。
这时候实际上已经又占了优势的原忠一在得到第四舰队司令官井上成美中将的批准以后也退出了战场,而且井上成美决定的不只是 MO 机动部队的撤退,而是 MO 作战本身的中止。
联合舰队司令部在得知这个决定后立即下令五航战继续追击,但这时候美军早撤远了,已经追不上了,日本海军永远跳不出这个不肯追击的怪圈。
珊瑚海海战在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中途岛海战的前哨战被很多战史家一笔带过,但这次海战的意义还要大得多。这是军事史上首次航空母舰之间的对战,这次战斗宣告了很多过去的常识的死亡。
首先就是和原来互相看得见,一边打一边数到底击沉了几艘击伤了几艘的炮战不同,这种在视界之外的航母对战弄不清楚战果。和后来的有意撒谎不同,日本人这次发表的战果就是有点吹牛,实际上日本人也弄不清楚约克城到底沉没沉。
最有意思的日本人发表的具体战果是:击沉了美国航母萨拉托加和约克城。
为什么不是列克星敦呢?这是因为据说列克星敦在一月份就已经被日本潜水艇伊六在夏威夷以西的约翰斯顿岛附近给击沉了,实际上那次才是萨拉托加,而且也没有被击沉,现在正在华盛顿的布热美敦修着在呢。这是因为这两艘航母长的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萨拉托加的烟囱上有一条竖黑带,而这条黑带在列克星敦上是横着的。
(萨拉托加的烟囱上的黑带是竖的)
(列克星敦上的黑带是横的)一直到一个月以后的 6 月 12 日美国海军部正式发表了战果以后日本人才弄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实际上没有沉没的约克城又像幽灵一样出现在中途岛海面对日本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了。
MO 作战不是以联合舰队为中心,而是以素有赵括美称的井上成美中将带领的常败第四舰队为中心在组织作战,这不仅仅是因为井上中将的毕业顺序和吊床号,而是由于联合舰队对这次作战没有兴趣,就派了支最弱的五航战来应付差事,如果一航舰所属三个航战队全上,指挥权落不到 37 期的井上手里。不管 36 期的南云忠一怎么不懂航空,但人家手上有六艘航母,估计就算美国人解开了日本海军密码,杰克 ·弗莱彻中将指挥的以列克星敦为中心的第 11 特遣舰队和以约克城为中心的第 17 特遣舰队还是不容易从日本海军手里讨好。
珊瑚海海战的结果基本上是双方打了个平手,仅从战果来说日本人还赚了点。日本只损失了一艘排水量 11,200 吨的轻型航空母舰翔凤,32,105 吨的航母翔鹤受创,而美国人损失了一艘排水 41,000 吨的正规航空母舰列克星敦,25,500 吨的约克城号受创。美国人还损失了一艘 1,570 吨的驱逐舰希姆斯号,当然在珊瑚海海战之前日本人也在一开始进攻图拉吉岛的时候损失了一艘 1,315 吨的驱逐舰菊月。
从双方的统计数字来看,舰载飞机的损失率是很高的,基本上出动一次就有 1/3 的飞机回不来了。美国人没有使用航空母舰作战的经验,所以就老老实实地接受了一次出击损失1/3 这个数据,采用出征时在母舰上装载更多的飞机来保证航母的作战能力不至于因为几次出击收到的损失而下降。日本人其实也没有使用航母作战的经验,但他们误以为前几次用航母轰炸被动目标的作战就是航母作战了,因而死活不肯承认舰载机的高损失率是正常的,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一般都只有美国航空母舰的一半。看上去美国航母就像顶着一脑袋虱子的叫化子似的在太平洋晃来晃去,而日本航母的甲板上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其原因即不是日本讲卫生也不在其装载能力有什么差别,而是在于一来日本人不肯承认舰载机的高损失率是正常的,二来对日本人来说飞机是贵重品,所以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感情上都无法做到像有钱的美国人那样大大咧咧地把舰载飞机就堆在飞行甲板上任凭风吹雨打,掉到海里去也不在乎。
但是从日美两国的国力来说,日本负担不了和美国同样的损失,但日本在珊瑚海海战和美国打成的平手带来的战略失利的意义还不仅在此。日本人在美国人已经退出战场以后还是放弃了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作战目标,MO 作战宣告终结,所以日本人在战略上失败了。
日美开战以前是在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决定是否和美国开战问题的,笔者曾经写过的进了巢鸭监狱以后还成天操心有什么吃的那位大藏大臣贺屋兴宣在联络会议上就坚决反对开战,反对的理由是:战争就是那种哪怕你赢得了 99 场战斗,只要输掉了一场战斗就算输的东西,因此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就不要开战。
这种战争哲学是不是正确可以讨论,但是不是军人的贺屋兴宣对于战争的看法却是完全正确的,一次战斗的失利并不代表着战争的失败,反过来一次战斗的胜利可能不但不代表战争的胜利,反而代表着一种被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日德兰海战是一个例子,太平洋战争时的珊瑚海海战也是一个例子。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7 07:37
(一百一十六)
先给诸位看帖朋友拜年,牛年吉祥。二十八.怎么会有
“命运的五分钟”?言归正传,中途岛这个先天不足的精英作战还是开始了。说先天不足是不知道这个中途岛作战到底要想达到什么目的?是占领中途岛作为进攻夏威夷的跳板,作为防卫帝都东京的屏障还是作为一个诱饵引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航空母舰及其其他舰只加以围歼?
能不能两者兼顾?不能,登陆战和舰队决战的打法完全不同。登陆战是大军出动,不但是为了火力掩护,就是在心理上对守敌也有着一个威慑作用;而舰队决战却是要隐蔽行动,尽最大努力在敌人最意料不到的时间地点从最意料不到的方向出现,这两条截然不同的用兵方式如何统一法?比如小泽治三郎就曾经向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发问:“在中途岛登陆以后的后勤支援如何确保?”而宇垣的回答是:“如果实在无法确保中途岛,那就把中途岛上的军事设施彻底破坏了以后开路回家”。
就是说连到底是不是登陆,登了陆以后怎么办都没有确定,作战计划如何确定?
但黑岛能。
黑岛的作战方案是这样的: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舰队的六艘航母先出发,用空中力量对中途岛进行打击,山本五十六长官率领联合舰队的战列舰主力在一航舰后面展开作为掩护,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中将护送由十五艘运输船只组成的船团运送一个陆军联队在中途岛登陆,同时作为呼应,第五舰队在第四航空战队的掩护下攻击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的美国荷兰港基地,同时占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实行就出问题了,珊瑚海海战,五航战的两艘航母一艘被打残,另一艘也要修整,赶不上作战怎么办?首先当初珊瑚海就应该整个一航舰全体出动,当然一航舰全体出动,美国航母不一定会来硬撞,但是如果如果不出现美国航母,莫尔兹比港也就占领了。那时候麦克阿瑟已经把他的美澳联军司令部从布里斯班搬到了莫尔兹比港,没有了航空母舰挫败了日本人的 MO 作战,麦克阿瑟还得再搬回去。
这次还是这样,为什么就不能等翔鹤和瑞鹤修整好了再去呢?需要不了多少时间,这段时间里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不会有什么变化,虽然美国的造船厂在夜以继日地制造军舰,但那些还在绘图板或者船台上的东西真正下到海里形成战斗力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完全可以从容地集中兵力稳打稳扎地争取主动。
还得扯回珊瑚海,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从珊瑚海海战得到的教训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一样的地方是在有关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L)上,日美两国的航母除了祥凤是被直接击沉之外,其余在当时直接所受的都不是致命伤,但或是控制不住而使受害发展像列克星敦似的沉没或者像约克城从轻创转为中创;或是像翔鹤受损程度本身没有变化,但航母的基本功能消失了。因此日美两国都开始重视了损害控制,最能反映日本在损害控制上努力的就是现在还没有出现的那艘“不沉航空母舰”信浓,这是以后的话题。
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经验引起日本海军航空兵作战方法变化的是轰炸机群取消了“向导机”。日本海军航空兵原来无论是在进行水平轰炸还是俯冲轰炸时采用的队形都是海战编队的一字纵队,飞在最前面的机组成员全部是最优秀的飞行员,后续编队沿着向导机的航迹在向导机投弹的地点根据向导机报出的修正量投弹,这样可以提高命中率,但是缺点是对于防空火力来说提供了固定的射击点,朝着那个方向打肯定会有飞机撞倒高射炮弹上来。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舰艇为了躲避鱼雷和炸弹在做规避运动,防空炮火无法盯着一个方位打,但日本人就把舰载机的损失率过高的原因归结到向导机方式上从而取消了向导机。
整个来说,和美国人在珊瑚海海战以后更加重视日本航空兵力相反,日本人在珊瑚海海战以后反而更加轻视美国航空兵力,原因是一航舰三个航空战队中最弱的五航战居然在兵力相当的战斗中占了上风,那么更加牛的一航战和二航战亲自披挂出阵,可怜的美国鬼畜们还能受得了吗?没有五航战参加会有什么问题?
于是,1942 年 5 月 26 日,第五舰队司令官细萱戊子郎中将带着第五舰队主力和由角田觉治少将指挥的包括两艘航母龙骧和隼鹰的第四航空战队主力,从青森县陆奥湾的大凑港出发向东北方向的阿留申出发,北方部队的其余舰艇于两天后的 5 月 28 日也踏上了征程。
5 月 27 日是当时日本的海军节。37 年前的那天,东乡平八郎开始了日本海大海战,37 年以后,南云忠一中将带领着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空母舰,雾岛,榛名两艘高速战列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12 艘驱逐舰,8 艘油轮从广岛湾出发,派成日本人最拿手的一字纵队,各舰间距 1,000 米,连绵几十公里的大舰队,很是蔚为壮观。
5 月 28 日,中途岛攻略队的运输船团在护卫的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一艘轻型巡洋舰,11 艘的护卫下从塞班岛出发,同一天从关岛出发的四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也负担着运输船团的护卫任务。
5 月 29 日,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第二舰队的瑞凤,千岁两艘航母和金刚,比叡两艘战列舰以及其他重巡,轻巡,驱逐舰从广岛湾出发,已经在前一天从关岛和塞班岛出发的舰只也由近藤中将指挥。
最后同一天,山本长官亲自带领的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大和,长门,陆奥以及航母凤翔,一艘轻巡,9 艘驱逐舰从广岛湾出发,警戒部队是第一舰队长官高须四郎中将指挥的战列舰伊势,日向,扶桑和山城,还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和 12 艘驱逐舰。
日本参加中途岛作战的舰只无法一一列出清单,因为加上运输船,补给船多达 350 艘,几乎是倾巢出动,再加上 1,000 架飞机和 10 万人陆海军官兵,这个数字和后来美军开始反攻后的兵力数字当然不能相比,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海战史上是最庞大的舰队出动,也是日本海军空前绝后的出动。
日本这次出动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美国在太平洋所拥有的海军力量。
而就在这此同时,第六舰队的 4 艘潜水艇在阿留申周围布好监视阵,两艘在西雅图沿海,而在夏威夷周围则布下了两道封锁线,一道由四艘构成,在夏威夷西方 400 海里处,另一道由 7 艘组成,拦截在珍珠港到中途岛的航道上。这些潜水艇战线在 6 月 1 日以前构筑完毕。只要美国航母一出珍珠港,很可能还到不了中途岛去给南云添麻烦,在夏威夷边上就会像五个月前的那艘在当时日本人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萨拉托加还是列克星敦的那艘航母一样就没了。
美国人还能活吗?估计看到这次出征规模的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美国人当然是活了下来,但绝不是像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虽然美国人完全掌握了日本人的动向,通过散布假情报的方式,连日本人密码通讯中连连出现的“AF”就是中途岛都已经肯定了。但是掌握了日本人的动向和计划并不等于就有了破解日本人计划的方法。
俗话说“大军无兵法”,如果日本人不那么去胡扯什么作战计划什么的,就是一团乱军横冲直撞朝中途岛而来,美国人将没有任何机会,除了乖乖让出中途岛之外别无选择。
但是日本人就给了美国人机会。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8 08:36
(一百一十七)来看看这位黑岛先任参谋制定的中途岛作战方案吧。由大和,长门这些日本海军皇冠上的明珠所组成的主队在行军时距离一航舰远达 600 海里,在一航舰投入战斗以后还有 300海里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主队的最大行进速度是 27 节,一航舰原地不动等待主队赶到需要十来个小时,这样就算一航舰胜利,等主队赶来打扫战场时,残余敌舰队早已溜之大吉;而万一一航舰失利,需要主队支援时,等主队赶到后连活人都捞不到了。这就是黑岛参谋的计划,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山本长官在大和战列舰上,不能让长官冒险,其实执迷于大舰巨炮海战的日本海军已经忘记了伊东祐亨和东乡平八郎是怎么指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再说如果真的重视山本长官的安全问题,山本长官留在广岛湾的柱岛锚地不就结了吗?但那又不行,因为“长官亲自出征可以鼓舞士气”,日本海军已经到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要考虑如何进行政治表演的地步了。再有就是为什么第二战队的那些老朽战列舰跑出去干嘛的问题。联合舰队参谋三和义勇中佐就向黑岛提出了疑问,在三河看来,不但不应该带这些老朽战列舰出去,根本联合舰队里就不应该有这些战列舰的位置,统统退役为训练舰,官兵转到航母去才是正经。
其实在联合舰队里战列舰没什么市场,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瞎子都看得到除了航空母舰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传统舰艇唱主角的舞台了,当然黑岛对这些老朽战列舰也不会有多大热情,但是“第二舰队将士们的热情必须考虑,士气必须维持”,所以还是应该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
三和可不吃这套,现在是战争时期,管不了这么多,作战的一切只从胜利出发,谁要是想打仗,现在大半个太平洋都是战场,哪儿都缺人,打个报告要求去就是了。
黑岛说出了最后一条理由:“南云的一航舰也很难保证全身而退,万一有一两条受伤不能动什么的,第二战队当拖轮也能把他们拖回广岛湾”。
这一下三和参谋彻底张口结舌了,他望着黑岛龟人发了半天呆最后摇摇头走出去了,这那是先任参谋,这简直就是“仙人”参谋,那个光脑袋里都在琢磨些啥啊。
至于为什么出击的 8 艘航母为什么不统一起来交给南云,而是分散成四块这个问题倒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因为珊瑚海告诉日本人,连菜鸟五航战都能占美国人上风,精锐的一航战和二航战还有敌人吗?富余出来的航母还是留着保护长官和要登陆的弟兄吧。再者说了,美国航母在哪儿啊?等到美国航母从珍珠港出来了,中途岛也已经打下来了。
但是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也,6 月 4 日晚上联合舰队通信参谋和田雄四郎少佐神色紧张地向黑岛先任报告说捕捉到美国航空母舰的呼号,方位在中途岛以北偏东。
黑岛紧张起来了,与其说美国航母是中途岛作战的重点,不如说那是中途岛作战的全部更加合适,山本也好,黑岛也好,对那由两个相邻的小岛组成的中途岛本身才没有兴趣呢。
黑岛在夏威夷周围布下了监视网,但没有消息回来,黑岛又从关岛出动当时日本海军航程最大的水上飞机二式大艇飞往夏威夷,在瓦胡岛附近降落,接受潜艇的加油以后进行侦察,但是第六舰队发回来的消息是夏威夷周围反潜网极为严密,潜艇混不进去,无法对水上飞机进行加油。就在黑岛正在为美国航母抓狂的时候,和田来报告说在中途岛周围发现了“企业号”。
黑岛抱着一线希望:“会不会出错?”和田少佐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出错,我亲自捕捉到的,绝对是发自企业号的呼号”。
黑岛只觉得天旋地转,美国人怎么不加请示报告就自作主张跑出来了?“这么说他们躲过了第六舰队的潜水艇。长官,要不要赶紧和机动部队取得联络?”,后半句是在向坐在一边愁眉苦脸的山本五十六长官请示。
出港时在舰桥上威风凛凛地挺着并不高的身板检阅着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威武阵容的山本五十六出了远海以后就一直感到身体不适,胃痉挛。这其实是一种精神性疾病,由于精神太紧张而引起的,日本海大海战时联合舰队参谋长加藤友三郎也是捂着肚子在舰桥上帮东乡支招。所以山本本人没当一回事,底下人反而认为是一个好兆头,有点暗自高兴,但高兴的人忘了想当年是参谋长愁眉苦脸,而看今天的参谋长宇垣缠则和当年的东乡长官一样欢蹦乱跳,身体健康,看样子还要永远健康下去,这里面其实有点不对劲。
山本皱着眉头作了决定:“要保持无线静默,不需要和南云联络了,我们能监听到,南云肯定也能监听到”。这是一个事关中途岛之战命运的重大决定,继黑岛计划的无数漏洞之后,山本五十六亲自作出了这个错误决定,中途岛之战的命运由于这个决定而在开战前的晚上即告决定了。
因为南云没有捕捉到这个呼号。机动部队的通讯设备以旗舰赤城号最为完备,而赤城号的接收天线是设在飞行甲板的两侧,在飞机需要起降时这些天线是要被放倒到飞行甲板下面去的,此时的赤城号捕捉不了无线信号。而和田少佐捕捉到来自企业号的信号时,赤城号的甲板上正在为即将起飞的飞机们在忙活着呢。所以山本五十六和联合舰队司令部知道中途岛附近已经有了美国航母,而南云忠一和机动部队不知道。
但就是山本五十六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也不知道,中途岛附近的美国航空母舰不只是企业号一艘,还有大黄蜂和约克城,总共三艘。这三艘航母像顶着满脑袋的虱子要饭叫化子一样,甲板上堆满了飞机正等待联合舰队的大财主们前去施舍呢。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其实联合舰队的计划到现在全是黑岛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但是尼米兹当然不让黑岛放手打个人小算盘,既然知道了日军的进攻目标和时间,又知道了日军的进攻计划是如此复杂,尼米兹就要在这里找漏洞了。
首先必须在中途岛和阿留申之间做出选择,当时的美国海军力量不可能同时保卫这两个区域,尼米茨决定放弃阿留申群岛,只派了五艘巡洋舰和 14 艘驱逐舰加上六艘潜水艇由个少将带着去阿留申方向,守不住守不住都不追究责任。事实上后来日军在阿图岛登陆三天以后美国人才知道。阿留申是美国人的地盘,他们知道那是块什么地方,后来日本人为了美国人丢给他们的这个包袱吃了大苦头。
尼米茨要保卫的是中途岛。
和仍然沉溺于巨舰大炮的日本人不同,美国人已经知道了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刚刚结束的珊瑚海海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途岛作战最主要的就是航母的运用。和航空母舰多的溢出来了的日本海军不同,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很少很可怜。萨拉托加号还在西海岸修理,无论如何十万火急在 6 月 1 日以前也无法启程前往夏威夷,尼米茨手头就只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再加上不知能不能用的约克城。
实际上只被直接命中一发炸弹的约克城能坚持到“不知能不能用”这一步都要归功于“天佑美国”那句话上去。约克城的烟囱坏了,跑不出速度,约克城的油管漏了,倒霉的油轮还被日本人打沉了,但是约克城最后还是挣扎着回到了珍珠港,而且是在 5 月 26 日,这已经就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这个日子这么重要?因为尼米茨知道日本人的潜水艇看守线从 6 月 1 日开始就要运转了,如果在此之前出不了珍珠港的话,要么就是再也出不去了,要么就是不能偷偷地除去了。如果约克城在 6 月 1 日以前能够挣扎着再坚持上一阵,尼米茨手头的兵力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本来应该动大手术,好好疗养一下的重伤号约克城,就只能先贴一张邦迪创口贴止止血就继续上场玩命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29 09:10
(一百一十八)本来是应该回美国本土西海岸去大修三个月约克城就在夏威夷的干船坞里做了一下最起码的补修工作,而且时间只有72 个小时。5 月 30 日,约克城装着工程师和修理工具机械,顶着满脑袋当初萨拉托加回本土时留下来的飞机就抢在日本潜水艇监视线开始运转之前出了珍珠港,尼米茨肯定很后怕:当初去西海岸的萨拉托加要没把飞机留在了珍珠港,这次约克城还只能空着手!应该说尼米茨的运气好的无以复加,就在这个时候公牛哈尔西还进了医院。公牛向尼米茨推荐的替补人选是手下一位成天嘟嘟哝哝,牢骚满腹的只有四艘巡洋舰的第五巡洋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少将。尼米茨在用人上没有任何禁忌,他本人就是专门跳级晋升的,从少尉升中尉和中尉升上尉是同一天,后来干脆就不知道三颗星的中将肩章带着是什么感觉 ——直接从少将海运局长就升到了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他还会怕你一个牢骚大王斯普鲁恩斯?当然历史不容许假设,但是不少人都同意如果真是哈尔西上了阵,就他那头蛮牛,起码不会比小心谨慎的斯普鲁恩斯干的更好吧。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 5 月 28 日就离开了珍珠港,这样从6 月 1 日才开始值班的日本潜水艇们就背朝着中途岛很认真地看守着一个空的珍珠港,当然什么动静都看不到——这也说明两艘美国航母肯定全在港内,而大和号上的黑岛龟人先任参谋还正在为美国航母会不会出来而发愁呢。
还要加强中途岛的防卫。要说尼米茨也真不容易,加强防空火力这点倒还不难,加强航空能力就太难了。尼米茨把能收罗到的飞机,不管型号,无论年代都送到了中途岛,把个小岛弄成了作战飞机博物馆似的地方,别说,这种清仓处理还真有用,如果中途岛的美军军机不是那么种类五花八门,速度杂乱无章,后来南云很可能还不会栽跟斗。
海面上敷设了水雷,海岸上拉起了多重铁丝网,海滩上埋上了地雷,新增了 2,500 守岛兵力决不让日本人简简单单就能登陆。尼米茨可没有想当金梅尔第二的打算,人家这个总司令官当的有滋有味的,凭什么要让日本人来炒他的鱿鱼?但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尼米茨在这么苦干,而还是继续陶醉在自己画出来的那张烙饼里。
6月5日早上01:30分(东京时间,当地日出时间为01:53 分,日落时间为 15:43 分),第一航空舰队在中途岛西北大约 210 海里的地方,开始发出搜索侦察机和攻击中途岛的机群。
南云只派出了七架飞机对 180 度的区域做 300 海里扇形扫描,二航舰司令官山口多闻不同意,说没准美国的航母特遣编队就在旁边,七架侦察机太少了,应该多派几架。但源田实航空参谋不同意。源田认为一来附近不应该有美国航母,因为没有来自第六舰队潜水艇的联络,二来美国海军缺乏战意,很难想象美国人会以劣势兵力想方设法突破日本人的潜水艇防线前来挑战,这个侦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南云司令官和草鹿参谋长当然同意航空专家源田的意见,山口多闻能够做的只是把自己旗舰飞龙的位置再往北挪一点,和主队拉开一点距离,这么一点点距离几小时以后就成了一航舰还能反击,击沉约克城号的关键。
其实在日本海军中途岛惨败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什么其他因素,而是联合舰队从上到下这种对美国航空母舰的所在位置和决定了这个位置的美国海军作战姿势的完全误读。
持这种看法的远不止山本五十六,黑岛龟人,南云忠一和源田实,派出去的 7 架侦察机中立根 4 号机居然出发时间晚了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原因,仅仅是“一次例行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看法而已。而这 30 分钟的延误就使得及时发现美国航母舰队的机会消失了。
(6 月 5 日第一航空舰队的搜索侦察路线和美国舰队行动路线图)
和侦察机同时,从南云指挥下的四艘航空母舰上起飞了108 架飞机朝着中途岛方向飞去,其中战斗机,舰攻机和舰爆机各 36 架,指挥官为飞龙号飞行队长友永丈市大尉。赤城号飞行队长,珍珠港的总指挥翻了盲肠炎,刚刚动了手术在舰上的医院病房里呻咛,源田实也感冒高烧,没事就在房间里休息。这时南云手里还有 103 架飞机在待命,其中包括装好了鱼雷和对舰炸弹的舰攻机 43 架和舰爆机 36 架,这是黑岛再三叮嘱过的,到现在南云总还算还记得这个叮嘱,虽然心里有点不以为然。友永丈市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到中途岛但是扑了一个空,机场上没有飞机,港口里没有舰船,反而有 50架战斗机出来迎接他。那时候美国飞行员还不是日本零战飞行员的对手,战斗下来四十几架美军机被击落,而永市的损失只有两架。
但是永市在中途岛捣鼓了两小时以后发现所携带的家伙无法破坏机场跑道,所以他向南云长官发出了“需要第二次攻击”的报告,04:00 分左右带队回母舰。
其实永市出发的时候和一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侦察机擦身而过,这架美军机顺着永市的反方向找到了南云的一航舰。
一航舰也发现了这架美军侦察机,知道美军大批机群编队即将到来,也做好了准备。
从 04:05 份开始,美军飞机来了。奇怪的是和正常的攻击行动不一样的是没什么很大的编队行动,而是滴滴答答地像水管接口泄漏似的往外冒。包括 B-19 在内总共大概 50 架的各种飞机三五成群地来,整整折腾了两个半小时,这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杂乱无章的陆军航空兵就这么点能耐,但以后可以知道,这种扯淡式是南云栽跟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轰炸的效果可想而知,本来就不是大编队,而且还是比本来就不怎么样的海军航空兵更次的从中途岛飞来的陆军航空兵,当然对南云舰队造不成什么威胁。两个半小时内没有一颗炸弹或鱼雷靠近过日本舰只,反而大多数美军飞机没能回去。
平常在赤成号舰桥上掌舵的是航海长,今天却是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虽然是航空的门外汉,但一航舰从开战以来的赫赫战果为南云带来了威望和名声,这次作战如果能够成功,大将晋升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所以南云也十分重视这次作战,亲自掌舵,决心不让赤城号受一点伤害,要知道这是山本长官当过舰长的光荣舰。只见南云中将根据观测员报出来的敌人弹着点和鱼雷航迹,自信地发出操舵指令,同时熟练地回转着舵轮。
一切都很正常,南云长官在等着中途岛攻击队的报告。
接到友永的报告以后,南云在 04:15 分作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正在待命的飞机全部更换兵装,换成对地攻击炸弹以后等待已经快到搜索最远处,眼看就要掉头返航的侦察机的最后报告到来以后作为打击中途岛的第二波力量出发。而这批飞机是黑岛再三叮嘱不能动用的,南云实际上把黑岛的叮咛看成后方参谋的没有必要的过剩谨慎,在南云心目中,马上就要从侦察机上传来的报告肯定是:“未发现敌舰队”。
而有一架飞机出发就晚了半小时这件事已经被南云忘得一干二净了。
应该这么说,虽然山本错误地向一航舰截流了发现美国航母的情报,但是一航舰本身被“中途岛周围不存在美国航母”着一来路不明的先入观集体催眠才是以后一航舰昏招迭出的原因。
04:28 分,从利根号派出的 4 号侦察机上发回来的报告是:“发现 10 艘看上去像敌人的舰艇,方位中途岛 10 度 240海里,方向 150 度”。
南云觉得非常意外,但还是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中途岛周围有几艘美军零星舰艇存在不是不可能的,于是南云的指示是:“判明敌舰种及数目”。05:09 分侦察机发来“巡洋舰5 艘,驱逐舰 5 艘”。
但是 05:20 分,新报告又来了:“敌舰队后面有疑为航母之舰只”。这下南云火了。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30 10:12
(一百一十九)南云有理由发火。在南云看来侦察机的素质简直低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珊瑚海海战以后,联合舰队的主要批评是集中在侦察机报回来的结果上,宇垣缠参谋长在日记《战藻录》里面就有:“对侦察机报告的评论就只有‘可悲’二字可以使用”的牢骚,所以在南云看来,这次肯定又是侦察机在搞怪了,清平天日,朗朗乾坤,哪来的美国航空母舰,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侦察机再次确认。
这次的侦察机飞行员是半冤不冤,说他冤枉是因为这次没有犯上次把油轮看成航母的错误,这次看到的确实是航母,但这架侦察机还是没有辜负皇军侦察机飞行员的名誉—— 报告的方位和距离全部出错!
(利根四号机所报告的位置和推定的实际位置)不管南云怎么有火,他不能也不敢否认这个报告,哪怕时候再一次证明侦察机还是看走了眼,现在他必须正视这个报告。南云根据侦察报告推断出来的数据是美国有一艘航母离他 200 海里以上,这样的距离和兵力对比几乎对一航舰不构成威胁,但是既然出现了航母就必须先发制人,抢在敌人攻击以前,不是军人也知道这个常识,更不要说南云中将了。
是不是一航舰除了源田实就没有了别人?这不源田实一病,一航舰那么多参谋居然没有人看出来这个位置根本就是在扯蛋——报告的美国航母舰队位置根本就不在它的航路上,如果美国人真在那个位置上,利根四号机是看不见的。
于是南云又下令再次更换兵装,准备收拾了美国航母以后再继续轰炸中途岛,同时向联合舰队司令部发出“05:00 发现敌航母一,巡洋舰五,驱逐舰五位于中途岛 10 度 240 海里”的电报,告知自己准备先对付美国航母的计划。但这封电报的问题在于如果说距离问题还能归结到侦察机的错误的话,美国航母只有一艘可就完全只是南云自己的想象了。
这时南云的处境很艰难:准备第二波轰炸中途岛的飞机兵装已经进行到了多一半,现在是在战场上,只能在飞行甲板下面的机库里面干,本来就施展不开,加上天上一直有美国鬼畜捣乱,海里还有一艘美国潜水艇鹦鹉螺号在跟着起哄。
这艘鹦鹉螺号不是那艘有名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 USSNautilus(SSN-571),而是他的前身 USSNautilus(SS-168)。
因为法国人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里写了一艘很了不起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以后,美国人就喜欢把他们很牛的潜水艇命名为“鹦鹉螺”,到核潜艇已经是第六代了,现在在起哄的是第五代鹦鹉螺,这艘在二战中得到过 15 枚勋章的英雄潜水艇是个贼大胆,钻到日本舰队的最中间冒出来不知道想顶哪张帖子,后来没有看到好帖子就派上了板砖——朝日本人发射了两枚鱼雷。
(鹦鹉螺的潜望镜拍下来的加贺号被击中的那一瞬间)当然没有击沉或击伤日本军舰,不过这不能怪鹦鹉螺,问题很可能出在美国鱼雷上,当时的美国鱼雷几乎就是“别指望”的代名词,如果那时有个什么评选“最山寨军火”的话,肯定美国产鱼雷能获此殊誉,这点以后还会详细说明,歪打正着,日本还就倒霉在这个山寨鱼雷上了。但是现在鹦鹉螺的捣乱使得本来就乱的一航舰更加混乱不堪,所有的船都在不断做规避动作,晃来晃去,人都站不稳,工作进展比平时满了相当多。袭击中途岛的机群还要返舰,现在在天上的掩护战斗机也已经到了极限需要降落。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南云中将是否回忆了起来了空袭锡兰岛时的一幕,现在又重演了。
而且这次面对的是飞机和飞行员质量都比皇家空军要高的美国海军航空兵。
坏脾气急性子的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当即提出不管现在飞机是什么兵装,能起飞的先起飞去炸了再说,就算炸不沉那艘航母,只要在它的飞行甲板上敲出来两个凹坑,那航母就算被阉割了,以后再慢慢来炸,还怕他跑到天上去不成?再说山口多闻偷偷地抗命,二航战的飞龙苍龙各有 18 架共计 36 家舰攻根本就没有换兵装,随时可以出发。
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这个主意还是行不通,讨厌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的骚扰现在体现出了成效。陆军航空兵的菜鸟们虽然苦干了一上午,除了自己几乎全被日本人打到海里去了之外,没有任何具体成果,但是他们把南云手里的所有战斗机都吸引上了天!现在一航舰没有了可以出动护航的战斗机,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攻击在珊瑚海海战中已经被证明就是白给。被持续不断的美国陆航搅得身心憔悴,已经不能正常思考了的南云听取了源田实的意见:把兵装换回对舰攻击,同时回收出击中途岛的飞机和主队掩护战斗机,然后整顿好队伍全体出动去砍那些美国鬼畜。
但是,像得到了阎王爷的大赦令,从地狱里蜂拥而出的小鬼似的美国鬼畜们此时已经到了一航舰的头顶了。
美国航母当然是三艘,而不是南云忠一和源田实想定的那样只有一艘,而且美军指挥官也不是公牛哈尔西,而是斯普鲁恩斯少将。斯普鲁恩斯在出发前到医院里征求过他的恩人哈尔西中将对本次作战的见解。哈尔西对他说:“绝对不要暴露目标,一定要盯着日本人的航母,别的什么都不要去管”。
现在的斯普鲁恩斯就是这样干的。
和南云忠一不同,斯普鲁恩斯知道他面对着起码四艘日本航空母舰,他必须抢在敌人前面发现敌人,在敌人开始攻击他以前攻击敌人,否则按照他的兵力数量和质量,他胜不了面前的日本精英飞行员们,这是在珊瑚海已经被证明了的。
为了克服美国鱼雷机作战半径小,只有 150 海里的缺点,斯普鲁恩斯甚至把飞机的起飞延迟了一个小时,这样起码也可以把和日本舰队的距离缩短 30 海里左右,因为侦察机报回来的日本舰队所在位置是在西方偏南 175 海里。事实证明,这一个小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侦察机报回来的地点和日本舰队真实所在位置正好有 30 海里的误差!和牛气冲天的日本人不同,斯普鲁恩斯就是在这样苦心经营,决不吝惜什么,但也决不浪费什么,一切都恰到好处。
04:30 分,斯普鲁恩斯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起飞了 117架飞机,其中TBD鱼雷机29架(企业号14,大黄蜂15),SBD俯冲轰炸机68架(企业号33,大黄蜂35)和护航的F4F战斗机 20 架(企业号 10,大黄蜂 10),在准备进入战斗之前,斯普鲁恩斯没有忘记拉开企业号和大黄蜂的距离,各自构成独立的桶形防御园阵,至于约克城本来就是以第十七特遣舰队的形式在独自行动。
但被斯普鲁恩斯延迟了的一小时其实又是很致命的,这时斯普鲁恩斯又下达了取消起飞后在空中进行飞行编队的惯例,上了天就往日本人那个方向飞,这样进攻一航舰的飞行编队就成了五个:先起飞的企业号鱼雷机编队和俯冲轰炸机编队,大黄蜂号也出了两个这样的编队,只有在回收了搜索侦察机以后最后出发的约克城飞行队才组成了统一编队。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1-31 11:06
(一百二十)
相对于“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日本人,美国人可以说是“时来天地齐努力”。本来斯普鲁恩斯无可奈何地打破了一系列惯例的结果是使美国的菜鸟飞行员们乱作一团,比如企业号的战斗机群在很认真地护送着俯冲轰炸机们前进,快到了地头了仔细一看,OH MY GOD,这不是大黄蜂的那帮坏小嘛,俺们的娘家人呢?赶快回头去找人,结果整个战斗期间企业号的战斗机就在高空转来转去找人,一直转到没油了才拍屁股回家——根本就没有参加战斗。
当时南云舰队的位置在美国侦察机通报位置以北大约 40海里的地方,所以大黄蜂的俯冲轰炸机队跑到地头看不见东西,就糊里糊涂再往西南方跑,一直跑到油快耗完了,不很菜的菜鸟最后还是回了母舰,很菜的菜鸟就只能飞到中途岛去,至于续航力差的战斗机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 06:20 分,大黄蜂的十五架鱼雷机找到了日本航母舰队,但还没有来得及投放鱼雷就全被围上来了的零战一机不剩全部打到海里去了,15 分钟后赶到的企业号鱼雷机比大黄蜂好一些——鱼雷投放下去了,虽然一颗都没击中。十四架飞机也只被日本零战击落四架,总算有四架回了家。应该说当时日美两国的海军航空兵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的质量都是日本的为上,美国人不屈不饶地从早上一直攻击到现在,还是没有对一航舰造成任何伤害。
直到 07:15 分为止,中途岛战场上还是日本人的完全胜利。美国人的鱼雷和炸弹没有一发击中了日本军舰,反而被日本人击落的美国陆航海航飞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日本人只要再坚持一下,真的只要几分钟,美国人鱼雷机已经完蛋了,大黄蜂的俯冲轰炸机迷了路,现在只要熬过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就应该是日本的舰攻和舰爆回过头来报复了。
但是,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还没有到场,还有约克城在05:30分起飞的12架TBD鱼雷机,17架SBD俯冲轰炸机和6架 F4F 战斗机呢。
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群到了侦察机报告的地点上空以后,对着机翼下面的茫茫大海,指挥官克拉伦斯• 马科拉斯基二世少校做出了一个后来被尼米茨赞扬为“中途岛海战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向北搜索。天佑美国,在偏北大约 40 海里的地点,马科拉斯基少校看到了排成菱形的四艘航母,最面前是加贺,左边远处是赤城,右边远处是苍龙,在更远的北方,能够看到飞龙。少校一声令下,机群分成两部分,向面前的加贺和赤城扑了下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