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轰炸战术还是使用一字纵队方法,理由很简单,训练不足的美国飞行员还无法进行各自为战的俯冲轰炸,没有向导机,很可能菜鸟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松开投弹手柄。

距离最近的加贺首先被攻击。加贺号因为出过触礁事故而没有参加锡兰岛海战,因此是当时日本海军中受过的损失最小,保存的实力最强的航母,这次配备的舰载机有 18 架战斗机,18 架爆击机和 27 架攻击机,共计 63 架,为一航舰之冠。

但呼啸而下的 SBD 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中有四颗 1,000 磅炸弹命中了加贺号,其中一发正好击中了舰桥塔台旁边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油罐车,爆炸的气浪掀掉了舰桥塔台,舰长冈田次作大佐当场身亡,燃烧的大火引爆了因为更换兵装而推得到处都是的鱼雷和炸弹,加贺成了一个火球。

赤城直接中弹两发加上一发至近弹。直接命中的两颗炸弹的落点都相当刁。第一发击穿了飞行甲板上没有装甲保护的电梯间,在甲板下面的飞机仓库里爆炸,从而引爆了其余爆炸物,第二发击中船尾炸坏了舵机,使军舰无法操作。此时的时间是 07:20 分。

约克城上的起飞比企业号和大黄蜂晚了一个小时,但是老天开恩,约克城飞行队一路天气良好,一点没迷路就正好在此时赶到现场。没有事先商量好的配合,也没有复杂的战斗计划,一切都是偶然,正好就在二航战的注意力被一航战受损而吸引的时候,约克城的复仇天使们不知怎么回事出现在东方,背靠太阳,这是对于防空火力来说这是最难处理的角度,现在这群从那艘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场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行员们像一群怨灵一样要洗刷一个月前战败的耻辱。

一航舰其实在 15 分钟前就从在高空警戒的水上飞机上得到了约克城飞行队的警报,但过低的云层使舰上的瞭望员们无法发现这些飞机的具体方位,加上几乎所有的掩护战斗机都在低空和美国飞机格斗,因此从高空俯冲而下的约克城飞行队突然袭击虽然付出了一半以上被舰上防空火力和直掩战斗机击落,可是苍龙中弹四发起火爆炸,约克城飞行队成功了。

(是他们决定了中途岛的结果:美国道格拉斯 SBD 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此时海面上出现的是三团巨大的火球,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生死不明,第八战队官阿部弘毅少将根据条令接管指挥权,在旗舰重巡利根号上升起了指挥旗。此时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从从一开始就和主队拉开了距离的,所以现在是唯一无伤的航母飞龙上向阿部少将请求飞龙飞行队立即起飞,得到了批准。这样 07:58 分,飞龙的 18 架舰爆机,在六架加好油的战斗机护航下冲向美军航母。

飞龙号的第一次攻击队起飞后跟着返航的美军俯冲轰炸机机后面在 09:00 左右找到了正在收容舰载机的约克城,正常情况下只有四架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向一艘航母发动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六架战斗机中有两架起飞后由于机械故障返回了母舰),搁平时大概日本舰载机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这次不同,起飞时看到的三团大火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现在不是在执行什么轰炸任务,就是在拼命。他们攻击的目标约克城上空有美国三艘航母能出动的所有战斗机,总共三十架。日本舰爆机被击落 13 架,但还是有五架穿破了美军的防空圈,向约克城投下了炸弹,命中三颗,命中率居然达到60%。

这时候山口多闻的飞龙号还在南下,山口想哪怕早一分钟接回出击的幸存者,来组织下一次攻击。现在的山口相信美国人有两艘航母,却不知道美国人一共有三艘。10:30 分,山口又出动了 10 架兵装为鱼雷的舰攻机,用收容过来的六架赤城号战斗机护航,在友永丈市大尉的指挥下起飞去寻找侦察机发现的“另一艘美国航空母舰”。

第二波攻击队在 11:31 分发现了这艘美国航母,在付出五架舰攻,两架舰战被击落的代价以后,终于成功地击中了三枚鱼雷。驾驶着已经受伤了的九七式舰攻机的友永丈市大尉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向航母撞了上去。

这时山口多闻的结论是:“敌人有三艘航母,其中两艘遭到我重创,现正在寻找第三艘”。

山口多闻错了,这两波攻击队所攻击的都是约克城。不要忘记约克城是像个浮动修理工厂似的到了中途岛,上面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要机械有机械,所以在受到飞龙第一波的攻击后并没有瘫痪,反而仍然可以航行,甚至连甲板损坏都修补好了,可以起降飞机,所以后赶到的第二波攻击队不以为那是已经受到过攻击的航空母舰,以为是另外一艘。

山口多闻还在准备第三波攻击队,但手头实在没有飞机了,这两次攻击的生还者一起算上,山口手里还能收拢 14 架舰攻机和舰爆机,这是所有的家当了,要好好把握。有趣的是这时山口手里倒能筹齐 14 架零战,所以山口准备天黑时进行偷袭,这样可以减少一点损失。

但是实际上另外两艘美国航母企业号和大黄蜂正在满世界找他呢。终于在 14:01 分,来自企业号的 24 架俯冲轰炸机找到了飞龙,接着是来自大黄蜂的 16 架,飞龙中弹四颗,成了条火龙。

(燃烧着的飞龙)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02 10:10 (一百二十一)07:50 分,大和号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收到了阿部弘毅少将发来的电报:“受到敌陆上攻击机和舰上攻击机攻击,加贺,赤城,苍龙起火,飞龙在向敌航母攻击,机动部队先向北方退避,集结兵力”。

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脸扭曲的变了形:“嗯。。。。。”。

黑岛听到这个噩耗,一下子就栽倒了过去,趴在桌子上不能动单了。

一直受到山本五十六冷遇,被黑岛看不起的参谋长宇垣缠冲上了舰桥,从航海长手里接过了舵轮,亲自掌舵。在长官室里面还没有扯出蛋来以前,宇垣缠已经把航速提高到了20 节,向中途岛冲了过去。

几分钟以后,黑岛又跳了起来,对山本五十六说:“现在只能让近藤赶紧向南云靠拢,赶上去准备夜战,同时命令角田部队四航战的龙骧和隼鹰急速赶来争取全歼美国航母舰队。”黑岛这是扯出四航战就基本是大脑受了强烈刺激以后说的昏话了,近藤信竹离南云都有 300 海里,而远征阿留申的四航战则在 1,000 海里之外,何况南云根本就没有前进,还在继续后退。

南云没有死,一航战司令部人员被野分号驱逐舰救出以后转移到了轻型巡洋舰长良号上,在长良号上升起了中将旗和指挥旗,南云从阿部手里收回了指挥权。

阿部提议攻上去,双方相距也就 90 海里左右,已经打了整整一天,美方的消耗也不少,如果天已近黑,如果打得成夜战,日本不一定没有扳本的机会。再叫上掩护登陆部队的近藤信竹,手上还有一艘航母,日本海军的胜算不一定比美国海军更小。

这时近藤也听到了噩耗,赶快让运输船队往后撤退,自己带着护航主力就迎上去接应,同时也向一航舰提出了全力前进,争取打一场夜战的建议。

但这些提案都被南云以没有飞机掩护的军舰单独前进太危险为理由拒绝,说要等待飞龙号的飞机回来以后清点数字以后再说,脚下可没有减慢北退的速度。

黑岛在得知南云的行动以后愤怒地说:“南云在搞什么鬼?从得到美国航母情报到受到攻击之间有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他到底在干吗?现在飞龙冲上去了,他不但不冲上去掩护,想法子帮山口吸引一些敌人空中力量,反而要等待飞龙的袭击结果?他不知道他离飞龙远一海里,飞龙的危险就增大一份吗?”可能是已经冷静下来了的缘故,黑岛的这句话说对了,飞龙现在正在遭到攻击,一航舰两个航空战队至此已经全军覆没。

公平地说,当时南云是不是北撤与那次中途岛的最后结果并没有影响。因为约克城被击沉以后弗莱彻已经把美国舰队的全部指挥权交给了斯普鲁恩斯,而斯普鲁恩斯的命令是向东退避,和日本舰队脱离接触,因为斯普鲁恩斯首先并不清楚日本到底在这个海域有几艘航空母舰,再说疲惫了的舰队也打不了和日本海军的水面战,他不打算给日本人机会,有什么话明天天亮以后再说。

但南云的后撤把飞龙单独暴露在了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的面前。如果一航舰的剩余舰只和飞机能排出像美国航母舰队那样的圆桶形阵势,飞龙被突袭的可能性就减少了很多。

山本一开始还抱着扳本的打算,准备集中全部兵力攻击中途岛,继续捕捉美国航母舰队,但在得知飞龙也完蛋的消息以后就改变了主意。

而黑岛还要冲上去打夜战:“不能不战而逃,后退敌人也会追击,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应该选择战死才对”。

这时舰桥上的宇垣参谋长从穿声管道里说话了:“先任参谋,现在已经 24 点了,这个地方四点钟天亮,即使现在就已经开打了,你有把握在四小时之内解决战斗?四小时一过敌人的陆航和海航将蜂拥而至,夜战是不现实的”。

中途岛作战计划是黑岛制定的,所以黑岛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破产了的现实,黑岛转过身来对山本五十六说:“长官,即使不能夜战我们也要冲过去,由近藤做掩护,我们的三艘战列舰和轻型航母凤翔去攻击中途岛,掩护陆军登陆”。

山本终于开了口:“甘地,你在海大没学到这个道理:舰炮永远不是岸防要赛炮的对手?”,因为黑岛长的又黑又老,所以山本称呼黑岛永远是“甘地”。

黑岛不服:“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中途岛不是什么要塞,他没有岸防要赛炮”。

山本一摆手:“甘地,这次海战已经结束了,为时太晚了。

和下将棋一样,该收兵的时候不收兵,只会输得一干二净”。

黑岛还要做最后的努力:“长官,赤城号还没有沉,如果被美国人拖走,那将是帝国的奇耻大辱。”山本转过身来:“我曾经是赤城的舰长和一航战司令官,我负责任来处理赤城”。

此时司令部内人人泪流满面,包括正在舰桥上操舵,从传声管道里听到这一切的“黄金假面”宇垣缠参谋长。

中途岛一战,联合舰队损失惨重,一航舰的主力一航战,二航战两个航空战队的四艘航空母舰全沉入海底,最早沉没的是苍龙,16:15 分在用拳头拒绝了离舰的舰长柳本柳作大佐“万岁,苍龙”的高喊中沉入海底,10 分钟以后的 16:25 分,已经失去了舰长冈田次作大佐的加贺号沉没,赤城号舰长青木泰二大佐是被一航舰司令部的参谋们硬绑架下舰的,如果赤城号不是旗舰,没有比舰长更大的官,青木大佐也就下不来了,赤城号后来在第二天6月6日00:50分由第四驱逐队的四艘驱逐舰岚,荻风,舞风和野分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命令用鱼雷击沉的。

而飞龙舰长加来止男大佐殉舰之时,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和加来一块等死。二航战先任参谋伊藤清六中佐对司令官说:“要分手了,留点什么做纪念吧”。

山口想了想,摘下了头上的战斗帽给了伊藤参谋。

驱逐舰卷云本来还试过把飞龙拖回去,后来拖不动,6 月6 日 02:10 由卷云发射鱼雷将飞龙击沉。

栗田健男少将带领的由重型巡洋舰熊野,铃谷,三隈和最上组成第七战队这时候还在前往中途岛准备炮击,接到炮击终止的命令向后转,黑灯瞎火的三隈和最上撞倒了一起,结果受伤不能动单,由于害怕美军飞机再来,栗田少将就只留了朝潮,荒潮和两艘重巡作伴自己赶紧开了路。天一亮美国人真来了,于是在沉船单上还要加上重巡三隈和驱逐舰荒潮,战死高级军官名单里又加上了一名殉舰的崎山释夫大佐。

沉船单上还要继续追加,立了大功的航空母舰约克城还没有沉,美国人还打算把约克城弄回珍珠港去,因为尼米茨下了要救约克城的命令。约克城这次有的是工程师和材料,机械,周围还有五艘驱逐舰在前后呼应,到了第二天中午居然轮机又能转了。到中午时分,驱逐舰汉曼(USS Hammann(DD-412))和约克城接上了舷,望约克城上送援救人员。眼看着约克城又要复活了的时候,最后炮击中途岛的日本潜水艇伊-168 回家正好路过此地,不由分说就是四枚鱼雷扔了出去,汉曼和约克城接着舷在,无法躲避,结果一枚击中汉曼,两枚穿过汉曼船底击中了约克城。

这下子约克城是真的沉了,还有一艘驱逐舰汉曼作陪,整个中途岛海战,美国人就沉了这两艘军舰。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03 10:13 浩瀚的大洋是赌

场(一百二十二)双方损失的飞机数量是日本的 322 架对美国的 150 架。人员损失是日本的 3,500 对美国的 307。

日本海军最优秀的精英飞行员在半天之内毁于一旦。从太平洋战争所告诉人们的制空权决定一切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海军从1942年6月5日开始就已经死了,因为日本没有能力补充它损失的飞行员。

损失了那么多航母,飞机当然都让日本人觉得疼,但古怪的是当时的日本海军唯一没觉得那么疼还是真正应该觉得疼的人员损失。

这没办法,用勇敢和生命来争取胜利是所有穷国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生产不出足够的武器装备就只有用人命来换了,本身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就用人命换来了旅顺,换来了黑沟台,所以他们相信他们的经验:只要有足够的人命,他们还是有取胜的期望的。而当时的日本还争很为无法喂养庞大的人口而烦恼,正在向南北美,满洲大量移民,他们没有理由去担心他们唯一拥有的资源:人口,而且是很勇敢的人口。

但是飞行员和普通人不一样,那是用时间,设备和油料堆起来。而现在,没有了时间,没有设备,也没有油料,怎么堆法?就只能用垃圾去堆了。就像在诺门罕一战中,关东军第一飞行集团被苏联人全歼了以后就再也恢复不过来了一样。

那么美国人怎么就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并像吹泡泡糖似的弄出了一个大空军来呢?首先人和人不一样,美利坚人是一个ONWHEEL(轮子上)的民族,那时候已经基本上人人会开汽车了,对机械没有陌生感,而日本人那时连火车都没有见过的还大有人在呢。美国有广袤的国土可供飞行员训练,有大量的油给飞行员烧,有大量的飞机给飞行员摔,日本有吗?这样的情况下,几百名身经百战的老练飞行员集体去了靖国神社,这战争还能继续?

怎么会有如此大败的?本来黑岛的计划就房上架屋,复杂不堪,把个登陆作战弄成了人人参加的海军狂欢节,通讯密码又全被美国人破译,开战役后连战连胜的日本还既轻敌又骄傲,山本五十六贪污了重要的美国航空母舰的情报,加上还有一位南云忠一,失败的条件是俱全了的。具备了失败的条件并不一定肯定会失败,胜利者还要有胜利的运气。中途岛海战与其说是日本人的不走运不如说是美国人的走运,重型巡洋舰利根上起飞的四号侦察机如果不是晚了半小时的话,本来日本人可以早一个小时发现美国航母的。

美国舰载机的进攻时间也恰到好处,一直有一种“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指的是如果南云还有五分钟的话,他的机群就可以起飞去攻击美国航母,这样就算三艘日本航母还是被美国人击沉,但是三艘美国航母要想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起码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日本完全失败。

现在对这个说法抱有疑问的人居多数。但所有正式的战史,包括日本防卫大学的海战史教科书上都认为如果美军的进攻再晚三十分钟的话就不会那么成功了。

美军的弹着点也不禁让人想起日俄战争中黄海海战是那一发击中太子号舰桥的炮弹,加贺正好被直接集中加油车,而赤城正好被击中最薄弱的电梯间,如果不是这样,还不至于一发炸弹就让几万吨的航空母舰沉没。

美国人的运气还体现在哈尔西的进医院,如果是哈尔西来指挥很可能结果就不一样。在攻击飞龙以后斯普鲁恩斯急速往东退却,脱离了与日本舰队的接触,而按照公牛哈尔西的脾气很可能是不会这么干的,这时南云如果和山口多闻并肩前进,双方只有 90 海里的距离,打上一场海上炮战完全可能。

但是运气是自己挣出来的,不走运也是自己找出来的。退一步说,即使“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成立,人们还是要问,又是什么原因把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或者说联合舰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日本海军的命运压缩到了这五分钟之内?应该说,是斯普鲁恩斯的果断谨慎,是美国陆航飞行员们的勇敢,执着和牺牲,当然也是美国人的运气,让美国人最后得以成功,所以,那个“命运的五分钟”是不成立的。

有关中途岛大败,一直到一年以后还有余波。1943 年 8月,军令总部向下属各舰队颁发过一篇叫做《航空母舰的舰对防空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分析了日美舰队的航空进攻火力和防空火力以后,指出舰队中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是航空母舰,要保护航空母舰舰队不受美军的舰载轰炸机的攻击,需要 100 架战斗机,而当时的一航舰四艘航母加起来只有 70架战斗机(加贺16架,其余18架),还有36架去了中途岛。

就是说当时的一航舰被炸沉是理所当然的。

这篇研究报告下发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应。因为这篇论文成文于奇袭珍珠港前的 1941 年 10 月,作者是海军大学校教官的高木惣吉大佐,人人都在问:“为什么一年之前不发下来?”日本军队中有一个“一写二画三敬礼”的说法,就是说要想往上爬,最好就是能写,写论文,搞研究,说仗应该怎样打,炮应该怎样放,这就是“一写”;如果没有这种理论素养,笔头子又不行,那就搜集数据,做成各种图表发表,说有这么多这么多问题,不解决不行,这就是“二画”;如果你又不能写又不能画还想往上爬那就只能表现积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了长官就敬礼,这就是“三敬礼”,陆海军全一样。

其实不仅是日本陆海军这样,各国军队都大同小异,会写的人在军队肯定好混,只不过有些军队更喜欢政治论文,有些军队更喜欢学术论文罢了。日本军队每年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少,还有评奖什么的,但就像这个例子一样,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论文为什么会没有用呢?这个最后官拜少将的高木惣吉在日本海军是几乎绝无仅有的存在,他一直身体不好,有肺病,几乎没有出过海,本来是早就应该编入预备役的,但是他的见识一直被海军所器重,成为一个旱鸭子海军士官,养养病,上上班,就这样一直在中央混。到后来此人得出结论,说是战争必须结束,要结束战争就必须暗杀东条英机,这个阴谋越滚越大,到最后连昭和天皇的亲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都在里面一起掺和,成为海军一大热闹。

日本人的轻视防御可能是遗传因子的一部分,这个观点的由来也有其客观原因,防御是很花钱的东西,山本五十六本人在开战以前也提出过“没有 3,000 架零战无法开战” 的观点,但是如何凑齐这所需要的 3,000 架呢?正因为战斗机是防御武器,所以“战斗机无用论”在海军里是很有市场的,山本五十六,大西泷治郎,源田实,还有一个战败以后还在厚木基地煽动叛乱,最后上了海军最后的军事法庭的小园安名大佐这些海航的有名人物全持有过这样的观点,高木的论文如何会得到重视?山本五十六不死,这篇论文可能根本还就不会下发,但是现在下发也没有用了,就算知道了应该配备的战斗机数量,但没处找去。

这可能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打了几年不对称真正而在技术上显得优秀而实际上国力贫穷的日本航空兵的宿命,诺门罕的陆军航空兵是这样,太平洋战场的海军航空兵还是逃不脱这个宿命。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04 12:24 浩瀚的大洋是赌

场(一百二十三)联合舰队撤退了。在回广岛湾的途中大和号停了下来,等待一航舰的幕僚们从旗舰的长良号巡洋舰上坐汽艇到联合舰队司令部来汇报。

来的是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先任参谋大石保中佐,航空参谋源田实中佐。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因为战败,精神还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在草鹿参谋长的劝阻下没有来。

草鹿参谋长的脚负了伤,是用担架抬上来的。

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草鹿早已经被黑岛龟人杀死过无数回了。黑岛还真是想杀他:“发现美国航母以后的两小时你们在干吗?再三叮嘱让你们保留的一半防备美国航母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实告诉你,今天你说不出个六来,我劈了你”。

说着话,“啪”的一声黑岛把抽出的军刀拍到了桌子上。

草鹿一直就只有一句话:“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山本开口了:“甘地,不要发火了,全部都是我的责任”。

草鹿吃力地从担架上欠起身来,留着眼泪说:“本来不应该活着回来,但我们想报仇,如果可能,法外开恩,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还是这样去报仇,请多关照”。

山本眼圈也红了:“知道了”。

就这样,中途岛大败,没有任何人负担责任,没有任何人被解职或辞职,一航舰被解散,原班人马重新编成了第三舰队。

最后作为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带着大和号去冲绳作最后的自杀攻击的伊藤整一中将在担任海大校长的时候就公开说过:“中途岛战败的时候长官就应该切腹”。这种想法很自然,日本人有切腹自杀以谢罪的文化传统,日俄战争之前西乡从道就对山本权兵卫出过先挪用经费,议会追查起来就切腹自杀的主意,可是现在的日本海军已经不是四十年前的那支海军了。现在的日本海军就是一个逶迤推搪,得过且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僚机构了。

还是个挺无耻的官僚机构。山本说是说他负责任,其实他根本就不想负责任,于是就大家都集体忘记这件事,再向国民撒个荒,这事情就过去了。

在最后大本营海军部,也就是军令部发表的战果是这样的:“击沉敌航空母舰两艘,敌机约 120 架,我方损失航空母舰一艘,另有一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受创,35 架舰载机未归还”,怎么听怎么是一场大胜仗,这是一直到现在还是“撒谎”的代名词的所谓“大本营发表”的开始,当时有个有名的艺人叫德川梦声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就是说我们已经击沉了八艘英美航空母舰中的六艘,战争快结束了”。

日本人做事挺认真,老百姓们在那儿一笔一笔地记着帐在呢,锡兰岛一艘,年初潜水艇一艘,珊瑚海两艘,现在中途岛又是两艘,英美加起来也就只剩两艘航空母舰了,可不是战争就要结束了吗?这撒谎会不会露馅?不会,起码不容易,因为对手是大财主美国,到时候在扯上一句:“鬼畜会邪术,他们又变了不少出来”就行了。

要骗就骗到底,日本海军不仅在欺骗日本国民,就连参谋本部也被海军蒙在鼓里,不知道中途岛大败这件事的详细。

参本从一木支队没上中途岛推出海溜子大概在外面撞了墙,但没想到一航舰的两个精锐航空战队全军覆灭,战力一下子下降了一半以上这个事实,后来到瓜岛战役的时候才算弄清楚了联合舰队的实力。

吃一亏长一点见识,要说中途岛以后日本海军没有一点变化也不是事实。1942 年 7 月 14 日日本海军发表了第三舰队的编制。第三舰队下属两个航空战队,第一航空战队以航空母舰翔鹤,瑞鹤加上瑞凤组成,第二航空战队以龙骧,隼鹰加上凤翔组成;一个由高速战列舰比叡,雾岛构成的第 11 战队;还有两个重型巡洋舰战队:第 7 战队的熊野,铃谷,和第 8战队的利根,筑摩。轻型巡洋舰长良带着四个驱逐队组成了第 10 战队。

这不就是原来的一航舰吗?基本上就是这样,除了两艘高速战列舰比叡和雾岛这次是正式编入之外,基本上就是原来的编制,就连司令官也还是南云忠一中将,参谋长还是草鹿龙之介少将,当然幕僚换了几个,增加了作战参谋和炮术参谋的编制,把原来的通信参谋的名字换成了情报参谋,就这些小变化,你说是换汤不换药,仅仅就是换了一块招牌也行。

但换了这块招牌就说明了日本海军在用兵思想上有了转换。

原来的一航舰不是单独的舰队,处于配合的地位,虽然实际上一航舰本身并没有过被其他舰队指挥的历史,但珊瑚海海战时的五航战就是被井上成美的第四舰队指挥,这次阿留申作战时,四航战还是被第五舰队指挥,这是日本海军把海航仅仅看成一个支援兵种,海军的中心还是巨舰大炮的战列舰。

所以这次编成的第三舰队意味着日本海军终于承认航空兵能够和其他兵种平起平坐了。

在航空战队的编成上也和过去有了区别,现在的航空战队由两艘正规航母和一艘小型航母组成,在正规航母执行进攻任务时,小型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负责舰队的防空任务,这和过去的航空战队只有进攻,不考虑防守的性格不同,同时在正规航母的舰载机构成上也有了变化,增加了战斗机和舰爆机的比例,减低了舰攻机的所占比例,这是因为珊瑚海和中途岛两仗下来,鱼雷攻击的效果远不如俯冲轰炸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所以在海航攻击航空母舰时所采取的战术应该是首先使用俯冲轰炸机的突然袭击,破坏对手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使其丧失飞机起落效能以后再用鱼雷机攻击将其击沉。

同时针对日本航空母舰损害控制极差的现状,对联合舰队拥有的航空母舰进行了改造,从飞行甲板上撤去一切可燃物品,增强飞行甲板的装甲。同时开工建造新航空母舰,将船台上已经基本上有了点形状的第三艘大和型战列舰 110 舰改建成航空母舰,再把各种大型商船客船改装成航空母舰。

总之,日本海军这次算是彻底想通了,真正航空主兵了,再也不搞巨舰大炮了,要上正路子了。

但是实质上呢?还是上不了正路子。首先是思想上的原因。

班子没有换,中途岛惨败,没有任何人负责,军令部还是那个军令部,联合舰队还是那个联合舰队,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当然第三舰队也还是那个一航舰。

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人还是那个日本人,这种处理方法不稀奇的,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思维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只重视 process(过程)而对 result(结果)无动于衷,也就是所谓无责任问题。所谓 55 年体制,自民党在日本能够一党执政长达半个世纪,都是出于同样的思维逻辑:他在那儿很认真地干了,至于干了些什么,甚至是不是南辕北辙都不是主要的关心对象。就最近的例子,那次把日本经济拖入长达十五年黑暗隧道的泡沫经济,到现在也无人追究责任者到底是谁。

而美国人在1941年12月18日,珍珠港事件10天以后就解除了金梅尔上将的职务,并不因为这是一次日本海军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而对金梅尔讲点情面。

日本海军无法上路子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物质上的原因了。

现代战争受物质要素制约的程度极大,当然物质基础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条件,但是没有满足的物质基础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这已经被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全面和局部战争所雄辩的证明了。而当时的日本就是无法提供或得到这个物质基础。

作者:俞天任 日期:2009-02-05 09:56

(一百二十四) 二十九.其实海权的决定并不在海面上对于日本帝国来说,开始太平洋战争就是在进行一场赌博,而赌博是要赌本的。

在开战初期,日本帝国财大气粗,握有的赌本超出了美国和其他同盟国的总和。而日本帝国在开战后的连战连胜又使得同盟国方面的资本大为缩水,形势对日本人很有利。

但是中途岛一战使这个形势翻了过来,中途岛一战,日本帝国的赌本蚀去了不少。“蚀去”仅仅是说日本帝国的赌本在缩水,并不是说日本帝国就要到快破产的地步了,不但还没有到危机的地步,而且就在现在来说在太平洋上日本帝国的实力还大大超过了美国。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日美两国在工业能力上的差距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并不是单单在战场上决定的。本来在实力比较方面就处于劣势的美国由于在战争一开始时被日本的突然袭击而更加虚弱,但是就像山本五十六所预言的那样,强有力的美国工业制造能力能力将迅速填补这种差距。

美国本土的造船厂以日本人无法想象的规模和速度像捏饺子一样的在制造航空母舰,让日本海军望而生畏的埃塞克斯基航空母舰在美国人那儿就完全被泡沫化了,根本不值钱。

无论日本海军如何努力,那艘被切切实实地击沉了的美国航空母舰总是隔不了多久就会像幽灵一样又在某个战场的什么角落里出现了,对于日本海军说来,美国人的某一艘航母就是一种永不消逝的东西。

比如列克星敦沉在了珊瑚海,可是美国人把弗吉尼亚的诺斯洛普格鲁曼造船厂船台上的卡伯特(Cabot)号又改名成了列克星敦送到了太平洋,只不过从 CV-2 变到了 CV-16;约克城沉在了中途岛,船台上的好人理查德(Bon Homme Richard)就成了约克城,编号也从 CV-5 成了 CV-10,同样的胡蜂从 CV-7到CV-18,大黄蜂从CV-8到CV-12也都是老让日本人以为是看见了诈尸似的不死之身。

(排列在乌利西环礁周围的第 58 特遣舰队所属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群)而日本人呢?如果说中途岛之战美国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就只给约克城贴了一张创口贴就让其重新上了战场的话,那么对于日本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贴创口贴的方法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期待。这两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相差太大了。

日本人为了资源赌上了全部身家性命和英美一战,其目标就是南洋的战略资源。当时日本人任务分为三个步骤:1. 占领南洋的资源地带,2.开发南洋的资源,以及,3.将开发的资源运回日本。其余的所有行动都是为这三步服务的。

在占压倒优势的日本陆海军奇袭攻势下,英美无法阻挡日本人实现前两项任务,只能含着手指头看着日本人肆无忌惮地占领了从海南岛经马来到荷属东印度的资源地带,掌握了包括橡胶,锡,铝矾土,铁矿石和原油的全部日本所需要的战略资源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开始开采和开发。因为英国和荷兰殖民主人们逃跑的是那样匆忙,几乎没有实行坚壁清野的破坏行动,荷兰人甚至把巨港炼油厂的全副图纸都留给了开战三个月以后才到来的日本伞兵,仅仅来得及在炼油厂放了一把火。

所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本的资源需求得到了满足。陆军省对所谓南方石油的希望是:“开展第一年 30 万吨,第二年 100 万吨”。实际上光巨港油田一处在 1942 年就生产了165 万吨原油,而 1943 年的产量则达到了 360 万吨。

生产还仅仅是走完了第二步,不把原油及其他资源运回日本,资源不会变成战斗力。但到日本人开始往国内运东西的时候,英美人开始了行动,有趣的是日本人在实行前两项行动时预计到了英国人美国人的抵抗,但此时似乎忘记了这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